如果有人總結好一本書想表達的核心內容和好詞好句,是不是就不需要讀這本書了?
讀書,核心內容,好詞好句,提煉
謝謝邀請,顯然不是。
我自己讀書最快的時候是高中,400多頁的書,一兩天甚至半天讀完。大學時需要一個禮拜,偶爾一個月兩個月也是有的。
現在一頁書的篇幅,還是讀過的舊書,半個小時未必讀完。我的書讀得越來越慢了。
並不是內容變深、變晦澀,並且我讀書的時間比以前多得多,有些還是讀舊書,怎麼會出現越讀越慢的情況?
積累了一些人生經驗和閱讀經驗後,才發現當初覺得尋常者,如此不平常。說出這些話的人如此洞達,甚至到了無法改動他一個字的地步。不過類似的深度交流,極少會第一次閱讀時就出現。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還是很有幾分道理的。
我舉個例子。托翁的《安娜·卡列尼娜》高中就看過,現在仍舊看。它有個著名的開頭: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個不同。
我一度認為這是廢話。無關痛癢,不著邊際。
閱歷漸深,開始回頭總結人生的經驗,才發現這種描述不僅極為精當,還非常諷刺地揭示了後文的故事推進。
比方說一家裡有個孩子,爹媽天天吵架,吵到沒辦法生活,動不動就要離婚。小孩子感覺整個世界是不穩定的,隨時可能崩塌,經常面臨跟爸還是跟媽這樣的提問。再去看別人,每個小孩似乎都是爹疼娘愛,一片和諧。怎麼就自己落到這麼慘的境地,為什麼我不是別人?
這麼想的時候,就很容易有「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個不同」的體會。
反過來,父母對孩子也一樣。別人的孩子又聽話又優秀,考試回回第一,至少不會 天天 闖禍,怎麼自己家的孩子這麼頑劣調皮?即便是動不動就月入十萬的知乎,有幾個人敢說自己從來沒被「別人家的孩子」比下去過?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其實是一種普遍性的個體經驗。對自己的人生家庭,你參與度非常高,當然常被煩惱牽絆。對別人的人生家庭就不一樣了,你較少會主動去注意,看到得都是非常平滑的、沒什麼波折的幸福生活。當然也沒幾個人會整天對著你賣慘。比如昨天離婚今天復婚什麼的,沒有互聯網就沒有戲精,這是個很深刻的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其實「家家相似」和「各個不同」,在命運面前是隨時轉換的。某人兒子一路清北復交常青藤,這就是家家相似狀態,明天兒子風華正茂之際突然得了絕症,立馬就各個不同了。誰能保證他一直延續前面的模式直到生活結束呢?沒有人,他自己更不敢誇這種海口。所以「幸福的家庭」和「不幸的家庭」並不是兩種事物,而是一件事情的兩個方面。
緊接這個開頭,托翁說「奧波郎斯基家裡全亂了」,這句話也是非常著名,學過中文系的應該都聽老師講過,這裡限於篇幅不展開講了。說的什麼故事呢,安娜的哥哥有了小蜜,嫂子痛不欲生。安娜特地遠來,以家庭模範的身份調解哥嫂關係。
正是一個「家家相似」,一個「各個不同」。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注意到,這部小說的名字就叫《安娜·卡列尼娜》,也就是說,它是個傳記題材,而傳主正是安娜本人!講什麼故事呢?安娜出軌的故事。
一個出軌的故事,出軌人第一次出現,居然是在調解別家的出軌矛盾!
是不是非常諷刺?這時候你再看托老頭的「家家相似」、「各個不同」,能否感受到老頭狡黠的目光?
一個家庭模範,美貌、幹練,有可愛的兒子,有絕對無可懷疑的社會精英丈夫,現在居然也要出軌,而且出軌的名頭幾乎正當到令人無可反駁:愛情!
安娜經歷的愛情,熱烈、真誠,撼動人心,作為愛情可以說不僅合格、甚至是優秀的。愛情有罪嗎?但這樣的愛情卻是要摧毀家庭。
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在家家相似的表象下面,究竟隱藏著怎樣合理卻殘酷的各個不同之必然性?
當我讀了幾遍《安娜·卡列尼娜》後,這些問題一個一個冒出來,但第一遍時它只是個震撼卻平滑的故事,是所謂名著中的無差別的一部罷了。
多讀幾遍你會發現,《安娜·卡列尼娜》貫徹著一種強烈的宿命感,隨後你可能就在目不暇接的狀態里擠出時間思考:這種宿命感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它恍若霹靂炸在大晴天,發生的如此正常,同時又極度令人不安。它可能會勾起你一些似是而非的生活經驗,在這個俄國故事裡乍現自己的身影,還沒等你捕捉到某種確定物,它又倏忽消失了。
我再舉個例子,奧勃朗斯基去火車站接妹妹,同時伏倫斯基去接自己的母親。伏倫斯基的母親和奧勃朗斯基的妹妹,在火車上相識了,妹妹給母親留下深刻印象,母親不停對她講述著自己的兒子。
後文的進展中,正是這個母親的兒子,開始瘋狂追求這個妹妹。兩家人的生活,也因此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
如此戲劇性的一幕,甚至有幾分刻意,似乎並不應出現在托翁的小說里,倒像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情節(想想《白痴》那個火車上的開頭)。但它就是出現了,而且極度合情理,彷彿像生活本身一般:
當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沒有什麼力量能讓它停下來。而推動命運之齒輪的,經常是一些你想破腦袋也預料不到的巧合。
王家衛的電影《一代宗師》里,有一個情節我非常喜歡,並且認為很有點類似托翁的意思:宮二先生在火車上遇見了逃避追殺的一線天,非常仗義地救了他。
是後,一線天去了香港,隱姓埋名開了理髮館。而宮二心心念念的人葉問,同樣在香港開了武館。
看這對假鴛鴦,比真的還真。誰能想到,自己無意間仗義相救的人,有一天卻能夠距離自己後來朝思暮想的人那麼近,宮二卻只能與之相忘於江湖。所謂造化弄人,開個上帝視角,代入上帝的角色,看到自己導演的這一幕,是否也會有某種別樣深刻的感受?
托翁就是製造這些戲劇性與必然性的上帝。看他的書,我經常會有種感覺,就是這個宗教廚老頭搞文學創作時,其實是在以上帝自居。
奧勃朗斯基接到安娜的前一刻,一幕火車壓死人的慘劇剛好在二人眼前上演。哥哥看著血肉模糊的屍體簡直要哭出來,妹妹基於圓熟的生活經驗當即考慮寡婦的境況:
「不能替她想點辦法嗎?」安娜激動地低聲說。
絲毫不用懷疑,此時伏倫斯基正是被安娜的美貌氣質所吸引,激發起公子哥的派頭風度,這才非常瀟洒地給了那位他未必感到幾分同情的寡婦兩百盧布。
「這可是個凶兆。」安娜預言。
一語成讖的是,她本人最終也同樣地,在火車站變成一具血肉模糊的屍體。
對於她不理解的一切,在她懷著激情走向鐵軌時仍然不理解,甚至激情自殺的最後一刻,她居然還在自問自己到底是在幹什麼。
上述閱讀經驗很少是在我讀第一遍時產生的,由於對故事、人物不夠熟悉,你甚至來不及搞清楚前因後果,更無暇發現幾個像樣的問題。但如果讀書不發現幾個問題,那基本上跟不讀也沒啥區別了。所以即便只是出於想一睹經典的風采,一本好書也不應該在讀完第一遍後就棄之不管,更不用指望讀什麼概括就能領略了。
你必須親自去讀,認認真真地,踏踏實實地進行。
《朱子讀書法》一部書,講閱讀的學問,唯在一個「慢」字上,著力甚深:
看文字不可傷快,恐不子細。須是理會得底,更須將來看。此不厭熟,熟後更看,方始覺其滋味出。
明白了吧。熟後更看,方始覺其滋味出。連書都不摸,就想看過。可能會有利於聚眾扯淡,知乎水題,對智慧的增長卻是無甚幫助。
而那些動不動就「觀其大略」的才敏之士,下面這段話可能會讓其有所感悟:
讀書如園夫灌園,善灌者,隨其蔬果根株而灌之。灌溉既足,則泥水相和。而物得其潤,自然生長、不善灌者,忙急而治之,擔一擔之水,澆滿園之蔬,人見其治園矣,而物未嘗沾足也。
「擔一擔之水,澆滿園之蔬」,可謂是某類人的通病了。
我們再看下古人是怎麼讀書的,不是讓你照學,只是作為參考:
這是劉文典的《莊子補正》。裡面除了莊子原文之外,還有郭象的注,成玄英的疏,陸德明的經典釋文,劉文典本人的考校、案語。
如果只讀《莊子》原文,你可能還真以為自己懂了。讀了郭象的注,握草這是同一本書嗎?讀了成玄英的疏,握草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但郭象注、成玄英疏這還都是最基本的東西。把這些摸了,只能說你有聊兩嘴莊子的資格了。如果對思想史略有了解,你可能還知道早前佛學剛入中土,還有以庄老注佛典的風潮,再把那些找來看看,又能發現不少新鮮玩意兒。
對於今天的讀者而言,怎麼樣才算讀莊子呢?我的第一本是自己抄的,沒錢買也沒地方買,那會兒也不怎麼上網,上網也不見得能找到。大學後陸陸續續買了些,畢業了全扔家裡。工作後覺得,不能沒有這東西啊,就像大力哥必須喝大力一樣,我必須有莊子啊。後來陸續就有了這麼幾本:
陳鼓應的《莊子今注今譯》,中華書局出版,繁體豎排,有注釋及翻譯。好處是淺,近,排版疏雅,適合拿來入門,隨看隨批。
《莊子註疏》,中華書局出版,簡體橫排。好處是註疏比較全,適合現代人閱讀習慣,在上面寫寫畫畫不心疼,出門就帶這個。
劉文典的《莊子補正》。中華書局的新編諸子集成續編項目,繁體豎排。好處是有功力,正經東西,值得細看。
本人不過是個莊子愛好者,實際上在知乎上基本上沒怎麼回答過莊子相關的問題,倒是經常見到一些老鐵,課文里學點兒逍遙遊就開始侃侃而談。當真小扣輒發大鳴,可以說很厲害了。
經典書目不止要看,更要細看。常常是一本根本就不夠。比如水滸三國這種,各樣批本是少不了的,但繁體豎排不便攜帶,經常紙質也不好,又很需要你愛惜,再上面寫寫畫畫心疼的很。這時候就需要再有個通行本的。那種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就行,一部二三十塊錢,全是簡體橫排,可勁兒造吧,在上面直接畫畫兒也沒事兒,批的沒地方記了,那就再買一本唄。這種隨行批註,是極為有益的,不僅能幫助鞏固記憶,還可以塑造閱讀行為。若干時間過後,你再看,看到那些批註,可能會復原出當初閱讀時的心情。當然有時候也會讓你意外,原來當初你還有這種心情。
看視頻大家喜歡玩兒彈幕。其實彈幕這東西早就有了,就是在中國的書籍閱讀里。金聖嘆就是個彈幕大王,經常發各種吐槽,有些非常精當,也有些迂腐不堪,比臭豆腐都臭。加上此老制藝成痴,看啥都是八股作法,批出來的東西更是烏七八糟。感興趣的可以看看金聖嘆批的杜詩,這裡不展開講了。不過他批註的《西廂記》還是不錯的,這裡推薦一下。另外還有一個更閑的吐槽大師,這就是蔡東藩。金聖嘆為了吐槽,自個兒把水滸腰斬了。蔡東藩更絕,他為了批註,自己寫了一系列的歷史通俗演義。於是你就看到了千古奇景:一個人自己搞文學創作,大約又感覺沒人跟他分享,便自己借著批註高潮了。
這是回後評論,仍舊是自己評論自己,還夾帶著「覺流俗情形,躍然紙上」的自我表揚……
要出門了,以後慢慢細說。也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公眾號:凱鵝。
一個發布書評、影評、陰陽怪氣的話的地方。還有些是一時不知道放哪兒,也一併扔進公眾號里了。這個公眾號更新的不是很頻繁,而且我說話也不怎麼算數。總之,大概就是這樣子吧。
別人告訴我這道菜有什麼特點,好吃在哪裡,我還是會選擇自己吃。
肚子,好餓!一萬個人有一萬個啥是b呀?
謝邀,不是的哦,同一本書不同的人讀得到的感悟是不一樣的,並且別人總結的多少帶點自己的主觀色彩,多少會漏掉一點也許你會注意到的內容。
總之看別人的總結是沒辦法得出自己的看法的,所以一定要自己讀,並且最好是不要在讀之前看大量的讀書筆記,會影響你讀的時候的思考方向。
優酷有個節目叫做《一千零一夜》,是梁文道主講的一檔讀書節目,別的不評論,單單就道長(梁文道)介紹書籍的方式而言,我是很喜歡的,因為他不會幫你總結這本書的內容,他會講背景,講作者,講整本書中的某一個點,講延伸的內容,看完之後你會發現你聽他講了很多東西,但你並不知道這本書的具體內容,但是奇妙的是他完全勾起了你看這本書的慾望,恨不得馬上買來看!
節目里介紹的書也都非常經典,可以一看。
我不是打廣告的哦,只是很單純地想把好節目分享給大家嘻嘻
我以前讀書只記結論,不看作者的推導。有個很大的缺點是只知道作者有這個觀點,但這個觀點合不合理,完全無法判斷。遇到闡述相反觀點的文章,一下子又被說服了,因為沒有理論根基。這樣讀書不過是拾人牙慧,做個知道分子罷了!
不是。
對於想像文學(如小說、戲劇)更重要的是體驗作者所構建的宏大世界。因此閱讀綱要是遠遠不夠的。
對於論說性的、理論性的作品,我們應當思考作者的理論是否正確。因此我們應當閱讀原著,弄清楚文章的脈絡。
對於。。。
歡迎交流、指正 -_- !
謝邀,當然不是啦,因為個人覺得,自己在讀一本書的時候,在融入那種場景,融入到作者的思想里的時候才能夠更容易去體會所謂的道理或者說是事實
然後幹啥去呢
分兩種情況。
第一,如果你只是想知道一本書講了什麼,表達了什麼,單純地出於工具性的了解的話,如題所訴的方法可以。你對這些書並沒有興趣,完全就是當成工具,而核心內容和好詞好句就像是說明書一樣。
第二,如果你是出於對文學的欣賞去讀書的話,顯然要去看原著。你知道核心內容又怎樣?不就是多一份感慨多懂了一個道理,還不是活不好這一生?至於好詞好句,其實就是金句,說白了,不看原著專註金句不就是為了裝逼嗎?平時抖幾句名言名句提一下逼格沾沾自喜,洋洋然志得意滿,好不快哉?真是中二青年。要知道,一本好書值得你去翻來翻去看好幾遍,甚至幾十遍上百遍。這不是誇張,看看那些紅學家哪個沒把《紅樓夢》看的滾瓜爛熟的?
另,貼上王佐良譯培根《論讀書》選段:
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亦不可只為尋章摘句,而應推敲細思。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須咀嚼消化。換言之,有隻須讀其部分者,有隻須大體涉獵者,少數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書亦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提煉猶如水經蒸餾、淡而無味矣。分書。
如果是工具書的話,比如說教你怎麼閱讀一本書,直接看(真)大神總結得核心也無妨,因為有時候其實是比較簡單的道理因為要出書(顯得字多)而洋洋洒洒寫了一本……
但是就算是工具書,每個人心目中的核心內容其實也不盡相同,被戳到的點也不一樣。
小說類的
比如說偵探類小說,如果你三句核心內容就把經過和結果、殺人兇手告訴別人了,
我覺得會有人想打你的。
【當然其實我本人是很喜歡被劇透黨……但是就算知道結果也想觀看精彩的過程!】
不是。書分多種。一種是欣賞。比如小說。你需要進入主人公的生活,體會酸甜苦辣。至於說這種體驗有什麼作用,能夠讓你學到什麼做人的道理,這是狗屁人才會想的問題。體驗本身就具有價值。一種是理論類的,你要在知道中心結論以後。思考作者的論證是否合乎邏輯,能夠說得通,學習他思考問題的方式。PS 遊戲結局你知道了就不玩了嗎電影結局知道了就不看了嗎
不是。你當讀書是積累語文作文素材啊?把讀書看的這麼功利,也就失去讀書的意義了。
不是,讀書筆記的用途
第一,別的讀書筆記:你讀了就知道這本書的大致內容,適不適合你,用於讀書之前的選擇
第二,自己的讀書筆記:自己讀了就可以迅速回憶全書內容,用於讀書之後的複習
推薦閱讀:
※在校學生如何做到品學兼優的同時思維和眼界不被教育制度限制得太死?
※一個自認為是文青的人看不起流量小說(以及看它的人)是什麼心態?
※好好讀書最後會比做主播賺得多嗎?
※讀書太多是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