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羅馬帝國那麼強大,為什麼會被蠻族攻滅?


為什麼羅馬帝國會解體?這是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各種解釋中,大家熟悉的也有很多:比如匈人西侵引發的歐洲民族大遷徙;羅馬軍隊的傭兵化,政治的衰敗等等。而在這裡,雲石君想從地緣層面,對此做個簡單的分析:

首先是文明擴散導致的中東歐地緣潛力釋放。

關於羅馬滅亡,最廣為人知的外部因素,就是匈人西進引發的歐洲民族大遷徙。在匈人的壓迫下,大量原本生活在東歐、中歐乃至西歐大陸上的蠻族部落——包括匈人自身,紛紛進入羅馬帝國境內,進而摧毀,並取代了羅馬在當地的統治。

這種解釋當然是符合史實的。但有一個問題:為什麼羅馬帝國就擋不住他們呢?

要知道,羅馬帝國所佔據的南歐和北非,是古典時期西方世界最精華的板塊——這意味著其戰爭資源最雄厚;而且相對於蠻族部落的支離破碎,羅馬帝國在政治上高度統一(即便是晚期分裂為東西兩大帝國,但也比蠻族的各自為政要好的多,而且兩大帝國本身,在政治上和軍事上也還是聯繫比較緊密的),在資源調配、各軍事力量的分工協作方面,至少比蠻族要強的多。

當然,蠻族們的這種強行南遷,有強敵在後,無路可退的哀兵之勢助推。

但不要忘了在之前的幾百年里,他們可是被羅馬壓著打的——當時的羅馬屢次三番入侵蠻族家園,而這些蠻族最多也就是把羅馬打退,基本上很少有反攻羅馬本土的情況出現。現在蠻族們被人奪了家園,財富和人口都因此受到嚴重損害,可依然有能力在長途遷徙(在古典時代,這種遷徙的成本和代價是十分昂貴的)之後,逼得羅馬不得不對他們妥協,任由他們進境,甚至被他們征服蹂躪——這強弱之轉換,怎麼就這麼懸殊呢?

通常,人們會以羅馬政治的腐朽和軍事體系的衰敗來解釋。但實際上,蠻族之所以能做到,還與人類文明的發展,以及其對地緣格局的影響密切相關。

眾所周知,由於南歐——地中海一帶氣候相對溫和,所以在古典時代,這裡一直是西方文明的核心所在。西方文明的淵藪——希臘和羅馬文明,以及中世紀中前期的西方文明代表——東羅馬帝國,也都是在南歐板塊起家,並以此為本部核心。

只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的歐洲,就完全不適宜人居了。實際上,當地依然有土著居民存在。只不過,由於相對寒冷的氣候,以及古典時期人類整體文明水平的相對低下,使得當地的農業開發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很難積累出足夠的財富(在古代主要體現為糧食)和人口,所以也很難形成較強的國家和文明體系——也正因為如此,在羅馬帝國鼎盛期,羅馬人可以憑藉著文明的優勢,翻越阿爾卑斯山脈,向北方蠻族地區大肆入侵。就算失敗,也不用太擔心這幫野蠻人反攻自己本土——他們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實力。

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人類的生產技術水平在不斷提升。而且羅馬勢力向歐洲內陸的滲透,在使羅馬人掠奪了大量當地資源的同時,也將發達的文明和技術傳播到了當地,助推了當地文明的發展——關於這一點,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羅馬進入歐洲內陸的早中期,當地還都是一些沒怎麼開化的野蠻部落;而到了羅馬帝國晚期,對這些內陸地緣勢力,已經發展到了王國階段。

從部落到國家,這不僅是社會組織體系的變化,更意味著財富和人口的增加。而與此同時,羅馬帝國本土,由於開發較早,此時已經進入成熟期,在生產技術出現質級飛躍前,已經很難再有實質性進步。

這種情況下,內陸蠻族勢力與羅馬帝國的實力差距,已經大幅縮小。而財富和人口積累的增長,使得這些蠻族即便在經歷了戰爭以及長途消耗後,依然有能力將足夠多的人,帶到羅馬帝國版圖內,而此時的羅馬,由於在實力沒有本質提升,所以不僅反攻乏力,甚至連禦敵於國門之外,都已很難做到。

其次是羅馬國家地緣結構的缺陷。羅馬帝國版圖過大,且形狀相當不規整,內部地緣結構也比較浮躁。這種結構,不僅從內部削弱了其資源集中和合理調配的能力,從外部看,漫長的邊境線,也使得其處處受敵,極易遭受外敵的攻擊,而防禦起來卻頗為費力——所以羅馬帝國和古代中國一樣,同樣喜歡大修邊牆——也就是長城。

以前,歐洲內陸蠻族的文明落後,實力有限,無力威脅羅馬本土,所以問題倒不是太大。但隨著文明的發展和地緣潛力的釋放,歐陸蠻族勢力的實力不斷增長,逐漸具備了對羅馬構成威脅的能力。

這就麻煩了,這麼長的國境線,外面到處都是蠻族——甚至裡面本來就有不少未同化民族,你摁下這頭,又冒出那頭,帝國四處烽煙,根本就撲救不及——所以我們看到,羅馬帝國中後期的皇帝,不是在征討蠻族,就是在征討蠻族的路上,這正是地緣結構與文明發展相碰撞所形成的悲劇。而羅馬也在這此起彼伏的蠻族入侵中,被不斷的撕開口子,進而陷入蠻族蠶食的窘境。

最後,則是地緣結構限制導致的羅馬民族發展悲劇。在之前的《地緣政治:義大利系列》的羅馬相關章節中,雲石君曾說過,羅馬帝國的地緣結構十分鬆散,帝國的疆土,散落於南歐和北非,僅靠地中海的海上通道相連接。

只是,雖然地中海相對於外洋的相對溫馴,使得羅馬能夠以海為路,完成對這廣袤環海領土的征服和佔領,但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內海,地中海的地緣阻斷功能,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這削弱了羅馬文明對環地中海邊緣疆土的輻射能力;而在義大利北部,阿爾卑斯這個歐洲最大山脈的存在,在給義大利本土提供了堅實地緣屏障的同時,也嚴重阻礙了羅馬向北方投射地緣影響力的能力。這一系列地緣阻斷的存在,使得羅馬雖然能夠憑藉鼎盛時期的強大武力,完成對當地的軍事征服和政治控制,但卻很難通過文化融合的方式,將當地的原住民蠻族融入到自家文明體系中——這與華夏族通過持之以恆的文化融合,逐漸發展成東方世界絕對主體民族形成鮮明對比。

由於文化無法融合,羅馬帝國境內,始終存在著龐大的異族,羅馬人在人口比例上始終處於少數。異族與羅馬在語言、文化、風俗習慣甚至宗教體系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而這種差異,又因為異族的整體卑賤階級地位而帶上了嚴重的種族歧視色彩。

這種情況的存在,使得帝國境內的異族人,對羅馬國家、體制乃至文明嚴重缺乏認同感——即便羅馬後來賦予了這些異族公民權,但由於文化上的巨大差異和不認同,這種政治地位的提升,對國家凝聚力和民眾認同感的促進作用依然有限。

這就麻煩了。當羅馬帝國還鼎盛時,一來帝國武力強大,誰不服就搞死誰;二來帝國也可以順帶著給這些異族一共一些好處——安全保障,有限福利等等,所以大家還能老實。可等到帝國衰落,大量蠻族入侵,帝國政府對他們的安全保障不復存在,其他的待遇也化為烏有。沒了這些好處的羈縻,異族對羅馬的有限忠心也頓時喪失殆盡,而生活的窘迫,更使得他們有必要通過劫掠,來填飽自己的肚子,甚至發家致富。而劫掠的對象,不會是那些同樣一窮二白的外來蠻族,而只能是富的流油的羅馬人——而羅馬軍事力量在打擊蠻族過程中已經嚴重,無力再有效鎮壓這種暴亂,這就形成惡性循環,大量的異族、甚至底層羅馬人,統統被發動起來,滾雪球般的沖向羅馬帝國的中樞,將它撕的粉碎!

人類文明的整體進步,羅馬國家地緣結構的天然缺陷,以及內部融合的不順利,共同引爆了公元五世紀的羅馬帝國大崩潰。而西羅馬帝國,也在這場混亂中轟然解體。

隨著西羅馬帝國的崩潰,義大利也進入了混亂期。從這時候開始,終整個中世紀乃至近代早期,義大利在政治上都一直四分五裂,少有統一局面——即便偶爾出現,也只是曇花一現,難以長久。

為什麼義大利會長期四分五裂?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分析。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第149章——義大利之第6部分。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公眾號:雲石(ID:yunshi911),持續收看全部雲石君原創文章。


古中國這麼強大,還不是被蠻夷滅了,胡元清都統治過中國。


沒有什麼好隱晦的,像你這樣的大V就應該旗幟鮮明的反對


推薦閱讀:

把歷史上所有有影響力的女性放在一起會怎麼樣?
為什麼被尊為大帝的狄奧多西要主動分裂國土?
英國貴族制度中,lady的稱呼有什麼講究?
使得阿利烏派漸漸衰落的原因有哪些?主要是哪一個?
19世紀德國崛起的那些年,英國在幹什麼?

TAG:世界歷史 | 羅馬帝國 | 中世紀 | 古羅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