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盔甲是什麼時候被淘汰的?

防不住火槍的時候就被淘汰了嗎?但滿清仍然穿著棉甲。

另外,古代盔甲相比現在的防彈衣的防護性能如何?


手機碼字占坑……之後慢慢補圖和資料~

第一個結論本質是正確的,當盔甲作為一種個人防具對戰場上的主要輸出形式喪失免疫能力,或為了達到免疫能力而漸漸喪失能作為一種「個人防具」的能力時(過重、適體性過差),就要退出歷史了。

第二,滿清身上的並不是棉甲。中國實際淘汰人身防具的時代並不比歐洲晚多少(50年之內,中國淘汰身甲大致在雍-乾間)。直到17世紀下半葉盔甲一直廣泛活躍在歐洲戰場上,18世紀之後人身防具則幾乎只有頭盔與部分騎兵的胸甲得以遺存。16世紀重型火繩槍的出現使火器火力大大提升,能使某些早期火繩槍無可奈何的板甲在面對其剋星重型火繩槍與更發展的滑膛槍時變的無能為力,此時人身防具尚有以加強厚度負隅一搏的潛力,17世紀的胸甲被加厚到四五甚至六毫米以上(板甲剛剛出現時厚度只有2毫米左右),16世紀之後批量製造黑甲粗劣的生產工藝使供普通炮灰步騎兵的盔甲有如「穿著一塊砧板」適體性極差。當火器進一步發展,抵擋其威力所需盔甲的厚度變的不可接受時便是拋棄盔甲的臨界值。

我國盔甲之演進停留在布面甲,並未進化到板甲階段。面對火器的強勁威脅選擇的道路無非也是加掛織物和增強厚度,值得注意的是布面甲並不是「棉甲」,布面甲只是甲片被疊壓釘在布面上布面朝外而已,織物和甲片間並不再填充棉花。棉甲指的是在身甲之外再加棉層,明軍曾在盔甲外墊棉層,朝鮮戰場上曾有成功防禦較遠距離日軍子彈的記錄。《滿洲實錄》載建州-清軍則在攻城時集中穿兩層重鎧的超重裝步兵(烏真超哈,八旗漢軍的前身),徐光啟也曾驚呼「虜多明光重鎧,鳥銃之短小者不能制。」呼籲必用威力更大是魯密銃。

中式鎧甲面臨的威脅也遠不如西方同行,因為此時(17世紀上半葉)明軍中最大量裝備的並不是先進的鳥銃,而是極度原始的火門槍!明軍中存在名目眾多,數量龐大的火門槍,據《明實錄》中天啟初年統計的近年向遼左運輸武器來看鳥銃僅6000餘挺,而神槍、快槍、三眼槍等火門槍總計卻高達數萬。除這些管身短小,打放不準的武器主力之外,明軍手中的鳥銃也十分著急,明軍手中的鳥銃絕大多數為海對面倭人的三錢銃的同形,在全世界來看基本是火繩槍中最輕裝葯最少彈丸最輕打放最無力的型號之一。明軍鳥銃數量不足、鳥銃無力帶來的粗劣火力才是重甲在明末清初得以繼續生存,身披兩層重型布面甲的建州超重裝步兵能夠屢克堅城甚至還影響鄭成功建立自己的超重裝步兵部隊「鐵人軍」的原因……

重甲的生命隨明末清初戰亂的結束而終結,清軍在多年血戰中逐漸確定了以鳥槍、弓、槍、刀牌為步兵制式武器,最遲在清中期落後的火門槍(三眼等)全部退出現役,全國平均有一半的士兵為火槍手(常備軍依各省地利不同,最高70%左右,最低40%,實際操作依作戰任務不同武器配置也有不同,平準清軍步兵鳥槍手為八成)。此時的中國身甲真正失去了意義成為土徒費成本之物,周圍的對手(俄准緬喀等)、自己、甚至國內起義者手中的大量火槍已經使任何形式的中式鎧甲變成了廢紙。遲至18世紀中前期,清軍布面甲中的鐵甲片已全部被裁撤(清宮藏雍正之前的皇帝大閱甲中全部有札片,之後則沒有),甲衣已經不再具有防禦效果,僅僅是只在檢閱時軍人穿著的「軍禮服」(馬戈爾尼語),據英使稱甚至檢閱時清軍的頭盔也是紙糊的!據乾隆年間表現清軍作戰的畫作描繪,清軍步騎兵作戰時只穿布衣軍服,而將領則身穿布面甲形的「軍禮服」,可能投入近身搏殺中的騎兵與將領會再穿一件輕便、貼身、面對火器沒有任何卵用的鎖子甲襯衫(由清中期功臣畫像得。)

防彈衣效果比起古代盔甲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古代盔甲連幾百年前滑膛破槍的發射的球形彈丸都不一定抵禦……不要想去剛任何米涅彈之後的東西了。


滿洲沒有淘汰盔甲是因為明朝火槍質量差…

現代槍械威力是火槍的好幾倍…


在子彈不再是圓形的時候


傳統盔甲是指札甲嗎?那個是在清朝時徹底淘汰的。


推薦閱讀:

古代盔甲有斗篷嗎,是作什麼用的?
用什麼木材做槍桿最好?
這是一把什麼刀啊?
明末火銃的威力有多大?

TAG:武器 | 古兵器 | 盔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