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可以大量生產糧食和肉類,但是不能大量生產蔬菜?

如題。


你說的是生鮮蔬菜

1:不方便運輸。美國食品工業規模很大,所以很多地方距離很遠,生鮮運輸成本較高。

2:貧富差距極大,雖然美國整體有錢而且人力成本在發達國家中算很低的,特別是這種低端產業更是可以用黑工等解決。

但是,由於貧富差距較大——雖然看數據還可以,但底層人口和中層人差距太大,所以只算人均並不合理,而且由於美國各項為了政府的服務費用很高,比如臭名遠揚的報稅和很多州可怕的政府效率等等。

3:結合上一條,由於米國人口密度沒有中國高,貧民區的人口密度除了大城市並沒有中國來的大,另外由於貧民區效率不足,所以並非和土鱉一樣可以依靠周邊城市吸納大量人口讓貧困人口集中。

這就導致了生鮮蔬菜薄利多銷都不行,因此很多地方就根本沒有大規模的生鮮分銷商也組織,所以這些人要麼開車2小時甚至5小時才能碰到一個有賣生鮮的地方,否則他們就別想吃。

而米國日常蔬菜更喜歡葉子菜,不是葉子的保質期也不長,也不能放冰箱,你總不能天天吃蘿蔔。

要是你,你願意每隔兩天就驅車好幾個小時去買蔬菜回來吃么?

4:美國工業化食物的泛濫和食品工業者對於基層的滲透。

美國食品工業發源於農村,紮根於農村,深刻領悟農村包圍城市策略(什麼謠傳美國農村比城市富裕的那是瞎扯淡,富有郊區和農村能一樣么?大部分農民只能說生活過得去,而且你想想住那麼遠多不方便,你在中國還有學生妹上門服務,你看美國農村咋辦)

美國食品工業的權力很大,在整個發達國家中米國的食品工業限制很少,雖然衛生是不錯(他們自發的,因為規模大了以後要是衛生不好出現的事兒實在太大,更何況複雜的衛生條例可以成為極好的商業進入壁壘)但是美國對於各種添加劑和加工方式的限制是很少的,不要說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就連和很多發展中國家相比都是不如的。

so,普遍使用高強度的鮮甜增味劑(中國和其他國家一般用於飼料,食品工業用的相對較少)+高糖+高鹽+高油脂含量=你怎麼吃都好吃。

這個時候如果從小就吃慣了的人會習慣這種味道,而且吃別的就沒有好吃的感覺,同時因為成癮性很強,所以即便吃飽了量也不會減少,這是符合食品工業的利益的。

5:米國不愁鋼鐵和能源。

所以罐頭就很屌啦,罐頭還很便宜(相對來說)。中國罐頭一般比生鮮貴,而米國一般罐頭更便宜,所以米國罐頭消費量很高。

所以原因有很多,也不止這些。


俗話說,一畝園,十畝田。也就是說,種植蔬菜(包括水果)所需要付出的勞動、技術、資本,遠超糧食。而因為肉類的生產主要也是通過給家畜和家禽餵食糧食而實現的(主要是玉米),所以糧食-肉類各產業間聯繫更緊密,產出也更高,機械化、規範化程度也更高。而蔬菜與水果是另一個圈子,相比糧食與肉類,除了需要的人工、農藥、肥料更多,保存期也更短,因為比較嬌嫩所以機械化水平也略低。再考慮美國的人工貴,所以蔬菜水果必然貴。

另一個原因可能就是東西方的食譜不同,中國人食譜中素食占的比重更大,歐美更偏肉類。所以美國對蔬菜的消費能力應該也比不過中國,這反過來又造成整個產業的產值不夠高,大資本看不上,規模化上不去,結果同樣是價格下不來。如果美國一個超級大農場生產了超量的蔬菜,美國市場上賣不掉,出口起來肯定比糧食與肉類麻煩許多倍,因為糧食能存放半年一年,肉類冷凍之後也能保存類似的時間,但是大部分蔬菜只能保鮮最多一周。至於做成罐頭、乾菜之類易於保存的形式,更賣不掉,因為市場太小。

美國的超市裡的價格,是羊肉&>牛肉&>豬肉&>雞肉,整雞的話大概就是1美元一磅(454克),這個價格也幾乎就是蔬菜水果的平均價格,甚至可能還略低一點。(雞蛋價格和雞肉類似,最便宜的要低於雞肉價格。)所以在美國的中餐館點菜,肉菜和素菜基本一個價。

說起沃爾瑪,它基本上是美國食品質量最「基礎」的超市了,如果不算墨西哥超市的話。說它基礎而不是質量差,是因為它的所有食物都符合美國農業部或者FDA的各項標準。但是我去它這裡基本只買生鮮,不買任何盒裝的、加工過的、冷凍的食品,因為這些食品用的原料質量一般,油、鹽、糖、果葡糖漿等成分比例不夠健康,添加劑還多。

快餐界與沃爾瑪類似地位的就是麥當勞,價格自然是最低,但是質量也最基礎。我已經有兩三年沒去過麥當勞了,因為以前有段時間胃不好,然後發現去吃了麥當勞就胃痛,所以就戒了。其他的快餐店吃得也不太多,但是從來沒有出現過吃了之後胃痛的情況。當然,國內的麥當勞和美國的麥當勞幾乎可以理解為不是同一個餐廳。國內的板燒雞腿堡我挺喜歡吃。

拉拉雜雜寫了一些,如有錯誤請指正。


肉類價格主要取決於大規模工業化的水平,蔬菜水果價格則主要取決於人力成本。美國勞力的相對價格更高,資本的相對價格較低,所以生產蔬菜成本高。


謝邀。「大量」是怎麼定義的?加州和佛州果蔬生產規模都很大。


主要是地主考慮成本太高不願意這麼做。美國農業是粗放式的機械化種植,這樣糧食穀類特別適合機械化播種和收割,成本攤下來就低了,走的是規模優勢。飼養道理也差不多。

可是蔬果種植,要求的人力就要比穀類重多了。蔬果最怕磕磕碰碰,所以機械很難發揮作用。人力在美國又很貴,所以地主不願意開展大規模的蔬果種植。

利潤水平是導致這個結果的主要原因。


推薦閱讀:

TAG:美國 | 留學美國 | 美國生活 | 美國購物 | 現代農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