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T-62坦克(在蘇軍—華約軍中的地位)?
T-62坦克可以說是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主戰坦克,不過回顧這一型號的歷史的時候可以發現一些相當有趣的細節:
1.T-62從來沒有裝備過蘇軍駐德集群,似乎也沒有裝備過西部戰區的任意一個駐外集群。在駐德集群在70年代中後期開始換裝T-64之前,其主要裝備一直是T-54和T-55。 2.T-62的主要部署方向(也是上鏡地點)是在北高加索,中亞,遠東這種次要方向。 3.T-62在T-72可用之後即告停產,而T-55的生產此後仍在繼續。 4.捷克斯洛伐克許可證生產了大概1500輛T-62,然而華約衛星國沒有一個裝備過T-62(在80年代初之前所有國家都在使用T-55,直到蘇聯開始擴散T-72的技術),在蘇軍中T-62的服役數量也不算太多。事實上T-62的產量(蘇聯總產量約兩萬)中相當一部分都給了中東和朝鮮。那麼——
T-62在蘇軍中到底處於什麼地位?蘇軍是否對T-62很不滿意?T-62在蘇聯國內的部署是什麼樣的?我找到了一張T-62參與1968年多瑙河行動的照片,然而我並不能確定這輛T-62屬於哪個蘇軍單位。據我所知蘇軍干涉兵力主要來自駐德集群,喀爾巴阡軍區和白俄羅斯軍區,可能還要涉及北方集群和南方集群,這些T-62來自哪一個?
全文更新完畢,前面加上多圖預警-----------------------------------------------------------------------------------------------------------------T-62在蘇聯坦克發展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無論是其前輩T-54/55系列,還是後來的T-64和T-72,都是坦克發展史上的經典,T-62也不例外。
1958年,戰略火箭兵總部向政府高層展示了新研製成功的T-12型牽引式100毫米滑膛反坦克炮。該炮獲得了高層領導的充分肯定,相關部門向裝甲兵總局要求研製出裝備該型火炮的坦克。為此,裝甲兵總局專門召集專家開了一場特殊會議。在會議上以卡爾采夫為首的總設計師們據理力爭,會議最後做出了一個多方妥協的決定:不研製裝備T-12型火炮的坦克,而是在T-12火炮基礎上研製適合坦克裝備的新型滑膛炮。
這次會議之後,卡爾采夫認真總結了會議內容,馬上對「165工程」方案(利用之前與哈爾科夫設計局的「430工程」競爭中落敗的「140工程」的炮塔和已經定型並且準備批量生產的T-55主戰坦克的底盤為主體的方案)進行修改,並將整個項目重新命名為「166工程」。「166工程」最重要的改進就是通過換裝口徑更大的115毫米滑膛坦克炮代替了原來的100毫米線膛炮。該炮的研製就是按照軍方提交會議的相關內容和意見,根據《軍事工業委員會決定》里相關的研究計劃要求的,當中還包括配套的火炮穩定器等相關設備。
1959年,「166工程」的幾輛樣車先後被製造出來。在隨後1960年進行的測試中,「166工程」表現讓人滿意。這主要是因為其是在成熟方案的設計基礎上通過漸進改進而來。一些當年「140工程」計劃採用的新部件現在已相當可靠。但是新研製的火炮雙向穩定器故障率仍然較高,這個問題直到「166工程」被正式定型為T-62主戰坦克,並且投入批量生產之後相當長一段時間才解決。
事實上,蘇軍高層中有相當部分的人對166工程的期望值並不是很高,他們更加期待的是「哈爾科夫方案」--432工程,T-64坦克的原型。當時的坦克科學技術委員會主席阿·維·拉杜斯-津科維奇將軍,對上級領導的想法感覺非常敏銳,竭盡全力拖延審核和批准T-62坦克批量生產的技術結構文件,以使T-64坦克處於研製生產優先的地位。
但就在此時,蘇聯國防部突然出現了尷尬的局面,不得不著手結束「166工程」項目進展緩慢的局面。這是因為,此時蘇聯意外獲得了一份大禮:伊朗軍隊一輛裝有105 毫米線膛炮的M60A1坦克越過蘇伊邊界投奔蘇軍。蘇聯坦克技術專家對這輛美國研製的新坦克進行了徹底的解剖和分析,證實了其諸多性能優於蘇制坦克。例如,M60A1 坦克的105 毫米火炮威力比T-55坦克的100毫米火炮更強,而且蘇制100毫米炮彈並不能有效穿透M60A1 坦克的正面裝甲。而英國1958年裝備的「百人隊長」坦克就安裝了L7 型105毫米線膛炮,其穿甲威力也大大超過蘇聯100毫米火炮發射的炮彈。
當時任蘇聯國防部副部長、陸軍總司令的瓦西里·伊萬諾維奇·崔可夫元帥得知這個情況後,勃然大怒。他將裝甲坦克兵元帥帕維爾·巴甫洛維奇·波盧博亞羅夫(當時任蘇軍坦克兵主任,對蘇軍裝甲坦克兵的發展和戰備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貢獻)、裝甲坦克兵總局其他領導人召喚到自己身邊,並厲聲問道,我們有什麼樣的坦克可以對付美國的M60坦克,斥責他們沒有做好工作,造成新坦克的研製陷入僵局。波盧博亞羅夫則回答:「下塔吉爾坦克廠正在研製的安裝115毫米火炮的坦克可以抗擊美軍的M60坦克。但是,該坦克還有些缺陷,比如武器穩定器易出故障。」崔可夫大聲訓斥道:你們不要用什麼穩定器來矇騙我?我需要用於楔形攻勢的裝備!必須馬上將這種火炮裝在坦克上!根據崔可夫元帥的指示,裝甲坦克兵總局派出工作組到了下塔吉爾的烏拉爾機車車輛製造廠,協調開始批量生產「166工程」坦克的問題。1961年,首批生產的25輛坦克裝備蘇軍喀爾巴阡軍區坦克部隊,並正式將新型坦克命名為T-62主戰坦克。同年8月,蘇共中央和蘇聯部長會議通過了《關於蘇軍裝備T-62坦克》的決議。
從上文我們可以看出:T-62之所以得到蘇聯軍方的重視,並最終成功裝備蘇軍一線部隊,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西方105毫米坦克炮已經對蘇軍現役的T-54/55型坦克構成了巨大威脅,而蘇軍高層寄予厚望的「432工程」(T-64)離成熟和完善還太遙遠,完全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而T-62作為能夠立即投產並且能跟西方新坦克抗衡的成熟型號,拜T-64的不成熟所賜最終成功上位。
但是裝甲兵總局依然只是將T-62視為過渡型號,因為在性能上T-62仍然無法對西方取得壓倒優勢。蘇軍只是希望它能暫時頂住鐵幕另一邊的壓力(同時也頂住政府高層的壓力),好為劃時代的「432工程」--蘇軍高層真正期望作為蘇軍裝甲集群主力的T-64服役爭取時間。
T-62不是蘇軍最理想的主力裝備,他們更期待的T-64又因為「心臟病」等諸多原因而遲遲未能裝備蘇軍一線部隊由於大口徑滑膛炮是第一次裝車,性能是否真的沒問題,裝甲兵總局高層對此還不是很放心。作為替補手段,「165工程」也被定型並投入生產,軍方代號T-62A。不過這時候的T-62A與原來相比已經做了不少改進,如用性能更好、威力更強的100毫米線膛炮代替了D-54TC坦克炮。T-62A生產裝備數量很少,原因是裝甲兵總局發現自己對115毫米滑膛炮的顧慮是多餘的,遂向政府申請停產T-62A並獲批准,T-62A在蘇聯龐大的坦克裝備體系中就象流星一樣,一閃而過。
T-62A裝備的U-8TS線膛炮性能不如T-62的U-5TS滑膛炮,最終不得不早早退役T-62參加的第一次軍事行動是1968年8月華約軍隊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多瑙河行動」,但是數量較少,入侵捷克的華約裝甲部隊的主力裝備還是以T-54/55型坦克為主。至於蘇翻譯提到的那輛T-62到底屬於哪支部隊,由於我手頭的蘇軍戰術編號相關資料不夠完整而難以給出答案。蘇聯坦克的研製、裝備體制與西方不同,一般不會對坦克進行脫胎換骨的大改造,T-62在服役期間只進行了次數有限的改進升級,但是對其戰鬥力有較為明顯的提升。北約坦克精確的火控系統和105毫米線膛炮的威力使蘇軍高層對己方坦克火力處於劣勢而深感憂慮,而赫魯曉夫對導彈武器的偏愛則最終促成了IT-1導彈坦克的誕生
T-62投產後不久,蘇聯另一種坦克T-64也開始試裝備部隊。不過,在很長時間裡,T-64坦克的可靠性和完好率-直很低。這給了T-62坦克機會。在T-64完好率達標之前,T-62是蘇軍一線坦克部隊的主力,1973年蘇軍駐德軍隊集群約75%的坦克是T-62。T-62總產量約20000輛,在戰後坦克生產數量上排行第2。T-62不僅大量裝備蘇軍,還被用於向其他國家出口,在上世紀60年代到21世紀初的局部戰爭中,我們經常能發現T-62的身影。從1972年開始,蘇共中央決定向利比亞、敘利亞和伊拉克三國出口T-62坦克,而埃及也於1973年成立了兩個T-62坦克旅,每個旅擁有95-96輛坦克。敘利亞擁有的T-62是埃及的一倍多,而且是集中配置,敘軍第一裝甲師下轄的第47和91裝甲旅、第三裝甲師下轄的第20和65裝甲旅、另有一個直屬的第70共和國近衛裝甲旅,每個旅裝備了95輛T-62。到1973年贖罪日戰爭爆發前,埃及和敘利亞各擁有200和500餘輛T-62,不過陸軍主要的坦克裝備還是佔大頭的T-54/55型坦克。然而,由於在贖罪日戰爭中,埃敘聯軍在戰爭初期雖然依靠裝甲部隊的突襲取得了一定優勢,攻入了西奈半島的以色列軍隊防禦縱深,但是埃敘聯軍並沒有取得戰場制空權,而且未能對以軍的防禦縱深進行較為有效的遠程火力打擊。在戈蘭高地之戰中,由於以色列在此地早已構築了較為完善的反坦克防禦體系,再加上敘軍戰術指揮不當,導致敘軍發起衝擊的T-62坦克損失極其慘重,同時以軍充分利用T-62俯仰角差而其裝備的「肖特·卡爾」坦克俯角優秀的特性,在對戰T-62時佔據了上風。敘利亞軍隊裝備的T-62主戰坦克t55雞血版,把54/55底盤的潛力壓榨乾凈,一切裝備目的就是把115滑膛炮裝上去好乾穿m60正面,為此放棄了蘇聯坦克自t34起一貫的平衡性能,從設計思路上就是個過渡貨,自然在後面64和72出來以後迅速淘汰……
就設計上講,為了上大炮加大了炮塔座圈,進一步壓扁炮塔,導致底盤超載車內空間極為狹窄,人機功效在55基礎上進一步劣化,動力體系沒改進增加重量降低了機動性,典型的紙面上性能很好用起來坑爹到爆的東西,漢斯喵等盟軍不感冒t62更傾向平衡夠用的55系也屬正常。個人感覺東歐國家沒裝備t62坦克的原因,一是t62對於東歐國家來說缺乏吸引力,除了那門115滑膛炮外,t62在其它方面與t54相比,提升有限。在一定程度上來說,t62隻是t54的深度改進型,並且在人機工程方面相比t54還倒退了。二是東歐國家沒必要裝備t62,華約國家內部的分工及一體化程度遠高於北約,北約也只是要求各成員國的彈藥和關鍵通訊設備通用。而華約除了蘇聯外,其餘國家研發武器裝備的實力有限,尤其是重型武器基本都是仿製蘇聯的,東歐各國的人民軍在某種程度上只是蘇軍的二線輔助部隊,對於二線輔助部隊來說,t54就已經足夠了。三是蘇軍其實對於t62並不滿意,t62在蘇軍中只能算是過渡型裝備,當時蘇軍寄予厚望的是t64和t72,這也就註定t62的產量不能跟t54和t72相比。既然t62的產量有限,在滿足了蘇軍自身的需求後,又大量出口中東地區,自然也沒有多餘的給東歐各國了。ps:別說t62,就是很經典的米格25也沒裝備東歐各國,反倒是伊拉克、利比亞那些國家裝備了。
蘇軍駐德集群咋沒裝備過T-62呀,比如這幾張圖:
1979年蘇軍駐德集群近衛第六坦克師裝備的T-62從維滕貝格撤回蘇聯,這是蘇聯為了做友好姿態單方面削減駐德坦克數量的一部分。(實際上主要是淘汰老舊坦克……)俄語渣,所以不直接翻譯了只描述個大致,原文如下:Отправка танков Т-62 из состава 6-й гвардейской танковой дивизии ГСВГ в СССР; Виттенберг, ГДР; 5-е декабря 1979-го года
Танки выводились в рамках советского "жеста доброй воли" -одностороннего сокращения Группы советских войск в Германии на 1 000
танков (в ходе сокращения из группировки были убраны танки устаревших
модификаций Т-54/55/62, Т-10 и САУ СУ-100)另:這會毛子一線部隊居然還有SU-100啊……
T-62 tanks and BMP-1 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s from 53rd Separate Tank Regiment, Berlin Brigade, in their motorpool at Karlshorst, East Berlin, 1983不是很懂,似乎是駐德集群的T62? 這個53rd Separate Tank Regiment 的單位沒在查到。。莫非是第6近衛摩托化步兵師的單位? @蘇翻譯
看在五個輪的份上放過它→_→
WOT里我認為最漂亮的車了,而且有種萌屬性,腦袋那麼圓那麼扁~~~
個人認為其在當時背景下最大的缺點,就是裝填時必須把炮管抬起一個角度,這樣就沒法在裝填的時候瞄準了。而且俯角也太小。
沒人確定的了,除非有大神根據車身邊上的編號推算→_→再說了當時去布拉格的 t62全都圖刷白十字,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波羅的海三國和沙俄(+之後的蘇聯)的鬥爭?
※如何評價埃及這個國家?
※德國把歐洲橫掃之後如果不打蘇聯,結局怎樣?
※冷戰時柏林牆只分割了柏林這一個城市,為什麼人們不從其他地區穿越過境呢?
※第一次和男友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