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最近很火的流浪漢藉手機實驗及其傳播方式?

1、流浪漢藉手機這一個案例在傳播上有什麼創新的地方?

2、在當前新媒體環境下,怎麼能夠更好的引起受眾的參與?


好像有點印象,十一放假前後微信朋友圈被這條視頻刷過屏。

騰訊家做產品也好、做傳播也好,都有一個好特點,那就是:不把「受眾」簡單當成一個「受」眾。

最近網上有個段子:

要是扒光了發現妹子的bra和內內是成套的,那說明你是被睡的那個。

這個段子有意思在於,破除我們對於男女關係認知中存在的偏見,不再把女性定義為性行為的被動受眾,它告訴男人們一個真相:很多時候,不是你選擇她們,而是她們選擇了你。

在騰訊新聞「流浪漢街頭藉手機」這個案例中,同樣的,騰訊沒把新聞「受眾」只是當做「受」眾,而是把他們設定為話題的參與者、UGC的內容作者、以及新聞二次擴散的傳播媒介

要評價騰訊新聞的策略,最好先看看騰訊老闆的初心。馬化騰先生曾經在多個場合推薦克萊·舍基《人人時代》(Here comes everybody)一書(這位光頭叔叔都快變成「騰訊人民的老朋友」了,小馬哥不僅親自為光頭叔叔的書寫序而且多次邀請光頭叔叔來中國給騰訊公司的小朋友上課)。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互聯網時代人與媒介互動方式的改變。克萊·舍基認為,由於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友分享信息到根據某些信息採取集體行動,參與成本可以說是「忽略不計」,這種組織力量也開始推動社會乃至世界的改變。

克萊·舍基的觀點,是基於「使用與滿足」理論的發展。早在上世紀70年代中美國社會學家E ·卡茨提出將媒介接觸行為概括為一個「社會因素+心理因素 --媒介期待--媒介接觸--需求滿足」的因果連鎖過程,媒介理論大師馬歇爾·麥克盧漢則說,「媒介是人體的延伸」;此前傳播學研究效果主要是從傳播者或傳媒的角度出發,考察傳媒是否達到了預期目的或者對受眾產生了什麼影響,而「使用與滿足」研究則是從受眾角度出發,通過分析受眾的媒介接觸動機以及這些接觸滿足了他們的什麼需求,來考察大眾傳播給人們帶來的心理和行為上的效用。這在傳播學研究史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卻直到互聯網時代來臨才顯現這套理論的深刻影響力。騰訊新聞「流浪漢街頭藉手機」這個案例,也正是承認受眾在傳播過程中的地位加之進行精細化的管理,進行有廣度、有深度、多維度地引導,突破了以往固有的受眾群體,網羅所有公民參與到一場關於人性的討論中,才能獲得有價值的品牌傳播效果。

一、事件切合中秋時點,有利於受眾主動關注話題內容,併產生共情

2015年中秋與十一是連著的,很多人會選擇這個時點回家與父母團圓。關於「中秋」、「回家」等關鍵詞在這個時間段則是人們腦子裡潛意識關注的熱詞。由此產生了視網膜效應(也就是「孕婦效應」),大眾對「中秋」、「回家」相關的話題會特別敏感,說通俗點,就是受眾看到五花八門的滿屏新聞,可能傾向於下意識的點擊:「騰訊新聞在中秋佳節時上線了一部名為《社會實驗:流浪漢街頭藉手機路人反應讓人心寒》,引來網友熱評」這則新聞。

這相當於拋了一個誘惑受眾上門關注/討論的鉤子。

二、「借不借」是「扶不扶」的外延,基本上每個中國人在這個熱點話題上都有一個糾結而強烈的態度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有人懷念所謂「小時候的人和人之間保持著簡單純樸的人際關係」,那時候家長上班可以放心的把孩子交給鄰居幫忙照顧、出去買東西忘了帶錢可以賒欠再付,當年那種美好而單純的信任現在不復存在。原因是:伴隨經濟和技術的發展,社會交往日益複雜,而社會資本不斷衰減,如今想把家裡七大姑八大姨全部聚起來拍一張全家福的組織成本越來越高了,不能像從前那樣容易在互惠性規範下創造「人與人之間彼此的信任」,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強求「人和人之間保持簡單純樸的人際關係」本身就是一種奢望。

說到底,「扶不扶」之所以成為大問題,是因為「不扶」沒有直接的成本(「我自己家裡也有老人倒地得不到幫助」這個問題太過遙遠而且概率很低),而「扶」則很有可能立刻付出高昂成本:據人民日報10月10日刊文,前9個月149起扶人爭議,誣陷扶人者84例,在上述84起被扶者恩將仇報的案例中,僅有1例受到了扣留的處罰,但因違法人員已滿70周歲,依法決定不予執行。所以,「不信任」、「不幫助」僅僅是特定法制規則下由經濟利益帶來的自然結果,談不上什麼道德滑坡。

而選擇「不信任」、「不幫助」是會產生內疚、給當事人產生心理壓力的,因此當事人可能在選擇利他行為或者選擇放棄利他行為之間糾結。受眾在共情中也感受到相同的壓力,這種不平衡感激發了受眾強烈的參與討論的慾望。

三、TO BE OR NOT TO BE,受眾只需亮一個態度旗幟,參與活動的行為成本門檻低

一個好的話題能成為熱點事件,那麼它的參與門檻一定要適當,而且一定要有「撕逼」的空間。騰訊新聞選擇「流浪漢街頭藉手機」這個內容,第一,肯定會有正反方意見(有公眾辯論的基礎),第二,正反方人數大致相當(辯論不至於一邊倒),第三,這事兒不複雜人人都能參(無論你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背景,都能有一點直戳你的心讓你有表達慾望)。試想,如果騰訊新聞弄的是關於「屠呦呦憑發現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獎是中醫的功勞嗎」這個話題,能有幾個人有參與討論的入門資格啊?自然就沒法形成EPR了。

關於借不藉手機的話題,只需亮一個態度旗幟,點個贊或者踩就能參與互動討論了——寫一段好評論可能要花10分鐘,但下意識點個贊僅僅需要1/10秒,是參與成本極低的互動方式。因此,騰訊新聞也算踐行他們小馬老闆的要求,把新媒體時代受眾當作社會實踐的主體,讓其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延伸,激發他們的傳播慾望,行使一個「受」眾原來也可以有的「攻」能,而進一步讓「受」眾群體無限外延。

這次騰訊新聞「流浪漢街頭藉手機」這個話題創意本身並不耀眼,既沒明星也沒網紅,但勝在策略正確,時點、話題、方式都算貼切,很能吸引受眾參與慾望且行動成本不高,因此也就達到了從受眾角度挖掘話題的「金礦」、讓事件達到廣泛覆蓋和深刻影響力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新聞大概從2-3年前換了SLOGAN,以前叫「事實的力量」,現在叫「事實派」,「事實」這個賣點沒變(網易新聞的賣點是「有態度」,大家可以感覺下兩者的差別,「尋找真相」的成本比「有態度」高多了,社會價值也更高)。我覺得強調「真相」對消費者的洞察是有前瞻性的,在標題黨盛行、各種虛假信息冗雜的互聯網時代,大眾反覆受虛假信息之害之後,會越來越討厭靠標題黨來嘩眾取寵的媒體、或者靠片面報道來誤導輿論的媒體,漸漸的,大眾會更關注、信任那些無限追求客觀、力爭多維度的還原事實的媒體品牌。

騰訊新聞現在的新SLOGAN「事實派」比舊SLOGAN「事實的力量」多了一個「派」字,「派」就意味著組織,一個有共同價值取向的組織,也就是說騰訊新聞想獲得更理性、更關心真相的高凈值族群,這個野心也是值得鼓勵的。唯一需要騰訊新聞注意的問題是:選擇「事實派」這個SLOGAN意味著給自己定了一個非常非常高的執行標準,萬一哪天生產出假新聞就會很打臉了,騰訊新聞需要非常非常小心不能犯這樣的錯誤。

「流浪漢街頭藉手機」視頻中反覆強調「消除偏見」,不知道是不是在提醒大眾消除對騰訊的偏見——「別老把我們騰訊家當娛樂網站了,我們也可以有事實派的」;這樣做方向沒錯,只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微信朋友圈的虛假信息問題泛濫,挺拖累騰訊新聞打「事實派」定位的。憑心而論,騰訊新聞這幾年很贊,挖了南方系的人,產品方面《活著》系列紀錄片專題簡直是良心之作(推薦:《活著》匯總頁)、品牌方面「事實派」定位很有前瞻性、廣告方面黃曉明/李宇春/楊錦麟的片子拍得很美、營銷方面各種事件活動頗有亮點……唯一的尷尬是它與生俱來帶有騰訊的品牌基因,想要讓「事實派」深入人心獲得高凈值人群認可,還需要走很長一段路呢。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

鮮肉資訊·老司機分享·廣告YAN值

廣告圈最值得關注的公眾號:DHAplus

專欄:廣告老司機 - 知乎專欄;微博:Sina Visitor System


為什麼我們看到的是流浪漢藉手機,而不是老人借硬幣打電話? 一件事逃不出時間地點人物目的。。

既然談的是目的,那就要先看清事件當事人本身的目的和最終的目的。。

騰訊的目的是什麼?標題寫的是揭發人性,結果呢?大家熱議打嘴仗長吁短嘆。還有其他實際意義么?好像並沒有。。。

那麼這件事成功了么?其實成功了。。

策劃者其實很清楚這件事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但是通過這件事吸引了眼球,而且還是少有的沒有賣丑吸引了眼球(賣別人的丑不算賣)比比現在大部分熱點,等於是少數當了立了的。這當然算成功而且是大成功。

不要說我是陰謀論,看到熱點就說炒作,我還真沒這毛病。。但騰訊這次事件的出發點我絕不相信她們是沖著人性去的。。

接著回答題主的問題,傳播方式的創新我並沒有發現,如果說新的,知乎提個問題叫你對這次事件怎麼看一類的問題算嗎?

至於現在受眾關注點,其實還是越庸俗越好,只是庸俗中要加入點逼格,讓人能站到一個制高點去批評別人,邊批判邊偷著樂那種。騰訊這次是抓住豆瓣眾的口味用那種庸俗的逼格刺激中低端大眾而已。就是那些看到熔爐這類所謂批判人性但臉譜化嚴重到跟國產抗日神劇容嬤嬤有的一拼的電影就捧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一樣的那些人。。

比如這次事件,首先是中秋,所有人居家團聚的日子,這裡與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形成了對比,不得不說很多人表面上出於憐憫其實是因為某種優越感想要看看,這裡重點其實是流浪漢的年紀(自己體會一下和失敗率的關係)

其次是藉手機,手機對於現代人的價值遠遠大於其實際意義。為什麼這次事件是藉手機也是為了提高失敗率

最後是綜合以後得事件失敗率。。只有失敗率高這次事件才會引發熱議。其實也是在揭發人性,但要批判的不是沒有藉手機的那些人,是看熱鬧不嫌事大,口是心非的網民。。


用謊言驗證謊言得到的一定是謊言。


借過,因為我不相信在一個我熟悉的地方,有人能拿我的手機在長期健身的本人手下跑路。


看見這種題目倒想說一個和這個相關的話題,前一段時間出差去北京,在中關村附近,下了班正打算回去,有一個四十多歲的看男人過來藉手機,說自己手機沒電了,說自己今天很倒霉,來找戰友,戰友也不在,想借我手機打個電話讓人來接他。當時我猶豫了一下,又看他很真誠,就把手機接給了他,我也有過手機沒電又著急聯繫別人的時候,藉手機時周圍人也都很借給我了,但是他撥通電話以後我就慢慢的察覺到他是一個騙子,他管電話那頭的人叫秘書,估計暗示我他的定位是老闆,說他一輩子沒求過人,今天太倒霉了,讓那個秘書派人去飛機場接他,在他打電話的時候一直偷偷盯著我,我看了下周圍,周圍成群結隊的人走的很多,在他藉手機之前我看他在那站了一會,突然意識到,他不找成群結隊的人藉手機,找我借是因為我就一個人,他給電話那頭說的他來找戰友,戰友不在,他身份證也沒帶,錢也沒有,我聽了以後更覺得是騙子,試問誰出遠門,身份證不帶,錢也不帶,來之前還不和你要找的人聯繫好,我開始擔心他要拿著我的手機跑,離他的距離也在靠近,他讓電話那頭的秘書記住我的手機號,要好好感謝我,我心裡卻很焦慮,因為我北京同事都下班了,我一個人回賓館。他自己又絮叨了半天,終於打完了,那時候我就抱定了一個想法,拿上手機就走,他把手機還給我,滿臉堆笑,說謝謝你呀,真是個好人啊,等等,還非要和我握手,我應付了幾句,拿上手機就走,他就在後面喊我,說我沒有錢,給我點錢讓我去飛機場,我沒理,繼續往前走。

期間我都不敢回頭看,怕他一直跟著我,已經基本斷定他是騙子了,但是還是不確定他要騙什麼,還是探我是不是一個人在北京,本來想晚上出去,在住的周圍轉轉,也因為這件事,我回到賓館就把門反鎖上,怕的晚上都不敢睡覺,然後在網上百度那個他打過去的手機號,才放心了一點,網上有人曝光這個手機號,所敘述的情節,對那個男人的描述也和我遇到的差不多,唯一的區別是那個男的和她說的是手機被偷了,一個人來外地,沒有錢,沒有身份證等等,最後那個男的說會以電話費的形式還錢,那個人最終被騙了200塊錢。

整件事給我的感覺很心酸,因為不知道為什麼總有人能夠狠的下心去騙願意幫助他的人,這種錢花的心安嗎?我是因為出差外地,人生地不熟,所以警惕性很高,如果我一直生活在北京,遇到這麼一個倒霉的外地人,我會不會給他錢呢,我發現被騙以後還會幫助別人嗎,真的需要別人幫助的人在感受到別人的冷漠時又該怪誰傷了誰的心呢?


不太懂傳播相關的東西,但我對視頻內容很反感。節目的目的是為了用人性的「冷漠」來抓人眼球。於是精心設計了這麼一個情節來烘託人的冷漠。但實際上節目只是偷換了很多概念,通過很多的心理暗示來誤導人的行為。

簡單分析一下:

1. 節目特意安排了一個流浪漢

流浪漢身份會降低他人的信任與安全感, 這裡的不借更多體現的社會治安不好,騙子太多。畢竟借電話給流浪漢或富豪,並沒有什麼利益上的不同。

2. 節目把借電話的場景安排在了大馬路上

完全開放的空間進一步增加了騙子逃跑的可能,如果是在封閉的室內空間情況會好很多。

3. 節目組找的都是行人

路上的行人一般有明確的目的,停下來借電話會耽誤自己的時間。找個公交站台等車的人借會容易很多。小賣部之類的地方更好。行人根本沒時間細聽你的長篇大論煽情。

4. 節目組找的理由是給家打電話

這個理由非常牽強,給家打電話不是急事,即便現在公共電話很少了,也不至於幾天時間都找不到一個公共電話,再貧窮的流浪漢也不至於連幾毛錢的公共電話都打不起。而且即便相信了,也會在潛意識裡認為這會是一個時間很長的長途電話,這會進一步降低出借的意願。

所以這個理由是非常糟糕的。如果是在火車站借電話打給來接站的親友就會容易的多。

這四個問題中隨便替換哪一個,都會大大提升借電話的概率。所以人性好惡根本沒有在這裡起主要原因。


上大街騙人竟然還火了!?


有創新么?不是抄美國的what would you do么


這樣的節目真的很無聊,


不要考驗人性!


關於騰訊做關於流浪漢中秋藉手機,確實是一個突破點。同意樓上的「受—攻」觀,但是除了受者地位提升為用戶地位以後,騰訊視頻一舉,在從心理學、人性探討、調查方法上,都有創新和突破。

一、受眾討論範疇的創新

這是受眾自己討論自己的一部案例,每個人都是當事人。騰訊視頻在這裡起一個中介策劃的作用,繼而傳播出後,又引發傳播內容的主體—人們對於自己行為的討論,以及自我行為的思考與內省。

二、心理學研究層面創新

當代心理學家丹尼爾·巴特森曾從心理學角度審視了道德正直和偽善的問題題。結果發現,90%的人都存在著偽善嫌疑。

(http://open.163.com/movie/2012/3/A/I/M8JK52FNV_M8JRIT1AI.html耶魯大學公開課:人性哲學與科學)

正如在流浪漢的視頻中,人們一開始都說肯定借,但在實際生活中並不敢借。這是一場心理學實驗,而在之前,研究學者的實驗僅僅集中於傳播效果論,卻忽視了受眾在擬態環境下的能動作用,這場實驗,便是將媒介製造的擬態環境下的受眾進行剝皮,親自檢驗媒介的功與過。是心理學研究受眾能動反作用於環境的一大創新。

三、研究深入理性的創新

哈貝馬斯曾認為,公共領域發揮功能,是需要有理性的人在合乎群體規範情況下,有目的地、自由的發揮各自觀點。他相信人天生就擁有理性。

人真的擁有道德理性嗎?騰訊視頻的調查剛好給了自由主義論者當頭一棒。這是媒介傳播研究中較少涉及的,屬於另一項深入人性的創新。

四、「擬態環境」考察的創新

「扶老人、小月月、碰瓷」等報道頻出,尤其是「扶老人」,幾乎每個月都能看見幾次,支付寶還專門設定了「扶老人險」。

見到老人摔倒你現在敢扶嗎?以前敢扶嗎?摔倒就是敲詐嗎?是媒體報道多了給你產生的印象,還是你本就覺得「老人可怕」呢?思慮過後,無疑是媒體製造了「老人可怕」的「擬態環境」。給受眾帶來了信任危機、人際關係淡漠,這也是媒體負效應。

騰訊視頻揭開了「媒體真相」,也是一大創新。

五、調查方法創新

拋棄了調查問卷式方法。進行街頭實際拍攝調查。看到真實生活中的人臉,無疑更具有說服力。

但,美中不足的是。說它是調查,它並沒給出實際數據—只是一個個鏡頭的切換以及有意識的視頻剪輯。到底是不是騰訊視頻的炒作也未曾可知

無論如何,騰訊視頻的目的已經部分達到了,它吸引了受眾的注意力,引起了你我之間的討論。這同時讓人們關注到,新媒體原創視頻開端的新紀元,也將隨著騰訊、愛奇藝的步伐,漸行漸遠。


首先我自己的觀點,我很討厭或者說很噁心這樣的節目或視頻

這樣的視頻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他是一個現在社會迎合大眾對「惡」的需求(在現在,這樣一個被稱為「盛世」,不斷求自醒的社中的垃圾快餐的產品)為什麼會這樣說,這樣純粹是測試一個人的人性。

人性是最不可被預測,同樣是最噁心,最好的複雜產物。

講句真心話,我自己的預測,見到有人需要我的手機,去電話,去簡訊,我會不會一定會去幫,我說自己的準確性,同樣,看到有老人摔到,有不大的暴力事件發生到我不相關的人身上我會不會去幫,答案是不知道

再講一下,我不知道我會不會去幫,我不去幫難道我有罪嗎,幫了是應該的嗎,這是一個道德問題。

從來t m d 就沒有對錯,關鍵看你的內心,你的行為

電視,網路上經常看到有暴力事件,小孩被卷車沒人去救,周圍確有很多人但是沒有去救,大家感慨世態炎涼。真的是這樣嗎?或者說就是這樣 。

我想說不是

一:我們是一個群體性動物,我們是根據大家反映,大家形成的環境來進行,習慣性的動作。

二:不是能在允許的環境中,做出恰當的反應。你擁擠的上班路上,前面有個小孩東西掉了大哭不止,而東西恰好在你旁邊,但是後邊都是擁擠的人群,你無法撿,你會怎麼辦

三:你跟忙,很苦惱,有非常緊急的事,身邊恰好有這樣的事發生,你心裡沒有想過會有其他人的幫助,不需要我

人都他m不是聖人,你要我做到卓越可以,但是完美是真不行

這樣一個視屏,在鞭策去見到每個人都是善意的,還是在製造輿論的漩渦來提高自己的收益。

現在的我真沒其他的想法,我只是想說,那些不切實際的引導,你就不能做個類似於有公益性目的的商業電視劇,短劇(僅僅是想導入流量)。9做事從點滴做,這是我對自己說的,另知道做公益很難,但是做這樣昧良心的視屏,真……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聯合女神號」的萬噸貨輪在印度被扣押,船上23名船員被困在當地一個港口內一個多月時間。?
為什麼奶茶妹妹(章澤天)和劉強東經常出現在新聞頭條上?
如何看待蒼井空結婚?
如何看待王思聰在微博問答4字收8萬這種現象?

TAG:熱門新聞 | 市場營銷 | 新媒體 | 傳播 | 網路營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