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常凱申沒有全力抗日,那麼如果常凱申舉全國之力抗日的話,中國戰場的走向會如何?


校長實際控制的地方也就包郵地區,你讓他拿什麼全國之力,他拿不出來啊!


「全力抗日」和「舉全國之力」抗日是兩個概念。

全力抗日就不多說了,他確實沒有。

「舉全國之力」么,先看看當時中國鋼鐵年產量——

1938年:生鐵年產41000多噸、鋼900多噸

1944年:生鐵40130噸,鋼13361噸

再看日本(僅本土,不包含朝鮮和東三省)的——

1940年:生鐵347萬噸、鋼686萬噸

1944年:生鐵381萬噸、鋼782萬噸

綜上所述,常凱申舉了全國之力也沒什麼卵用


中國會亡。

我說正經的,不是開玩笑。也不是因為日本人有多強,而是KMT真的很爛。

關於戰爭,我們都知道一句話,叫,「保存己方有生力量,消耗敵方有生力量」。為什麼要如此專註有生力量?因為人力物力是寶貴的戰爭資源資源,且工業化時代的戰爭的人力物力消耗速度一般而言也是比再生產速度快的,所以想要贏得戰爭要盡量避免人力物力的消耗。過量的消耗的代價是恐怖的,兩次世界大戰就使老歐洲力量大幅衰退丟掉了世界霸主的地位成為任由美蘇擺布的嘍啰角色。所以保存與消耗的重點都在於有生力量。

那麼我們來來看KMT領導下的國軍,有效保存了什麼有生力量嗎?不,且不說對日作戰因為愚蠢僵硬的指揮造成了多少不必要的傷亡,光是封建水平甚至奴隸制水平的「拉壯丁」政策就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巨大的傷痛。目前抗戰統計到的拉壯丁人數就超過一千四百萬人次,因為低劣腐敗的官僚系統和落後殘忍的運行模式,這一千四百萬人最保守估計的損失數量是五百七十萬。接近百分之五十的損失率,這是多麼可怕。

而且不要以為一千四百萬的壯丁數不多,當時國民政府統治的地區總人口才二點二億,適齡徵召男性總共才一千二百萬人。而且要記住一千四百萬和五百七十萬這只是紙面統計數字。那些親身經歷過戰爭的國軍高級將領一直認為這些數字實際上只可能更高。可以說,常凱申大隊長領導下的「國民革命軍」真的是快要把中國人民的命給革了。

再來看國軍消滅了敵方什麼有生力量了嗎?客觀上講,是有的,數據不統一,最高的認為六十八萬,低的認為五十萬。那麼戰損比多少呢?普遍認為是1:6,也就是傷亡四百二十萬。而日軍在中國戰場投入了多少人呢,普遍認為是基本穩定在一百萬以上,峰值在兩百四十萬(不算關東軍)。

還要說明一點的是,這些數據、戰損比例,還只是常凱申大隊長和KMT從抗戰第二年起就三心二意抗戰、只掌握有二點二億人口的數據。如果把這些條件變成八年全力攻擊裝備訓練佔優的日軍、掌握有全國全部四億人口,哼哼,題主你自己說這兩個數據會變大還是變小?

以上數據皆出自

郭汝瑰的《抗戰正面戰場記》

王輔的《日落侵華戰爭》

第二歷史檔案館的《抗日戰爭正面戰場》

四川大學出版社的《中國近代資料叢刊·抗日戰爭》

具體位置請自行查找


蔣介石只是名義上的國家領導人,實際上他只是軍閥當中最大的一個。


先佔坑,待我查查資料再放大招(就不知道猴年馬月了)


如果說全國之力的話,我只能說,他舉不起來


不抵抗的是張敗家,校長是想以空間換時間,因為當時中國工業基本為0。但是倭奴少壯政變以及長安事件打亂了常校長的計劃,改變了歷史走向


佔個坑吧,假如在1931年九·一八時中國可以回擊日本,事情會如何發展。不過這個題目有點大。

簡單的思路就是1931年時東北對中國戰爭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在這之後中國在抗戰開始後只用了一年,中國就完全失去大部分重工業能力的窘境。而日本在得到東北後戰爭潛力迅速提升。中日戰爭力量對比迅速改變。

東北丟失,中國完全失去鋼鐵生產能力,其它重工能力也大幅降低。之後直到1935年才想到重建,1936年開始在湖南正式建立中央鋼鐵廠,但是最後仍沒有達成。


國軍確實消極,老蔣控制不住局面啊,如果積極主動一點,起碼還能再打幾個勝仗,不至於45年還被動,哎,


恐怕中華民國早就亡國了呀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王寶強婚變熱度不減?
《天之痕》中宇文拓製造萬靈血,是否類似於抗戰中國軍炸開花園口呢?
台灣的歷史書可信大嗎?我聽人說關於中共抗戰台灣的教科書隻字未提……這個說法有依據嗎?
如果你穿越到七七事變期間,能給國軍提供兩噸物資,你會提供什麼。?
彭德懷和金日成之間的矛盾和史迪威和蔣介石的矛盾,二者有何差別?

TAG:抗日戰爭 | 第二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