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雲計算在醫療上應用的阻礙是什麼?如何在雲存儲里實現醫療信息的安全保障呢?目前的解決方案都是什麼呢?

雲計算在各個領域都有很大的作為,進軍在醫療領域需要解決那些的問題


一、

你說的醫療,是指大醫院,還是創新的醫療企業,創新的醫療企業最好的選擇是成本更低、布局更快的雲計算,他們也樂於擁抱雲計算。大醫院相比顧慮就多了,首先醫院都成立這麼多年了,設備、存儲都是花大價錢買來的,不是想丟就能丟的,另外總覺得把數據放雲上不安全,鎖在醫院的設備里最安全,其實啊設備只要一連網,就不是他們想的這麼簡單。怎麼算聯網?醫院提供對外的互聯網應用,如挂號問診、診後隨訪等,那麼就意味著醫院的數據中心和互聯網連接到了一起。如何保障在線醫療安全,不是數據所在位置的問題,而是一個技術、經驗的問題,黑客的攻擊手段是多變的,讓專業的人去幫助你保護這些數據,會比自己去保護這些數據更安全。

通常大城市的醫院有什麼問題,看病人多!再精確一點說,是外地人多,這個一點也不誇張。拿上海醫院舉例,50%是外地人。從數量上看,中國有260萬醫生,平均每1000人就擁有2個醫生,人均醫生量其實是超過加拿大和日本的,但問題在於,優質醫療資源集中在省城,這就會讓基層老百姓涌到城裡來,診療秩序出現混亂。現在的醫生其實特別苦逼,很多門診醫生一天下來水都來不及喝幾口,因為區域醫療水平不平衡,醫資緊缺,再加上病人看病的盲目,醫生的負擔特別重。盲目也真是很大的問題,大病小病都奔著重點醫院的專家號。看病、治病的連接鏈條,就像上車不排隊的那麼無序,有人插隊(黃牛),有人排錯隊(盲目投醫),於是這輛車就總是超載,增加安全隱患(醫患緊張)。

說到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醫療基礎信息化的問題。因為現在互聯網正在成為整個國家的基礎設施,藉助互聯網的手段,就是最有效的途徑,現在挂號、支付等問題,因為支付寶等一些互聯網公司的加入,正在得到改善,這個效果有目共睹。然而就算都做到了這些,只能說醫療互聯網化終於邁開了一小步。只有醫療數據上雲這一步邁出來,才能讓上面的數據產生價值,比如慢性病人的心臟數據跟蹤同步醫院,現在已經可以做到了。

中國人的病歷:一個幾頁紙組成的小本本,上面爬滿醫生的外星文,有什麼用呢,換個醫院所有的信息都要重新來過,病人需要自己的電子病歷,需要更了解自己的身體。醫生其實更需要了解他的病人,點開電子病歷,就能看到病人的所有記錄,包含用藥、看片,複診記錄。天貓、淘寶已經用爛了的用戶畫像,好多醫院還像稀罕物一樣看。

不過這幾年醫院變了很多,畢竟雲計算是趨勢,就像最初人民不敢把錢存銀行,一定要放家裡一樣,慢慢觀念轉變過來一樣,把醫院的資料存儲到雲上也是未來的趨勢。醫院不把沉睡的數據匯總、喚醒,就不能更好的激發創新,想要醫改,想要分級診療,首先要通過雲存儲建立完整的信息共享,移動看片,移動診療,患者信息能同步到社區診所,「首診在基層、大病去醫院、康復回社區」。

二、

現在已經不是要不要上雲的問題,而是怎麼上,雲計算的代表的公共服務時代已經到來一定要用好雲計算這個工具,我覺得障礙就是醫療機構一定要轉變觀念,互聯網的出現是來幫助他們,不是取代他們,互聯網公司也要有這個概念,如何幫助好醫生醫院更好服務病人。不是互聯網+醫療,而是醫療+互聯網。醫療的本質是治病,這點毋庸置疑,技術手段為醫療賦能,醫院利用互聯網、雲計算等技術工具可以更好的給患者看病。比如,醫生之間信息的即時同步,看病的醫生、轉診的醫生,動刀的醫生之間,需要轉診的醫生,遠程會診的醫生都能在線及時的同步病人信息。

現在就是轉型早的醫院,早擁抱互聯網、擁抱雲計算的醫院,先受益,杭州邵逸夫醫院就在這麼做,他們用阿里云為患者解決跨地域轉診的問題,成效很好;全國首個建在雲上的實體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已經在建了,用互聯網,大數據來驅動醫療。這樣的醫院沒有轉型的包袱,從互聯網上長出來的,蠻讓人期待的,不止it設備放到雲端那麼簡單,它優化的是院前(導診)、院中(治療)、院後(隨訪)、甚至藥物統計、商業鏈路的多個流程。

雲計算的重要價值,在於計算能力,不僅僅是雲存儲,好多企業還沒有意識到,以為雲計算就是雲存儲。這塊能力的凸顯,首先也要企業、醫院先要上雲。慢慢來吧,面對雲計算,美國人是比我們領先一些,但是差距也沒有那麼多。中國在互聯網的發展總是那麼多驚喜,比如雙11,912億,交易峰值到每秒8.59萬筆,讓世界看我們的眼光也不一樣,要承載這個巨大體量的雙11,沒有技術能力也很難想像。

再回到雲存儲的安全問題,直接選擇中國最好最權威的阿里雲就行,畢竟已經實踐了6年,成熟度高,有針對醫療雲存儲的解決方案。有嚴格的審計流程,安全保障體系,多副本分散存儲和雲加密等技術。我國唯一藥品追溯監管平台——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就在用阿里雲。大公司15年沉澱下來的安全技術經驗,放上面,等於要拿到你的數據,先要攻破阿里巴巴的大門。去年那次著名的全球互聯網史上最大的DDOS攻擊也是阿里雲給抗住的。

-----------------------------------------------------

既然有人私信問,那我就繼續。

目前,醫療機構雲存儲會遇到的問題。

海量數據擴展:一些普通的三甲醫院,平均一年大約產生幾十TB以上的影像數據量。對數據存儲系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每一個月這些數據都在增加,醫院面臨擴容的問題。

歸檔存儲成本過高:與醫院的存儲需求相反的是,存儲成本高昂。舉個栗子,某醫院目前EMC存儲100T,初期成本200萬,已經使用兩年,第四年10%維保費開始20萬。國家規定,患者病歷需保留15年。為了存儲這些數據,醫院每年投入費用高達百萬。即使花了錢,存儲設備的維護、硬碟備份、數據讀取,都給醫院帶來運維的壓力。看吶,知道為什麼我們的看病信息總是斷片er了。

歸檔讀取速度太慢:隨著數據量持續增大,整個數據存儲系統的存取性能逐漸下降。對於集團醫院,跨院區數據無法互相調用。

雲存儲平台一旦建立,醫療機構將CT、核磁共振等影像數據存儲於可無限擴展的雲端,滿足持續增長的大量圖片、影像、視頻等資源需要的存儲空間。醫院將因此節省一半左右的費用(相比自建機房),關健是遠程、遠程、遠程醫療成為可能,可以依據影像數據平台,在患者授權的情況下,完成醫院間的數據交互。一個內蒙古的病人就可以在平台上讓北京的醫生看病,同時醫生之間,也可以遠程會診,義診。

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下個月要開了,今年在醫療方面也做了重要的升級。擔任大會醫療保障任務的桐鄉三院,將數據上雲,他與聯眾醫療、阿里雲合作共建全球影像雲醫療系統,也就是說,烏鎮的人不出門可以接受國內外專家的診斷。國外的與會人員病了,桐鄉三院的醫生也可以在平台上與這個患者的國外醫生互動共享病人的資料,這在之前是辦不到的。

分享個阿里雲的解決方案:

目前醫院的解決方案是混合雲部署模式,醫院將阿里雲作為自己互聯網應用的延伸,在阿里雲上開通專有網路提升安全等級。採用VPC(虛擬專有網路) ,使得雲上伺服器與其它用戶實現鏈路層網路隔離,且可以自定義網路結構;多線BGP接入保證訪問流暢;在雲伺服器上部署VPN,與IDC內部進行內網互通和網路加密,保證網路通訊安全在雲伺服器部署系統的相關數據所有權、使用權都屬於客戶,無法被其它用戶獲取也無法被阿里雲獲取。信息會存儲多個副本。雲計算存儲機制的分散式特點,不但提高了數據的可靠性,也提高數據的安全性。


從我對醫院的了解,幾個事情是關鍵的點:

1、中國大多數醫院現在基本就是一個區域網,內部的區域網,聘請的基本就是幾個機房管理員,那套診療系統完全是外包的,OA系統也是外包,如果一旦系統和外網聯通,估計首先要提升的是醫院信息管理的水平和人員;

2、信息打通,難點在於各個醫院屬於不同的地域和行政機構管理,再加上使用的系統又是不同的供應商提供的,所以在信息打通的過程中估計是非常困難,很難真正的讓信息和資源流通起來,這個事情做起來有點想支付寶的繳水電煤,需要一個機構一點一點的去接通,屬於非常浩大的工程;

3、另外,醫院的IT設備相對簡單,主要是一些問診電腦和簡單的機房,從成本上來講,上雲是比較簡單的,就像遊戲一樣,屬於比較好上雲的行業;


覺得這個問題應該是反過來,醫療在使用雲計算方面會有哪些阻礙和困難。醫療信息的安全有可靠的平台做保障,從技術是不用擔心。國內雲計算平台阿里雲這樣的還算是安全可靠。用戶隱私,如果用戶願意授權,可以支持自己的信息在多醫療渠道的使用,這也沒有問題。關鍵是醫療機構互相之間是否願意把信息拿出來分享,人心的阻礙才是最大的困難,很多時候是機構的龐雜權力造成的,並不會從真正的民生考慮,從個人人性的角度考慮。


卧槽,醫療 的互聯網這個事情要是能做成,那簡直就是醫療行業的大進步啊。提升效率,改善公平醫療,提升醫務人員的就業環境,每個月跑醫院真心難過,醫生非常的累,壓力也大。

需要改進·


以前不太知道阿里雲,某出差深圳機場,看到阿里雲打廣告,我去,不看不知道,太牛逼了,在國內國外都影響力巨大啊...各種跨界


可以去了解下全球影像。他們在醫療雲系統上全是國內做的比較前沿的。


阿里雲目前解決方案挺多的,看醫療都能實際解決了一些應用問題,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這個很能說明問題


大醫院有意識但是顧慮多,小醫院行動快,但是意識薄弱,害怕吃螃蟹,找到合適的客戶既需要努力,也要看運氣。


南京愛問醫聯挺不錯的,新浪愛問的技術團隊,專做醫學影像存儲,用的就是阿里雲,一開始以為擴容再上雲得挺麻煩的,後來才知道他們插根線帶個小盒子,影像就都上雲了。沒費什麼事,也不貴,最重要的是安全有保障!


這個問題好大啊,雲計算和在線醫療本來就是很大的話題。題中有講到雲計算在各個領域都有很大的作為,我就回答視頻雲和即時通訊在在線醫療中的作為吧。

一、手術直播

採用的是一對多的直播技術,將手術場景直播給終端用戶。用於醫療行業的交流和學習,同時在直播中,用戶也可以通過聊天室進行交流;

二、醫療講座

同樣採用一對多的直播技術,醫生作為主播端對用戶講解醫療方面的知識;

三、問診

採用實時音視頻的技術,患者向醫生通過視頻聊天來實現問診。

也可以選擇專線電話,用戶不需要網路,就可以給醫生打電話了,但是醫生又不想泄露電話號碼,可以將醫生的電話在用戶呼叫時,顯示為一個400電話或其他號碼,保護醫生隱私。

四、社區

通過用戶的關注點等維度,在醫療應用中實現群聊,可以像微信一樣發文字、語音、圖片等自定義消息,用戶也可以單聊。這個功能可以用im即時通訊實現。

利益相關

我們團隊是做直播、IM即時通訊、視頻雲技術的,底層架構都是做好的,開放給開發者sdk和api介面,開發者接入後就可以在自己的應用上實現這些功能。


安全對於醫療來說,非常重要,要選擇一家非常有經驗和能力的公司。要由專業的公司去做。


推薦閱讀:

奇虎宣布360查殺率世界前五,他的技術到底可靠嗎?
如果你有機會發射一顆衛星,你會用它來做什麼?
中國雲計算公司實力和發達國家的雲計算公司差距有多大?服務怎麼樣?
海量數據,分散式計算,並行計算 ,虛擬化與雲計算的關係是怎樣的?
怎樣看待阿里雲褚霸擔任ECS負責人以及阿里雲中間件掌門人小邪入主阿里雲?

TAG:雲計算 | 醫療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