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把西晉五胡亂華和古羅馬蠻族入侵的游牧民族對調一下,會有什麼不同?

古羅馬和華夏幾乎在同時期遭遇了所謂「野蠻民族」大舉入侵的浩劫,如果把入侵雙方的蠻族對調一下結果會有什麼不一樣嗎,

除了羅馬和中國都入侵過的匈奴不變,

把西晉五胡亂華的五胡換成哥特、汪達爾、埃蘭、倫巴德、蘇維匯。

而入侵羅馬的蠻族換成鮮卑、羯族、羌、氐。

結果會有什麼不一樣,會滅亡的更快還是威脅減輕?


東羅馬只怕都要提前沒了……

把羅馬的蠻族換到晉朝,那麼八王之亂進入後期,王浚、王彌、王敦爭奪天下,史稱三王之亂……

羅馬蠻族淪為王浚的炮灰,在反抗王浚成功後短期割據幽州,接著被王彌消滅……王彌被養子冉閔殺害,冉閔被農民起義推翻……

大地呼喚英雄,劉裕橫空出世。

沒有北朝了。


第一,入侵羅馬的是匈人,不是匈奴人。

目前沒有任何切實的證據能夠說明匈人和匈奴人有直接關係,DNA檢測也不能。

第二,五胡亂華不是蠻族入侵,是內戰。

五胡中的匈奴,羯,羌,氐四個民族都是西晉王朝的編戶,需要納稅服役,是中央政府的合法公民;

鮮卑族是受中央政府冊封的內藩。


我覺得不會有區別,羅馬也好,西晉也罷,都算不上毀於蠻族(或者少數民族),而是自己把自己玩死的。

真要分析,我們應該從政治,經濟,文化,當時的政策等等方面去分析,從內部找原因。至於外敵,那隻能算催化劑。就如同你不能把黃巾軍說成讓東漢提前滅亡了一樣。

羅馬和西晉的滅亡是必然,蠻族只能說是最後一根稻草。甚至稻草也算不上,他們只是結果,不是原因。

很多時候不在於你的對手有多強,而在於你自己有多辣雞。你犯多大的蠢,敵人就有多強。


哪有什麼五胡亂華,只有少數民族南下。。。


歐洲蠻族的外表與漢族顯著不同,沒法編自己是黃帝後裔什麼的,很難得到漢族士大夫支持

而匈奴鮮卑羌則是加強版的匈人

其實兩者在造反前與兩個國家都有了深入的接觸,蠻族早就滲透到羅馬的軍隊中,五胡也早就有漢化的,要看什麼時候對調


不會有什麼特別的不同的。這個劇本,羅馬帝國、西晉、唐,都是一個意思。


真正「入侵」中原並最終全勝的應該只有蒙古。

日耳曼入侵嚴重損傷了西羅馬的文脈,但五胡亂華並沒有。

因此中國的「蠻族入侵」要比西歐晚上800年左右(崖山),而且差異很大。

真要搞兩晉和羅馬的替換的話……估計羅馬會被搞得不太安寧但不至於完全覆滅,兩晉會被滅國,蠻族把那些清談文人都殺了,從此北國斷脈。

只是猜想。


哪裡有原始的漢族。

漢族的歷史如何演化?原始的漢族在三國時期基本絕了。

在南宋時期,西夏,契丹族,大金女真族,大理族,可是漢族?

南宋的百姓有多少漢族?

蒙元統一東亞大陸以後,中國的統治者是蒙古族,其次是西域的色目人,再次是西夏,契丹族,大金女真族,大理族,西藏的吐蕃人,最後才是南宋的投降的民眾。

蒙元時期的漢人是那群民眾?

蒙古人把北方的民眾稱為漢人,特指西夏,契丹族,大金女真族以及原北宋民眾的後代。

現代的漢族,是特指明清時代,住在中原地區、江南地區、西北地區平原、西南地區平原的一些主流民眾,他們信奉儒學,與官府關係密切,漢族主要是中原統治階層的後裔,。

現代漢族的成分十分複雜。比如滿族基本溶於漢族。

許多士大夫讀書人後裔,自然的歸屬於漢族。

西南地區【雲南貴州四川青海甘肅】,漢族在明代清除的時期,只是少數人,他們屬於江南地區的移民。西南地區【雲南貴州四川青海甘肅】的民眾,大多數不能稱為漢族,反倒是藏族的成分較多。

新疆地區蒙古地區,在明代清除的時期,漢族只是少數而已。

讀讀歷史書籍,再談吧。

=====================================================================

如何看待歷史課本將五胡亂華改為所謂的「北方民族內遷」,並將此段歷史略過?

好,歷史真相就是「北方民族內遷」,沒有【五胡亂華】。

五胡現已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何來亂華!

華夏法統之二 【忠君愛民】與大一統之核心 士族門閥 少數民族崛起 儒家與佛學融合

中國大陸之少數民族 蠻夷戎狄

要了解中國大陸之少數民族---蠻夷戎狄 ,,只有地下考古史料,辨析書面史書的結論,以及你自己的邏輯分析,才是可靠地依據。

只有對中國的華夏與蠻夷戎狄之辯,得出自己可信的結論,才可以對東漢末年直到隋唐歷史,有一個準確、相對客觀的表述。

首先,要明白漢族的概念,是一個隨著歷史發展不斷變化的概念,漢族的內涵與外延,在不斷的改變。

東亞大陸的原住民,是從8000年前就生活於此地,我在【向先生致敬 東亞大陸歷史之研討 蒙元與大清王朝之認知 日本侵華的性質的判定

】【東亞大陸考古文化 紅山文化 石卯考古 與 黃帝的都城 朱開溝文化與北方游牧民族

】文中以表達清楚,這裡就省略。

周天子建立周朝,他的關鍵制度就是【分封制】【宗法制】以及【禮制】,他用這個辦法保證了周朝的穩固700年之久,也就自然的把【周天子】的【姬姓】血脈延續了下來。周朝的分封的諸侯國,是一個獨立的城堡,姬姓的王族是依靠城堡為依託,再統治周邊非姬姓的原住民,是一種類似殖民地的方式。大量的非姬姓的原住民,是不懂【禮制】的。

周朝分封的諸侯國之外,存在著大量的非姬姓的原住民的王國、部落、集團等等,他們與周朝分封的諸侯國是交雜於一個地理區域,相互之間,有政治、經濟、人員、文化的交流,也有戰爭。

華夏之國對四夷之國,這種區別方法看上去是來源於血緣的關係,實質上卻是一種基於與周天子之間血緣關係的階級關係。例如《左傳》記載,昭公十三年(公元前529年),邾和莒的使節向華夏的強國晉國訴說他們為魯國所欺之事。而針對晉國的指責,魯國的使節子服惠伯反駁道:【君信蠻夷之訴,以絕兄弟之國,棄周公之後】,【魯事晉,何以不如夷之小國?魯,兄弟也。】

非姬姓的原住民,存在著不斷被周朝分封的諸侯國征服的情況,周朝分封的諸侯國的疆域也在不斷擴大,比如晉國,這就意味著【周天子】的尊嚴,周朝的【分封制】【宗法制】以及【禮制】的政治文化制度,不斷推廣到原來非姬姓的原住民,那些原住民就納入了周文化圈,成為華夏的一部分。

 由於周王朝的【禮樂崩壞】,一部分諸侯為成就霸業,甚至將【蠻夷戎狄】引入【華夏】。公元前639年,晉國與秦國協商之後,讓瓜州的允姓的「戎」移居至伊川河畔。

通過迎娶【蠻夷戎狄】的女子變【蠻夷戎狄】為同盟,這也是當時諸侯們常常使用的一種手段。

【晉獻公……又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晉伐驪戎,驪戎男女以驪姬】。重耳就是後來的著名的晉文公,他曾因受驪姬的迫害而流亡於【狄】長達十二年,在此其間也娶狄人之女季隗為妻

【華夏】的諸侯們,無疑想通過會盟,一方面達到防止蠻夷戎狄肆意侵犯的目的;另一方面,又有將蠻夷戎狄變成盟友,在需要之時便可借用其軍事力量的企圖。甚至包括周天子,也確曾利用過蠻夷戎狄。

比如,秦國,就是一個原來不被華夏文化圈認可,秦國國君原來就是為周天子喂馬的馬夫,秦國的血脈不是正統的姬姓,華夏文化圈認為秦國是蠻夷。秦國國君為了融入華夏文化圈,花了700年的時間,不斷進行政治、文化、人員、軍事上的改革,與華夏文化圈的諸侯國進行交流,秦王的王妃都是來自華夏諸國,秦國也就被華夏文化圈認可,成為華夏的一員。

但是,秦國還是保有原住民的文化底蘊,秦國的著名太后羋月,不就在宮中公開的與異族情人---義渠國王同居,在外交場合講葷段子,也是大大不符合【周禮】。

楚、吳、越是自生自長、是非【華夏】諸侯國,在與中原各國的接觸中,接受了【華夏】的文化,加入到【華夏】的政治世界中來,甚至成為【春秋五霸】的成員,從而被承認為【華夏】的國家了。

「問鼎中原」的故事,不僅表現了楚國企圖稱霸中原的野心,同時還反映了楚國急於進入「中原」、成為【華夏】的一分子的願望。

公元前547年,十三國在宋國會盟,圍繞盟主的地位,楚國與晉國展開了激烈的爭奪,結果還是讓楚國當上了【華夏諸國】的盟主。

公元前473年,越國終於滅掉了吳國,越王勾踐於是被周元王封為伯爵,被正式認定為【華夏】的諸侯。

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1.不是以多民族共存為前提的【天下思想】本身,帶來了【華夏】的多民族性質,以及【華夏】的多民族來源的事實。

2. 是【華夏】的多民族性質和【華夏】的多民族來源的事實,帶來了將多民族共存作為前提的【天下思想】。

【天下】本來指的就是中國多民族共存的【天下】。事實與思想之次序不可顛倒。

3.只有建立於第一點,與第二點的【華夏】【天下】思想觀點,才能使我們,正確的解讀三國、曹魏、兩晉、五胡亂華、南北朝、隋、唐的華夏歷史的衍化過程,才可以明白東漢500年後,華夏又是統一的強國。

========================================================

---匈奴與華夏

匈奴人,泛指公元前1500年----公元200年,生活於東亞大陸的游牧民族,他們有許多匈奴人的先祖是夏王朝遺民。

王國維在《鬼方昆夷獫狁考》中,把匈奴名稱的演變作了系統的概括,認為商朝時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時的獫狁,春秋時的戎、狄,戰國時的胡,都是後世所謂的匈奴。 還有一說,把鬼戎、義渠、燕京、余無、樓煩、大荔等史籍中所見之異民族,統稱為匈奴。

匈奴的考古發現十分豐富。

在蒙古境內的諾彥烏拉、烏蘭巴托、特布希烏拉及呼尼河畔、達爾汗和烏蘭固木市附近,有很多約為公元前 2 世紀至公元 1 世紀的匈奴墓葬,有普通墓葬和大型貴族墓葬之別。

普通墓葬也有兩種,一種是石槨墓,一種是木槨墓,但地表面均有方形、圓形或半圓形的墳丘。墓內死者頭向北,都殉有馬、牛、羊、駱駝等。隨葬品有陶器、兵器、馬具以及各種裝飾品。

諾彥烏拉、呼尼河畔及色勒巴河畔等地的大型貴族墓葬,地表的墳丘均為方形,墓穴南面有墓道,墓室由雙層木槨構成,死者的葬具是木棺。

位於蒙古中央省色楞格河畔諾彥烏拉山的的諾彥烏拉墓地,是公元前 1世紀至公元 1 世紀的匈奴墓地,,於 1924 年首次發掘,共發掘出 200 多座墓,

考古發現的北方匈奴墓葬有很多處,內蒙古境內較重要的有杭錦旗阿魯柴登、准格爾旗西溝畔、伊金霍洛旗石灰溝;

陝西境內有神木縣納林高兔;新疆境內有托克遜縣阿拉溝等處。

歷史上蒙古被許多大小不同的氏族部落割據著。

當時分布在草原東南西喇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的,是東胡部落聯盟;

分布在貝加爾湖以西和以南色楞格河流域的,是丁零部落聯盟;

分布在陰山南北包括河套以南所謂鄂爾多斯草原一帶的,是匈奴部落聯盟。

還有部落集團分散在草原各地。

匈奴國,就是以匈奴部落聯盟為基礎,征服了上述諸部落聯盟、部落以及其他一些小國而建立起來的。

匈奴在強盛的時侯,東破東胡,南並樓蘭、河南王地,西擊月氏與西域各國,北服丁零與西北的堅昆。

匈奴範圍以蒙古高原為中心,東至內蒙古東部一帶。南沿長城與秦漢相鄰,並一度控有河套及鄂爾多斯一帶。向西跨過阿爾泰山,直到蔥嶺和費爾干納盆地,北達貝加爾湖周邊。被稱之為「百蠻大國」。

公元前3世紀匈奴統治結構分為中央王庭、東部的左賢王、和西部的右賢王,控制著從裏海到長城的廣大地域,包括今蒙古國、俄羅斯的西伯利亞、中亞北部、中國東北等地區。

東亞大陸史就是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的競爭的歷史。

自西周起,戎族開始威脅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後,犬戎部落攻陷鎬京,迫使平王東遷。

戰國時林胡、樓煩多次侵擾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驅逐林胡、樓煩,在北邊新開闢的地區設置了雲中等縣。林胡、樓煩北遷融入新崛起的匈奴。在戰國末期,趙國大將李牧曾大敗匈奴。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中原內亂,匈奴乘亂再次控制河南地,東伐東胡、西征月氏,匈奴帝國興盛。

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韓王信在大同地區叛亂,並勾結匈奴企圖攻打太原。漢高祖劉邦親自率領32萬大軍迎擊匈奴,直追到大同平城,劉邦和他的先頭部隊,被圍困於平城白登山,達7天7夜,完全和主力部隊斷絕了聯繫。

漢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起開始,匈奴受到漢軍隊的攻擊,漢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匈奴將主力撤回漠北地區,至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匈奴國已經完全退出漠南地區。

匈奴因戰爭、天災、領土及人口的減小,處境日益困宭,內部紛爭開始激化。公元前58年,內亂開,單于爭立,

在東漢初年,匈奴就大量進入塞內。大約在46年左右,匈奴國內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人畜飢疫,死亡大半。48年,匈奴八部族人共立呼韓邪單于之孫日逐王比為單于,與蒲奴單于分庭抗禮,匈奴分裂為兩部。

南匈奴依附東漢。

逐王比率4萬多人南下附漢稱臣稱為南匈奴,安置在漢朝的河套地區。而留居漠北的稱為北匈奴。

依附漢朝的南匈奴人,被漢朝安置在河套地區。借著漢朝的軍力多次大敗北匈奴,接納大量降眾,勢力大增,造成內部不隱,時有叛亂,多位南單于被殺。

後漢朝對南匈奴的管理越加嚴厲。在東漢中期以後一再發生南單于被漢官員拘捕、更換、逼死甚至殺害。

187年,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董卓專權之際,南匈奴發生內訌,國人殺死單于羌渠

195年,南匈奴參與了中原混戰.南匈奴一部參加了農民軍的打土豪活動,主要活動區域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北、山西省南部地區。

202年,南匈奴首領歸附漢丞相曹操

216年,曹操拘留呼廚泉單于,而派右賢王去卑監國,並將南匈奴分成五部,安置在平陽郡,匈奴單于王朝終結。

南匈奴,一直居住在河套一帶,三國時期曹操把匈奴分成五個部,即左、右、南、北、中,分別安置在陝西、山西、河北一帶。各部貴者為帥,後改稱都尉;以漢人為司馬以監督。於夫羅子劉豹為左部帥。

公元202年,南匈奴首領歸附曹操。曹操為了北方的穩定,先後將南匈奴分為五部每部擇立貴族為帥,另選漢人為司馬對其進行監督。同時,曹操還把并州的中下層匈奴人編入漢族。這樣,南匈奴上下完全編入曹魏政權,中國北方完成了實際的統一。

公元216年,曹操拘留南匈奴末代單于呼廚泉單于,派右賢王去卑監國,將南匈奴分成五部,即左、右、南、北、中,分別安置在陝西、山西、河北一帶。左部帥劉豹的兒子劉淵就是十六國之中的漢趙的創建者。

統治地區包括今甘肅慶陽、寧夏、山西、陝西、河北省北部,內蒙古呼和浩特至包頭一帶。

東漢末年以來,周邊各民族紛紛湧入中原。以匈奴人數最多,史稱「關中人口百餘萬,戎狄居半,匈漢雜居」。

西晉因賈后亂政,引起了八王之亂,混戰延續長達16年之久,給予了匈奴人介入的機會。

公元4世紀,匈奴人劉淵在成都王司馬穎手下為將。乘西晉八王之亂之後的混亂時期,劉淵在并州離石起兵立漢國,稱漢王,後稱帝,佔領了北中國的大部分地區。

311年劉淵子劉聰攻佔洛陽,316年攻佔長安,滅西晉。

328年,羯人石勒擒殺劉曜,趙亡。

漢和帝永元四年(91年),漢軍在金微山(今阿爾泰山)大敗北單于,北匈奴主力便遠走中亞。其後,中國北方的鮮卑族強大起來,逐步佔有匈奴故地,五六十萬匈奴人遂「皆自號鮮卑」。

五胡十六國時期,內遷中原的南匈奴建立前趙、北涼和夏等國家;北匈奴西遷康居。

匈奴作為一個民族在中國北方消失了,但其姓氏及其文化習俗仍部分保留了下來。建立大夏國的赫連勃勃,子孫後姓劉,我國陝北姓劉的很多,就有匈奴的後裔。匈奴進入中原後多以部落或氏族為姓,如姓呼延的、姓獨孤的也有可能是其後裔。

=======================================================================================================================================================================================================

華夏之鮮卑

鮮卑起源自黃帝之孫曰始均。《魏書》開篇就有解釋:「黃帝以土德王,北俗謂土為托,謂後為跋,故以為氏。」《資治通鑒》載北魏孝文帝改姓詔書,亦稱"北人謂土為拓,後為跋;魏之先出於黃帝,以土德王,故為拓跋氏。"

鮮卑族中國古代東胡系民族。居於鮮卑山(今大興安嶺)。「鮮卑」一詞,在秦漢文獻中,以不同的譯音形式出現過:「師比」、「犀比」。

考「鮮卑」與「烏桓」,同屬東胡族。東胡語屬阿爾泰語系,是蒙古等民族語言的祖源。這些民族不僅語源上一致,地域也貼近。

鮮卑族源於興安嶺,其語音應當介乎源於黑龍江流域的滿族的語音,和源於額爾古納河流域的蒙古族的語音之間。

鮮卑語應當近於蒙語的含義。「鮮卑山」意為「祥瑞山」或「神山」。「鮮卑」一詞,表達了鮮卑族期待「吉祥、美好」的意向。

鮮卑族是繼匈奴之後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興起於大興安嶺。

作為魏晉南北朝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游牧民族,鮮卑族起源於東胡族,分布在中國北方。

漢朝時期,匈奴以東的游牧部落被匈奴的冒頓單于擊敗後,退居烏桓山和鮮卑山,成為烏桓和鮮卑二族。

鮮卑起源於遼東塞外鮮卑山,後主要活動於內蒙古東部科爾沁旗哈古勒河附近。鮮卑起源自黃帝之孫曰始均。

87年鮮卑崛起,在2世紀時繼承匈奴領地,稱雄塞北。

4世紀西晉滅亡後,陸續在華北建立前燕、代國、後燕、西燕、西秦、南涼、南燕及北魏等國,而漠北則由鮮卑別支柔然稱霸。

439年北魏統一華北,常與柔然發生衝突。

北魏經歷六鎮之亂後分裂成東魏、西魏,東魏西魏隨後也分別被北齊、北周所篡。

北周統一華北,於581年因楊堅篡位而亡。

稱霸塞北的柔然汗國也於552年為突厥汗國所滅。

五胡十六國時期在青海建立的鮮卑別支吐谷渾汗國,維持到663年為吐番汗國所滅。

三國時期在烏桓被曹操征伐之後衰落,鮮卑崛起。

在西晉至東晉、五胡十六國時期,鮮卑分為三大支部。

第一支部落:東部有段部、慕容部、宇文部等。

鮮卑各部深受華夏法統教化,認同華夏的正統政權。

段部鮮卑在段務目塵在位時期,正逢五胡亂華之始,據有遼西之地,稱臣於晉朝廷。此時段部鮮卑「據有遼西之地,而臣於晉。其所統三萬餘家,控弦上馬四五萬騎。」成為東晉在北方與其他民族作戰的力量。

東晉權臣寫信來勸段匹磾除掉劉琨。段匹磾聲稱奉朝廷旨意,把劉琨及其子侄四人一併處死。

對段匹磾被石勒父子俘獲,石勒父子對段匹磾很敬重,優禮以加,封他為冠軍將軍。段匹磾不改舊志,始終不給石勒好臉色看,經常身穿晉朝官服,手拿晉朝節杖,為晉盡忠。

慕容部,魏晉時期鮮卑的一大部落。曹魏初年,首領莫護跋率部遷居遼西,從司馬懿討公孫淵有功,被朝廷拜為率義王,開始在棘城(今遼寧朝陽)之北建城。

五胡亂始時期,慕容廆遂於西晉永嘉元年(307年),稱鮮卑大單于。慕容廆政事修明,愛護人才,故士大夫和民眾多歸附之。東晉太興三年(321年),受東晉政府命為都督幽、平二州、東夷諸軍事、車騎將軍、平州牧,封遼東公。

東晉咸康三年(337年),慕容皝派劉翔到建康,請東晉朝廷加封他為燕王,並邀晉兵北上夾攻後趙石虎。東晉朝廷封慕容皝為燕王、大單于。慕容皝接受了東晉王朝的封號,並以燕為國號,拜封奕為相國,韓壽為司馬,劉翔為長史。

咸康六年(340年),上書要晉成帝以史為鑒,親近賢達,不要親信外戚。慕容皝被東晉封為使持節、大將軍、都督河北諸軍事、幽州牧、大單于,燕王。

東晉十六國時,慕容氏在北方先後建立了前燕、後燕、西燕、南燕等國,前後歷時七十多年。

宇文部鮮卑,正史中記載宇文部最早起源的是《周書》,其稱宇文部源自神農氏。宇文莫那,自陰山南遷至遼西,被後來南北朝的北周尊為獻侯,並奉為始祖。

宇文部鮮卑,是西元一世紀時北匈奴被東漢擊走西遷後,留在故地漠北的部眾東遷與鮮卑人混居族群,該部參加鮮卑首領檀石槐的部落聯盟,首領成為鮮卑的東部大人。

《資治通鑒》《魏書》記載在344年,一次決定性戰役中,宇文部終於被慕容部後來建立的前燕政權滅亡,部眾被遷移後散滅。

宇文部鮮卑雖然消散,未完全自歷史舞台中消失。據《周書》所載,北周皇族宇文氏即系宇文部鮮卑的後裔,西魏太師、北周的奠基者宇文泰就是逸豆歸的五世孫。

宇文部鮮卑有一支迭剌部,在南北朝時發展成一個契丹。

第二支部路:北部,即中部,有著名的拓跋部,以及與其多次交戰的柔然。

《魏書》開篇就有解釋:「黃帝以土德王,北俗謂土為托,謂後為跋,故以為氏。」《資治通鑒》載北魏孝文帝改姓詔書,亦稱"北人謂土為拓,後為跋;魏之先出於黃帝,以土德王,故為拓跋氏。"

19世紀末發現於蒙古高原鄂爾渾河與土拉河流域的魯尼(Runic)字母古突厥文碑銘,給拓跋一詞的研究提供了新資料。

闕特勤碑、毗伽可汗碑及稍晚發現的暾欲谷碑,都有一個專門的名詞(魯尼文是自右向左書寫)指代唐朝,其羅馬字母轉寫形式為t(a)bg(a)ccedil;,或作tabγa?,也寫作tabgatch等形式,都是古突厥文的西文轉寫。這個指代唐朝的名詞,本義究竟是什麼,經歷過長久的爭論。

夏德(F. Hirth)提出tabγa?是「唐家」一詞的突厥文對音轉寫(後來桑原騭藏在此基礎上提出「唐家子」一說),他還指出tabγa?與拜占庭歷史學家Theophylacte Simocatta所提到的Taugast,以及《長春真人西遊記》里用來稱呼漢人的「桃花石」一詞,應有共同的語源(etymology)。

這就把突厥碑銘資料與傳世的文獻史料結合了起來。問題是,Theophylacte Simocatta所講述的Taugast國內對立的兩個政權之一渡過大河實現統一的戰爭,一般認為就是隋平陳的戰爭,時間早於唐。

這就把拓跋鮮卑,突厥,唐朝有機的聯繫在一起。拓跋,桃花石,唐家,都是指中亞地區的中原政權。

拓跋氏初是鮮卑地處最東北的一支,亦稱別部鮮卑。原居於額爾古納河和大興安嶺北段,,「統幽都之北,廣漠之野,畜牧遷徙,射獵為業」。

1980年在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西北10公里大興安嶺北段頂巔東側的嘎仙洞中,發現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拓跋燾派李敞祭祖先時刊刻於石壁之上的祝文,全文19行,201字,內容與《魏書·禮志》一所載大致相同。

386年,代國後代拓跋圭自稱代王,建立北魏。

公元396年,拓跋珪進中原,據有今山西、河北之地,遷都平城,徙民耕田,經營平城,即帝位。

拓跋珪效仿華夏文化,營修宮室,建立宗廟,設有社稷,仿漢制,完善職官制度。為加強封建化,聽從漢人崔宏的建議,下令強制解散血緣關係的各部落組織,重新按居住地組織編製,成為國家的編戶。

公元399年,拓跋珪恢復華夏法統經典,置五經博士,增加國子太學生員共三千人,並命郡縣大索書籍,彙集平城。

拓跋宏親政後,整頓吏治,頒布俸祿制,立三長制,實行均田制。

太和十七年(493年)五月,孝文帝推行漢化最重要的措施是遷都洛陽。

太和十八年(494年)十二月二日,孝文帝下詔禁止士民穿胡服,規定鮮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數民族人民一律改穿漢人服裝,朝廷百官改著漢族官吏朝服。

太和二十年(496年)正月,孝文帝下令改鮮卑複姓為單音漢姓。

孝文帝的漢化改革使鮮卑經濟、文化、社會、政治、軍事等方面大大的發展,緩解了民族隔閡,史稱「孝文帝中興」。

北魏後來統一中國北方,在南北朝初期與南朝對立。北魏後分裂為東魏和西魏,之後分別被北齊和北周所代替。

柔然與南北朝時期統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拔氏多次交戰。柔然被突厥系民族擊敗後,分為南北兩支。

柔然的南支逃到遼河上游,成為契丹人的祖先之一。

北支逃到雅布洛諾夫山脈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是室韋的祖先。室韋是蒙古人的祖先之一。

第三支部落:西鮮卑

慕容之庶兄慕容吐谷渾,率部從東北遷到青海東部,稱為吐谷渾。吐谷渾在鼎盛時期佔據現青海、甘肅、新疆南部、四川西部。663年(唐龍朔三年),吐蕃攻佔吐谷渾全境,吐谷渾滅亡。

鮮卑與匈奴混血後代稱為鐵弗人。鐵弗人赫連勃勃成立夏國。

禿髮氏與拓跋同源。397年,後涼的禿髮烏孤叛變獨立,建立南涼。414年南涼滅於乞伏的西秦,禿髮部人投奔北魏,被賜姓"源"。部分被其他民族同化,部分演化為柔然。

三、鮮卑族的後裔和現代演變的民族

大多數的古鮮卑人後裔都融入了漢族,但還有少部分融入了契丹。

與北魏政權同時存在的另一部分古鮮卑人以「室韋」為號,在嫩江左岸的綽爾河、洮兒河等流域活動,其中的一部分演變成了錫伯族。

錫伯族最初游牧於大興安嶺東麓,生存在以「嘎善洞」為中心的地帶,世代以狩獵、捕魚為生。16世紀編入蒙古八旗後,其社會組織發生了急劇變化,轉入穩定的農業經濟。

18世紀中葉,清政府為鞏固西北邊防,將部分錫伯族遷往新疆,爾後這些錫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開拓了自己的第二故鄉,直至演變成了如今的錫伯族。

===================================================

華夏之西羌

華夏的源頭,就是西羌。關於華夏出自先羌集團這個理論各個領域的學者都進行了相當多的論證,例如語言學、考古學、民俗學、歷史學、遺傳學等等。

2012年6月22日在陝西省寶雞市石鼓鎮發現了一處西周早期高級貴族的家族墓地。這個考古發現,就是最新證明。

考古發現的一大證明的事實,就是西北羌人部族墓葬里最典型的陪葬陶器就是高領袋足鬲,羌人的墓葬裡面也多設有放置陪葬品的壁龕,而這兩個特點石鼓鎮西周墓都具備。因此專家一致判定墓主人毫無爭議是羌戎後裔。

根據典籍記載,戶氏乃是夏部族的一個分支。有扈氏,是大禹的後裔,是夏啟的兄弟,受封於有扈(今陝西戶縣),發展為夏朝姒姓王室下的一個氏族,稱為有扈氏。有扈氏公開反對夏啟。夏啟交戰前,啟對部下發表了一篇誓師辭,這就是收在《尚書》中的《甘誓》,其中列舉了有扈氏的罪狀。有扈氏部族慘敗,死傷無數,倖存者被罰為牧豎,到荒野放牧牛羊。後來有扈氏後人將「扈」字裡面的「邑」去掉,改稱戶氏。

寶雞石鼓鎮戶氏家族墓里「戶」字銘文青銅器組合的發現證實了史書中對有扈氏的記載。

根據器物形態和銘文專家們判定石鼓鎮西周墓的年代為商末周初。在這些青銅器中除了有大量周人自己製作的器物,另外還發現了不少典型的殷商青銅器,它們都來自商都。

在周人的墓中怎麼出現了大量商人的青銅器?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聯繫到此墓葬所處的年代,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墓主人所在的戶氏部族參與了周人滅商的戰爭,這些殷商青銅器是作為戰利品帶回家鄉的。

戶氏家族在西周宮廷中的尊貴地位。羌和姜都指羌人部族,羌乃族名,而姜為姓氏。羌戎部族在西周擁有重要的政治地位,周人先祖古公亶父遷岐後娶太姜為妻,以後武王又娶邑姜為妻,文王和武王還都得到姜尚的鼎力相助,最終推翻殷商建立霸業。石鼓鎮西周墓向我們展現了羌人、夏人和周人之間的密切關係。

寶雞石鼓鎮西周墓的發現可以終結學術界兩個非常大的爭議:第一,大禹及夏部族是否源自西羌;第二,周人是否是夏人後裔。

寶雞石鼓鎮西周墓的問世讓我們看到作為夏朝苗裔的戶氏部族將「辵羌」作為自己的族徽,說明眾多典籍記載的真實性。

「辵羌」族徽青銅罍的出土讓我們了解到其實羌人也稱呼自己為羌。

我國眾多的古籍記載周是夏王朝的重要方國之一。夏亡後周人歸附了商王朝,他們把商稱為「大邦」、「大國」,自稱為「小邦周」。

周人以正統夏人自居,他們一直自稱為「夏」或者「有夏」,周之同姓和有血緣和親緣關係的國家稱為「諸夏」。周朝建立之後周成王還專門找到夏朝王室後裔東樓公,將其封在杞,命其負責對大禹及夏代各個君王的祭祀。

如今夏人苗裔,戶氏家族墓地的發現,出土文物可以充分表明周人以正統夏人自居不是虛妄之詞,也證實了典籍中記載的華夏民族從先羌到夏人再到周人的發展歷程。

西羌問題,是隨著漢朝與匈奴近300年的戰爭,漢朝軍隊進入西部邊疆地區,與大量的羌族發生交流而出現的問題。

東漢以前, 在緣邊諸郡已有大量羌族或其先民生活。河西地區, 「羌族是河西走廊歷史上分布地域最廣、 持續時間最長的民族」。西漢設置河西四郡後, 仍有大量羌族游牧於此。

東漢時期, 北地、上郡、 安定、 西河諸郡也有大量羌族生活, 但其並不都是新遷來的, 而部分是早年內遷或歸附了匈奴的羌族。

東漢以前, 匈奴與羌人的交往頻繁, 匈奴中已有許多或被掠或主動投奔的羌人。而佔據了河西走廊的昆邪、 休屠諸王, 更直接控制了河湟北部的羌族, 到昆邪王降漢, 匈奴便挾羌民俱來, 漢武帝置五屬國以處其眾, 此五屬國便包括了安定、 上郡、 西河三郡的塞外各地。可見, 北地、 安定、 上郡、 西河的羌族已在當地生活了相當長的時間。

東漢以前, 沿邊諸郡已經有了大量羌族先民或羌族居住生活, 這就使羌族與遷入地之間的關係網路得以建立, 也為後來的羌族遷入者提供了民族和文化的歸屬感以及語言習俗方面的便利。

東漢時期, 羌族內遷就是由包括羌族人口壓力、 東漢政府的統治政策、 氣候變遷、 民族親緣關係以及內地先進生產力吸引等推、 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到東漢中期以前, 在處理周邊民族事務方面, 兩漢王朝把主要精力放在對付匈奴上, 無暇顧及羌族事務, 對羌主要採取安撫懷柔政策,漢、 羌雙方基本上和平相處。

東漢王朝來說, 整個漢代羌族以異常高的人口增長率著稱。羌族人口大量增加的事實在史籍中也有明確記載, 如鍾部勝兵10餘萬, 而其餘種順帝時「勝兵合可二十萬人」,羌族「勝兵」30餘萬, 那麼其全部人口最少在100萬以上。

因而,羌人集團陸續地遷入中國境內, 特別是遷入內地, 可以緩和羌族人口對邊境地區不斷增加的壓力,羌人集團舉眾內遷以尋求寬鬆的生活空間,就是必然。

兩漢之際, 中原戰亂, 人口銳減, 西北地區農業蕭條、 人口下降、 土地荒蕪, 這恰恰又給羌族的再度內遷提供了空間。羌族乘中原戰亂、 邊疆防衛體系崩潰之機, 大舉內遷,。

西北各地的割據政權為了強化自身的實力, 也紛紛招納羌族, 致使羌族到東漢初年遍佈於涼州諸郡縣。

東漢建立後, 一方面大量羌族聚居於東漢邊郡, 另一方面塞外羌族叛服無常, 並煽誘內遷羌族反抗東漢政府。

東漢政府採取了包括分而治之、 以夷治夷、 懷柔羈縻、 屯田逼羌等一系列對羌政策, 而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又成為羌族內遷的拉力因素。

東漢政府利用軍事或行政手段, 將部分羌族從原居地強制遷於內地, 這既可以瓦解、分化羌族的力量, 又可以利用羌族對外作戰, 達到「以夷制夷」的目的。

中原王朝為了有效地管理內遷羌族, 對其採取了一系列優待政策。對其上層封侯、賞賜, 對其部眾則設屬國安置。

兩漢政府向羌地的移民屯田, 限制了羌族正常的游牧遷徙, 進一步加劇了羌族的生存壓力。

向羌地有組織、 大規模的移民屯田始於西漢。自漢武帝開河西, 置郡縣後, 河西一帶湧入了大量的漢人, 估計在漢武帝時期征服匈奴, 平定河西以後, 向這一地區的移民也在 10萬以上」。

內地的農耕生產方式也隨之傳入河西, 河西的經濟逐漸由畜牧業轉向農牧並重或農業經濟為主, 羌族不得不向河西走廊以南、 以西的游牧地區遷移。

西漢末年, 王莽在羌地設置了西海郡, 在此期間, 大量漢人更是被徙至羌地, 農耕區在羌地進一步擴展, 以致遭到羌族的強烈反對, 西羌龐恬、 傅幅等怨莽奪其地作西海郡, 反攻西海太守程永」。

東漢中後期, 中原政府在羌地的屯田規模和數量仍十分可觀, 到漢和帝時, 「列屯夾河, 合三十四部」。漢靈帝時, 漢陽太守傅燮引導降羌屯田, 「列置四十餘營,農田遍佈於湟水、 黃河兩岸的羌族生活區。兩漢政府在羌地的大量屯田和移民, 一方面促進了西北地區農業生產的發展,

大規模的移民屯田, 羌地脆弱的生態環境, 惡化了羌族的處境。羌族為了擺脫這種困境, 在力圖奪回牧場的同時, 部分羌族不得不舉眾內遷。

由於西羌的內遷,和河西走廊、隴西當地的漢朝人時常發生衝突。西北的地方官多數都殘酷苛暴,導致西羌反抗此起彼伏,西羌人屠殺漢朝人,漢朝軍隊也屠殺西羌人,西羌人在東漢取代了匈奴成為漢朝第一外患。

東漢與西羌的戰爭,56年-169年歷時百年,中國東漢與河西走廊西部的西羌部落斷斷續續進行的百餘年的戰爭。

所以,漢末以後,羌人集團大量內遷,遍布西北、中原地區,羌人人口眾多,由於失去游牧的牧場,生活窮苦,大量的羌人只好加入軍閥、門閥、國家的軍隊,以求自保與生存。在三國、曹魏、西晉時期,羌人還不是獨立的政治軍事勢力,但是西晉的八王之亂,讓羌人集團一下子成為獨立的力量,羌人中的姚弋仲就是羌人集團典型代表。

姚弋仲先祖,世代為羌人首領,先祖燒當雄於洮、罕之間。

先祖燒當七世孫填虞,在漢光武帝時期,被逼逃亡出塞。

填虞九世孫遷那,率領其眾內附東漢,封為假冠軍將軍、西羌校尉、歸順王,至此獲居於南安郡赤亭地。

遷那的玄孫柯回,是三國曹魏的鎮西將軍、綏戎校尉、西羌都督。姚弋仲即柯回之子。

永嘉六年(312年)十二月,時值永嘉之亂次年,姚弋仲舉眾向東遷徙到榆眉,胡人、漢人扶老攜幼跟隨者有數萬人,姚弋仲自稱護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風公。

323年七月,前趙皇帝劉曜佔領關隴地區,氐、羌各族部落都送來人質請求投降前趙,劉曜任命姚弋仲為平西將軍,封平襄公,居住在隴上。

說到這裡,我已將東漢末年的匈奴,鮮卑,羌人的來源,以及與華夏中原政權的關係,他們自身的狀態,有了一個簡單的描述,總的結論就是----東漢末年以後,匈奴、鮮卑、羌人已廣泛分布於中國北方地區,人口眾多,與漢族處於混居的狀態,但是匈奴、鮮卑、羌人除去首領部分,大部分生存條件惡烈,為軍閥們征戰不息。

在西晉八王之亂以後,華夏正統政權潰敗,匈奴、鮮卑、羌人崛起也就必然!

======================================================

華夏法統之三 第二輪春秋戰國 三國魏晉南北朝 士族門閥成為獨立力量 遍地軍閥 邊疆與少數民族

華夏法統之四 特殊之百越 南越 駱越 西甌國 吳越 閩越 揚越 嶺南源流 南蠻蛇種 華南漢民 哀牢 印度

桓靈時期是東漢衰落的開始,宦官專權,黨錮之爭,各地屢有叛亂。

黃巾起義,涼州叛亂,幽州烏桓叛亂,是引發東漢末年,軍閥紛紛起事,爭奪天下的直接原因。

光和七年(184年),太平道教主張角發動黃巾起義。漢靈帝在北地郡太守皇甫嵩及中常侍呂強的建議下,宣布解除黨錮,組織政府軍平定叛亂。至年底,由皇甫嵩、朱儁等人率領的政府軍剿滅各地黃巾軍。

同時涼州韓遂、邊章等人又起兵叛亂。中平二年(185年),漢靈帝派皇甫嵩、張溫前往涼州平定叛亂,但涼州叛軍越發壯大。187年,涼州淪陷。

韓遂,涼州金城郡人,東漢末年軍閥、將領,漢末群雄之一。最初聞名於西州,被羌胡叛軍劫持並推舉為首領,以誅宦官為名舉兵造反,聚眾十萬,先後敗皇甫嵩張溫董卓孫堅等名將,韓遂後受朝廷招安,擁兵割據一方長達三十餘年。

董卓,成長於涼州,好結交羌人。後隨張奐平羌亂,又先後參與平定黃巾之亂、涼州之亂等戰役,頗著威名。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受大將軍何進、司隸校尉袁紹所召,率軍進京討伐十常侍,董卓得以掌握朝政。隨後廢除漢少帝,改立獻帝,引發不滿。次年,袁紹聯合關東各地刺史、太守起兵討伐董卓。

曹操(今安徽亳州)人,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為騎都尉,受命與皇甫嵩等人合軍進攻潁川的黃巾軍,遷為濟南相。曹操到職奏免十分之八的長吏,濟南震動,貪官污吏紛紛逃竄。中平五年(188年),漢靈帝為鞏固統治,設置西園八校尉,曹操被任命為八校尉中的典軍校尉。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參加討董軍,曹操任代理奮武將軍,。

孫堅,今浙江杭州富陽人,在淮、泗一帶招募了精兵一千人,隨朱儁南征北戰。187年朝廷任命孫堅為長沙太守。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駕崩,董卓廢少帝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天下諸多州郡興兵付伐董卓,孫堅也參與之事。孫堅起兵不久,便做了兩件大事。兵到荊州,逼死了荊州刺史王睿;兵到南陽,殺掉了南陽太守張咨

光和七年(184年),涼州發生叛亂,朝廷徵調幽州三千烏桓騎兵千里迢迢去鎮壓涼州叛亂,烏桓騎兵根本無意去涼州賣命,公孫瓚率領這隻部隊走到薊中時,騎兵們就全面潰散了,逃歸各自的部落。張純、張舉兩位前地方官員,因未知原因被罷免,就起了反意,當即與烏桓部落首領結盟,利用烏桓騎兵發動叛亂,

張舉自立為天子,張純為三郡烏桓元帥、彌天將軍、安定王。兩人共聯合了各民族武裝力量十餘萬,殺死了幽州的護烏桓校尉、右北平太守和遼東太守等主要軍政官員,攻入青州和冀州,大肆燒殺劫掠。這場叛亂根本就是幽州地方官員因官場傾軋,挾裹大批烏桓騎兵參與的一場造反運動。

烏桓,為東胡系統的古代民族之一。語言與鮮卑相同,屬東胡語言的分支,烏桓是游牧部落,以畜牧業為生,兼營狩獵。東漢初期,烏桓還與匈奴聯合出兵,攻擊東漢邊境,當地百姓經常被掠奪為奴。俘掠人口當奴隸,是當時的烏桓對中原發動戰爭的主要目的之一。

光武帝以大量的錢和絲綢作代價,使烏桓徹底臣服,主動要求成為東漢的內屬。東漢授予81名烏桓部落領袖王侯榮譽爵位,並允許這些烏桓部落居住在沿邊諸郡。漢朝向他們提供食品和衣服,作為報答,他們承擔保衛邊境反對匈奴與鮮卑的義務。

  東漢還重新設立了烏桓校尉府,負責處理烏桓、鮮卑事務。這個機構使東漢與烏桓之間的和平關係保持了半個世紀。烏桓忠實地履行了協議中規定的職責,堅定地和東漢一起抵抗匈奴和鮮卑的侵略,

漢獻帝時期,烏桓與袁紹勾結,共同對抗曹操。為了排除烏桓侵擾的威脅,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遠征烏桓。大軍直搗烏桓的統治中心,殺掉了烏桓首領蹋頓,平服烏桓各郡。他把烏桓的一萬餘落部眾遷至內地,把烏桓的精兵編為騎兵部隊。這支部隊英勇善戰,在曹操統一北方及與劉備、孫權角力的戰爭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留居在塞外的烏桓人到兩晉時期仍很活躍,並先後歸附於前燕、前秦、後燕、鮮卑。魏晉以後,烏桓與其它諸族錯居雜處,民族成分發生了變化,烏桓人又擴散至陝西的上郡、馮翊、北地三郡。

雁門郡的烏桓,與鮮卑、匈奴等融合成為鐵弗劉氏或獨孤氏,發展為赫連勃勃的夏國。

幽、並二州烏桓則繼續內遷,遍佈於太行山以東的河北省中部和南部,參與了十六國、南北朝時各地區的戰爭。

中原的烏桓人逐漸被同化於漢族,而另一部分隨著鮮卑的強大而加入其中,先同鮮卑融合,最終隨鮮卑漢化而同化於漢族。

---------------------------------------------------------------------


推薦閱讀:

古代北方的民族都是哪兒來的?
茶葉傳入草原之前,游牧民族靠什麼補充維生素?
為什麼蒙古軍好屠戮?
如果中國古代漢族政權採用類似遼國的制度,能否有效統治游牧地區?
商朝是中亞游牧民族建立的嗎?

TAG:歷史 | 游牧民族 | 古羅馬 | 五胡亂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