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學習中怎麼把一種技術指標學到極致?
各位大牛好,我是一名初入股市的小白,目前還是一名大學生,就技術指標而言,比如說股票中MACD KDJ BOLL之類的技術指標,有什麼好的書籍推薦么?現在在看《日本蠟燭圖技術》,然而運用到實踐當中的時候,總覺得有些時候書中所提到的情況與現實不太吻合。看到劉大說把一種技術指標掌握和精通就夠了,但是通過豆瓣找這些技術指標的書,評分都不怎麼好,找起來也相對困難。我在這裡是真心實意求教的,還請各位大牛以及回答問題的朋友不要抖機靈~
雖然上面有那麼多回答,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題主聽到別人說只要精通一種指標就行了,原則上來說是不錯的,但是你真的只研究一種指標的話也並沒有什麼卵用(最近這句話挺好玩的)。的確一些大神只靠一種指標就能玩得高潮迭起,比如有的人只看布林線,有的人只看MACD,有的人只看成交量,有的人只看K線,有的人一條均線走天下,但是我敢賭一條雞雞,他們也把其他指標給玩遍了,然後始亂終棄了,假如國家突然立法從今天開始不許用布林線(or MACD or 成交量 or 均線 or etc),誰再用拉出去槍斃五分鐘,他們會罵兩句然後分分鐘換個指標繼續嗨。關二爺大刀舞的漂亮,你問他怎麼能像你一樣厲害,他告訴你「只要大刀舞的好,沒有敵人砍不倒」,因為大刀是最牛逼的武器,但是你不讓關二爺用大刀信不信他用空手道也能分分鐘劈死你!
題主看過《九品芝麻官》吧,還記得下面的片段嗎?
三個江洋大盜被豹子頭追殺,其中一個說「豹子頭,你就靠刀厲害,有本事你不要用刀!」豹子頭說「好」,於是第一個被拳頭打死,第二個江洋大盜說「豹子頭,有本事你別用手」,第二個被腳踢死!第三個江洋大盜對豹子頭說,「有本事你不用腳」,結果被獅子吼震死了! 事實證明,豹子頭無論在哪方面都完爆江洋大盜!
這個問題的答案價值千金啊。
我認為一個投資者如果依賴於技術分析,那麼必須至少通徹一到兩個技術指標,使用太多的技術指標往往會導致實戰操作的混亂。而很多交易者之所以懂的很多,在事後也能夠發現自己的錯誤,但是就是無法盈利,其原因就在於:他們的交易缺乏行為的一致性。
比如說股價往上走,macd沒有死叉,而KDJ表示已經超買,你是否打算賣出一些股票?而股價的MACD已經在底部金叉,而均線系統顯示要賣出,那你到底是買還是賣?我們個人的決策深深受到情緒和認知的影響,如果本身決策就過於複雜,這些內在因素將深刻影響我們的交易行為,導致瞻前顧後,猶疑不決,對自己操作策略開始質疑,影響非常負面。
本人以均線系統為例,指出交易者必須弄明白的問題。個人認為無論你採用哪些技術指標,均線的作用都不可忽視。
1.葛蘭碧的均線法則如果適用於A股市場,那麼歷史上的A股市場有哪些股票可以依據該法則獲得較大的收益?2.如果想要根據均線趨勢交易獲得最大的利潤,那麼勢必要選擇歷史上波動較大的股票。有哪些股票符合這類條件?它們的股價走勢與均線是否相吻合?(有很多股票波動之劇烈遠遠甩開了均線,這種情況下依靠均線反而會虧錢)
3.如果依靠均線法則,你應該重點關注哪些均線?20日均線還是10日均線?如果選到不錯的股票,那麼嘗試在歷史上該股票的15日的均線是否更加貼切?888日的均線是否貼切?
4.使用單一均線系統,還是雙均線系統?(見《期貨市場技術分析》)採用指數平滑的均線,還是平均加權均線?將均線向之前一段偏移能否更加符合股價走勢?
5.在60分鐘的K線圖上,均線系統是否有效?在30分鐘的K線圖上呢?在周線圖上呢?
6.如果均線指標下達了買入指令,是應該在股價達到什麼價位時買入,買入多少?是否應當在趨勢進一步確立以後追倉?止損位置設在哪裡?相反,賣出也是一樣。「在股價上漲並大幅背離均線時賣出股票」——背離的比例你設定為多少比較合理?
7.當個股的均線依然走好,而大盤的情況已經走壞,那應該繼續持有個股嗎?
8.當均線指標與其他的指標發生衝突的時候,應該如何操作?
9.均線系統一開始有所盈利,然而股價繼續下跌,則是否執行止盈操作,能否讓已經有的盈利轉化為虧損?如果執行賣出操作後,股價突然上漲,還是否繼續買入該股?
10.如果該股票停牌,均線系統因此失效。那麼當復牌的時候應該採用怎樣的買賣策略呢?
這些問題都要好好想清楚。雖然說想清楚這些問題需要大量的試驗和數據記錄。如果這些問題想清楚,你不僅僅精通了該技術指標,而且獲得了「屬於自己的交易系統」兩者其實是一個道理。但是沒有人能告訴你以上問題的真正答案,這需要你自己在實踐中慢慢摸索。
祝你好運。如果你想學習MACD 不一樣的使用方法 都可以私信我 。
。。。。。。。。。。我入市七年了,對這塊比較了解。我來回答吧。(經典開場,無與倫比)剛看到這個題目的事情,我其實並不想回答,應該我不會用指標,指標都是滯後的,無法預測未來,所以我也無法給出題主滿意的答案,但是當我看到題主還停留在看日本蠟燭圖的時候,原來題主還停留在最初級階段,我也就可以出來指導下了。 沒錯,我不用指標,指標這玩意沒用,什麼macd金叉,kdj金叉就要漲,你可以去做做統計,到底漲不漲,你再拿他去跟MACD死叉,kdj死叉後股票的表現做個比較,呵呵,誰贏的概率大些還不一定咧! 這麼說吧,只要大盤在中低位,kdj金叉死叉沒有任何用處,死叉往往還容易漲,因為割肉盤賣光了,金叉反而是出現了超買,而且有時候大趨勢往上確實MACD金叉銀叉牛叉的,但是,你眼睛看不出來嗎?一個東西趨勢往上往下到那個份上傻子都看的出來可能還會漲吧?還需要macd這等指標? 在大盤處於高位時候,系統風險比較高,管你什麼金叉銀叉牛叉全部都要可能往下,覆巢之下豈有完卵?所以,我這幾年從來不用macd 什麼柏林軌道,呵呵,滯後指標來指導未來?不看書不看報不研究基本面不講政治就能把股票做飯到極致就能賺錢?你當真以為炒股知識面不需要微積分只需要線性代數呀? 我今天說的有點言詞激烈,我還是說下我的炒股思路吧,跟庄建倉,根據主力定增價,股權轉讓價,二級市場購買價確定評論成本,根據k線了解拉升意圖,根據公告了解資本運作,根本黨報分析大方向,根本主力護盤習慣,出貨情況確定賣點,還有很多,我這裡就不說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歡看的,喜歡人多我再抽空補充一些,謝謝。
#股票學習中怎麼把一種技術指標學到極致?
參考我昨天寫的專欄:[知行合一,是交易者的最高指導思想 - 以交易為生 - 知乎專欄]
我曾經和你一樣,以為這個世界和武俠小說一樣,把一個武功練到極致後出山,揚名立萬,但在這之前,要隱姓埋名閉關修鍊數年載。
很天真,因為我們既沒有資源也沒有天賦,拿什麼來練絕世武功?
說這些是讓你放棄幻想,一邊實踐一邊學習,行和知是相輔相成齊頭並進的。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是有足夠多的時間去學習的。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知識中尋找理論襯托,相互驗證。
其次,更加重要的是,這個世界上的成功並不只屬於最最頂尖的人,你去看好了,你要成功,你只需要超過平均水平即可,超過平均水平,你就可以獲得足夠多的資源、金錢和地位了,完全沒有必要學到極致(當然目標是這個可以的),交易世界中,單個技術指標是沒有意義的,技術指標只有和交易系統相結合,才能有實際的效用,否則技術指標就是一堆數學公式或者價格換一種方式展示而已。
學到超過平均水平,用交易系統來承載這個指標,你就可以收穫足夠多的金錢。指標:大部分指標是基於對股價、成交量(成交金額也可以認為是成交量)的分組和某種特定的計算而來的。也就是說,知道了股價和成交量的原始數據,就可以自己設計大部分指標。基於此,我認為搞懂任何一種指標都可以了。例如macd的本質還是移動平均線,鑽研透了macd或者鑽研透了均線,都可以無往不利,但要是均線和macd結合起來研究,那就重複了。另外就是絕不可迷信指標,金叉買入,死叉賣出這些世人皆知的東西就猶如段譽的 六脈神劍,時靈時不靈。鑽研透了一種指標,就好好用,別老是疑神疑鬼,就好比程序員做程序的時候,當沒有得出期望結果,總是懷疑是不是計算機出問題了,實際上,九成九是代碼出問題了一樣。macd,ma,kdj,rsi說得頭頭是道的人,往往不如一個只看裸k的。就我個人而言,只看K線,移動平均線和成交量。對於其他指標,知道是怎麼回事也就行了。
盈利模式:各種指標都是輔助工具,它們的作用就是幫你做出某種決策,這種決策,我認為就是盈利模式。例如背離,有人專買連續背離的股票,對不符合連續背離的形態,絕不下手,這就是盈利模式。知道何時買,知道何時賣,如果走勢和預期不一樣應該怎麼處理,這是我認為盈利模式應該解決的三個方面。盈利模式有很多種,比如剛剛提到的連續背離,這是抄底的盈利模式,還有突破前高的盈利模式,回抽均線的盈利模式,追漲停的盈利模式,老鴉頭的盈利模式,仙人指路的盈利模式,周線托的盈利模式,指標共振的盈利模式,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上面所提到的這些盈利模式,每一種都有出處,具體怎麼做,大家可自行搜索,做精一種,便可笑傲股市。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沒有一種盈利模式能夠通殺股市的各個階段,比如突破前高的盈利模式,牛市用起來容易賺大錢,熊市則往往都是假突破,追進去很容易當天被套。另外,盈利模式一定有一個勝率作為評價,十次交易,五次以上賺錢,便可以保證財富穩定增長。 我的盈利模式在證券市場里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究竟誰優誰劣? 技術分析真的是毫無價值的么? - 金剛害蟲的回答有介紹。
執行力:想要多大的利潤,就必須承擔多大的風險。老想著無風險套利,在當前沒有對沖及T+1的前提下,不現實。在買入之前就必須知道為什麼買入,以及什麼點位賣出,如果實際走勢與預期走勢不一致,如何處理,想清楚了才能動手,既然動手,就必須要狠。大部分散戶都想做短線快速賺錢,但往往一套就成了中長線,套得實在受不了了,就割肉走人。
另外,如果題主剛入股市,當前賺錢是有可能的,這一波結束,被套和虧錢幾乎是註定的,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心。歷史回測!選定一種技術指標,用十年數據回測。為什麼是十年呢?十年前,2006年,上一輪大牛市的開端。你必須用兩輪熊牛的數據測試,否則不夠精確。怕費事兒嗎?為什麼要那麼精確呢?我們是拿自己的真金白銀下注,一個點的勝率提高,說得俗一點,都是錢。
回測什麼呢?兩樣東西,勝率和盈虧比。結合在一起,就是期望值,這是最關鍵的東西。天下的道理是一樣的。有沒有萬能的指標,萬能的形態,能夠一擊必殺呢?預知三日,富可敵國。如果真有這樣的人,股票上的錢早就被他賺光了,可能嗎?技術指標多如牛毛, 比如MACD(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DMI趨向指標(趨向指標)、DMA EXPMA(指數平均數)、TRIX(三重指數平滑移動平均)、TRIX(三重指數平滑移動平均)、BRAR CR VR(成交量變異率)、OBV(能量潮)、ASI(振動升降指標)、EMV(簡易波動指標)、WVAD(威廉變異離散量)、SAR(停損點)、CCI(順勢指標)、ROC(變動率指標)、BOLL(布林線)、WR(威廉指標)、KDJ(隨機指標)、RSI(相對強弱指標)、MIKE(麥克指標)等等。新手看一遍技術指標的書籍,眼睛都看花了,名字也不一定能記住,更不用說實際應用了(堅決不嘲笑,事實就是這樣╭(╯^╰)╮)。每個技術指標都是根據一定的公式計算而來。光看一個技術指標的話,作用時靈時不靈(題主可以試試)。用太多的技術指標,又紛繁不知所以。一個字,亂亂亂!所以,我推薦題主看MACD、KDJ、RSI就可以了。精研這幾個指標,再根據每天的股市反覆驗證,培養盤感。經過幾個月夜以繼日懸樑刺股鑿壁借光不眠不休的刻苦鑽研以後,我想題主就可以在股市上。。。入門了!!!
開個玩笑(^_^),嚴肅點。高手可以憑藉一個MACD打遍天下。我想,經過幾個月的研究,題主在技術指標上的造詣可以超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股民了。可是,到可那個時候,題主就會發現,原來技術指標只是技術分析中的一小部分,而技術分析只是分析方法中的一種,而而分析方法只是炒股中的一部分。後面的還有,資金管理,交易系統,止損紀律,心理建設等等。
祝好運,加油!!↖(^ω^)↗不同的指標之間其實都有相關性的。把一種指標運用熟練即可,但是不能陷入到「學一種指標學到極致,從而達到90%以上的預測正確率」。
指標告訴你的是當前市場的狀態,通過指標可以解讀出很多內容。你要做的是根據指標構建自己的交易系統,並且嚴格的執行。
構建交易系統和一致性的交易才是你要努力的方向。千萬不要把大好時間浪費在錯誤的努力方向上。賺大錢靠智慧不靠小聰明和技術,時機大於任何技術。
傻子都賺錢的氛圍是最好的多頭信號,深入研究哪裡人多。身邊沒人談股市就是最好的空頭指標,休息即可。研究技術指標,不如多研究下市場氛圍如何。
大利潤都是靠行情賞飯!偉大的傑西不是說了么,賺大錢靠的是大勢,而不是個股的波動。與其費力不討好的研究各種枯燥、泯滅人性的專業交易方法,非職業投機還是多努力挖掘下各個市場的機會吧,最好抱著撈一票就走的想法,有行情賺個四五倍差不多就行了,要啥自行車!
這個標整體200倍漲幅,拿個中段10倍如何?一條5均就能解決開倉持有平倉的所有問題,有必要深入研究么?另外在南京文交所我已休息了,據此投機,套死活該啊,木哈哈哈。
四大法寶=歸納,演繹,內測,外推。
所有技術指標源自兩個最基本元素:價格和成交量。你現在看的日本蠟燭圖就很好。不要再花功夫去研究其他指標了。研究好K線,足以!K線本身形態之外,是支撐阻擋、趨勢線(均線是趨勢線變種)。K線、支撐、阻擋、趨勢線、均線、成交量。在這些研究明白之前,無需其他的。其他的基本上都是陷阱和誤區。回歸本源吧。
只要是指標,就比k線慢一步,如果你想比k線快就要去猜行情,只要你去猜就要出錯。長期去做只能靠概率,你只要做到猜對一次的收穫能抵得上錯三次的成本。你就能一直玩下去而且玩的越來越好。指標根本無任何用處。在錯誤的方向上越努力只會讓你越迷茫。
每一個指標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所以需要關注 各種指標的共振在個股分析之前,首先要進行的是大盤分析,如果大盤不好,大部分股票都不會好,進去只會虧錢。
指標只是把鈍菜刀,要看拿在誰手上。。
只有深刻理解了某個技術指標背後所蘊含的邏輯之後你的技術分析才會具備可操作性,但當你理解充分了這背後的邏輯之後(也就是對金融行為心理學的掌握小有所成之時),你會對於依賴某一兩種技術指標打遍天下的妄想嗤之以鼻。本人不才,也只能給問主幾個粗鄙的建議:1、成交量和K線圖的背後邏輯是最重要的。2、大盤的趨勢性、壓力位和支撐位遠遠比個股來的重要而且有效。3、同樣是個股,大盤股的技術分析遠遠比小盤股來的重要且有效。5、除了量化高頻交易以外任何號稱基本面是狗屎的技術分析言論是真正的狗屎。6、想要穩定有效的賺錢就不要企圖尋找某種方法讓你天天賺錢。7、大股東增持價、定增完成價等事件性支撐的力度比某些人常年琢磨的那些狗屁技術指標的支撐力度大10倍。
技術分析總歸是一條不歸路.把一些最基礎的市場理論與邊界搞清楚才是最為核心的.~~~
指標的指向只是大概率事件,並不是百分之百的,在加上使用的人多了,降低了它的概率,其實現在它的成功率並不比隨機性高多少,你想主研指標,其實是誤入歧途了。主研趨勢才是正道。
股票和戀愛都是一口挖不完的深井啊。
技術指標只是我們挖井的其中一種工具而已。
看我一條均線走天下,是不是好牛逼,好准。
炒股原來是這麼簡單的。
我真是神機妙算啊。
感謝一條均線讓我錯過了通往財富自由的道路。
到底是什麼樣的方法能夠讓財富如此迅速的增長?其實,我已經講到了——大道趨勢理論。正是依靠這套看似獨特的交易方法,使我的財富可以如此迅速的爆發。而我想說的是,你,一樣可以做到。
這是一套什麼樣的方法呢?它又會有著怎樣的威力呢?
人類對於股市波動規律的認知,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世界級難題。2013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授予羅伯特·席勒等人該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時指出:幾乎沒什麼方法能準確預測未來幾天或幾周股市債市的走向,但也許可以通過研究對三年以上的價格進行預測。
而我,似乎就在挑戰這個難題。我們知道,股票投資分析的方法通常有三種:基本面分析、技術形態分析和演化分析。如同醫學領域的中醫學和西醫學,在病理診斷的認識論與方法論方面存在根本性區別一樣,上述三種分析方法也是基於完全不同的理論體系和邏輯結構,所依賴的理論基礎、前提假設、範式特徵各不相同,其主要研究對象,都只側重於市場運作的某一特定方面或者範疇,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但它們對於正確認識和理解股市運行規律,又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實際應用中,它們既相互聯繫,又各有不同。如果將這三者能夠有機的結合,則完全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簡單的說,大道趨勢理論就是一套以K線分析為基礎,以基本面分析和演化分析完美統一的綜合分析方法。而最核心的部分,就是K線分析。
在股市的運行過程中,經過長期觀察與實操,我們發現,承載股價上漲或者下跌的因素並非僅僅是人們日常所看到的量、價、時空等普通關係,還有著更為複雜的深刻內涵。也就是說,在股價的運行過程中,有一種鮮為人知的因素在悄然起著更為關鍵的作用,而這種因素可以直接決定股價的向上或者向下運行。經過深入挖掘,我們更加發現,這種因素從某種角度來說更像是股價的靈魂,或者說是股價的運行規律。而這,與自然之道的概念是完全吻合的。由此進一步發現,這種規律性的東西其實是可以被掌控的,換句話說,掌握這個規律性的東西,也就掌握了股價上漲或者下跌的真諦。這種規律性的東西在股價的生命周期中,扮演了絕對重要的角色。而其看不到摸不著的屬性,更類似事物發展過程中的趨勢性規律,並會伴隨著事物發展的全過程。我們將這個規律性的東西加以總結,就由此得來「大道趨勢理論」這樣一個全新的概念。
股票交易,你同樣必須具備三件法寶:心理狀態,技術控制和風險意識。這三者缺一不可。
接下來,我將從這三個方面入手,去為你剖析如何成為一個合格投資者。當然,從體系的角度講,這三個方面太過寬泛,我力求以你能聽懂的語言帶你暢遊股海。我們會聊技術,但又不囿於技術,基本面、技術面、比價關係等等,其所構成的操作系統可以把握市場趨向。我們會講道氏理論、波浪理論、江恩理論和其他技術分析理論,但更重要的,是以現實為基礎,解人性之糾結,以禪破結,上善若水,大道無形,隨波而走,方入空門。我們會聊哲學,由股市解決之道,至論語之人入市之道,至佛學之大致深大圓滿境界。以靜坐、心經、佛號,引入大超脫之路。然「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須漸除,依次遞進」,有緣者得之,無緣者失之,而得並未得,失並未失。一顆明珠,總有粉碎虛空,照破山河之日。
記住,技術不是萬能的,但沒有技術卻又是萬萬不能的。而技術的最高境界是融會貫通,否則,你最多只是一個匠人。所謂功夫在詩外,想要提高交易的境界,單純的技術分析是無法解決的。
市場是絞肉機,但也是提款機,關鍵在於操作者的個人修養以及交易水平。一切福田,不離方寸。輸或贏,最終還是要落到操作者個人身上。我要教給你的是方法,是提款的方法,而不是人為刀俎你為魚肉。
好了,就從這裡開始。
K線技能的掌握應該說是炒股裡面萬萬不能缺少的吧,摩爾的K線訓練營,專門對K線這部分內容進行講解,導師基本上結合實際生活中炒股案例來講課,風格很幽默,學的時候不僅能掌握知識,還能聽很多有趣的案例。
那我就給你一個交易成功率是百分十百的交易系統,看懂了這個交易系統然後再根據這個交易系統的邏輯你就能學透每一個你想學習的交易指標。一個交易系統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先考慮你交易系統邏輯性是否成立是否在每一個市場都能把你的交易系統很好的應用進去,先說交易系統的邏輯性問題,一個好的交易系統的邏輯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復盤以及很長時間驗證得到的,而大部分人都死在了復盤的路上還要說交易就不是人乾的活就是坑人的圈錢的,剩下的人復盤結束後驗證的時候遇到了相同的麻煩然後得出了和剛才一樣的結論。但是很有意思的是每一個罵著整個市場的人又都是不想離開這個市場,每個人都說這個市場面的是一群賭徒,然後每一個人又樂在其中覺得自己能賭個痛快不願意離開。而且股票和傳統的賭博是有差異的,別的東西都有交易媒介,比如百家樂你是猜大小,而股票不一樣你要說我的這一堆錢比現在還值錢,這是什麼王八蛋邏輯。真正的市場邏輯是我的這一堆錢比你手裡的那一堆錢還不值錢,而你卻認為你的那一堆錢以後比現在還值錢。這才是市場的本質,而一切不是建立在這個本質之上的交易系統註定是不能成功的。但是這又只是其中的很簡單的一個交易系統的邏輯性。無數多個市場邏輯都在講述不同的事情,但是都將要同樣的事。更複雜一點的交易邏輯是,你認為你手裡的這堆錢將要值更多的錢,而其他的人認為你的這堆錢已經成為了廢紙,然後你的這堆錢就變成了更多錢的時候,其他人又認為這是一堆值錢的錢。你看看市場就是這樣有趣的很,比你接觸的任何東西都有趣。第二個市場邏輯比第一個市場邏輯將近複雜了一倍,理念不同而邏輯卻又相同。其實市場中的很多東西都是靠著緣分的,不是說努力了就能怎麼樣不是說你在這個市場中呆了二十年你就厲害了,別人就應該聽你的經驗。市場中的評判的唯一標準就是你有沒有一個完整的交易系統,既然說到這裡了再去講一個更複雜的邏輯,這一個邏輯很有趣也很有用但又不像前兩個邏輯一樣直接就能用就能賺錢,但是沒有這個邏輯市場就沒有這麼多糊塗事情發生了。假設一下你手裡有一堆錢,別的交易者手裡也有一堆錢,但是現在大家有的人認為自己手裡這堆錢已經不值錢了,有的人認為自己手裡這堆錢還應該值更多的錢,就這樣每個人都虛偽著認為別人就應該是傻子,這時候就出現了一種非常模糊的狀態,而價格更是出現了沒有辦法進行走向的判斷了,但是之前的一個回答說過,價格就是各個級別的買賣點交叉而成,而價格都是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進行精準預測的,價格區間則是一定可以預測的。算了就先說這麼多吧,反正你也是虧錢,更不懂我到底講什麼。
推薦閱讀:
※炒股的人天天盯著數字和曲線不無聊嗎?
※放棄工作,專心炒股或投資是否可行?為什麼?
※如何看待最新期的最強大腦里的股神周紫卉能記下滬市1000隻股票的整個一個季度的分時圖?
※怎麼判斷自己適不適合交易?
※你決定購買一支股票的決定性因素是什麼?
TAG:炒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