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官話中,兒化現象是由於什麼因素產生的?

其實在吳語溫州話等一些方言中也存在字尾的兒化現象,這和北方官話的兒化現象的產生可能是相互獨立的。

那麼兒化現象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有些特定的名詞、動詞已經發展到了非兒化不可的程度?


兒化的語義形式在漢語中是在平凡不過的情形了,是漢語諸多小稱後綴的一種,其他譬如子、頭、巴。兒、仔、子應該是一個系列的,亦見於閩南語和粵語。小稱,顧名思義,就是稱呼小時用的,這種小可以從體積小延伸至概念小、量少、非正式、親昵等。

兒化的語音形式在上述小稱後綴中卻又是特殊的。因為「兒」一部分官話中演化為零聲母音節,因此比其他後綴更容易與詞幹連讀,甚至與詞幹合二為一。

吳語的「兒」儘管從日母併入泥母,但卻脫落韻母變為n,因此除獨立成音節外,也容易與詞幹結合,譬如「囡兒」「小娘兒」「一些兒 (一星) 」「蝦hau-蝦兒heu」「宿舍soh sau-宿舍兒soh seu」等。

粵語中的陰上變調也是小稱的一種形式,可算是兒綴脫落後的殘餘。方言小稱往往發展為具有別義作用的存在,這種情況下小稱是不能隨便去掉的,不只是「兒」,其他也同理。


就是詞尾加個音的習慣吧,很多方言都有吧,比如我們客家話就習慣加個e或li等,例如柿子就說柿e或柿li……


我來補充一下兒後綴的歷史。


輕度變音表示同類差異,跟英語Kitty表示小貓一樣。

怎麼變有個約定俗成的現象,自然各地不同。

例如疊字、前綴(阿某)、後綴(砸、兒)、變韻、變聲、變調等等。


本人土話不加「兒」,加「仔」、「子」等或者疊詞。比如,一點=一點點=一d=一dd;男孩=男孩子;小叔=叔叔;小姨=姨姨;脾氣=脾氣仔;鄉下=鄉下仔;飯=飯仔


推薦閱讀:

為什麼普通話「yan」與「kan」「wan」「tan」等的「an」發音不一樣?具體有什麼規律?
長期使用某地方言(或某國語音)會改變人的嗓音嗎?
鄉音很重,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如何學習普通話發音?
如何看待新版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
自己怎樣練習才能改正大舌頭?

TAG:語言 | 方言 | 漢語 | 兒化音 | 普通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