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半的幼兒「攻擊向」正常嗎,需不需要校正?

家裡的小盆友,兩歲半,男孩

監護人主要是媽媽

語言溝通能力正常

最近喜歡吐舌頭,吐口水,攻擊人

會笑嘻嘻的抓臉,咬人(對爸爸媽媽多常見),或拿物品撩你;喜歡吐舌頭,巴拉巴拉之累,和小盆友玩時剛開始還好,玩一會後就開始撩人了(踢,破化對方擺好的玩具之類)

一般情況是:他剛攻擊完,我會好好和他說這樣不對,爸爸媽媽會痛的(沒有效果);抓住他打他幾下說不可以(也沒效);罰站(也沒效),問他還打不打人了,處罰的時候說不打了,一鬆手,他馬上又笑嘻嘻的繼續抓你,弄你下。

可有的時候,我鼻子臉什麼的被咬敲的太痛的時候,還是本能的反攻過去了(打的會重點,人也變凶了)……依然是他哭一會就沒事人了,自己說這個不能打人,下次一高興了還打你。

困惑就是,以上這種行為需不需要糾正(包含監護人);我糾正的方法有沒有問題;會不會因為我的反攻這小盆友繼續變本加利……


在我給出自己的建議之前,我認為要先確認2個問題:

一、孩子這種攻擊性行為正常嗎?原因是什麼?

我個人認為,這一定是不正常的。如何定義:凡是超出一般社會化水平的行為並對自身或者周圍的人帶來了影響生活的困擾,那麼這就是不正常的。因此,題主的孩子的行為相對於一般2歲半的孩子來說,確實是需要調整的。

至於孩子表現出攻擊性行為的原因是什麼?題主給出的家庭環境和背景情況有限,我在這裡只能多簡單的集中常有的假設,還要題主自己去根據實際情況判斷孩子是因為什麼才表現出攻擊行為。

1.社交焦慮及社交技能缺失

有些孩子,尤其是上了幼兒園或者一二年級小學之後,孩子會對其他小朋友產生攻擊性行為。一般這種情況下我會叫父母或者老師默默的多去觀察孩子與同齡孩子的交往模式。往往是孩子想去跟其他小朋友交流,而不是很清楚如何交流的時候,或者是在非常高興的時候會對對方「展開攻擊」。

究其原因,是當孩子想與其他人交流或者在非常高興的時候想和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快樂的時候,他們找不到更為適當的宣洩和交流途徑,因此經常會第一選擇暴力行為來進行,因為這是他們能學到的,也最接近本性的最激烈的表達方式。

2.尋求關注

過激的行為可能會更能引起他旁邊在認真玩玩具的小朋友或者家人的關注(家長可能會趕快跑過來告訴他這樣怎麼怎麼不對,或者小朋友會因為自己的玩具被推倒了停下手中的遊戲而朝他哭泣,這些都是可以另孩子十分興奮的一種關注

其他原因還有很多,但我覺得題主遇到的情況以上兩點原因可能性會較高,因此不多說這方面,以免浪費題主寶貴的時間。

二、為什麼懲罰沒有用?

很簡單,題主的懲罰方式沒有讓孩子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和家長的認真程度,而且沒有懲罰到孩子的心坎上,通俗一點說,就是:沒有讓孩子真正感到痛,並建立良性的條件反射。

甚至是孩子可能會將家長的懲罰也視作是一種關注,在盡情的享受著。

-------------------------------------------------------我是分割線------------------------------------------------------------------

好了,以上如果題主和知友們認可我的分析,那麼接下來就行往下看我給出的針對性建議(不喜誤入):

一、如何應對孩子的咬人和抓人——他怎麼做,你就怎麼做!

孩子的行為簡單的說是有一個從無規律和無控制慢慢過渡到社會化行為的過程。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孩子的行為更為社會化。

在這件事情上,我相信孩子的這種攻擊性行為是自己的本能發泄或者是最初從父母或者電視中習得的。那麼孩子的這種行為之所以傷害到了別人還會繼續這樣,是因為他不知道這種行為到底能讓對方有多痛。很可能只是想宣洩自己開心幸福的情感,但是方式方法做錯了。

那麼我們這時候可以做一面鏡子:他用多大力度抓人或者咬人,爸爸媽媽也立刻就用多大力度「反擊回去」,讓孩子也體會一下這種行為對對方會多痛。

這和題主的打是有本質區別的,因為孩子被打了不會建立我咬人→對方會痛的條件反射,而且如果父母打的不是很痛的話,反倒會強化孩子的攻擊行為,讓孩子認為:我咬人→父母會給我更有趣和激烈的反饋。

二、如何應對孩子對外人(小朋友)的攻擊行為——懲罰椅子

對於孩子的修正往往不能隨性為之,而是需要做足準備的。比如爸爸媽媽可以商量好找一個周末,邀請其他小朋友來自己家裡玩,大人們就在旁邊裝作做自己的事情,靜靜觀察孩子。

在玩之前,在客廳一個較為偏僻的角落放置一個椅子。告訴孩子,如果今天誰故意咬人或者故意破壞其他小朋友的玩具的話,就需要自己坐在這個懲罰椅子上60秒鐘不能動,坐完才能再去玩,也可以讓孩子先去坐下去試一下(這時候不用特別凶,只要表現出自己的堅定就好了)。

等孩子們開始玩耍時,大人就靜靜在旁邊觀察。一旦孩子出現了過分的攻擊行為,就二話不說立刻抱起孩子去懲罰座椅。不過最重要的一個操作環節在後面:不要跟孩子說話、不要眼神交流、除了將孩子限制在座椅不讓起來之外,不要撫摸孩子。如果可以,要制止其他孩子往這邊觀看,讓其他小朋友繼續玩自己的遊戲。

這種做法其實是在孩子玩的正高興時剝奪孩子社交和遊戲的需要,這種感覺才是對攻擊性行為的真正的懲罰,因為這是孩子最需要的東西被剝奪了。比父母打孩子還要讓孩子心痛。

最後,這種方法需要堅持,每周堅持一天到兩天,孩子剛開始會哭鬧的時候千萬不能妥協,一秒鐘都不能減免(如果妥協了,孩子的行為會更加加重)。大概兩周之後,如果嚴格按照我說的去做,孩子的行為會有明顯好轉。

以上是我的方法和分享,希望能幫到題主。也歡迎其他知友給與補充和修正。


謝邀。

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孩子沒有「攻擊性」的時候,在希望得到重視的時候,會不會得到家裡人的重視。如果正常表達需求能夠得到足夠的回應,那麼他的以上的問題都是階段性的可以解決的,不要「貼標籤」的話,也不太會留下「後遺症」。

1.吐口水,吐舌頭,破壞玩具。

家長要漠視,看不見。要弱化他的行為,不要家長被激怒,不要「負強化」(簡單說,惹怒-被激怒,一直做就是負強化,不好的事情一發生就要馬上掐滅)孩子的行為。孩子覺得「沒意思」,慢慢這種行為減少,隨時間流逝會變好。

【4、5歲左右小朋友「語言暴力」時期也很容易經常說:屁股,屎,粑粑,我要殺了你。

處理辦法類似,當時還是要漠視,看不見。一定不要當場被激怒。過後要講道理(4.5歲開始規則建立,可以明白理解道理):媽媽不喜歡這句話,小朋友和老師也不喜歡。你這樣說別人會覺得不禮貌,會不喜歡和你玩。】

2.他打你。看描述估計他是當成一種遊戲和你玩了。

我真的很疼,我不喜歡你打我,結束。當時反擊打他,罰站,讓他說不打了,對他來說都是「遊戲」的一部分。解決辦法只有不陪他玩這個「遊戲」不要「貼標籤」:你就是個討厭的小孩,你就是喜歡打人的小孩,你就是手欠,這些話除了貼標籤,對解決問題沒有任何作用。

還有要經常陪他玩別的遊戲。如果他精力旺盛,就買個飛盤出去溜,跑圈什麼的。

能夠降低發生的頻率就是有效果了,不會一兩次「根治」。

希望對你有幫助。


謝邀。小孩有攻擊性很正常呀,尤其是男孩,荷爾蒙決定的沒辦法。「打打鬧鬧」不正是小男孩之間的常見交流方式么,剛打完架立馬又哥倆好得不得了,您自己不也有攻擊性么,難道您希望把兒子培養成沒有攻擊性的人?

首先要明確一個相對合理的目標:我們不是要確保孩子永遠不打人,而是盡量使孩子人際交往中的攻擊性相對可控,孩子有一天能學會更好的處理方式。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視孩子的打人行為如洪水猛獸,take it easy!打打沒關係,不代表打一次就會永遠打下去,不代表事態會越演越烈直至失控。

何況,一般孩子最初的打人行為只是鬧著玩,只是一種探索、一種運動、一種遊戲,甚至是一種表達親密的方式,人家關注你才打你,這階段要持續好長時間的。家長不要一看見就衝上來行駛所謂管教的權利,更別懲罰、攻擊孩子,孩子正是從別人攻擊他的體驗中學會真正的攻擊性的。

那我們該怎麼應對呢?我也被抓過打過,有時候還挺疼的,我們該怎麼辦?

第一,漠視。當孩子(尤其是小寶寶)試探性的打人抓人,漠視是最好的態度。你表現出很疼的樣子恨不得要跟他理論一番,孩子一看你反應很激烈可能以為你在配合他的遊戲,他還獲得了你的關注,這不是激勵他下次繼續么?漠視傳達給孩子的是,我沒興趣,這不好玩,孩子可能就覺得無趣了。

如果痛得忍不住的情況,可以本能得表達出來疼痛的反應,孩子自然知道打人會痛。但這個不能用得太多,否則就不管用了。這就類似安全教育,有時候你可以表現出本能的反應,比如當孩子要伸手去碰一個危險的東西,你的反應自然會傳達給孩子一個直接經驗,這個同樣要用在刀刃上。

第二,明確告知「打人不好」,更重要的是演示給他看更好的方式。我們還是可以一開始就樹立規則的,當然很重要的是,告知時不要帶著情緒,如果有情緒先自行處理好,等平靜了再講也來得及。還有,即使聽講道理,也不代表孩子馬上就能「改過來」,如果孩子又再犯,別控訴孩子「屢教不改」,給他們時間,任何問題的解決都是循序漸進的,倒退都是常有的事。

更重要的,我們不止要告知不能做什麼,更要告知怎樣做更好,且要親自示範給孩子看,比如告訴孩子要「輕輕地摸」,示範如何輕輕地摸。很多時候,孩子只是不知道還有更好的方式。在早期路易遊戲性打人的時候,我就是這樣反覆給他演示如何「輕輕摸,好舒服」。

還可以給孩子提供練習拍打的物品,比如鼓呀,告訴他鼓可以拍打,但打人不行。同樣,孩子希望扔東西,給他提供球扔個夠,但告知其他東西不能扔。

第三,保持一致的處理方式。這一點涉及到設限的問題。當孩子大一點,有了點自我意識,開始處於故意挑釁的階段,孩子的打人行為(其他不良行為也類似)很可能會出現反覆。比如孩子通過你之前的反應明白「打人是不可取的」,他們很可能會反覆試探性地再打人,看看你的反應是否一致,你的一致的處理方式會被他們安全感。這時候他們的打人行為不止是在遊戲,孩子的目的並不在打人本身,他們更關注於你的反應,你是否一如既往的堅守規則,是否堅持在保護他、確認他的安全,這時候千萬別誤解孩子「你怎麼明知故犯」。

沒錯,你的規則在孩子眼裡是一道保護牆,把他們圈在安全範圍內。他們不知道怎麼做安全怎麼做不安全,他們是從你的反應中獲得信息的,他們需要不斷地去試探以確定,現在的保護牆界限在哪裡。如果你的反應不一致,孩子就不知道安全的界限在哪裡。

做好以上三點,不代表孩子就不會打人了,這事沒有包治病的良方。即使孩子在家不打人,有一天他在外面遇到別的小朋友打他,他的處理方式可能是還擊,可能又學會了打人,你該如何處理?這是更複雜的局面了。

---

說了這麼多,講講實例吧,我們家孩子現在兩歲八個月,男孩,他的故事我覺得很能說明些問題。

幾個月大開始,路易表現出探索的打人行為,一段時間冷處理後效果不錯。到兩歲出頭時,他基本上是個沒有攻擊性的孩子,從來不搶人東西不打人,他的世界很美好很單純,因為他一直被很好地對待著。

也就是最近幾個月,路易越來越叛逆、有自我意識、跟你對著干,有段時間爸爸嘗試著能不能「投機取巧」點,不再慢慢跟他磨,而是簡單粗暴地強權對待,還假裝「打」了他(只是輕輕拍拍)。

結果,他很快學會了反擊爸爸,開始出現打爸爸的行為,有時候是故意的。同時,在和小朋友玩的時候,他也出現了打人的行為,連八九歲的大哥哥都敢打,為了堅持自己。

可見,他以前的紳士行為,不是懦弱或沒有攻擊性,只是他沒有學會暴力的方法。

可見,學會暴力是很容易的,尤其從父母這裡學習,可能比從其他小朋友那快得多。

爸爸的暴力行為也就進行了幾次,真的只有幾次,路易的反擊讓爸爸醒悟了,趕緊改回來。可是,造成的後果就不是那麼容易扳回來了。

每次路易打爸爸,爸爸都跟路易商量:「路易不打爸爸,爸爸也不打路易,我們誰也不打誰,好不好。」 這樣的場景出現很多次後,路易的行為只能說是稍有改善。

我們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用上面提到的幾點,用時間去慢慢緩解。

值得提的一點,路易從來不打媽媽,對媽媽沒有攻擊性,因為媽媽從來不攻擊性地對待他。


首先這個現象正常,每個孩子都有這段,其次一定要制止但不是暴力制止,我一般會抓住孩子的手告訴他不能打人,越發脾氣就越得不到想要的,如果沒效,就把他放到自己床上,等他安靜下來。


我是題主,首先感謝各位的回答,以下是最近的一點感悟,以及部份問題還想請 @左飛@Gillivoy Wa 兩位專業人士指點:

先說一點我自己的想法:

1、做為一個有童年陰影的母親,我相信一點,半不是所有的母親都會是無私和偉大,育兒的過程就是需要成人的感情投入,才會有幼兒的情感迴響,這是相互的,才會產生「愛」;種下什麼樣「種」,會讓我們知道結出什麼樣的「果」,但依然會有「營養、氣候」以及多種「不可抗因素」在做影響,說不定還會夭折了呢。

2、書有雲「人無完人」「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應該首先認可到自己,並不是超人,並不能做到面面俱到;現在社會信息便利,讓我們能接受到很多的育兒書籍、經驗貼子,他們的方式各有所長、各相矛盾,但請相信,選擇適合自己環境,人員性格的的方法以及長期的堅持才是最重要的,不用拿「別人家的小孩」做對比,「傷害」自己家的小孩;

3、我非常贊同@Gillivoy Wa 先生 說的,並且這也是我的目標,不過我加了一個()內容:

「養育嬰孩,使他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心理)步入社會。

教育嬰孩,幫他建立與人相處的基本原則,使他不被社會社交規則所排斥。」

以下是問題:

1、孩子父系有癲癇史,幼兒期少有發,成人後基本未見。

2、我對@上善若水說的基因也會影響性格,覺得贊同,不過知識有限,沒有學習過相關專業資料。

3、目前孩子已經不咬我了,也許是因為長成的原因。不過我覺得問題依然是存在的,只是換個方式,但像@Gillivoy Wa 先生 說的:「多動的現象」(輕微)、突然的破壞性"無明顯緣由突然打翻什麼,摔掉什麼" (是我明顯能感受到的)。我認為是比較接近@左飛先生 的「社交焦慮及社交技能缺失」「尋求關注」的兩個關點的,分析如下:

環境所致,孩子的玩伴少,成人只有他媽媽我,長時伴侶(爸爸要上班,爺爺奶奶不同住),所以,一有機會和小區里的小朋友同齡及大一些的小孩子玩的機會,會高興(反應在一見到有小朋友就會說,看那有小朋友玩,有小哥哥玩),所以會「往往是孩子想去跟其他小朋友交流,而不是很清楚如何交流的時候,或者是在非常高興的時候會對對方"展開攻擊"」;他的「攻擊」會讓他非常興奮,笑著臉,呲著牙,綳著神,即便被推開,反攻,他依然會再次嘗試。

4、目前孩子喜歡「說謊」,也許並不是大問題,只是這個階段表現吧,行為如:叫他洗臉,他不想洗,就說「洗過啦」、「睡過覺了」「吃過飯了」

=============================處理方式:============

現在的孩子觀察力很強的,換句話說,會討好人;被矯正了和被屈服這兩者的關係還需我們眼明。

「那麼我們這時候可以做一面鏡子:他用多大力度抓人或者咬人,爸爸媽媽也立刻就用多大力度「反擊回去」,讓孩子也體會一下這種行為對對方會多痛。」我的初忠是如此,但是,我下手的輕重,只和他暫停攻擊時間的長短有關係,不知道是這娃的耐受性太高還是怎麼樣。嗯,也不能下太大手了,增強了他的刺激性,再大點有別的問題了,估計更難處理。

「懲罰椅子」很多地方會提議這樣的方式,估計這也就是傷害,及反作用最小的辦法了吧,我會長期堅持的。

現在還有一個在用的就是,「取消愛好」如果打人(以及類行為),就取消小糖吃,取消外出活動,取消和小夥伴的遊戲。(也不知道,這樣會不會養成以後這娃的習慣性談判)

最後,也許只我自己太過敏感糾結,太過擔心反作用;也許,這孩子的性格就是「厚臉皮、沒心沒肺」呢,慢慢來吧;我看,首要目的是建立一個行為基準線吧


參見雅思劍橋真題第九本test4 passage2 young children "s sense of identity H段 其中就說嬰兒得攻擊性來源於對自我的認知 且就是在18個月到3歲孩子這個階段


當您不希望他抓您時,您可以拒絕讓他抓您,並講明原因。如果他哭鬧,您也不能妥協,要貫徹您的原則,讓他明白抓人是不被允許的,千萬不能等他抓疼你,你才反抗,那樣孩子就不明白了「為什麼剛才能抓,現在不能抓?」您的孩子已經多次被允許,所以您的制止不管用了,只能進行懲罰,讓孩子切身體會後果,懲罰時不能心軟,不能妥協,但也不能把您的發脾氣混淆成懲罰。發脾氣會讓您對孩子產生愧疚,從而不利於您糾正孩子時的毅力。

至於您提到的他的攻擊性,問題中並沒有相應具體全面的例子,只是和小朋友時的單個案例,而且只是一句話帶過,所以我認為孩子對您的「攻擊」是您想解決的問題。

如果您的孩子與其他小朋友也經常發生「攻擊」行為,那請說幾個具體全面的例子。

兒童的行為皆來自模仿,所以注意他的環境影響,以及家長自身影響。

ps:合理的懲罰不會造成兒童的攻擊性行為。


雖然我沒有孩子,但是看過一點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把理論知識搬過來,題主可以參考看看。

1.侵犯行為來自直接經驗和觀察學習。直接經驗是指孩子自己是否遭受過被攻擊,觀察學習是指是否看過攻擊行為,父母玩伴或者電視都可以導致觀察學習。在我看來父母更應該控制自己的行為,不要對孩子和當著孩子的面出現任何攻擊行為,至於懲罰行為也要考慮清楚再決定,因為懲罰有時在孩子眼裡也是侵犯。

2.前面有人說過了自我意識,所以說說精神分析學派的觀點。2歲多是體驗自主感的時候,心理學家也認為人的第一個逆反期出現在3歲左右,比起青少年的逆反,幼時的逆反主要是讓自己有一種「我能行我好棒」的感覺,可以讓孩子單獨完成一些非常容易的工作,例如拿抹布擦個小桌子等,做完後父母記得誇獎,要讓孩子知道他可以一個人做點事了。

3.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這點說出來肯定有人覺得很難,畢竟大人都很難做到。按照弗洛伊德的觀點,2歲是發展自我的時期,1歲左右開始會走路,會出現到處亂走,而2歲則會克制自己到處亂走,這就是自我在產生作用了。自我的訓練在我個人看來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在孩子面前也應該做好自我剋制的榜樣,孩子總是以父母為參考標準。

4.如何減少孩子的侵犯行為?教育心理學裡有強化和懲罰兩個概念。強化是指增加某行為頻率,懲罰是減少某行為頻率(這裡的懲罰行為和前面提到的不一樣,前面是指體罰)。例如強化是題主可以和孩子說今天你如果不咬人明天就帶你出去玩,懲罰是今天吐了口水晚上不能看電視了。當然你要用孩子很喜歡的來代替,如果孩子不喜歡出去玩或者看電視那應該找最吸引他的(慎用物質獎勵),而且答應了就一定要做到,如果題主做不到那就不要答應。

暫時想到這麼多,如有不足,請批評指正。


大人不能隨意給小孩子貼標籤。針對孩子的行為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您說的孩子會有攻擊父母的一些舉動,他追求的不一定是打人的過程,有可能是父母對此的處理方式。這裡有兩種情況:一是平時父母陪伴不多,打人能引起父母關注;二是每次父母在處理該問題時,方法不當或是沒能懲罰到位。第二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如果父母對他的懲罰是打手或是罰站這類,就會有兩種結果,一是孩子受罰一會兒賣個萌,父母心一軟就過去了,孩子心裡就會形成一種模式"打人-----不痛不癢的懲罰(其實孩子可能把這當成遊戲)------擁抱",您說這能矯正行為問題嗎?二是鐵了心懲罰,站好了!這樣孩子得到的反饋是一種以暴制暴的態度,並沒有否定暴力。其實這麼大的孩子幾乎所有行為都是為了了解身邊的世界。怎麼了解呢?不外乎直接的探索,幼兒需要直接經驗,通過身體各感官獲取。您的孩子這裡是用手,通過手作用於其他事物,產生"行為----結果"這種簡單聯繫(其實知識就是聯繫)。如果他獲得的結果完全是物理邏輯方面的,那整個過程中社會性並不高,而您要解決的是孩子的社會性行為問題,建議把孩子放到行為於結果的聯繫中,承擔後果而不是懲罰。實際的做法是當出現同類行為後,表達您的態度,譬如:"你把爸爸弄疼了,你不能這樣!"或是引導他發現同伴的態度。如果他沒有反應,那就要求他修復行為的不良結果(盡其所能)。如果還不行,就採取社會性隔離的方式,將他與父母或是同伴分開,當他情緒出現變化就過去給他講要求。記住,不管你採取什麼手段,你都要在實施前給孩子說清楚。譬如:你剛才用手抓了我,我很疼,我要走開一下。(好殘忍,所以社會性隔離不到迫不得已不要用啊)


只是作為理論的搬運工。

題主指出小朋友的年紀為兩歲半,根據心理學家的理論來說,在出生後的第二年,嬰兒已經開始分清自我與外部實體,而這其中,母親是作為外部世界的代表出現的。母親也不斷的將外部世界的衝擊傳達給孩子。

而在此時,在嬰兒不斷成熟的意識中,母親有兩個截然相反的形象:

1.是孩子愛的首要對象,是滿足、安全和安寧的源頭。2.母親又是「權威」的化身和權力的主要來源,這些權力專橫地阻止這個新生命藉以探索外部世界的某些本能。嬰兒的本能一旦受挫,便會對從中做梗的權力產生憤怒、憎恨乃至破壞的慾望,即心理學家常說的「攻擊性」。這個可憎的權威又是自己心愛的母親。這樣一來,嬰兒就會面對一個根本性的衝突。這兩種不可調和的本能指向了同一個對象。

因此,嬰兒其實在早期階段的潛意識裡就已經有了成人意識中的道德衝突。像成人一樣,嬰兒的精神鬥爭的勝利必須付出精神上的代價。「沒有這樣的愛,彼此不可調和的支配力就不會發生衝突,也就不會內疚。沒有這樣的內疚,就不會產生現實的道德感。」

也就是這樣,題目的行為其實可以看作是孩子道德感的形成時,嬰兒自身的衝突。題主的孩子出現這種行為也就十分正常了,但是作為對孩子的幫助,作為孩子的母親,也是有責任不斷的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發展,個人並不建議使用體罰的方式來解決。


要! 認認真真的和他交流 不能笑嘻嘻的說 也不能他攻擊誰 其他人在旁邊大笑 這就是變相鼓勵他繼續這樣做 。要告訴他 開玩笑和讓人不高興的區別 他現在完全就是覺得這個是玩的一種方式 。如果不說清楚養成這個習慣 以為主動攻擊就是正確的玩耍方式 會沒小朋友跟他玩的


攻擊性行為。有可能是感官出現異常行為,孤獨症的行為特徵之一,建議你去醫院檢查下。這現象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好像我養的貓母女啊。。。

小貓對什麼都好奇,見著就咬。由於小夥伴被樓管扔掉了,所以只能和貓媽媽「玩」。經常咬他媽媽的尾巴,爪子,臉,耳朵。對此貓媽媽的處理是,按住他,一邊幫他舔毛髮一邊用腳踹。踹的還挺重的。不過小傢伙還是不老實。所以,大概所有的「小孩子」都會有這種性格吧。長大了就好了。


我總覺得 讓孩子學會不做這件事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對他說不。


家教,父母性格,荷爾蒙,集體生長環境都會影響。有的來自基因,a型性格:攻擊性強,競爭,敵視,與高血壓冠心病高關聯;還有c型性格與之較相反,與抑鬱症,腫瘤相關性高;b型性格介於二者之間。雖然性格分類無數種,還有別的分法,但有一定合理性。正所謂三歲看到老。部分見醫學心理學


任其發展。

現在得家長因為獨生子女,一天操心不該操心的

該操心的又不操心

弄得家長不好受,孩子更不好受


家長不要一看見就衝上來行駛所謂管教的權利,更別懲罰、攻擊孩子,孩子正是從別人攻擊他的體驗中學會真正的攻擊性的。


推薦閱讀:

一歲5個月的女孩,喜歡用尖叫來表達不滿怎麼辦?
"幼兒活潑" 是什麼意思, (3歲以下)孩子注意力持續延長的好處與訓練方法?
四歲男孩子抗挫性弱,老哭?
小孩子總是故意扔東西,該如何教育改正?
幼兒園的作用是什麼?

TAG:育兒 | 家庭教育 | 幼兒 | 行為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