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武侯與武穆搭檔,北伐能成功嗎?

比如魏延換成岳飛或者秦檜換成諸葛,其他歷史條件都不變


把岳飛弄到三國,估計沒戲,因為蜀漢輸在了國力

把諸葛亮弄到宋朝,也沒戲,因為坑岳飛的是趙構

但是!若把趙構換成劉禪,金國就只能微笑打出GG


不會。而且可能還要搭上一個武候,還是自家人捅刀子導致出師未捷身先死那種。

某趙:「北伐是不可能北伐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北伐的。政治又不會,只能殺幾個功臣求求和才能維持統治這樣子。」


我想起了巴菲特的一句話:當一位聲名卓著、才華橫溢的經理人接管一家基本面出了名糟糕的公司時,最終紋絲不動的必將是公司糟糕的名聲,這一點很少有例外。時來天地皆同力,勢去英雄不自由!


很多人不明白道理,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不是搭配,而是分工。

我一直都強調,諸葛亮其實更適合做蕭何,而不是韓信,事實上他也做不到韓信那種程度。

所以,回答題主,重要的不是武侯和武穆搭配,而是他們二人如何分工的問題。如武侯坐鎮中央處理後方,而武穆則率軍北伐,如此,才是一個政權真正該有的樣子,如此,我可以斷定,天下必歸蜀漢。

而三國時期勉強做到分工明確這一步的,只有孫吳一家,但也只是勉強,如孫權前期還好,但是合肥之戰也看出了其腦子發抽的時候,至於曹魏和蜀漢,則都存在嚴重的胡鬧的問題。

尤其是先期的曹魏政權和後期的蜀漢政權。

先期曹操時期,曹操身為政權最高領袖,卻腦子發抽一般自己率軍去征伐天下,結果導致的就是內部不穩,而其自身的能力又有限,才導致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而也讓曹魏終其一朝都無法一統天下。

而蜀漢後期,諸葛亮更是把自己蕭何的身份直接換成了韓信,一次次的北伐都被後方的不斷出現的問題所牽制,而這些也都說明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即,蜀漢不光需要一個有能力的北伐將領,還需要一個坐鎮中央的諸葛亮。

劉邦當年為何會贏?

還是拿出先總理的伍豪的話來說:

劉邦百戰百敗,卻屢敗屢起,靠的就是蕭何為他當宰相,經營關中作他的根據地,要人有人,要錢有錢,要糧有糧。項羽百戰百勝,卻經不起一敗;一敗塗地,一敗就亡,原因之一是沒有蕭何這樣的宰相。

很多人看楚漢戰爭,只看到了大將軍韓信的天縱奇才,但卻唯獨忽視了千古無雙的輔政大臣蕭何坐鎮後方時的重要作用。

而且,也希望你們看明白劉邦是如何用蕭何的:

上以此專屬任何關中事。《史記·蕭相國世家》

如此,正是劉邦給予了蕭何無限的權力讓其盡其所能去發展後方,才給予了前線漢軍屢敗屢戰的能力,以至於最後大勝項羽。

而三國時期,很抱歉,或許有蕭何這樣的人,但,卻沒有一個政權有機會敢像劉邦那樣用蕭何。

當然,如果非說有的話,其實我個人從始至終都是認為,劉備當年更多的還是想把諸葛亮作為蕭何來用,但,很遺憾,咱們的這位武侯,很顯然把自己更多的還是當成了那個前線奮戰的韓信。

由此,縱使武侯武穆搭檔,但如果還是像諸葛亮那樣一味北伐而忽視後方的作用,那也是扯犢子。


還不如說把關二換成岳武穆,那樣倒還多幾分可能


南宋這邊估計可能性還不大,岳飛北伐沒有成功倒不在於缺個諸葛亮,關建趙狗這廝畏金如虎又對手下武將防備甚嚴,有這等sb君主再添個韓信蕭何也白搭。

蜀漢這邊就不好說了,個人覺得諸葛亮北伐失敗國力差距是根本。有岳飛依然難以推翻曹魏,但若有岳飛,葛賊割據隴西的戰略倒有可能實現。


不能,先說蜀漢,人口差距太大,四倍多的人口差距,外加曹魏佔據的是最為發達的北方,曹魏將領也不是吃素的,而且蜀漢和東吳之間存在無法解決的矛盾荊州,換句話說,北方統一南方是歷史的車輪,個人能力只能推遲車輪前進的步伐,讓車輪改道不存在的。

南宋也不能,原因上邊也都說了,趙構。


1,岳飛到三國,隆中對說的很清楚了,待天下有變……季漢的實力在那,跟擁有北方,大半中國的魏,無論人力物力還有人才都比不了,實力差距比較大的,只能是伺機而動,魏不內亂,就很困難。沒有掌握主動。劉備拿下漢中,關羽威震華夏的時候,主動權較大。

2,諸葛亮去南宋,那他死的快。岳飛北伐不是打不過,而是他上面還有個,胃金如虎,自己斷子絕孫也不考慮身後事身後名一心混吃等死的趙構,碰到這樣的掌握最高權力的垃圾,一心北伐,首先會被幹掉。


說的好像投降金國是秦檜一手包辦,趙構就填個已閱似的……


難,估計還得加個武松,再不行搭檔個武磊


諸葛武侯,即使是一輩子不出山也不會輔佐趙構這樣的君主,你們這樣糟踐他好嗎


王洛勇:諸葛亮,郭靖

黃曉明:岳武穆,楊過

兩人聯手連蒙古大汗都乾死了,區區兀朮算個鳥啊


不客氣的說,武穆的結局不會比魏延好多少。

武侯是一個掌控欲極強的人,除了大老闆劉備管得了他,其他人誰都管不了。


謝邀!關於這個問題我想這樣回答。如果把岳飛放到蜀國去,蜀國的命運可能會好點,國祚可能會延長點,但也好不了多少,因為魏蜀國力差距太大,反觀宋金,國力差距沒有那麼大,宋的國力甚至還強點。

至於把諸葛亮放到南宋,他的命運也許會和北宋李綱差不多。諸葛亮能夠北伐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劉禪支持他,他本人的威望也夠大,畢竟是劉備的託孤大臣嘛。而趙構卻不支持北伐,諸葛亮要是穿越宋朝只能制約秦檜,不能阻止高宗止戰。而且宋代的皇帝比東漢三國的皇帝更有實權,因為宋代的相權通過兩府三司制被分割了


管樂有才真不忝 關張無命欲何如

一個意思


沒戲 打仗要錢的 整個內政都才剛勉強建立 哪有錢北伐 要是休養生息 南宋不就是這麼乾的嗎 還把主戰的岳飛殺了


謝邀,回答這個問題,我想先要區分歷史和演義,百家講壇和歷史研究。歷史研究偏向用人口,經濟,制度,文化等方面解釋歷史問題,演義則是突出歷史人物,突出趣味性戲劇性。

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紂亡。宋以前,一旦北方維持一個時期的統一穩定,南方就完全沒有統一中國的可能。

三國時期是漢末戰亂後相對穩定的生產恢復期。之所以能維持三足鼎立,是因為北方戰火頻繁,受到破壞最大,一旦北方經過長時期的穩定發展,必然對南方產生絕對優勢。北方擁有最廣大的平原和農業人口,這在古代就意味著充足的兵員和糧食,蜀漢和東吳完全無法與之抗衡。所以三家歸晉是歷史的必然。歷史人物的作用是延緩或推進這個過程。

切記,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創造者。所以,答案顯而易見,不會。


應該都有可能吧。

主要是他們二人搭檔,必須是同一陣營,而且是無私心,保持他們在歷史記錄中的一貫表現。

如果岳飛回到三國時,加入蜀漢,就可以解決「蜀中無大將」的難題,諸葛亮就可以專心於蜀漢的內政建設,做好大漢丞相,坐鎮大後院,管好後勤即可。

以岳飛的軍事能力,再加上川中子弟的悍勇,只要保持一定的攻勢,不斷壓縮曹魏的土地,另外,如果是岳飛,也許會接受魏延以一支偏師出子午谷,奇襲許昌的計策,即使不會一戰功成,至少也會打亂曹魏的部署,讓許昌中,心懷大漢的一部分遺老遺少也會蠢蠢欲動,讓曹魏至少不崩盤,也會喪失大量的元氣。

至於東吳,只要在軍隊上處於壓倒勢力,許之好處,結盟即可。

至於蜀地的人口人才都不如曹魏所處的中原,這個是弱勢,但是未敢不能改變,要知道劉邦當初的發家地也是川蜀。

只要蜀漢大舉恢復大漢的旗號,只要保持在輿論,軍事上的勝利,岳飛帶領的蜀漢軍隊保持凍死不拆屋的優良品德,諸葛亮再結好中原各大豪族,未敢不能改變結局。

至於有人說從南往北的統一不可能實現,要知道歷史上可是有不少的例子的,最著名的就是朱元璋吧,以南方之軍,向北統一,不照樣逐鹿中原,北逐蒙元,定鼎中華的?

說川蜀人才不如中原的,要知道,抗戰時的革命聖地延安,地處陝北,經濟人口還不如天府之國的川蜀呢。

再說武候穿越至南宋,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時的川蜀、襄陽都屬南宋,再加上諸葛亮的大漢情結,所以他成為南宋陣營一員的可能性並不小。只要他能在朝中剛住秦檜,保證後方的穩定,保證趙構不被秦檜蠱惑,我想,以岳飛的岳家軍為首,趁此時金人內部正亂,北伐,恢復北宋的疆域,也不是難事。

有人說趙構,趙構是最大的反動者,我覺得未必。不管是怎麼樣的一個皇帝,我想他都是愛名的,都想以開疆之功,在駕崩之後,有一個比較好的廟號的,比如說「武」之類的。這樣也好有面目在死後見他的列祖列宗。尤其是恢復他的父兄徽欽二帝手裡丟掉的江山。

我想,只要是皇帝,都不會放棄這個慾望 。

而趙構最大的缺點不是壞,而是膽小軟弱,意志力不夠堅定,而秦檜正是抓住這個缺點,才能以莫須有的罪名殺掉岳飛。

如果有諸葛亮在朝,以他在三國時無敵的嘴炮和外交手段,至少能不讓秦檜專寵於趙構,從而堅定趙構北伐的信心。諸葛亮極善外交,懂得聯合戰線的作用(七擒孟獲、聯吳抗魏都是這方面能力的表現),只要再派人接觸北方漢人的起義部隊,兩者結合,北伐成功不是難事吧。

總之我覺得,如果說換個人,或者增加一個隊友,蜀漢和南宋會北伐成功,最大的關鍵是他們兩個王朝在北方都有極大的民眾基礎。三國時,大漢雖已傾頹,但是大漢三百年(只是虛數,具體年限可百度)的基業在當時的民眾心中還是極有市場,只要軍隊上保持攻勢(有效的攻勢,而非當時的相持),後方穩定,人口與經濟的差距我想不是問題。

同樣,南宋也是如此,北地漢民對於宋朝的懷念以及金朝的橫征暴虐是極好的民眾基礎,而當時北方的抗爭依然存在,恢復漢地,恢復昔日榮光依然是好多人的想法。南宋只要軍事上不犯錯,政策上不朝令夕改,政治上不出昏招,南宋再恢復疆域,甚至奪回燕雲十州也不是不可能。


南北朝克複兩京的多了,桓溫,劉裕,陳慶之。陳兵河南的祖逖,謝玄。


我亮和岳飛單獨一人已是接近逆天的人物,你還想把他們湊一塊。。歷史真能這麼假設的話,人才就成決定性因素了。。

打個比方,孔明一伐的時候手下如果有這麼一個絕對忠誠且能力獨當一面的人在,大可以放心分兵數路,把曹魏大軍堵得前進不了。幾乎可能有街亭之敗。退一步說,這相當於魏國要對付兩個孔明,其中一個還年富力強、勇武絕倫。就算司馬懿成功耗死了我亮,這還有一位等著他死呢!那可真是中國不解甲、雍涼不釋鞍。即使以曹魏的國力,能耗十年還是二十年?

宋金戰爭則不是國力和人才的問題,而是君主本身在政治上反動。就是給趙構十個孔明,十個岳飛,他照樣能殺給你看。。除非換了趙構,否則無解。


首先,歷史沒有如果;

其次,即便有了如果,也不可能。

1.孔明北伐是以攻代守,經濟差距太大,如果讓曹魏消停消停緩過手來,那吳蜀根本就沒得打,北伐不成功不是魏延不行,而是兩國實力相差太大,除非曹魏自己內亂,否則換誰都是這個結果。

2.岳飛北伐,如果趙構用孔明,那麼孔明自然是趙構的人,他會更乾淨利索地解決掉岳飛,如果孔明不是趙構的人,把他不可能爬到那個位置,趙構不是那麼簡單的人,不會看著內外臣聯手陰自己的(二聖還朝?別逗了,那朝廷里得死多少人啊……看看謙兒哥什麼下場再說吧。)


南宋倒是有可能,南宋虧在統治階級,國力是足夠的。岳飛那麼能打,北伐本來就成功一半了,諸葛亮換掉秦檜的話,搞不好能說服趙構或者直接架空他,不拖岳飛後腿,北伐還是很有希望的。

蜀漢就難度大了,畢竟蜀漢北伐不成功不是因為漢軍打仗不行。用岳飛替掉魏延不過就是用100分代替80分,諸葛亮替換秦檜則是拿90分替掉-90。把曹叡換成趙構,把司馬懿換成秦檜,蜀漢北伐就有指望啦。


基本沒用,這倆人都屬於速攻型的,耐不住寂寞。

而且他倆都屬於戰術傑出,戰略中等的類型。戰術層面連勝對手,但一吃敗仗或者不勝不負就很難維持局面。沒有看穿敵人戰略上的弱點。他們的對手在戰術層面旅次被打敗,但都堅持下來並且最終取得了勝利。並不是一句可惜就能解釋的了的。兩個一樣思維的人一起上,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岳飛和諸葛亮越能勝利,敵人就越團結。他們都只能從物理上消滅敵人,不能從理念上分化敵人。

當然,在他們的時代他們都是傑出的人物。放在整個歷史中,戰略層面確實屬於一般水平。


推薦閱讀:

明初禁止了哪些家族參加科舉科舉考試,是否意味著明朝對南宋賣國集團的清算?對此該如何認識?
金朝為何沒能滅掉南宋?
現代北方人對金朝還是南宋的歸屬感更強烈?
為什麼南宋要定都杭州,而不是南京?
南宋初年未能收復故土,秦檜和趙構誰的責任更大?

TAG:三國 | 諸葛亮 | 南宋 | 岳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