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扎克伯格說中文讓大家驚嘆,但馬雲說英文就沒什麼人驚訝?

被扎克伯格去清華說中文的視頻刷了朋友圈。

馬雲上市宣傳片以及過程中講得確實讓人眼前一亮,但之前並沒有這麼轟動。

有人說馬雲是學英語的,我只能笑一笑了

補充:

1. 扎克伯克清華視頻 : 馬克·扎克伯格清華演講全程秀中文:我想挑戰自己

2. 馬雲年輕時是杭州電大的英語教師,發起了一個「英語角」,在翻譯界慢慢的有了一些名氣,活兒太多接不過來遂成立了杭州第一家翻譯公司海博翻譯社_百度百科,擔任社長。


其實,除了說英文的中國人多,說中文的外國人少以外,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而且我在美國讀書的時候還經常能夠聽到。那就是:

「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懂英文啊!」

又或者可以換一個邏輯:

「既然來到了我們國家了,他就當然該講英文了。」

當然,其實這裡還有一個「是不是」的問題。比方說,也有美國人告訴我:「咦你的英文講的很好啊,一點都沒有口音(accent)!」

所以他們有時候感嘆的不是:「咦你竟然會說英文!」而是「咦你的英文竟然沒有口音!」

畢竟物以稀為貴,比起會說英文的「外國人英文沒有口音的外國人會來的更加讓人驚訝。


不只是扎克伯格,幾乎任何一位非華裔的外國人說中文都會讓人覺得驚嘆。

說到底也就是一種意料之外:在大家的概念里,他不該會的,如果他會,就讓人驚嘆了。

扎克伯格是沒有什麼會說中文的必要的,即便他在商業上或者技術上有需要跟中國人交流,那麼那個中國人也必定是會說英文的。

而馬雲這邊,他會英文是應該的,如果他在商業上或者技術上有需要跟外國人交流,那麼那個外國人誰知道會不會說中文呢。

我認為這是一個關於本國語言的自我認知的差別。

中文從來不是一種通用語言,學習中文的外國人幾乎都是出於興趣。可是在中國,良好的英文水平往往體現著優越的教育經歷和背景,甚至可以從側面體現此人所處的社會階層。相對於英美國家,大概拉丁語才會有此項功能。


貓吃人飯沒什麼稀奇,人吃貓糧就是新聞了。主要還是貓們內心自我文化認知擺的位置低。


馬雲最初是個英語老師嘛 你不知道?


沒想到他經受住了牆的考驗,仍然積極向組織靠攏...


一個優秀的人做什麼事一般都會做好。這可能跟她的性格,毅力,勤奮之類的有關。

馬雲照理說是從事互聯網方面,英語不會也沒啥。但是他就是能學好。

章子怡是個演員,照理她的演技已經得到觀眾的認可,有口碑,有票房,她不會英語也沒啥,但是她會。

當然他們更有錢,因此比起別人有更多的資源。

比如:創造語言環境,出國,請外教等。但是這也不能否認她們學習英語不需要時間不需要精力就比別人容易多了。

阿雅:台灣人,可能是為了主持大陸的節目,普通話講得很標準,字正腔圓,需要很多時間練習吧。再看看身邊來自全國各地的同事朋友,許多人普通話有口音,其實普通話標準對形象也有加分,也想要普通話說得好一點,但是三天就放棄。

我覺得大家要反思的是,為啥他們能夠做到而你不能?也許這就是名人和普通人之間的差距。


馬雲當了6年英語老師,他不會說英語我才驚訝好嗎?

可能也就題主會覺得一個英語老師會說英語是一件讓人驚訝的事了。


我想說,我很早就知道馬雲會英文了,你信么?大家都行,都知道。這也是馬雲從一開始在香港高調成立阿里巴巴,就定位於不停的宣傳自己宣傳他的公司他的理念,對於這樣一個國內國外到處演講的人,他會英語,是大家孰知的事,也就不會讓大家奇怪了。要說有,那也是很早前,馬雲在歐洲衛星電視英語與主持人交流,宣講他的思想那會。

但是比較而言,臉譜創始人,當年最年輕的億萬富豪,基本沒有傳出他會中文的消息。 所以,對於一向缺乏自信的中國人來說,會很奇怪。「什麼,他竟然會中文,還演講?」


林語堂在1938年用英文寫就《京華煙雲》你眼前不亮,一個跟自己老婆天天在家死磕中文的哈佛高材生嘮幾句嗑,你們驚嘆個屁啊!


因為對方是馬克-扎克伯格。

以他的江湖地位,他完全沒有必要學習中文,「想跟我對話,請說英語!」可是他做到了,還很不賴的樣子,那就說明問題了,比你年輕帥氣有錢的人,還在不斷地學習,你有什麼理由不去奮鬥?


因為——漢語太難

漢語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公認的難以掌握,在很多美國人看來,學會漢語的酷炫程度簡直和徒手解方程相媲美。

而由於中國大力推行英語教育,事實上已經有相當部分的教育程度不錯的中國人的英語閱讀水平不亞於英語母語者,而更多的人也或多或少的掌握一部分英語的聽說讀寫的能力——事實上,英語在中國從來不是個神秘的東西:以至於了解拉丁語七格的人被認為比熟練掌握英語的人酷炫,雖然後者比前者難得多。

說到拉丁語,其實一些(或者許多)美國人對拉丁語懷有複雜的情感:一方面拉丁語蘊含著所謂「典雅與智慧」的意味,它現在仍然在醫學、法律和社會科學中被普遍應用;另一方面,拉丁語也彰顯著社會教育層次的割裂,在某個法官在判決中不恰當地過多使用拉丁語時,當地某報紙做出了激烈的批評:「在判決書中對拉丁語的過度使用是法官和律師們對於沒有受過法學院教育的民眾的公然嘲諷。」

歸根結底還是英語在流行中失去了神秘感,而掌握了漢語的外國人則不然。


因為在世界範圍內,英語是通用語言,漢語不是

通用語言的意思是,如果母語不是英語,那麼需要學習英語作為基本的生存技能

不是通用語言意味著,母語不是漢語的人,學習漢語只是可有可無的興趣,是「少數派」

英語世界在整個世界中佔有優勢地位,而漢語世界至少目前還不是,承認這一點很難嗎?

類似的,在中國這個小環境裡面,漢語/普通話是通用語言

少數民族會漢語不奇怪,漢族人如果不是少數民族語言專業的,會一點兒維語、藏語,也會令人驚訝


雷布斯的英語才讓我驚訝


其實我也沒感覺到有什麼驚訝的,而且中國是個大市場,各種跡象表明他想進入中國分一杯羹,討好一下中國觀眾很正常


因為學習漢語、用漢語表達自己的觀點很難。

樓上說「英語在世界範圍內流行」我同意,但是我不同意「漢語無人問津」,因為據我所知,外面也是有開設漢語學科,也有很多人報,比起一些聽也沒聽說過的小語種,不知道強哪裡去了。

只不過學習英語相對漢語來說簡單得多。

如果身邊有外國留學生,你會發現他們想要表達的東西,通過嘴巴說出來以後的語句,很多對於我們常說漢語的人來說是「邏輯不通」的,但是我們很少會在英語表達上邏輯不通,較多的毛病是「發音不準」。

漢語到底有多難,對外漢語老師說,漢語是沒有時態和語態的變化的,所以我們用漢語表達的,虛詞和語序特別重要。你可以想像平時我們日常口語對話中,光是「了」、「著」就不是簡單能說清的。同時,正因為漢語沒有形態變化,詞與詞之間的界限就不明確,所以極其容易造成一些歧義和誤解。這些對於外國人來說是很難的?

再說漢字,大多數國家的文字是表音文字,比如印歐語,簡單說就是有一套音標系統、讀音規則,看到一個不認識的單詞,雖然我們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但是可以根據詞可以讀出來。日語、韓語是音節文字,也是可以拼的。漢字呢?兩者都不是,漢語是表意文字,字形往往和意義相連,所以我們看到一個不認識的字,我們可以通過偏旁來猜測這個字的含義,但是卻不能讀出來。

而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我們是很難感受到這種難度的,對於外國人來說,說漢語比日語、漢語,都是主賓謂結構而不是主謂賓結構的。那麼要他們接受這種主謂賓客結構,就不僅僅是學習一門語言,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


因為夠難。

其實我很驚?我們居然會中文,更難的恐怕只有喵語了。

喵!


中國人了解美國常見,了解阿爾及利亞的恐怕不多。


誰說馬雲講英文沒人驚訝的。我的美國朋友們看了他的流利程度都很吃驚。只不過中國人都知道馬雲是英語老師出身而已。


大家還沒有習慣中國地位的崛起帶來的語言普及吧,反正我到現在和外國人交流過兩次基本用的中文^_-


羅馬殖民地的奴隸會說拉丁文不奇怪,羅馬的大奴隸主會說阿拉米語就讓人感動的不行。


推薦閱讀:

Facebook 的用戶體驗有哪些值得吐槽的地方?
如何評價對出征fb冷嘲熱諷的一些人?
Facebook F8 2014 開發者大會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點?
Facebook 在 Google 眼皮底下崛起,從 Google 方面來分析原因,是否可歸結為 Google 創始人有幾年沒有競爭對手放鬆警惕?
如何看待這次帝吧FB出征?

TAG:Facebook | 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 | 馬雲人物 | 阿里巴巴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