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旅美作家沈睿對舌尖2的負面評價?
舌尖上的中國:有多好?
旅美作家沈睿批《舌尖2》民族主義作祟 「中國飯在美國,是下層社會的飯,是勞苦大眾的飯,而不是給有閑階級享受的飯。」
中國每年定期移民一批這樣的人到美國,能同時提高兩國的智商水平。——————————————————————沈睿文章本身毫無邏輯可言,沒有評價的價值。單純好奇能寫出這種文字的心態,於是出於職業習慣,不小心刨了下這個人的根,發現些有趣的東西:沈睿,精神白皮詩人王家新前妻,1994年赴美,由於身無長技,沾前夫的光搖身一變自稱詩人、文學批評家,靠向美國人教授所謂「中美比較文學」為生。其「代表作」有:《比較的偽前提:為什麼中國和美國的釘子戶無法比較》、《商業炒作和狐假虎威:中國不高興》、《出口中國女人:毛澤東的「好」建議》。
從其人生經歷和文化背景來看,對「舌尖2」有這樣為罵而罵的負面評價其實並不奇怪。
我覺得很有意思。先說一個與所見印象不符的地方。歡迎去過芝加哥的同學指正。
芝加哥的旅遊攻略有很多,沒有見過有推薦Dim Sum的。當時去吃攻略上比較推薦的「名軒」,路過過這家Dim Sum,還往裡面探頭看了看,店面大小和樣貌比較接近平時大家早上吃豆漿油條,包子和粥的鋪頭,這種規模的餐館在美國很常見。當時值春假,午餐時間,這家館子人並不多。
事實上這個詞是粵語「點心」的音譯,像吃粵式點心,早茶/下午茶的小館子都可以叫Dim Sum。我家樓下往西走五個block有兩家叫Dim Sum的。還有兩個可能會錯位,但是不大被留意的地方。
一是「爆滿」的定義。
由上,美國店面比較小,有二樓都比較罕見。同時街上雖然沒人,餐館飲品點人卻會很多。吃飯時候「爆滿」,比國內的頻率大很多。舉個例子,隔一條block的兩家星巴克,常常會有排隊十幾人的現象。國內,人流量比較大的地方,例如學校門口有兩家奶茶店,比較少出現類似情況。
另外,個人經驗,一個外國人多的小型中餐館,往往比較難吃。大型不知道。
所以「美國的中國餐館的飯不是地道的中國飯,去中國才吃到地道的中國飯」這句,雙手贊同。
二是Chinatown的印象。
人對陌生環境的想像,縱使電影電視紀錄片多麼不勝枚舉,總離不了由身邊的環境發散開。同時,外國人,對我們的印象,也一定基於Chinatown,當地華人,或有限的熒幕印象。
之前圍脖上嚴峰的一條「台灣的外省人多保留著49年的做派,反而是國內地人與時俱進,跟大流一起七十二變」云云,印象頗深。Chinatown是移民最密集,最廣闊時段內的華人,帶著當時內地的狀態和記憶建起來的。之後就不太會有大的更動了。眾所周知,Chinatown已經是一個城市裡面,公認比較髒亂差的區域。
但是這不代表內地現在,都還是那個狀態。
立即能想起來的例子,繁華一點的Chinatown,比較像之前《爸爸去哪兒》買菜的縣城的模樣,商鋪也像那些小賣部。加之不比國內,地廣人稀,有種被廢棄的破落感。而芝加哥的chinatown,在美國眾Chinatown里,也算比較破的一個。
同時,最早去美國的移民,比較多沿海人士,海渡方便。家境殷實,吃多精緻食物的社會中上層,遷移成本也比較高,不大考慮移民。這個算是常識。
所以同樣,這也不代表中國人都說粵語,不代表這些移民帶去的粵菜就等於中餐。有些我們自己的東西,西方整理歸納命名承認,也是根據他們所見認知,所接觸的現象,整理而來。不一定非要待他們命名之後,我們再削足適履。題外話。錯位的點在,國內人,比較大可能性,想像美國的城市,像大陸一樣,大面積興旺的接壤處,有Chinatown這種交通不便,地廣人稀的小縣城;
海外人想像我們,比較大的可能性,會是像美國一樣,只有北上廣深有高樓大廈,其餘所有地方,都是Chinatown及水平以下的小縣城。貧窮落後,吃不起食物,需要救濟。
微妙之處在於,大家都承認,有繁華富裕的地方沒錯,有貧窮落後的地方沒錯。有三鹿和地溝油也沒錯。但是你不知道,對方是否由這幾句話,帶著思維慣性和對China的負面印象,推衍發揮到,發展好只是極個別城市極個別人,其餘所有,都被洗腦至走火入魔,三餐尚及溫飽,終日吃地溝油,身殘志堅。
如果還不太能體會,請想像一下最近從「我們從小到大一直當你們是同胞啊血濃於水阿天哪」所帶來的落差心理。不深入追究,大家內心想像的巨大差異,不像繁簡字體那麼明顯,非常不易察覺。更正說「河南等貧困地方吃不起茶葉蛋」的台灣教授,就是這種思維的例證。由一推萬,可知未切身體驗,印象就可能有多麼差之毫釐,謬以千里。這種錯位帶來的衝擊,兩邊都呆過的人,不相信會沒有意識。因此說一件事的時候,不一定非要科普一番背景,但是,利用信息不對稱來矯飾自己的論據,總不大好。好比之前「台灣人都覺得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嗎」里有些回答。
了解這些差異,對她的《我的投降書》,也就比較好理解了。
至於「中國飯並不比其他的美食更好」,算是和「外國也有貪污的呀,也有隨地大小便的呀」式模糊差異的辯解比較類似。不同之處後者令人無語,前者帶一點「我謙虛並不隨大流我從外人角度說話-〉我比大多數人文明」的小自傲。
同理,我們也許也有思維定勢,覺得作者,以及個別演員,以及個別人士,都是個別現象。因為我們對別國,大都是旅遊、美食,人畜無害的印象呀。
只跟港台較勁,大概只是語言所及,溝通方便的緣故吧。
PS:另外建議有比較食物的文章,最好附上人均價錢及吃的頻率。不是單一變數的對照實驗算是廢棄實驗。看了下都是罵她的或者不屑的,我真的覺得吃東西這事沒什麼好自豪的,完全是地域性差別和人適應性問題,以此來引出民族自豪感,完全屬於打飛機的意淫,不服來辯。
食物地方主義和民族主義是頑固自大的表現,究竟不過是我喜歡,我不適應不同罷了,有什麼可自豪的。從這方面來說食物文化遠不如衣飾文化,後者沒那麼民族主義。——呂頻安納里波斯海軍學院的宗旨裡面不是有一條就是愛國嗎?怎麼這所培養出來尼米茲將軍的學校請了一個數典而忘其祖的傢伙?不合校訓 啊
「中國飯在美國,是下層社會的飯,是勞苦大眾的飯,而不是給有閑階級享受的飯。」我正理解不了,毫無邏輯,毫無實據,有的只是偏見,任何一個國家的菜都有陽春白雪的,也有下里巴人的,但帶血絲的牛排雖然我也喜歡吃,但也不會如沈博士一樣把一塊牛排上升帶到奢侈品的範疇吧。另外,各國菜系之間是互相滲透的,正如美國有很多中餐館,西料中做,中國也有也有西菜館,做所謂的番菜,中料西做,只為投本地人所好,所謂飲食之事,開心就好,能像如果沈博士這樣寫一篇文章把自己氣得半死,袁枚和汪曾祺豈不是每次寫作都要出生入死。
另所謂她刪博文後的那些聲明是否是真的,話說她真是其騰訊微博自我上所寫的公共名人嗎,感覺無論學識還是教養都不像呀。搜了下她近期的文章,中國的小吃與點心--蕭蕭落木--鳳凰網博客一文中,全文不用看,僅看下最後一段,我這才知道為啥她對中國菜的負面評價了,喝著咖啡,吃著青團,這口味,不是一般得重呀,米其林大廚都不一定能燒出適合她口味的菜
美食是智慧,我很為這些勞動人民自豪,我也為中國的美食自豪。
畢竟她是靠美國人,而不是靠中國人吃飯。吃人家的嘴短不是么?她不寫得很偏激很衝突,就沒辦法生存在美國了吧。就像我們喜歡聽「」韓國都是整了容的」,美國人也喜歡聽「中餐都不是上檔次的」。
不愛國只愛你 沈睿女士的新文章,看完就能明白一些。
說白了,沈睿女士就是一位不純粹的世界主義者,她的這些文章其實也就是抒發下對立情緒而已,沒有什麼價值。如果和她不在一個」頻道「上,看她的文字就是給自己添堵。
--更新--
讀者的信--對讀者的分析
讀者的信--讀者的立場與思維方式,複雜而糾結沈睿女士新日誌,內容… 從標題來看,沈睿女士更喜歡第一篇,而第二篇… 我感覺是作為一篇待批判文章而貼出的。還是那句話,若和她不在一個「頻道」上,請不要看她的文字……-一幫沒價值觀的80後導演能拍出什麼?
推薦閱讀:
※為什麼吐槽舌尖2第四集家常的人這麼多?大家吐槽是為了什麼?
※你怎麼看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4集?
※有沒有什麼精彩的西餐紀錄片?舌尖水平的。
※台灣人怎麼看待《舌尖上的中國》?
※如何把食物相關的文章寫出類似《舌尖上的中國》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