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現實中有沒有坦克使用雙聯炮台的設計?以及雙聯炮台在坦克上應用的效果如何?

我看到很多遊戲里都喜歡在坦克上用雙聯炮台的設計,所以想知道現實中是怎麼樣的。感謝回答


題主說的應該是西木風格的「雙炮四履帶」設計,亦即猛獁坦克/天啟坦克/炎黃坦克/聯邦61式坦克的那種風格。然而很遺憾,這種設計在現實中是代價遠大於收益,甚至可以說是毫無意義的。

聯裝炮的設計來自於軍艦炮台。在以炮戰為主要海戰形式的時期,海軍的對決方式都是雙方戰艦拉成戰列線、在十餘公里的距離上以曲射的方式對射。由於當時單門艦炮的射速、火控水平、命中率都十分有限(在海況千變萬化的海面上,艦炮也無法像陸炮一樣直接標定諸元進行精確射擊。因此艦炮對射時必須以「齊射-校準」的方式對目標形成「跨射」,以期命中目標);同時動輒數千乃至上萬噸、且具有完備損管措施的軍艦通常需要被多次命中才會失去作戰能力。因此軍艦必須在有限的空間內增加火炮數量以增加火力密度、確保對射中的毀傷效率。(然而如今,火力密度更高的中小口徑單裝速射炮也早已取代笨重的聯裝炮成為軍艦的主要自衛火力)

然而現代坦克作為一種突擊兵器,其典型的作戰方式為在兩公里之內的距離上,以直瞄方式摧毀敵方目標,且目前坦克主炮的威力對於其預想的絕大多數目標來說都是過剩甚至遠遠過剩的(除了同代主戰坦克的正面裝甲以外,主戰坦克的主炮可以一擊摧毀其所見的幾乎所有目標),因而坦克炮不需要、也無法通過齊射的方式增加「火力密度」。那麼當坦克使用聯裝炮塔時,便會面臨如下問題:

1、坦克的火力密度瓶頸根本不是裝填速度,而是發現目標與瞄準目標計算射擊諸元的反應時間。在直瞄射擊時,兩門火炮的每次射擊都必須分別瞄準並重新計算諸元,這一點便足以抵消聯裝炮微弱的「火力密度」優勢。

2、炮塔座圈承受難以承受額外的力矩。坦克主炮的後坐力十分巨大,偏離炮塔軸心安裝的主炮,在單側開火時會使炮塔座圈受到來自火炮後坐力的一個巨大的扭轉力矩。以目前的設計與材料水平來說,這是難以承受的。

3、一門額外的火炮及配套的彈藥與供彈系統(且不論為兩門炮供彈的供彈系統,複雜度可能成倍增加)可能會為坦克增加數噸乃至十餘噸的重量,而重量增加則會在總體設計中擠占噸位與體積,在增加噸位與迎彈面積的同時,對坦克的防護性(更大的迎彈面積與攤薄了的裝甲厚度)、機動力(懸掛系統與動力系統)與可靠性也會造成顯著的負面影響。


你們圖樣

識得唔識得啊

當然這輛車裝兩門炮的目的,跟這個車有點關係


早期的戰車,大多裝備的是小口徑或者機炮,就算是搭載兩門戰車炮,也不會佔據特別大的空間。

精度不夠數量補那會還行

mtls-1g14未裝備部隊

二次大戰後坦克炮口徑已經不再是戰前那種,還有一票小水管的樣子。當一個炮塔塞進兩門至少100mm的戰車炮,務必需要兩個裝填手或是自動裝彈機,再加上兩個炮尾佔據了炮塔內太多的空間,炮塔座圈直徑也會變得更大。這會影響到車體長度和寬度,隨之而來的是戰車側面和正面裝甲重量的增加。兩門火炮會消耗更多的彈藥,這還得增加足夠的空間。就算是這些已經造成足夠的麻煩了,而且雙聯炮在戰車上的精度也很可疑。

eve

現在,只有一些自行火炮還在使用雙聯炮台的設計,比如AMDS("Advanced MOrtar System")

這玩意可以搭載在很多陸戰平台上,

AMOS

AMOS?, "Advanced MOrtar System", is a double barreled breech-loading 120 mm mortar turret designed to be mounted on wheeled or tracked APC chassis and on fast combat boats. It is able to operate autonomously with impressive firepower, including direct and indirect fire capability together with Multible Rounds Simultaneous Impact (MRSI), up to a range of 10 km.

Due to turret mounting AMOS has a full 360-degree field of fire at elevations between -3 to +85 degrees. Thus, AMOS is capable of both direct fire for selfprotection and conventional indirect fire.

Ammo used in AMOS is conventional smooth bore mortar 120 mm fin-stabilised ammunition with a short stub case added.

The turret armour and APC chassis provide protection for crew against infantry weapons fire, artillery shell fragments and NBC weapons.

AMOS crew normally consists of four men: driver, commander, gunner and loader. Of these, commander and gunner are seated in the turret.

Thanks to its electronic equipment AMOS is capable of fully independent operation, but traditional optomechanical aiming methods are retained as back up.

Patria H?gglunds is responsible for co-ordination of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of the AMOS new generation mortar system.

High rate of fire due to double barrel concept

Direct fire capability

Rapid deployment due to instrumentation for vehicle location and attitude; well suited for shoot scoot tactics

Ballistic protection against infantry weapons and splinters

Muzzle blast and NBC protection Low chassis loads due to recoiling mechanism; suitability for both wheeled and tracked chassis

Suitability for all standard 120 smoothbore mortar ammunition as well as smart guided ammunition

Full 360° traverse without limitations due to turret mounting and recoil mechanism


雙聯裝火炮的真·坦克,其他回答里都說過了。這裡來一個火力支援車:俄國的БМПТ,外號「終結者」或「死亡聯合收割機」。

(是啊,中文維基上面這個[[BMPT]]的條目,還是我翻譯的,應該是09年的事。不過內容已經過時了,後來也沒跟進上去。)

09年展出的第一版,使用Т-72坦克的底盤

2016年展出的第二版,又叫「БМПТ-72」或「終結者2」,底盤不變,炮塔重構

БМПТ安裝了兩門30毫米機炮,另外還有4發反坦克導彈,還有2門30毫米榴彈發射器。其作戰定位就是填補坦克與步兵戰車之間的火力空白,給城市戰中的坦克提供火力支援;在郊區作戰時也可以提供可靠的火力補充。這是俄軍相關研發機構在兩次車臣戰爭以及接下來高加索反恐作戰中總結下來的成果。

聽起來很不錯嘛,但毛子自己起初沒有買。倒是隔壁哈薩克買了一批回去。

前幾年,毛子在發布新一代Т-14坦克的同時,也對外展示了Т-15和「庫爾幹人-25」型重型步兵戰車。然而,這次又輪到不買這兩個車型、選擇在2017年下單購買一批第二版БМПТ。

此外,阿爾及利亞也在2016年下單採購了,預計首批會在2018年到貨。


emmmmm……按字面意思,三德子的flakpanzer高射坦克……那也是坦克嘛。來,四聯裝走起~


你會發現,一發打不穿的,兩發一樣打不穿。還降低精度,佔用空間和質量。

制約坦克口徑增加的很大一個因素就是炮塔座圈不能再大了。

有那個空間,放上一門更大的炮豈不是性價比更高?


請不要叫我防空車,叫我天啟坦克。

如果覺得我不是坦克,那麼我給你打一個豹一看看。


謝邀

現實中一個車組要用通炮桿捅兩個炮管怕不是要罵娘


俄羅斯是不是有一個「聯盟」雙152自行火炮


坦克要的是穿甲,多聯只能增加火力密度,對坦克來說沒用。


首先說明一點,題目中的「雙炮台」應改為「雙炮塔」。因為真正有炮「台」的坦克極少。

不知道題主是否了解早期坦克發展史。其實,第一種投入實戰的坦克就可以被稱為雙炮塔(台)坦克。

Mark I型坦克,車身左右各一個炮……塔?好像不大對。因為它的火炮安裝方式是仿照艦船上炮郭的,所以……我也不清楚怎麼稱呼它。

一戰後出現了一股多炮塔坦克風潮,比如說

英國維克斯Mk.E,這是A構型,兩個單裝機槍塔。

T-26 1931年型。同樣是雙炮塔。

T-26是蘇聯以維克斯Mk.E為基礎設計的,其雙炮塔特點也保留了下來。

T-26 1931-1932年型均為雙炮塔坦克,從1933年開始換裝BT-5的炮塔,成為單炮塔坦克,但雙炮塔型仍有生產。

T-26 1932年型,雙炮塔,每個裝一挺7.62毫米DT機槍。炮塔可旋轉270度。

T-26 1933年型雙炮塔坦克。1933年蘇聯已經開始生產單炮塔型的T-26了,不明白為什麼還要生產雙炮塔型的。

T-26 1932年型,裝備1挺7.62毫米DT機槍和1門37毫米B-1坦克炮(法國哈奇開斯炮的蘇聯版)的型號。後來換裝PS-2 1930型坦克炮(德國Pak 30型炮的蘇聯版)。裝備火炮的型號主要作為指揮坦克。

正兒八經的指揮坦克,T-26 PT 1932年型,裝有71-TK-1型車載電台。

裝備45毫米20K 1932/38型火炮的T-26 1932年型。

蘇聯在多炮塔神教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又搞出了更龐大的多炮塔怪物:

三炮塔的T-28中型坦克。

五炮塔的T-35重型坦克。

當然,這些不在解答範圍之內,暫且不表。

先寫到這,下次更新德、法等國的雙炮塔坦克。

圖片來源:《東線裝甲戰》。


例子很多,這麼多答案列舉得差不多了。我就補充一點兒.

坦克炮塔內安裝多個炮管,或者一輛車安裝多個炮塔,最主要的目的是:1.提高火力密度;2.實現多用途;3.增寬武器射界;4.增強可靠性(抗損).

第一個目的主要有兩種實現方法。第一是增加炮管數量,這屬於簡單粗暴但有效的堆砌思路;第二是提高單個武器的射速,這就是技術流了.前者遇到的最大問題是狹小空間內怎麼塞進兩門大炮的矛盾.火炮助退裝置,炮尾,方向和高低機構等裝置體積不小,口徑越大的火炮這些玩意也越佔地方,另外要安排兩個獨立的炮組人員,這些需要更大更重的炮塔來容納.坦克裝甲車輛的體積和重量都有諸多限制,裝兩門大中口徑主炮困難不小.所以大家看到成功的雙主炮炮塔,多數都是中小口徑自動火炮.因為體積小,操作人數少.第二種方法更實際一些,隨著技術進步,今天的坦克主炮擁有先進的火控系統,無論是靠熟練的裝彈手還是自動裝彈機,射速都足以滿足戰術要求,再硬塞一門主炮已經無必要了.

第二個目的實現方法就是在炮塔內塞進不同口徑的火炮,比如一門大口徑主炮和一門小口徑副炮.最有名的例子可能是元首的"老鼠".這種思路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炮塔空間壓力,可以根據目標種類和距離選擇不同火炮,而且一個炮組就夠用了.問題是不同口徑的彈藥會逼得後勤罵街,而且炮塔仍然會嚴重超重,成功的例子也很少.

第三和第四個目的就是多炮塔神教了.坦克剛登上歷史舞台時有過很多嘗試,但今天已經基本都淘汰了.原因不僅僅是超重問題,戰術的發展也不再有這種需求.比如炮塔多射界雖然更廣,但如果坦克需要應對四面八方都是敵人的境地時,說明自己已經孤軍深入陷入重圍而且失去同伴掩護,杖打得這麼慘了炮塔再多也於事無補.至於可靠性,本來是軍艦的思路,一個炮塔被打爛還有其他的.但坦克的體量怎能跟人家戰艦比,不管被擊穿哪裡,坦克里的人死得也差不多了,剩下的都在逃命,誰還會用其他炮塔繼續打呢.


多炮塔坦克是有的,誕生於一戰和二戰之間。

典型的型號有英國的獨立號,法國的FCM F1,蘇聯的T-35和SMK以及日本的95重戰。

這種設計早在二戰初期就被全盤否定了(或被吊打),因為戰場多面手的角色只是妄想。多炮塔坦克本身體積巨大,重量也很大,因此機動性大打折扣。其次,為了安置炮塔,車體裝甲需要做出很大的犧牲,這也導致幾乎所有現實中的多炮塔坦克都皮薄餡大。目前就連很多戰艦也拋棄了多炮塔的方案,只有遊戲中為了讓機械設計看起來比較厚重才會採用這種設計。


沒什麼卵用,一發打不穿的兩發齊射照樣打不穿(其實未必,但那樣對於對方裝甲的損毀計算很大程度上講會成為一門玄學)。先打一發再打一發會影響第二發的精度,而且只能說是從純粹數據來看增加了擊中弱點的概率,除非保證兩發落點完全一致。相比雙聯炮台不如雙炮,比如反裝甲和反步兵的設計,類似於雙炮的丘吉爾(只說設計理念)。有這個心思不如弄個多聯的自行火炮,一發多種彈頭,比如集束配雲爆,步兵、裝甲一次解決,或者像多聯裝高炮一樣超大面積火力覆蓋,只要後勤跟得上。畢竟現實世界是打弱點,不是打血條。


美國和蘇聯以前的m3格蘭特和t28,而且還不止三個炮,雖然都不是在一個炮塔


德國戰後搞過實驗,還是自動裝彈機的,不過貌似效果不好

圖侵刪

圖片來源


坦克出現早期人們對坦克的設計沒有經驗,出現了很多奇葩的設計,多炮塔,多火炮的坦克在二戰前比比皆是。但實戰很快就證明,坦克主要應該用來作突擊力量,要在高度危險環境下作戰,強調的是火力,防護和機動的統一。多火炮或者多炮塔,佔用巨大體積和重量,在發動機功率一定情況下,需要犧牲防護和機動,得不償失。


瑞典AMOS迫擊炮,2x120mm炮管,CV90系列的底盤在最近也被「升級」為坦克底盤了。

蘇聯279工程,四條履帶,長相邪惡。


考慮到炮長得難度沒有


吶,開心就好,五聯裝


推薦閱讀:

為什麼坦克炮的最大仰角都很小?
如何破解羅馬第一次布匿戰爭的「烏鴉弔橋」?
如果讓 EVE 中的軍團司令指揮一場真的戰爭,他們能做到什麼程度?
你是怎麼看待「祖流放」?
穿著防彈衣被打一槍是怎樣的體驗?

TAG:軍事 | 戰爭 | 坦克 | 軍事裝備 | 戰爭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