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讓女兒住家裡怎麼辦?

謝謝大家,問題已經解決了(*^_^*)。

出於隱私考慮刪除了聊天記錄截圖。


謝邀。。。

補充

tian tian(作者) 回復 藺琳查看對話

因為我婆婆非常重視兒媳婦的家庭背景。我和老公一直想方設法隱瞞我父母離異之類的各種原生家庭問題。。。百日宴,我母親都不來,婆婆會很生氣的,也會很沒面子的。所以,相當於,我送了六萬多塊錢的禮物,請我母親來給我婆婆演一場戲。當然,也可以理解為母親來看看女兒女婿和外孫。也可以理解為母女一場,情分完結。。。求同存異吧。我不想多思考了。

3 贊12 小時前刪除推薦摺疊

結論在最後面。

為什麼邀請我。。。

兒子擺百日宴。我媽第一次來見我的公公婆婆的孩子。(她沒有參加我的婚禮。孩子出生時 她也沒有來。)

給了我1萬元紅包。

然後多次給我公公婆婆丈夫和各種親戚朋友說這個紅包,重申這是她給我的。

私底下,再三叮囑我,下半年她生日,她丈夫生日,她兒子結婚,之類的各種事情,暗示我別忘了發紅包。

然後給我買了一個茶几上面用的垃圾盒子,一個抽紙盒,一些廚房清潔工具,找我要了100元。因為是給我買的,且用在我的家裡。走之前把找零的十幾塊錢放在茶几上了。表達了,她沒有貪污我的錢。

在我家住了兩天。把我囤的護膚品,化妝品,包包,風衣,披肩絲巾,搜刮一空。而且只挑揀最貴的拿。不看樣式新舊,只看吊牌和logo。即使她用不上,還可以送人。畢竟,她開的度假村裡面,還有那麼多性工作者。拿的時候,理直氣壯的。理由是,我要餵奶,不能護膚,不能穿好衣服,不能拿好包包,太浪費了。。。。來的時候她只帶了一個挎包和一個最小的行李箱。走的時候是兩個小行李箱,一個出國用的最大號的行李箱,一個大購物袋。全部是我的東西,包括箱子也是我的。我已經沒心思去計算,總共拿走了多少錢的東西。

沒有抱過一次我兒子。

也沒有問過一句我的工作,房貸,婆媳關係。

事實上,從我出生到現在,她只給過我一次錢,就是這一萬。但是拿走的東西絕對超過六萬。

沒有給我做過一次飯。即使是我多次住院,手術。

沒有問過我一句生活好不好,學習怎麼樣 工作累不累。讀書時有沒有去吃飯,什麼時候定親結婚,買房子缺不缺錢。。。

可是,她真的不缺錢。她買房子,都是一個單元樓這樣子的買。汽車也有好幾輛。

那又怎麼樣呢?我並沒有什麼痛苦的,也沒有什麼抱怨的。

因為讀書有貧困生補助,有獎學金。心無雜念的好好學習,重點大學裡面助學金,助學貸款,非常容易申請的。

戀愛的時候,目標明確,內心強大。理智而誠懇,不卑不亢的對待男友和婆婆。不作不鬧,好好戀愛好好結婚。

工作確實有很多挫折。人生,誰沒有低谷?平常心對待。職場本來就應該是起起伏伏的。失敗了,從頭來過就是了。我也有押錯了寶,輸的想偷錢的時候。但是不會退縮。

多健身,多曬太陽。少聽壓抑的低調的音樂,不看某些文藝片和某些小說。少抱怨。

道德,習俗,感情什麼的,是約束自己的。不是約束別人的。

我可以約束自己,做個好女兒,不給母親添麻煩,不找母親分家產,不抱怨母親。家裡的護膚品包包衣服隨她拿。婆婆丈夫抱怨她 ,盡量安撫婆婆的情緒。每年定時給她打電話問候。

我不能約束母親,或者要求母親什麼。例如,她不贊同我的工作,不支持我讀書,也不會給我做一次飯。一切都隨她去吧。她好好的,開開心心的,就行了。

這一切的前提是:我是個內心強大的人,我能處理好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即使一無所有了,我也能重新來過。


傷人勿怪。
如果換一個問題:媽媽住在女兒的家裡,由於習慣不同已經對女兒生活造成麻煩,反覆溝通她不聽甚至還要哭鬧威脅,女兒應該怎麼辦?
我估計會有更多人強調,作為成年子女應該爭取自己獨立的生活空間,應該擁有安排自己生活方式的絕對自由。

從成年那天起,就決定任何人都不能通過講道理以外的方式,尤其是以表演感情戲的方式,影響我對自己人生的決定,包括我爸媽。
所以,我同時也要尊重身邊人的看法,尊重他們的生活方式,盡量不侵入他們的生活空間,當我的行為對別人的生活產生了影響,就必須考慮對方的意見。尤其是對爸媽,因為長年的寄生關係,自己的一些行為習慣,可能一直對他們產生影響,而我卻還沒意識到。

大姐,你是成年人了,你和父母都是同樣的成年人,兩個彼此對等獨立的成年人,都應該有能力照顧自己的生活和情緒,這才是一個獨立的成年人的樣子。
你承不承認自己是個成年人?你見到過哪兩個正常的成年人之間有哺育、給養、撫慰的關係?即使有,也不代表你有權利要求別人也這麼對你,別人有權利選擇除了侵犯以外的任何對待你的方式。沒有誰應該為你準備好生活條件,也沒有誰應該時刻等著撫慰你的玻璃心…各自有各自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空間,碰巧重疊了就同行一段、有異同就分道揚鑣,委屈任何一方的關係都不會長久,自己更不應該還想著讓別人拿自己人生時刻等著補全你,這才是兩個成年人之間正常的關係形式。
你母親也是千千萬萬個成年人中的一個,憑什麼你需要支持的時候她就得支持你,你需要安慰的時候她就得安慰你…?她就不能拒絕別人來干擾她的生活?就不能拒絕習慣不同的舍友?你憑什麼要求她為你活著?一旦停止接濟你、拒絕包容你那就是罪大惡極?
即使全天下有一萬個母親,九千九百九十九個母親延長對自己的兒女撫育時間,也不代表你母親沒有保持獨立的權利。
你已經是成年人了,面對挫折應該是自己反省經驗、承擔壓力、開導自己,而不是哭著回家找媽媽,媽媽不接納你還覺得媽太無情。你究竟要在精神上被哺育到什麼時候?你需要關愛可以,但是不強迫別人愛你,更不要以弱受姿態譴責別人的不愛你,你沒權利要求任何一個獨立人強制性的愛你。

看了上面的答案,無非就是這個母親太無情:「天吶,母親怎能不照顧自己的女兒」。那好,你既然享受被安排的關係,等以後你媽對你的婚姻對象、子女教育有和你相左的意見的時候,我提前給您說一句「天吶,你怎麼能不聽自己媽的話」。

還有就是說現在正是失落的時候,母親這樣做太不恰當。這是什麼奇怪的邏輯,失落必須被安慰?還是那句話,以兩個成年人的方式看待這段關係,你失落需要被安慰是你的問題,安慰不安慰是我的自由,別拿你的弱受狀態綁架任何人。

最後竟然還有奇葩的,說以後讓母親自己養自己,我靠,你成年之前被撫育的時間段被你自己吃了?還是你天生十八歲??


不請自來。

我一直覺得我的三觀是超前的正的。

父母在我高中時就玩命給我灌輸成年後不養我的思想,搞得我一直都很擔心大學交不起學費怎麼辦,後來老媽老爸做出了讓我安心的舉動,說結合中國國情,資助我到畢業。

果然,畢業後我就沒有在家裡住過超過一星期,每天早上叨叨我起床就算了,趁我睡覺放我們家狗子咬我,睡到8點都說我賴床,天天叨叨叨叨讓我有本事去女朋友家住。

還好我高中起就不住在家裡,不然都要精神衰弱了,目前住公司宿舍,距離家裡600公里吧,只有住公司,才能睡個好覺。在家裡簡直…哎……

個人覺得父母的義務已經在我們20歲前就盡到了,往後我們只能將父母當作朋友來處,對我好,我感激,不幫忙,不抱怨。

我是個成年人,挫折會有,但是不會再去找父母訴苦了,因為沒有感同身受這一說,他們現在能給我的只有作為一個成年人建議和意見,而真正處理問題的人,還是我們自己。

ps我不反對成年後還和父母一起住隨便找個工作甚至啃老,但是我不行,我還是不喜歡別人瞎操心我的事,我在父母退休後會多陪他們,回報他們在我人生頭20年里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給我的關愛。

我三觀是不是好正?

另外的話題

想知道為什麼很多人覺得父母的資源也是我們自己資源的一種,父母的能力也是自己炫耀的資本,父母的房產錢財最後會屬於我們,當然來自父母的饋贈我不反對,但這特么又不是我靠雙手掙的,最後就算不屬於我們,為什麼還有人會覺得不應該不屬於我們。

難道是大部分人都習慣了父母的愛一直是無私的?怎麼不對另一半這麼無私呢,父母才陪多少年?最近出軌、家暴的新聞太多,是我的錯覺?

就說說看有多少人對自己的伴侶是無保留的愛著的吧,我要看看是不是我認為的只是我認為的,謝謝。


看到對話被徹底震驚了

媽媽提到自己很委屈,不知道哪裡做錯了。

確實,如果是對一個陌生人,媽媽說的這番話甚至無可指責:你不能選擇自己要聽的話,也不能片面的想要對號入座。是的,每個人要發展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而不能等待社會去適應自己。

媽媽的話看似無懈可擊。

但問題在於,對話者的角色不是這樣的:對話的另一方是女兒,這是在對自己的女兒說話!

雖然中國傳統上以孩子為中心的思想已經得到了改變,父母也應該擁有並追求自己的幸福。但這個母親的觀念已經遠遠超越了時代:我們50左右的人,會開始惜命,會保養自己,會……本質上,這些話都沒錯,但問題在於,對困境中的女兒,父母是要拒絕還是提供擁抱、支持?

一旦溝通雙方對彼此角色的認知發生錯位,溝通將難以進行

這個母親對女兒的話讓我震驚,但我能理解她的觀點。這幾乎就是母親版的自我宣言:我想過自由幸福的生活,包括女兒在內,你們都不要打擾我,麻煩我!

關於教育,我們好多父母的觀念,已被心理學實驗證明問題重重,比如拒絕能否激發鬥志?批評、侮辱能否帶來行為表現改善?一味表揚能否促進健康成長?

你的朋友,在最需要心理支持的時候,被自己最親的人拒絕了。這種疊加的傷害,會令人絕望。聽她訴說,展現接納,會有助於她順利度過難關。

祝好!


自己鬧獨立的時候讓爸媽不要管,自己想回來受到爸媽庇護的時候卻又怪爸媽太絕情。

這一代年輕人可真難伺候啊。

她媽媽只是不想請個「媽」回家,有問題么?沒問題。


很多事情,特別是親密關係中發生的事情,沒有對錯之分,只是觀念不同。

我家相反。

我是一個特別討厭吵架,特別討厭看見女人尖酸刻薄說話嘴臉,特別討厭嘴碎家長里短的人。

我的觀念里,既然住在一起要吵架要不開心不自在,那就分開住吧。

我身體也不見得很好,吵一次架我頭疼半個月。

但是她不這麼認為,她覺得父母和孩子沒有隔夜仇,吵架歸吵架,是因為我還小,不懂事…

沒辦法交流。

我要是說,老子就是記仇,估計會被別人指著脊梁骨罵。

但事實就是,我選擇不記仇,但是我記得這種不舒服的感覺,而且在這種感覺中我沒辦法開心。道理人人都會,可誰來教教我怎麼不會在這種環境里不開心?誰來教教我如何生活?

既然我已經養成了這個你找茬吵架,我敷衍看戲的心態。懂么,就是像看著籠子里動物在咆哮,我是憐憫的心態。

既然我非常喜歡,而且是從心底里喜歡獨居的生活,從來不覺得寂寞孤獨是很悲慘的事情,那為什麼不放自己一條生路?

何必呢?

題主閨蜜的問題在於,她沒有想明白,世間事,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任何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應該。父母在你18歲之前做的是義務和愛,18歲後就是愛了。

而且,他們無論用什麼方式愛你,都是他們做的決定,他們做不做是一回事,你要不要又是另一回事。

好好愛自己,好好工作,戀愛,處理社交關係,把自己活好了,就沒有什麼可怕的。


無言以對,對於這種特殊情況,肯定有特殊的背景條件。不太好多評價。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冷漠。


就這些,感覺都沒什麼錯的,成年了住家裡要分擔一些家務,燒飯掃地什麼的,她母親也沒堅決地拒絕她住,讓她記住小時候有批評她,也有表揚她,大學選專業也沒幹預,估計工作和男票方面也不會幹預,女孩子有點自卑,很敏感,試著去找個男朋友(積極樂觀的人品好的)可能會有所緩解


把贊同母親的都贊了,懷疑自己三觀是不是不正,然後重新仔細看了下,又不是沒給女兒找房子,只是不願意跟女兒一塊住,難道女兒真的不應該想想自己的問題,為啥自己母親都不願意跟自己一塊住,只想到是自己媽跟別人家的不一樣,冷漠?


媽媽是個獨立自強的好女人,唯一的問題是她不愛自己的女兒。

這個家裡,被媽媽厭棄的,可能不只女兒一人,也許其他家庭成員,爸爸、爺爺、奶奶,都是被媽媽當成累贅和負擔的人。從這一點來說,媽媽的日子也挺難的,要跟這麼多自己討厭的人生活在一起,因此,也難怪她急於擺脫自己的女兒。

這樣的母親,不建議這位女兒過多接近,因為接近母親只會給她帶來更多傷害。如果缺錢,可以先跟父母借一點;如果需要做心理諮詢,可以自己去做;二十多歲的女生,不需要樣樣都指望父母,應該自己學習獨立生活,最重要的是,要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光里,找到自我。

可能這位女兒從小就想討好媽媽,忽視了自己的個人成長吧,所以軟弱時總期待得到來自於他人的支持。但是生活的殘酷就在於,它很少「錦上添花」,卻總是「雪上加霜」,當你覺得自己很慘的時候,生活總是會冷冷的踩上一腳,告訴你生活還能更慘些。

沒有人能靠祈求別人的同情來過好自己的日子,因此,給這位女兒再多的同情也沒有用,反而是讓她沉溺在自己的痛苦和軟弱里無法自拔。她應該學會的,是像一個成年人那樣,獨立的面對自己的痛苦,等待最糟糕的日子過去,並且腳踏實地的過好每一天,找到自我,尊重自我,接納自我,讚賞自我,逐漸增強自己活得幸福的能力。

生活無分對錯,就如同今天探討究竟母親做得對錯與否都毫無意義,現實就是母親很難被改變,即使女兒搬回家裡,也得不到自己期待中的關愛,即使得到自己期待中的關愛,也不能幫助她找到自我和獲得幸福。要做的,只是接受現實,並且過好生活的每一天。


做這個媽媽的女兒很可憐。媽媽太無情。

其實我覺得姑娘不要和媽媽一起住反而好一點,整個對話中女兒一直是委婉哀求的口吻,而媽媽則非常強勢甚至歇斯底里,我不否認和這件事本身性質是女兒有求於母親有關。

最讓我覺得糟糕的是兩個人溝通邏輯不在一個層次,媽媽一直強調自己對女兒好的層面,女兒一直強調媽媽對她有創傷的層面。就像打個巴掌給個梨,一個一直說你打了我我難過,一個一直說我把梨都給你了沒給別人你還bb。

完全是雞同鴨講。

其實很多抑鬱者的父母都是這樣的,拚命地逃避問題,逃避不了就否認,否認不了就暴怒。並不是抑鬱症的孩子沒良心總討父母生氣,而是這種一直無視孩子心靈感受,選擇性失明的父母容易使孩子患上抑鬱。

他們總說你無法選擇父母,哪個人能不做錯呢,是的,父母也會犯錯,但是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反思和改變,而不是一味否認,然後強調我對你多麼好你就是自己作。

這個姑娘如果回到家裡和媽媽一起住,她會更惡化,因為同在一個屋檐下,意味著時時刻刻的討好和迎合,媽媽不斷強調自己對女兒的恩情反而會引發抑鬱症患者的自我懷疑。

是不是媽媽真的非常棒,而我太沒用了呢?

不是。

而是你能帶著病痛忍受、遷就這樣孩子一樣的,自以為是的父母,你已經很棒了,這樣的你,雖然暫時遇到了人生的低谷,但你一定有力量靠自己闖過去。

我的建議是不要回去,不要回去,那裡真的不是家,只是一個粉飾太平的形式,一旦回去孩子就馬上成為父母意志的囚徒和失去自我的演員。

這樣的房子太可怕了,我寧願不要。

有一句話他們說對了,孩子無法選擇父母,因此對於這個只能依賴你只能擁有你的生命,你們,到底抱著多深的覺悟?

連我養條小狗都會覺得,既然它只能依靠我,那我一定要竭力對它最好,不要委屈了無助的小生命。

但我不知道多少父母對於孩子的認為是,反正你沒法選擇,你只有我,所以你是我隨踢隨打的癩皮狗,給你吃就不錯了,還敢賴我打你。

打了你又怎麼樣,不許我心情不好么?

隔壁家腿都打瘸了也不敢叫一聲,你還敢吠?你就不能學得賤點?

他們只敢對自己的孩子這樣,對待陌生人,對待不依賴他們的個體,他們又會像豬狗一樣鞍前馬後,生怕別人有一點點不高興。

我一直搞不懂這些人怎麼想的,以至於現在在街上看到那些能在他人面前維護自己孩子的父母都覺得很羨慕。

我相信每一個還沒有自殺的抑鬱症患者都是堅強、勇敢的人,能夠忍耐每時每刻伴隨著呼吸的痛苦,能夠忍耐無孔不入的對自己的唾棄仍然存在於這個世界上,這已經消耗了普通人無法想像的精力和能量,生命對於他們而言隨時都要油盡燈枯,不知道還能不能撐,不知道還能撐多久。

但無論如何請記住,你沒有錯。

錯都在你不能選擇的父母,他們秉承著「捅死你是為了讓你早日投胎你還不感恩戴德」的信念維繫著自身虛妄的意志。

這種人,是陌生人我會遠離,是自己的父母我也會遠離。抑鬱症需要的不是他們進一步的迫害,需要在真正接受你的人的陪伴下慢慢看清自己,破除幻想。

或者,獨處也是可以的。

但一定要看醫生,吃藥,好好聽醫生的話。

我的言辭非常激烈因為觸動了我自己的家事,從小父親嚴厲母愛缺位,至今覺得自己像個殘疾人,不屬於這個世界。和這個妹子一樣,無法與父母溝通,他們認為我是白眼狼,我認為他們毀了我的一生。後天抑鬱加上我父親遺傳給我天生的精神障礙,簡直要受不了。

後來與父親完全不說話了,好了一點,依然痛苦。

妹子一定要好起來。

我真的希望所有病人都好起來,你們值得更好的生活。


來自家長的批評是必要的,但是批評也是看時機的。

不分場合、情景的批評起到的正面作用並不一定抵消的了產生的負面作用。

以上都是我爸媽跟我說的,從小學到大學見過我爸媽的朋友都跟我講你爸媽好開明,事實上我的父母這樣子的教育方式是因為他們兩個的童年階段一直到青年前期都有過大量來自家庭的痛苦體驗。

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擁有這些體驗並能轉化為對孩子的正面影響,所以我個人是支持為人父母要先參加考試的。

像題主圖裡這個狀況,我覺得不叫親子教育了,叫痛打落水狗。


基本看到這位母親曾經不幸的童年,以及將要不幸的晚年了。


抑鬱症,需要去醫院而不是上知乎。


我只看到了一點,這個母親自己說話會傷到他人的心,拒絕改善還必須要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與態度。

和「我說話就是很沖,你體諒點」一樣令人不舒服。


看了聊天記錄,首先,你的閨蜜,是個很孝順,也懂事的姑娘,雖然內心對自己的母親帶著不滿,但是言語之間依然充滿尊敬,比起那些動輒就和父母吹鬍子瞪眼的小公主/小皇帝,已經很好了。

總結來說,對話的這兩方,一方是渴望家庭關愛的女兒,一方是年過半百想要多為自己考慮的母親。就像前面的答主們回答的,理論上來說,兩方都無過錯。但是按照我們民族主流的家庭倫理觀來講,你閨蜜母親的這種想法,的確不多見。

算是不幸的吧,我也和題主閨蜜一樣,有一個這樣的母親。可以說她的一生都是在為自己活著。而且是只為自己。年輕的時候,擁有這種想法,倒也是正常的。我們經常被各種雞湯灌輸,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應該為自己而活。我也非常反對有了孩子之後,自己的生活甚至自我完全丟失,全部鋪在孩子家庭身上的這種生活方式。但是如果選擇了成為人母,卻不想盡到作為母親的責任,孩子的生活一旦影響了自己,就站出來指責孩子有問題,那當初為什麼要選擇成為母親呢?作為孩子,當初又沒有求著媽媽生下我。

我的母親,從我出生,就一直覺得我的存在影響了她的生活、工作、升職。這種抱怨一直持續到我小學畢業,她終於撇下我這個累贅,自己去了美國生活。一去就是十五年。

我私認為她是很後悔生下我的,雖然她一直未曾說過。

有點跑題。回歸到題主問的「該怎麼辦」。該怎麼辦呢。我雖然感同身受,但所提供的方法,其實也不算多優。我自己的做法是,知道了家裡確實不想讓我回去打擾他們的生活之後,就完全沒有了要回去住的想法。也許是那點僅剩的自尊心在作祟吧。如果會被人嫌棄,生活起來肯定也不算多舒心,那真的不如搬出去。帶來的好處是的確會比同齡人更早獨立。然而人是不能過多的缺失情感的。丟掉的那些親情,就從友情和愛情中來彌補吧。不一樣的感情,當然無法等同,不過也確無他法。

你的閨蜜有題主這種關心她,能夠跑來知乎問該怎麼做的好朋友,真的很幸運。但是可能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多陪伴她,哪怕是小女生之間的逛街、看電影,聊八卦,都是可以的。然後,到她的生命中出現那個對的人,開啟新的家庭,原生家庭帶來的那些痛楚,就會慢慢被彌補。

祝好吆~


她不愛你 所以她的義務已經達到了

這個世界上 什麼都能哀求 唯獨愛不可以

去尋找屬於自己的愛吧 去努力屬於自己的事業吧 除了改變 別無他路

等到了那一天 你就不會那麼在乎 這種冷待了

因為 你的生活與心理都不再貧瘠到只剩下她


以後老了病了也自己管好自己的日子唄。


挺震驚這樣的媽媽,不過回頭想現實中也不少,閨蜜的媽媽也差不多這樣,不過是因為她是女孩兒,媽媽對哥哥可是完全不一樣的態度,這樣的媽媽又恨不得,或者恨不起來,就隨她去吧,別被消極左右,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就行。自己抱抱重新振作!有些人的傷註定沒人關心只能自己舔。


畫虎不成反類犬。這樣的媽媽真糟心。


推薦閱讀:

從道理上來說,被迫做出的承諾,是否有遵守的必要?
為什麼國內有不少人噴路虎?
如何回答孩子"被打了為什麼要告訴老師,老師也就批評幾句,對他沒有損害,對我沒有好處,還是想要打回去"?
怎麼看《我把一切告訴你》這本書?
很年輕就患有慢性病是種怎樣的體驗? ?

TAG:生活 | 心理 | 家庭 | 親子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