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臂弓或者神臂弩的具體設計和工作原理是怎麼樣的?
對古代的這種大殺器有興趣,想具體了解一下,萬一穿越了呢!
所有從弩這個角度來思考問題的復原都是扯淡。
所有~
其他的具體細節,虹喵同志已經描述了大概。
咱家就補充一點:
神臂弓的結構,是與常見的踏張弩不同的,這也是為什麼他實際是弩,而名為弓。
其實原始文獻里已經說得很明確了,只是很多人沒有注意,或者根本就忘記了。
熙寧中,李定獻偏架弩,似弓而旋鐙。以鐙距地而張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扎,謂之「神臂弓」,最為利器,李定本党項酋,自投歸朝廷,官至防團而死,諸子皆以驍勇雄於西邊。
---夢溪筆談卷一十九
看見沒有?
沈括的記載非常精確,到底是科學家。他說之所以叫弓,是因為其實這玩意是弩,只是像弓一樣。而且還點明「偏架弩」,可見弩臂在射擊的時候是樹起來的,而不是呈水平狀的。
(這裡要注意,偏架弩在當時是旁門左道,但不僅僅是党項人用,南方少數民族也用,很有可能不是中原所產的。)
所以它的弩機結構,一定有特別的地方,而不能用常見的各種弩來對比的。
另外,順便解釋一下,關於這個破甲能力的問題。
多年以來,對於神臂弓的誤解中,流傳最廣的一條就是:
它能在300步之外破重甲。
乖乖,宋代一步為兩跨,約1.5米上下,300步的話,那就是450米的射程,還得是破重甲的有效射程。
持這種看法的人,往往就是用沈括的那句話做依據的,我們再看沈括的原話:
以鐙距地而張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扎,謂之「神臂弓」
直接解釋就是:
能射300步遠,能穿透重甲。好像沒問題是吧?其實這裡是搞錯了。
閱讀古代文獻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宋代文獻更要注意。文獻里是有很多坑的,很多寫出來的東西本身沒有錯,但如果你理解不對,就容易掉坑裡去。
咱家先舉一個將領的升遷例子,例如北宋有一個將領,叫孔守正。他的本傳中,有這麼一句話:
「太平興國中累遷日騎東西班指揮使」
一般正常來理解,我們都理解為「太平興國中,累遷日騎東西班指揮使」
這似乎沒問題。但有些同志就開始糊塗了。
日騎東西班指揮使是什麼?有這個軍職么?和日騎這個編製有關係么?東西班是班直,而日騎是上四軍,這裡到底體現出兩者什麼關係?
其實這裡純粹是理解錯了,正確的理解應該是:
「太平興國中,累遷日騎、東西班指揮使」
此人先遷日騎指揮使,然後再遷東西班指揮使,前後花了點時間,所以才叫「累遷」,就是多次升遷。
這種坑如果不注意的話,就算是史學大家都容易掉進去,例如咱家一直很推崇的學者曾瑞龍先生在他開創性的那本《經略幽燕:宋遼軍事災難的戰略分析》里,就犯了把「日騎東西班」和「殿前東西班」(舉的是傅潛這個人做例子)對比理解的錯誤了。
不過這種小瑕疵不影響曾先生本人的開創性的功績,他的開創性絕對是近二十年以來極為罕見的。
回到本話題來,我們就知道,宋人行文就有這個特點,前後文不見得有直接的邏輯關係,但有相關性,有時候可能是並列的關係。閱讀的時候要注意!
所以沈括的那句話,正確的理解應該是:
能射到300步,(在有效射程內)能穿重甲。
那麼,多少才是有效射程呢?
「逢敵欲戰,必成列為陣,甲軍弓弩手並坐,視敵兵距陣約百五十步,令神臂弓兵起立,先用箭約射之,箭之所至可穿敵陣,即前軍俱發。」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96「(吳)璘閱兵河池,以新戰陣之法。每戰,以長槍居前,坐不得起;次最強弓,次強弓,跪膝以俟;次神臂弓。約敵相搏至百步內,則神臂先發,(敵至)七十步,強弓並發,次陣如之。」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41這兩個記載,才是比較準確的。
PS:
宋代文獻的這個特點,尤其要注意。古代漢語的結構帶有並列的特徵,在主語之後所列的所有特性,不見得有直接的邏輯關係,但都有一個關係,即都是強化主語的。神臂弓,及其衍生型(克敵弓等)從原理上就是踏張弩。然而踏張弩自先秦兩漢就大量列裝,原理上早應不是秘密,之所以到北宋被特別列為軍國重器,只應是在核心部件設計上有獨到但關鍵的小創新。
所以,不提同時代的對手西夏沒能成功批量仿製,就是繼承宋代遺產的金、元都不得其法,其後明、清兩代也按照前代某些資料試圖仿製,結果都未成功。那麼現代的所謂復原就更不可信了。
清代紀昀說:
「宋代有神臂弓,實巨弩也,立於地而踏其機,可三百步外貫鐵甲。亦曰克敵弓,洪容齋試詞科,有《克敵弓銘》是也。宋軍拒金,多倚此為器。軍法不得遺失一具,或敗不能攜,,則寧碎之,防敵得其機輪仿製也。元世祖滅宋,得其式,曾用以制勝。至明乃不得其傳,惟《永樂大典》尚全載其圖說。然其機輪一事一圖,但有短長寬窄之度,與其牝牡凸凹之形,無一全圖。余與鄒念喬侍郎窮數日之力,審諦逗合,訖無端緒。」這裡有幾個問題。
其一,不只元世祖得到過神臂弓,早在金滅北宋時就大量繳獲過這種兵器,然而無論金元,都沒有「用以致勝」的紀錄。宋金紹興議和後四年「金以所教神臂弓弩手八萬人討蒙古,連年不能克」,這八萬人裝備的應是繳獲的北宋庫存——然而有意思的是,此時距離靖康之變已過去二十年,宋金連番大戰,只有南宋以神臂弓破金,卻從沒金國大規模列裝神臂弓的紀錄。因此可知,金國雖然大批繳獲此物,卻二十年不得其法——甚至二十年後這次對北方蠻族蒙古的列裝試驗,似乎也不甚成功——之後金宋、金蒙戰爭中乾脆再無使用。一個可能的推測是,神臂弓的主部件與核心部件是分開管理的,而其組裝使用則是核心機密——如上文所說,宋軍在戰事不利時會選擇主動破壞,以防技術泄密。所以,歷代雖也有神臂弓大致形制記載流傳,卻沒有成功批量複製。關鍵就在於少了這一塊的內容——你連拿到實物都複製不成,幾張樣圖有個屁用?
其二,《永樂大典》的樣圖也不靠譜。
成書於明年間的《武備志》載:「近於陝西省城見有城樓舊題神臂弩數百張,相傳者百餘年矣。乃知先朝亦嘗制此。雖皆損壞,而制度猶存,但箭則無矣。臣謹從宜遵效造成。其制以闊厚堅勁大弓,其力一百五十斤上下、及一百二十斤上下、及九十斤上下,為三等,慮人力有強弱也。其長均為四尺五寸,矢取其利最遠,而端可及三百步內外者。為矢,其長均七寸五分,其重則六錢上下,亦三等,俾與弩稱。復效漢耿恭之法,箭簇開四尖,又輔以荷蘭嵩縣等處射虎箭葯,俾入馬中無不三洞。尤虜所畏。其箭簇後小鐵管心,僅長分許,入箭桿處內用漆膠外用竹絲以夾縛之,俾虜不能取以反射。蓋虜之射藝極精,矢無虛發,惟此足以勝之。」——注意,明人考古發現的已不是宋代遺物,而是元代仿製品了,而明人在山寨基礎上加以復元,得出的實物又與通過當時資料對神臂弓的認知不一樣,要不直接對照《永樂大典》就是。這裡我的判斷是,無論《永樂大典》所載還是明代考古發現的「神臂弩」,都與宋代實物有很大出入。如第一點所述,應該是山寨加山寨再山寨,結果做出來連喬布斯都認不出的蘋果機。這裡再擴展談下歷代各國對神臂弓的態度:
【西夏】毫無頭緒。宋代文獻載神臂弓發明者李定(宏)是「党項羌酋」,結果有的腦洞家就認為是西夏人原創技術,這實在是冤枉了西夏。因為党項族未必都在西夏,如北宋折氏將門就是如假包換党項羌酋出身,党項部族遍布西北,有在宋夏邊境兩頭搖擺的,也有如折氏一樣歸化的。神臂弓最初就是用來克制西夏的,而技術保密做得最好的,也還是對西夏。紀曉嵐上述戰事不利則毀弩的規定,就是宋夏戰爭定下的。如果李定出自西夏,那夏人不至於六十年來對此物毫無頭緒,北宋也不用防賊一樣防泄密了。
【金】積極仿製(待續)今人復原圖及結構圖,腳踏上弦
從史學角度飄香和紅茶講的已經很具體,只是簡單講一點:神臂弓(弩)從文獻記載看,是採用了滑輪技術的,至於古代材料條件下是否能實現滑輪技術,從一些工程試驗上來看是可行的。參考下面這個帖子:
複合弓,扳機DIY資料彙集 - 模型DIY - 中國木工愛好者-木工網
特別可以看下這個視頻:
迷你小複合·The Woodland Survival Flipper
當然我不是說這個和神臂弩有關係,我只是說宋代的技術條件下滑輪弓(弩)是可行的。宋代弩的特點是腦洞特別巨大,種類特別繁多,比如下面這個雙臂弩。
(有空慢慢更)
神臂弓的考證設計
神臂弓可以說是冷兵器時代單兵武器的顛峰之作,是我們祖先留下的非常燦爛的文化遺產,可是由於種種原因,它在無盡的歷史變遷中消失了,只在浩瀚的史料中留下寥寥幾筆,留給後人以無盡的猜想與遐思。
儘管後人對它進行了許多假設和猜想,但大多沒有什麼新意,起碼不夠先進(相對當時的歷史條件)。
下面是我個人的一些設想以及一些給我啟發的史料(質料來源於網路):
《宋史》卷一百九十七,志一百五十,兵(十一),《器甲之制》:
「熙寧元年,始命入內副都知張若水、西上閣門使李評料簡弓弩而增修之。若水進所造神臂弓,實李宏所獻,蓋弩類也。以檿為身,檀為弰,鐵為登子槍頭,銅為馬面牙發,麻繩扎絲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長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長數寸,射三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笴。」
《玉海?兵制》其實弩也,以檿為身,檀為弰,鐵登槍頭,銅為馬面牙發,麻解索扎絲為弦,弩身通長三尺有二寸,兩弭各長九寸有二分,兩閃各長一尺一寸七分,弝長四寸,通長四尺五寸八分,弦長二尺五寸。
《夢溪筆談》熙寧中,李定獻偏架弩,似弓而施榦鐙。以鐙距地而張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扎,謂之「神臂弓」,最為利器。
首先《宋史》描述為蓋弩類也,不是很肯定,而《玉海?兵制》描述為其實弩也,很肯定。那麼是不是弩呢,首先看古人是怎麼解讀弩字的:(1) 本義:用械發箭的弓(2) 弓有臂者--《說文》。它是有臂的,即十字弓樣式,但它的臂(即圖中的支撐體)是用於安裝弓把及前端箭台和後端支架的定位,並不是用於控弦機括的支撐,因此它可以稱作弩,但又不同於傳統意義(意1)上的弩。
以檿為身,用桑木製作弓身。
檀為弰,弰字意為弓的末端(在這裡功能有所擴展亦稱閃,比傳統的弓弰動作幅度大)就是圖中曲臂槓桿的長力臂,由於動作範圍和承受的衝擊較大,有一定的質量體積要求,材料強度要求比交高。
鐵為登子槍頭 鐵登槍頭,蹬子和槍頭是兩個零件,桿的一端為蹬子,另一端為槍頭。蹬字有支撐的意思,以蹬子為支撐點支撐持弓手小臂,來克服拉弓力與持弓手推力於水平方向的力矩。槍頭:箍嵌定位於木棒前端的金屬尖銳物。戈型,鉤型也可以稱為槍頭。這裡指的是前端的箭台。
銅為馬面牙發(這裡亦稱弭),馬面即馬頭型物,牙髮指牽掛繩索的牙鉤,合為馬頭型牽掛繩索的牙鉤。還可能是兩個零件,即馬面和牙發,就是掛鉤的定位點不是唯一的,可以分別定位於多點,這樣拉力可調整。
麻解索扎絲為弦,解字有分開的意思,可以理解為用麻繩分別連接,用絲做弦。弓身與弭頭間的兩條拉索,粗細要求不嚴格用麻即可。弓弦有直徑要求,所以用絲。
弩身通長三尺有二寸,弓身長度1米左右。
兩弭各長九寸有二分,弭字意為弓末的彎曲處(由於功能有所擴展亦稱馬面牙發),即曲臂槓桿的短力臂,它不同於傳統的弓弭,即與弓身由銷軸連接還連接拉索,可在一定範圍內擺動。
兩閃(亦稱弰)各長一尺一寸七分,閃(動詞)字有側轉體,躲避的意思,這裡指側轉體,躲避的物體,指曲臂槓桿的長力臂,它工作時就是進行躲避弓身的側轉運動。
弝長四寸,把手長四寸。這一系列的描述,尺寸都很具體,這說明它們都是單體零件,並不是單體零件的某一個部分,因此把這些聯繫成一張弓身的某些局部是錯誤的。
通長四尺五寸八分,是指脫弦後自由展開的最大長度(如上圖所示)。
弦長二尺五寸,弦的長度是800mm左右。
箭木羽長數寸,由於有前置的箭台,無需用手對箭桿支撐導向,所以做成木質尾翼是沒問題的,但為什麼是長數寸,前面的數據都很精確的,精確到分?我認為這是一個比較值,是比照普通箭而來的,與這種弓匹配的箭最短也得1050mm,比普通箭的長度(因人而異800mm左右非準確值)長數寸,所以這個箭長也非準確值(弩箭的長度是可以固定的)。
射三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笴,這表示它射程遠,威力大,為什麼呢?主要是神臂弓有兩大特點:1.蓄勢距離長,它的拉距是900-950mm,而普通弓箭為500-600mm, 蓄勢距離提高60%-90%。2.拉力分配較合理,下曲線圖中紅色為人體做開弓動作能夠輸出的拉力曲線,藍色與紫色為神臂弓和傳統弓拉力曲線,神臂弓的拉弓效率能達到67%,而傳統弓的拉弓效率只有26%,
也就是開普通弓的時候,我在前拉力段能使出多大力都沒有用,人體的能力沒有得到發揮。神臂弓由於弓身壓縮變形越大麴臂槓桿機構的短力臂的力矩越短,開弓後力量逐漸增大,然後逐步減小,更符合人體的拉力特徵。初步計算同一個人使用神臂弓的蓄勢能力是開普通弓的2.6倍左右。
《夢溪筆談》中的這段描述看似與上文介紹相悖,但我只改一個字,就形成完全相通意見了。
《夢溪筆談》熙寧中,李定獻偏架弩,似弓而施榦鐙。以鐙距(地改為臂)而張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扎,謂之「神臂弓」,最為利器。意為熙寧年間,李定獻偏架弩(側面支撐的弩),象弓箭一樣操作,但是還有榦(弩臂)鐙(側面支撐的支架),用托架支撐小臂來拉弓,能射450米,能射穿重甲。偏架就說明使用時這個弩的側面需要一個支撐點,那麼為什麼還需要距地呢?不正是應該距臂而張之嗎。這個弩只有象弓一樣使用,才能把人體的能力發揮的更好,才能體現他優於普通弓箭的性能,如果是弩依靠外力或多段蓄勢張弦,儲備更多的勢能是可能的,而且不難做到。但都是一些低效且沒有新意的做功方式,所以神臂弓絕不是一把踏張弩,這東西的歷史比神臂弓悠久的多。因此這段話很有可能是傳承有誤,以至於把神臂弓的傳承拖入了迷途。
弓箭的殺傷力,不僅要看弓箭性能,關鍵還要看射手的能力,如果一個人用普通弓能射200米,那麼用神臂弓射450米是可能的,畢竟神臂弓的勢能儲備量是普通弓箭的2.6倍。
這款弓的理論性能不僅在當時是先進的,就是現在,也是先進的,單就殺傷力而言,它是比外國的滑輪弓來要先進的弓箭,這說明我們祖先的弓箭技術至少要領先世界800年。
神臂弓真的存在,而且真的很猛。
我覺得首先確定一個邏輯,就是在在封建社會手工業的條件下的基礎科技是什麼,依據這些基礎科技能夠「組裝」出什麼器械。很顯然,宋朝不可能有炭纖維複合材料,車床等黑科技。但是通過一些工匠的巧思妙想,使用手工加工的齒輪組裝弩機,運用槓桿和滑輪原理讓一般步兵能夠拉開遠超平時體力極限的弓弩還是有可能的,而這玄之又玄的技術就是那些用一個個齒輪和槓桿組成的弩機了,對於沒啥機械概念的古人來說確實算「黑科技」了
佔個位置,睡醒來答
內容來自央視紀錄片《古兵器大揭秘》
下面正式開始
b站有這個系列全集
好了,就醬偏架弩,既然是弩,那應該有待擊發機構,也就是有弩機。
似弓,弓與弩在外形上的差異主要是兩點,一個是橫置與豎置的區別,一個是有無弩身的區別。既然是弩,應該有待擊裝置,那就應該有弩身,所以大約主要相似點是豎置。
所以,他的扳機大約類似於現代複合弓的撒放、但是裝在弩身上、可以節省射手的體力,他的弩身大約是在弩臂的側面。其發射方式類似於片箭,弩箭經過軌道發射出去。
新唐書介紹過類似的「筒射之箭」。
筒射之箭,長才尺余,剖筒之半,長與常弓所用箭等,留二、三寸不剖。為筈(箭尾扣弦部分)以傅弦,內箭筒中,注箭弦上,筒旁為一小竅,穿小繩繫於腕,彀弓即發,豁筒向手,皆疾矢射敵,中者洞貫,所謂筒射也。
從描述看,與現在流行的片箭不同。
筒射之箭,長才尺余,剖筒之半,長與常弓所用箭等,留二、三寸不剖。
竹筒長度與普通箭相近(三尺)並且剖開,只留二三寸不剖開,而筒射之箭的長度才尺余。現在流行的片箭,筒子大多是全剖的。
筒旁為一小竅,穿小繩繫於腕
唐代的筒子是用細繩系在手腕上的。
偏架弩出現與唐代以後,我推測,大約就是在唐代筒射之箭的基礎上,將竹筒強化:
1.前端固定在弓把上,完全避免了滑動、脫手、扎手的問題,也不用為了防止掉筒子而繫繩子在勾弦手上了。2.整體結構加強,可以承受巨大的力量。3.勾弦手的位置改成橫置弩機(類似於撒放器),並固定在加強後的「竹管」上。然後為了追求巨大的拉力,在這個已經完全變形了的器械上面,結合蹶張弩,加上踏腳鐙。
這樣就形成了「 似弓而施榦鐙 」的偏架弩。
以上都是我猜的,成不成我沒試過。
前面的人各種歷史考據,可惜推理正確的不多。
1. 神臂弓的機密防不住,只能盡量控制損失的量。一個單兵弩,唯一可能有亮點的地方就是上弦機械(是否有還不能確定),這把弩是橫發還是豎發,也沒有確定下來。戰場遺失是不可避免的,不能像日軍那樣不能把92式步兵炮留給八路軍,來要求宋軍的弩手不得遺棄資敵,戰場上破壞機關更是滑稽,吃了敗仗逃命要緊,誰還有心思破壞裝備。金國和西夏都有大量的漢人,他們或許沒能原創出神臂弓,但是說他們沒能力防治,你自己信嗎?2. 歷史上神臂弓這麼大的裝備量,使用的宋軍弩手這麼多,難道就沒有人帶進棺材,或者卸甲歸田後偷偷防制的嗎?另外,南方的越南軍隊也吃過神臂弓的虧,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歷史記載技術細節?
3.西方文藝復興時期,出現了大量的上弦器械,本質上無非槓桿或者滑輪費距省力的原理。(參考 《弩之書》) 我相信,神臂弓里的機關的巧妙程度能超過文藝復興時期弓弩的科技成果。中國的史書對武器經常有言過其實的誇張,這是因為記述者缺少最基本的幾何物理知識,他們沒有能力解答其中的奧秘,只能用含糊其辭的話來掩飾和保密。
http://mp.weixin.qq.com/s/_yz1UFh4HUn8x8aJhZSRKA
對宋朝"神臂弓"的思考
2016-11-07 tango 科文藝海史料分析神臂弓,又稱神臂弩,北宋神宗時發明,弓身長三尺三,弦長二尺五,射程遠達二百四十多步,號稱其他器械都及不上,成為宋軍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從誕生之日起幾乎無役不與,在戰場上為兩宋王朝立下赫赫戰爭,見證了宋軍與西夏,遼,金,越南和蒙古軍隊的交鋒。由於政府出於對敵對政權和民間勢力的保密,它的圖樣和技術細節普通人無法接觸,後來隨著工匠手藝的失傳和實物的損毀,神臂弓漸漸淡出了歷史舞台。
復原神臂弓有幾大難處:
1.弓弩材料的製備。古代的角弩的弓身選材工序繁雜極其講究,光是弩臂的材料和工藝就足以攔住大部分復原者。2. 弩的形制還摸不準。有關的歷史資料非常含糊,很難提取到有價值的信息,又沒有出土實物來印證。3. 張弩的方式不確定。神臂弓是腳蹬立於地徒手開張,還是依賴機械裝置上弦?這也是一筆糊塗賬。 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應該從現有的資料出發,去分析儘可能的還原它本來的面目,嘗試做一回吃螃蟹人。?
??按照時間出場順序:
《夢溪筆談》
熙寧中,李定獻偏架弩,似弓而施榦鐙。以鐙距地而張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扎,謂之「神臂弓」,最為利器。李定本党項羌酋,自投歸朝廷,官至防團而死,諸子皆以驍勇雄於西邊。沈括是神臂弓發明時的第一批見證人,加上那個時候還沒有嚴格管制,所以他的記載是有很高的原始價值。什麼是偏架弩?是像普通的弩水平放置還是垂直放置?《容齋三筆》卷十六 《神臂弓》
神臂弓出於弩遺法,古未有也。熙寧元年,民李宏始獻之入內,副都知張若水方受旨料簡弓弩,取以進。其法以桑木為身,檀為秢,鐵為蹬子槍頭,銅為馬面牙發,麻繩扎絲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長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長數寸,射二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秥。"古未有也"這四個字讓人眼睛發亮,看起來是一件亘古未有的創新兵器,洪邁的記載終於有了technique的東西。宋代的1尺約合今天的31.68cm,弓的長度約101cm,弦的長度約79cm。假設做工距離是弦長的一半,那麼打擊行程約40cm,佐以一定的弓磅數,威力還是很可觀的。這裡的神臂弓尺寸信息,暗示了這把弩不太可能是豎放的,因為拉距和普通弩基本一致,不必用豎放來增加拉距,此外豎放式的弩對木質結構的弩身是有相當的難度。《容齋四筆》卷第十六 《渠陽蠻俗》
兵器有甲胃、標牌、弓弩,而刀之鐵尤良。彎則傅矢於弦而偏架之,謂之偏架弩,以利侔中土神臂弓,雖暑濕亦可用。威力還是很可觀的。這裡的神臂弓尺寸信息,暗示了這把弩不太可能是豎放的,因為拉距和普通弩基本一致,不必用豎放來增加拉距,此外豎放式的弩對木質結構的弩身是有相當的難度。《翠微先生北征錄》
蹺鐙弩:牙里一尺八寸五分,葫蘆頭四寸,木檐長五尺八寸。一名馬黃,一名克敵,一名破的,一名一滴油。張憲伏之於中林,而捉真珠即;時俊用之於射狐關,而敗四太子。神臂弩:樁牙里一尺八寸,葫蘆頭四寸,鐙二尺,樁長二尺三寸,角檐長四尺五寸。臣聞番長於馬,漢長於弩,制騎以弩。此舊說也。然近日諸軍弩手,皆欠指版,人身通以五尺為率。上頂至項一尺,則下止四尺;泥濘五寸,則上止有三尺四五寸。 弩手進則蹋弩以射,退則肩弩以歸。檐長若過六尺,樁長若過三尺,肩弩則檐梢拄地,而下有綰絆之憂,蹋弩則樁頭拄胸,而上無牽挽之力。草萊藤蔓之地懼其牽 綰,必棄弩而空走;塗潦泥塹之地被其踢絆,必為弩而喪軀。今欲使弩鬥力自二碩至三碩,不許太硬,令久疲之兵易於蹉蹋;使弩檐自五尺至六尺,不許太長,令矮 短之兵易於肩射。夏暑之月,梅雨蒸潤,筋角易脫,則用木弩。 秋冬之月,風色嚴冷,木索重滯,則用角弩。其鍬頭等樁檐太長者,悉令諸軍減,令短捷,則庶無廢器。是謂弩制。神臂弩:樁牙里一尺八寸(57cm),葫蘆頭四寸(12.7cm),鐙二尺(63cm),樁長二尺三寸(72.8cm),角檐長四尺五寸(142.5cm)。《宋史 兵志》
熙寧元年,始命入內副都知張若水、西上閣門使李評料簡弓弩而增修之。若水進所造神臂弓,實李宏所獻,蓋弩類也。以檿為身,檀為弰,鐵為登子槍頭,銅為馬面牙發,麻繩扎絲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長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長數寸,射三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笴。元代官修的宋史,基本上是摘抄洪邁的記載。《武備志》
「近於陝西省城見有城樓舊題神臂弩數百張,相傳者百餘年矣。乃知先朝亦嘗制此。雖皆損壞,而制度猶存,但箭則無矣。臣謹從宜遵效造成。其制以闊厚堅勁大弓,其力一百五十斤上下、及一百二十斤上下、及九十斤上下,為三等,慮人力有強弱也。其長均為四尺五寸,矢取其利最遠,而端可及三百步內外者。為矢,其長均七寸五分,其重則六錢上下,亦三等,俾與弩稱。復效漢耿恭之法,箭簇開四尖,又輔以荷蘭嵩縣等處射虎箭葯,俾入馬中無不三洞。尤虜所畏。其箭簇後小鐵管心,僅長分許,入箭桿處內用漆膠外用竹絲以夾縛之,俾虜不能取以反射。蓋虜之射藝極精,矢無虛發,惟此足以勝之。」明代復原元代的弩,是否是神臂弓,還是需要存疑的。假設他見到的就是神臂弓,這樣輕的箭在三百步還有這麼大威力,我個人計算過是不太相信他的說法。既然有這麼大的威力,怎麼沒有被明朝政府進一步發揚光大呢,用弩來補齊早期火器的不足呢?《閱微草堂筆記》
宋代有神臂弓,實巨弩也,立於地而踏其機,可三百步外 貫鐵甲.亦曰克敵弓,洪容齋試詞科,有《克敵弓銘》是也.宋軍拒金,多倚此為器.軍法不得遺失一具,或敗不能攜, 則寧碎之,防敵得其機輪仿製也.元世祖滅宋,得其式,曾用 以制勝.至明乃不得其傳,惟《永樂大典》尚全載其圖說.然 其機輪一事一圖,但有短長寬窄之度與其牝牡凸凹之形,無一全圖.余與鄒念喬侍郎窮數日之力,審諦逗合,訖無端緒.余欲鉤摹其樣,使西洋人料理之.先師劉文正公曰:"西洋人用意至深,如算術借根法,本中法流入西域,故彼國謂之東來法. 今從學算,反秘密不肯盡言.此弩既相傳利器,安知不陰圖以去,而以不解謝我乎《永樂大典》貯在翰苑,未必後來無解 者,何必求之於異國 "余與念喬乃止."維此老成,瞻言百 里".信乎所見者大也. 」紀大煙斗為什麼不把圖紙抄錄出來呢?你自己看不懂不要緊,民間奇人異事多得去了。這是唯一個提到神臂弓有特殊機械機關的文獻。機輪是什麼呢?棘輪,還是齒輪?順著這個線索走下去,會發現這樣的弩過於省力,從而導致上弦速度太慢,缺少實戰的靈便型。如果紀曉嵐搞錯了,那麼就是誤導後人。清代《思辨錄輯要》
「馬隆腰間弩,及宋之床子弩,神臂弓,皆銅牙弩也,其制大同小異」。清代的人也看不到神臂弓了,怎麼敢這麼肯定如何如何??????我比較關心這樣幾個問題,扳機結構,快速上弦方式和射擊穩定方式。
希臘也有這類設備禁止工程師參與政治活動的
比起弩的構造我更在意扳機的構造,宋朝可沒彈簧和發條。
狩獵大弩
推薦閱讀:
※穿著古代盔甲戰鬥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斧子在冷兵器時代相比於刀劍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中世紀很多板甲騎士」這類觀念是怎麼產生的?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基利彎刀和帕拉彎刀是一種形制的彎刀嗎?如不是,差異在哪?
※早期的槍械是如何堅持發展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