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東羅馬帝國的都城君士坦丁堡建立在亞洲一側,後世對其的歷史評價會出現什麼變化?
唔,不是指的歷史可能會出現什麼變化,而是歷史學家對其的評價會有什麼不同嗯...
畢竟博斯普魯斯海峽東邊就是嚴格意義上的亞洲,也許歷史學家的歸納會出現微妙的變化~?
謝邀。
個人認為,首先,聯繫實際,如果建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東側,君士坦丁堡就不具備許多地理上的戰略價值,這大概就是希臘人和君士坦丁大帝先後選中這個地方的原因。
然後是我得出的結論:按照題主給出的條件,並不會有太大影響。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人為決定的,最早是腓尼基人提出的,當時只是用於區分愛琴海以東以西。在塞爾柱人、魯姆蘇丹國等游牧民族勢力滲入小亞細亞之前,無論希臘本土還是小亞細亞,都是帝國的核心部分,希臘文明占絕對優勢,遠離君堡的特拉布宗仍然如此。可以說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側幾乎全部都是(現在所說的)希臘人。要知道即使在希波戰爭以前,愛琴海東岸也是古希臘文明的中心之一。連愛琴海都阻斷不了希臘人的民族認同,更何況小小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呢?所謂「嚴格意義上的亞洲」的分異在當時並無太大意義,博斯普魯斯海峽也不是一條鴻溝,不提當時,即使今天也是如此。都是羅馬人的土地(雖然現在叫他們希臘人),在東邊的尼西亞也好特拉布宗也好,前一個成功奪回君堡復國,後一個自稱科穆寧正統,並沒有人說他們是「亞洲人」就不是「羅馬人」,不配做皇帝。最後再說一句,君士坦丁大帝可是因為東部更發達更富饒才遷都君堡的,目的就是接近東方文明。
卧 槽 羅 馬 帝 國 突 厥 說
君 士 坦 丁 冒 頓 單 於 說
個別史學家會想方設法把東羅馬帝國說成是亞洲國家,就像有些人會認為奧斯曼帝國是亞洲國家一樣。
文化上面來說,所謂的「歐洲」「亞洲」概念本身就非常之不準確。像喬治亞、亞美尼亞這種國家,政治上面與東歐更加接近,文化上面更是徹徹底底的「歐洲」,但是其本身沒有一寸領土在歐洲。
在君士坦丁堡建城之前,亞洲那邊就建立了一個城市,然後希臘人看著那個城市說道:「怎麼會有傻瓜會愚蠢到在海峽的對面建立城市?」
以下內容純屬虛構。既然假設君堡在亞洲一面,就取地點相似且曾經作為過帝都的尼科米底亞城為新君堡好了。「於安條克戰役慘敗後,赫拉克利烏斯(希拉克略)匆忙逃回尼科米底亞,他的二位兄弟尼基塔斯與迪奧多爾也連遭敗績,分別逃往塞普勒斯與小亞細亞西部。波斯軍隊沒有立即孤軍深入,在接下來的6年里,敘利亞、埃及全境與小亞細亞東部與中部的狹長地區相繼陷落。經過了激烈的圍攻作戰後,波斯軍隊攻克了卡爾西頓,帝都尼科米底亞已經陷入波斯軍隊的羅網之中。自戴克里先將東部奧古斯都的宮廷遷至尼科米底亞以降已有300多年的光陰,這是羅馬帝國在東部的都城第一次遭受外敵圍攻。赫拉克利烏斯在戰前試圖與波斯議和,但由於波斯將領沙欣認為勝利已唾手可得而遭到拒絕。隨後他打算逃回自己的根據地阿非利加總督轄區,就在一切都準備妥帖時,尼科米底亞大教長塞爾吉烏斯力勸皇帝留在都城鎮定人心,並用教會的財富武裝了一支聖戰軍團。復活節過了兩天以後,皇帝把紫袍換上悔罪者和戰士的簡單服裝,發出離開的信號(619A.D.)赫拉克利烏斯將他的子女託付給他所信任的人民,民政和軍事的權力交付到最可靠的人士手中,隨後領兵出征。赫拉克利烏斯原計劃率艦隊於奇里乞亞和敘利亞的邊界登陸,但是迫於無險可守的首都面臨的巨大壓力而被迫尋找沙欣的主力決戰。春回大地時波斯軍隊離開了在卡爾西頓的冬營北上,與羅馬人相遇。經過激烈的交鋒,羅馬人擊潰了波斯軍隊,但自身也傷亡慘重,無力收復卡爾西頓城。此時皇帝得知一支波斯大軍已穿過奇里乞亞門向尼科米底亞進發,無奈帝國在小亞細亞東南部已無兵可用。同波斯結盟的阿瓦爾人大肆劫掠色雷斯地區,使得歐洲部分的軍隊無法脫身。皇帝寄希望於在安納托利亞高原的山谷以伏擊戰消滅波斯軍隊的主力,但受到沙欣殘軍於後方的威脅而只好作罷。7月份兩支波斯軍隊在卡爾西頓會師,隨後包圍了帝都尼科米底亞。圍攻持續到來年春天,靠著源源不斷到達尼科米底亞角的運糧船守軍沒有屈服於饑饉。但在經受了半年多的慘烈作戰後城內守軍已疲憊不堪。赫拉克利烏斯意圖將帝國的亞洲部分全部割讓以換取和平,但勝券在握的波斯人拒絕了他的請求。隨著又一支波斯援軍從陸上來到,在埃及新組建的波斯海軍開始威脅帝都的運糧通道,羅馬人的處境愈發艱難起來。
城市最終屈服於兩個年輕人的背叛,他們是出身於貴族家庭的費勒麥納斯(Philemenus)和尼孔(NIcon)。他們因厭倦了曠日持久的圍攻而愚蠢地選擇出賣國家和信仰,波斯人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通過成功的詭計從城牆北端的小門潛入了城市,並悄無聲息地打開了城市的其他幾座軍用城門。隨後城牆上的守軍遭到了冷酷無情的屠殺,城市中的男性市民也都被殺死,婦孺被賣為奴隸。赫拉克利烏斯在試圖逃亡港口的途中被波斯人發現並俘虜,成為了沙汗沙的戰利品。一種流傳廣泛的說法,稱他被庫斯魯肆意凌辱,甚至關在籠子中供士兵嘲弄,於一年後悲慘地去世,但是由於缺乏證據,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受到了波斯人的善待,他是統一的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
——(偽)愛德華·吉本 《羅馬帝國衰亡史第四卷(全四卷)》上述內容只是根據東部帝國定都在尼科米底亞而假想出的歷史進程罷了,可以說與題目並無直接聯繫,但很容易就可以想到,都城城址的變遷毫無疑問會給東部帝國的歷史帶來巨大的變化。我們不能確定定都於尼科米底亞的東部帝國會不會在庫斯魯二世的入侵中分崩離析,即使續過這波,還有678,717和9世紀上半葉的阿拉伯入侵。平行宇宙太多,後世的歷史評價自然也完全無法加以揣測,而且由於蝴蝶效應(不過這個變化可比蝴蝶的翅膀有力得多)以上事件很可能都不會發生,或不會發生在相同的時間點。不過可以肯定,一個在馬爾馬拉海右岸的都城並不利於帝國防禦在亞洲方向的敵人,而帝國前中期最強大的敵人恰恰就是這個方向上的。對於拜占庭帝國的評價不會有什麼變化,畢竟洲際分界線是人為定義的,意義並不大。
另外東側的確有一座要塞,叫尼科米底亞。很早就陷落在奧斯曼人手裡了。因此如果建在東側,拜占庭應該沒法續命那麼久。
那就不叫君士坦丁堡,就叫尼科米底亞了,戴克里先時代尼科米底亞起君堡的作用,也算和君堡面對面吧;不是我找麻煩,樓主幹脆問沒有博斯普魯斯和達達尼爾海峽行了,君堡之所以成為君堡和它的位置是密不可分的
題主想太多了,還能想到歷史評價上。
當年拜占庭城址定在西邊,好像是因為東岸水流湍急,危險性比較大,不便於停船。(哪本書上看的我忘了,回頭查查)所以題主你看,定東岸西岸可能還真不是隨便決定的。不過就算定了東岸也不會有啥區別,君士坦丁堡在東岸也有城區的。如果君堡建在以東,估計我大拜可能早就藥丸了。因為不是每個地方都適合建城,像君堡這樣天下無一的地理位置更是難得,建在東邊前幾次蠻族和買買提突擊就完了
北京要是建城在三環外面對歷史會有什麼影響?南京要是建城在長江北邊,導致江南江北兩個大營位置對調,會不會對太平天國的歷史造成影響?揚州要是在今日鎮江的位置,他的壽命會不會短一點?
國足將成最大輸家
建在東邊的話,買買提們拎著大刀就殺進來了,船都省了。
推薦閱讀:
※西羅馬的滅亡和中國什麼關係?注意不是東羅馬的拜占庭!
※如何評價網頁遊戲《阿萊克修斯傳》?
※東羅馬帝國是不是希臘文明的延續?它為什麼能夠立國長達上千年之久?
※如何看待《牛津古羅馬史》將阿拉伯人的入侵作為古羅馬終結的標誌?
※拜占庭粉喜歡把拜占庭叫拜拜,那麼奧斯曼粉喜歡把奧斯曼叫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