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坦克的性能差別已經不足以影響戰爭一樣,未來,各國的飛機性能也會達到天花板,性能上的差別將會很小?

我這裡不是想說坦克在戰爭中由於飛機的出現而變的不重要,而是說中美俄這三個大國的坦克差別越來越小,如果中美俄只靠坦克打仗,美國就完全沒有現在的世界地位。我也不想說大國和小國之間的戰爭,完全沒有意義。我的觀點是未來的飛機也可能會出現如今坦克的情景,三個大國的飛機性能將會趨同,而不會像現在這樣F22吊打所有飛機。


坦克大炮僅僅是看起來一樣了…

因為近現代的技術進步其實很難為大眾理解了。比如有火控系統和沒有火控系統的坦克命中率差距可能高達數倍,但是看起來長的一點區別都沒有………

現代武器的「信息化」說的可不僅僅是給機槍上貼上51..........

一個例子是近代戰列艦互射的時候全靠眼睛和運氣,後來有了雙目測距,後來有了雷達,到現在(陸軍用的,海軍的我不了解)制導炮彈可以在十幾公里外射中幾米的目標,看起來長得確實沒有區別。

而且炮彈的氣動的合理設計可以讓155炮彈從十幾公里射程幾十公里。。這些看起來和一戰時期的炮彈也一樣。。。

所以劉慈欣筆下的水滴確實是武器的終極形態之一,重劍無鋒,大巧不工。這就是一個能寫幾千字的「近代武器審美」的問題了


前提就不對。哪怕是海灣戰爭這種局勢碾壓的,聯軍的M1A1可是比T72S的性能要高到不知哪裡去了。


T-62和M60A1的性能也差不多,以色列不是照樣在西奈半島把埃及人打成渣了。

還是那句話,決定戰爭的是人。

當然別人拿火槍,你拿板磚,估計也是打不過的,大家都沒有很強烈的打仗需求,那研發武器的費用也不會到喪心病狂的程度,省點錢給經濟建設還是不錯的。

至於你說武器到天花板了,其實還沒有,歐洲基本武備廢弛,美國還在無敵階段,自然進步的動力不算太足。


差別大著呢……標準版,猴版,升級版,定製版每個性能都差十萬八千里

就一個f15從a到se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更別說用武器的人……(我不是針對誰就是在說阿拉伯綠綠)


題主記住,一個事物的消亡,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剋星,而是有了取代它的東西,如果又是剋星又能取代,那就更快了。

坦克大炮在大國軍隊中逐漸勢微,是因為有了機動性攻擊性更佳的直升機,以及單兵發射裝置等。

所以我想,如果有一天太空中針對飛機並能取代飛機功能的武器被研發出來,那飛機的勢微只是歷史的進程。

這個問題啊還是很吼滴。

看了看評論,你們別說得好像坦克就可以佔領某塊地方一樣。還有,單兵發射裝置取代的是大炮。


概念依然會存在

而在基礎科學還沒發生巨大變化的情況下,攻防永遠是相似的。

地位下降,往往是因為複雜性增加的結果


說的都是什麼亂七八糟的玩意。

坦克一個現在大幾十噸、跑不快腿短、射程有限、穿深和裝甲有限的玩意你跟我說沒有發展空間?

佔個坑吧有空填。


第二部分答案,針對題主後續問題做出的回答。

題主所說的戰鬥機會在未來技術趨同,有沒有可能產生這種情況,這種情況其實現在就在產生,美國是最早生產並且裝備五代機的國家,而五代機的標準也是由美國定義,諸如隱身性,超音速巡航等,滿足這些標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五代機,所以後續研發五代機的國家幾乎都要往這些標準上靠,這可以說是技術的趨同性。但是同樣的問題,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有能研發出五代機的能力,先進戰鬥力是一個國家整體工業能力的體現,我國的殲20因為無法達到超音速巡航的標準而被許多人詬病,俄國的T50甚至不能算隱身機。技術指標的要求是會趨同,但是只要經濟發展和科研能力有高低差距,上下之別,各國的武器裝備就一定會有差距。歐洲的英法德空軍的三股風,根源都是同一個項目,最後的成品之間技術上仍有差距。所以在可見的將來,中美俄三國的戰機技術上差距不會減少,俄羅斯會因為經濟原因越來越差,中美之間差距會減少。

第一部分答案

題主的觀點其實很是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而且現在的各方面報道也可以為這種想法提供證實。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OTE3NTM4Mw==mid=2652940100idx=1sn=fc261ca737e895a46ff746dce8dc9bddscene=0#wechat_redirect

圖片有水印,抱歉了。

翻開新聞似乎總能看到高大威猛的主戰坦克被一發發不起眼的反坦克導彈爆菊。這似乎是坦克無用論的鐵證。

但是事實是,用上了現代化的武器,不代表就是現代化的軍隊,沙特敘利亞(這些圖片的主要來源)這種封建性質濃厚的軍隊,你很難指望他們能夠熟練運用現代化的武器裝備,並施以相應的戰略戰術。

同樣的裝備,美軍很少出現類似的狀況,就是因為戰術得力,雖然沙特的坦克質量上肯定不如美軍自用版本。

再說一說樓主所說的武裝直升機和單兵反坦克導彈對於主戰坦克的影響。首先,出現了剋制兵器並不代表被克制的武器就要被放棄,否則機槍的出現足以淘汰步兵,坦克的出現也足以淘汰機槍,但是前兩者都沒有被淘汰,而且出現了新的戰術和使用方法的升級,步兵淘汰了線列衝鋒採取了散兵線,機槍小型化下放到步兵班作為進攻火力支援。同樣的,坦克也可以通過配套的區域防空活力和優秀的步坦協同減少敵方武裝直升機和單兵反坦克武器對自身的殺傷,並同時完成相應的任務。

坦克為什麼目前不能被替代?其實很簡單,一款優秀的主戰坦克基本能夠做到火力防護機動性三者相輔相成。又能打,跑得還快,有事沒事也能替你擋幾發炮彈,你說你拿什麼替代他?對於步兵來說,是正臉未必能防30炮的步兵戰車讓你有安全感,還是在天上飛著打完就得跑還不一定跟你是一個系統的(俄羅斯好樣的)直升機讓你覺得踏實?機動性跟的上步兵戰車,補給和基礎維護可以通過隊伍中的後勤車輛完成,遇到敵方火力點可以一發125招呼。防禦時可以作為防禦節點和後方機動力量。進攻時可以作為突破矛頭,哪怕你坦克差一點,裝上反應裝甲,也是個心理安慰,你告訴我,拿什麼替代它?

至於主戰坦克發展的差不多,其實你說的差不多只是長的差不多,同樣的坦克,上反下反就不一樣。96A和T72b都是三代主戰(也有人說是二代半,這裡就說是三代吧),96跑著打比T72站著打准,實戰的時候沒有用嗎?

我看樓上有人舉了海灣戰爭的例子,其實這場戰爭給人的誤導很嚴重,地獄公路上伊拉克裝甲部隊的慘狀,共和國衛隊的精銳坦克被阿帕奇點名,似乎裝甲部隊在空軍和武裝直升機面前極其脆弱,卻忘了這本身就是一場不平衡的戰爭,伊拉克的軍事實力在各個方面相對於多國部隊都是脆弱的,美軍的裝甲部隊戰果同樣不少,只不過他們的戰鬥並不能體現出來這場戰爭與以外最不同的一面罷了。

手機打字,有錯字請見諒,水平有限,不同意見歡迎指出


一般情況下飛機比你強的,坦克通常也比你強…


題主認為軍事裝備的性能是一個收斂函數?抱歉,事實與之恰好相反。在F22之後,還會有下一代全面超越F22的戰機,沒人知道未來的軍事科技多麼強大,會不會有推重比15的發動機出現?會不會以後用激光而不是導彈來格鬥?會不會以後無人戰機都80G過載?隱形之後會不會有模擬出來假位置信息的飛機?誰知道呢。

就像100年前誰也無法想像50年時間就有一小時內從地球這邊打到地球那邊的洲際導彈,二戰時誰也無法想像現在130mm的艦炮比以前406mm的艦炮好用不知道多少。題主現在說軍事裝備性能到極限了,會不會有一種欽定的感覺?


不會!


世界上有戰略轟炸機的國家只有美俄,有隱形戰略轟炸機的國家只有美國。能造大型飛機的只有美國,歐盟,俄羅斯。航空發動機第一梯隊的只有美英。我不知道你說的差距很小是什麼意思?

至於你說的天花板,美英航空發動機現在的水平,我都不知道其他國家要多少年才能達到。


戰爭也分很多種啊。除了全面戰爭還有局部戰爭,小衝突。導彈之類的太昂貴,對付某些目標划不來,再說是否要擴大衝突也是一個問題。

一個例子就是

延坪島炮擊事件

2013年9月13日,《朝鮮日報》社論指出事件中韓國駐軍雖然有6輛K-9自走炮車,但是有3輛故障不能發射,剩於3輛只發射一次後便炮體發熱,平均1分30秒只能發射一枚炮彈,而炮兵觀測雷達也故障,導致發射的80發炮彈中,有50發並未命中目標。

K9號稱世界先進水平,居然大丟顏面。如果它真的比朝鮮的破舊火炮強很多的話,也不至於是這個結局。


火炮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不是有那句話。

你攻擊我的炮彈還沒有落下,我反擊的炮火已經衝出膛口。


性能差別會越來越大,大國相對中小國家的科技優勢將會進一步擴大,馬太效應下大國對中小國家各方面都會是碾壓式的領先。題主的想法類似於一戰中的軍人——機槍發明以後戰爭方式就是戰壕鐵絲網機槍。但是沒多久坦克就出現在了戰場上,飛機坦克也會被更強大的兵器取代。對於第六代戰機,我認為有潛力能設計製造出滿足第6代標準戰機的國家只有中美,不管是俄國人還是歐洲他們都沒可能。歐洲人被高福利與難民問題拖累丟失機會,北方的毛熊苟延殘喘。世界局勢的趨勢是G2。現在及未來的戰爭是體系對抗,從陸地海洋到天空太空,各種武器組成一個龐大但反應極速的打擊體系。這玩意只有中美這樣的大國才研發得起造的起養得起。在可預見的將來中美或許會打造截然不同超乎想像的武器體系。


有人作戰飛機性能的天花板應該是人體能承受的加速度極限吧


美國不是開發不出來更好的坦克大炮,而是暫時沒必要。作為孤懸兩洋的超級大國,美國的陸地交界國家只有加墨兩國,三等人只是用來打掃戰場維持治安的(大霧)。

但話說回來,題主所謂的「天花板」也並不成立。如今軍備所謂的基本處於同一水平線只是當下的表象。就如化學能武器時代是無法想像核武器的威力一般,如果真的有需要,人類會不遺餘力的自己最高的科技成果搬到戰場上去——最顯明的例子就是冷戰期間的軍備競賽和科技的巨大跨越式發展。

如果說美國是高手寂寞,歐洲是無心他顧,俄羅斯是有心無力。看看這20多年來的中國軍備發展吧:當阿布拉姆斯在海灣爆揍猴版T72時,中國還是遍地五對輪。96年銀河號,99年大使館,03年撞機。。。。。曾經看著人家的猛禽,阿里伯克,M1A1流口水甚至自卑。如今中國也是有黑絲帶,052D,還有一堆六對輪(大霧)。這別說是20年前了,放十年前有個穿越者回去爆料都會被當成YY狂或是泄密(?????)。

其實很開心美國在今年早些時候公布的新轟炸機B21計劃,人類在安逸的環境下太久了,在金融.網路.服務業上耗費了太久的時間和精力——飛機?天花板?別鬧了,真以為人類能站在地球食物鏈頂端是沖話費贈的么?——你被重力束縛的太久了!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啊!


結論個人認為確實存在題主所說的問題 目前軍事主要在發展信息化,首先如飛機,其焦點問題在於發現敵方目標,與隱藏自己,與之相對應有飛機隱身技術,相控陣雷達技術,比如殲20,F22等常常會說他們在雷達上顯示就像飛鳥或者蒼蠅大小,因而一搬雷達無法發現他們,主要利用其機身設計,以及塗層材料等等減小電磁場的反射截面。。再者如反導彈系統核心也是雷達系統,主要原理都是發射大功率電磁波,通過反射波攜帶的信息分析目標的三維(速度,方位,距離)。。。 當然現代信息化設備包括軍用,民用信息的傳遞都是建立在電磁場基礎之上的,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確確實存在的東西簡直是現代一切信息化的基石,然後軍事在這個基礎之上發展出了一盾一矛的武器系統,當然也包括其他學科諸如材料學,結構學等,基於此個人認為如果人類對基礎物理的認識如果沒有一個質的變化,或者沒有新學科的誕生,那麼武器系統比如飛機確實會出現一個瓶頸,或者一個平衡,前面有人提到三體中的水滴正是這樣。。。前些時日有報道所謂上帝之鞭的武器系統,跟水滴有些相像,可是深層次的認識還是不一樣。。。


題主說的沒錯,未來作戰類機型的結構和功能的確越來越趨同。因為飛機的設計越來越傾向於模塊化和通用化。現代飛機設計和製造商通常是把飛機的子系統外包或者進行國際招標,最後再以總裝集成的方式設計建造飛機。

一架戰鬥機,最重要的性能模塊無非是雷達、航電、發動機、機體部件和機載武器。各國飛機製造商越來越專精於飛機的某一個領域,可以想像,未來全世界的飛機製造商想要設計一架戰鬥機,雷達都是用的馬可尼的,航電都是用愛立信的,發動機都是用GE的,氣動布局要麼是鴨式布局要麼是常規布局,就連風洞都是在法國吹的,這樣造出來的戰鬥機性能相差不大。


我感覺題主是《三體》看多了,所以我們要大力研究微觀層面的技術啊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多船體結構具有那麼多優點,但在新設計的大型軍用艦船上看不到大規模應用呢?
這啥坦克?正臉怎麼少一塊?
中國為什麼不讓三一重工造坦克,三一如果造坦克會比目前的好么?
如何評價南非的號角(olifant)主戰坦克?
國際上中國的武器裝備的評價似乎不高?

TAG:飛機 | 軍事 | 武器 | 坦克 | 軍事裝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