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李笑來的新書《七年就是一輩子》?


作為讀過李笑來老師《把時間當做朋友》、《學英語不如用英語》和博客的理智粉。我來談一下書中讓我感觸很深的幾點。

一、認真篩選自己的朋友、環境和地理位置。

我們頻繁接觸的環境,頻繁接觸的人,都在潛移默化中對我們產生了巨大影響。

前一段時間我比較悲觀,現在想來,我的悲觀,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身邊負能量爆棚的人的影響。他的吐槽,他的抱怨,他的罵娘,我雖然極不贊同,但無形之中,也影響到了我。影響我的心情、我的注意力、甚至我的價值觀。所以曾加同學也強調,負能量爆棚的人,一定要遠離

看到一個大齡的漂亮姑娘在深圳工作,偶遇自己未來老公的故事。也強有力的證明了,只要是長得美、三觀正的姑娘,在北上廣深富人區居住,美好的姻緣就不可能被埋沒。再也沒有貧困山區困住賽西施的故事了。

二、我們處在人類社會的拐點,處在人類社會最好的時代。知識將成為真正的力量。知識的變現,將變得越來越容易。

網路時代的到來,微信、智能手機、在線支付的發明,將給整個人類社會帶來徹底的改變。真正有學識和才華的人,將難以被埋沒。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將成為徹底的歷史。

因為,有才華的人,總能夠通過互聯網、知乎、微博、視頻、公眾號等手段,從人群中脫穎而出,受到萬眾矚目。並且受到大量金錢的回報。這一點,知乎上的李松蔚老師,動機在杭州老師,在他們主持的《心理學你妹》欄目中,也討論得興高采烈的。

三四五,審美能力是影響一個人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學會理財,越早開始越好。這些內容還在體會,等思考比較深入之後再來更新哦。

歡迎關注我的專欄心理學心理劇旅程 - 知乎專欄

生產高質量文章~


李笑來在書還沒有開始寫的時候就強調了這書是完全免費下載,且不斷更新和補充,絕不會出紙質版。

這種創作方式已經超越了傳統書的概念,這本書只是一個載體,或者說是一個結構,正如他開始創作這本書時開通的微信公眾號的名字一樣,學習學習再學習,第一個和第三個學習是動詞,第二個學習是名詞,這本書是想通過作者自己的感受,來教會大家一個成長路上最重要的本領,就是如何學習,這是許多人在完成了義務和高等教育後仍然沒有學會的技能,所以導致了接受和學習新事物能力弱的結果。

在這本書第一稿創作的後期,李笑來引入了一個概念,那就是未來是社區的天下,相同目的的人聚集在一起互相分享和進步,於是開通了支付寶收費群,要求人人都要分享自己的經驗,並且必須完成布置的任務,在吸取了更多人關於這本書里提到的特定概念的感受和經驗後,李笑來把這些經驗經過整理又補充和修改進了第一稿書的相應段落里了,所以說,這本書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書,它時刻都在被閱讀,然後經過讀者閱讀後的分享,最後再被一步步地補充和壯大,可以說這本書是某種意義上的維基百科,李笑來最開始設定了幾個他個人成長中覺得很重要的概念,並做了最早的解釋,然後加入這個社區的人再不斷地學習,分享,和補充。

所以,到後期李笑來又開了一個叫 新生大學的公眾號,並且做了相應的APP於上個月上線,不過目前非會員只能看到很少的內容,只有會員,也就是加入了他定義的那個社區的人才可以真正地分享並且看都所有其他人的分享,以及學習如何去學習。作為一個看完了李笑來絕大多數文章的人,我並沒有加入他的付費群和社區,並不是在乎那點錢,而是我做不到每一個節點都要做自己的經驗分享,很多時候我更願意做一個沉默的大多數。

人的大腦應該像電腦系統一樣,定期打補丁和升級,可悲的是有的人一輩子都沒有升級自己的系統,所以經常一開新軟體就卡巴死機了。 這是我從中獲得的最重要的一個信息。

還有一個感觸比較深的就是李笑來提出後來又被一個會員用更長的篇幅去寫的原則,能用錢解決的事情就盡量不去花時間和精力,這是必是一個經歷過許多曲折和懊惱的過程的人才能體會到的經驗,從購買的經驗來看,我也是深諳了 許岑 的至尊法則,那就是 貴就是好。沒錢可以不買,當然可以聽信許岑的鬼話去貸款,但是追求著所謂的性價比去湊合,那隻能是心裡想著蘋果,手裡按著小米,心生無數只草泥馬了。我相信這本書最終會成為李笑來所崇拜的Ray Dalio的經典著作《原則》,裡面提供許多足以讓你的系統升級很多次的原則。

根據我看他的文章的印象,他應該不會來知乎看任何關於他的評價的,更不會繼續回到知乎來參與討論,因為他已經放棄了爭論,在心裡無視這些評價了,所以,想看這本書的直接去網上下載就是了,看完你覺得好就是好,你覺得是垃圾,無處發泄,當然也可以來知乎把李笑來批判一番,當然你怎麼說,李笑來應該都不會關注和在意的。


「寫書這東西,有時候就是無聊:把一句話寫成一本書。」——《新生:七年就是一輩子》

一句話的道理,寫成一本書,通過舉證與推導使這個道理更有說服力,也更容易讓人們理解和記住。而一句話的道理,寫著寫著又會衍生出許多其他道理,說這本書是「給年輕人的99條建議」也不為過。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了,意為學習學習的方法再去學習。

一.我一直在苦惱怎麼量化自己的成長

時間過的真的很快,超快。一年年轉眼就過去了,每到年末就開始回想,我這一年到底有沒有進步,有沒有成長?我一直覺得這是一個特抽象的問題,很難判斷,更難量化。直到看了這本書,對這個問題算是有一個完整的回答。這應該就是看書的意義,你苦惱很久沒有答案的問題,有很多前輩也曾苦惱過,並想出了答案。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一直忽略了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到底何謂進步?怎樣才算成長?問題都沒有定義清楚,自然無法解答。

李笑來說,學習其實很簡單,核心只不過是深入理解最重要的概念,不斷總結與之相關的方法論,這使得我們很容易量化自己的進步。也就是說我們是否有進步,取決於我們是否有學習到新的知識,而新的知識,就是概念與方法論的結合。所以量化自己的成長,即看看自己多學了多少概念和方法論,多升級了多少概念和方法論。

二.如何才能更快的學習

1.碎片化VS系統化

從去年年底我就開始慢慢摒棄碎片化學習了。自從大學畢業後所有的學習似乎都是碎片化的,而這一兩年的碎片化給我帶來的成長真的微乎其微,我甚至不清楚碎片化的那些閱讀對我來說是學習還是消遣。我想不起來碎片時間都學到了哪些方面的知識,更別說融會貫通了。我關朋友圈有一段時間了,平常幾乎沒有任何碎片化的閱讀,空閑時間都用來讀書了,好像也沒有錯過什麼至關重要的事情。

就像李笑來說的,信息這東西,必須系統才有價值。那如何系統化的學習呢?

我特別懷念上學的時候,每天生活很簡單,而且很專註。有那麼幾個確定的學習科目,每天學習這幾個科目的概念和方法論,有什麼不懂的就去找資料研究,然後做題以確保自己確實理解了就行了。其實我們過去十幾年一直都在系統化學習。現在要怎麼系統化學習?

就和上學的時候一模一樣。首先找到你想要系統學習的方向,如果沒有的話就隨便去讀好書吧,從中肯定能找到想要再深入了解的方向。其次尋找各種相關資料去學習你選定的方向的概念和方法論,在這過程中可能又會了解到很多其他相關的概念和方法論,慢慢這些知識就會形成一張網,也就形成了所謂的系統性,你慢慢的也就在一個方向上了解了越來越多的知識,對某個方向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入。

2.讀書,慢即是快

這裡又涉及到另一個問題,如何讀書?有些人會問,如何快速閱讀?李笑來說,讀書是為了理解,理解,慢即是快。讀書,尤其是非虛構類書籍,是為了學習其中的概念和方法論的,一目十行完全不過腦有什麼用呢。讀書要像計算機運行一樣,輸入、處理、再輸出。

讀只是輸入而已,輸入後要理解這個概念究竟是什麼意思,這個概念和以前學習到的什麼概念相似,又有什麼不同之處?這個概念和方法論還能用在什麼地方?不斷的提問與思考就是處理。輸出是下一條要講的。

3.懂得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很多知識你覺得沒用,是因為從來都沒有嘗試著用過。踐行是學習當中最重要的一步,不踐行,學習了多少知識都沒用。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也是這個道理吧。懂得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人,肯定是沒有踐行的人。上文所說的進步的定義也要改一改,我們是否有進步,取決於我們是否有學到新的知識並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中。

有些知識真的一時半會用不到怎麼辦?李笑來說:教!教是最好最快的學習方法。因為準備教給別人的過程中就學習到了知識,教本身又是把知識用起來的一種方法。教給誰?這個問題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已經不算是問題了,這個時代,分享已經沒有任何門檻了。

三.學習對性格的塑造

1.別人的看法有那麼重要嗎?

看這本書懂了兩個概念:固守型人格(Be Good Type)和進取型人格(Be Better Type)。固守型的人更關注自己當時的表現,更在意外界對那表現的看法;進取型的人更關注自己當時有無進步,並不在意外界的看法。

我在意自己當時有無進步,但是也在意外界對當時表現的看法。在意外界對我的表現的看法,其實挺痛苦的。尤其是在工作上,會不斷的思考我怎麼做才能讓某某覺得我怎樣怎樣,真的特別累。其實我過去真的不在意別人的看法的,我做什麼關別人什麼事?我從來都是我行我素的。但是工作之後就像是被生活錘彎了腰,為何會在意某某對我的看法,因為總覺得那關乎我的收入,我的前途。

等等,我的前途掌握在別人的手裡???這好像是個特別荒謬的想法。收入可能是和別人有所關係,但是收入重要還是自己的成長的重要?當然是成長。這麼一想好像就釋然了。管別人怎麼看呢,我只要不斷堅持做著對自己的成長有益的事情就夠了,前途是掌握在我自己手裡的,收入也不會一直受某個人的影響不是么。

2.所謂的活在未來而不是活在當下

書里提到所謂的自信其實不是對自己當前狀態的自信,而是對自己未來的自信。我對未來一直挺自信的,總覺得自己以後肯定會越來越好,有時候想到10年後的自己都會有點小激動,真不知道這份自信是從哪裡來的。

未來是不確定的,但不是未知的。通過科學知識和邏輯推理其實是可以小範圍預測未來的,而活在未來應該就是提前預測未來,然後提前成為未來的自己,或者提前為迎接未來做好準備罷。在學習這件事上要活在未來,涉及享受生活的事情還是要活在當下的,畢竟一切都要以活得開心為原則,學習也是為了讓自己開心呀。

3.有什麼值得生氣的呢

我發現很多有所成就的人,性格都非常好,和藹可親,成天樂呵呵,從來沒見鄙視誰或對誰發脾氣。

性格是可以改變的,通過學習和踐行。比如很容易因為某事鄙視某人,但如果懂得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缺點,就會更關注別人的優點,就會知道自己也沒資格鄙視別人;再比如脾氣暴躁容易發火,但如果懂得發脾氣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對自己有害處,就會慢慢控制自己的情緒,關注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如何宣洩情緒...讀的書多了,懂得道理多了,就會慢慢發現自己身上的缺點,並通過學習到的方法論去改掉這些缺點,也會讓自己活的更開心一些。

四.養成學習的習慣

以前的自己真的沒有學習與研究的意識,常常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總是腦袋一熱就做了決定或選擇,很少在做決定或選擇之前先自己認真做做研究。我有幾個同事,即使是問他們買什麼好,他們都能跟你說很多很多,一看就是做過詳細的研究和對比,買東西尚且如此,更何況做一些重要的決定。

書里說很多倒霉事其實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深感認同。回想自己以前經歷的一些倒霉事,都是自己沒有仔細思考就隨便做了選擇的結果。既然未來是可以預測的,那麼一些倒霉事其實也是完全可以預見的。養成凡事先搞懂,先三思再決定的習慣至關重要。即使看在避免倒霉事的份上,也要養成學習的習慣。


就我看來,如果一本書能夠在既有觀念上給予一定的更新,那麼就是值得一讀的。這本書有以下幾點對我有所啟發:

1..關於操作系統:類比於電腦來說,人的身體就是電腦的硬體,而人的思維方式就是操作系統。但是不同的是人的這個操作系統卻沒有自帶後期維護和定期更新機制。為使其良好運行,只有自己打磨、升級,使得它能夠不落後。

2.關於概念與方法論:概念和方法論是人這個操作系統的兩大構成。升級操作系統,就要不斷樹立新的概念和依據此概念,建立一套可行的方法論。而一個人是否聰明是看他是否有足夠多的概念,這個概念是否清晰、正確、準確,概念之間是否可以產生一定的連接,在應用這些概念時是否完善了可行的方法論。

3.關於讀書和寫作:讀一本好書就是對操作系統的一次升級,歸根到底,一本書也就是一系列概念的集合。讀完可以教給別人,可以寫成文字,都能讓所讀應用起來,都能讓思考的更深入。

4.關於財務自由:模擬物理學概念逃逸速度和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在該書中提及一個財務重力加速度的概念。要想逃出財務怪圈,進入財務自由,那麼就要突破一系列的財務重力加速度(包括債務與利息、或有疾病災難等)。這裡就需要一個「快」的方法論了,快速學習,快速賺錢。積累,等待某一天快速變現,有一個到達一定程度之後陡峭的收益曲線。

至於書名《七年就是一輩子》,作者的意思是七年時間人的操作系統可以完成一次升級了,這時候就實現了一次重生,但重生一定是一種自主選擇,是用各類概念和方法論不斷打磨自己的過程,是學識積累後複利效應產生的過程。

這篇文章還有很多理念,但是如果不實踐的話,可能不會產生什麼效用。


在喜馬拉雅上聽到的這本書。

就像李笑來自己說的,這本書總結起來只有一句話,那就是,人的大腦就是一個操作系統,一定要定期更新升級自己的操作系統。

書里多是在講如何去升級自己的操作系統,有不少實用的乾貨。

這本書也沿用了他的上一本書《做時間的朋友》的一些觀點,比之前更精鍊科學。

個人認為值得一讀,讀完之後會感覺自己的操作系統比沒讀以前有了升級,如果讀者能按照書中的方法論在往後的時間裡一直堅持升級,實現財務自由應該不成問題。

堅信積累的力量,一切源自積累。


李笑來,我關注他已經很久了。很欣賞他的思考方式以及思考沉澱下來的東西。

很可惜,有不少人看了李笑來的文章後,就開始寫一些:我要做到,我一定可以,我要努力,我要升級等等類似自我鼓勵的文章。這樣一來,不了解李笑來的人會認為李笑來是個傳銷組織頭目。其實,我們關注一個人,看一個人的文章,不應該是看他這個人,還是他的大腦在思考什麼,他觀察到了什麼,他預測到了什麼。還有就是他看到的人性是什麼樣的。

取精華去糟粕,這才是自我升級的一個重要核心。


在李笑來的《七年就是一輩子》書上,有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強者,其實大家都是弱者,只是弱的程度不一樣,或者弱的方面不一樣。因此,不要自己嚇唬自己,把別人想的過於強大。狹路相逢勇者勝
微信公眾號:冷冷讀書 。

在學校的考試,有確定的題目,有確定的答案,只要按照參考答案去套就可以了。可是在現實生活,很多問題既沒有確定的題目,也沒有確定的答案。這就需要我們自身不斷的去追求,去探索,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康大道。


笑來老師在收費變現的時候套路不少,但書的內容確實是很少見的真誠。值不值得買不說,但絕對值得讀讀。


這本書主要是對作者這麼年來經歷的事情描述並從中總結出來的一些有用的觀點及方法論。之所以讓你想看是因為這些經歷和你遇到的困惑和經歷都很相似,你可以通過這本書 1、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在書中找到方法論從而取得進步 2、有些觀點也會讓你思維升級,意識和發現自身的問題。對於我言莫過於:

1、你必須主動定期升級你的操作系統;你的操作系統是由概念和方法論構成,必須重視基礎概念,當腦海里基礎概念加方法論多到一定程度就會形成連接;

2、看書必須想清楚你想從書中獲得什麼?讀完書後需要檢查是否達到看書的目標,如果沒有用你看書幹嘛

不過,最重要的莫過於踐行,看完後對於你認為有用的觀點和方法論記錄下來,給自己制定執行的計劃,每天check踐行的結果,當你真正從踐行後得到成就感,循環往複你就會覺得自己越來越可控


靜靜的聽了幾天,終於聽完了,感受頗深,值得一聽


如果寫的屬實,這人還是蠻牛逼的。。。


剛剛讀完這本書,李笑來的書出發點都是基於自己的生活感受,思考,實踐得出的結論,給人感覺真實,樸素,有力量。

其中,關於反向選擇朋友,工作地點是很好的角度。

踐行是學習唯一的標準,諸如等等都是很好很警醒的。

笑來所言的七年就是一輩子,是新的領域的學習,生長,成果的過程。

其實,讀書的收穫是基於自己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而言的,當我看到笑來的反向選擇環境時候,和自身方法論中不謀而已,這種感覺是很開心的。

讀書的樂趣之一是豐富完善自己的方法論。

也祝願所有的閱讀者,學習塑造者享受自己的讀書樂趣,完善自己的方法論。


為知識付費!


比較好奇的是現在的人為啥呆在國內害怕U型鎖,呆在國外害怕穆斯林,上個網擔心有人要黑他,受過迫害還是玻璃心,作個企業都什麼微博苦難,明顯偷稅漏稅沒吃過稅的苦難,那這地球還有地方去嗎?


《七年就是一輩子》

  1. 寫作特點
    1. 人生故事,把生命中的幾個重要的事情和節點進行描述,並分析自己收穫到的思考和經驗;
    2. 第一人稱:我;類似於與朋友聊天,語言比較輕鬆;
  2. 內容分析
    1. 圍繞一個主題:「時間的力量」
    2. 每個字內容,都是通過故事來強化「時間」這一主題,包括複利,身體升級,思想升級,溝通差異,實踐的力量,主動選擇,主動承認錯誤等等

綜合評價:

這本書是作者對一些人生經驗的抽象,並沒有站在一個成功者的制高點去說教。更多的是一個自我反思和自我剖析,讓讀者比較能接受。但是整體看來,整體的邏輯性並不高,也許作者只是想去表達,不是想去當老師吧。

對自己的啟發,就是書的核心:時間的力量。要珍惜時間,知行合一。


我覺得挺好的


¥¥¥¥¥¥¥¥¥¥¥¥¥¥¥¥¥¥¥¥¥¥¥¥¥¥¥¥¥¥¥¥¥

直奔主題吧。

這本書大致意思就是人生每七年就是一個階段,七歲、十四歲、二十一歲、二十八歲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當時看到這些就深深的感覺聞到了一股星座算命的味道。

首先這本書沒有任何嚴格的考證,都是「個人經驗」。提供了一個空洞的概念------注意力。

李笑來先生的所有的文章和書籍都有一種固定特質,他的文筆很會抓眼,杜絕使用關於「應該」、「可能」這類詞語,可見他如果可以的話是一位寫網路謠言的小能手。

他的字句雖然平易近人,但是能夠隱約感到其中的冷嘲熱諷和冷漠。像是一位職業教師一樣訓導著自己的學生,並且很會使用具有煽動性的辭彙嚇唬人們。使用的語言框架類似全球變暖的結論------提供數據、事例、時間,而沒有任何具有科學權威的論證。

—————————————————————

最後看一下關於李笑來本人的大致介紹:中國比特幣首富,前新東方講師。對自己持有比特幣數量一直未有正式的數據表明,被人質疑中國比特幣首富的身份後,便讓妻子現款買了兩輛保時捷總價280萬。

他的職業範圍是英語和編程,未從事過公職、經濟學、心理學行業。所以上面才會說他的論證出處不敢恭維,也有可能是看了幾本外語雞湯書籍之後便進行總結後出版了自己的書。再看關於他如何對付質疑他是否是比特幣首富人們的方法------買兩輛車。他持有的比特幣數量只有他口頭描述過:「六位數」。


推薦閱讀:

一聞就提神的物品有哪些?
天才型男友總是對我進行無意識碾壓,我該如何處理?
很容易陷入自我厭惡然後焦慮懊惱怎麼辦?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如何折磨一個人才能致其精神崩潰?
為什麼我和女朋友一起時身體會自然變暖呢?

TAG:閱讀 | 心理學 | 成長 | 李笑來人物 | 讀書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