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帝利地位真的不如婆羅門嗎?

剎帝利種姓掌握軍政大權,連國王都是剎帝利種姓,地位會真的不如婆羅門嗎?打個比方,歐洲王國強盛的時候會真的屈服於羅馬嗎?楚國不也是問鼎中原。王子皇孫滿朝文武怎麼會不如幾個和尚道士呢?


謝邀呀。這個問題其實定義就不太清楚,牽扯得非常多。

我挑很小的一部分寫吧。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種姓制度不是簡單的四個階層、不同工種那麼簡單的一回事。不要先入為主的用我們對中國古代社會的理解去強行解構印度古代社會,更何況,很多人連對中國古代社會的了解都是片面的。

嗯,舉個例子

你在題目說明裡說「王子皇孫滿朝文武怎麼會不如幾個和尚道士呢」,潛台詞是:

和尚道士=婆羅門

王子皇孫滿朝文武=剎帝利

看似有些道理,可實際上不對喲。

中國從有「天子」這個概念之初就從根源上規避掉了「教權」的問題。中國古代的皇帝本人就是大祭司,祭天祭祖本身是統一的。而整個知識階層源自周禮時的古老「氏族卡里斯瑪大家庭」,他們形成的龐大官僚階層對君主的認可其實同樣源於基於血脈的「氏族卡里斯瑪」。

通俗說來,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皇帝正房大老婆的大兒子,哪怕他是個傻子(不多麼?)哪怕他毫無能力(不多麼?)哪怕他殺人如麻(不多麼?),他就應當成為下一任皇帝。

以嫡長子繼承製發展而來整套以血脈關係為基石的道德倫理,為政權、皇權提供了合法性。

而,和尚?道士?

佛教中國化早就成為了中華傳統禮儀道德的一部分。

道教嘛,除了巫術造反和煉丹長生,真的沒有那麼大政治影響力。

所以說,你的那個等式我修改一下:

王子皇孫滿朝文武=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中的擁有土地、較大財富的上層

和尚道士=沙門

對了,和尚在印度也是沙門。通俗的說,沙門就是非婆羅門知識分子,部分源於巫術傳統祭司、部分源於婆羅門內部不接受吠陀傳統的那幫。

而印度,我用梵書里的一句話就可以回答你的問題了。

婆羅門,那已習得吠陀且教授吠陀者,是為人間之神。

這一點很可怕你知道么?從雅利安-吠陀文明興起開始,一直到穆斯林王朝在印度建立時終止。

超過2700年的時間裡,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世俗的「王」或者「君」,能夠宣稱具備祭司的權力,能夠從除了婆羅門以外的別的途徑獲得王位的合法性

以上呢,是理論上的解釋。

但是,我又要再一次提醒,種姓制度不是一個簡單的上下劃分。

婆羅門那麼多,那麼多個婆羅門種姓;剎帝利更多,更多個剎帝利種姓。

前面那段解釋只能說明:婆羅門群體中地位最高的人(比如國師),是高於剎帝利中地位最高者的(比如國王)。卻不能說明任何一位婆羅門的地位都比剎帝利高。

比如,國王的弄臣(梵語戲劇中的小丑)、文人(宮廷詩人)、文職官員(稅務官、書記)。他們都是婆羅門呀!你覺得他們地位會比國王高么?——該殺的時候,還是會殺的。


給你一個獨特的視角。

你要是婆羅門,你一輩子的責任就是讀幾本書,吹幾個牛,裝幾個逼,旅遊幾次還吹是修鍊去了,類似我們這些半吊子在知乎吹牛一樣。

再什麼都不用做。

剎帝利要登基、要出征、要制定國策,還得請你主持儀式。你要是沒能耐,頂多賺些錢。你要有能耐,就能利用這個權利架空世俗君主。

而你要是個剎帝利,你一輩子的責任就是保護婆羅門,保護自己的家族,保護自己的國家,瘋狂生孩子教育孩子以擴展家族。每天生活在權力鬥爭的陰影中,指不定哪天就戰死沙場,成了恆河上漂浮的風景。

這麼一對比,你覺得誰地位更高,誰舒坦?

中國之所以沒有類似階層,是因為禮儀、輿論也都掌握在士大夫手裡,而士大夫也本來就是類似剎帝利的階層演化而來的。


婆羅門掌握宗教、教育這些精神領域,但在物質方面,即世俗領域幾乎一無所有。

印度教要求婆羅門住在平民窟,而且基本沒有財產,受人尊敬但過的很苦。英國殖民者到來後,有些婆羅門加入到殖民政府中,有的成為了小官吏,有的當了律師醫生一類的工作,物質條件大為改善。獨立後的印度上層基本被這批人的後代掌控,尼赫魯、甘地都是婆羅門,這個時候已經沒剎帝利的事了,可見不能給婆羅門物質財富,一旦有物質基礎,他們一定會介入政治。而還有部分婆羅門依然留在鄉村,從事以前的事業,今天這批人的後代就淪為了赤貧,甚至出去給人做傭人維持生計。

這樣看來,古代的婆羅門地位高就不難理解了,他們和中國傳統中提倡的安貧樂道的知識分子的形象很吻合。地位很高,但沒錢,也沒實權,自然無法威脅到剎帝利。

再看中世界的歐洲,神權凌駕於王權之上是有基礎的。歐洲的教堂有自己的土地,是大地主,還能徵收十一稅,販賣贖罪券,那是相當有錢。更過分的是十字軍之後,出現的騎士團,宗教掌握了暴力機器,這時候王權就被干趴下了。解放前的西藏一樣,寺廟有土地有錢再有信眾就很可怕,完全的政教合一。

有理由相信,剎帝利階層剝奪了婆羅門的財富基礎後,才放心的把他們抬到了第一位。

中國古代也有類似安排。六科的言官可以肆無忌憚參內閣罵皇上,但是只給你六七品的小官,地位高沒權利。東西廠錦衣衛握有大權,但不給地位,沒有哪個進過內閣,權利大沒地位。


說到底還是比誰有錢:剎帝利掌握國家政治經濟命脈數千年,有財富積累擺在那。古時候的婆羅門雖然可以對著剎帝利吆五喝六,但他們收的那點香火錢,哪比得上人家收稅+貪污得來的錢?一輩子只能住廟裡,不能做官不能買地不能種地不能經商,放到現在可能都還不如進城打工呢。在現代印度,婆羅門的擇業範圍也很小,沒落的婆羅門當廚師的很多,因為他們做的飯什麼種姓都能吃。

類似的還有日本。公家地位比武家高,但自從幕府掌權以後,公家權力逐漸旁落直至被架空,地產也被幕府和大名侵蝕(江戶以前幕府將軍和其部分宗親兼有公家身份,但仍然是靠武家的權力維繫政治地位)。。其實明治維新以後,要不是新政府給足了他們優厚的待遇,估計二戰以前的公卿後裔也會跟那些婆羅門一個鳥樣。


就這個問題思考了很久,一直想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明這個問題,剛才突然想到了,婆羅門研究生死,剎帝力掌控生死,你願意殺還是被殺?


剎帝利=人

婆羅門=貓


最近剛好看了本講印度的書…幫愛上一匹野驢的回答補充一下:作為一個很厲害的首陀羅你得兵強馬壯到周圍的各種高種姓都打不過才行,並且有可能最後你連首陀羅都當不成了,會被升種姓的2333


你要是兵強馬壯,別說是剎帝利了,就算是個首陀羅都會有婆羅門跪舔你幫你修家譜讓你變成剎帝利。

當然之後你也應該禮讓人家,尊敬人家。畢竟你八成也就是個土邦的老大罷了,印度那麼大,信教的那麼多,不敬正法是容易被人錘的。

羅馬教廷很牛,天主教教士好歹能控制部分地方實權,本質上就是區別於各個王國的另一套政府組織。但在他稱霸的中世紀也都還是有被國王皇帝們反殺的時候。

槍杆子里出政權,兵強馬壯者為之等思想一直是幾乎所有社會的真理。牛逼的宗教之所以牛逼,那是因為他們插手了世俗,本身就有軍政權力。


婆羅門最初是喝酒吃肉花天酒地的,既有錢也有地位也有權。後來剎帝利受不了了搞了一個沙門思潮差點把婆羅門滅掉,婆羅門們只好痛定思痛:咱不能什麼都要,就要個最有用的吧!要地位吧!你要什麼都要肯定會被推翻的。在我國也是如此,要了權還要錢沒人能忍受你,只能選一個。然後婆羅門教就變成了印度教,吸收了沙門的一些思想。這下佛教被徹底趕出了印度。值得注意的是佛教最初並非眾生平等,是不招收奴隸和女人的,對種姓的排列是:剎帝利,婆羅門,吠舍,賤民。大部分情況下婆羅門依舊高於剎帝利,包括統治階層實際上也有很多婆羅門。


種姓的劃分最初是基於職業,好比我們把飯店端盤子的,送快遞的,服裝店賣衣服的劃為一個種姓;種地的,打魚的,養雞的劃為一個種姓;醫生,律師,教書的,搞藝術的,搞科研的劃為一個種姓;從事政治、軍事的劃為一個種姓;現在我們有4個種姓了,你能說誰比誰高貴嗎,然而後來,職業有了高下之分,人也就有了三六九等


佛陀就出生在剎帝利家族,因為他覺得剎帝利種性更重視血統純正。當然,佛陀本身是反對種族歧視的,因而他對剎帝利的推崇可能主要是出自於對婆羅門自命不凡的不滿吧


在一個宗教發展極為繁榮,而國民對精神上的要求要高於其他方面是,宗教的地位高於國家政權,神職人員高於政府官員,就像中世紀的歐洲,教權高於王權,但是這是在同一等級上對比的,如果等級偏差太多?比如說中世紀那會,國王就算再受制於教皇,也只是面對國家大主教的時候比較慫,不至於怕一個小地方的神父?

結論:等級相差不大時,婆羅門高於剎帝利。

補充一個查水表的類比(不是很恰當):你這個問題應該等價於書記一定高於縣/市/省長嗎


樓上一群根本就不懂婆羅門教也根本就是無神論者的人還自以為是的在這裡誤人子弟呢……我也真是又一次的呵呵後了。


推薦閱讀:

印度軍事力量有哪些可圈可點之處?
印度男性傳統服飾是什麼樣的?
我注意到印度男性喜歡在正式場合穿一種類似中國中山裝的服裝,請問這種服裝在印度語里叫什麼名字?
印度手機發展情況怎樣?為什麼小米等手機都選擇印度作為海外市場拓展方向之一?
如何評論印度光輝戰機呢?

TAG:印度 | 宗教 | 權力 | 種姓制度 | 世界古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