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賽事可以用經濟學預測結果嗎?

體育比賽的結果是否會被經濟相關的因素左右呢?


2014年世界盃,德銀預測英格蘭會奪得世界盃冠軍,我他喵的看都不不用看啥玩意經濟模型,直接就呵呵了。

然後高盛預測巴西奪冠,跟烏鴉嘴貝利一樣---他也預測巴西奪冠!!

最後高盛的模型正確率還不如瞎猜,後來高盛修正了自己的數據,結果正確率又降低了!!!


我上中學的時候,還沒有小肚子,還能打的動全場,也還很愛看NBA。當時有一個常常一起看球的朋友,廣東人氏,是科比的真愛粉,酒量卻很一般。他常常在喝下二兩青島之後,紅著臉跟我反覆誇耀科比是如何黃沙百戰穿金甲。

「罷潑摟男宗罷還」,他用廣東普通話吟這一句的時候往往會閉上眼睛,彷彿樓蘭已破,英雄未還。如今科比就要退役了,我卻依然沒有搞懂這位朋友的口頭禪「我頂你個肺」是什麼體位,這與「我信鳥你的邪」和「我日你仙人板板」並稱我人生三大動詞疑問。

當時的籃球就是這樣讓人著迷。後來我學了運動經濟學,對職業體育的運行規則有了一些了解,卻也因此失去了看球的興趣。我在此建議有相同愛好的朋友及時撤離這篇文章。

先從比賽本身說起。職業運動比賽之所以扣人心懸,很大程度是因為其中的競爭性均勢(Competitive Balance)。比賽的結果很難預測,各支隊伍互有勝負,往往到最後一秒都有可能絕殺翻盤。根據華爾街日報的研究,今年的季後賽里有9.1%的的比賽是在最後兩秒決出勝負,如果整個賽季都保持這個比例,那麼絕殺球將會達到112個。激動人心的翻盤太過精彩,精彩的讓人不禁起疑。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球隊的制勝因素。是優秀的教練?優秀的球員?其實左右球隊強弱的,是簡單的市場。所有主場城市人口在200萬人以下的球隊,歷史上從來沒有一支得到過總冠軍。實際上,只有兩隻小城市球隊打進過總決賽,1997和98年的爵士和2000年的步行者。(馬刺市區人口全美第七,市場人口排名靠後但是也超過了兩百萬,數據來源http://www.citylab.com/design/2012/05/nbas-small-market-disadvantage/2025/)。

經濟原因是唯一的解釋。擁有比較大市場的球隊,每一場贏球會獲得更多的收入,他們也就更有動力僱傭好的球員和教練。

按照這個思路,球隊的強弱可以很簡單的通過市場觀察來判斷。而籃球天生的高比分,使得勝負的偶然性變低,在比賽剛開始就可能失去懸念。所以NBA在北美四大體育聯盟(NHL, NBA,MLB,NFL)里關注度一直是最低的。作為一家私人的盈利性組織,NBA並不像奧運會那樣追求更高的競技性,它唯一的目的就是盈利。而顯然,強弱懸殊的比賽是不能吸引觀眾的。

為了讓比賽更有表演性,NBA做了很多的改動。比如通過修改比賽規則限制內線球員,給球隊征奢侈稅避免巨星集中,以及把洛杉磯和紐約這種超大城市分成兩個球隊等等。如果說這樣的改動勉強還算有體育精神,下面這些策略就有些過分了。

首先是東西部賽區制度。歷史上的東部曾經強大過,但是現在美國西部的球隊普遍比較強。聯盟為了不丟掉東部的市場,採取的是兩邊各取八支球隊進入季後賽的賽制。根據經濟學人雜誌2013年聖誕期間的報道,當時只有2支東部球隊贏了超過一半的比賽,而西部則有10支球隊有這樣的成績。也就是說,如果你不幸是西部球隊,就需要比東部球隊優秀很多才能進入季後賽。這個情況是不是有點眼熟?在我國的高考制度里,也同樣對新疆,西藏,寧夏,北京,上海等需要特別照顧的地區有類似的傾斜,我一向支持對落後地區的教育傾斜,至於其他的地方。。。。你們開心最重要。

其實截止到這裡,我都還可以忍受。廣大山東,河南,湖北等地的高考考生這麼多年不也忍下來了嗎?但是NBA為了把一場好戲做足,已經不惜親自上場了。

NBA指使裁判影響比賽進程,已經有了統計學上的證據。

Evans針對2011年所有NBA季後賽的比賽,做了裁判判決犯規的統計。所有比賽里共產生了9500次犯規或違例。統計結果是在.10水平的顯著性上,比分的變化對裁判判決有顯著影響。落後的隊伍會明顯被少判犯規,領先的隊伍會明顯被多判。而如果只算比賽最後六分鐘的數據,領先的隊伍沒有明顯被多判,但是落後的隊伍比其他時間更少判1.5倍。也就是說,落後的隊伍明顯可以更加容易得分。因此,Evans總結道「根據統計結果,裁判在用自由裁量權使得比賽更有觀賞性。」 NBA可能可以騙過熱血的觀眾,但是卻無法騙過沒有情緒的統計數據。

如果拿我們國內年輕的CBA來做對比就很明顯了。過去19年的CBA比賽里,有16次冠軍屬於八一和廣東。怎麼說呢,的確是有些無聊,但是反而證明了它的純真。在我們清純的CBA小老妹面前,NBA一直宣傳的熱血,競技和夢想,真的好像綠茶婊。CBA的初級在於,做假做的人盡皆知,而且並沒有以整個聯盟整體為單位。

當我帶著失望看完這些論文的時候,才有些明白球場不過是華麗的舞台,而球星們也只是能自由發揮的演員,無法再認真的看球。NBA並不希望出現超級強隊,也不希望公平的競爭,導致本來能預測的結果變得不可預測,這就像老虎和豹子戰鬥時,把老虎的門牙拔掉兩顆。所以我覺得沒事可以看看韓劇殺時間,但是如果整天都研究劇里的女一號怎麼努力勇敢,並且當做人生楷模,就有點太拼了。NBA也就如同再也蒲不動的夜蒲,再也摸不到的籃筐一樣,是我們90年初這一代再也回不去的青春。有分教:老人無復少年歡。嫌酒倦吹彈。如今但欲關門睡,一任梅花作雪飛。

References:

1. Ben Cohen "The Year the NBA Playoffs Became Buzz-Worth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May 11, 2015

2. J.P.F."Competitive balance in basketball:Continental divide" The Economist Newspaper, Dec 16th 2013

3. Evans, R. S.; Yewell, K. G.; Caudill, S. B., Mixon, F. G., Jr. (2013). "Competitive balance,outcome uncertainty, and NBA officiating." Empirical Economics Letters, 12, 239-245.

我被上一個答案里熱情的讀者大老爺們嚇哭,沒辦法一一回復大家的評論,抱歉了!而私信里有朋友還專門告訴我大家愛的是我的才華,不是因為美貌,我氣的根本吃不下飯,直到看到了這條邀請。

知乎真是講道理的社區啊!


當然可以預測

只是預測的結果不是你們要的,所以你們就不承認而已

有多少人對於預測的認識還停留在「甲贏乙輸」上呢?

預測結果里的「甲有67.8%的概率獲勝」在他們眼裡p都不是好么

關於準不準

如果你承認勝率說,那麼你也許也會承認小概率事件的存在

某個預測說A勝率是99.99%,然後B贏了。是預測不準么?

也許預測方法可以從幾萬幾百萬場比賽里得到統計證明

但是這一場比賽,是方法的百密一疏,還是概率顯靈呢?

很多人根本不管,一旦小概率事件發生,分分鐘被拿來當槽點,再好的方法,這種都預測不到,要你幹什麼?

啥?以前勝率高的大多都贏了?

我自己也知道,用你幹什麼?

所以啊,對付這種人,科學不好使的,不管你是經濟學還是心理學


說一個已經證實過的。可能有點歪樓,不是用來預測結果的,而是用數據來獲得冠軍的。有點長,全部從書上打下來的。我只是一個搬運工

-----------------------------------------------------------------------分割線

以下來源於《漫話大數據》,郎為民編著

1.1.2 電影《點球成金》:用數據拿冠軍

一名棒球好手走在路上,忽然看見一隻小貓在樹上搖搖欲墜。他趕忙奔去將上貓接個正著,然後朝一壘方向扔去。在國內,
棒球仍屬於非常小眾的運動,但在美國卻紅得發紫,本人在美國田納西大學留學時,每當體育館有棒球比賽時,諾克斯維爾市的道路堵得跟北京似的,兩旁店鋪中球迷們邊看電視邊狂飲酒,搞得跟聖誕節一樣。但是,打好棒球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邊棒球巨星米奇·曼陀都說:「難以置信,打了一輩子球,卻依然對它知之甚微!」一個0.4億元家底的棒球隊如何能夠與一個1.4億元家底的球隊相抗衡,而且還能贏得1億元?電影《點球成金》給出了答案。

影片《點球成金》改編自邁克爾·劉易斯的《魔球:逆境中制勝的智慧》。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介紹奧克蘭運動家棒球隊總經理比利·比恩的經營哲學,描寫了他拋棄幾百年一直依賴的選擇球員的傳統慣例,採用了一種依靠計算機程序和數學模型分析比賽數據來選擇球員的方法。他並沒有採用那些像:「棒球擊球率」這樣傳統的標準,而是採用了看上去很奇怪的、類似「上壘率」這樣的標準。這個方法發現了體育賽事的另一面,始終存在卻一直被忽略了的一面。一個球員怎樣上壘並不要緊,不管是地滾球還是三壘跑,只要他上壘了就夠了。當數據顯示盜壘不實用的時候,即使這會讓比賽更有看頭,比利·比恩也不會再關注這種華而不實的技能。

2003年,此書出版後在美國掀起了一股熱潮,從波士頓、紐約到舊金山、洛杉磯的球迷、新聞媒體乃至金融精英都津津樂道於書中的隻言片語。數年後,該書的影響力甚至跨越太平洋傳到了歐洲足球界。這本顛覆了美國體育管理局思路的書,講述了精明的奧克蘭運動家棒球隊總經理比利·比恩如何採用統計學和數學建模的方式分析數字,從而取得最終勝利的經營哲學。他是逆向投資的表率,用極少的資金經營著這傢俱樂部,並使用複雜的計算機程序分析比賽數據,用「數據」的方式將一個小球隊打造成超級勁旅,使得這支球隊取得了一場又一場的勝利,甚至有能力與大名鼎鼎的紐約揚基隊競爭。2011年由原著改編的同名電影正式上映,布拉德·皮特扮演了書中主角奧克蘭運動家隊的總經理比利·比恩。

《華爾街日報》評價說:「從來沒有一部電影將枯燥的數據轉化為如此令人愉悅的娛樂體驗。」《芝加哥太陽報》則認為:「這是一部聰明、緊張且感人的電影……雖然入場前我已經知道電影的故事,但影片的智慧與深度是我沒有預料到的。」該片獲得和84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音響效應、最佳電影剪輯6項提名,以及第69屆金球將最佳劇情片提名和最佳劇本提名。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事情必須要一鼓作氣,才能成功。可是,影片《點球成金》的拍攝卻是一波三折,在經歷了大衛·弗蘭科爾和斯蒂文·索德伯格的參與和退出之後,這部電影最終被交到了《卡波特》的導演貝尼特·米勒的手中,而影片的劇本也是一改再改,到了米勒這裡,已經不知道是幾易其稿了,而且影片的製作成本也被一再削減。不過,好在原著小說的作者邁克爾·劉易斯沒有在這些事件中公開表態支持哪個導演,否則這部電影還要繼續「命運多舛」下去。

在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ajor League
Baseball, MLB)比賽中,比利所屬的奧克蘭運動家隊敗給財大氣粗的紐約揚基隊,三名主力被重金挖走。總經理比利很早就發現自己的天賦不足以成為大聯盟的球員,因而了下定決心成為一個棒球界的高層管理人員。他在奧克蘭運動家隊做球探,8年後成了總經理。他暗下決心改造球隊。

比利是一個「特立獨行」、「思維怪異」的傢伙,就是在這樣一個經理人的掌控下,他的一切行事和工作幾乎皆不按常理出牌,處理一切皆採用工逆向思維的方式。就是這樣一個比利,按照他自己所謂的對事物真諦的頓悟,打破一切慣例常規之後,成功組建和塑造了一支具有強大戰鬥力的棒球隊。

在競爭激烈的美國職業棒球聯盟,比利的奧克蘭運動家棒球隊無論在人員構成、物質配備,還是在資金實力上都僅僅位下「下三流」之列,不可能像揚基隊那樣一擲千金來購買高身價的球星。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耶魯大學經濟學碩士、大胖子彼得,兩個對球隊運營的理念不謀而合。

比利聘請彼得作為自己的顧問,查詢所有球員的歷史數據,利用數學建模定量分析不同球員的特點,合理搭配,重新組隊,顛覆棒球界靠重金挖明星球員的傳統理念。在新的賽季中,奧克蘭運動家隊創造20場連勝的戰績,刷新了大聯盟記錄。

大塊頭有大智慧。在彼得的輔佐下,比利召集和物色了一批表面看上去都各有瑕疵、性格怪僻,但骨子裡都在棒球運動某方面擁有超強能力的隊員,以打破常規、突破傳統的經營模式,在一片批評與質疑聲中取得了驕人的比賽成績,甚至達到了比肩實力雄厚的紐約揚基隊的程度!

如何在不公平的競爭中以弱勝強?這是比利·比恩面臨的難題。所謂「不公平的競爭」便是指美國棒球大聯盟不同球隊間巨大的薪資差距。2001年,紐約揚基隊的總年薪高達114 457 768 美元,這個天文數字不僅在當時美國體育界鶴立雞群,即便是在世界範圍內也毫不遜色於皇家馬德里、巴塞羅那、曼聯之類的足球豪門。然而,奧克蘭運動家隊同時期的總年薪約為紐約揚基隊的三分之一,只有39 722 689 美元,在全聯盟位列倒數第3位。薪資的巨大差距意味著優秀球員的流失,更難以尋覓聯盟中那些當紅的超級巨星。除了捉襟見肘的工資預算,運動家隊還是一支典型的「小市場」球隊。一窮二白的狀況不僅使其無法招攬球員,甚至連一座像樣的專業棒球場都供養不起。自1968年至今,運動家隊都不得不與同城另一美式橄欖球隊共用體育場。設施陳舊和全美倒數的觀眾上座率幾乎成為運動家主場的「特色」。

然而,運動家隊卻是近年來「投入產出比」最高的職業棒球隊。2000——2003年間,他們每贏一場球的成本約50萬美元,而揚基隊每贏一場的成本幾乎是其3倍(近150萬美元)。至於聯盟中其他那些「富隊」(如巴爾的摩金鶯隊、德州遊騎兵),則需要花費近300萬美元才能贏一場「天價」般昂貴的勝利。金融圈出身的作者劉易斯非常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詭異的現象,於是便有了這本書。他希望藉此來勾畫與解釋比利·比恩是如何扮演這麼一位近乎「無米」的「巧婦」角色。

棒球是一項強調數據的運動。所謂「數據」不僅包括球隊的各項勝敗指數,還有每個職業球員的各類成績——防禦率、勝投數、打擊率、長打率、全壘打數、打點數等多達幾十種類型。在談論某個球員時,資深棒球迷都會如數家珍般報出一連串數字。若被不諳棒球者聽到,或許是以為兩位證券分析員在交流工作心得。長久以來,美國棒球界也將這些數據的記錄工作看作重中之重。因此,即便是20世紀初某場比賽的交戰數據都能毫不費力地找到。然而,在比利·比恩看來,棒球界卻沒有將這些數據轉換成真正提升球隊戰績的「不二法門」。基於這個想法,他開始摸索一套全新的方法來解讀棒球數據背後的「真諦」,甚至不惜向所謂「百年傳統」宣戰。

比利的成功之道是運用一整套的數據分析法(Sabermetrics)來代替傳統的球隊運作,這是一種美國棒球研究協會(Society for Advanced Baseball Research, SABR)所倡導的統計方法。直到現在,美國高級棒球研究協會一直是一個奇特亞文化的中心。比利最重視的是上壘率,而這種統計方法幫助他成為出色的管理人員,也使得運動家隊最終成功。

這套全新方法被稱為「棒球統計學」,其創始人並不是比利·比恩,而是一位統計學家比爾·詹姆斯。他是劉易斯《魔球:逆境中制勝的智慧》書中的另一位主角。比利認為,棒球界傳統的統計數據無法準確反映出球隊或球員的價值,也無法準確預測其未來的表現,而對這些數據的解讀也缺乏一種科學的方式。於是,他雄心勃勃地設計了一套統計學公式來計算各類既有的棒球數據。在一片批評與質疑聲中,比利的「棒球統計學」在奧克蘭運動家棒球隊的辦公室里被銘記下來。

早在1977年,比爾就自費出版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但卻幾乎毫無反響。棒球界的元老們根本瞧不上這樣一位從沒真正打過棒球的「門外漢」。在他們看來,這類書獃子式的紙上談兵可能連「票友」水平都不如。問世20年後,窮則思變的比利·比恩才成為第一個真正吃螃蟹的實踐者。

比利破天荒地將「棒球統計學」作為球隊的經營方針。他儘可能地將球員能力數據化,並以此作為稱量球員能力的唯一標準,而非某些基於主觀經驗的判斷。通過這套統計學公式,比利以有限預算去尋找那些價值被低估的球員。同時,他還強迫整個球隊摒棄傳統的成績評估標準:既然讓棒球比賽結束的因素是27個出局數,而不是時間;那麼就忘記「打擊率」、「盜壘」等華而不實的成績,「上壘率」才最重要。因為只有上壘才能減少出局的概率,並提高得分的概率。比利打破一切常規慣例,就如同伽利略用「太陽中心論」來挑戰天主教的權威一樣。最終,在全新理念的指引下,運動家隊在2000年後曾5次打入季後賽,4次獲得分區冠軍,共贏了1045場比賽。期間,還創下了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百年歷史上連勝20場的空間紀錄。從那以後,統計學家取代球探成為棒球專家,其他很多球隊也開始爭相採用「棒球統計學」來指導球隊運作。


我也不清楚博彩公司請的分析師是什麼專業的,但博彩公司告訴我:即使是還沒開始的體育比賽,我也能預測到結果,雖然不是百分百


說到預測,無論什麼模型都沒有很準確的預測,否則,模型專家們就會富可敵國了。事實上他們都窩在研究所、大學裡,掙那份微薄的薪水。

用經濟學預測體育比賽結果,更加不準。


至於樓上溫義飛溫總說的規則問題,商業問題,毫無疑問是存在的。

但是每一個球員對榮譽的渴望,夢想,與奮鬥,他們揮灑的汗水與青春,難道不存在嗎?

史蒂芬,庫里,為什麼去年沒拿到MVP?因為投票的15位記者都是聯盟選擇的庫里黑,聯盟並沒有左右選票,但是他可以選擇投票的人。

畢竟庫里是ua的人,庫里拿MVP影響耐克上億的利潤。

我看到庫里的臉龐好似浮起一絲苦澀和無奈,但是馬上恢復過來為他的隊友伊戈達拉喝彩。

庫里並沒有被黑暗的規則所擊垮而怨天尤人,而是日復一日在三分線外4米的地方進行精準的恐怖的三分球訓練。

他,回來了。

帶著史無前例的22賽季初連勝,帶著歷史第一級別的效率值和真實命中率,書寫著屬於他的傳奇。

我喜歡的不是有庫里的商業聯盟,而是在這個商業聯盟里的庫里。

以下是正文

今年6月,巴薩吧有個12條轉會預測不對4條叫樓下所有人爸爸的奇葩帖子,他是逗逼嗎?非也,這是6月的帖子,他是我的朋友,他了解經濟學,所以他幾乎百分之百肯定能做到上述預測(^_^)

當然最後結果有點出乎意料,才對了6條→_→運氣不好

你想知道為什麼嗎?仔細看看我這個答案吧

首先,各類數據分析方法建模已經廣泛應用於博彩公司判斷球隊實力的,其中不乏好的體育專家和建模專家,總而言之是一群牛人用經濟學領域經常使用的一些分析方法得出了球隊的強弱模型

所以經濟學從這個角度講,只要結合好體育事實觀察和大數據體育對比,比某些懂球帝事後諸葛亮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但是,可以預測比賽結果嗎?

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你如果想要知道是贏還是輸

我只能說無可奉告,你們又不高興!

我舉個常見的例子,一場比賽,贏球1.95,輸球1.95,我們就能根據這個模型判斷贏的概率是50%,能給出概率,但是無法給出具體的結論。

正所謂,人吶就都不知道,自己不可以預料!要考慮歷史的前程,不要總想搞出一個大新聞!博彩公司眼裡你們還是 too young 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

至於題主說的經濟因素能否影響體育結果,經因素會影響球隊買賣球員的能力,會間接影響,比如豪門皇馬巴薩拜仁,那麼多砸錢的交易

我必須明白的告訴那些熱衷於足球彩票的同學,這玩意!t!m!d!就是坑爹~

我們普通人有限的觀察得出的概率分析幾乎完全不可能超過那些大型菠菜公司。

比如假如我是騎士狂熱粉絲,卧槽!詹姆斯如坦克橫衝直撞!歐文銷魂的投籃~我大騎士肯定有50%的概率奪冠!用清揚就是這麼有自信→_→

這就是由於事實缺失和盲目樂觀帶來的錯誤的概率分析。

博彩公司顫顫悠悠的走過來

小夥子,我這裡買騎士,買一塊賠3塊,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小夥子覺得卧槽,買買買啊!事實騎士奪冠概率20%,平均買一塊虧0.4

國外的菠菜公司還算有良心,我說了,硬幣正面給你1.9收益,反面也是1.9收益,平均每次輸0.05元

國內的在足球彩票就是搶錢啊!平均贏了給你1.6,輸了給你1.6,平均每次輸0.2→_→,你玩上100次,如果每次金額固定,百分之99.999得賠錢!

所以,如果為了贏錢,請遠離菠菜公司(^_^)

好了,現在來解釋為什麼他能對6條預測,因為他利用了菠菜公司的分析,夏季轉會天空體育的記者是第一手資料來源,轉會概率直接反映在了賠率上

所以,比如我看梅西,離隊賠率1賠16,不離隊賠率一賠1.05,我們很容易判斷梅西是不是會離隊

想要知道轉會的第一手信息?請時刻關注skybet.con的transfer special

其他可以通過博彩公司知道的信息有

德約科維奇在男單的統治地位相當強悍!奪冠概率是第二名費德勒的5倍!

漢密爾頓拿了這賽季f1總冠軍之後開始划水了,之前菠菜對他相當看好,現在和羅森博格奪單站概率相同

足球領域,巴薩拜仁一騎絕塵,皇馬獨佔第二檔

而大家關心的美國大選,希拉里拿下總統概率接近一半,共和黨則是群魔亂舞

籃球領域,大家都知道的勇士隊實力毫無疑問第一,騎士和馬刺爭老二,雷霆是下一檔

未完待續~碼了這麼多字沒幾個贊~求贊(^_^)

對了,回復下評論,我不賭球,還是在股票市場收割韭菜比較容易……

這個話題好像被我帶歪了?

後面我來講故事了~稀奇古怪的故事來了,突然一個微博推薦足彩的人來了,還說喜歡進化心理學,喜歡Air,喜歡耳機,這年頭江湖郎中都這樣。

先提個相同話題,培養你對他的親密感。

然後點贊你的幾篇文章,讓你感到飄飄然

然後給個數據,我最近7場都贏了,讓你的腎上腺素釋放

最重要的,是他聯繫幾百個人,連續蒙對4次的人總有16分之一,30個人會上當受騙

然後注意這個評論

國彩就任九和任十四好玩,因為是獎池模式,而且樂子比較大,也比雙色球大樂透靠譜點

哈哈哈哈哈,你說足彩偶爾有點小漏洞我還一笑而過,你說任九任14這些好玩?

這可以說是詐騙了。

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為了告誡這些菠菜愛好者

我查賠率是為了滿足好奇心,你查賠率是為了一夜暴富

最後窮困潦倒的是你,

如果你真的已經不能自拔?

那就把錢投到股市裡,反正也是漲漲跌跌,你做棵韭菜總比被斬草除根好。


布拉德皮特,moneyball講的就是這個啊


有點無奈有點哭笑不得有點搞笑的給答案里的一個答主給拉黑了,真要那樣玩ab料的辦法,也不會用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人工聯繫辦法,找一個還在讀書的高等學校的學生吧。我說還是為啥,算了,勉為其難回答下你這個問題吧。

之所以說的勉為其難,因為我知道我的答案肯定有自己的局限性,和現在自己這個階段性的局限性。我只是個半吊子的愛好者,但如同我微博簽名說的一樣,我只買球,不看球,所以換個角度我也很適合回答這個問題。好了這是提前話,下面入正題

我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其次這個問題,其實問的很泛。

最高票的溫總的問題基本說出很多道理。政治、體育、娛樂都是人類社會圈子永恆的熱點話題,而其中都少不了經濟的角力。問題是「體育賽事可以用經濟學預測結果嗎?」在足球和籃球中(其他我也不了解),確實很大部分,為了取悅觀眾,製造熱點話題,增加經濟效應,都會明裡暗裡幫助弱隊,或者製造絕殺的點球機會。溫總也給出了統計上的證據。就不在多說了。

其次這個問題的表述,很容易理解成另一個方向。就是體育博彩裡面的市場經濟行為,是否會反映出體育賽事的結果。(再通俗點和具體點,就是賭球的彩市是否能預測出體育賽事的結果?)前面說了,我只賭球,不看球,所以從自己這個角度,很好回答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可以

一個就是眾所周知的假球,這方面新聞不勝枚舉,層出不窮,稍微有關注這個圈子都知道,也就不多說了。就是赤裸裸的經濟手段干預比賽結果。這種情況確實有。以前有,現在有,未來也肯定還會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越是頂級的聯賽,這種情況會越少。畢竟像梅西身價上億歐元,你要出多大的金山才能讓梅球王幫你踢假球?莊家和彩民對賭的盤肯定有,但這種也對賭不了。所以五大聯賽莊家一般都是平衡水位來控制兩邊的投注量,自己旱澇保收穩穩抽水保證他利益。反應在外圍的盤口上,就是五大聯賽的水位(返獎率)會更高,而越野雞,越有假球嫌疑的比賽的水位會越低。比如東南亞那邊的比賽。

其次是,呵呵,就涉及到賭球的球市本身了,視頻封面賭球無刪減版—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這個視頻還是很有意思的,這種嚴格來說應該算默契球,當然默契球也通常給當做假球。其實這個視頻在圈子的影響力有點超乎我自己想像,甚至有認識的土庄的操盤手就是靠這個視頻實現自己人生的逆轉。

視頻的內容,就是世界盃的陰謀論。大體就是亞盤上贏球輸盤和大熱必死的總結。內容有的嘩眾取寵,也有說出真話的地方,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

擴展出去我能聊很多,但是點到為止,都不知道這問題有幾個點贊的


必須可以 2007年我大二 有門課程叫計量經濟學 大作業是用e-views軟體預測一個模型,題材自擬。有一個組預測2008年奧運會中國代表團可以得多少枚金牌,分析結果是50枚.當時大家都覺得偏差太大,因為2004年中國代表團好像是得了38枚金牌,從未有過這麼大的提升。後來,2008年北京奧運會實際得到51枚金牌,很接近了是不是?

我朝唯一不能用經濟學模型測算個大概的,恐怕就是我朝的經濟。


建議你關注微博@午後狂睡_silent 上海金杯堂堂主,電競貝利,口號是反買穩如狗。


我只知道金錢的確能改變比賽,無論是什麼手段。但至於用經濟學去預測,未免有傷情懷,就算有一天大牛們真的和做KAPM之類的一樣建了估測球隊實力並且以此構建類似的模型去判斷勝負,我也不會去關心………

競技項目的迷人在於它的不可測,不是嗎?

綜上,只是想說這個問題沒啥意義……………


經濟學預測不了比賽結果,一場比賽的結果也不被經濟因素來左右,但一支隊伍一個項目以後的發展是緊緊依靠著經濟的,我們可以把經濟因素看成重視程度。這就像投入和產出一樣,資金的注入可以締造像切爾西,曼城,大巴黎這樣的豪門,拜仁,皇馬,巴薩這樣的傳統強隊也要資金來維持球員水平。所以一場比賽的勝負只和參賽者的臨場發揮有關,一個體系的發展,受經濟因素左右。


建議樓主感興趣的話去看看《足球經濟學》這本書。經濟學的預測是建立在大量的過往數據之上的。然而人不是機器,很多時候會失誤,也會超水平發揮,這也是體育的魅力之一。


不然你以為博彩公司怎麼賺錢……


體魚網http://www.tiyu567.com/體育專業門戶,提供足球直播、NBA直播、CBA直播、英超直播等體育賽事在線直播,全站高清、流暢視頻、直播讓你享受最新、最熱、最專業的體育直播視頻以及最新的體育資訊


根據gxs的理論,足球界基本靠操作看外圍,誰賠率高,哪支球隊被壓得多,那准輸


影響應該是有的,但左右不會,比賽的迷人之處就是會意外,如果一切都確定了可以用數學,經濟學計算出來,那還有什麼意思?目前量子物理學研究結果不都表明隨機性與不可預測才是世界的本質


體育最大的魅力在於其不確定性,如果能預測並預測準的話,任何一種運動都完蛋了


題主玩過體育博彩么……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 Valve 打擊 CS:GO 博彩?
知乎關於博彩業問題的回答有哪些讓你覺得他是大牛?
這樣的技術分析能否從博彩公司的手指縫裡摳出錢來?
博彩公司某些初盤盤口是否會存在漏洞?
關於足球比賽歐賠套利問題?

TAG:NBA | 體育 | 經濟學 | 社會 | 博彩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