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女兒不怕幼兒園老師怎麼辦?

因為家裡的教育方式一直是跟孩子站在平等的地位上來進行溝通的,孩子有錯我們會批評她,我們錯了,我們也會主動的跟孩子道歉,有的時候幼兒園讓孩子做什麼事,她回來告訴我們後,只要她不願意,我們都會跟老師去說明情況,不讓孩子參加,但是最近一次發現孩子在上舞蹈培訓班的時候,根本不怕老師,老師讓別的孩子做示範動作,別的小朋友都很聽話遵守,讓我家女兒做的時候,她竟然回答不會,就不做。是不是因為我老婆是老師的原因,她潛意識裡就不怕老師,這種情況應該怎麼改變?

先謝謝大家的回答,補充下描述吧,因為題主是江蘇人,五歲是孩子的虛歲,習慣性的演算法,孩子是45個月上幼兒園的,正常入學年齡。

我跟我老婆的教育觀念略有不同,我認為女孩子小時候就應該尊重師長,表現得乖巧聽話,起碼在小時候不要去挑戰規則。而我老婆覺得,孩子不應該懼怕任何人,錯就是錯,對就是對,不是原則性的問題,不喜歡的就可以拒絕,就像前幾天在幼兒園,老師讓孩子去隔壁班參加別的老師的教學公開課,孩子不願意去,我老婆就去幫孩子跟老師拒絕了。孩子參加舞蹈培訓,經常因為偷懶,動作沒做到位,被老師點名,然後就會引來圍觀家長們的呵呵一笑,時間久了,孩子就覺得舞蹈老師不喜歡她,老師讓她表演,她就直接拒絕了。

為什麼會提這樣的問題?80後的父母這一代,相信大多數人小時候都是很怕老師的,當時家長教育不了,都愛搬出老師來嚇我們,所以我印象中,孩子見到老師應該也是唯唯諾諾的,我很少陪孩子參加課外的培訓活動,所以上次見到孩子直接抵觸老師,有些驚訝,問了這樣的問題。


感覺題主混淆了一些概念,給題主5點提醒。

1.主見不是任性。

2.尊重老師不是怕老師。

3.小孩子價值觀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換句話說,小孩子的認知是不完全的,你們所理解的所謂對錯、原則,或許在小朋友看來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4.一味的強調小孩子主觀感受,小孩子的獨立個性,有可能會使小孩子正常的的價值觀往畸形方向發展。

5.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盡量選擇和自己教育理念一致的幼兒培訓機構。


謝邀~

我跟我老婆的教育觀念略有不同,我認為女孩子小時候就應該尊重師長,表現得乖巧聽話,起碼在小時候不要去挑戰規則。而我老婆覺得,孩子不應該懼怕任何人,錯就是錯,對就是對,不是原則性的問題,不喜歡的就可以拒絕,就像前幾天在幼兒園,老師讓孩子去隔壁班參加別的老師的教學公開課,孩子不願意去,我老婆就去幫孩子跟老師拒絕了。孩子參加舞蹈培訓,經常因為偷懶,動作沒做到位,被老師點名,然後就會引來圍觀家長們的呵呵一笑,時間久了,孩子就覺得舞蹈老師不喜歡她,老師讓她表演,她就直接拒絕了。

題主遇到的問題在10後的學齡教育里是比較常見的,比如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是有分歧的,父親偏傳統(尊師重教),母親偏激進(不受拘束),然而部分實例告訴我們,孩子更趨向「激進派」。

為什麼會趨向「激進派」?因為自由毫無拘束,迎合了大部分孩子的天性,想怎麼就怎麼的。但顯然題主的孩子現在被兩種觀念給帶偏了,使得孩子目前對「底線」與「尺度」的概念是含混不清的,導致孩子對待不同社會場景所產生的反應缺乏成人才具有的謹慎與常識反饋。

比如你們讓孩子參加「舞蹈培訓」:

請問,這是孩子的意願,還是家長的意願?如果是孩子的意願,那麼在參加舞蹈班之前是否進行旁聽與訓前溝通?孩子是否充分了解舞蹈班的整體流程以及參加了這個班會發生怎樣的事情?

其實,大多數家長都做不到上述這段的幾個問題。

針對題主「不怕幼師」的問題如何解決?

消除所謂「極端懼怕」的愚蠢概念,告訴孩子其實老師也是人,對待每個人都應該「平等尊重」,嚴肅告知孩子老師與自己的角色關係,幼師的身份與職能是教學並看護孩子,孩子是來接受學前教育,要遵守幼兒園的規定(不要喧嘩不要balabala),對待幼師要原則性尊重慎對軍事化服從,如果幼師有冒犯甚至違規的情況,請監護人進行協助溝通(畢竟這年頭幼師欺凌還是蠻常見的)。

教育是分階段的,一個孩子,哪怕是學齡前的孩子,他/她遲早都會融入社會,而在融入社會的過程中他們會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如果父母在早期教育產生嚴重分歧的時候,應該先達成內部共識,然後再進行幫輔教育,而不是爹教爹的,媽教媽的,到最後孩子人格分裂了,你倆的話她都不聽,或者只聽她認為傾向自己立場的,到時候就覆水難收了。

中國的部分父母在學齡教育上很容易走極端,要麼是6歲前全家圍著孩子轉,彷彿自己生了個天才,唐詩宋詞鋼琴班舞蹈班美術班全報個遍,在教育上一會聽爺爺奶奶的,一會聽爸爸媽媽的,一會聽老師的。上午學完鋼琴下午就學舞蹈,回家剛打開電視想看動畫片卻又被媽媽勒令去背唐詩,好不容易過個年放個假聚個餐,父母還要讓自己當眾表演節目,生怕自己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還有的父母乾脆放養,怎麼皮怎麼來,4歲的男孩光著腳丫露著小雞雞在小區花園裡拿著木棍路見不平一聲吼,兒子翻個跟頭當爹的立馬獎勵個奧特曼,如果孩子惹了麻煩當爹的會提著腿猛拍小屁屁。

最後:

我認為學齡前的教育,能做到因人而異+張弛有度是最好的,這不是教你如何中庸,而是教你在基於相對平等的前提下感知人、事、社會之間的關係變化,彼此可以從生活中總結規律,找到最優的辦法。

以上是餓著肚子寫的,僅供題主參考,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一直在timeline 里出現這個問題,從原來的關注的人很少,到現在已經有384個答案了。終於來寫幾句。

其他人, @李老西@豬豬-路易媽媽@皮皮魯 都已經說了很多的道理和建議,我來補充一下關於一些我能提供的建議,以及重點我想說的關於你擔心的見到老師唯唯諾諾的問題。

題主 你說:

我跟我老婆的教育觀念略有不同,我認為女孩子小時候就應該尊重師長,表現得乖巧聽話,起碼在小時候不要去挑戰規則。而我老婆覺得,孩子不應該懼怕任何人,錯就是錯,對就是對,不是原則性的問題,不喜歡的就可以拒絕。

在這一段描述里,我們可以看到,你和你太太之間的問題。你覺得「女孩子」應該怎麼怎麼,而你太太認為的是「小孩子」可以怎麼,不應該怎麼。。。

這裡明顯有一個性別的區別對待。明顯我們無法否認性別的差異和以及現在在中國的各種的不平等,但是,就像你太太所希望的,和她所認為,亦或是推崇的,無論性別,孩子都可以怎麼怎麼

所以 這也是你們兩個在教育小孩的時候出現的分歧原因之一吧,希望,你和你太太在這個問題上現有一致的意見吧。

其次再討論一下你太太的觀點:

孩子不應該懼怕任何人,錯就是錯,對就是對,不是原則性的問題,不喜歡的就可以拒絕,就像前幾天在幼兒園,老師讓孩子去隔壁班參加別的老師的教學公開課,孩子不願意去,我老婆就去幫孩子跟老師拒絕了。

是的,孩子不應該畏懼任何人,錯就是錯,對就是對。這句話在小孩子的世界完全正確

而下一句,"不是原則性的問題,不喜歡就可以拒絕。"這個拒絕當然是可以的。但是同時,你要承受這個拒絕帶來的損失。對,承擔損失

就像你下面的舉例,參加別的老師的教學公開課,孩子不去,所以你的小孩損失的是一次好好聽課的機會,平常參加舞蹈培訓,偷懶,損失的是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好好學會這個舞蹈,在這樣的事情上做的好,進而被老師表揚認可她的舞蹈的機會

你如果覺得,學舞蹈只是為了讓孩子開心,一時的開心,一時的新鮮,而沒有長久的學習堅持,這些都是無所謂。那當然沒關係啊。

只要在你其他有所謂的地方,讓孩子注意,達到你的要求,不犯原則性的問題就好了啊。

~~~~~~~~~~~~~~~~~~~~~~~~~~~分割線~~~~~~~~~重點在下面~~~~~~~~~~~~~~~~~~

然後作為老師,我一定要說一說。

下面你認為的和老師之間的關係:

為什麼會提這樣的問題?80後的父母這一代,相信大多數人小時候都是很怕老師的,當時家長教育不了,都愛搬出老師來嚇我們,所以我印象中,孩子見到老師應該也是唯唯諾諾的,我很少陪孩子參加課外的培訓活動,所以上次見到孩子直接抵觸老師,有些驚訝,問了這樣的問題。

小時候的(小學三年級之前),大部分的人怕老師,是指老師說的一定會按照去做,認為老師說的一定是對的,老師是權威。

根據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這個時期(3-7)的小孩子,應該是他律道德階段,並且是從原來的自我為中心,逐漸轉向權威階段。這一時期兒童的道德判斷是以他律的、絕對的規則及對權威的絕對服從和崇拜為特徵。他們了解規則對行為的作用,但不了解其意思。所以,在入學以後的小孩子來說,老師就是他們的權威,所以這個階段的小孩對於老師有絕對的服從和崇拜。

再者,很早以前的年代,教師的教育方法比較粗糙,所以可能會有比較嚴厲的手段,如體罰等。進而更是造成某一些人的心理陰影。

最後,見老師唯唯諾諾的人,在其他的大部分的時候也時不夠大方的,因為在成長的那個年代,個性大部分時候是不被尊重的(無論是在社會還是在家庭中),所以很多人唯唯諾諾。

對比一下現在,

首先,兒童的道德發展階段還是基本不變的,這個年齡階段的兒童還是處於他律階段,還時從原來的自我中心想著權威階段過渡,對於權威人物還是會有服從,這個服從,更多的表現是尊重權威人物,做事情按照權威人物的規則要求。(只是這個權威不僅僅是老師了。)

其次,是老師的變化

首先是教師的年齡結構, 中小學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初高中教師年輕化 根據這個中國社會科學網的調查,2011年,全國小學教師的平均年齡是38.84,並且年齡在35歲以下的佔了41.37%,而西藏、浙江、北京、上海的小學專任教師較為年輕,平均年齡在36歲以下。題主,你所在的江蘇,平均年齡是37.83,所以你可以發現,這些人平均都是1975年左右出生的,也就是靠近80後了,相比較題主,你我的小時候,老師的年紀大部分都年輕多了。

另一個,是教師的學歷結構,是中國新聞網的 教育部:教師學歷結構總體改善 高學歷教師比例增加 中小學教師學歷在結構總體改善,高學歷的教師比例增加,你可以看看現在的教育局的招聘,一般來說,除了幼兒園,其他都是本科及以上的要求,而在一般的普通高中,比較好的學校都是要求研究生學歷了。

所以在這樣的變化下,老師的教育方法,教學手段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體罰已經基本不存在了,尤其是在一二三線城市裡,如果曝光了某個學校,某個老師有體罰學生的情況,那教育部門會立即處理,分分鐘讓他下課!

最後是關於尊重個性的方面,隨著社會的進步,對於個性的是越來越包容,求同存異,百花齊放,很多以前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在現在都變得正常。所以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越來越有自信了,所以唯唯諾諾的的情況越來越少,相反,非常有個性的越來越多。

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題主和你的太太完全不用擔心小孩子的唯唯諾諾的問題。(也就是你的小孩即使被教育要遵從老師的要求,小孩子也不會唯唯諾諾)

所以一般情況下,大部分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學生覺得你這個老師挺無聊的,挺嚴肅的,挺博學的,挺有趣的,可以信賴的,可以聊一聊的,不可以溝通的,那就不聊了。(對於高中生而言)基本平等了。(從此中國學生開始站起來了。。。)


結論先上---你孩子那不叫有主見,而是沒家教沒規則感。你們的教養方式更傾向於「縱容」而不是「自由」。

你們給孩子灌輸了非常錯誤的潛意識,就是「用出格的行為來刷存在感。」

而你的孩子一次次在家長的強化之下繼續這樣做。

孩子需要存在感就好像明星需要曝光一樣,好消息是曝光壞消息也是,怕就怕沒消息。

每個孩子都希望表現出自己更擅長的一面去獲得關注,有的是跑得快,有的是唱歌或者講故事。

而你的孩子則是相反,他一樣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獲得關注,而且他已經達到目的了。

只要她拒絕,老師就會和他溝通,其他的孩子也會被迫等著她。 她偷懶舞跳得很爛,圍觀者呵呵一笑,她依然是事件的中心能獲得關注。

所以她要一次又一次的和別人「不一樣」。至於這樣做是對還是不對,那不重要。

而我老婆覺得,孩子不應該懼怕任何人,錯就是錯,對就是對,不是原則性的問題,不喜歡的就可以拒絕。

那請問誰來判定事情是否是原則性的對和錯呢,一個五歲的孩子嗎?對於這個年齡的孩子,他們是沒有自我約束能力的,他對於事物的判斷是「YES」和"NO",而不是「應該」和「不應該」。

那小學作業不寫叫不叫原則性錯誤?

辱罵同學叫不叫原則性錯誤?

逃課算不算原則性錯誤?

餐館裡面大喊大叫丟東西算不算原則性錯誤?

怕是你們家長自己都搞不清楚什麼是「原則性錯誤」吧,就算你們搞得清,那你們告訴孩子並且執行了嗎?

老師的存在並不是讓孩子害怕,老師是這個幼兒園這個「環境」的規則制定和維持者。所謂規則就是在不同的環境下而會發生變化。而每個人都要遵循這個規則來活動。

在家裡可以撒潑打滾,在公共場合就不行。

在美國下課了飛個葉子,沒啥事。在國內就要被朝陽群眾發現。

而你們的孩子不尊重老師,不尊重同學,我認為她甚至不尊重你們這對父母。為什麼?

是的沒錯,你們嘴上說的是「平等」,但是你們給孩子灌輸的潛意識就是「她很特殊,她和別人不一樣」。用這個孩子的視角來感知這個過程的話那就是:

1.我比同班其他孩子有更大的自由度。

2.我可以破壞其他孩子不能破壞的規則。

3.我破壞了規則我媽媽會出面幫我擺平。

4.學校的規則並不由老師掌控。

5.周圍這些孩子能力比我低一個級別。

6.我並不需要尊重這些人以及他們的看法。

舉個極端特例,比如「李某一」,就是典型的家長幫助孩子破壞規則的例子,其實原理是一樣的,孩子的感受也是相同,因為他的父母幫助他擁有與他本人能力不相符合的自由度。那結果只能有一個,就是父母的決定,孩子來背鍋。對一個年幼的孩子來說,有約束守規則是對孩子本身的一種保護,而不是所謂的壓制。

所以請你搞清楚」自由度「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一般來說能力越高的人匹配更高的自由度。對孩子而言年齡就是能力匹配的一部分。尺度的話我個人是傾向於小時候嚴一點,越大越松。

就好像打WOW,你的等級提高了之後,才能解鎖更多的技能,探索更多的地圖,進行更多的遊戲活動。用一句爛大街的雞湯來總結的話就是「自律才能自由」。

如果你的孩子智商爆表根本就不需要和周圍這些凡夫俗子產生社交關係的話,那隨意。

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規則掌控者,比如幼兒園就是任課老師。

破壞規則的前提你的能力足夠大,並且可以為這個後果負責。比如舞蹈班,可以提前和孩子說:要不要去舞蹈班?如果去的話至少第一階段的課時必須上完,不能中途跑路。孩子答應那就去,要是像題主孩子一樣中途犯懶就不去,那不行。

任何事都有代價。人不能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哪怕他只有5歲。

比如我寫個這麼長的答案主要還是為了騙贊騙關注,目的達到了,代價嘛肯定就是被人噴。

你要問我對於一個5歲的孩子應該怎麼辦,很簡單:

1.在家聽父母的。

2.在學校聽老師的。

3.可以商量,但是別人都遵守的行為規則他也要遵守。

李老西的家庭干預指南


說兩點吧,

1、教育中要做到「有所敬畏」和「要勇敢」,這是兩件事。

在教育過程中,必須讓小孩子對某些規則和底限有所敬畏。一種是危及生命和健康的規則和底限,一種是社會基本道德準則。

教育中所說的「敬畏」,是要建立小朋友對「成為人」的規則的尊敬和認同,

對「極度危險」、「極不健康」、「傷害他人」、「不尊重他人」等類似行為產生的後果感到「心有所畏」,

只有「心有所畏」,才能「有所不為」。

而「要勇敢」,是要敢於去思考,去探索,對於上面所說的不正確行為,敢於反對甚至反抗。

也就是說:我們只能在三觀正的基礎上,才能談論自由和勇敢。

2.家長過多干預學校教育是不應該的,如果你信任這所教育機構,就只用正常觀察情況和溝通,如果不信任這所教育機構,就不要選擇入學。

並不是因為您夫人是教師的緣故,孩子就不怕老師,

而是因為您夫人常常干預學校教學,特別是替孩子去阻擋學校教學,

所以孩子才產生了「只要我不喜歡,我媽就可以跟老師說不讓我去做。」

這種結果,會發展成「只要我想懶惰,我媽就可以……」、「只要我不想努力,我媽就可以……」、「只要遇到困難,我媽就可以……」

「因為這些不想去做,都是我的『自由』啊」。

這個時候,「自由」就變成了「任性、怠惰」的借口。

而且是個完美的借口。簡直無法反駁,呵呵。

至於您說的怕老師,我想我已經解釋清楚了,

教育中所要敬畏的是廣博的知識和內心的道德行為準則,本來就不是要讓孩子怕老師,

而是老師站在這個位置,代言了「廣博的知識和內心的道德行為準則」,所以才敬且畏;

那麼,當有些教師,並不具備這兩條的時候,從何而來的敬畏?

因為不了解情況,不是特指說您家遇到的這家幼兒園的老師,您可以和您夫人好好聊聊這個過度干預教學的問題。

以上。


作為一名老師,那我就從老師的角度說吧,在實際教學中也會發現不同的學生性格不同,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則但是會尊重老師的指令顧全大局的學生最受歡迎也最受喜愛。怎麼說呢,老師面對一個班幾十個學生,不可能做到遷就每個學生,為每個人都量身打造不一樣的課堂,老師做的只能是樹立一個合適的標準,希望每個學生都達到那個標準線再來有自己的風格。

個人愚見,題主女兒的性格太過於直接,這一點對以後的發展弊大於利。人人平等的觀點以及尊重她的想法的觀點導向是正確的,但是在幼兒園中和舞蹈班中這種學習氛圍中不能過於遷就,別人都去聽課了她不想去就請假不去,久而久之她可能會認為學習是可有可無的,不想學的課程不感興趣就不上。舞蹈班老師叫做的動作不會就不做,那以後遇到困難時她可能會先想到的是放棄而不是克服它。

雖然和題主老婆是同行,但是「不是原則性的問題,不喜歡的就可以拒絕」,這句話我絕不敢苟同,五歲孩子的世界是天真無邪的,同時她們的是非觀也並沒有完全養成,孩子眼中只有喜歡不喜歡,而家長需要看到事物背後的對錯和潛力。如果孩子做不來舞蹈動作,家長需要多注意她是在偷懶還是喜好問題,偷懶那就需要家長和老師溝通多注意這個小孩讓她多加練習,養成勤奮用功的好習慣,如果是不喜歡那就直接放棄這條路,也許娃娃擅長的是畫畫呢?

重要的是在家庭教育中,並不是一味順從孩子的想法,而是在對待事情的態度上正確地引導孩子。有時,態度折射出一個人的素養,無關原則。


有些話要說在前頭。

義務教育和私立教育一直有目的上的不同。

義務教育是強制的,也是按比例分配的,自己任意選擇的空間小些。

私立教育,比如私立小學或者各類培訓班輔導班,是雙方自願的,也是有買賣和契約精神在的。大夫要是治療不當致人傷害的,是要負責任的。那老師誤人子弟,要不要負責任,這是鮮有人考慮的事情。

「尊師重道、中華美德。」

但古代的學科都是人文學科,從先秦諸子、到宋明理學,我國的人文教育和經典教育是極其成體系和高水平的,冠絕世界一千五百年都少說了。 只要是秀才往上的塾師,沒有一手漂亮小楷,不把幾本書看得稀爛,是根本不可能教學的。進士庶吉士更是人中龍鳳,你們看看明清的試卷,洋洋洒洒千餘言,一個墨點都沒有,是何等功夫。

所以「程門立雪」乃是是學生心生敬意,內力使然,而不是被誰要求的。老師配受學生尊敬,也配拿學費。

現在改革開放了,教育也多元化了,什麼都有人教,什麼人也能當老師。家長如果不擦亮眼睛,給孩子選個好老師。等到小孩學得不開心,很吃力的時候不讓放棄,美其名曰培養尊重與堅持。恐怕是不合情理的。

敢情大人修車都去修理鋪,看病都去衛生所嗎?基本上誰開個好車都知道去4S店保養,有點病了托關係去三甲醫院排號,輪到自己小孩,怎麼就不那麼慎重呢。拋出來的道理多了去了,在我看來,全都是歪理。

中式教育是否缺乏「批判性思維」? - 荔枝的回答

自己點進去看,看完了評論。

————————————————————————————————

首先我覺得很奇怪,所有答案中,沒有一個人是懂幼兒舞蹈教育的,也沒針對小孩子學舞蹈這件事本身來談。

明明就是一個小朋友參加了舞蹈培訓班,覺得自己不喜歡,表達了一些情緒,然後被不少人過分解讀了。

建議加入「舞蹈」這個條目。

說點我自己的看法:

我是教育專業的,學過教育心理學、有教師資格證。其次我是學過舞蹈的,參加過清華藝術冬令營,拿到過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資格,還參加過不少舞蹈比賽,主要是跳中國古典舞。

對於教育和舞蹈,我都覺得有必要講,也能講出乾貨。

我國的特長教育,首先叫藝術教育吧,其實不太規範。按照家長喜歡給孩子報的幾大類來說

美術好於樂器好於舞蹈,從平均來看,舞蹈是教得最不好的。

舞蹈在我國斷代非常嚴重,民族傳承基本都在少數民族,漢唐舞沒傳下來。我們在影視劇裡面看到,皇帝面前那些凹造型,舞個大綢子的樂舞,都不是真正的古代舞蹈,你也看到了,根本不美。

不攤開講,單說目前二三線城市的少兒舞蹈班,99%的老師都是瞎教。

舞蹈不等於跳舞,就像武術不光是打人一樣。

舞蹈是氣息和動作的結合,這一切都需要全身的肌肉協調,來控制自己身體。小孩子肌肉發育沒完全,大腦也處在發育期,不少功能和成人是不一樣的。小孩子心裡想的動作,和自己擺出來的動作有時候根本不一樣。不少成年人單腿站立還有難度,別說讓小朋友去完成很多複雜動作了。

70後80後一代人,被時代熏染,都夢想長大了要當科學家。沒見到幾個愛科學的,其實是喜歡穿著白大褂在實驗室里搖晃五顏六色試管的那種范,不是喜歡科學,是喜歡「晃悠」。

舞蹈也是一樣,不了解的喜歡,總是盲目的。培訓班賺的也就是家長和孩子的這份盲目的錢。

芭蕾把桿是全麵塑造人肌肉和骨骼的有效方式,而古典舞的技巧多脫胎於戲曲,不少動作都存在一定的危險,也就是老師常說的」芭蕾越練越好,古典舞越練越傷「。

很多人把芭蕾和舞蹈基本功都理解為」劈叉「,認為軟度就等於」功力「,老師也特別熱衷於給小孩開軟度,一進舞蹈教室,看一堆小朋友趴地上在呲牙咧嘴的下叉下腰,看著都心疼。

地板是很涼的,不做很多準備活動就往地上一趴,首先小孩的身體會不適應,過去家長常說」坐涼地、得痔瘡。「意思就是和涼的東西接觸久了,身體血液循環不暢,容易著涼生病。

再有,軟度是要與肌肉相輔相成的。 光軟,沒有肌肉控制,人不就成麵條了么,還跳什麼舞。所以正規舞蹈考試,考扳腿加控制,而不是考下叉,下叉沒用,公園老太太都會。

現在的舞蹈老師很早就教女孩下叉下腰,倒踢紫金冠,這種非常出效果的東西,女孩子也樂於學,以示自己學了舞蹈。結果練得普遍都膝蓋肘關節超伸、外八字,腰椎受損,走路像鴨子一樣,特別難看,走在街上迎面看見就知道這姑娘練過舞蹈。但是不美啊,練得不美意義何在呢?

還有特別惡俗且無知的目的:「跳舞就是要表演節目」。

一群小孩穿著黃綢子,白襪子,眉毛中間點個紅點,在各自鄉鎮文化節上暖場。一群家長還在下面錄個不停。

我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了,這就是國人對舞蹈的理解。舞蹈班老師也以此獲利,一方面收家長的課時費,一方面收主辦方的節目費,兩邊都皆大歡喜,誰受苦呢?

這不叫跳舞,這叫廣播體操或者秧歌。對孩子的益處在於參加群體活動和練膽,但是和舞蹈沒啥關係。

要是說得再深一點,就跳舞是個很自我的過程。在練功房裡面練把桿,十幾個人排成排,聲音只有鋼琴,腳尖蹭到地板,還有汗珠掉地上砸得啪啪作響,只有這三種聲音,練久了就腦子裡一片空,進入無意識但是毫不出錯的境界,俗稱物我兩忘。描述得很煽情,但是實際也是理應如此,彈鋼琴畫畫都有這種境界。

因為跳舞首先和自己的肌肉作對,把身體看成是要馴服的對象,然後和反應力作對,要感受音樂的節拍,練到內心和身體都一點點強大。

小孩子的自我意識不強,跳舞恰好能培養他們專註的精神,和吃苦的品質。如果我要是教小孩練舞,14歲之前只練把桿,不教劇目不教技巧,家長不喜歡可以隨意退班。什麼「公開課」,純扯淡,想看節目買票去劇場,這是教室又不是戲園子。家長想等可以在在外面等著,安安靜靜的,走廊裡面別打電話。為了給大人表演節目、為了讓別的家長吃醋才報班學舞蹈,這想法是在坑孩子,肯定不收。

真正的藝術家,都是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的。是通過自己探尋自己極限的方式來表現自己,被世界仰慕,而不是通過做事給別人看。為什麼有些家長擔憂,說我女兒練了舞蹈,也愛美了,也愛表現了,變成了一種家長不喜歡的樣子,北方話講叫「浮精神」,就是有點輕浮的意思。有的家長甚至不喜歡自己孩子去練舞蹈,也是出於這種擔心。

我覺得原因在於庸師對這件事根本沒有認識。小孩子跳舞找一群爺爺奶奶邊上品頭論足,跟天橋撂地的一樣,把小孩當成「猴戲耍」,沒有一點點讓他們自己跟自己對話的機會。說得有點言重,但這也是舞蹈教育的現狀。

————————————————————————

說點題外話,應該說大部分人根本不懂西式教育,而喜好大談特談西式教育。

任何教育的優越性,歸根結底在水平,在專業,而不在於某種思維。因為思維是沒法教的,只能通過教具體的東西來滲透到思想里,形成這樣那樣的思維。

美國好一點的公立高中,可選的課有幾十門,從微積分到烹飪汽修,全都包含。從每個學生擅長的領域,老師給出相應的人生建議。比如愛打籃球的,老師建議他申請哪所大學,去校隊。愛數學的,老師推薦他轉校去哪個數學教學非常好地方,或者介紹某位教授給他認識。家長所謂的「西式教育」,不是單純放養,而是信任老師的專業程度。

到了大學,更是有數百門課等著你挑選,每個人的努力方向都不相同,保證興趣和擅長在很早的時間就起作用,並一直貫徹始終。

水平夠了,才輪到提教育方式。水平不夠,什麼方式都是0。有道是跟臭棋簍子下棋,越下越臭。
中國初中高中老師無非就是語數外政史地理化生,高考考什麼,老師教什麼。報志願的時候給點建議,也就罷了。老師沒有規劃學生髮展方向的能力和義務。有多少人是到了大學才真正學習勞動技能,和就業相關專業的?

我的意見是:家長不要拿著真金白銀當散財童子,去試圖填補我國素質教育的空缺。

如果你真的覺得自己的小孩有某方面的才能,應該找懂行的老師加以評估,找負責任和水平高的老師花心思培養。胡亂報班是對自己和對孩子的不負責任,學到的那一點點皮毛,遠遠抵不上對小朋友身體和心智可能造成的影響,同時也會打擊家長對孩子的信心。

就拿藝術教育來說,家長首先不了解,遇到的老師往往不靠譜,即便是孩子有天賦,也極其容易被埋沒。都拿郎朗說事,首先郎朗的爸爸懂音樂,他知道自己孩子能到一個什麼高度,甚至連音樂學院操蛋老師故意使壞的時候,他父親還是了解自己孩子的。

我想請問這個專業程度,有多少家長能做到。

家長把西式教育當做培養孩子天性的手段,卻忽視了,古往今來,能力是實現天性的唯一途徑。假如自己不專業,找的老師不靠譜,到網上求助全都是一群二把刀在這冷嘲熱諷,把責任往小孩子身上推,怪罪家長沒教「尊重」。

我想請問,強答的人都是尊重教育的?

————————————————————

這是一位家長在下面的肺腑之言,我理解為自以為是。

我女兒學跳舞,我也沒期望她學出什麼名堂,她學的比較小,兩歲多就去了,看著別的小孩跳,眼饞 題主的女兒依照題主老婆如此在乎小朋友的感受,不可能小朋友不同意學舞就強行報名 我家小朋友天生韌帶不行,壓腿拉韌帶表現最差,但是她會努力去做,別的小朋友也一樣,老師不會不管小朋友的身體機能強行掰開,也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如果小朋友不認真跳舞,老師點名,促使集中精神不是好事嗎?依題主老婆性格也肯定不要求小朋友跳出什麼名堂了,但是最起碼的規則學習,基本社交禮儀建立是在什麼時候建立,你懂教育,那教育心理學應該告訴你了,如何建立小朋友自信,如何面對挫折,你也應該是懂了? 那請問,題主家小朋友,不喜歡就不聽課,不喜歡就拒絕上課,如此任性,怎麼處理? 我明白,你寫了這麼多,是因為你經歷了很多讓你痛苦的事,但是你的情況跟這個小朋友不一樣。 我家小朋友很喜歡跳舞,因為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她們上課也會聊天,在老師講課的干自己的,到處跑跳,但是老師提醒,就會繼續跳舞。我認為這就是規則感的學習。 後來他們換了一個老師,這個老師很兇,我寶貝被凶了幾次,之前一直堅持跳舞,有一天爆發了,哭著跑出來,不想跳了。我告訴她跳舞是她自己決定跳的,不能因為不喜歡一個老師而放棄自己的喜好。後來她想了很久,還是決定去,前提是我在教室陪她,我答應了。陪了她幾次,她有膽量跟老師說話,提議,然後告訴我,媽媽我可以了,你在教室外等我吧。現在她上課跳舞很認真,老師表揚她,她開心的不得了,有很多好朋友。他們下課會發小貼紙作為獎勵,有時老師忘了,我女兒會說,老師你還沒發,有時會說,老師我今天表現好嗎?可以發兩個嗎? 我不在乎她跳舞有多大結果,絕大部分送寶貝跳舞的都是培養興趣,如果跳舞本身這個事情小朋友不喜歡,絕對不學。但如果是因為其他原因不去跳,是否應該解決,而非直接否定跳舞這個事呢? 人是社會性動物,沒有辦法獨立生存的,我們必須一步一步學會適應社會,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我們要學會獨立思考獨立解決,這才是社會化的過程。題主老婆錯就錯在她替她的小孩解決的一切事情,小朋友只需表達不滿就可以得到自己滿意的結果,她只會越來越依賴她媽,離了她媽什麼都不能做。這裡面大部分的回答也是這個意思,並非你說的強答 還有,我是學教育心理學的

一,我不主張小孩壓腿,最多做做柔韌操和體前屈。

小孩子骨骼小,肌肉脆弱,骨盆還沒柚子大。壓腿很講究要壓正。前就是前,旁就是旁,使力不勻,就容易外八字。 再有,就算是成年人,哪條腿好,哪條腿開,就願意壓哪條,這是人之常情。小孩子急於向老師表現,展示的都是自己好開的腿。長此以往,一條腿韌帶松,另一條緊。骨盆就容易旋轉,骨盆上坐著脊柱,整個人的骨架都要受影響。

而且壓腿一定要踢腿,壓完了不能靜止,就算是舞蹈正軌基本功課,耗完腿老師都會讓扶把桿踢腿。肌肉隨著韌帶拉長,不踢就會喪失肌肉收縮對骨骼的保護力。

我國的醫療衛生之前都是治大病,保健很少有人真正重視。近年來白領層頸椎病、腰肌勞損、骨盆前傾這樣的病症多發,雖然不致命,但是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所以骨骼是對人體很重要的。

再有,很多人怕自己得病,就覺得鍛煉一定會身體好。但是知識匱乏,一通猛練,以跑馬拉松為榮,以健身房練大重量為榮。很多骨科大夫檢查病人時說,「你這膝蓋才四十歲,怎麼磨得像六十歲人的。」

成人的運動觀尚且如此,幹嘛要讓小孩子重蹈覆轍。

二 ,「我也沒期望她學出什麼名堂」

古往今來,改變世界的人,都是在一個領域深耕以後,做出成績的人,而且做得優秀的同時、也會結識同樣優秀的人,並且有自己的一套哲學被世界認可。所謂的「一萬小時理論」不無道理。

小孩子大腦處在高速運轉的時期,對世界充滿好奇。學什麼都快,什麼也都樂意學,但是這不是家長什麼班都報,什麼都想讓孩子涉獵的理由。 哪個成年人不希望自己從小到大學的每一點東西,花費的每一小時,都用在刀刃上,都是那「一萬小時」之一呢?

「四處打井,不如一口見水。」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你不期望學出名堂,就不會竭盡全力地拿出所有金錢和資源,為他找最好的老師,給他最優質的的教育,那不是自己誤自己的子弟嗎?

你懂教育,那教育心理學應該告訴你了,如何建立小朋友自信,如何面對挫折,你也應該是懂了?

朱新建有本書里說,一個名滿天下的大書法家,你把他右手砍斷,他這幾十年心血就一點沒有了?不,他雖然沒有手不能寫字,但是習字臨帖幾十年,那份恭敬是砍不掉的。恭敬,比技藝還重要,「鞭沒有了,神還在。」

自信與堅持,都是在一件事做到完滿之前才能學到的。長大了說,我學過舞蹈、我學過畫畫,我媽啥班都給我報過,還遠遠沒觸及到恭敬二字。

現在她上課跳舞很認真,老師表揚她,她開心的不得了,有很多好朋友。他們下課會發小貼紙作為獎勵,有時老師忘了,我女兒會說,老師你還沒發,有時會說,老師我今天表現好嗎?可以發兩個嗎?

小朋友的獨立人格要青春期以後才慢慢覺醒。小時候是為了取悅大人而做出一些事的,家長不要過多利用,這會讓他喪失自我愉悅的能力。

多少人長大了,小時候學過的鋼琴古箏在家裡吃灰,好多年都不碰,可能過了八級九級,還能彈,但是那個興趣始終沒有,學這個只是為了讓家長誇獎,讓家長面上有光。

舞蹈還不比樂器,因為彈鋼琴老爺子也能,舞蹈年歲一大就逃不動了,但是我學這個是跳給自己看的。有時候喝醉了酒,手機放著鴻雁,自己就來一段,比KTV里吼歌還要酣暢淋漓。

沒人是一輩子靠小紅花的。

我明白,你寫了這麼多,是因為你經歷了很多讓你痛苦的事,但是你的情況跟這個小朋友不一樣。 我家小朋友很喜歡跳舞,因為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她們上課也會聊天。

我是楊過嗎?心裡一陣惡寒。我經歷很多痛苦您從哪看出來的。先來個毫無根據的結論,然後用小朋友和我作比較,這個有點欠考慮。

包括你後來回復我的 「呵呵」 。

家長以及孩子的爺爺奶奶常有的剛愎思維在於,就自己帶孩子的經驗,是全部的教育經驗。所有關於教育的想法,出發點都是「我家孩子」,「我寶」。一個小學班主任,經常要面對幾十個經驗滿滿的「寶媽」,個個都是教育理論家。

我說了,小孩子不懂事。大人在公眾平台上的一言一行,可是受人觀瞻的。教育心理學並不能解決你「呵呵」的此類問題,你要當個稱職的家長,可能路還比題主這位媽媽要漫長許多。

————————————————————————

絕少有真正不乖的小朋友,還是聽她們唱唱歌吧,不要再聊這麼尖銳的問題了。

7個小MM-[第一聲].專輯

這張帶似乎能治爸爸們的路怒症,我給我爸車裡放了一張。永恆單曲循環。


更新一下,題主補充了說算的是虛歲,而且不願意去的是舞蹈課,因為動作做不好會有老師批評和家長嘲笑所以抵觸。

那就趕緊別上了。這種舞蹈班非常不專業,4歲小孩動作協調性還待完善,專業訓練肯定容易不到位,加上居然還允許家長圍觀教學,我都吐槽不能了。再上下去估計小朋友這輩子都不會喜歡舞蹈了。反正題主還請在理解孩子心理上再用用心吧

--------------------

謝邀,剛有時間回答五歲才上幼兒園?是覺得媽媽是老師就能在家教?

你照顧了她的個性,是否教育過什麼叫互相尊重?什麼叫聆聽的禮貌?什麼叫尊師重道?什麼叫團隊精神?

現在很多家長走極端,要自由教育,愛的教育。覺得幼兒園學校剝奪了孩子的個性,但我得說你們把幼兒園學校想的太能耐了,家長才是最有影響力的人,學校那點規矩就能抹殺個性的話我只能說家長太不用心。

我也希望我的孩子是個自由的孩子,有選擇的權力。但首先她得是個有素質有教養的孩子。

三人行必有我師,就算在成人的相處中,就算你說的不對,我聽完後再和你就事論事的討論也是一種工作生活中必要的相處模式,也是基本的素質。

孩子還沒有對自己的約束能力,太過自由的開放式教育並且家長無條件的放任對待都是不負責任的。

幼兒園階段其實本身就是個自由的階段,孩子們體驗集體性和人類的社會性,是社會交往的啟蒙階段,是社會紀律和自我控制的初步約束體驗。但我覺得題主家長已經剝奪了孩子的這種體驗。

她說不做就不做那是任性不是主見。她說什麼你們統統照辦那叫溺愛不叫尊重。她覺得幼兒園一些事情不想做你們就同意不做那叫沒有團隊精神不是自由。

一切的自由都是相對的,這不是怕不怕老師的問題,而是是否懂得控制行為情緒以及對他人禮貌和尊重的問題。

對於孩子,家長需要的是引導而不是放任所謂的「自由平等」。除非你覺得將來你的孩子可以誰都不care,也勿需任何團隊合作,不然還是該收的地方收收吧。


@李老西 老師的回答一針見血,我再針對題主的具體情況補充一點分析吧,希望能更全面回答題主的問題,最後簡單總結了一下如何跟老師溝通。

按照題主的描述,題主從小是在「怕老師」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見到老師都是唯唯諾諾的,家長教育不了的時候也常常搬出老師來嚇孩子。題主平時很少陪孩子參加課外培訓活動,難得一次看到孩子在舞蹈培訓班直接抵觸老師的行為,覺得有些驚訝,也有些擔心,這才問了此問題。

而題主的老婆是個老師,教育觀念比較新潮,在家裡和孩子平等溝通,在外也鼓勵孩子不懼怕任何人、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根據題主的舉例,有時候幼兒園讓孩子做什麼事,孩子不願意參加,題主老婆會代孩子跟老師說明情況不讓孩子參加,並舉了一個教學公開課的例子。

題主比較詳細地描述了舞蹈培訓班的案例,當時題主也在現場。大概是事後題主跟老婆討論這件事,題主可能表達了女孩子應該聽話一點之類的觀點,而題主老婆則可能認為這個情況不是原則性問題,孩子不願意可以拒絕。題主也分析了孩子拒絕老師的原因,孩子經常被老師點名批評,一旁還有家長圍觀呵呵一笑,孩子覺得老師不喜歡她。

上面都是對題主問題的重述,下面開始分析。

題主並沒有什麼大問題,平日在家裡也還是認同跟孩子平等的溝通方式,自己錯了也會主動跟孩子道歉,觀念上並非頑固不化。題主之所以搬出「女孩子應該更聽話」的觀點,其實是找不到更合適的描述自己隱隱擔心的理由(很多人都有類似情況),如果題主能想到用 @李老西 老師的觀點反駁老婆,何苦找這麼站不住腳的論點呢。何況,題主對女兒的行為感到隱隱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

題主老婆也未必就有很大問題,作為老師,她比較重視孩子的教育,也實踐了很多不錯的教育方法,包括鼓勵孩子不懼怕權威、勇敢表達自己,也強調原則性問題除外,這些都很好。在關於舞蹈培訓班案例的爭論中,題主老婆的言辭是針對題主的「女孩子應該更聽話」說的,不代表她就認為女兒的做法絕對合適。大家懂我的意思么,人們在爭論的時候,尤其當對方搬出一個不太合理的蹩腳論點,你會更站在對立面去爭辯,這時候說的話很難客觀,也很難反映自己內心真實的尺度。也正如題主自己說的,他跟老婆的教育觀念只是略有不同。

在題主給出的有限案例中,題主老婆的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就是 @李老西 的回答里提到的問題,她的教育中相對缺少對孩子的設限約束,鼓勵孩子勇敢表達和給孩子設限約束並不矛盾。當然他老婆未必有李老西說的那麼嚴重,題主並沒有給出他老婆在涉及原則性問題情況下如何處理的案例,也許人家也是設限的,何況人家也許也有所意識正在提升改進呢。

至於題主給出的兩個案例中,題主老婆的做法是否合適。拒絕上幼兒園公開課的案例,信息量很有限,很難判斷。如果想培養孩子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那最好盡量鼓勵孩子自己去跟老師溝通解決問題,而不是家長衝到前面代替。當然,也許題主老婆面對的問題是孩子沒能力解決的情況,所以才代孩子去溝通,這個就不知道了。

舞蹈培訓班的案例,老師的一些做法、課程設計、其他家長的反應等等可能都存在問題,正如荔枝的答案所描述的。孩子對老師有抵觸,對老師讓做的事情有抵觸,直接拒絕,這個行為對於一個實際年齡四歲左右的孩子來說,也是可能有的。並不是題主老婆當場教她這麼做的,也不是題主老婆直接拒絕老師,題主女兒有多頻繁這樣拒絕老師,我們也不知道。如果只是偶爾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這樣拒絕老師,也不代表這孩子就缺乏管教,這不正是你去管教的時機么。

就算題主老婆在設限方面做得不夠,這不還有題主么,題主可以去彌補呀。

下面拋開對題主的分析,展開來說。

這時候的關鍵在於家長怎麼引導。為什麼說沒有規則就沒有真正的自由,其實規則幫助我們適應環境,保護我們不受到太多不必要的衝突和傷害,我們學會了不做太出格、太引人不滿的事,至少表面上不惹來可以避免的麻煩,我們才有更多的精力和空間去發展自己,這才是自由。同樣,家長需要給孩子設限,也是在幫助孩子適應環境,保護孩子不過早地面對他們處理不了的狀況,這是自由探索的前提。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你的教育理念再科學,你的家庭教育實踐得再好,也不可能要求你孩子在幼兒園、培訓班所遇到的所有老師、在所有的方面都做得符合你的期望,也符合你孩子的習慣,孩子肯定需要去適應新環境。遇到有衝突的時候,你去否定老師甚至指責老師,去爭個好壞對錯,非要孩子堅持自己,你是爽了,但這對孩子真的好么,孩子還得跟老師接觸不是么。家長幫忙促進孩子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才是正道。

這應該就是題主的隱隱擔心之處,我們要培養自主獨立有思想的孩子,但絕不是以跟老師搞不好關係為代價。就舞蹈培訓班的場景來說,那麼多家長在旁邊圍觀,老師讓你去做示範,你直接拒絕顯然不是最合適的做法。你要覺得老師的要求不合理,也可以先配合完成,然後再找機會單獨溝通,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議。當然,你要求一個四歲的孩子做到這樣還是挺難的,我們可以把目標分解,降低難度,家長也更多言傳身教示範給孩子看。孩子對老師有抵觸,家長也可以幫忙調解。

順便簡單總結一下怎麼跟老師溝通吧。

1. 信任老師。選擇之前可以擦亮眼睛,既然選擇了,也一時半會不打算走,那就不要猜忌,遇到問題好好溝通,避免指責不滿的方式。跟老師也是需要磨合的,你有什麼特殊的需求,你不說出來,老師怎麼知道呢。

2. 尊重老師的專業性。老師畢竟是專業性的職業,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即使做得不完美。想像一下如果你的專業性工作,有人非抓住你的一些小問題吹毛求疵,跳出來表示對你的不尊重和不信任,上來就貼個大標籤也不給你改進的機會,你什麼感受。我從來不對老師的做法提要求,有時候老師很客氣來問我該怎麼處理,我都表示老師的方法就很好,按照她們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去做就行,如果需要我只提供信息,比如我的孩子有什麼特點,怎麼對付他比較管用。

3. 尊重老師的邊界。在家裡怎麼管教孩子你說了算,在幼兒園或培訓班,怎麼管教孩子老師說了算,你去干涉就是越界了。這就類似我們上班的時候,老人在家單獨帶孩子,這時老人也有按自己的想法嘗試的權利,你同樣不能干涉。即使你的辦法比老人好,也要給他們探索、試錯、改進的機會,適時地提供老人所需的幫助效果才會好。

4. 跟老師搞好關係。這裡不是說送禮什麼的,那只是一種很粗淺表面的關係。老師也是人,也需要朋友,何況家長和老師天生就有共同話題——孩子。最關鍵的是,家長跟老師的溝通方式,是給孩子最好的示範。

5. 促進老師和孩子的關係。家長是很關鍵的中間協調人角色,包括:促進老師喜歡孩子,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也促進孩子喜歡老師,接受老師的不完美;促進老師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方式良性循環。

我的具體案例可以參見:

如何與年幼的孩子愉快地聊天? - 豬豬-路易媽媽的回答

為什麼幼兒園會布置需要父母高度參與的「親子作業」? - 豬豬-路易媽媽的回答

父母與孩子如何度過剛入幼兒園期間的分離焦慮? - 豬豬-路易媽媽的回答


針對題主的更新,我也更新一下。

首先,請題主好好和你的妻子談談,你們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教育理念不一致。你的理念較傳統,偏保守;你妻子的理念較前衛。某些時候是不可調和的。父母教育理念不一致,讓孩子無所適從,對孩子的性格形成很不好。我個人認為你們的教育理念中和一下會更好。

其次,請和孩子好好交流。孩子可能並不喜歡舞蹈。如果是這樣,與其每次孩子不想跳舞,讓媽媽去和老師交流,不如果斷放棄,以免浪費時間。而且孩子每次說不都得到了媽媽的支持,對她的性格養成很不好。如果喜歡,鼓勵她克服困難好好學習,讓她堅持下去。我家大萌目前在學鋼琴、踢足球,兩樣都是他自己有興趣決定學的。兩次我都跟他說清楚,既然是自己選擇的,不許半途而廢。儘管我不認為他會成鋼琴家,我還是督促他學,學習態度很重要。儘管我非常討厭中國男足,我還是支持他踢球,因為可以鍛煉身體,還能交朋友。但是我不會允許他輕易放棄。

最後,雖然有點冒昧,我還是要指出:老師很難教好自己的孩子,高知也有這個問題。不太清楚題主的妻子是什麼學歷,什麼學校的老師。不過,因為父母是老師,兩個姨媽是老師,大姑一家四口都是老師,親戚朋友中也有不少老師,僅我親人中的老師們,他們的教齡加在一起已經超過兩百年了;自幼家中往來最多的是老師。以我的所見所聞,很少有老師教好了自己的子女。因為老師對教育非常懂,懂的還很多,這些知識還都是正確的,導致他們很難處理好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關係。以我家為例,我家幾乎是放養政策,父母工作都忙,我媽有一段時間在鎮上上課,每天往返於小鎮和縣城之間,她的精力只夠勉強處理好家務事;我爸經常出差。如果不是四五歲時跟隨我爺爺,由他啟蒙,並引導我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很難想像我今天會是什麼樣子。到我家大萌上學時,我媽退休了,過來幫忙。她對自己的成就很自得,她教出許多好學生,她最引以為傲的成就是我——我有博士學位。所以她認為學校老師不如她,她不僅這麼想,還向大萌這麼灌輸。後來一次她以教育界老前輩的氣勢去和大萌的班主任交流,那天班主任接待的家長很多,不可能特別關注她一個人。回家之後,我媽認為自己受了侮辱,生氣生了很久。後來大有和老師對抗的趨勢。我媽犯了老師教育自己孩子的三大錯誤:放任自流;鄙視學校老師;對抗學校老師。教育孩子不僅靠學校,還要靠家庭教育,尤其是為人處事能力的培養,寬泛一點說就是情商,很多老師放任自己的孩子,智力開發都談不上,何況情商?至於鄙視老師對抗老師,在中國公立學校,會有什麼後果,身為老師的應該很清楚吧?如果自己的教育方針與主流的學校教育不合,建議給孩子找一家符合自己教育理念的學校,不要讓孩子為家長的理念和抉擇付出代價。

-----------------------------------------------------

謝邀。

我覺得題主的做法值得商榷。

從你的描述看,你家孩子上的似乎不是那種注重孩子個性的幼兒園,要麼給他換個幼兒園,並保證他今後進的都是注重孩子個性的學校;要麼早點教會他服從老師的安排。

題主太過尊重孩子說不的權力。這樣做可能會導致孩子不願溝通,我行我素,而不是令人欣喜的有主見。你看「不會就不做」,這不是主見,而是拒絕學習。為什麼這麼有底氣?因為回家告訴父母,父母就會跟老師說,然後就不用做了啊。

建議題主適度收權。

對了,孩子不怕老師不要緊,但和老師對抗,不尊重老師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

我家大萌是個話癆,吧啦吧啦個不停。

他加入了校足球隊,每天訓練。

因為他話多,我特別擔心老師給他貼上不聽話,不服從安排的標籤。體育老師磨孩子性子的辦法很多,萬一每天來個三公里甚至十公里跑就麻煩了。

那天我去接他,旁觀了訓練,只見大萌依舊吧啦吧啦,還笑。在一旁的我著實捏了一把汗。

沒想到訓練結束,老師過來誇大萌很萌很萌,還講了幾件大萌訓練時的糗事,一點都沒有討厭大萌的意思。

我回想了一下訓練過程,大萌雖然話癆,但老師的吩咐他都照做了。

他不怕老師,所以在老師面前活潑,但他尊重老師,服從老師的安排,輕重緩急他分得清,這樣就算比較有主見了。

上個學期期末考試,大萌的數學試卷少給了幾分,我檢查出來了,應該是99的,老師規定99及以上全免暑假作業,95至98可免大部分。大萌很氣憤,因為這意味著他的數學暑假作業無法全免。他想找老師,我阻止了。我爹娘都是老師,我完全清楚老師是不喜歡家長對自己的工作指手畫腳的,其實任何工作都不喜歡別人指手畫腳。而且,在中國現行的教育體制下,挑戰老師的權威會有什麼後果?再說多做一點作業並不吃虧。類似的事情還發生過幾次,我都勸服了大萌。

其他答主也提到,人生在世免不了做許多不願意做的事。孩子太小不懂這一點,做家長應該引導他們接受那些不願做的事情。我的辦法不是講大道理,而是盡量戳中孩子的興奮點。當然,大萌也有說不的權力,我們會視情況做出相應的判斷。例如有一次,大萌氣憤地說不想上美術課,因為美術老師給的成績很低,但是大家都很喜歡他的畫。我告訴他老師的評分標準和孩子的評分標準不同,分數低不意味著畫的不好。大萌後來想通了就放下了。

孩子終究會長大,我們無法一直保護他們,所以不如好好引導他們融入社會,教會他們怎麼應對那種種麻煩,這樣孩子才能少受傷害。

題主的孩子現在還在幼兒園,有任性的資本,但到了小學,再堅持這樣的「主見」就不好了。我昨天在小學門口遇到一個心急如焚的家長,她的孩子沒抄作業,是從開學以來一直沒抄。沒抄就沒法做。她拉著老師絮絮叨叨地說。老師只有一句話:沒辦法啊,人家都抄了,你家孩子太懶!

我不是為那個老師開脫,一個班多少孩子?老師根本沒精力專門關注一個孩子。如果家長早點引導孩子養成好習慣,會不會更好一點?

沒有炫耀自己家教的意思,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補充一句,題主的孩子不怕老師,和題主的妻子是老師沒直接關係。


我是來看了 @李老西 的回答和下面的評論來做一點我的理解和解釋的,希望李老師指正。

我感覺題主的包括下面回答的很多人當中都在不經意之間混淆了一個概念。

孩子改不改遵守課堂內的規則?

孩子應該不應該害怕老師?

這兩個回答前面一個是肯定的,後一個是否定的。但很多人把這兩個問題當做一件事情了。

孩子准守課堂規則必須害怕老師,或者,孩子不害怕老師怎麼可能准守課堂規則呢?這樣的定勢思維才是問題所在。

但事實上,課堂除了學習知識和技能以外,永遠有一個特有的附帶作用:就是規則的習得(其實家庭也有這個作用)。

而其實在我看來無論學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也好,都是要有規則在背後支持的。但維護和支持這個規則,也不應該利用孩子「害怕」為基調的。就像李老師說的,很多必要的社會規則是必須應該讓孩子感受和明白,並且學習去遵守的。

而習得個過程中,孩子與老師(或者家長)的互動關係一般來說應該如下圖:

應該盡量讓這個互動關係保持在合適和較合適的範圍之內。這應該就是李老師在評論中所提到的,父母的教育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孩子的發展不斷動態移動的。

老師和家長的角色不可能永遠權威,專家,孩子不可能永遠是初學者的服從 。由於我既不了解孩子的具體狀況,也不了解老師和家長的狀況。現有的文字很難說明問題我不予置評。但對於孩子的教育的大的框架和概念,我給出了我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我覺得如果不違背這個基礎,教育才不容易出問題。


題主,現在的問題不是你家孩子的問題。是你們夫妻倆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的衝突了。可以說,你們倆人的理念都走了兩個極端。凸顯個性尊重自由不是以漠視規矩為代價,遵守規矩也不是以犧牲自我為前提。兒童需要在遵守規矩的前提下去揮灑自我個性。規矩和自由之間有一條線,做家長的要有智慧,不是把教育理念拿來就套,毀的都是孩子。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是定義規矩和自由的,可以參考看看

唯有規矩和界限才能讓孩子自由成長(二)照例,Shirley先和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有一次,我在餐廳吃飯。有個孩子在餐廳里跑來跑去,大喊大叫,嚴重影響到其他人的就餐,在其他客人頻頻轉頭看孩子和媽媽的時候,媽媽終於覺得不對,應該要限制一下孩子。開始媽媽只是提醒孩子不可以鬧,但是孩子不聽話,媽媽受不了了,把孩子拽過來,大吼:你別鬧,再鬧我打你。

媽媽這樣的處理方式,表面上看是在幫孩子確立規矩和界限。實際上,媽媽卻是在傷害孩子的自尊,對於孩子的自由成長毫無益處。正確的處理方式是:平靜的走到孩子面前,蹲下來,告訴孩子不可以大聲喧嘩,如果不願意服從,那麼就離開飯店。如果孩子不聽,可以平靜而堅定的帶走孩子。這樣的做法才是真正的給予孩子內在充分的自由,行為上設立規則和界限。這樣的規則和界限正是孩子能自由成長的奧秘。

什麼是內在的自由

內在的自由,是指人的內心的狀態是很自由自在的---平靜,愉悅,保持積極正向的看法和切合實際的期待,沒有任何事情或者人能夠操控他的精神,情緒,意志等。這樣的內心,少有糾結和痛苦。無論外在的環境如何限制他的行為,但他的內心只屬於自己。這是一種真正的自由,這也是一種真正的快樂。Shirley相信,媽媽們一定渴望自己的孩子的自由成長是這樣的自由。而不是孩子完全不顧他人和環境的要求而做出完全隨以自己意願的行為。

什麼樣的規矩和界限可以幫助孩子獲得真正的自由

1: 事先確定針對行為的規矩和界限

由於每個家庭的教育理念很不相同,所以對於孩子的各種行為Shirley沒辦法幫助各位媽媽設定標準的規矩和界限。但是,Shirley可以給各位媽媽提供一個原則:所有的規矩和界限的設定都是為了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以及尊重當時的環境。在上一期的推送里,我有提到,到底要不要限制孩子塗塗畫畫。那麼,根據我提供的原則,我們就可以這麼來制定規矩和界限:在家裡的某一塊地方可以塗塗畫畫,離開了這塊地方就不可以塗塗畫畫(尊重環境)。再比如:不可以在別人說話的時候打斷別人(尊重他人)。

2:規矩和界限是針對孩子的行為而非針對孩子的意願

比如:孩子到了晚上很晚還要求你講繪本故事,你可以告訴孩子超過幾點就不再講繪本故事了,但是不可以呵斥孩子快點去睡覺(尊重他有想聽繪本的意願,但是限制他聽繪本的時間)。孩子和小朋友發生衝突打了別人,你可以告訴孩子生氣了不能用打人的方式來表達,但是不可以呵斥孩子你為什麼要打人或是粗暴的限制孩子打人(尊重他有發怒的情緒,限制他表達憤怒的方式)。

3:越界了就要有後果

比如在前面我和大家分享的小故事裡面,媽媽正確的做法是告訴孩子你如果在餐廳里打鬧,那麼我們就不能在餐廳里吃飯了。「不能在餐廳里吃飯」就是越界的後果。如果媽媽們在前面一步(任何事情都設定規矩和界限)做得很好,孩子已經習慣了任何事情都有規矩和界限的時候,你往往不需要通過後果來約束他,因為他的內心已經形成了自我約束的力量。這是一種很美好的狀態,你會發現帶孩子是件輕鬆愉快的事情。其實,這就是我在前一期推送中有提到的,規矩和界限才能讓人享受自由。

4:如果孩子企圖要違反規矩和界限,父母要堅決拒絕

比如當孩子正在憤怒中要打別的小朋友,你告訴他,你們約定過憤怒的時候不能用打人來表達。這時候孩子可能會表現的更憤怒,表現出來要違反規矩和界限的狀態,其實孩子很聰明,他是在試探你的反映,如果此時你堅決的抱走他,他就知道你設定的規矩和界限是必須要遵守的,慢慢的他就會減少挑戰你的規矩和界限

5: 如果孩子堅決地違反規矩和界限,必須讓他承擔後果

比如當孩子在餐廳大吵大鬧,你告訴他如果再吵鬧就要離開餐廳。而如果孩子確實繼續吵鬧,你就必須要帶孩子離開餐廳。你不能讓你說的話形同虛設。假設一下,如果你告訴孩子如果繼續吵鬧就要離開餐廳,而他沒有聽,還是繼續吵鬧,而你也沒有執行離開餐廳這個後果,那麼孩子就會知道,沒關係,你所有的規矩都是說說而已。那麼,你會發現教育孩子越來越難。

6: 規矩和界限需要統一,不要隨心情變 比如你給孩子設立過一個規矩「不可以把玩具丟的到處都是,如果玩具丟得到處都是,那麼你就三天不能玩玩具」。當有一天,你回家看到孩子把玩具丟到到處都是,恰好你今天心情特別好,你沒有執行「三天不玩玩具」的後果,你就發現這條規矩將形同虛設。當然,規矩和界限要統一,不意味著不變化,因為隨著孩子的年齡或是環境的改變,我們可能要更改規矩和界限。但是,一旦在我們和孩子確定好規矩和界限以後,我們就要統一的執行。規矩和界限如果有更改,讓孩子提前知道即可

原文發在我的公眾號上,喜歡我可以關注我,我是Shirley


在法國的火車上,因為我坐的是靜音車廂,連三歲的孩子都能做到不發出聲音,不亂跑。跟父母說話用耳語。你會說這些孩子被馴化?我倒是覺得家長教育的真心好,教會孩子不因為自己年紀小而找借口胡鬧。中國很多的熊孩子真心是你們這些不明白外國教育精髓,而胡亂使用外國教育名詞造成的。搞清楚個性和任性的區別好吧。公共場合不給別人添麻煩是最基本的教養


作為一個前老師,我來說下感受吧! 老師不需要學生怕,但老師需要學生起碼的尊重!雖然說老師的威信是靠自身品行和學識建立起來的,但一個學生也必須保持謙虛好學的態度。謙虛是一種美德,這和挑戰規則不搭邊,不要上綱上線。尊師重道是古往今來東西中外都推崇的! 況且,你說了這麼多,我沒有看出你女兒的老師做了什麼不好,或者錯誤的事。反而,你的妻子一直縱容你女兒在逃避她所有不想做的事情。你妻子一個大人不假思索按照小孩子的思維去做事,其實是對你們孩子不負責。她的行為我就想到兩個字,寵溺。 所以,你女兒和老師關係的疏遠,你們兩個難辭其咎。 如果不糾正,可能自卑甚至自閉,這屬於心理學範疇,不是本專業,不多說。 至於你說你妻子是老師,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我可以理解,但請她不要忘了,優秀的教育決不可能是同普遍共性徹底割裂開來,而是做到求同存異。所以給你妻子的意見是,再回去好好翻下教育學這本書。

最後說一句,在教育方面,有人之初性本惡的說法,所以要靠後天的教育來修正。反過來,如果,孩子的一切想法都可以解釋為個性,並被認為是對的,我們要盡全力去維護達成,那麼,教育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呢?那你妻子作為老師的意義是什麼呢?看來,你妻子對教育並不是真愛啊!關於這點,我就想問題主,你知道熊孩子是怎麼來的嗎?

==========================不針對題主,談開來==============

看到後面有爭議,補充幾點吧:

一、尊重老師,不是說尊重XXX老師,而是請大家尊重教師這個行業。我離開教師行業,是因為我吃不了苦。尊重老師,是說請家長樹立起尊重老師的意識,然後再潛移默化影響你的孩子。有人說那我先要判斷他值不值得我尊重。我就呵呵了,這讓我想起前段看了句話「總有刁民想害朕」,好人還是多數,請相信,在非特殊情況下,很多人還是願意做好人的。請區分尊重和尊敬,尊重是個人自身內化的一種品德,你有就有,沒有就沒有,跟別人有沒有沒關係。在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需要尊重,作為人他有最基本的人身權利,我相信就算你是個一般餐館服務員,也希望你的客人對你客氣些吧,對你客氣的客人,你是不是會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呢?況且老師這個職業是個良心活,你要是不尊重他人的職業,那麼他人不會尊重你。當然,我經歷過一件真事兒,有對極為不負責的父母,每天忙著打牌,根本不管娃,孩子每天在小飯桌寫作業、吃飯。老師請家長來,家長把老師罵的狗血淋頭,我當時在辦公室都驚呆了。當時,其他老師都勸算了別管那娃了,但是架不住孩子爭氣,孩子學習好,也肯學,真是好孩子。那個老師被罵的場景一直給我留下了陰影,我當時替他感到特別委屈,因為你一片赤誠之心,在別人眼裡就是垃圾,我玻璃心了。再者,尊重老師不僅僅是尊重老師個人,也要尊重老師的課堂。評論有人說中國課堂死板,我覺得這個是因為我國在以前的文化教育普及率過低,學生的父母對知識的掌握少,全靠老師在講,學生也沒有更多的信息知識獲取渠道,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學生本身自學程度低,自學少了,那老師為了保證大部分學生聽懂就必須先大量輸出知識,時間有限,自然課堂氛圍不好了。不過現在的情況有所不同,學生家長基本學歷都是有的,加上信息更發達,但這個不是普遍性的現象。以前的教學方式不太適應了,教育正在改革,但是一個國家一個省區情況不同,就好像一個病人生病了去看醫生,醫生不能立刻拿著手術刀就上吧,總要一步步來吧。但是在現行的課堂上,請你尊重我們的老師以及他的課堂秩序,因為學生人多,知識量大,必須有良好的秩序先進行知識輸出,然後在交流。如果有一天,學生都能自學了,我相信老師也是樂於放開課堂以交流為主的,這樣老師也輕鬆,但是目前,真的,沒有條件去這樣做,大家回憶下自己的大學課堂,所以,不要怪老師,不要怪體制,只能是自己沒做到位。到了研究生了,老師就講的少,交流的多了,最終要的是班上人少,便於有效交流。

二、我始終堅持的教育原則是孩子不可嬌慣。趨利避害,好逸惡勞人之本性,我也希望有個高富帥對我痴心一片,或者不用上班可以各種有錢花,到現在每天還希望冬天早上不起床呢。人之常情,我不多說了,我也是個懶蟲。小孩子沒那麼大野心,但是他也有人之常情,不願吃苦的心態,可能我現在看來那不苦,那是因為我在人生已經吃過很多苦了,家長應該想想現在的苦都吃不下,以後呢?好多學生自殺,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吧?家長是親人,你最愛學生的人,所以你的態度決定學校的態度,題主說的後來老師的表現,我很能理解,人家願意去跳舞的多了去了,你家長這麼作,我把你娃惹的不開心了,你萬一去教務處投訴我怎麼辦?那我惹不起,還躲不起嘛?在這種情況下,家長這個時候不去引導他,鼓勵他克服自身的弱點,那麼你們的家庭教育在哪裡,你們的責任在哪裡?自己的父母尚且不願意去引導,你們憑什麼去要求老師呢?好多人說,我交稅了,國家養他們呢?我想說第一,你交的稅款根本不足以給老師發工資;二國家的稅款是為大眾服務的不你給你家請私人家庭教師;三,老師就是喜歡謙虛好學勤奮的學生。

三、說重道。有位知友說,要有個值得遵循的道,才去遵守,才會重道。子曰:道可道非常道。你如果想要先論證那個道是真,那我想這世界能做你老師的人是不存在的,因為沒人能證明自己的道就是永恆的真理。能掌握道的,都是宗師級人物了,人家也不會隨隨便便就把自己的道傳給一個連一點基礎都沒有的人的。你看金庸《射鵰英雄傳》,江南七怪也不是武功天下無敵、品德毫無瑕疵、智商凌駕世人的啊,但是郭靖照樣在他們手底下成為了一代大俠。我覺得只要是弘揚真善美的就是可以遵循的道(這個純屬個人三觀)。


首先,在平等地位上教育孩子是正確的,教會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敢於拒絕說「不」也是正確的,但是!!! !!!!!!!!!!!!!!!!!!!!!!!!!!!!!!!!!!!!!!!

據你所講,你的老婆是老師,所以從小教育孩子,孩子不應該懼怕任何人,錯就是錯,對就是對,不是原則性的問題,不喜歡的就可以拒絕,就像前幾天在幼兒園,老師讓孩子去隔壁班參加別的老師的教學公開課,孩子不願意去,你老婆就去幫孩子跟老師拒絕了。

她的教育方式需要轉換一下,她為孩子好的行為只是助長了孩子敢於挑戰老師權威的氣勢,而且,5歲的小朋友對於事物的明辨是非能力不夠強,愛玩是天性,家長的一些行為只是教會孩子為偷懶行為找了一個借口而已。

我們不是要教育孩子完全服從老師,而是讓孩子學會有自己的明辨能力,可是5歲的孩子,辨別能力能有多強?


招來一群莫名的抨擊,只好打個補丁……

第一,這是個家庭教育問題,所以不要再責問我為什麼我的答案里老師像沒責任一樣,因為這個問題下老師本來就沒責任,老師不是黃繼光謝謝……

第二,我吐槽「道歉」,是因為題主似乎把道歉和平等尊重等同起來,或者認為道歉就是平等的最大體現。這種理解太狹隘,所以我吐槽。並不是做錯不應該道歉,而是應該花力氣想辦法讓自己少做錯。

還有說我有些評論油腔滑調的……鄭重表示我沒有!我是開嘲諷!和油腔滑調完全不一樣!請尊重嘲諷!

這是原答案:

看到「平等」兩個字我就知道麻煩了。

帶過的學生,特別纏特別攪的,家長跟我一聊,得,都是讚賞西方教育理念的。跟孩子要「平等」。這樣造就出來的學生要說服教育,太花力氣。為什麼?他不認可你講的公序良俗之類的普遍理念,他認為一切都該像他認為的那樣發展。

說好聽點,這是張揚個性,說難聽點,就是自我中心。

所謂的「平等」是教育理念中表達對孩子的尊重,潛意識把他當作成人來對待,比如不因為孩子可能聽不懂就放棄跟他講道理,又比如不因為孩子小就隨意打罵。而不是你不想吃飯就可以不吃,你不想睡覺就可以不睡,因為我們講平等,我們尊重你的權利。成人有權利,還有責任呢!

太多家庭教育里的平等是偽平等,源於家長的軟弱和懶惰。家長放棄了教化引導的責任,而把一切歸於「尊重孩子的想法」。久而久之,就造就了一批我行我素,要怎樣就怎樣的熊孩子。

最後吐個槽,題目中有個「我們有錯也跟她承認」,真是不知道你們到底犯了多少錯。


我現在在美國的小學實習,一年級,題主家的小朋友在我們學校簡直遍地都是。上個圖(因為沒有得到孩子們許可,上了一張沒有正臉的)

我覺得孩子這樣非常正常,但是題主的擔憂也是有道理的。

在美國,小孩子與大人擁有同樣的地位,小孩子經常參與大人的話題,父母老師也很認真的在聽並且給予回應,沒有中國家長那種慣有的那種看笑話的表情。

同樣,我作為老師,不可以強迫孩子做事情,也不可以對孩子有過多的肢體碰觸。如果我需要他們做些什麼事,只可以詢問,但不可以用蠻力強迫他們。

這麼做的好處是,美國的孩子普遍要比國內的孩子情商正常。他們對別人的感受和體會都很在意,也懂得與人相處和溝通的技巧,雖然他們只有六歲,但是說話為人都很有禮貌,交流的時候很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見,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天真爛漫。反觀國內很多家長把孩子的粗魯和無禮當天真,把孩子的世俗和險惡當成熟,高下立判。

題主孩子的這個情況,我覺得題主如果害怕孩子以後會變得任性霸道,可以試著讓孩子自己去向老師表達,說出自己為什麼不想這樣做的原因,然後老師可以告訴她為什麼要她參加公開課,做家長的可以告訴她,老師會很開心你參加這個課,但是如果你不去也沒關係。讓孩子自己做選擇,如果她決定去了,你可以感謝她對老師的理解。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以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認識自我。同時,在和老師溝通的時候理解老師的想法。在做選擇的時候,她會學會權衡自己和別人的想法,為別人著想。

如果您能將自己的孩子真正的平等對待,孩子不會變壞的,而是隨著他的成長,越來越懂得寬容和理解,因為她了解自己的需求,同時也會考慮別人的需要。

怕就怕有些中國式家長,披著西方自由的皮,干著包辦孩子一切的事。


首先我來舉一個極端的例子:

假如某天學校進行火警演習或是真的拉了火警,你家孩子因為玩具還沒玩夠死活不肯跟著老師排隊離開,結果老師為了勸她而耽誤了帶領別的小朋友撤離,或者乾脆放棄她顧全大局。

你作何感想?

保持孩子的個性不等於教給孩子藐視規則。所謂的規則,就是在特定的範圍內給予人們充分的自由,讓人們了解自由的界限在哪裡;一旦有需要,人們必須有服從規則和指揮的意識以及能力。

幼兒園就是人出生以來接觸的第一個集體,是一個微縮版的社會。

現在還不晚,趁早給孩子改了吧。


想起我小學時候,做過最叛逆的一件事。

那時我在合唱團,自認為唱的不錯,但是某次表演,老師還是選擇了另一個更漂亮的女生當領唱。

心裡是暗自不爽的,但是站在後排也得好好練習好好唱。沒辦法,從小就是這麼有大局觀。

到了正式表演那天,領唱感冒了!

老師臨時找到我,讓我趕緊去代替她領唱。

我拒絕了!

你tmd一開始不找我,現在我可不是隨便你安排的。

最後老師又安排了別的女生去領唱,我依然安靜的站在後排合唱。

其實我想說的是,就我這樣慫的,乖的,聽話的孩子都有如此的內心,說明人還是真的需要自我。看不到自我才是痛苦。


我見過不少老師子女有類似的問題:

文人尚且相輕呢,老師之間也容易有這個問題,就是看誰都覺得不如自己教得好。很多老師都是自己小孩必須放自己班裡,而且喜歡對別的老師的教育方法進行干涉。

這是普遍現象了。

我之前見過一個挺極端的,我班上一個同學,他母上大人教語文,語文嘛,評分肯定會有一些主觀色彩,他母上大人每次都覺得別人給他兒子打分太低,以至於每次考試之後,她都要重新改一次自己兒子的卷子,才公布分數。

比較不極端的是,每個老師基本上都會動用資源去給自己小孩選老師,並且不自覺的在小孩面前評論老師。

我父母也是老師,基本上對我的態度都是,很多作業都可以不寫。所以我經常不寫作業,反正老師也不能拿我怎樣。加上父母在一旁煽風點火——這種作業寫了根本沒有意義嘛。。

但是他們會給我額外布置作業。。o(╯□╰)o

所以很多老師子女會對學校和老師不那麼敬畏。

怎麼辦呢,家長少干涉學校的事兒,相信老師。如果你實在不相信,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你們尊重了,孩子才會尊重。


推薦閱讀:

假設一個乞兒被收養後,如何能夠擺脫童年乞討經歷的不良影響?
如何簡單的判斷一個孩子是否患有讀寫困難症?以及做什麼樣的測試能確診?
陳偉霆為什麼不招外甥女喜歡,小孩不喜歡一個人有什麼原因??
小孩有什麼比大人厲害的?
為什麼一歲左右的小寶寶不喜歡玩玩具?

TAG:教育 | 兒童教育 | 幼兒教育 | 舞蹈 | 兒童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