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賞析多多的詩歌《居民》?

一直覺得這首詩寫得好,但很難說出好在哪裡,甚至連它寫的到底是什麼也不知道。

請問該如何理解這首詩?

居民


他們在天空深處喝啤酒時,我們才接吻


他們歌唱時,我們熄燈


我們入睡時,他們用鍍銀的腳指甲


走進我們的夢,我們等待夢醒時


他們早已組成了河流


在沒有時間的睡眠里


他們刮臉,我們就聽到提琴聲


他們划槳,地球就停轉

他們不劃,他們不劃


我們就沒有醒來的可能


在沒有睡眠的時間裡


他們向我們招手,我們向孩子招手


孩子們向孩子們招手時


星星們從一所遙遠的旅館中醒來了


一切會痛苦的都醒來了


他們喝過的啤酒,早已流回大海


那些在海面上行走的孩子


全都受到他們的祝福:流動


流動,也只是河流的屈從


用偷偷流出的眼淚,我們組成了河流……


謝 @lfer dang邀。

多多的好,在於跳脫、靈性,放眼整個詩壇,一萬個人里也沒有一個能寫成這樣,真正是天才。

這首詩有兩個二元對立,是解詩的鑰匙:

我們——凡人,他們——神靈。

醒來——找到存在的意義,河流——進入存在的永恆。

更具體的解讀如下:

1,他們是誰?他們住在天上。

深夜,天空深處,鍍銀的腳趾甲、喝啤酒、刮臉刮出提琴的聲音……請想像一下金碧輝煌的宮殿里,天神們暢飲狂歡的樣子。

2,我們是誰?我們卑微地活著。

也是深夜,天神們狂歡,我們才能在角落裡悄悄地接吻,我們等待他們入夢,卻只能看見他們鍍銀的腳趾甲,不過,我們也一直等待自己的夢醒……我們就是我們,是你是我也是他。

3,夢和醒來是什麼?夢是沉迷,醒來是徹悟。

我們在夢中尋找他們,我們認為自己無法醒來,但是最後,我們不再屈從,我們組成了河流……

4,划槳是什麼意思?

天神的划槳,讓「地球就停轉」,讓我們「像一個領取聖餐的孩子,放大了膽子,但屏住呼吸」(西川詩),神性引領我們前進。

5,孩子們是誰?

「祖父死在這裡,父親死在這裡,我也將死在這裡」(海子詩),卑微的人類有著無法擺脫的命運,在多多這裡,「神向我們招手,我們向孩子招手,孩子向孩子們招手」,命運是何其相似。

6,河流是什麼?河流就是生命的永恆。

天神們「早已組成了河流」,我們(孩子)受到天神的引領而流動,最後,「我們組成了河流」。

7,居民是什麼?居民就是我們的身份,是存在的方式。

不僅我們是居民,他們也不過是高一等的居民,只有河流是永恆的……

本詩中表達了凡人與神祗的對立統一,可以參照荷爾德林的這首詩:

啊,朋友!我們來得太遲。

神祗生命猶存,這是真的。

可他們在天上;在另一個世界

在那裡忙碌永生,那麼專心致志,

對我們的生存似乎漠然置之。

一葉危舟豈能承載諸神,

人們僅能偶爾領受神聖的豐裕。

生活就是神祗的夢,只有瘋狂能

有所裨益,像沉睡一樣,

填滿黑夜和渴望。

待至英雄們在鐵鑄的搖籃中長成,

勇敢的心象從前一樣,

去造訪萬能的神祗。

而在此之前,我常感到,

與其孤身獨涉,不如安然沉睡。

何苦如此等待,沉默無言,茫然失措。

在這貧困的時代,詩人何為?

可是,你卻說,詩人是酒神的神聖祭司

在神聖的黑夜中,他走遍大地。

最後,為什麼說多多跳脫、靈動?這首短詩,意象豐富,互相指涉、多重摺射,有著複雜而又悅耳的混響,而我,作為解讀者,要用到這麼啰哩叭嗦的文字才能講得清個大概。為什麼說他是天才,我是地才,原因就在這裡。


感謝邀請。

我大概說一下我對詩歌的看法。

0.前面的話:

首先,每個人評價詩歌一定要有一個評價標準,這個標準不能只是「好看」「有意思」,而是一套相對具體能夠操作的評價系統;

其次,任何人的評價系統都只適用於他們個人,那句話怎麼說來著:現在的你,是由所有過去的你的集合,必將成為未來的你——就是說我們的經歷和閱讀決定了這個標準——當然不一定適應於其他人,也不代表其他人。

1.我的標準:

我認為,一首詩歌(只指現代詩)好不好,要看以下幾個方面,除開這幾個方面,其他都只是添頭,不影響具體評價:

①複合主題:一首詩,如果只能指向一種情感,或者一種主題,說明這首詩的可解讀性不足,也沒有持久的生命力。

這複合主題還有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在同一時間的不同人能看到不同的情感或主題;在不同時間的同一個人會有不同的感受——紅樓夢做得就非常好,我這裡還要推薦《海貓鳴泣之時》和《南方公園》。還有,不知所云不是複合主題。你看到詩歌的時候,至少會有兩種不同的情感,這個叫做複合主題,看都看不懂就屬於下面我說的沒有做好合理陌生。

②合理陌生:我們大部分人都知道詩歌是陌生化的寫作。但別忘了,陌生化的前提是「化」,是從熟悉來的,屬於不能想起就跳想像,你自己知道自己在寫什麼,別人要猜的呀。這就是大部分詩人寫的詩不知道在說什麼的原因。還有你自己挖了坑,要解釋的呀。不能這邊無緣無故跳脫一個意象出來,這個意象和整體基調簡直違和得不知所云。

當然,合理陌生也分為兩種:一是要爭取詩歌有轉折性,在你沒有能力想出遠取喻(或者張力,自己可以搜一下張力的語言學解釋,就在知乎就有)的時候,爭取讓詩歌具有懸疑性,這是從劇情上解決合理陌生的問題——徐立志那個已經跳樓了得詩人就做得非常好;二是你有些別樣的天賦,就是想的出來那種看起來陌生但是確實是元體的比喻——比如馮唐的很多短詩就很有感覺。

沒有第三點了。至於什麼節奏韻律,什麼斷行方式,什麼初試動機,什麼表現方式,什麼詩人背景都只是加分項。

比如我寫了一首關於蘋果的詩歌,對著蘋果念,然後吃掉它——哇塞,行為藝術啊,這是詩歌喲——個屁呢——這只是在行為上花哨了些。

比如我用深情並茂的嗓子念出一首很簡單的詩歌——哇塞,好有感情哦,這是詩歌啊——個屁呢——重點我的嗓子好,又不是詩歌好。

比如我今天家國破亡,寫了首滅國的詩——哇塞,這個人好偉大啊,這是詩歌喲——個屁呢——誰管你當時怎麼想的,要看的文本好吧——你就是寫得沒有「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寫的好。

比如我是一個優秀的抒情詩人——對,我就是在說多多——不要在意多多到底是誰啦——他的詩歌一定就具有某種特別的感情和地位——個屁呢——那不用看詩歌了——看人物傳記好了——顧城那麼有名,都寫過不少爛詩。

節奏韻律可以慢慢修改的,用典也不要總是掉書袋。

寫詩歌是靠邏輯和情感誘導的,靠靈感可以撐起一時兩時,要長久,不行的。

2.評價詩歌:

我們來看這首詩符不符合我給出的兩個標準:(當然其實合理陌生做得好,才能感覺到複合主題/寫詩的人要提前預設複合主題,才能選擇合理的陌生)這涉及到拆解詩歌,所以舉幾個例子分析:

合理陌生

劇情陌生:【我們入睡時,他們用鍍銀的腳指甲】這是什麼意思——哦原來後面講了是【星星】,星星就是天空的居民(參見《天上的街市》),這個爛大街的比喻變成了一個小故事,給人一種新奇感,這個新奇感不是來自取喻,而是來自劇情。

取喻陌生:【他們刮臉,我們就聽到提琴聲】,是不是取喻很好,把星星和夜晚的那些聲音串聯起來——變成了天上的居民在刮臉——通過同聲遷移——我們聽到了提琴聲。埋了兩次近比喻,變成了一個遠取喻。

複合主題

同時異人:在這首詩里是不是有好幾個角色或者敘述者——我們/孩子/星星——而且【孩子】這個詞還被作者進行了含混處理,你不知道孩子究竟指的是我們的孩子,還是那些星星。然後給了兩個互相干涉的故事,一個故事在天上,一個故事在地上——複合主題要形成需要不同的角色或者敘述者——或者是隱藏敘述者。多多這首詩就做的不錯。

有沒有複雜的情感,當然有——大家注意下:這首詩前面是一個典型的兒童視角——是不是好歡快——後面有幾個好奇怪的詞——屈從/偷偷流淚/痛苦——不對啊,應該很歡快啊——第二次讀的時候才發現,哦,這個情感基調不對啊——看到沒有,兩次閱讀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因為這首詩的結尾改寫了情感基調,讓你有再次回溯讀詩的慾望——這是最直觀的判斷詩歌好不好的標準。

同人異時:遺憾的是,這首詩雖然其他方面做的不錯,但明顯無法造成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去看,只是因為詩歌【文本本身】產生不同的感受,這首詩歌可以被定位為偏向兒童視角的詩,沒有辦法同時響應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的不同感受——這裡要舉顧城的例子——他曾經寫過一首「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他尋找光明」,他還寫過另一首——「我失去了一隻臂膀,就睜開了一隻眼睛」——很明顯後者可以被響應的層次就要狹窄得多,而前者因為「黑」字帶來的至少兩種不同解讀,是可以響應不同年齡層次的同一個人的。——但這其實就是抽象詞語和具象詞語的不同。——世界上無法存在絕對完美的事情——除了上帝啊神啊這些全知全能的東西。

所以最後的結論其實是——多多這首詩確實很好——當然節奏韻律都把握了,這個可以起到規束的作用——好的原因是:敘事完整/前後照應/情感連續(沒有跳奇怪的意象);情感有起伏/意象可做多層解讀/有多角色敘述/主題亦可做多層解讀(兒童視角和旁觀視角)——不好的原因是:第一敘述者是兒童視角,無法響應其他年齡層次。

如果我們要量化打分,100是滿分,這首詩可以打到80。

————————————————————————————

如果你在看完我的評價之後手殘去搜詩人多多是誰——你會發現,居然是個大叔哦,反差萌好明顯——我再看這首詩覺得好棒,居然是一個大叔模仿兒童視角,還講的那麼好——這個時候這首詩終於響應了同人異時,但是別忘了,響應的並不是文本本身,而是這個詩人給你另外預設立場。和詩歌本身無關。

然後你再去看詩人的政治傾向,看詩人的希望對那些指代名詞做出怎樣的具體情感傾向,你就會覺得——哇塞,原來還有這麼複雜的涵義哦,真的是好詩——等等,這是從文本來的嗎?不是,是從作者來的。準確的說,這是文學四元素說里世界來的。不是基於文本哦。

——到這裡你還能洗地硬給詩歌解釋為現代人的無奈和被束縛,其實就是有些過度解讀了——

這和詩歌無關了,只和詩人與世界有關。

就像宋冬野那句——我愛上了一匹野馬,可惜我的家裡沒有草原——我們可以解讀出很多複雜的情感——宋冬野一句,我就是隨便一比喻——我們覺得自打臉是一樣的——那是作者的事,和讀者無關的說——也和文本無關——文本寫出來了,管你怎麼想的啊。——關鍵是讀者我怎麼想——其實關鍵的關鍵是——讀者我看到文本,沒有被干擾的時候怎麼想。

我說完了。


謝 @lfer dang邀請

我隨便寫的,輕噴。

我這個解讀真是稀爛...

讀詩還是注意關鍵詞吧。

這首詩的主體部分主要在概述他們與我們的關係。通篇可以感受到。

貫穿整首詩反覆出現的幾個辭彙有河流/睡眠/時間/夢。這個需要特別注意。

可以隱約感覺到,河流和時間有著密切的關係。流動的河流被看做流逝的時間可能是比較常見的詩歌修辭。

夢在這裡,佔據了最核心的部分,整首詩在說我們如何從夢中醒來我們可以明白知道,在這首詩里,夢本身是充滿幸福和痛苦的。他們會走入我們的夢中祝福我們,但是當我們等待夢醒的時候,他們已經變成了河流的一部分。一切會痛苦的都會醒來。(人變永恆的時間的一部分,對於我們來說,並非是令人愉快的事情)

沒有時間的睡眠和沒有睡眠的時間本身並不是無意義的文字遊戲。

沒有時間的睡眠,是說我們的夢本身不會感受到河流的奔涌,不會感受到殘忍地時間的流逝。夢對於我們來說,並不是壞的事情,第一小節已經說得很清楚,不贅述。針對第二小節的「他們划槳,地球就停轉」,有必要解釋一下,地球的轉動實際上就是時間的變化,是世界的物理時間的奔涌。而當他們划槳的時候,時間會停下來,沒有什麼會變化。但是他們不劃,時間依然會運動,他們依然會成為河流的一部分。而「我們就沒有醒來的可能」是我們對蘇醒的拒絕,醒來對於我們l來說並不享受,我們情願沉睡在沒有時間的睡眠當中。(此處應有我不想長大...)

而沒有睡眠的時間,是說睡眠從時間當中消失了,這種短暫的停頓對於時間來說不存在。我們從一個更寬廣的角度去看待時間的流動,時間是會一直流動下去的。就像一位答主在那裡做出的解釋,這裡存在著「他們→我們→孩子→孩子的孩子→孩子的孩子的孩子→……」的運動,生命生生不息的繁衍是會一直流傳下去的。這種招手本身是充滿善意的,就像他們走進我們的夢中,用刮臉的提琴聲為我們的美夢伴奏,而我們又會向孩子們招手,送去祝福。(特別要提醒的是,啤酒/刮臉本身指代的是成人。他們喝酒的時候,我們剛剛開始戀愛。我們在夢中聽到他們的刮臉聲,如同琴聲。我們那時還是孩子。

一切會痛苦的都醒來了。這是夢的終結,我們終究是會醒的。

我們憧憬著成為他們,我們終究變成了他們,而他們成為了時間的一部分。

你看啊,他們喝過的啤酒,就隨著河流一起歸於海洋,歸於永恆/穩定/不變的一部分。他們祝福我們,我們祝福孩子,孩子們永遠會是孩子們,在這種永恆的時間中,孩子們是希望,他們會一直隨著時間流動下去。

但是呢,流動本身也不過是時間流逝的一部分吧。

醒來是痛苦的,我們會留下淚水,我們終會成為他們,成為這種殘酷本身的一部分。

我趨向於認為,詩歌本身表達的是詩人對於時間的感知。他通過對我們-他們的關係的描寫,來表述時間本身。並且我在上文的闡釋里,也分析出了一部分互相指涉的東西。

這首詩好不是好在解讀,而是他通過自己的嫻熟的手法把這堆東西組合在一起,互相指涉,形成完備的結構。頭腦特別清楚。而且5/4/1/4/1/5的結構也很有意思。分解/重組。

當然,這個不是重點。

重點是不要死搬硬套術語,多去讀詩,感受詩歌本身比玩兒這些虛的好的多。

不會真的只是想看復義/反諷/悖論/含混等等這些看起來很高大上的東西吧。大叔反差萌什麼鬼...

許立志/馮唐很難說的上是優秀的詩人......(許立志集子翻過。馮唐?額。)


這種詩吧,可以做很多很多種解讀,而且各有道理。一首詩能引起人們解讀的慾望來,就已經是好詩了。(這和某些我們看不懂也沒感覺卻傻逼逼地問是什麼意思的詩,形成了鮮明對比。)

對當代這些詩人我不太了解,也沒有百度這首詩的背景。僅談談我讀該詩文本所引發的讀後感。

以幾個問題為綱來讀詩吧。

1,我們和他們

2,沒有時間的睡眠

3,沒有睡眠的時間

4,河流

5,居民

6,一些零碎

7,結語

8,筆者的啰嗦

詩如下:

居民

他們在天空深處喝啤酒時,我們才接吻

他們歌唱時,我們熄燈

我們入睡時,他們用鍍銀的腳指甲

走進我們的夢,我們等待夢醒時

他們早已組成了河流

在沒有時間的睡眠里

他們刮臉,我們就聽到提琴聲

他們划槳,地球就停轉

他們不劃,他們不劃

我們就沒有醒來的可能

在沒有睡眠的時間裡

他們向我們招手,我們向孩子招手

孩子們向孩子們招手時

星星們從一所遙遠的旅館中醒來了

一切會痛苦的都醒來了

他們喝過的啤酒,早已流回大海

那些在海面上行走的孩子

全都受到他們的祝福:流動

流動,也只是河流的屈從

用偷偷流出的眼淚,我們組成了河流……

1,我們和他們

毫無疑問,我們和他們是以對比的形式存在的。在第一行中,「 他們在天空深處喝啤酒時,我們才接吻 」,一個「才」字,將這種對比赤裸而強烈地表現了出來。接下來,「 他們歌唱時,我們熄燈/我們入睡時,他們用鍍銀的腳指甲/走進我們的夢,我們等待夢醒時/他們早已組成了河流 」,詩讀至此,或許不好說我們境遇悲慘而他們生活幸福,至少可以說,我們和他們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是完全不同的兩群人。

接下來是這麼寫的,「 他們刮臉,我們就聽到提琴聲/他們划槳,地球就停轉/他們不劃,他們不劃//我們就沒有醒來的可能 」,他們的刮臉聲是我們耳中的提琴聲,他們划槳會地球停轉,「他們不劃,他們不劃」,既承上又啟下。

詩人是在說,他們操控世界,我們被他們操控。

我們和他們之間的故事後面還有,為解讀方便,還是放到其他問題下零散敘述吧。

2,沒有時間的睡眠

這是兩段,4句+1句的結構,從「在沒有時間……」到「……醒來的可能」。

首先要注意,既然說是「睡眠」,何以他們在刮臉在划槳呢?他們沒睡,睡的是我們。

而我們能不能從睡眠中醒來,取決於他們划槳不划槳。他們掌握著喚醒我們的權力。

他們不劃。

我們不會醒。

他們決定不劃。

我們就陷於沒有時間的睡眠——睡得沉睡得死,睡得昏天黑地不知時光流逝,睡眠中仿若沒有時間。這是一種痛苦嗎?且看下文。

3,沒有睡眠的時間。

結構同上。

雖然我瞧不上這類文字遊戲,「沒有時間的睡眠」VS 「沒有睡眠的時間」,但還得承認,作者這處還是把這個遊戲玩得不錯。有點意思。

這兩行值得浪費一點時間琢磨,「 他們向我們招手,我們向孩子招手/孩子們向孩子們招手時」。先不看「時」字。招手的傳遞順序是這樣的:他們→我們→孩子→孩子。

孩子→孩子?什麼意思?孩子們互相招手嗎?反覆想了幾遍,突然想起來杜牧的那句「後人復哀後人」,第一個後人乃第二個後人之後人。類此,孩子們向孩子們招手,是孩子們向他們的孩子招手。

因此招手傳遞的順序是這樣的:

他們→我們→孩子→孩子的孩子

是不是覺得沒完?

的確,真正的傳遞順序是這樣的:

他們→我們→孩子→孩子的孩子→孩子的孩子的孩子→……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當我想到這裡的時候,翻回去看原詩,作者接下來是這麼寫的,「 孩子們向孩子們招手時/星星們從一所遙遠的旅館中醒來了/一切會痛苦的都醒來了 」。再看這個「時」字,是說在孩子向他們的孩子招手——我不知道是第幾代孩子向他們的孩子招手,可能就是第一代孩子——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大事,「星星們……醒來了」,而且是「從一所遙遠的旅館中」醒來了。

真是一場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為什麼呢?

因為「一切會痛苦的都醒來了」,而原本,「他們不劃,他們不劃//我們就沒有醒來的可能」。星星醒來,化不可能為可能。

驚天動地。

這一節里還有不少辭彙值得深挖,容放到最後再說。

4,河流

河流也是詩中相對重要的喻體,首先注意一點,詩中有兩條河流——他們(組成)的河流和我們(組成)的河流。「 他們早已組成了河流 」,「 (用偷偷流出的眼淚,) 我們組成了河流…… 」,一首一尾的兩句很清楚地表明了這點。

這是兩條對比強烈的河流,一如我們和他們對比之強烈。

這是兩條形成時間不同的河流。「他們『早已』組成了河流」;而我們,是在「一切會痛苦的都醒來了」之後,才組成河流。

這是兩條材質不同的河流。他們的河流,伴隨著啤酒、歌唱和鍍銀的腳趾甲;我們的河流,是用「偷偷流出的淚水」組成。

這是兩條動力不同的河流。他們的河流,「早已組成」,大略也是自發流動;我們的河流,是「受到他們的祝福:流動 」之後才流動的,因此,「流動,也只是河流的屈從」。祝福何異於命令。

5,居民

說了這麼多,終於說到了題目:居民。

大概沒有比這個更好解釋的了,也沒有比他更難解釋的了。

如果只說一句話,那我們和他們都是居民。

如果再說細一些,那我們和他們都是居民,而居民和居民也是不同的——我上面所有文字,以及下面將要寫的文字,都在解釋這不同。

6,一些零碎

不知道作者在寫一些細節時,是隨手的,還是用心的。但以下兩處當是用過心的,「鍍銀的腳趾甲」和「他們刮臉,我們就聽到提琴聲」。

「鍍銀的腳趾甲」,一語道出他們的光鮮亮麗。腳趾甲而鍍銀,真是讓今日美甲的美少女們相形見絀。

「他們刮臉,我們就聽到提琴聲」,古有聞屁贊香者,這也不差了。大抵仙界一棵草,降了人間也是林妹妹。

至於其他的啤酒接吻歌唱,就不太值得深究了。

大海

詩中出現了一處大海,在一切醒來之後,「他們喝過的啤酒,早已流回大海/那些在海面上行走的孩子」,不太好理解大海何指。似乎,大海是世界原本應該有的樣子,孩子不再受到「招手」,從而有了「海面上行走」的自由。然而這種自由終究是另一種形式的不自由罷了。

7,結語

詩,只讀文本,解讀也只能到此了。如果聯繫一下這幾十年的歷史事實,還有另一些話可說。

我沒有百度,下面的全是猜測,出錯是大概率事件。

先說星星這個詞。

這個詞,前後無所依傍,靠文本本身似找不到可靠的解釋。如果做個聯想,此詞,或指小平?燈塔國?東漸之西風?粉碎某某幫?結束某某革?改革開放?……

對星星這個詞的形容是「遙遠的旅館中」,必是離作者很遠很遠,遙不可及之地。而這個不可及之地,卻發生了「星星醒來」的大事從而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存狀態。

招手

這個詞,似也不必太多解釋。名為招手而意近於蠱惑,以貌似親和之狀行坑騙之實。而我們,還在把招手一代代傳遞,直到「星星醒來」。

作者的反思和結論

作者「醒來了」,「偷偷流出的淚水」「組成」了「河流」,這是作者在悲哀悼念過往沉睡的日子。縱然如此,現在「醒來」的日子也不是那麼美好,「全都受到他們的祝福:流動//流動,也只是河流的屈從」,不過是獲得了有限自由,換了另一種屈從的方式。

作者之痛苦,盡在於此。

8,筆者的啰嗦

我還是沒忍住,在正文中藏了一句諷刺,這是我的惡作劇。然而這種詩,限於時代限於身份,主題差不多都是同一的,抓住這個,也就綱舉目張。

詩很好,正如我開頭所說,能引人閱讀引人探究的詩就是好詩,更何況引我寫了這麼一大篇文章。(雖然什麼詩會引人探究似也因人而異……)

暫時到這吧。

全文完。

補充一句,我竟然沒有討論我們和他們到底是指誰……

算了,大家開腦洞吧……


詩就是感覺,你為什麼總要想知道它寫了什麼呢?


以前托中文系的朋友問他們老師,也沒問出個什麼。坐等大神解惑。


看完所有的回答,我願意推薦一篇黃燦然的文章:

最初的契約 | 黃燦然_經典短篇閱讀小組_傳送門

這篇里提到了一部分對《居民》這首詩的分析:

但是最神奇也最具悖論意味的是《居民》一詩第二、三節中的音樂:
        在沒有時間的睡眠里
        他們刮臉,我們就聽到提琴聲
        他們划槳,地球就停轉
        他們不劃,他們不劃
        我們就沒有醒來的可能
  這首詩的中心意象是河流,詩的音樂就是在河上划船的節奏。當詩人說「他們不劃,地球就停轉」時,那節奏就使我們看見(是看見)那槳划了一下,又停了一下;接著「他們不劃,他們不劃」,事實上我們從這個節奏里看見的卻是他們用力連划了兩下。在用力連划了兩下之後,划船者把槳停下,讓船自己行駛,而「我們就沒有醒來的可能」的空行及其帶來的節奏剛好就是那隻船自己在行駛。真神哪!

就這一小段的分析,我覺得簡直直取題眼。放在這裡,供各位參考。


路過,談談個人淺見。(只是提供一個思路,有誤請見諒。)

首先很能理解答主的感受, 其實詩,就像音樂一樣,在什麼都不了解的情況下讀完了仍會被引動情緒,甚至有流淚的衝動。因為我們讀詩的同時,都在想像著自己。

詩歌的內容和素材大多源於回憶,這就決定了時間的相隔讓我們更難以理解詩中的諸多意象。

如果題主有興趣可以去查閱一下相關的背景,了解一下詩人的站位,以及時事的潮流,就會明白我們和他們帶指著什麼,不過單純的從文字欣賞也沒什麼關係…那麼讓我們再讀一次。

他們在天空深處喝啤酒時,我們才接吻

他們歌唱時,我們熄燈

我們入睡時,他們用鍍銀的腳指甲

走進我們的夢,我們等待夢醒時

他們早已組成了河流

在沒有時間的睡眠里

他們刮臉,我們就聽到提琴聲

他們划槳,地球就停轉

他們不劃,他們不劃

我們就沒有醒來的可能

感受到了么?我個人產生一種,孤獨、悲哀又無力的感受。

他們在遙遠的天空深處,我們才敢偷偷的接吻。

他們歡呼歌唱時,我們卻只能熄燈。

他們給我們虛擬的希望,然後在我們清醒之前變得不可逆轉。

彷彿從一開始就落入一個狹隘的崖縫,越發狹隘、越發卑微。每個出口都是假象,每個縫隙都不能容身。

但在「他們」與「我們」所含有的複數意義上,卻又不斷開闊,「他們划槳,地球就停轉 。他們不劃,他們不劃 。」在一種動靜之間把空間打開,形成一種巨大的張力。

在沒有睡眠的時間裡

他們向我們招手,我們向孩子招手

孩子們向孩子們招手時

星星們從一所遙遠的旅館中醒來了

一切會痛苦的都醒來了

他們喝過的啤酒,早已流回大海

那些在海面上行走的孩子

全都受到他們的祝福:流動

流動,也只是河流的屈從

招手是否是一種傳承?孩子和星星是否是希望?一切痛苦都會醒來,流動是河流的屈從…

當我把這段讀下來,只感到深深地悲觀與憂鬱。

流動。就彷彿這個世界最冷漠而公正的規則。我們都曾努力掙扎著想改變方向,或是妄圖苟且的沉澱其中。我們曾滿懷希望,我們也曾輕信,也曾深受傷害…然而沒有時間的睡眠只是空想做夢,沒有睡眠的時間只是行屍走肉。啤酒都已流回大海,我們的接吻是否還有當初的熱情? 我們可能永遠也不醒來嗎?一切痛苦都會醒來。然後,我們屈從…

用偷偷流出的眼淚,我們組成了河流……

我們都是河裡的一滴,往往盡其一生,也帶不走一顆鵝卵石。


如果沒記錯的話這首詩應該是寫於1989年,這個敏感的寫作背景應該在理解中考慮進去,當然我也在某國外紀念那個事件的網站上看到過這首詩。

所以做一點大膽的推斷,這首詩可能是多多當時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或者說一個市民,給學生的一首詩,至於具體的內容,業餘人士也不太懂,大概感受一下。

像歌唱,河流或者說血流,沒有睡眠,孩子,喝酒或者說酒館,行走在海面這些意象,感覺還是很明顯的。

另外一點這首詩給人的感覺是表達了他們或者孩子們和我們的關係,像 他們划槳,地球就停轉 和 互相招手這樣的,可能是他們的行為對於人們的影響,或者說是一種居民們被孩子們的勇氣所感動,感召這樣的意思。

個人見解。


多多是當代詩壇男高音啊,無人能出其右。


如果不聯繫題目看整首詩只能感受而不能理解

居民。

詩人的自我觀照已經超越了對自我的觀照,可以是從星空俯視地球生命的觀照,可以是靈魂內部的本我從驅殼投射過來的觀照。

地球是宇宙的居民,人類是地球的居民,靈魂是驅殼的居民,你是我心裡的居民。

而這首詩,表面是把自我觀照上升為星空俯視,實際卻是靈魂本我從驅殼外投射的觀照。

詩歌裡面的「他們」指的是平時所稱的「我們」,詩歌裡面的「我們」是平時所意識不到的靈魂本我。

靈魂本我居住在驅殼之中。

總之,詩人分裂了。

用一首詩帶你們領略分裂的風景。

--------------------------

上班時間不能細品,純屬瞎扯貽笑大方。


寫詩學作業寫到這首詩

順便來答題

詩歌首行出現了一組對立的人物——他們和我們。初讀詩句還很難辨認這兩者的所指究竟為何,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他們」跟「我們」的關係是既遙遠又非常親密的。遙遠是因為他們「在天空深處」,彷彿是代表著神靈一般的存在,然而他們又喝啤酒,「啤酒」是世俗里常見的東西,顏色一般為金黃色,浮著雪白的泡沫,喝完後可以產生一點微醺的感覺,在這種境況下,「我們才接吻」,聯繫下面的「熄燈」、「入睡」。「接吻」可以理解為繁殖開始的行為,那麼如何理解接吻與喝啤酒的關係?「才」是一個關鍵。「才」可以是對比——「我們」與「他們」不同,然而詩歌似乎因此失去了很多深意,不妨將「才」解釋為一個等號,「他們」在天空深處喝啤酒與「我們」的接吻是等同的,這樣一來「我們」的接吻,就被賦予了和「他們」一樣既有神性又有世俗性的特質。

「他們唱歌時,我們熄燈」,「唱歌」發生在喝完啤酒之後,有一種安逸感輕鬆感在內,這和「我們」熄燈的動作等同。

「我們入睡時,他們用鍍銀的腳趾甲/走進我們的夢,我們等待夢醒時/他們早已組成了河流」這幾句詩顛倒了先前的承接關係,是「我們」先入睡,「他們」才走進我們的夢。「他們」的腳趾甲是鍍銀的,銀是一種古老的金屬,質軟、光潔,這與後面由他們組成的「河流」(流動、永恆)互文。「他們」以鍍銀的腳趾甲走入的是「我們」的夢,彷彿是某種高妙的、神性的、啟悟式的東西走進了我們的夢裡(「夢」是短暫,是混亂,是看不清真實),但是「我們」暫時醒不過來,或者說是無法領悟,於是他們組成了永恆的河流,「我們」仍在等待。

詩歌的第二節寫的是醒來的可能。

「沒有時間的睡眠」昭示著一個迥異於日常的空間,在此時間被抽走了,詩人重建了一個世界,令「他們刮臉」如同「提琴聲」,當他們「划槳」時,地球就「停轉」。很難想像地球會「停轉」,除非他們在河流中「划槳」的速度與地球自轉速度等同,相對靜止,就意味著能夠隨時凝望。隨時凝望「划槳」在失去時間的睡眠里是意味深長的。因為有時間的睡眠,時間一到人就會醒過來,而沒有時間的睡眠,則需要睡眠者自己叫醒自己,或者說藉由令人痛苦的事物喚醒自己,因此有了划槳——姿儀是引領,才有了詩歌后半節的:「他們不劃,他們不劃/我們就沒有醒來的可能」。那麼為什麼「他們」划槳才是醒來的可能呢?或許「地球」是關鍵。地球是「我們」所居之地,日升日落、節序更替、生老病死等世俗日常都在其轉動中發生,如同一個夢境,睡在夢裡,「划槳」令人不安,不安引發追尋,從而有醒來的可能。

詩歌第三節是「醒來」。依然「在沒有睡眠的時間裡」,「他們向我們招手」,「向」表示動作的發出者為「他們」,「招手」意味著打照面、呼喚。這跟「我們向孩子招手」、「孩子們向孩子們招手是一致的」,「他們」連貫著「我們」,「我們」連貫著「孩子」,「孩子」之後仍有「孩子」,是子子孫孫沒有止境的意思,是第二節里地球轉動的表徵之一,是第一節里「我們」的繁殖。在「他們」的招手之下,「星星們從一所遙遠的旅館中醒來了/一切會痛苦的都醒來了」,在此,「星星們」數量繁多、遙遠,「旅舍」則是暫留地,而「一切會痛苦的」如同「星星們」繁盛、遙遠、短暫地寄居於他地,然而終將歸來,來到「我們」身上,將「夢」疼醒。

詩歌最後一節寫的是醒來後的世界。「他們喝過的啤酒」就是詩歌第一句「他們在天空深處喝啤酒時」喝到的,那時「我們才接吻」,而現在,當一切醒來,啤酒「早已流回大海」,「流回」有回歸本來位置的意思,原來「海」是啤酒構成的。孩子「在海面上行走」,說明「孩子」輕盈如煙,「受到他們的祝福流動」,「他們的祝福」就是詩歌開頭「他們在天空深處喝啤酒」,「流動」的是河流,河流是「他們」組成的,出現在夢裡,因而孩子們就是在重複「我們」。詩歌最後,詩人以「用偷偷流出的眼淚/我們組成了河流」將「我們」與「他們」(「他們早已組成了河流」)這對立的雙方歸一,全部納入永恆的「河流」之中:「我們」是居民,眼淚是警醒的痛苦,「他們」是超越。


全詩共20行。以緩慢、有規律的催眠式語調開始,接近中部時(9)加快,之後有一個暫停(10),再蓄勢爆發,至(15)達到頂點和高潮,結尾復歸平靜。呈現出這樣一個過程:

孤寂的沉睡---恍惚中醒來(10-11)---歡慶光明-- 歸於平淡

1 他們在天空深處喝啤酒時,我們才接吻

他們歌唱時,我們熄燈

我們入睡時,他們用鍍銀的腳指甲

走進我們的夢,我們等待夢醒時

5 他們早已組成了河流

第1行:「他們」是誰? ---道可道,非常道。吾強曰之「他們」。

「喝啤酒」,酒令我們聯想到詩人,暫且認為「他們」是「詩」(既然我們現在是在讀一首詩)

(後面我們將看到,」他們」這個詞語是《居民》一詩中的音樂。因此」他們「既是作為抽象總體的「詩」,也是包含在《居民》這樣一首具體之詩中的「詩」,---如果我們同意詩的本質是無聲的音樂;正如音樂的本質是無言的詩)

2-4 : 雙重的睡眠:物理睡眠;靈性的沉睡

因為我們在沉睡,所以我們聽不到詩的「歌唱」。我們與「他們」(「詩」)之間有一種錯位(1-3行),這種錯位讓人覺得若有所失,讓我們在慣性的日常生活和行為中(「接吻,熄燈,入睡」)體驗到一種淡淡的孤寂。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儡儡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老子》第二十章)

他們不能進入我們的意識(我們在沉睡)。但他們以藝術(「鍍銀的腳指甲」,唯美而無用的藝術品)為媒介,進入我們的潛意識(夢即潛意識的活動)。

打個比方:題主完全不知道這首詩說什麼(找不到意識層面的解釋),但仍然感到被吸引,因為這首詩用它的音樂性影響到了題主的潛意識(「用叮噹響的銀指甲走進我們的夢」)

「鍍d銀ing的d」,金屬材質和兩個間隔開的d音,讓人聯想和聽到腳步的「叮ding當d」聲

「鍍銀的腳指甲」 仄平平仄平平,叮鈴鈴叮鈴鈴。

5:雖然我們聽不到詩,但詩一直在那裡。以《詩經》為源頭,綿延至今,有如河流。

1-8 慢速、規律性重複的「們」有催眠效果。

6 在沒有時間的睡眠里

他們刮臉,我們就聽到提琴聲

他們划槳,地球就停轉

他們不劃,他們不劃

10 我們就沒有醒來的可能

第6行:在遺忘時間的睡眠里,在遺忘存在的生活里。

7:「他們刮臉」理解為詩的活動和傳播。聽提琴就是欣賞藝術(詩)。但讀者所讀的,可能是一些不怎麼高明的詩。刮臉的聲音可能被當作高雅的提琴聲(偏要強行解釋:)

8 : 詩意蕩漾之時,世俗生活靜止(地球停轉)

9-10:無詩意,則靈魂無醒來的可能。

「他們」 齒音 t 如鼓點,在1-8中微弱然而持續,像是在睡眠里聽到的歌聲(詩被遺忘,卻從未停止吟唱);到第9行鼓點突然加快(「他們不劃,他們不劃」),令「我們」在恍惚之中(10)醒來(11),與字面意思恰好相反。

鼓點 t 獨在 4,6中缺席,凸顯夢和睡眠的寂靜。

11 在沒有睡眠的時間裡

他們向我們招手,我們向孩子招手

孩子們向孩子們招手時

星星們從一所遙遠的旅館中醒來了

15 一切會痛苦的都醒來了

11 : 在我們醒來的時間裡。

也可以說:儘管我們遺忘時間(「在沒有時間的睡眠里」),但時間自身並不因此停止,時間無眠。

詩無眠。詩在所有的時間裡向我們招手。

12 : 我們聽到詩的召喚,我們將它的聲音傳遞下去。

12-14 : 星火燎原。

12-14:「他」,「我」,「孩子」,「星星」,如層層擴大的波浪,排涌開來。「他們」是投入波心那顆石子。

「手」,藝術家原是「手藝人」。 不斷重複的「招手」,呈現出「手牽手」的綿延畫面和放射狀擴散:從點到面,從無形(「他們」)到具象(「孩子們」「星星們」),從寂靜(「睡眠」)到喧嘩(「孩子們」「醒來」)。

14 「星星」,畫面陡然開闊,極言詩的傳播和影響之深遠。彷彿宇宙深處都傳來迴響。

「星星」也是我們自身所具有的靈性。它被寄存在「遙遠的旅館」(我們曾經路過又遺忘)

靈悟未開,看世界一片黑暗;靈性醒來,看到滿天繁星。唐代詩人們不是天上的繁星么?(但如果我們讀不懂詩,我們就看不到這些星星)

15:一切有生命的(「會痛苦的」)都有靈性,都應該醒來。

一切生命醒來後,顯現出存在之大海(接16)

16 他們喝過的啤酒,早已流回大海

那些在海面上行走的孩子

全都受到他們的祝福:流動

流動,也只是河流的屈從

20 用偷偷流出的眼淚,我們組成了河流……

16「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愁腸者,詩人也。詩人把酒化為淚,把悲歡離合化為詩。

詩是詩人留下的眼淚。淚流回大海。

「海」是總體的「詩」,是所有詩人之共同存在。

17-18 : 回歸存在,復為嬰孩。

19 : 存在即是生生不息的流動。醒來仍是「人生代代無窮已」,醒了,也只能繼續流動(「屈從」)

20 「偷偷流出的眼淚」,唯「偷偷」方能真摯。

20 一開始是「他們組成了河流」(5),現在是「我們組成了河流」,我們成了他們---詩人。(這個轉變的過程,從第10行我們醒來時就開始了)

詩人用詩(「眼淚」)留下其精神性存在(就像用琥珀保存了昆蟲),藉以匯入群體性存在的河流,和終極的總體存在的大海

總評:此詩的對稱結構似乎暗示了一種迴環形的時間。迴環流動的河流,是否就是大海本身?

居民:塵世的短暫居留者/ 「詩」中的永久居留者。


只說說自己的理解哈。

他們在天空中喝啤酒時,我們才接吻

他們唱歌時,我們熄燈

我們入睡時,他們用鍍銀的腳趾甲

走進我們的夢,我們等待夢醒時

他們早已組成了河流

只從「才」和「早已」可以知道「他們」是領先於「我們」的。

關鍵在於 我們等待夢醒時,他們早已組成了河流 說明「夢醒」或夢醒的下一階段就是「組成河流」。

在沒有時間的睡眠里

他們刮臉,我們就聽到提琴聲

他們划槳,地球就停轉

他們不劃,他們不劃

我們就沒有醒來的可能

「沒有時間的睡眠」沒有時間是睡眠的屬性還是對睡眠的限定?我理解為前一種,下一段相同。

「刮臉」與「提琴聲」;「划槳」與「地球停轉」表示我們主觀上崇拜他們,認為他們能力無限。

最後兩句「他們不劃」 「地球就不會停轉」 「我們就沒有醒來的可能」可能是表明了「我們」對「他們」的不理性的恐懼,甚至帶有一絲恨意。

在沒有睡眠的時間裡

他們向我們招手,我們向孩子們招手

孩子們向孩子們招手時

星星們從一所遙遠的旅館醒來了

一切會痛苦的都醒來了

「招手」是指代位置的變化「我們變成他們」 「孩子們變成我們」 「孩子們的孩子們變成孩子們」而「他們」呢?「他們組成了河流」

最後兩句說在「招手」時「一切會痛苦的都醒來了」 「星星們醒來了」而且是在遙遠的「旅館」中。說明「星星」是會痛苦的而且不在自己家中。我理解為「星星」就是「他們」。

他們喝過的啤酒,早已流回大海

那些在海面上行走的孩子

全都受到他們的祝福:流動

流動,也只是河流的屈從

用偷偷流出的眼淚,我們組成了河流……

「啤酒流回大海」 「孩子在海面上行走」 「流動」 「屈從與祝福」

他們喝啤酒,他們組成河流,啤酒流回大海;他們流回大海。

而孩子們又在海面上行走。

流動是他們的祝福,同時又只是他們的屈從。這裡「流動」何以看做「招手」。

最後,我們流出眼淚,組成河流。

綜上,說一說幾個關鍵意象的可能含義。

「居民」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我國,也可能不單單是指我國,詩的整體意思會有很大的不同,我沒有往這方面想。⊙_⊙

「他們」我理解為先人(上一輩至第一輩)

「我們」我理解為我們這一輩

「孩子」我理解為後人(下一代至最後一代)

「招手」我理解為世代的更替

「睡眠」我理解為幻想世界(感性)

「時間」我理解為現實世界(理性)

「河流」我理解為按照規律進行活動的物質

「流動」我理解為規律(物質的規律以及由物質組成的一切的規律)

「星星」我理解為「他們」的精神部分

「大海」我理解為物質的集合


境由心生,情隨事遷。


他們在天空中喝啤酒

他們進入我們的夢

他們早已組成河流

他們划槳(使地球停轉)

他們向我們招手我們向孩子們招手然後組成河流,一切痛苦就醒來了

綜上所述

他們可能是亡魂或者神靈,組成河流可能是死亡的意思,我們收到他們的啤酒祝福就會死亡一代接一代,詩人寫得有些生死疊加態的味道,死亡譬如夢醒。

如果這是道閱讀理解題我只能這麼答,不知道看在字數的份上能不能得點卷面分,-)


文學是允許個人理解的!

詩歌的含義不只有作者原本的含義!

題主不要方,么么噠。


推薦閱讀:

現代人學習古代詩歌的主要障礙是什麼?現代詩歌又是怎麼評定的?怎樣才能稱作現代詩?
北島怎麼看舒婷對其詩歌《一切》的回應——《這也是一切》?
如何欣賞海子的《亞洲銅》,能掰開了揉碎說么?
那些美好的詩歌,一定要解釋的通體透徹嗎?
如何理解詩歌Rose is 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

TAG:詩歌 | 詩歌欣賞 | 現代詩 | 中國現代詩 | 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