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手塚治虫《火鳥·鳳凰篇》這個故事?

茜丸為什麼要受到這麼嚴厲的懲罰?


火鳥這個系列的創作前後跨越21年,手塚直到去世都未完成,對生與死,善與惡,瞬間與永恆,過去與未來,個人與宇宙 都進行了深刻的描繪與思考。可以說是手塚的生涯之作。

鳳凰篇在其中也是公認的最高水平的作品。我個人來說也是未來篇以外,最喜歡的一部。當年初中在學校的圖書館讀這部作品時,真的感覺自己從靈魂到人生觀都受到了震撼。

在這部作品裡 人的善惡立場非常的曖昧,二個主人公

惡貫滿盈的我王,經歷了各種報應 嘗盡了絕望,憎惡,痛苦之後,最終大徹大悟,將其感情升華在雕塑佛像上,最終得到了人們的尊重,完成了心靈的救贖。

而善良又有理想的茜丸 在遭受了不幸,失去胳膊後,依然意志堅定的想要完成自己的理想,卻在成功的過程中逐漸被慾望與名聲誘惑,最終遭到了火鳥的懲罰。和他畢生事業的鳳凰像一起被燒死。

為何命運如此不公?我的感想是 手塚想表現的就是Ego(自我)與Ego的碰撞,那種對生命的強烈的慾望與意志之間的碰撞。人有自我與自私,神亦有,永恆的火鳥同樣不過是一個充滿了自我意識的宇宙生命體。

因為自我,我王在歷經劫難之後,反而有了堅定活下去的意志。也因為堅持了自我 茜丸遭受了來自火鳥的再也不能輪迴成為人的懲罰。

故事的結尾 我王離開那個喧鬧繁華 但其實每個人眼中都沒有光芒的大佛開眼的法會,獨自一人坐在樹下 看著自己肩膀上再爬的小蟲子 流下了眼淚。而永恆的火鳥 又飛向了下一個時空。


**貼一個自己以前在貼吧回答的關於我王和茜丸的結局看法

西遊記里」奉天郡求雨「的故事裡有一段

玉帝說」狗舔完了面,雞啄完了米「之後就給奉天郡賜雨

結果當狗舔完了面堆,又有了新的面堆;雞啄完了米堆,又出現了新的米堆

狗有永遠舔不完的面,雞有永遠啄不完的米,但米和面是玉帝加的

我王有永遠贖不完的罪,而我王的罪,都是他每世輪迴自己親手造的

大鼻子所最遭受的詛咒不僅僅是「永世贖罪」,如果只是這樣,他也許還會有罪孽洗清告別鼻癌的機會。他還遭受了「永世犯罪」的詛咒,這讓他陷入了一個萬劫不復的死循環。因為造孽太重,所以他每一世都要做人贖罪,而他轉世做人了之後,又會繼續造孽,罪孽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而他每世所做的贖罪善行則是杯水車薪。

我王世世為人是極刑,是永不停止的虐待和折磨

而茜丸永不為人卻不失為是一種解脫,一個痛快的死刑罷了(其實,在手冢的作品世界中,不做人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


總體而言,一代傑作,深度足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

至於題主覺得茜丸受到了比我王更為嚴厲的懲罰,這是因為你本身留戀「做人」,就像覺悟之前的我王和至死未覺悟的茜丸。我個人甚至相信,許多讀者內心並不很能接受原著的價值觀,因為我們都是凡人,很難放下私慾,看破生死。好死不如賴活著,人都是這樣的。

文藝作品中經常可以見到「人活著本身就是一種痛苦」這種觀點,而且是我們凡人隨著年歲漸長而普遍有的體會。不過,手塚治虫在《火之鳥》中並不是僅僅表達「做人不幸福」,而是悲天憫人,覺得眾生皆苦(被害者和施暴者都活得不像人),同時他也進一步探討了應該怎麼做人(在《未來篇》的說法是「怎麼利用好生命」)。

整部《火之鳥》並不真的反宗教,其本身就有濃厚的宗教氛圍,比如表現手法上運用了因果循環、黃粱一夢、莊周夢蝶,寓意中有佛教的「八苦」、道家的「貴無」。他反對的是虛假的宗教,所以用諷刺的筆法,描寫古人用神佛愚弄大眾,未來人又迷信計算機,用電腦或火之鳥來樹立宗教,以獨裁來謀私利。他借書中人物之口(比如《鳳凰篇》的上人)多次說過,「這已經不是佛教,而是政治了。」作者認同「信仰」,所以原著中有善有惡,所以上人會為了自己和佛教被利用而自盡,所以失去兩條胳膊、只有一隻眼睛的我王,最後會領悟到今後要繼續堅強地活下去。

我王和茜丸在故事中的人生軌跡是相互顛倒的。我王自幼殘疾,家破人亡,出身赤貧,人生際遇慘到極點。他的落草為寇、草菅人命是自暴自棄,卻也是被世態炎涼逼出來的。在他的內心對社會對人世有著極大的憤懣,這些壓抑多年的情緒通過雕刻得以抒發,再加之茜丸的原諒讓他自慚形穢,誤殺所愛的痛苦又讓他抱憾終身並重新審視生命,以及雲遊四方的經歷讓他目睹了統治階級如何殘暴如何奴役民眾。他個人的悲苦升華為對世人的同情,他的作品是對眾生皆苦的無聲吶喊。此時的我王已不是原來的我王了,那又怎麼適用原先的量刑呢?

我王之所以棄惡從善,是因為環境造就人,處江湖之遠而不在廟堂。茜丸則相反,從前的他即使斷了一條胳膊也未放棄對雕刻藝術的追求,他忘我地追尋火之鳥的真容,心無旁騖,不好女色,甚至可以放下我王的斷臂之仇。這不僅僅是為了活命,更是出於對藝術的熱愛。所以,當年的茜丸是光芒萬丈、充滿生命力的,因為他也處江湖之遠。

可惜的是,他功成名就後,未聽從勸誡離開宮廷,反而不舍官位,攀附權貴,把生命浪費在名利上,藝術水平裹足不前。他做出來的鬼瓦美則美矣,卻只是尋常藝術品,脫離對生活的感悟、對社會的觀察,自然流為下品。

我王和茜丸,當初都被火之鳥託夢。我王在夢中看到的是,自己的後人一代又一代在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等「八苦」中回輪。他們有的是革命者,死於槍斃;有的花了150年尋找延續人類繁衍的方法而不可得,只能在孤獨中死去;有的喪心病狂淪為獨裁者,下場不難預見;還有的永失所愛,女方寧可在外星淪為醜陋的異形也不願跟他在一起……活著,真有那麼好嗎?那又何苦留戀呢?

茜丸在現實中沒能找到火之鳥,卻在夢中見到。他夢見自己變成微生物,變成蟲子,變成小魚,變成鳥兒,出生了又被吃掉,被吃掉了又出生,最終以鳥的身份見到了鳥中之王「火之鳥」。這裡,其實就是火之鳥在讓茜丸體驗「人」以外的活法,希望他能參得透。

正如火之鳥對《未來篇》的山之邊真人說過的,世間的一切都有生命(我王的領悟是「萬物皆佛」),「存在」不止一種形態,為何僅僅執著於「人」這一種狀態呢?

我王一系,永世為人,在犯罪與贖罪中周而復始。茜丸此後永世不得為人,來世做蟲。做人沒能做好,在虛耗生命中結束的痛苦,與做花鳥魚蟲,在無聲無息中泯滅的痛苦,孰重孰輕?這取決於你是否願意接受「人不是生命的唯一形態」,「『活著』是否必須等於人」。

在作者看來,做花鳥魚蟲是一種活法,甚至做機器人也是。洛必達就一直覺得自己以前是人,也應該是人。他是一對戀人真愛(人與機器人跨越種族的戀情)的結晶,具備人的真感情,他和人間那些活著卻壞事做盡的行屍走肉相比,誰更像人?更顯示出生命的可敬?

《火之鳥》帶有明顯的遁世情結,所以我王回到大自然,隱居鞍馬山,化為烏鴉天狗的傳說;懦弱的弁慶一心想當農民而不得,最終被拉壯丁,戰死沙場;洛必達的前世和山之邊真人都別無所求,只願與真愛遠離人世的紛爭……我王在《鳳凰篇》末尾被夕陽下的大好山河感動得流淚,也在《亂世篇》辭世時為此景落淚。在他看來,能活著欣賞人間之美就已經很幸福了,反觀曾經的亂行以及目睹的紛爭,那些與之相比,簡直可笑、無足輕重。

什麼是有意義的活法?什麼是有意義的存在?一個字來概括,就是「真」。所以,作者帶著道家的出世情結,勸大家拿得起放得下,遠離政治,回歸自然,重視真實的東西。

總之,《火之鳥》探討的是生命的真諦,至於「善惡有報」這種表層的內容,與其糾結這些,不如思考作者真正在原著中深入探討的,怎麼活在當下,活好今世,怎樣用好可貴的人生。

這的確是很難做到的,我對原著的心情是「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最後,我個人並不認為火之鳥將價值觀強加於人,它其實是作者向讀者提出的一個命題:「生命」。任何作品本質都在輸出價值觀,火之鳥在書里是生命的象徵,在書外是作者的代言人。人固然可以各有活法各有價值觀,但《火之鳥》畢竟是一部勸世諷今的作品,總要跟讀者講道理的。否則的話,做獨裁者,損人利己,哪管身前身後洪水滔天,也可算是一種價值觀一種活法了。


火鳥鳳凰篇需要佛教相關知識。佛界也有地獄,地獄中也有佛界。原本作惡多端的人可以成佛,原本勤勤懇懇的人也會因一念墮進地獄。這是日本佛教滲透在作品中很常見的理念。茜丸的結局我覺得也只是佛教的因果報應墮入了畜生道而已,樓上所說的「不為人反而為幸」我是沒想那麼多的

先挖個坑


故事人物的評價應該以全部23本《火之鳥》的價值標準來衡量。

《火之鳥》中對所有人命運結果的揭示都來自於他們本身的選擇,這種選擇並不完全基於個人,但是在每個可選擇的點上,他們都可以選擇是否向善的那一條路走下去。

先說我王和天狗這個與茜丸心路軌跡完全相反的人物。

我王窮凶極惡,為了一點食物、虛名或者贓物的誘惑就可以隨意殺死多說話的賊伙。他是生來卑微而無知的,也選擇了暴力為自己提供成長路上的資糧。這一切直到他一臉死相的被稱為「該死而未死」後得到了可能的轉機。他一生中擁有祖先與火鳥的契約讓他在人世間沒有隻經歷短短青年這麼一段時間就匆匆結束這一世。而後,他飽受別人加之的無妄之災,他在最痛苦的掙扎後與這個世界和解了,聽從法師圓寂前的教誨:來來去去,都是造作,只有從自己心底生長出來的才是自己的。點悟僅是契機,也他在寺廟裡對法師對自己生命何去何從的思索仍然來自他自己對生死輪迴洞察的大徹大悟。

從後來平原大戰中對原氏二子和村夫的「白兵衛與赤兵衛」的隱喻中,他播撒的仍是積極愛護這個世界友好共存的善念。只是動物和人都擁有對立的分別意識,在外界環境壓迫下,選擇之中充滿了懦弱的無奈,他們的結局也是悲慘的「食死財亡」。

茜丸則不然,心心念念進步的學徒在一點點進步中走向更高的期望被毀滅了,他渴求的一切被摧毀。在僧人點化下他用新手選擇了站起來,也成功的獲得了藝術水平的進步。但是他的愛情也是在無望之中掙扎後失散,他選擇的是默默忍受並且與之合作,看似「中庸」的和光同塵換來的是自己也不清楚入朝的起因和結果,他沒有我王的隱忍,面對一切苦他都選擇躲避刀刃並且握緊刀把。世俗權力的利刃最後砍斷了我王的胳膊,也砍掉了茜丸的藝術和人格,他們經歷過同樣的絕望,是茜丸先主動背叛了自己的理想又試圖毀滅別人的美好。

格局之小讓他輕易放棄輕易搖擺回起點又輕易追隨富貴又輕易貶斥美好,他有一萬個理由支撐自己這樣那樣走下去,只是他沒有想過別人為什麼不這樣做。對於同理心的缺失,他不配質問火之鳥為什麼要永不為人。

我王一生都在強烈的愛恨,極端的善惡之中掙扎,可謂「動心忍性」而造就的是「根性大利」。

茜丸是普通人不假,但是他代表著最為世俗最為普通的那種生活態度,他一生所有在假象中營造的存在都被我王真實的光芒完全刺穿每處缺陋,在此之中他發現無法面對...

火之鳥一直對人性感到失望,她也一直在對人性抱有希望,只是生命太艱難了。


火鳥喜歡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他人


《鳳凰篇》有著整部作品最為悲劇的內核,兩位主人公都沒有好結局,我王一生惡貫滿盈,最後幡然悔悟,但是時勢已經不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了,至於茜丸,更像是勇敢堅定的理想青年變質了而已,利欲熏心,心狠手辣,絲毫看不出曾經的他是一心向善的謙謙君子

不扯一些關於宗教有關的話題,結局是很絕望的,我王最後的懺悔並沒有什麼用,他依舊彌補不了以前自己造下的孽,茜丸則更痛心了,原來作品前篇被砍斷雙手依然會為了人民情願,到最後被政局同化,明白「犧牲百姓只是達到自己理想的不得以為之的辦法」,善惡逆轉,手塚也是想諷刺吧,不過還是很沉重的


我感覺並不算是嚴厲的懲罰,而是就像宿命論一樣他一生註定如此。最重要的是體現出萬物輪迴的思想吧。


別的都忘了 只記得修manga這門的時候 看這本看得捨生忘死 怎麼看也看不完 暗暗發願以後都不看漫畫了 然而 居然現在還是看


推薦閱讀:

有哪些值得一看的日劇?
輕鬆搞笑的日劇有哪些推薦?
為什麼中國的CD價格差距這麼大?日本的CD幾乎都一個價?
為什麼中國演藝圈沒有走萌系天然系路線的女藝人?
如何評價日本要通過讓孩子們吃掉他們自己養的豬這種方式來教育他們?

TAG:漫畫 | 日本文化 | 手塚治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