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孩子是父母培養的嗎,還是天生的?

教育


題主,這個問題要回答起來遠比想像的要困難,我盡量用我理解的內容簡單的回答。

首先,人絕對是有天賦差異的,無論在看得到的身體指標上(身高,體重,抗病,是否遺傳殘缺等等方面),還是在看不到的一些能力指標上(專註力,記憶力,反應速度等等)我們種種的統計和研究證明,人在基因里就是有差距的(這裡,我還是希望要明白,差距不等同於優劣,比如有些人特別容易從食物中囤積脂肪,如果社會條件富裕,他就容易胖,但如果社會條件差,他就反而能夠在同樣的食物缺乏的情況下擁有更耐久的能量存儲;同樣,一些人可能比較木納和反應遲緩,但他們在做一些簡單重複的工作的時候更為的安定,這都是多樣性的存在,他們會找到他們的生存空間和方式,在討論這樣的問題的時候請不要陷入人種優劣的圈子裡去)。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雙生子,由同一個受精卵分裂變成的雙胞胎,當出生後就被分開在不同環境裡面撫養,他們的人生會產生比其它,非同卵雙胞胎以及同一對父母先後生的孩子產生高得多的相似性,有些相似性會讓人感覺到很詫異:比如會與同樣名字的異性結婚;給孩子起同樣的名字;會在同樣的年齡段開始練習同樣一個樂器或者開始同一個運動等等。(但是,也請注意,這個相似度雖然高過其他人,但也不是100%相同,相似率還不到50%,所以,這個雙生子的調查也是頗有爭議的。)

而後天對於人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後天對於人的影響有多大呢?我們可以找到沒有成人和人的社會的影響的例子。沒錯,就是動物養大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成年後是完全無法融入人類社會的。這也就證明了人的很多思想和行為是依賴後天培養的。

所以,從上面種種來說,我們就會發現,天生的基因,環境的因素都在影響著我們。而這裡面還有一些內容我們需要去思考:

1.後天的努力真的改變了我么?還是說,正是因為我有這個基因,又遇上了這個環境,所以我的努力是一件必然的被動的被激發的事件呢?(這個問題還可以推廣到比如說,你現在的配偶,真的是偶然遇上的呢?還是說,你的性格會讓你無論如何都會喜歡偶遇的感覺,但最終在一起也是因為先天加後天的複合作用會讓你必然選擇這類型的人,如果不是合適的類型,你一定會交換到合適的相近的類型才會結婚呢?

或者說,你現在的工作到底是你的自主意志還是因為你的性格和基因加上後天的影響所會做出的必然選擇呢?)

2.父母的教育真的是父母的意志么?

研究發現,一些被虐待的孩子,將其轉入到領養家庭中,則會發現,受過虐待的孩子往往會引起養育者對其施暴的傾向,但同樣一些沒有這樣經歷的孩子,同樣被領養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這種情況通俗點說:找打的孩子會惹得好脾氣的人抽他,賣乖的孩子會讓壞脾氣的人也少動手。)

同時,也會發現即使同一對父母,對其不同孩子也會採取完全不同的態度和策略。而這種差別,也往往取決與孩子的性格。

所以說,父母的影響往往也可能是孩子的間接影響。

3.環境真的是隨機的選擇還是基因的選擇?

這個問題有些類似問題1.人可能天生就是會選擇特定的朋友圈,特定的社區。而這種選擇很有可能就是源自基因的,甚至說,他會造就這樣一個特定的環境,即使原本不存在這樣的環境。而這種人際,社區的環境對下一代的影響,真的是單純的社會影響呢?還是父母的基因?(這一點,看過紅樓夢的人可以參考一下趙姨娘的人際關係對於她的兩個孩子的影響。當然,兩個孩子的區別又有太多因素摻和進去了。性別、社會文化、基因等,這個就不深究下去了。)

4.突發事件的影響有多大?

霍金沒癱瘓的話,他是否還能有這樣高成就?如果沒有社會變革,戰爭,自然災害,新聞偶發性關注,有些偉人和名人是否會還會是這樣么?比如:鳳姐(這裡要說明一下,比如說,假設霍金沒癱瘓,也許不至於那麼有名,但是還至少是一個高學歷的人,那說明偶發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大,但如果沒有癱瘓偶發事件,他就成了個小混混,那就說明偶發事件影響很大。但事實上,就現在來說偶發事件總體來說影響不是決定性的,霍金即使不癱瘓,他的資質還是很高的。總體來說不至於淪落到街邊混混的狀態,鳳姐的表現也是證明她本身就是一個很踏實的女性,沒有互聯網的曝光,個人成就也不會負值。)

還有更多的內容我不一一羅列了,對於人的構成的思考一直就是一個未完成的題目。我們也沒有時光機可以反覆觀察同一個人的一生是隨機的還是說完全有規律可循的還是部分有規律可循的。

但現在我學習了解下來的感受來說:

基因的因素(天生)的影響是遠大過我們想像的,孩子不是一張白紙。

父母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是被誇大了(注意是被誇大了,父母的作用不是對孩子百分百的,但也不代表有些人喜歡打孩子什麼的就無所謂了。影響依舊存在,而且很多部分的內容正相關,用什麼樣的方式教育孩子,還是可以大致預見到一些孩子的可能性的。)。

心理學的學習和研究,對父母和孩子的培訓和教育的確是可以有效改善父母和孩子的狀態,可以使其不向原先預期的結果發展。但改變的幅度可能會受到天生因素的影響。

除了天生的基因,和父母的教育,社會的干預(福利,學校管理,社區管理,社會幹涉機構等等)也是能夠有效的影響到孩子的發展的(比較典型的就是校園霸凌,這個問題解決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校園和社區的配合,而不是讓孩子和家長自己去面對和解決),所以,很多時候家長不要把一些社會應該做好的責任背到自己身上,更多的是應該去對有關機構去督促和施加必要的壓力。

早期經驗很重要。0~6歲對於人一生的發展可以說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嚴格來說,是從孕期就開始了,孕期的禁煙,禁酒,禁藥物,唐篩等內容就是為了預防胎兒畸形或者發育不良,這個對於人來說幾乎是可以產生一票否定權的或者終身影響的。比如,孕婦激素的變化對於胎兒未來成年後男女性格趨向是有一定預見性的。男性胎兒如早期在接觸到過度雌激素的話,成年後女性化傾向幾率會大過正常胎兒,反之亦然)。0~6歲的發展裡面比較明顯的內容就是語言,過了這個年齡段再學習語言的所需要花費的精力要大得多,而且程度也有限。這一點,我們可以參照聾啞兒童和狼孩的例子。同樣的,孩子對於家庭,社會和文化的適應也是在這個事情完成了主要部分,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越小的孩子適應力越強。這一點,在移民文化裡面得到了反覆的驗證,所以說,如果說:做父母,0~6歲和孩子相處好,這基本上就是做好了大半的工作量。

後期依舊可以改善,但幅度很有限。研究發現,即使到了60~70歲,我們依舊可以通過一些思維訓練,改善老年人的計算和邏輯能力。另外,有些人在成年後因為一些意外,喪失了諸如:視力聽力或者肢體,但會發現這些喪失了器官功能所對應的腦區會被相鄰的部分所取代,於是就會出現所謂的幻肢現象或者有些人會有看到聲音,聽到顏色這樣的描述。這說明,我們的大腦在成年後依舊有發展的潛力。所以這一點來說,即使幼年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到成年以後,如果能夠合理有效的去嘗試,還是可以改善的。

構成一個人的因素實在是很多,這個簡單的不是天生就是後天的二元分化的思考方式不是很利於準確的認清事實。更合理的是去學著接受這個發展的多元的理論體系,這是更為接近於真實和準確的答案的。


只能說,基因佔大部分,後天也可以改善很多.出生時,基因決定了你的優點和缺點.後天如果能揚長避短,那麼你就會越來越優秀.反之,如果條件不利,這會放大你的缺點.那些運動員還有模特之類的,吃的都是天生那口飯.但不能否認後來的訓練各種因素放大了他們的優點.我小時候學畫,老師也說有天賦,但父母堅決反對.這樣,就沒有這個條件畫畫了,自然在畫畫這一塊就泯然眾人了.反之,如果家長也支持,那麼我畫畫這個事可能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只能說優秀的孩子離不開父母的培養.父母如果能在孩子很小時就看懂孩子的優點缺點,揚長避短,那麼勢必事半功倍.父母的格局也很關鍵,所以一般優秀的父母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有些野生版自己成才的故事也不少.所以不要糾結這些,如果父母格局大優秀那麼是錦上添花,如果沒有,那麼就靠自己打拚了.


孩子的天賦基本遺傳自爸媽,如果你們沒有,逼他也沒用。

啥是正確方式?要從小就觀察他到底真正愛好啥。孩子的天賦很多遺傳自爸媽,正如辛格摔跤棒棒噠~女兒們血液里才帶這種基因,之後才能培養成材。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如果你擅長畫畫,老公歌唱的特別好,那你們的娃很可能在這兩方面有先天基因。報個畫畫班,音樂班什麼的,挖掘他在這些方面的天賦有問題嗎?當然沒有!

可如果你倆根本都不擅長這些,或是你倆雖喜歡,但孩子學了之後完全沒興趣!還強逼著學?那就有問題了。就像狂噴辛格的人所說,你們就是在將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

讓人發愁的是,如今很多家長都認不清現實~從幾歲起就給孩子報一大堆…興趣班,除本身課業外,英語、美術、樂器、舞蹈、球類運動、馬術、跆拳道…我滴個神呀!我太心疼孩子們了,比大人上班累不要太多~~


孩子是張白紙,百分之百都是看筆怎麼畫。

這次不說朋友們的故事了,就說一個概念吧。

我媽小時候用強調我的學習成績,而我又特別貪玩,特別不願意學習。因為學習是一種強迫行為,它讓我很不舒服,也就是不能混吃等死。

後來她跟我定了一個規矩,要想玩的爽,就得學習好,而標準就是考試成績。

然後,上高中的時候,因為我時不時就考年級第一,所以我媽以及老師都不太管我是不是上課睡覺,是不是有女朋友,是不是不乖。

其實,我從小都明白,結果導向。我只要做到結果你們就別來煩我。

直到我開始工作,我的上級總覺得我做事不努力,但是我銷售的業績也不至於很差。而我事實上就是不努力。因為他給我的任務,我以為我可以輕鬆完成。也就像考試的分數一樣那麼輕鬆。直到後來,我自己成了上級,看到小弟們不努力,我才明白,原來結果導向一直是錯的。

現在我變成了結果和過程雙重考核。

這是社會教給我的而不是媽。如果我媽和學校當年沒有給我那個標準,而是給我一個全面的標準,可能我也不會有這麼囂張的性格。

可惜,不能重來。

所以,家庭教育還是很重要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價值觀。



我今年23歲,獨生女,家在某非北上廣省會城市。母親是某高校音樂系鋼琴專業副教授,父親體制內工作。身高168外貌不錯,在大學確實有人管我叫過校花女神,女神學霸啥的。其實我非常貪玩愛臭美,又懶又饞,考試前才複習,寫論文總耍小聰明。有主持表演鋼琴游泳特長。

2012年高考602分,考入某部屬院校,在學校拿過一次國家獎學金和幾次學校獎學金。後參加英國交流項目,拿到中英雙學士。英國本科畢業後又申請了某世界排名三十左右的大學讀研。在英國多次雙語主持當地華人大型晚會和活動。研究生畢業從英國留學回來不久,即將走上體制內穩定工作崗位。

可能和一些人比起來,我這個樣子似乎是比較優秀懂事的一個小女孩兒。但,我自己是一個貪玩愛耍小聰明,有著重度拖延症的懶人。以我自身的智商和家裡的條件,我完全可以更好,明明高考可以到985,結果只夠211,最後為了就業有保障選了個體制內的大學。在英國讀研時還想著繼續讀博士,結果讀一讀就碩士馬馬虎虎畢業趕快回國就業了。可以說就是因為我自己懶惰安逸的性格導致我現在這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小優秀。

但我更清楚,如果沒有父母從小的教育,悉心的培養,還有慷慨的投資,我肯定連現在都達不到。

從小不會說話的時候,父母就給我買大量的故事磁帶,還有幾個英文的,不管我聽不聽懂都給我聽。

我們家的益智玩具啊,什麼樂高,女孩子的芭比娃娃,還有男孩子的玩具賽車,全套過家家,開醫院,當廚師的玩具很多,小朋友來我們家都不願意走。我從小就自己搭積木,設計房子。自己安排擺設過家家。

後面大了給我買過兒童天文望遠鏡,可以自己組拼收音機,電風扇,小燈泡的兒童電子積木,我當時按照電子積木里的一大本各種電路圖小學天天玩。上初中物理老師開始教大家電路知識,說比較抽象,大家之前沒接觸過,這是難點。結果我反而學的特別快,說啥一點就透,老師直誇我聰明有天賦。

從小父母還給我買了好多兒童益智迷宮書,數字連線畫動物書,找茬比較不同書,看鐘表學習書,簡單數學遊戲書,一有空就帶著我做,或者讓我自己玩。

不認識拼音的時候給我科普知識讀故事聽,後來我認識拼音了就給我買大量拼音童話故事書少兒科普書讓我自己去讀。後來我看書不需要拼音了,他們鼓勵我多讀書,給我買了好多名著,歷史,地理,天文等等各種各樣的書。那時候還沒有智能手機,電視也限制我看,只有讀書看新鮮事成為了我小時候最大的樂趣,也給我養成了看書的習慣。同時我寫作速度,寫作水平,閱讀速度比同齡人都好很多。現在娛樂東西多了,知識碎片化,人心浮躁,回憶當初,我的文學功底,知識儲備,思維能力都是從小到高中讀課外書打下的,現在再做不到那時一個人靜靜地大量讀書了。

從初中一直灌輸給我我國就業壓力大,不學習沒有好工作,去二三本畢業就是失業,一本也得去名牌大學blablabla。考不好是真的打啊,我還是個女生,照樣往臉上呼。當然他們比較嚴格的要求也帶來了我的叛逆,高中不愛學不寫作業,照別人抄。同學都自己加量複習,我高三一放學就看小說,看動漫,根本不愛刷題等等。但因為我從小打的基礎底子好,腦子過得去,而且因為父母長期教育形成了自己的價值定位,我對自己有個最低標準——雖然不像父母說的那麼高,但也得是個211一本。所以我不管課下努不努力寫不寫作業,起碼在學校的時候該聽課聽課,大部分時間該學習也學習了,所以最後成績還沒跌落太慘考了602。數學和英語都考了130多分。

然後去了某畢業基本不太愁工作的體制內大學,然後自費參加了學校為期一年的英國雙學位項目。順利拿到英國本科文憑後,因為老外那種自主學習,依賴個人領悟和想法的那種教育模式比較適合我,我在英國的本科成績不錯,然後就繼續申請了研究生,拿到了英國UCL和曼大的無條件錄取。但這背後有父母全款提供的學費和生活費。

在英國的兩年,我去了歐洲的十多個國家,做過習近平主席訪問曼城時的華人志願者,雙語主持過北愛爾蘭華人春晚,主持曼徹斯特中國文化節,和當地副市長親切交流,和學校校長說過話。開闊了眼界,認識了很多英國各大學和專業的精英朋友,結交了很多中國留學生朋友和華人哥們。為人處世成長了不少,更加自信,眼界也更加開闊。但旅遊,留學學費生活費吃住錢,參加聚會買衣服鞋子化妝品還有奢侈品包包的錢全都是父母提供給我的。平時生活自己照顧自己,該去買點減價食品也會買,做飯也都是親自買菜自己下廚,出去能步行就步行,遠了就坐公交,很少打車。自己也偶爾打打工,為了賺點自己逛街購物錢,畢竟父母他們在國內也只是中產階級,我知道他們一定會給我,但我不能無限度去浪費佔有。

接下來說說其他的才藝方面吧。我四歲懂點事的時候天天拽著教鋼琴的媽媽讓她教我鋼琴,她一直以我還太小拒絕。終於等到5歲了,媽媽開始教我。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從我聽的別的哥哥姐姐彈出的美好的樂曲一下子變成了初學者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基本功練習,手型糾正,吊手腕練習,一個手指一個手指的彈奏,我瞬間不想學想放棄了,真的很枯燥很枯燥,曲子也不好聽。彈什麼四小天鵝等樂曲的時候是少數,一半以上都是枯燥的練習曲,從拜耳到599再到849。。。這其實恰恰是所有樂器前一兩年的學習過程,事實上就算學到一定程度了,平時彈得練的有一半也還是練習曲。因為這個才是真正讓你水平提高基礎打牢的東西。什麼獻給愛麗絲,天空之城,Summer。。。這些都是糊弄外行人的花架式。。。小朋友學一段時間都會彈,一點難度都沒有,如果你去考音樂學院,或者參加藝術專業期末考試,去參加鋼琴比賽,這種曲目都不是參賽曲目,彈了會笑話你外行然後你就掛掉了。

我當時瞬間不想學了,但這時候親媽各種單打逼我硬生生學下來了,當時很恨她,真的寧可做老爸留的奧數題都不想彈枯燥的黑白鍵!

但長大了我很感謝她。現在雖然大了出國讀書很久沒彈了,但因為過去那麼多年的基本功,說句不要臉的,現在你把黃河拿出來讓我彈,我讓母親輔導我,就一直練這一首曲子,我還是能撿起來的。平時隨便彈個理查德的樂曲才藝展示一下一點也沒問題。

母親說,除了真心有天賦自己喜歡,大部分小孩子一般都是眼高手低圖新鮮,學一學感覺枯燥乏味一定都想放棄。這個時候能堅持下來真的學成的孩子大都是因為家長的堅持。孩子不懂事說放棄就放棄,家長不堅定不教育,以後孩子做事做什麼都是圖新鮮做兩下覺得難就放棄了。

母親說她曾經教過一個叫毛毛的小女孩兒,漂亮又伶俐,就是不能吃苦,學學就不愛學了,回去練琴和媽媽哭鬧說不想練。媽媽一看心軟說,那寶貝咱就不學了吧。結果後來毛毛大了看到別的小女孩在台上在教室彈琴那麼有氣質特別後悔,回去問她媽,當時為啥不讓自己堅持學下去。她媽非常委屈生氣說,當時不是考慮你的感受才不學了嗎,你怎麼還來怪媽媽。結果毛毛來了一句: 我當時太小不懂事,說不學了就不學了,你當時作為家長難道也不懂事嗎?給她母親氣的後來遇見我媽一頓訴苦。

所以,無論學什麼,都要和孩子說,父母供你學習不是花錢讓你進遊樂場說玩就玩,說走就走。你一但確定要學了就得一直堅持,堅持到中學學業忙了才可以停,這樣,花個起碼五六年的功夫,你學的任何一項才藝才能有點小成。說白了就是拿的出手,有比賽能去比比,有學生晚會能去展示,社交場合能給你加分。

學才藝,最忌諱什麼都學,結果哪個都拿不出手,學了一堆皮毛。說好聽是增加個人綜合素養,說難聽了是學了一大串最後還是一個特長都沒有。因此最好找名師嚴師,要麼不學,要麼就好好的學精。

不過其實呢,鋼琴更多是母親逼的。個人經驗發現,學才藝更多要和孩子自身天賦愛好結合到一起,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從小學的最成功的是表演和播音主持。從我出生不久不會說話的時候父母就放好多故事磁帶給我聽,等到我可以開口說話連貫表達的時候,居然自己自然而然地就把之前那些聽過的故事講了出來,父母都很詫異。同時,我聲音條件特別好,洪亮好聽清脆。因此,可以看出,我在語言表達,表現力,表演方面是很有天賦的。

正好母親在我五歲時讓我和當時還在瀋陽的李蘊慧老師學習播音主持。李蘊慧是誰?我說這個名字你們可能不認識。她是當時聰明的一休系列動畫片引進國內後,給一休配音的著名女配音演員,還配過美少女戰士啥的,參加過天天向上,詳情自己百度。她是我的啟蒙老師,我和她學到上小學一二年級吧,從一開始的年齡小的班級,因為有天賦學得快,水平好,她直接讓我跳到大孩兒班去學,後來她和老公去海南養老開培訓學校了我就沒學了。話說我現在還挺想她的,不知道她還記不記得我,不知道她在海南現在身體怎麼樣。

可以說通過和她的學習我的普通話基本功非常紮實,就是所謂相聲演員的嘴皮子很遛。

李老師去了海南後,母親又找了遼寧人民藝術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劉燕老師學表演。劉燕是話劇演員出身,在我們當地當年演小蘿蔔頭特別出名。她的學生有一些後來考了專業的藝術院校。我和她學朗誦,學小品,學主持,學啞劇。。。總之,她什麼都教,我也什麼都學,一直學到上初中。

期間我獲了好多主持朗誦表演比賽的獎,上學時幾乎大部分主持,比賽,還有學生代表講話都是我。

最巔峰的時候是在省大劇院教師節晚會上和另外三個小朋友代表全省少先隊員朗誦獻禮,當時副省長過來和我們交流,我因為小不懂事也不知道她是誰,一看是個不認識的陌生阿姨和我們問東問西的,就自顧自低頭玩衣服也不怎麼理人家。。。給我媽在旁邊看的這個氣啊哈哈哈哈。。。。

可以說從小到大在學校都比較出名,除了高中時大家都專心學業沒啥課餘活動以外。尤其上了大學以後,各種晚會活動的好多都有我,居然莫名其妙成了所謂的董卿范兒女神,其實我骨子裡是個在家盤腿吃泡麵打遊戲的逗逼啊哈哈。

後來去英國留學,因為自己敢闖敢拼去爭取,作為一個剛到英國,在華人中沒名氣沒背景又不是網紅的小人物,先後雙語主持了英國北愛爾蘭華人春晚,英國曼徹斯特中國文化節。和當地副市長還有校長們聊天交流,一點也不怯場。也認識了各行各業的華人精英,社交經驗,為人處世的本領大大增加。自己用假期把歐洲遊覽了一圈,開闊了眼界,增強了自信,更結交了一批可以交心的好哥們。

說實話,這輩子給我最大自信的就是表演和主持。其實我就是文化課好,父母讓我專心學習高考不讓我去走藝術這條路。如果我學習成績不好,可能父母就讓我考傳媒大學一類的了。不過確實傳媒這條路不好走,各種潛規則,靠背景,靠關係,主持人演員出名的沒幾個。父母的考慮很對,我也覺得比起所謂的縹緲的小主持人小明星,我還是喜歡現在的小海龜碩士嘻嘻。

我打算等工作定了,有業餘時間聯繫聯繫原來的老師,讓母親找找劇組和電視台的朋友有空去參加個小節目,演個小配角啥的。實在不行,等工作步入正軌了,自己業餘直播賺點外快也行。別人喊麥我朗誦古詩詞,別人發騷我閱讀散文,賺不出跑車每個月賺點話費也行哈哈。

除了發揮我天賦讓我學我擅長的,他們還訓練我短板。我是個嘴皮子很好,但運動神經不發達,肢體不協調的人。小時候走路曾經內八字過。這時候父母就逼我去和遼寧舞蹈家協會秘書長唐紅去學舞蹈。

說實話,那老師是真打人啊,真的狠啊。我天生筋骨硬動作僵,壓腿下腰真的比一般孩子要疼。一般來說進度都是,別人下腰我不會。別人會打前橋了,我才會下腰。別人會打後橋了,我剛會打前橋。。。就這樣艱苦地學著,我那時每周最噩夢的就是去上舞蹈課。一直到學到初中才停,居然磕磕絆絆地考完到了舞蹈七級(最高十級)。

到現在我的舞蹈功底全就飯吃了,軟功一點沒有。但好處是,別人都說,哎呀,你女兒氣質真好,哎呀,你女兒腿又長又直,哎呀,你女兒是不是小時候學過舞蹈啊。。。

所以說,舞蹈這門才藝我雖然沒學到能拿的出手,但他改變了我的氣質,修正了我的短處,給了我潛在而深刻的影響。

還有個學長的故事更鼓舞人心,他是我認識的一個公派到英國讀博的河南學長。180多的個子,人很陽光,身體素質好,會武術太極,常給老外表演,教老外和當地華人留學生太極。但他一出生其實是有羊癲瘋的,身體很不好。他父母為了讓他強身健體就在讓他學了武術學了太極。結果不僅病無大礙了,身體也比一般人好,而且還有太極的才藝,在國外很受歡迎。

對於運動神經不發達這項,母親帶我小時候暑假去學的游泳。現在其他運動我確實不擅長,但仰泳蛙泳都游得不錯,經常去游泳館,起碼有一項自己擅長還願意去做的運動。結果我媽前幾天和我聊天居然說後悔小時候沒一狠心連帶著讓我去學跳水哈哈。其實我這人有恐高症,可能要是小時候不記事逼著我去學,也許現在就不恐高了哈哈。

以上就是我從小到大父母培養我學過的才藝,如果說缺憾,就是沒多學個硬筆書法,導致後面考試答卷包括考公務員考試寫申論字跡都不是很好看。

因此強烈推薦各位家長從小讓孩子學寫字,而且一定要先學硬筆書法,學好了學成了再去學毛筆。見了太多小時候一上來就學毛筆字沒學明白半途而廢,結果導致自己硬筆字寫的亂七八糟巨丑的同學。

寫字這個不是你的才藝了其實,是你的個人素質能力了,畢竟以後要考無數場試,字好的同學,語文普遍會分數高點。從最功利的應試教育角度考慮,從小寫一手好字,真的很重要。

可以說我父母對我的培養我很感激,也塑造了一個積極陽光樂觀自信的我。

我有知識有見解,可以有感而發可以很文藝。

這是英國脫歐見證歷史的那天

我也愛自拍愛臭美,樂觀向上永遠覺得自己18歲。

我也能吃苦願意去奮鬥,相信努力會有結果。

我願意去旅行去看看更大的世界,去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不會因為分手哭哭啼啼,不會為一個男人要死要活。不會覺得嫁人是女生唯一的歸宿,不會為了金錢就出賣自己靈魂和道德。

自信樂觀,勇敢,相信明天,相信百分之一的可能,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可以克服,這就是我,特別自戀可能別人會羨慕的煙火。


行為習慣靠父母教育,學習能力靠父母引導,最開始的價值觀來源於父母。如果這些沒有偏差,那麼這個孩子基本算得上優秀。而跟天生有關的不過是他們接受能力的快慢而已,所以一個全方面都優秀的孩子,他們的父母肯定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反之亦然。

以上。


個人觀點:多方面原因決定

其中父母和成長環境是主要因素


只能說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智商情商思維模式都與原生家庭有直接關係。

但是不是所有失敗都可以賴在父母身上呢?你可以自己思考

你是否承認你這輩子都無法變的優秀呢?你可以自己思考


我覺得七分靠天生三分靠培養吧。觀察我身邊的人得出來的。


總的來說,還是因人而異。

有逆境出人才也有上樑不正下樑歪

如果自己本身不努力父母再怎麼教那都效果欠佳,更別說父母是否是好的榜樣了

反之一個人本身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和正確的世界觀,那麼他自己便會使自己更加完美,如果再加上父母良好的教育,那就會更上一層樓,可謂是如虎添翼!

所以說其實外部的都是輔助,只有靠自己才會變得優秀


家庭是教育的首要場所,父母是人的價值觀,社會觀,家庭觀的教育第一人,父母的影響是對人的一生最大的,擁有父母的愛和關懷,相信孩子一定也是優秀的


舉個小小例子,影響一個人健康的因素是什麼,每個人都會說出一堆,究其哪個因素最重要,沒什麼必要探究,因為均衡發展才是最重要的。故優秀的人哪個更重要這個問題也是同樣道理。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個道理基本上是靠譜的。人類社會因為人的各方面能力肯定是會存在階級的,所以大部分人沒有成為家長的時候就沒有自我成長自我學習自我覺悟,所以有了兒女繼續這樣,家庭教育嚴重失敗,如果都是精英,誰來做維持社會正常運轉的各種基礎工作???所以古今中外改朝換代,不管是農民起義還是無產階級革命,還是資產階級革命,勞動者都是有智慧有能力的人,被領導者都是沒什麼大智慧能力的人,所以註定是炮灰。所以無能的人註定什麼時代都無法步入上層。


一個人的成長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包括先天(遺傳)、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等等。

優秀的孩子通常受社會影響較小,另三個因素為主。

首先,先天因素是基礎。在一個地區里,智商水平在全社會呈正態分布的,不因家庭貧窮和富有產生明顯區別。因而,智商水平偏低或先天存在某方面殘缺的孩子,要培養成「優秀」的孩子,需要在後天下非常大的功夫。

其次,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佔據重要地位,因為孩子的大部分時間是與家人在一起的,家庭氛圍和生活習慣、父母的品位修養將對孩子認識世界以及和如何與這個世界交互產生重要影響,包括性格的形成、良好習慣的培養、知識以外的其他素養的鍛煉,都具有決定性因素。如果先天條件一般的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下(因材施教),將有機會突破而成為優秀的孩子;反過來,即使天賦異稟,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依然會有很大機會被埋沒,最終成為大多數中的一員。

最後,學校教育也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影響條件。有條件的家庭可以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資源(包括優質的社區學區、頂尖的學校、優秀的老師和同伴),這些是孩子學習知識的重要推動力。

綜上,不管先天條件如何,優秀的孩子主要是優家庭教育的結果。正因如此,家有學童的家長們更需要投入充分的時間去關心和陪伴孩子成長。



推薦閱讀:

喬布斯為什麼會形成「非黑即白」、「不是天才就是蠢蛋」 的人才觀?
在互聯網搜索技術日趨成熟的今天,「博學」對於個人事業發展來說是不是一種雞肋?
目前中國哪個行業可以說彙集了最多的人才和資源?
什麼樣的人能叫人才?
思考很累嗎?

TAG:智力 | 教育 | | 人才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