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知道有中國嗎?

如果知道,對中國有什麼相關記載?有哪些文化交流?


推薦一本書:《中西交通史料彙編》

以下是從這本書中找到的羅馬關於東方的記載(注意這裡的希臘當時已經是羅馬世界的一部分了)

可參考另一回答

如何直觀地說明古羅馬到底強大到什麼程度? - 知乎(這個回答里主要是中國對羅馬的了解)

(這裡提到了養蠶,而且講得還像模像樣的233333333)

然後是4-7世紀的羅馬對於中國的認知,我們可以看到已經脫離了原來那種模糊的認知了

到了後面,甚至還有中國的大事件——隋滅陳之戰也出現在了羅馬人的記載之中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羅馬人對於中國的了解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交流的加強,不斷增進的。


當然知道啊,畢竟是每五回合譴責我一回的傢伙,居然說我大天朝法律太多,naive


朋友,您好,我是羅慕路斯與雷穆斯(Remus Romulus)移民諮詢服務公司的客服代表250號,很高興為您服務,請問您聽說過羅馬帝國嗎?

在那遙遠的西方,有一個國家,那裡是人類的希望,是民主的燈塔!

當時世界其他地方的群眾,還停留在幻想當地土王的富裕一定能達到承包全村牛糞的階段,而羅馬,則滿地流淌的是蜜與牛奶,人民富足安康,天佑羅馬帝國!

在彼特羅紐斯(Petronius)的《薩蒂里卡》中,土豪開趴體,要把小鳥放在全豬的肚子里,這樣切肉的時候小鳥就會馬上飛出來!就問王思聰你服不服?

不過天朝上國的美夢碎得太快。在公元前53年,羅馬人與安息人在卡爾萊戰役中鏖戰正酣,突然羅馬人操縱的英雄,被從敵方高地發出的一道金光亮瞎了狗眼!

一面光芒四射的軍旗!卧槽,安息人有錢,直接氪金了會員版軍旗,戰鬥力加成100%啊!所以嚇尿的羅馬軍隊瞬間失去鬥志,於是潰敗奔散,也傳出了高(捕)票(風)答(捉)案(影)的所說的羅馬戰大漢,「俘虜是不是被安置在了一個叫「『驪靬 』」的地方」(詳見後文)。

不過勤勞勇敢的羅馬人,在這之後不到10年,就通過征戰,獲得了這種奇妙的道具——絲綢。從此,永恆之城的有錢人開始流行絲綢包包了。即便是窮人,也會買個寫著「My another bag is SILK」。

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說,貴婦喜歡穿絲綢衣服是因為這樣看上去,他們好像沒穿♂衣服一樣……

元老院的一幫瞎操心的老頭,總覺得娛樂八卦有傷風化,要求封殺……不對,是覺得絲綢太薄透,有傷風化,多次下令禁止,即便家裡的少婦們打出「我能騷,你不能擾」的口號也沒用。

直到後來,羅馬人才直到絲綢來自更東方的一個民族。根據《拜占庭通史》,當時拜占庭人認為,絲綢來自中國也就是賽里斯,位於印度的東北,是大陸的最東端,再過去就是一望無際的大海。

但是絲綢很貴,在拜占庭的查士丁尼時期一斤絲綢最貴的要摺合黃金1.7公斤!按照當下金價,也就是41萬軟妹幣!一輛寶馬掛身上,就問你有錢不有錢?

絲綢這麼賺錢,地跨歐亞的拜占庭帝國皇帝自然垂涎欲滴,就算是送給小姐姐也是極好的啊!於是在公元500年,3個自稱是「從賽里斯來」的和尚,想拜占庭皇帝說他們有辦法從賽里斯搞到絲綢養殖技術。後來這幾個走私犯還真成了,因為他們把蠶種被他們藏在他們的空心禪杖里偷偷帶過來了。

拜占庭皇帝仰天大笑,終於我大羅馬也有絲綢了!同時因為巴爾幹半島氣候適宜,所以這裡成為了絲綢基地。甚至在千年羅馬的最後一代君主君士坦丁十一世統治的羅馬帝國(僅剩的國土:拜占庭城及郊區),巴爾幹半島也一直由他的兄弟統治著,依然在發展絲綢加工業!

-----羅馬風格的分割線----

關於高票答案,所謂的「西方學界普遍認可的」並非事實。其實學界爭論的是,這些人到底是不是羅馬人[1],「嚴肅的國際漢學研究雜誌並未刊登各路新聞媒體爭相拋售的報道,而千篇一律的新聞報道也正說明其缺乏足夠的科學和文獻支持」。根據基因技術[2],「在被檢測的87個驪靬人的線粒體單倍群中有96.6%的人的線粒體單倍型屬於東亞人」,也說明驪靬人與羅馬人無關的可能性很大。

感覺這樣的「認祖歸宗」有點自卑或,和曾經冒出來的各種「愛新覺羅」後裔一樣,所以還是需要有「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嘛!

[1]《義大利學者對驪靬人來源的看法》,2010,劉國鵬,《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2]《中國西北驪靬人起源的線粒體遺傳多態性研究》,2009,馬國榮,蘭州大學


反對高票答案(說得就是你,叫陳年大棗那位)斷章取義穿鑿附會陳湯傳的行為,對於你這種信口雌黃的行為,本小白感到非常的憤慨。

公元前53年,古羅馬共和時期的執政官馬庫斯李錫尼克拉蘇(我自己音譯的: Marcus Licinius Crassus)在今天土耳其哈蘭(舊稱:卡雷, Carrhae)率領五萬大軍對抗帕提亞人並失敗了。在這場戰爭中大約有6000羅馬士兵被俘虜並發送到了遙遠的東方(原文),從此再也沒有任何現存的歷史文獻提到過這一批羅馬士兵。
17年後的公元前36年,也就是西漢元帝建昭三年,劉奭在位 。在今天哈薩克的塔拉茲地區,漢朝的陳湯將軍率領漢軍抗擊匈奴人,其中接觸到一支地方部隊,使用了一種叫做魚鱗陣的陣法,而且在構築陣地的時候使用了有三層木樁尖刺的臨時陣地。
而其中的魚鱗陣,也就是依賴大型盾牌緊縮而成的步兵方陣(不一定是方形的),而這是古羅馬軍團作戰的典型方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龜甲陣。
三層木樁尖刺的臨時陣地,也是典型的羅馬軍隊進行野外陣地戰的陣法。
漢軍表示這個新鮮,沒見過,好玩,然後贏了……
戰場抓了145人,投降了一千多人。
然後現在學界有爭議的是後來這些俘虜是不是被安置在了一個叫「 驪靬 」的地方,但是我們就不細細討論了。

看到這一套自成體系的胡說八道我整個人都不好了,我懷疑自己看的漢書陳湯傳是共濟會出於抹黑我國悠久歷史而於二十一世紀偽造的!

大家看啊,我看到陳湯傳里關於此事是這麼寫的:

明日,前至郅支城都賴水上,離城三里,止營傅陳。見單于城上立五采幡幟,數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餘騎往來馳城下,步兵百餘人夾門魚鱗陳,講慣用兵。城上人更招漢軍曰「斗來!」百餘騎馳赴營,營皆張弩持滿指之,騎引卻。頗遣吏士射城門騎步兵,騎步兵皆入。延壽、湯令軍聞鼓音皆薄城下,四周圍城,各有所守,穿塹,塞門戶,鹵楯為前,戟弩為後,昂射城中樓上人,樓上人下走。土城外有重木城,從木城中射,頗殺傷外人。外人發薪燒木城。夜,數百騎欲出外,迎射殺之。
初,單于聞漢兵至,欲去,疑康居怨己,為漢內應,又聞烏孫諸國兵皆發,自以無所之。郅支已出,復還,曰:「不如堅守。漢兵遠來,不能久攻。」單于乃被甲在樓上,諸閼氏夫人數十皆以弓射外人。外人射中單于鼻,諸夫人頗死。單于下騎,傳戰大內。夜過半,木城穿,中人卻入土城,乘城呼。時,康居兵萬餘騎分為十餘處,四面環城,亦與相應和。夜,數奔營,不利,輒卻。平明,四面火起,吏士喜,大呼乘之,鉦鼓聲動地。康居兵引卻。漢兵四面推鹵楯,併入土城中。單于男女百餘人走入大內。漢兵縱火,吏士爭入,單于被創死。軍候假丞杜勛斬單于首,得漢使節二及谷吉等所齎帛書。諸鹵獲以畀得者。凡斬閼氏、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一十八級,生虜百四十五人,降虜千餘人,賦予城郭諸國所發十五王。

白話文是這個意思(隨手找的個別字詞如有異議請指出):

第二天,前進到郅支城都賴水邊,離城三里紮營布陣。   遠遠望見單于城上樹立五彩旗幟,幾百人身披戰甲登上城防守,又出動一百多騎兵在城下往來馳騁,一百多步兵在城門兩旁布魚鱗陣,練慣用兵。   城上人交替招喊漢軍說「:來攻打呀!」一百多騎兵沖向漢軍營地,漢軍都張開弓弩對準騎兵,騎兵後退。   漢軍又增派官兵射殺城門外的騎兵與步兵,騎兵步兵只得退回城中。   甘延壽、陳湯命令部隊聽到進攻的鼓聲時,都迫近城下,四面圍城,各有分工,穿越深溝,堵住城門,大盾牌在前,戟弩在後,仰射城中樓上敵人。   樓上人下樓逃跑。   土城外有木結構的城,郅支人從木城中射箭,射死了很多胡人。   胡人點燃柴草焚燒木城。   夜晚,幾百騎兵想衝出城,被漢軍迎面射回。   起初,單于得知漢軍到來,想離去,懷疑康居怨恨自己,為漢軍做內應,又聽說烏孫各國的軍隊都出動了,自認為沒地方可逃。   郅支已經出城,又返回,說:「不如堅守。   漢軍遠道而來,不能久攻。」單于於是披甲上城樓,幾十個閼氏夫人都用弓箭射擊胡人。   胡人射中單于鼻子,有一些夫人在戰鬥中死去。   單于下樓騎上戰馬,轉戰內宮。   半夜以後,木城攻破,宮中人想進入土城,登上城樓呼喊,當時康居軍隊一萬多騎兵分成十多處,四周包圍,也與宮中人相呼應。   夜裡幾次衝擊漢軍營地,沒有得到便宜,就退卻了。   天亮時分,四面火起,漢軍官兵大喜,高呼著追逐敵人,鼓聲震天動地。   康居軍隊退卻。   漢軍四面排列大盾牌,同時進入城中。   單于及一百多男女逃進內宮。   漢軍縱火,官兵爭先,單于受傷而死。   軍侯代理丞杜勛斬取單于首級,又找到漢朝使臣的二根節杖與谷吉等帶來的帛書。   那些俘虜都給了捕獲者。   一共斬閼氏、太子、名王以下一千五百人,活捉一百四十五人,一千多人投降,分給出動軍隊的定居各國的十五位王。

請問這位高票答主,您所說的「構築陣地的時候使用了有三層木樁尖刺的臨時陣地」在哪兒寫著呢?!還有我想問您,「魚鱗陣,也就是依賴大型盾牌緊縮而成的步兵方陣(不一定是方形的),而這是古羅馬軍團作戰的典型方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龜甲陣」——您這又是從哪看到的說法啊?上下嘴唇這麼一碰就編出來了?


知道

古羅馬方面:

公元1世紀,古羅馬的執政者愷撒曾穿著絲袍出現在劇場中,轟動一時。後來,穿著中國的錦衣綉服,成為羅馬上層社會的風尚。

古羅馬人成漢帝國為 絲國 Seres

中國史書:

《後漢書·西域傳》記載:

大秦國,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國。地方數千里,有四百餘城。小國役屬者數十。以石為城郭。列置郵亭,皆堊□之。有松柏諸木百草。人俗力田作,多種樹蠶桑。皆髡頭而衣文綉,乘輜??白蓋小車,出入擊鼓,建旌旗幡幟。

所居城邑,周圜百餘里。城中有五宮,相去各十里。宮室皆以水精為柱,食器亦然。其王日游一宮,聽事五日而後遍。常使一人持囊隨王車,人有言事者,即以書投囊中,王室宮發省,理其枉直。各有官曹文書。置三十六將,皆會議國事。其王無有常人。皆簡立賢者。國中災異及風雨不時,輒廢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

《晉書·四夷傳》記載:

大秦國一名犁鞬,在西海之西,其地東西南北各數千里。有城邑,其城周回百餘里。屋宇皆以珊瑚為梲栭,琉璃為牆壁,水精為柱典王有五宮,其宮相去各十里,每旦於一宮聽事,終而復始。若國有災異,輒更立賢人,放其舊王,被放者亦不敢怨。有官曹簿領,而文字習胡,亦有白蓋小車、旌旗之屬,及郵驛制置,一如中州。其人長大,貌類中國人而胡服。其土多出金玉寶物、明珠、大貝,有夜光璧、駭雞犀及火浣布,又能刺金縷綉及積錦縷罽。以金銀為錢,銀錢十當金錢之一。安息、天竺人與之交市于海中,其利百倍。鄰國使到者,輒廩以金錢。途經大海,海水咸苦不可食,商客往來皆齎三歲糧,是以至者稀少。

漢時都護班超遣掾甘英使其國,入海,船人曰:「海中有思慕之物,往者莫不悲懷。若漢使不戀父母妻子者,可入。」英不能渡。武帝太康中,其王遣使貢獻。

《魏書·西域傳》和《北史·西域傳》有相同的記載:

大秦國,一名黎軒,都安都城,從條支西渡海曲一萬里,去代三萬九千四百里。其海滂出,猶渤海也,而東西與渤海相望,蓋自然之理。地方六千里,居兩海之間。其地平正,人居星布。其王都城分為五城,各方五里,周六十里。王居中城,城置八臣,以主四方。而王城亦置八臣,分主四城。若謀國事及四方有不決者,則四城之臣,集議王所,王自聽之,然後施行。王三年一出觀風化。人有冤枉詣王訴訟者,當方之臣,小則讓責,大則黜退,令其舉賢人以代之。其人端正長大,衣服、車旗,擬儀中國,故外域謂之大秦。其土宜五穀、桑、麻,人務蠶、田。多璆琳、琅玕、神龜、白馬朱鬣、明珠、夜光璧。東南通交趾,又水道通益州永昌郡。多出異物。

自《後漢書》,至《晉書》、《魏書》和《北史》,對西域大秦國的描述基本類似,表明了自東漢至北朝這五、六百年間,西域有一個大秦國。

但自新舊唐書起,西域大秦國的記載出現了變化。

《舊唐書·西戎傳》記載:「拂菻國,一名大秦,在西海之上,東南與波斯接,地方萬餘里,列城四百,邑居連屬。…」

《新唐書·西域傳》記載:「拂菻,古大秦也,居西海上,一曰海西國。去京師四萬里,在苫西,北直突厥可薩部,西瀕海,有遲散城,東南接波斯。地方萬里,城四百,勝兵百萬。…」

《宋史·外國傳六》記載:「拂菻國東南至滅力沙,北至海,皆四十程。西至海三十程。東自西大食及于闐、回紇、青唐,乃抵中國。歷代未嘗朝貢。…」

《明史·外國傳七》記載:「拂菻,即漢大秦,桓帝時始通中國。晉及魏皆曰大秦,嘗入貢。唐曰拂菻,宋仍之,亦數入貢。而《宋史》謂歷代未嘗朝貢,疑其非大秦也。…萬曆時,大西洋人至京師,言天主耶穌生於如德亞,即古大秦國也。」

按新舊《唐書》記載,拂菻即古大秦,而拂菻通常被認為是東羅馬拜占廷帝國,也被統稱之為古羅馬。至於《明史》更是明確表明:「拂菻,即漢大秦」,並且就是天主耶穌降生的地方。按基督教之耶穌生於今巴勒斯坦地區,其地曾是羅馬帝國敘利亞行省的一部分,也是東羅馬時期的境域,上千年以來確實是古羅馬之地。因此在很早的時候,中國史籍中的西域大秦國就被中外學者認定為是羅馬帝國,這一結論直到今天基本上為學術界所接受。

此外,1623年在陝西發現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更使歐洲學者認為大秦就是羅馬帝國。


我記得這玩意兒是初高中的內容啊。。。。

首先反對第一名那個答案。壓根就沒證明過,最後再說。 @陳年大棗

上材料吧。。。住大秦即羅馬。弗林即拜占庭,大食即阿拉伯,奄蔡,安息即伊朗/波斯。

古籍記載:

前漢武帝時,遣使至安息,安息獻犁靬幻人二 《通典》

《後漢書·西域傳·安息傳》: 和帝永元九年,都護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條支。臨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謂英曰:「海水廣大,往來者逢善風三月乃得度,若遇遲風,亦有二歲者,故入海人皆齎三歲糧。海中善使人思土戀慕,數有死亡者。」英聞之乃止。

《後漢書卷七?孝桓帝紀第七》:「大秦國王遣使奉獻。」

《後漢書卷八十八?西域傳第七十八》:「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 安敦寧畢尤 )遣使自日南徼外獻象牙﹑犀角﹑檋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貢,並無珍異,疑傳者過焉。」

《梁書卷五十四?列傳第四十八》:「漢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來獻,漢世唯一通焉。其國人行賈,往往至扶南、日南、交趾,其南徼諸國人少有到大秦者。」

《後漢書?西南夷傳》 :「永寧元年(公元120年),撣國王雍由調復遣使詣闕朝賀,獻樂及幻人……幻人自言我海西人。」

羅馬方面的:

「賽里斯國,林中產絲,馳名宇內。絲生於樹上,取出,濕之以水,理之成絲。織成錦繡文綺,販運至羅馬。富豪貴族之婦女,裁成衣服,光輝奪目。……賽里斯人舉止溫柔,然少與人接觸,貿易皆待他人之來,而絕不求售也。」 ——《自然史》

賽里斯(拉丁文 Seres )專指絲和絲國,載於托勒密的《地理學》

英語sino的前綴指的是china為主的東方,來自拉丁文 Sinae

因為絲綢昂貴,羅馬外貿出現黃金外流,元老院多次下令禁止穿絲綢。

戴克里先為了挽救羅馬帝國推行多種改革,其中就包括限價令。對多種商品限價處理,包括絲綢。

其實雙方的了解程度還沒有各自對阿拉伯人,波斯人了解得清楚,也就知道有這麼個國家。一直到中世紀,蒙古入侵前,基本都是這樣。畢竟太遠了。恩,還包括我們不信任何教(霧)不信伊斯蘭教(霧)不信基督教(霧)不信拜火教(霧)還是有些了解的,了解程度可能和對東方的老約翰國王的了解程度差不多。

反對理由:1.羅馬人打敗仗,不往西跑往東跑,又不是大規模騎兵,沒法快速長距離移動,對於波斯來說完全是一支驚弓之鳥,來個追擊就沒了的東西,即使波斯人不追擊,幾千人在陌生地區行軍還要防範當地土著攻擊,還要及時進行人員彈藥裝備的補給,歷史上好像不存在高速公路也不存在中途停靠站,而且現在中國高速走到新疆再出國那路況,那治安,那語言環境,那氣候,曹操跑到南方旅遊都能水土不服,士卒多瘟疫,羅馬軍團怕是鐵打的,而且最關鍵的,既然你們tm這麼能打,只是領導無能,幹嘛不打回去?只要跑回小亞細亞不就解脫了?而且並不是沒有成功的案例遠征記_百度百科。

波斯首席物流官:克拉蘇

色諾芬(圖文嚴重不符)

但是,色諾芬再厲害也是一支主力在英明將領領導下跑回去也是一支殘軍,而且一路還是賣隊友。。。。且不說羅馬羅馬主帥被人砍了,而且還是一支偏師。要是偏師隨隨便便就能出來李陵幹嘛投降? 整個西南方面軍怎麼就跑了個巴格拉米揚。

孫元良 :不是每支軍隊都是英勇善戰轉進如風的國軍。

2.即使跑到了匈奴地區,一支人數稀少的敗軍,匈奴拿什麼來僱傭你?且不說,中間誇了幾個語系怎麼交流的問題。順便匈奴是那種國際主義戰士,有必要養著一群莫名其妙的人。

3.現在沒有理由證明魚鱗陣即是羅馬方陣,也沒有理由證明,當地西域土著步兵不會擺陣。難道就希臘羅馬知道擺pose,其他地方都是日耳曼凱爾特蠻子?

4.漢簡確證:漢代驪靬城與羅馬戰俘無關

5. 2007年科學家也通過對當地人的遺傳鑒定後,發現其Y染色體多為東亞本地固有類型,且大部分單倍型和羅馬人沒有關係,並指出報導當地人DNA有羅馬血統的新聞為假新聞,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劉國鵬就曾經撰文介紹國際知名漢學家白佐良觀點認為「羅馬軍團流落中國」之說是各路新聞媒體爭相拋售的報導,而千篇一律的新聞報導也正說明其缺乏足夠的科學和文獻支持。


目前的歷史研究表面,羅馬人只知道東方有個叫塞里斯的國家,出產絲綢

其他方面就沒啥進一步了解了

據中國史書記載,漢桓帝時代與三國時代,羅馬各有一次使者到達中國,但有可能並非真的使者,而是商人冒充的,並且在羅馬的史書中也沒見後續報道

不過有個可疑的東西淺析杜拉·歐羅巴斯的衝突考古學--續論璏式佩劍法的西傳及古絲路軍事交流--《歐亞學刊》2008年00期


知道啊,不僅知道,而且之後不久還打過一仗呢。

上面有人給出了很多古代文獻,我就不再複述了。我補充一個好玩的,西方學界普遍認可的。

公元前53年,古羅馬共和時期的執政官馬庫斯李錫尼克拉蘇(我自己音譯的: Marcus Licinius Crassus)在今天土耳其哈蘭(舊稱:卡雷, Carrhae)率領五萬大軍對抗帕提亞人並失敗了。在這場戰爭中大約有6000羅馬士兵被俘虜並發送到了遙遠的東方(原文),從此再也沒有任何現存的歷史文獻提到過這一批羅馬士兵。

17年後的公元前36年,也就是西漢元帝建昭三年,劉奭在位 。在今天哈薩克的塔拉茲地區,漢朝的陳湯將軍率領漢軍抗擊匈奴人,其中接觸到一支地方部隊,使用了一種叫做魚鱗陣的陣法,而且在構築陣地的時候使用了有三層木樁尖刺的臨時陣地。

而其中的魚鱗陣,也就是依賴大型盾牌緊縮而成的步兵方陣(不一定是方形的),而這是古羅馬軍團作戰的典型方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龜甲陣。

三層木樁尖刺的臨時陣地,也是典型的羅馬軍隊進行野外陣地戰的陣法。

漢軍表示這個新鮮,沒見過,好玩,然後贏了……

戰場抓了145人,投降了一千多人。

然後現在學界有爭議的是後來這些俘虜是不是被安置在了一個叫「 驪靬 」的地方,但是我們就不細細討論了。

========分割線=========

怎麼感覺題目突然改了?那我們來說說羅馬對同時代的中國知道多少?

這是公元一世紀的中國和羅馬行政管轄區域示意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看見,其實兩國之間的距離要比想像中的要短一些,基本上走出西域,橫亘在中間也就是帕提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安息帝國)一個大國了。

事實上,古羅馬的學者和高層人士一直就知道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生產絲綢的 Seres (也就是其他答主說的「賽里斯」)國家。但是一直不能對這個國家有一個深刻的了解和準確的描述。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羅馬隊中國一無所知。

古羅馬詩人維吉爾, 賀拉斯,地理歷史學者斯特拉波和梅拉都對中國有過隻言片語的描述,從他們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對同時期的漢朝中國有一定的認識。

其中龐波尼烏斯·梅拉描述賽里斯,是位於歐亞大陸上,東部大洋(具信為今天的印度洋的合體,那時候人們還不知道太平洋的存在,他們還以為海岸性在大約今天西藏陝西到中部西伯利亞一線)海岸中間的國度,並且準確到認為南側接壤印度,北側接壤西賽亞(Scythians,也就是今天中亞和中東部西伯利亞地區)。這與當時漢朝的西部疆界準確契合。

但是他的描述並沒有得到羅馬的統一接受,比如在公元二世紀,同為歷史地理學者的弗洛魯斯卻把賽里斯描述成了印度。

而到了公元三世紀,歷史學者阿米阿努斯·馬爾切利努斯更是進一步提出,賽里斯在東部大地上,被一座自然成型的高牆和河流環繞的巨大城市。具信他可能描述的是長城和黃河。

不僅僅是羅馬學界,羅馬政界也有幾次嘗試與賽里斯取得聯繫的嘗試。其中一條記錄表明,公元166年,由安東尼庇護或者他的養子馬可·奧里利烏斯資助派遣的使臣(帶有間諜和密使特性的小隊)抵達漢朝的疆界。但是並沒有引起漢朝政府的重視和反饋,羅馬也沒有得到任何現在可以證實的回復或者信息。

在公元226年和284,還至少有兩隊類似的使臣抵達漢朝的疆域,但是同樣的沒能建立起交流的渠道,也沒有留下太多的證據。之後中西之間的交流中斷了數百年,直到公元七世紀,拜占庭使臣才與當時的唐太宗時期的唐朝政府取得聯繫。

同時由於絲綢之路的存在,雙方(中國和南歐至西亞一帶)大量出土了彼此錢幣,器物和用品的殘片和證據。比如在羅馬對絲綢的描述和繪畫,中國墓葬里的羅馬玻璃杯等等。甚至遠至日本都有。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羅馬和中國都彼此知道對方的存在,而且有著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猜測。但是並不全面也並不正式。


羅馬先後六次遣使來到中國!

第一次是東漢漢桓帝時羅馬第一次遣使來到東漢首都「洛陽」!

第二到第5次,來到曹魏,西晉首都「洛陽」

最後一次來到東晉首都「建康」

前幾年義大利與中國舉辦了「羅馬與古中國文物展」,分別在義大利首都和中國北京,洛陽舉辦!

所以有「東洛陽,西羅馬」的說法!


聽北師大歷史學院楊共樂院長上過半學期通識課,他以《絲綢之路與文明互鑒》作題目講過相關歷史。

楊院長探討的是早期絲路是否存在,他認為漢和古羅馬之間物資交流的早期絲路存在。漢與古羅馬也應該互相知道對方存在吧。

先看漢朝向西的探索:

《後漢書·西域傳》

永元九年,都護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條支。臨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謂英曰:『海水廣大,往來者逢善風三月乃得度,若遇遲風,亦有二歲者,故入海人皆齎三歲糧。海中善使人思土戀慕,數有死亡者。』英聞之乃止。

《後漢紀》

大秦國,一名黎軒,在海西。漢使皆自烏弋還,莫能通條支者。甘英逾懸度、烏弋山離、抵條支,臨大海。欲渡,人謂英曰:『漢(海)廣大,水鹽苦不可食。往來者逢善風時,三月而渡;如風遲則三歲。故入海皆齎三歲糧。海中善使人思土戀慕,數有死亡者。』英聞之乃止。

漢朝使者沒有到過羅馬,只到過安息西界。

再看羅馬的:

這裡涉及對一段文字的解讀

《後漢紀·和帝紀》

永元十二年(100年),「東(誤冬),西域蒙奇兜勒二國內屬。」

《後漢書·孝和孝殤帝紀》

永元十二年「……冬十一月,西域蒙奇兜勒二國遣使內附,賜其王金印紫綬。」

《後漢書·西域記》

(永元)九年,班超遣掾甘英窮臨西海而還,皆前世所不至,山經所未詳,莫不備其風土,傳其珍怪焉。於是遠國蒙奇兜勒皆來歸服,遣使貢獻。

蒙奇兜勒是什麼國家,引起學界探討。

張星烺認為「蒙奇」是「馬其頓」的音譯。林海村認為「兜勒」是「推羅」的音譯。他們都把「蒙奇兜勒」分開解讀。

不過楊院長認為應該將「蒙奇兜勒」視為一個整體,即羅馬轄下的今譯為的馬其頓(Maecdonia)地區。「蒙奇兜勒」是對「馬其頓」的希臘文音譯。院長還把希臘文寫出來,講了一下中國古譯常常省去尾音S什麼的,因為對音韻學沒什麼了解,也沒怎麼聽懂……推完之後院長還很開心的說其實沒這麼麻煩,我是浙江人說話帶點口音很自然的就覺得蒙奇兜勒像是馬其頓了,所以普通話不好還是有好處的(笑)

在托勒密的《地理學》中也找到了同時段此事的西方記載:

有一位名叫梅斯,又叫蒂蒂阿努斯的馬其頓人(Macedones),其父亦以商為業,記錄了從這裡(指中亞的石城)到Sera城的路程。不過,他自己並未到過中國,而是派遣手下的一些人去的。

中西方文獻互證,得出的結論是公元100年時,一支羅馬商團冒充使團與漢政府進行了接觸,其首領還受到了封賞。應該是歷史上有記載的古羅馬與漢的第一次直接接觸。

此後《後漢書·西域傳》又記載

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獻象牙、犀角

院長認為這裡的大秦是指羅馬帝國,大秦王安敦則是指元首安敦尼·庇烏斯的繼子馬爾庫斯·奧理略(161-180年在位)。

至於羅馬絲綢市場的繁榮,可以作為交通線路存在的其他證據。

綜上,歷史記載羅馬人曾至少兩次來到中國,羅馬與漢朝的交通線路是存在的。不過具體線路點卻眾說紛紜。

---------------------------------------------------------------------------------------------------------------

以上所述可參看這幾篇論文,涉及一些證明過程和爭論點

[1]張緒山. 關於「公元100年羅馬商團到達中國」問題的一點思考[J]. 世界歷史,2004,(02):111-114.

[2]楊共樂. 「絲綢之路」研究中的幾個問題——與《公元100年羅馬商團的中國之行》一文作者商榷[J].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01):108-111.

[3]楊共樂. 誰是第一批來華經商的西方人[J]. 世界歷史,1993,(04):117-118+94.

[4]林梅村. 公元100年羅馬商團的中國之行[J]. 中國社會科學,1991,(04):71-84.

---------------------------------------------------------------------------------------------------------------

那節課還涉及「張騫是否到過大夏」和「《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對大秦的描述是否真實」,題主問「有什麼文化交流」,那就把課上幻燈片內容抄一點,茲錄於下。

  • 張騫是否到過大夏

《漢書》載:建元三年,即公元前138年,張騫以郎應募,使月氏。為匈奴獲,亡,至大宛,經烏孫,到月氏。騫從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領。留歲餘,還,並南山,欲從羌中歸,復為匈奴所得。留歲餘,單于死······國內亂,騫與胡妻及堂邑父俱亡歸漢。漢拜騫為太中大夫,堂邑父為奉使君。騫為人彊力,寬大信人,蠻夷愛之。堂邑父故胡人,善射,窮急射禽獸給食。初,騫行時百餘人,去十三歲,唯二人得還。騫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傳聞其旁大國五六,具為天子言之。

從史書來看,張騫到過大夏,但還有其他證明嗎?

據《古今樂錄》云:

橫吹,胡樂也。張騫入西域,傳其法於長安,唯得摩訶兜勒一曲,李延年因之更造新聲二十八解,乘輿以為武樂。

《晉書·樂志》

胡角者,本以應胡笳之聲,後漸用之橫吹,有雙角,即胡樂也。張博望入西域,傳其法於西京,惟得摩訶兜勒一曲。李延年胡曲更造新聲二十八解,乘輿以為武樂。後漢以給邊將,和帝時,萬人將軍得用之。魏晉以來,二十八解不復具存,用者,有黃鵠、隴頭、出關、入關、出塞、入塞、折楊柳、黃覃子、赤之楊、望行人十曲。

從現有資料看,這些記載都來自西晉人魏豹的《古今注》

這些史料告訴我們,張騫在出使西域時,學得摩訶兜勒一曲,李延年更造新曲二十八解,對我國民族音樂產生了較大影響。

其實摩訶兜勒就是希臘文「Μακεδ?νε? 」的音譯。它和《後漢紀·和帝紀》、《後漢書·孝和孝殤帝紀》上記載的「西域蒙奇兜勒二國內附」、「西域蒙奇兜勒遣使內附,賜其王金印紫綬」中的「蒙奇兜勒」是同一民族名;惟一不同的是「摩訶兜勒」譯自希臘文,「蒙奇兜勒」譯自拉丁文。

而這與客觀的歷史又完全吻合。因為早在公元前327年左右,亞歷山大帶領馬其頓軍隊來到中亞,在這裡留下了一支馬其頓軍隊來管理剛征服的中亞巴克特里亞地區。未來的186年間掌握中亞巴克特里亞地區政權的是馬其頓人,也就是「摩訶兜勒」人 。

這就為張騫到過中亞提供了新證據。因為史料越細小、越不起眼、越不重要,那麼造假的可能就越少,保存真實的幾率就越高。

早在西漢時期,中亞的馬其頓音樂就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對大秦的描述是否真實

據《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載,大秦國

按《西域圖記》及漢魏史策,大秦國南統珊瑚之海,北極眾寶之山,西望仙境花林,東接長風弱水。其土出火烷布、返魂香、明月珠、夜光壁。俗無寇盜,人有樂康。法非景不行,主非德不立。土宇廣闊,文物昌明。

對「法非景不行,主非徳不立」,院長提出了質疑,認為描述並不真實:

《西域圖記》已經不全。漢魏史策還在。漢魏史策中有「王非賢不立」之說,但無「主非德不立」之意。「王」與「主」、「賢」與「德」,雖兩字之差,但內涵卻有了本質的區別。「王」是指世俗之君主,「主」卻為景教之領袖。教主以「德」為立之條件;君王以「賢」為設之前提。前者更傾向於「道德」層面,後者則更關注於「才德」要求。

「法非景不行」更是作者加進去的話。「法非景不行,主非德不立」一句出現在《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里顯然是有目的的。這一目的就是用宗教的內涵替代世俗的本意,從而凸顯景教在大秦的地位,達到宣傳、弘揚大秦景教之目的。

---------------------------------------------------------------------------------------------------------------

以上。


看是哪個時候的古羅馬了吧

早先時公元前九世紀肯定不知道,到後來貝利薩留的時候肯定就知道了,這個已經有史料記載了

具體什麼時候倆互相知道的,我是不知道,但是猜測應該是通過路上絲綢之路做買賣的商人閑聊天吧。

列舉一下羅馬和中國之間的國家:

亞歷山大的希臘(馬其頓)時期大概是:

羅馬-希臘-中國。

分裂之後是:

羅馬-巴爾幹半島希臘和色雷斯各國-塞琉古-塞琉古的一大堆不安分的小弟-帕提亞(安息)-大夏(巴克特里亞)-中國。

再往後帕提亞(安息)崛起,西亞基本就是他,羅馬也擴張了,基本就是:

羅馬-安息-中國。

再後來波斯把安息替換掉了:

羅馬-波斯-中國。

好了,這樣就從total war: Rome2玩到total war: Attila了。感謝隔壁室友給我安利這個遊戲,還給我補課這段歷史。分享一個他給我講的故事,真實性待考:

中國使臣甘英(謝評論區提示)出使西域,時逢安息帝國,使臣見帝國高官問:安息帝國西邊還有什麼國家嗎?

官琢磨,羅馬啊,但是我不能告訴他,因為嘛呢,我們和羅馬人關係不好,萬一他去了羅馬,兩頭一結盟,東西一塊兒干我,我可受不了,答:沒了,只有大海和巨獸,哈死個銀。

使臣:好嘞謝您,那我回去交差了……

這故事如果是真的,那大概至少也得是公元前200年往後中國才知道羅馬的了。


中國古代稱羅馬為大秦 那羅馬應該也知道中國


對古羅馬來古中國互相不了解很遺憾,可以說,世界上的文化主流就是東方文化來西萬文化,東方文化就是古中國,西方文化是古希臘/古羅馬,如果當時古中國來古羅馬更進一步,就是東西文化結合!


羅馬曾到達過東吳

226年(吳王黃武五年)

吳丹陽、會稽山民起事,攻陷郡縣。吳遂分丹陽、會稽、吳郡三郡立東安郡,以經營山越(今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省境內的土著居民)。

吳朱應、康泰出使扶南等地,經歷和途聞的國家達100多個。歸國後,朱應著《扶南異物志》,康泰著《吳時外國傳》。朱、康為我國最早的海外旅行家。

大秦(今東羅馬)商人秦論來到建業,孫權向他了解大秦的風土謠俗,後將「黝歙短人」男女各十人相贈,並派官吏護送他回國。

——《江蘇省志.大事記》

全球通史也提到過這一點


世界通史 上科版裡面有詳細介紹,在未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之前,古羅馬人迫切希望和漢王朝建立直接聯繫,然而波斯人從中阻撓,一直沒有實現


有本紀實文學 寫的很玄幻

凱撒軍團東征中國之謎

可以度娘 古羅馬 三王子

當小說看就好。


推薦閱讀:

我國四個副總理是否有相應分工?
現在的我國真有這樣的地方存在嗎,到底是什麼造就了這樣的貧困?
如果今天的中國舉傾國之力研究核聚變,能在多少年內把設備做到可控穩定對外發電的程度?
中國為什麼要花費更高的價格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

TAG:文化交流 | 中國 | 古羅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