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評價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的內涵是比較虛的(洪剛也這麼講了),但有一個奇特的地方,只有在奧運會拿冠軍才會談女排精神,輸了不會談的。比如12年打日本,雖然輸了,但是不能說不頑強,五局苦戰惜敗,所以頑強拼搏並不是女排精神的充分條件。

再說哪個奧運冠軍不是頑強拼搏。即使乒乓球也是拼下來的冠軍,為什麼沒有乒乓精神呢?

女排精神的提出可能和國際關係有關。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女排的主要對手是世界上很有影響力的國家(美國,日本),贏下他們拿到冠軍是為國家出了一口惡氣。在經濟外交方面被美日壓制,吃虧較多,女排是一個可以反攻的點。當然只有贏了他們才值得宣傳,輸了就沒有什麼價值,這樣就解釋了為什麼只有拿到奧運冠軍才會出現女排精神。

如果當時女排的勁旅都是亞非拉的哥們,估計就不會宣傳的這麼猛了。

這一次的冠軍還是應該多從技術和陣容方面多總結。郎平的國家隊只有首發陣容沒有主力陣容,這在過去很少見,是很好的經驗。大談女排精神對於那些過去輸了比賽的女排姑娘很不公平,比如08年和12年,他們也不缺女排精神。


舉國體制下,女排打得好,自然是有卓越的精神指導。

而這卓越的精神指導自然是來自上層領導的高瞻遠矚。

無可厚非罷了,官僚體系的必然結果。

女足打得好,自然是女足精神。

女籃打得好,自然是女籃精神。

這精神與其說是拼搏,不如說是勝利吧。

在國家主義如此強大的這片土地上,其宣傳機器必然是為了自己的目的去塑造英雄,去影響人民,去鼓吹精神。

對於無所適從的人而言,一種強烈的精神的刺激自然是極好的。

對於這些可愛的女排隊員而說,也許是一種幸運,或許是一種不幸。

我無從得知。

我只是一個很平凡的人,很普通很衷心地讚美她們,欣賞她們。

希望她們做自己的英雄,而不是別人的。

「所有的英雄,到最後都令人生厭」

——愛默生


這是我看完所有紀錄片後作出的回答,到底什麼是女排精神女排奪冠了,到底大家都在說的女排精神是什麼? - 花吃了女孩 - 知乎專欄

作者:花痴女王

鏈接:女排奪冠了,到底大家都在說的女排精神是什麼? - 花吃了女孩 - 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中國女排奪冠了!

作為一個腦殘粉,我真的太激動了!

我一個早上都在刷啊刷啊,看大家哭得稀里嘩啦,自己也在一邊默默流淚(我不會告訴你,我是從最後一球落地就開始哭的)。

可是刷著刷著,看到一些大號寫的文章,真心有點不爽。

一個勁地神化郎平也就算了(畢竟郎平也是我的大神),但在寫郎平有多專業的時候,為什麼非得要貶低「女排精神」?

將「女排精神」當作80年代的「精神勝利法」,當作「心靈雞湯」,把它和郎平的科學管理方式、專業精神對立起來。

寫這些話的時候,你們確實是有看過郎平的採訪?

郎平在奪冠以後已經一再強調,面對強隊,我們能贏下來,靠的就是一分一分拼下來的女排精神。

郎平在微博第一時間發的文字,也是「感謝代代相傳的女排精神」

她好像並沒有像你們說的那樣,那麼看不起「女排精神」啊。

而且,當你們把「女排精神」和心靈雞湯相提並論的時候,真的有搞懂在女排隊伍里傳承30多年的女排精神是什麼內涵嗎?

它可不是像口號一樣空洞的「頑強、拼搏」精神,而是一代代女排球員日復一日的努力和堅持,是中國女排30多年的故事。

在35年前,中國女排在女排世界盃拿下第一個世界冠軍的時候,女排精神這詞就出現了。

它的創造者,是郎平這一代的女排球員和袁偉民教練。

當時,袁偉民受到《哥德巴赫猜想》一書啟發,覺得陳景潤在中國科學技術落後的情況下,依然解開了這個數學謎題,靠的就是一個字「迷」。

於是,袁偉民就將這股「迷勁」帶入中國女排,要求隊員對排球極度專註和熱愛。

就好像訓練的時候,袁偉民就要求隊員拼勁全力。

他是第一個將男性陪練員帶入訓練課的教練。當時,男陪練站在三米的高台上,對著女排球員拚命地往下砸,球員就要把這些又重又沉的球一個個接回去。

不要以為這個訓練方法很滅絕人性, 實際上是非常有效的,郎平到了現在還在用類似的方法訓練球員。

△中國女排訓練站在桌子上扣球的男陪練

另一方面,袁偉民要求球員在比賽中極度專註,無論對手是強還是弱都不能鬆懈。

在1980年一次和日本的友誼比賽中,袁偉民發現實力佔優的中國隊注意力不集中,總是在大比分落後的情況下才奮起直追,對比賽不認真。

為了讓隊員記住這個教訓,袁偉民在賽後把所有球員都留下加練,一直練到深夜十二點才離開。

為了球隊團結,袁偉民總是刻意在訓練中增加教練的仇恨值,讓隊員有一顆共同「斗」教練的心。

比如他規定如果有一個球員練不好,就要全隊陪同。於是,會有很多想郎平這樣比較好的球員,主動申請陪練,幫助那些沒達到要求的隊員過關。

排球是一個團體運動,一個人不行,整個團隊都有問題,這就是袁偉民培養球隊革命友誼的方法。

其實從袁偉民的魔鬼訓練方式中就可以看到,女排精神就是他訓練中一再強調的「拼」「專註」和「團結」。

說出來好像很虛,但因為訓練中每一天都是這樣要求的,所以當時的女排球員都能這樣自覺要求自己。

在1981年的世界盃比賽上,崴到腳的張蓉芳一直堅持比賽,還幫中國隊拿下第一個世界冠軍。有很多外國記者問袁偉民,到底你給張蓉芳吃了什麼葯,袁偉民說:「靈丹妙藥恐怕就在咱們隊員的意志」。

就是憑著這股在日常訓練中鍛煉起來的意志和紮實的技術,中國女排連續拿下了五個世界冠軍,創造了紀錄。

你們說這是特殊時期搞出來的「精神勝利法」,已經過時了?

但每一次中國女排有突破的時候,無論是教練還是球員都會一再提起這種「精神」。

就好像2004年在奧運奪冠的「黃金一代」,帶隊的陳忠和就是用「女排精神」把中國女排拎出低谷。

曾經在袁偉民時期做過男陪練的陳忠和說,當他2001年接手這支中國女排,發現她們的訓練非常的鬆懈。

「以前我們能拿五連冠靠的是實力基礎和拼搏精神,但現在的球員,連我的扣球都接不起來,要說輸球恐怕就輸在其中。」

為了將訓練質量提上來,陳忠和不僅準備了一系列的「魔鬼式訓練」。

還多次強調,女排球員就要「吃下別人吃不下的苦」。

「因為我們的身體素質不如歐美球員,基本技術也不如女排球員,要贏就必須在別人休息的時候,用更加刻苦的訓練來彌補。」

「吃別人吃不下的苦。」

這就是陳忠和在2000年對「女排精神」的延伸。

別以為這句話很變態,到了郎平這裡,訓練核心其實還是跟袁偉民和陳忠留下來的——拼。

在郎平2013年接手女排的時候,郎平就說過,因為訓練不到位,球員的基本功差得不得了,上任第一件事,郎平就是狠抓基本功。

怎麼抓?當然也是拼了命地練啊。

郎平說,他們訓練分三堂課,早上三小時,中午三小時,晚上還要加練,加練完還看錄像,學習外國球員的技術。

「他們是看錄像看到吐了,因為基本功太差,基本上都要學別人的。」

郎平其實也沿用了袁偉民的一人不達標全隊陪練的方式,只是沒有袁偉民那麼很而已。郎平也說,後來很多球員看到有一個人不行,都會紛紛留下來陪她一起練。

郎平自己也說,雖然現在訓練沒有以前那麼狠,但我們也是很努力的啊。

「我們的訓練態度和韌勁都很不錯,哪怕能力不能跟歐美強隊比,但是我覺得整隊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我覺得就很好。」

當然有人會說了,郎平不在的時候,我們也強調「女排精神」啊,不是也贏不了嗎?怎麼郎平來了,我們就好了?這背後靠的不是她在美國學的那一套先進技術嗎?

是的,郎平確實帶來了科學的訓練方式,減少了高強度的負重深蹲練習,此外,在技術分析上也做得很到位(以前採訪女排聯賽就知道,郎平是唯一一個有數據分析師的教練)。

但是,能把中國隊帶出來,不僅僅是這些,還因為郎平本人就是「女排精神」的最好代言人。

渾身傷痛的郎平,在奧運前每一天,都會親自帶著球隊進行三個小時的加練。

晚上球員休息了,郎平還會看錄像,分析對手還有戰術設計。

他的老公王育成就說,郎平最與眾不同的一點就是:無論做什麼事情,郎平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它做到極致,跟其他教練都很不一樣。(郎平真迷弟在此!)

王育成的這句話有沒有覺得很熟悉?

做什麼事情都拼勁全力,不就是袁偉民時期開始的「女排精神」嗎?

正因為郎平不像其他教練一樣,只是把「女排精神」當作口號、當作雞湯拿來麻痹球員,而是身體力行地做著這件事,才會讓其他球員體會到什麼叫「老女排精神」啊。

朱婷就說,進入國家隊以來,學習到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學習了「吃苦耐勞的女排精神」,有時候訓練很辛苦的時候,她就會想到,打排球不僅僅是為了自己,還是集體榮譽的一部分,就得老老實實堅持下去。

而在奪冠之後的採訪里,郎平也解釋了,所謂的「女排精神」,不是在賽場上灌給球員的雞湯。

「而是每一次訓練,我都是這樣要求,要求她們努力,要求她們拼勁全力,要求她們團結,正因為平時訓練是這樣要求的,所以在場上比賽的時候,她們就可以做到。而不是說,平時訓練很鬆懈,然後去到賽場上就一個勁叫口號,這是不行的。」

△因為賽後的採訪並沒有字幕截圖,我只能用之前一段差不多意思的採訪頂上

這種精神對比賽影響有多大?

你如果看了這幾場中國女排的比賽,應該就會有感覺。

塞爾維亞、荷蘭還有巴西,進攻都比我們強,但是她們的救球卻沒有我們積極。很多時候,她們的攔網隊員看到相隔一米的球追不上就不追了,但我們的球員,隔得好遠好遠都衝過去,各種魚躍,倒地,看得我淚奔好嗎?

這是技術?這分明我們在技術不如人的情況下,用拼勁來頂上。

而郎平也承認,我們之所以每一次都能逆轉,就是因為我們雖然技術不足,但是可以用作風,用團隊來彌補。

比賽時積極向上,遇到困難時團結一致,這不是「女排精神」又是什麼?

我知道,大家抗拒說「女排精神」,是因為說拼搏,說團結,說永不放棄,真的好像很low,瞬間回到80年代的感覺。

但是,如果你了解中國女排這30多年的歷史,你就會明白,「女排精神」不是口號,不是精神勝利法,也不是在所有體育項目上通用的體育精神。

它是我們30多年的積累,是郎平所說的,每一天訓練都要做到的「斤斤計較」「精益求精」,是朱婷、惠若琪看到不可能接到的球,依然會衝過去的本能。

這一切,都沒有辦法簡單用「拼搏精神」來概括,也根本沒有辦法用那些大號加粗強調的「技術過硬」來代替。

再說了,你純粹談技術,不談精神,也是壓根不懂競技體育。

競技體育為什麼那麼迷人?不就是因為有弱勝強,有逆轉,有反敗為勝嗎?

無論哪一種取勝方式,贏的都不是技術最好的,而是那些最努力的,最拼的人。

對啊,單靠精神是不能獲勝,但是如果沒有精神的話,咱們就算有再好的技術,也沒有能夠讓人熱淚盈眶的中國女排了!

而這也是「女排精神」跟朋友圈裡那些10w+雞湯文最不同的地方。

雞湯文就算有再多的閱讀量,它說的故事都不是真的。

但「女排精神」不是。

30多年來,已經有無數的姑娘告訴你:

每天都拼盡全力生活的人,不是傻逼。

而是為了有一天,有足夠的能量,可以逆轉取勝!

比起天賦和技術。

我始終相信,努力才是普通人最容易成功的方式。

「我們打的是一種人類精神。」

——郎平

花痴女王|文

完整版花痴文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花吃了那女孩」(ID:huachinvwang)


女排精神和獎牌一樣,是成功後才配擁有的東西,如果女排早早被淘汰了,就算你平時如何努力,大家如何團結,女排精神都不會屬於她們。

大眾嘴中的女排精神對女排姑娘來說應該就是個屁而已。


謝邀啊!

我從一個小不拉子喜歡上排球,受到女排得冠的影響到現在成了排球痴~~~,叫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還真的有點不知道咋說咧~~~~

  好吧,即然受邀,我就來說說我的感受和看法吧!

一.體育精神,就是贏!第二沒意思,就是拿第一,這才是我解讀的體育精神.

二.比別人要練得苦,細節摳得要累,不然你憑什麼取勝啊.

三.排球和其他個人項目不同的是,這是一個超級要求集體協作的項目.場上六個人各司其責,一個人都不能掉鏈子.從我的個人體驗來說,如果比賽中有一個人的心理有點反常,動作就會變形,而且馬上會影響給其他的隊友.所以為什麼排球比賽打完一個球後,大家要互相擊掌鼓勵加油! 這就是給隊友以信心和支撐!我覺得女排精神里這一塊的協作精神做得很好!

四.教練和隊員是一體的,不再是高高在指揮,而是與隊員心手腦戰術有效地配合在一起.這一點郞導付出了極大的心血來帶這隻隊伍.這次女排奪冠與郎導密不可分!

就這些吧,想到了再來寫寫~~~~


女排精神,這是很好的。

應該向全世界推廣:

巴西搞個男足精神,

美國搞個NBA精神,

英國搞個賽艇精神,

法國搞個自行車精神,

德國搞個女足精神,

韓國搞個射箭精神,

牙買加搞個田徑精神,

衣索比亞搞個長跑精神

……

這樣世界各國都平等了,誰也別嫌棄誰精神病。

---------------------------------

女排姑娘們內心真的很在乎什麼精神嗎?雖然她們也跟官媒敷衍,但她們更關心的是退役後獎金沒被侵吞,受傷時看得起病不至於淪落街頭擺地攤。 農貿市場:前世界冠軍艾冬梅擺地攤賣衣服

至於什麼女排精神,那只是某些勢力想全方位利用她們而創造出來的虛幻名詞而已。

小粉紅們看到xx精神就激動得像打了雞血,看到點負能量就像死了爹一樣恨得咬牙切齒。

這種人更適合生活在WG時期或朝鮮,難為你們了。


首先,談一談女排的精神,然後再說說「女排精神」。

其實女排的精神是一個硬實力達到一流的競賽者動用一切體力與腦力上的手段將實力發揮到120%,從而能夠排除一切環境干擾戰勝超一流競爭者的能力。這不僅需要強大的凝聚力,心理素質與體能,也需要先進的技戰術意識與運動智商訓練。這和某些實力三流的競爭者在毫無戰術的情況下進行萬歲衝鋒,最後被超一流隊伍打花,然後一句:「我們儘力了。」了事存在根本性的差別。

然而所謂的「女排精神」沒有這麼複雜,它弱化了客觀實力的基礎,擴大了愛國,團結,頑強對於勝利的影響。其實這是一種正常情況,因為一種值得宣傳的精神需要具有普適性,可推廣性與簡潔性。對於這種更加樸素的精神需要辯證看待,純粹從體育方面考慮,這種精神無法讓三流戰勝一流,無法替代技術體力的優勢,但是到了雙方技術,體能相差無幾的時候,它是有驅動力的。

不過將這種精神以女排命名恰恰表明「女排精神」的內涵本身沒有足夠的說服力。因此為了讓民眾接受這種精神,必須要有勝利的包裝,也必須要將其與一個常勝之師相聯繫。一旦女排失敗,勝利的自豪感也就消失,對國家的優越性就產生了質疑,這種精神在(愛國,團結,頑強)的說服力也就大打折扣。因此只有勝利時才談「女排精神」,而失敗時恰恰要把制度問題扭曲為精神缺乏。郎平說不要勝利就談女排精神體現出她作為一個體育工作者的純粹,但這是不可行的。國家級體育隊伍取得奧運會金牌是一種國家投資後產生的資源(不排除一些運動員靠自身天賦與努力獲得了自己的勝利,但這不影響其成為國家的資源),當然要最有效的利用這種資源。

在批判性的審視「女排精神」時,也不能忽略我們自身的局限。要看到我們自己到底需不需要體育隊的勝利消除自卑感,需不需要別人替我們勝利,需不需要女排給我們指引道路;我們能不能更多的的看到具體的人的勝利。當女排不再是國民獲得精神刺激的標誌,國足不再是國民發泄對社會制度不滿的痰盂,或許女排精神才能成為純粹的女排精神,而不是包裝後的社會精神。


每種比賽都有這種精神,只是,女排贏了


技術是經濟基礎,精神是上層建築。


我只想問兩個簡單的問題,1,當女排連輸小組賽,在苦苦掙扎的時候,可有誰讚美過她們「雖然輸了但一直堅持不懈,體現了女排精神」?2,如果女排在半決賽中就輸了,今天還有誰讚美女排精神嗎?如果以上兩個問題的回答都是沒有,可是現在女排拿了金牌,立刻就「精神」起來了。如果我們所說的女排精神,是「贏了就有,輸了就沒有」,那這樣的女排精神,未免太過勢利太過涼薄了吧。


得了吧,贏家通吃而已!

小組賽的時候女排精神就不在了,打巴西打荷蘭打塞爾維亞的時候就有了女排精神?

打巴西鏖戰五局,10-10以後對手發球送兩分,假如沒有這兩個球,我們輸了這局,我們女排訓練就不刻苦了?比賽就不拼了?不頑強了?

其他運動員就不如女排訓練刻苦?中國乒乓球運動員是玩著拿下三連滿冠?中國男籃就是整天逛夜店酒吧,到了奧運開幕再去打的比賽?哪個運動員不是拼了命地訓練,哪個教練不是絞盡腦汁想盡對策贏下比賽,哪個運動員在場上不是拼盡最後一分力氣去比賽?中國女足以小組賽第二的成績晉級,跟冠軍隊德國女足也只輸一球出局,你怎麼不來個女足精神?無論從意志,訓練到比賽狀態,哪點比女排差了?

女排,只不過是在努力訓練+儘力比拼+教練的指揮+一點點說不清道不明的運氣贏得了比賽而已,而其他沒有贏下比賽(女足,男籃,女籃等)或者贏得更為輕鬆(乒乓球,舉重,跳水等)。拿了冠軍大家都很開心,激動,熱淚盈眶,發朋友圈,刷新聞,看比賽錄像,然而卻非要扯什麼精神顯得荒謬。

拿下比賽和什麼精神無關,如果有,那也只有一種,就是要贏!!!畢竟上了場誰想輸呢?


能力決定上限,態度(精神)決定下限。外在提供方法,內在提供動力。


感覺被強行加入了政治含義 然後被大肆宣揚 最後成了我的中國夢


無聊的精神說法,武士道精神不怕死,同歸於盡的勇氣,什麼時候阻止日本在美軍的攻擊下逐漸走向敗亡了,說的好像日本的投降是因為蘇維埃精神戰勝了武士道精神,取得了二戰的勝利,但實際上確實美軍的海軍航空兵,擊破了日本海軍的全部主力,切斷日本海上輸血線,而美國陸軍航空的B29的戰略大轟炸更是摧毀了日本大部分工業基地,原子彈的使用不過是堅定了日本投降的念頭,沒有原子彈,日本一樣投降,因為那個時候的日本什麼精神都沒用了,肚子已經快撐不住了


當中國隊落後荷蘭的時候,朗平教練對女排姑娘們說了一句沉住氣,然後女排姑娘們一分一分的往回搏,我覺得這應該就是女排精神了,不光女排,競技體育的精神也是這樣吧,落後時的沉著冷靜,努力拚搏,不放棄。我以為這就是女排精神了。


不應該是郎平追求夢想的體育精神嗎,沒郎平哪有這支女排???怎麼過渡到愛國精神的


輝煌過成功過,才有資格談精神


推薦閱讀:

中國女排可以是世界強隊,為什麼中國男排一直都沒有進入世界一流的隊伍里?
怎麼打好排球中的二傳?
如何欣賞排球比賽?
惠若琪為啥這麼好看?
本屆15,16郎平的女排與陳忠和的03,04黃金一代對比怎樣?

TAG:排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