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時期發生的事情即使記不住,但還是會對寶寶的人格有很大的影響,怎麼解釋?

嬰幼兒時期大腦海馬體發育不成熟,記憶力是很弱的,對於嬰幼兒時期發生的事情可能完全記不住,但是這時期發生的事情卻會對寶寶的性格造成很大的影響。比如,嬰幼兒時期的寶寶很少被爸爸媽媽抱,哭鬧的時候缺乏家人的關注,寶寶就可能形成缺乏安全感、敏感甚至神經質的人格,即使他對這些事情完全沒有記憶。怎樣從心理學上解釋?人格形成與大腦發育有沒有聯繫?


首先說明,嬰幼兒期發生的事情,雖然想不起來,但並非完全沒有記住。事實上是至少記住了一部份,這一部分主要就是和父母的情感互動經歷。因為越小的孩子,和父母溝通的主要方式或者核心,越會以情感和情緒互動為主。

而所謂遺忘,更多僅僅是想不起來而已。其實這並不矛盾,因為記憶包含兩個方面:

1)編碼和儲存

2)保持和提取

編碼和儲存確保記住,保持和提取確保能想起來。記不住嬰幼兒期的事情,很多都是因為無法提取所致,並非沒有記住。這是為什麼?

因為有種記憶稱之為「內隱記憶」,它的特點就是:早已被記住,但卻總是想不起來。

記憶包括: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工作記憶)、長時記憶。長時記憶又可分為:外顯記憶、內隱記憶。

∣外顯記憶∣:一種既能記住,又能想起來的記憶

在編碼和儲存信息的時候,意識參與了這個過程。在保持和提取的時候,因為意識參與了編碼和儲存,所以記憶的內容都能被描述和報告出來,比如回憶起自己曾經歷的各種事情,或者陳述記住的各種事實或者知識。

∣內隱記憶∣:一種能「記住」,當卻往往「想不起來」的記憶

在編碼和儲存信息的時候,沒有意識參與的記憶過程。內隱記憶往往對一個人行為的塑造起到核心的作用,這緣於內隱記憶的3個主要的特點:

1)在編碼和儲存階段,沒有意識參與

2)在提取的時候,因為無意識主導了編碼和存儲的過程,所以記憶的內容不能被言語報告出來

3)被無處不在的內隱記憶所控制的時候,還往往意識不到。比如看到孩子「不聽話」,很容易感到煩躁並失去控制,事後又感到後悔。很多父母都很困惑,自己明明不想吼孩子,但為什麼就是控制不住?這就是在父母內隱記憶中,已經無意識地儲存好了關於情緒管理的模式,這個模式來自於父母的父母,並且經過經年累月,反覆被鞏固。

這三個主要的特點,決定了嬰幼兒期發生的很多事情,好像搞忘了----但並非沒有記住,而是「記住了」(發生的事情已經被無意識地編碼和儲存),只不過在提取的時候,回憶不起來。因為是無意識主導了這個過程,所以,在回憶的時候,記憶的內容不能被報告出來,同時,在使用這些記憶的時候,往往也意識不到。所以這一切只是看起來就像沒有記住一樣而已。

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形成內隱記憶。這得從記憶的神經基礎的發育特點說起。

內隱記憶重要的神經基礎是大腦邊緣系統中的「杏仁核 」,外顯記憶重要的神經基礎是大腦邊緣系統中的「海馬 」。

1.「杏仁核 」----內隱記憶重要的神經基礎:在孩子誕生時,就已經成熟並全力開展工作

它的功能很多,比如負責對體驗進行評估和本能反應、決定了孩子通過眼睛解讀對方心裡的能力等等。另外,在記憶上,「杏仁核 」通過無意識的情緒記憶(內隱記憶的一種)的方式,將與父母互動的體驗記錄下來。

引述神經生理學大師LeDoux的觀點---「杏仁核的情緒記憶是永恆的」,說明基於杏仁核而形成的內隱記憶,很容易對孩子產生持續一生的人格塑造和行為影響。所以,越小的孩子,越要採取正確的方式,和他進行情感和情緒互動。

這些無法以語言觸及的記憶之痕---特別是過去的創傷經歷----雖然完全在孩子的覺知之外,但它會讓成長中的孩子對當前體驗的評估出現偏差。比如,一個嬰幼兒期具有創傷性(常被咒罵、懲罰、過度保護、限制、干擾或面對喜怒無常的父母)經歷的孩子,很容易自動傾向於將一些模糊的、不具威脅性甚至是積極的社交線索解讀為危險的信號。

諸如此類的,當父母覺得孩子渾身都是毛病的時候,往往沒有意識到,這代表著通過「杏仁核 」參與,對與父母互動的體驗形成了內隱記憶,不良的內隱記憶,已經塑造了孩子的不健康的人格以及人格指導下的問題行為。這種塑造以及影響,甚至幾乎是一輩子的。

2.「海馬 」----外顯記憶重要的神經基礎:在孩子誕生時並未發育成熟,所以,三歲之前,海馬都不能完全有效地發揮功能。

與「杏仁核 」相反,在「海馬 」的協助下記錄下來的記憶則主要是外顯的,具有語言上的提取能力,是可以說出來的。

但是,安全的、無創傷的關係,才能讓孩子的「海馬 」得以健康發育,來平衡「杏仁核 」的反應。而創傷(常被咒罵、懲罰、過度保護、限制、干擾或面對喜怒無常的父母)會讓「海馬 」暫時失去功能,或者抑制它的發育,或多或少地影響到對杏仁核過度警覺的反應進行調節,進而嚴重影響孩子情緒能力、記憶能力等的發展。

補充:「海馬 」也是工作記憶的重要的神經基礎之一,而工作記憶包含三個成分:語音迴路、視空畫板、中央控制系統。其中的中央控制系統對於注意力的品質具有重要的影響,主要影響著注意力的集中、持久以及場景切換能力,所以,一般經歷創傷的嬰幼兒期(常被咒罵、懲罰、過度保護、限制、干擾或面對喜怒無常的父母),會抑制「海馬 」的發育或者功能的發揮,從而導致注意力品質低下。很多家長一心想要提高注意力的外在方法,而缺乏對內在神經機制的了解,走了很多彎路,也改不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

海馬需要幾年時間,在孩子「感到安全」的環境中,才能健康發育直到成熟。這進一步證明了,孩子越小,越容易基於父母與他互動的體驗,在一出生就已成熟並充分發揮功能的杏仁核的參與下,而形成持續影響他一生的內隱記憶。

所以,嬰幼兒期發生的事情,會以內隱記憶的方式,被孩子深刻地記住,雖然並不能想起來,但已經對孩子的人格發展,造成了重大的影響

如果以他還小,不懂事,就隨意糊弄,或者說家裡關係不和諧,父母經常爭吵,或者說讓孩子經常面臨創傷,常被咒罵、懲罰、過度保護、限制、干擾或面對喜怒無常的父母,嬰幼兒時期時很少被爸爸媽媽抱,哭鬧的時候缺乏家人的關注,經常被煩躁的父母呵斥,嬰幼兒期的這些經歷,或許隨著孩子的成長,確實已經記不起來了,但並未消失,因為它們很可能已經被孩子的「杏仁核 」在無意識的參與下進行編碼,形成了不能言說、無法言說甚至不願言說的內隱記憶

這些創傷性的內隱記憶,將成為孩子各種問題行為甚至人格障礙的主要來源。

如果孩子已經在嬰幼兒期錯過了形成良好的內隱記憶、進而促進他健康成長的第一次機會,除非他以後能幸運地得到第二次機會得以修復,否則這些不良的內隱記憶將伴隨並影響他一生。


數據沒存,電路燒好了。


嬰幼兒時期,孩子就算記不住事件,記不住細節,但是會保留情緒記憶

那時那刻發生的是愉快的事情,是悲傷的事情,帶給孩子的是開心還是緊張,以及那時那刻的生理反應,驚嚇,恐慌,出汗,痛哭等等,那時那刻的環境聲音,光線的變化,都會變成記憶符號烙印在孩子的腦子裡。

這樣的一種記憶,只是我們不能再完整的去回憶和複述,但是是真實存在於我們的記憶庫里的。

【舉例】家裡經常有爭吵的,父母慣性打鬧的,孩子就算不明白家長在吵什麼,但是喧鬧,煩躁,不安的氛圍,孩子是能感覺到的,所以孩子本身也會是焦慮不安的,並且會是一直焦慮不安的。孩子成年以後,會有兩個極端,一是特別喜歡安靜,遠離人群,只有自己獨處的環境,才是安全的。二是極度喜歡喧鬧,經常浸泡在酒吧或歌舞廳里,因為只有在吵鬧的環境里,他的生理喚起才能和嬰兒期,父母,家庭產生關聯和鏈接,他的依戀情緒才能得到宣洩。

所以追蹤每一個成人性格形成的原因,絕不僅僅局限於他受過哪些教育,參與過哪些事情,接受過哪些思想,真正促使一個人性格形成的原因,也許恰恰就是嬰幼兒時期發生卻未被記憶的事件。

所以,作為兒童教育工作者,還是老生常談的給各位家長一個忠告,記得從孩子一出生,就尊重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要以「他還小,他記不住」「他還小,什麼都不懂呢」「他還小,教了也不會」來糊弄孩子。

在嬰幼兒時期的糊弄,會在孩子成年以後,變成過不去的坎。


因為這根本是2件事啊~

記憶和印記~兩碼事~

記憶隨著時間丟失~儲存不下了~

我們還不普遍知道性格印記的形成原理,印記與人格關聯同時形成了性格~

就像不因為你忘記了,就當做沒受過傷痕~


樓主我可以告訴你我有1歲前的記憶,就兩件事。應該差不多7 8個月的事吧。因為長大我跟我媽說的時候。我媽驚訝的說我那時7 8個月。


發生必有痕迹,性格除了先天的基因影響,後面就是由很多不斷重複的事件刻下痕迹,逐漸形成我們認知的性格;至於是否回憶的起,有個體差異,更多是壓縮的記憶無法被正確還原而已。


潛意識


性格形成一部分是遺傳,一部分是後天日積月累的影響,貌似跟記不記得沒多大關係吧?一件事發生了,對你的性格造成了影響,即使日後回想不起來特定的某件事,但是影響還是留下了。


內隱記憶?


這個問題敘述的是真的嗎?


人類有一種功能,那就是可以複製之前的行為,也就是習得,當一個人在嬰幼兒期被忽視,他的大腦是記不住的,但是他習得了他在被忽視時所採取的態度,這個態度就跟隨他到成年。所以一次兩次的忽視造成不了什麼影響,但是長期的積累,模式一旦行成,就很難改變。


嬰幼兒時期的經歷雖然記不清了,但對於本我潛意識的影響不可磨滅,每個人的性格發展都是從出生就開始的,有部分先天的因素,也與後天的成長環境有關,它是一個連續的整體,尤其是7歲前是孩子自我意識建立的關鍵時期,對於性格的形成也起很大的作用,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就是這個道理!


推薦閱讀:

孩子(嬰幼兒)不愛打架,容易被欺負怎麼辦?
寶寶拉肚子的護理方法有哪些啊?
當你的育兒理念與父母衝突時,如何回答他們的「我們那一代什麼都沒有,不一樣帶大好多孩子?」?
五歲半的孩子特別容易生氣,很小氣,表現很明顯,如何教育?
如何看待「養兒防老」的觀念?

TAG:育兒 | 兒童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