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南疆窮?

據說是缺水,加上惡劣的自然環境,是這樣嗎?

如果引進漢族人過去耕種,會怎麼樣?

能否建立大型的水利工程?


看到這個題目想起了最近的「扶貧」工作,上頭提出了開展扶貧工作。具體落實到基層,以喀什為例,變成了公務員及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每月拿出工資的10%用於資助貧困戶,而且是一個幹部分一家。最近我也要開始扶貧了,扶誰還不知道,不過想答一答這個問題。

本人漢,9歲到南疆,16歲至24歲於內地求學,2012年211985大學畢業後回到南疆工作。畢業前手中有兩個offer,一個工作地點在深圳一個在西安。最後一個都沒去,我回了南疆,先是在阿克蘇做基層的新聞記者。去年考入公務員隊伍,現是一名基層公務員。

先微觀來談南疆的窮人為什麼那麼窮。

當記者的時候,上山下鄉這樣的事是家常便飯。形形色色的維吾爾族人全見過。我的朋友很多都是維吾爾族,總體來說,這個民族樸實,善良,熱情,大方。舉例,我認識的一個妹妹小時候走丟在鄉下,到了晚上夜宿鄉野,是後是一句漢話都不懂的維族老鄉收留她。我採訪過一個大冬天從冰窟里救起一個漢族大媽的維族小夥子,問他當時怎麼想的,他說他當時什麼都沒想,看見是個人就覺得不能見死不救。這些例子是想說很多在底層的維族人們都具備任何一個民族所具備的樸實善良。

但是我還想說的一個問題是,他們其中有許多許多都是處於一種思想不開化,不思進取,甚至懶惰的的精神狀態。舉例,我曾經採訪過一個貧困戶。就是那種典型的窮的不能在窮的,窮的全縣出名的那種窮,每年政府都會接濟他。沒錢修房子,縣領導一起捐款給他修房子,沒老婆,縣領導想辦法從別村給他做媒找個老婆。千萬別笑,因為他是縣委書記的對口扶貧對象。但是房子修了,老婆找了,隔一段時間去他那裡,他還是家徒四壁,老婆都跑了。給他送去幼崽羊羔,一隻母一隻公,想讓他養羊,結果人家第二天就把公羊宰了,母羊賣了。過段時間你在去看的時候,啥也沒有了。

那麼問題在哪裡呢?是扶貧的方法不對嗎?

其實扶貧的方法沒有特別大的問題,問題在思想上。目光短淺,誰都會目光短淺,任何一個民族都會目光短淺,我漢族親戚里也有目光短淺覺得孩子打工比上學有用的,而導致這樣原因的根本問題還是教育不夠。

南疆極度缺乏教育資源。南疆有多缺乏教育資源,很多人可能想的到,但是卻未必會感受的到。而且這種缺乏是客觀存在很難改觀的。

其實在教育方面,南疆還是很努力在改觀的。一些人為能辦到的事,我覺得南疆甚至比內地許多地方做的好。比如學生的上下學安全,學生的食品安全。南疆很多縣市,在學生上下學高峰期,主幹道是要封路的,學生放學有警車專門護送,老師要必須把學生安全送到家才能下班。偏遠的地方,專門的學生公交車接送。學生的食品安全,因為2013年我採訪過這個專題,基本是全程跟進,所以我是真實的看到和感受到的,這一塊我可以保證。同時,南疆是不允許適齡學童輟學的,一般該上學沒去上學的,老師都會去學生家裡走訪然後勸學生去上學。這都是做的讓我特別感動的地方。

但是即使這樣,教育這個薄弱環節還是沒辦法彌補。

因為我們缺師資力量。上到大學,下到幼兒園。我們都缺老師,缺真正有素質的老師。

最近喀什大學在全國引進高素質大學老師。但是結果依然不理想,沒有人來。我小學和初中時在新疆上的,確切的說是在南疆上的。當時因為自己原本就無知根本無法感受到教我的這些老師其實在很多方面教的都是有問題的。而現在回頭去想,那些老師的素質真的很低,且不說能教給你多麼重要的知識,關鍵是一般的教化育人的工作都做的勉勉強強,而我當時還讀的算是比較好的學校,就可以想像其他一般學校的教育水平有多低,我的英語一直很差,尤其在讀和說上,因為我基本沒學過音標。現在也依然缺高素質的老師,缺懂雙語的雙語老師,缺真正意義上能教化育人的老師。因為缺教育的問題,無知蒙蔽了他們長遠看待問題的雙眼,所以他們只能看到眼前利益。南疆很多貧困的家庭亦都是如此。我的幾個維吾爾族好友中,其中有一個朋友令我很震驚,她的家庭條件並不好,但是他的媽媽在年輕嫁給他爸爸做農民之前的時候當過幾天老師,後來他出生後,她的媽媽真的是砸鍋賣鐵的供她念書,還專門送的她念漢校,她一開始學習很不好,但是她很努力,現在人在美國讀博。而和其他很多家庭相比,他們覺得孩子今天掙1塊錢比花1塊錢去買書學習更重要,所以說這是論讀書對南疆脫貧的重要性。

在說一個「等,靠,要」的思想。國家對南疆的政策傾斜大,真正思想開化的窮人已經靠著這些政策發了財。而其實更多的是抱有「等,靠,要」思想的人。這也是我認為問題最大的一個地方。無論是現在的扶貧還是依然在進行的「訪匯聚」三民活動。從上頭的意思來看,的確是好的,但是落實到基層,其實已然變味。南疆的基層公務員,有多辛苦大家都知道,維穩壓力很大,鄉基層的工作量更多,要幫農民種地,要提醒他們除蟲,要指導他們干這個干那個,基本是保姆級的服務。該平整田地了要去提醒他們,該播種了要去通知他們,要挨家挨戶去做信息採集。這些我相信內地許多鄉鎮基層公務員根本不會,但是我們南疆的基層公務員就會,等著幹部來幫忙,靠著國家來扶持,沒有了就說我貧窮我要幫助。這樣的思想多半是優惠政策慣出來的。其實也沒有什麼大問題,放在內地其他任何一個省,被慣出了這樣的思想,只要一點一點縮減可能就能扭轉過來,但是新疆難度就大了。新疆的難度大大在民族宗教的問題,大在新疆一直存在的不穩定因素上。一個尺度沒把握住,就要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搞出大問題。新疆現在面臨的不政策傾斜吧不行,傾斜了吧,又慣出了壞思想的兩難境地。現在的扶貧工作又開始了,採取的依然是這樣直接用錢扶的方式,依然無解。

在從宏觀上說說南疆為什麼窮。

一些客觀因素就不說了,比如地域偏遠,自然環境惡劣。我想說的是最主要的一個原因,社會不穩定因素。如果沒有75事件發生,新疆現在的應該處於一個騰飛式發展的階段,但是沒有如果,75事件確實發生了。不穩定安全因素就像一顆定時炸彈一樣放在了那裡,放在了每一個人的心裡。

說到這個定時炸彈,我首先想說的是「民族團結」這個問題。在最早一輩的老新疆人意識里,「民族」意識是比較輕的。以前和一個新疆大學的一個哈薩克族教授交流的時候,他給我們描述了曾經新疆各民族在一起的一個狀態,維族,漢族,哈薩克,蒙古族在一起玩兒,大家對待彼此就是朋友,從來沒有意識過你是什麼民族,他是什麼民族,我又是什麼民族。唯一達成共識的就是我們新疆人。也許這麼說你們不會有所察覺,那麼舉個例子,現在在新疆或者在內地的朋友從潛意識裡是不是會區分出新疆漢族和維吾爾族這樣的意識,甚至我在別的答案中看見說「新疆漢人」這樣的字眼,而這種意識就是我們自己都不會察覺的「民族自我」意識,作答開始的時候我舉過一個例子,就是一個維族小伙兒救了一個漢族大媽的例子,當時我是準備將這個事迹當作「民族團結」先進事迹案例作為報道去採訪的,但是那個小夥子說的那句話點醒了我,他說他當時什麼都沒想,看見是個人就覺得不能見死不救,後來我發現自己真的挺可笑的,救人的問題是關乎人性的問題,放在任何民族,只要是個人,就該去救,救人的那一刻你根本就來不及去分辨他是什麼民族的,而是什麼原因讓我一開始就下意識準備把這樣一個案例放在「民族團結」上去呢,這本身就是一直下意識的「民族自我」意識。而現在,全國把每年的五月定為「民族團結」教育月,社會上也會把許多問題以「民族」的視角來解讀,而在以前新疆很多問題都是以政治態度來劃分,現在卻變成了「民族」角度劃分,什麼高考給少數民族加分了,什麼選拔幹部要看民族啦等等。這些看起來很「不錯」的政策恰恰強化了少數民族的「民族意識」,讓他在心裡有本民族和外族的區分。這無形之中會加深他們對自己民族的認同感而消弱了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而這種意識其實很可怕的,維吾爾族是一個非常團結的民族,當他們一旦產生了這種「民族自我」意識就會空前的團結,思想有死角的人就會出現排外的意識。我們老一輩的人各個民族之所以能融合的挺好就是因為每個民族都會融進彼此的生活,語言文字甚至習俗。但是現在我們把很多問題都從「民族」的角度去解讀後,大家都不願意去融合了,這也為什麼越說「民族團結」結果越對立敏感的原因,所以我個人覺得我們國家的民族政策存在一些問題。導致了今天這種因為「民族」的問題引起的不穩定因素。

然後說窮,「民族自我」意識越強,越不容易向好的學習,因為他就覺得自己的是最好的。不會願意學習你的先進技術,甚至他們會覺得你對他們有所欺騙,於是就會把公羊宰了母羊賣掉。這對漢族也是同理的,當你覺得自己是漢人多於覺得自己是新疆人後,你就發現你看到了維族人身上很多你不能接受的問題。各族人民不在一條心上何談共建新疆美好家園。

然後是宗教的問題,宗教這個問題不得不說,一開始上頭是有所疏忽的,在許多涉及宗教的方面疏於了監管,比如說大阿訇毛拉宗教人士的管理,在75之前並沒有現在這麼嚴格,一直處於自己管自己的狀態而並非現在越來越嚴格的黨管宗教的狀態。還有一些宗教場所,宗教儀式方面也都沒有現在這麼嚴格,希望隨著這幾年的整頓和去極端化活動後,能把對宗教的管理規範起來,從而減少不穩定的因素。

然後說說政策的問題。

如果我是一個內地的企業家,看著新疆現在那麼多大好的優惠政策問題,說不心動是不可能的,但是我顧慮的因素也會有很多。以我採訪過的一個浙江棉紡織企業為例,他們在新疆阿克蘇某縣某輕工業園區設廠房買了機器,準備依託新疆的棉花縮減原材料成本好好發展一下,三年了,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市場問題。新疆人少不可能成為市場,於是他們只能在這邊生產了然後拉回浙江賣,第二個問題就是人的問題,這麼大紡織廠,總不能從浙江拉一批人過來生產吧,只能就地招工。按理來說,這是個可以解決本地就業的大好機會啊,但是,這其中還是有問題,就是招的哪些人沒辦法長期干,有的兩三個月就走,長的也幹不了一年,問為什麼,那些人不長期干呢?問題又回到我從一開始說的他們思想很不開化目光很短淺上去了。所以這就是個惡性循環。

再說其他企業,不涉及人員,只佔用你資源的一些企業,真的就是那種撈上一筆錢就走的,更有許多套款的皮包企業。

現在就是一個不給優惠政策你不來,來了吧又不是真心實意要幫你的那種。

所以這種情況,還是得靠自己,上位者應該好好思考在經濟方面南疆自己的特色產業,不管是利用石油礦產資源都應該打造自己的特色產業。

然後說說南疆的領導們。南疆的領導們其實很無奈,太出格的事不敢幹,干好了還好說,干不好可是掉腦袋的事,所以就聽中央的,從中央到地方,一道政令不知道轉口多少人,到你這裡基本就是撿上頭現成的,而很多都是缺乏創新甚至是和基層實際脫節的,強拉硬套的結果就導致了我開頭講的「對口扶貧」然後慣出的「等靠要」。在說腐敗,南疆的腐敗還是挺明顯的,他們就利用老百姓的信息不對等,在就業,住房,醫療上能訛你一筆錢就訛你一筆錢。再說政績,老實講南疆是個領導升遷的好地方,基本上你一個領導在南疆待幾年,能力差不多,政績突出,就特別容易往自治區升,現在最明顯的就是政績--城鎮化建設,多蓋幾棟樓,把鄉里的人搬到城裡來,領導一看嗯,這個縣地確比以前發達了。這就是政績,可實際上,南疆很多問題不是在三五年政績出來就能解決的問題。

然後關鍵是國家既然定喀什為特區了是不是應該拿出當年建深圳作特區時候的魄力來建喀什。

其實說了這麼多,我個人覺得南疆總體來說是在慢慢發展的,並不是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的,這其實是很不錯的一個進步,我一直很樂觀的看待我家鄉的發展,對於那些並不了解這裡人的我只想借《翻譯官》里那句話來說,不要站在你的終點,嘲笑我們走的慢。


教育是南疆現行的熱點也是薄弱點,這種薄弱不在於窮,而在於觀念。我現在就是一名南疆雙語幼兒園的支教老師,在我近一學年的工作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南疆教育系統的光明未來和現實讓人難以忍受的齷蹉和骯髒。政府政策是好的,農民對於教育的認識性也提高了,然而壞就壞在承上啟下的教育系統了,說個可笑的,市教育局有個幹部,一晚上一個人檢查了20所小學和幼兒園的值班備勤(大多數為農村幼兒園,其中就有我們幼兒園),每個檢查只花一分鐘,就是門口看看,只要有一點他認為不達標,直接就要回去寫通報(一年有兩次通報的單位全年獎金津貼取消),結果你猜猜,20個單位沒有一個達標的,但是第二天的通報只有兩個單位,一個我們幼兒園還有一個鄉中心幼兒園,什麼原因呢?

噁心的原因來了,只有我們兩個幼兒園沒給這個幹部面子,也就是沒給他好處,什麼是好處,有請他吃飯的,有幫他辦事的,有送煙送酒的,這就是好處!中心幼兒園地位高,你通報人家也不怕,我們幼兒園基本全是支教老師,不懂這些套路,也不願意幹這種事,那麼剩下十八個呢?這種亂七八糟的人和事非常普遍,這種人依然在單位風生水起,你說說看,現實的齷齪多麼傷害理想的心。我並不是說整個教育系統壞掉了,好人好事也不少,瑕不掩瑜,但是既然有問題那就要處理,我也相信在我們這些老師的努力下,南疆的雙語教育水平能逐漸提高。最後講一個馬克吐溫的故事好了,馬克吐溫演講時說議會一半的議員都是傻x,議員群體當時就不高興了,各種登報和公開場合要求馬克吐溫公開道歉,最後這個有趣的人倒也服軟,公開登報聲明:議會的一半議員都不是傻x。(獻給現實中的南疆教育系統)


南疆三地州別的地方不熟悉,就說說我熟悉的塔什庫爾干吧,一個國家級貧困縣。

由於塔吉克人信仰伊斯蘭教什葉派分支伊斯瑪儀派,宗教氛圍沒有南疆其他縣市那樣濃厚,近些年也沒有受到瓦哈比極端思想的荼毒,沒有發生過惡性暴恐案件,所以沒有像南疆其他貧困縣市那樣的反恐維穩負擔,但為什麼塔什庫爾干還是發展不起來呢?我認為主要是陷入了自然環境惡劣——經濟發展滯後——基礎工作滯後——影響經濟發展的惡性循環:

一、自然環境惡劣。

全縣平均海拔3500米,年均氣溫3℃,平均凍土層2米,土地貧瘠,典型的高原山區。我想說生活在高原山區的農牧民真是多災多難,每年夏天遇洪災,冬天遇雪災,帕米爾高原又地震頻發,5月份剛剛發生過5.5級地震(新疆塔什庫爾干縣發生5.5級地震 已致8死20餘傷)。我就不談什麼山區交通不便這些了,單單是保障正常生產生活這一點就已經是困難重重,更何談發展?

二、經濟發展滯後。

經濟發展有多落後?經濟不景氣的年景,縣財政會幾個月都沒有收入,全縣的財政收支主要靠中央和自治區的轉移支付。我們一個鄉,解決不了幾萬塊的經費。我們一個村,黑白印表機換個墨盒都要等幾個月。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錢,政府維持正常的運轉都已是勉強,更何談發展?

三、基礎工作滯後。

比如說教育,雖然全縣早已實行了15年義務教育(從學前班到高中費用全免),但是縣中學每年高考能上二本線的人屈指可數,連考上喀什大學(原喀什師範學院)這樣在新疆人眼裡都不入流的學校,都算學習成績好的了。縣裡很多大中專院校的畢業生,回來什麼都不會,國語(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都說不好,找工作還挑三揀四,所以很多畢業生回來只能繼續在家呆著,繼續放羊做家務。

不過塔縣近十年的「雙語」教育確實成效顯著,塔吉克中小學生可以流利的使用國語,最值得稱道的是,這些中小學生之間私下相互交流也會主動使用國語,這在南疆其他縣市是很少見的。據學校的領導介紹,縣裡之前下決心把教語文的塔吉克老師全部換成了漢族老師,所以「雙語」教育才能取得如此豐碩的成果。也是,如果老師的國語都說的磕磕絆絆,怎麼能夠教好學生呢?

經濟發展不起來,基層組織工作開展也是舉步維艱。由於沒有村集體經濟,村委會很多日常工作開支都是由村幹部墊付的,比如電費。要知道,村幹部之前一個月也就幾百塊錢補貼,他們自己也是農牧民,也要養家糊口。電費都緊緊張張,更不要說什麼開展活動和幫村民解決困難了。說實話,要不是村委會管著全村農牧民各項政策性補貼的發放,村委會在我們村真的談不上什麼影響力……

四、不利因素進而影響經濟發展。

教育跟不上,基層組織又沒什麼影響力,自然就造成了農牧民觀念普遍落後。觀念落後這一點,很多答案已經談了很多,我就不再贅述。塔吉克人民風淳樸,但我覺得「民風淳樸」是把雙刃劍,淳樸的民風必然帶來思想觀念保守,不願意作出改變。很多人一說就是農牧民「懶」,但是通過長時間與農牧民接觸,我想說如果沒有改變的內在需求,他們為什麼要努力去改變?如果一輩子都無法走出大山,那目前的生活就是最適合他們的,而不是我們這些「城裡人」認為他們需要的生活。

國家近些年其實對塔縣的投入已經很大了,每年都有幾個億的扶貧投入,但是由於歷史欠賬太多,個人感覺投入的收效甚微。比如國家在塔縣投資的抗震安居房建設項目,原計劃是要在當地招募大量建築工人,提高當地農牧民收入,但是一方面當地缺乏泥瓦工這樣的技術工種,一方面當地農牧民務工的積極性也不高,最後不得不從內地招工解決工程用工問題。

在塔什庫爾干工作的這兩年,使我深刻的認識到,貧困地區的窮,真的是全方位的窮,自然經濟社會發展全方面的滯後,如果不打破惡性循環,不進行全方位「換血」式改造,單單進行「輸血」式經濟投入,是無法讓貧困地區產生「造血」式的發展,擺脫貧困的帽子的。


不請自來。

主要是看了高票回答,覺得都沒有說到點子上去。

我想從一個正面的例子——本人老家的變化來比照分析一下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首先說明,本人老家處於豫西某山區。

人均耕地二分。是的,你沒看錯,就是二分地,一個家庭一般總計不到兩畝。

山上是有自己開的荒地的,然而完全望天收,稍微雨水不正常就是絕收。

沒有任何礦產資源。沒有任何工業。

高票回答說的貧困、教育問題、觀念問題、政府胡亂作為貪腐等問題完全都存在,一個不缺!

=====================================================

先先說交通:

因為評論里不少人拿這個交通來說事。

你看看洛陽南邊的那片大山,接近陝西的部位,大概就知道是什麼位置了。

在整個90年代,我鄉與縣城之間只有一條土公路。這個路翻山越嶺,不到100公里大約得走6個小時,每天兩趟班車。只要下雨就得修路,一下雪就封山。

鄉鎮到各自然村更慘,幾個大村有土路,小村根本不通車。從鄉鎮到山溝里的小村只能騎自行車,一般得大半天,最遠的村子得隔夜到。

一個自然村的人民先用大半天到鄉里,基本就趕不上下午一點的班車了,得在鄉里隔一夜。

從縣城到最近的地級市又得5-6個小時,基本是夜裡7-8點到,要在市裡辦事得再隔一夜。

外出的話地級市的火車班次也少,如果不能恰好趕上需要坐的車,你就睡車站廣場吧。

這個還是有錢坐車。

捨不得錢的一天走大幾十里路也能到縣城,我高中時候就有同學放假徒步回家的。

基本就是這樣。

先說教育:

在90年代,隨著國家財政不佳,村小鄉中日益破敗,房屋倒塌者遷移到寺廟等地上課是常見現象。本人小學就是在一座廢棄的娘娘廟裡上的,全校123年級一套兩個民辦老師。

此種情況下教育質量可想而知。我記得95年左右搞普九,全鄉文盲率約30%,而且這個數據是作弊情況下出來的——當時我們都被拉去替不識字的人填試卷。當然,後來上報的肯定不是這個數字。

不要質疑這個數字,有些偏遠的山溝村當時騎自行車進去就得一兩天。小學肯定沒有,甚至還有穿不起褲子的。我父親在教育上,所有數字、情況本人親眼目睹。

再說觀念:

此種經濟條件下,觀念什麼樣還用多說嗎?到96年中師中專已經完蛋了,鄉里的尖子生還在報考師範農專想吃國家糧。許多家庭在那時擠破頭皮借錢,拿出全部積蓄去買商品糧戶口。

平凡的世界裡王滿銀拉著南方女人賣塑料手錶的段子真真實實地發生過。我鄉人民上當無數。

我印象最深的是聽說97年要收回香港,我祖父日夜憂嘆,說不得了了中國要滅亡了,外國全部要打過來。毛主席已經死了,再也抵抗不了了——這是鄉村土知識分子的見識。

在90年代早期。我鄉走村竄戶的貨郎擔的吆喝詞是什麼呢?——「收雞蛋啦!支援國家還蘇聯老大哥的債!」

最後說政府:

貪腐啥的不細說了。然而我估計貪也貪不出來個啥子,我跟同學中的有志之士初中就替國家算過全鄉一年收多少提留款,公職人員數目及工資是多少。結論是完全不夠維持。

順便說一句,這個結論至少表面上非常正確。接下來的7-8年之內,至少教師的工資是發不下來了,七扣八扣不說,最長的一次拖欠是兩年。我家在家裡養兔子、放羊,到2000年後到新開的鞋廠里剪鞋底,一雙2分錢。指望這些給我湊學費。

鄉鎮幹部被迫集資養野雞、養狗、養甲魚。。。。我鎮武裝幹事,98年全年的工資是野雞籠子一百隻,肉狗五六隻,甲魚一池約幾十,野雞死完了。

這些養殖產業資金都是扣工資,全鄉公職人員包括我父親半年的工資都打水漂了,我家連肉狗甲魚都沒有。

而鎮政府又好到哪裡去了呢?從80年代到2000年之前,鎮里的公車都是2輛北京212吉普車。

胡亂指揮就更多。94年左右搞會戰,徵發民眾在全鄉山坡上種柑橘樹。全死。

搞桑蠶,蠶繭價格在三年內從15塊一斤降到5塊。

種桔梗,最後藥商跑路全爛地里。。。。。。

大家比較一下上面的情況,摸著良心說是不是比南疆優越啊?

是不是比南疆優越啊?

是不是比南疆優越啊?

===============================================================

下面說轉折。

第一步:

在90年代中期,我鄉民眾開始出去打工。

大頭是到廣東深圳,到玩具廠各種不知道什麼廠。其它有到山西挖煤的,出海打魚的,到青海挖金的,到新疆摘棉花的,到外地做小生意的。。。。。很振奮嗎?不,很慘!

我村到廣東打工的,女子被誘拐不知下落的五六人;到山西死於煤礦的三四人;死於海上黑漁船的二人;到青海偷金火併死亡五六人,殘疾帶傷十幾號。各種被騙、被打、被偷搶無數。

然而無論如何,資金開始源源不斷注入,變化開始。

第二步:

有了錢,第一肯定是要蓋房子說媳婦,我村第一代磚房基本都是90年代後期蓋的。

有了需求就開始慢慢產生土建築隊,一些人成為最初的包工頭,一些人買了拖拉機開始搞運輸,最大的工作是給蓋新房的人拉河沙。鎮上開始出現建材商店,玻璃店,摩托車修配店等。隨著新的需求,各種家電,主要是電視機、洗衣機開始出現。

注意是出現。在2000年之前我鄉各村基本不通電話,電話座機普及要到03年左右。之前主要需求是電視機和摩托車。

第三步:

升級。首先是打工的升級和分化。到05年之後,大部分打工的農民都進入了裝修行業,收入大幅度提高。當時最吃香的是木匠,在南方一天可以拿300,其它有一些工業技能的如鄉土電工、電焊工等都很吃香。

另一部分人開始轉為經商。我本家的一個叔伯在90年代就全家外出,具體幹什麼呢?在外地替人家殺豬,殺完之後豬頭和下水歸他,然後他滷製以後再推三輪出去賣。一般早上2點開始殺豬,天亮前煮好,白天叫賣。

到03年,他在陝西開了一家小店。06年,他家承包了西安一家大學食堂的一個餐飲分部。到08年成為全村有數的有錢人家之一。

錢多了,房子當然也要升級。90年代蓋的平房大概在08年之前統統都推倒了,重新換成了兩層三層的小樓。外表很漂亮的洋樓,進入就是一個殼子,水泥牆,迎面一排麥櫃。

然而相關的建築業和裝修行業同樣是帶動起來了。到08年。鄉村土建築隊開始升級,添置翻斗車、挖機、吊車等各種工程機械。鎮上開始出現五六層高的樓房。各種建材、裝修公司、太陽能熱水器、手機店等等都大範圍開起來了。各種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家電基本已經完全普及。

很大一部分的人已經不再出門打工,改為本地經營。

第四步:

再升級。到08年之後,部分先富者已經不再滿足於圍繞建築業發展。開始投入資金在本地河溝里挖金,到山裡探礦,開辦石材加工廠,廢舊塑料處理廠等。並且接著鋼鐵行業的東風建立了初級的工業。具體是提供某種催化劑,好像是礬和石墨?10年之後鋼鐵行業大發展,全鄉依靠這些配套工業吃飯的人上千,發家致富者上百家。

在農業方面,從05年開始全鄉種植黃姜。雖然價格同樣迅速下跌,然而各村都上馬初級加工廠。開廠的先富者不說,黃姜一畝可產萬斤,一斤兩塊錢普通農民一家一年就能收入一萬多元。

隨著農業人口短缺消亡,僱工成為常事。在做完自家那一畝多地後,閑勞力和留守婦女等到包地大戶處做工,10年左右約一天100元。我祖母已經將近80歲,照樣去下地打工掙這個錢,因為本鄉本土人家不好意思不收【這裡我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

商業和服務業同樣發展。08年鎮上開始出現第一家超市,河灘上開始出現諸多土駕校,歌廳、酒吧、洗腳城之類也開始大規模出現。

10年,政府招商引資在荒山開發了兩個小旅遊景點。很土很山寨,然而有山野菜特色,有紅燒肉,更重要的是沒有暴恐。經營一般,然而對於幾個村人民來說好處不少。

後來房地產東風就不用說了,鎮政府把山溝里條件極差的幾個村全部遷移出來,基本都在鎮上買房生活。目前土地財政繁榮中。

基本上到10年之後為止,我鄉已經基本擺脫了貧困。除了殘疾、疾病、遊手好閒犯罪等特殊情況致貧的人家,我可以摸著良心說基本都達到了小康生活。而且基本沒有從國家那裡得到半點好處!肉隨便吃,商品豐富電器齊全,家家有摩托,20%的家庭有汽車(農用卡車、皮卡、轎車等),10%的家庭有電腦。到13年,無線全面覆蓋,村村通寬頻。

先富者就更不用說了。

我親眼看著本鄉從貧困閉塞在15年的時間裡(從95年第一批打工潮開始算)逐漸發展建設起來,建立了初級的輕工業、礦業、商業、服務業等,擺脫了貧困。這一切都是在一窮二白幾乎完全白手起家的情況下完成的!除了退耕還林,和村村通水泥路之外沒有從國家那裡得到任何像樣的幫扶。

這一切都是我鄉的農民流血流汗,從異鄉早起晚歸的三輪車裡,從南方的血汗工廠里,從黑煤窯里,從遠洋風波的漁船里,甚至出賣皮肉與生命一點一點扣出來的!

===================================================================

我們來對比一下南疆吧!

我們來對比一下南疆吧!

我們來對比一下南疆吧!

我記得小說《唐騎》中借用主角之口說過的一番話:————大意如下

【中原繁華,那是我們祖先篳路藍縷、披荊斬棘開闢出來的!漢地富庶,那是千萬漢人面朝黃土背朝天流血流汗建設起來的!。。。。。而胡兒呢?凶強狠鷙貪慾難填,古往今來就是只知搶掠的強盜惡狼!。。。。。】

不往下說了,免得被舉報刪除。

===================================================================

下面說正經的。

我們可以詳細對比一下各個階段我鄉與南疆的異同。

第一是積累階段:就是最初打工攢錢的階段。

首先我要說,交通不是問題,教育不是問題,觀念不是問題!

我鄉在最初出去打工的一批人不乏文盲,文盲照樣可以扛包卸貨出海打魚。我本家一個遠房兄弟不但是文盲,而且是輕微智障!他在黑煤窯挖煤,回來之後大家問他煤礦什麼樣,他說就是個大洞,礦工頭上一個(燈)泡,屁股上一個泡。。。。。連這樣的人都能攢一筆錢回來蓋房娶媳婦。

那麼問題在哪兒呢?我簡要總結一下吧。

如果你是工廠,你要不要一群不會說漢語,敵視漢語漢族的工人?你要不要飲食習慣特殊,一天五次下拜念經的工人?你要不要不分是非、團結異常隨時搞事,政府還偏向他們的工人?

有些人在評論里誇大交通距離等問題。但是我們都知道,河南發專列送民工去新疆摘棉花,我能往而彼不能來,這是誰的問題呢?我就不說政府把它們送到廣東韶關了。結果呢?

呵呵

第二還是積累階段:這個是如何保持最初的微薄財富不被消耗的階段。

感謝血腥的計漢生育,使我鄉人民只能生育兩個孩子(黑孩游擊隊不算)。95年我鄉爆發大規模反計生友善度,因為有孕婦被強行引產死亡,計生辦被徹底搗毀。

然而無論如何還是保證了基本兩孩的生育率。這就使最初的財富不至於過於分散。

同樣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寧夏龍鳳胎10個。這個父親是木匠,在當時的年代房地產裝修大潮已經開始,木匠的工資極高。我村在14年左右水平最高的木工在南方拿的工資是一天800元!

我老家的木匠鄰居在12年就住上了小洋樓,內部完全按照流行歐式風格裝修,兩個兒子結婚後同樣跟著自己做木工。在14年,又送禮新批了宅基地,為兩個兒子在公路邊上各自又蓋了一棟三層樓房。

如果他也有10個小孩呢?

首先就是家庭女方的生產力完全作廢,他還想一個人外出掙錢把家裡一切扔給老婆爹媽?

小孩的教育同樣是問題。兩個兒子好歹都是初中畢業,遠勝文盲老爹。而南疆寧夏的大堆小孩鬼知道是什麼個教育法!

有人可能要說啥也實行計生等等。我就給大家說兩個例子——在計生最嚴格的公職人員中,西域前最高領導努爾黑克力家有四個孩子,熱逼壓是11個。至於南疆政權不下縣的重綠區,鬼知道一家到底有幾個。

沒有民間的財富積累,通俗點說沒有第一桶金。指望政府的補貼扶貧能把地方建設起來?

給大家個鏈接:【深度】新疆用工難:跑7次,再辭退 - 新疆天山網

===========================================================

說到這裡忽然覺得無話可說了。因為很多事情都是明擺著的。

為什麼建國快70年了,國家的某些地方居然還有70%的人不會說國家通用語言?

為何這些人抗拒學習,適應不了現代生活?

比如特殊的飲食習慣,工作時間撅屁股五次習慣,一有矛盾不分是非對錯就能拉幫結派、組織嚴密召之即來?

為何這些人可以隨意生育繁殖?

為何這些人可以受到國家法律偏向、寬待?

為何國家的很大一部分補貼用來修改毫無價值的蒜頭廟宇?

為何這些人稍有錢財就奉獻給寺廟神棍?甚至包括扶貧款?

為何他們有著極大超出其它人民的補貼,以至於扶貧扶出大堆等、靠、要的懶漢?

而且還不感恩,覺得人民幣不清真,身份證結婚證不清真?

。。。。。。

一切的一切,都指向思想意識形態里的某個終極根源。凡是此教所到之處,沒有不愚昧貧困暴戾野蠻的,沒有不恩將仇報鳩佔鵲巢的,除了幾個產油國靠浮財光鮮,你可曾見到過例外?

不說了,友善度,友善度,友善度啊!

對於那些一說南疆問題就是教育不夠,補貼不夠,富裕不夠的人。我寧願他們是因為蠢而不是壞。


備註,排名第一的是我姐姐的回答,大家綜合一起看吧

我家在新疆,南疆。非常南,喀什附近。翻地圖的話離各種斯坦國非常近。阿富汗戰爭時期可以看到邊界巡航直升機在上空飛。我想我有一定的體驗來回答這個問題。

民族問題:

我小時候這邊還是很平靜。我經常和鄰居家語言不通的小朋友跳皮筋玩耍什麼的。我們也去少數民族的商店飯館吃飯。從08年開始,局勢很不穩定。這是對新疆南疆發展遏制的很大原因之一。

其實我真的認識很多少數民族群眾非常樸實,真誠。

早期來新疆支援建設的漢族人非常勤勞。他們用雙手和智慧開拓這方土壤。我小時候認識的漢族人在新疆很多是甘肅人,四川人,湖南人。四川人開飯館做建築工人。湖南人喜歡做生意。在他們紮根下來並且開始擁有一定資源的時候,某種程度其實有激發矛盾。比如我們更能賺錢,少數民族因為語言問題獲取的資源更少等等。

現在有更多漢族人湧入新疆,但不得不說,不少人是想借著國家的政策和一點頭腦來這裡撈快錢。政治上容易做出政績。生意項目從撥款中動手腳等等。

地理自然環境:

南疆各地,州,市,縣交通網路早年非常不發達。還不要說居住在帕米爾高原上的游牧民。我上過山,下過鄉玩。那時候的交通工具是馬車這樣。(不過那種馬車真的很有特色啊,掛著鈴鐺和花毯啊。還有敞篷非敞篷啊)。沒有發達的交通網路就無法交流。人出不去,外面進不來。現在當然已經很好了,基礎設施的建設這些問題已經沒有了。但這樣的歷史原因也是一個問題。

再說環境問題,新疆多風沙,土地鹽分多,鹼度大,自然農作物種植有限。農業註定發展不起來。手工業發展更沒有技術以及設備工廠。而礦物石油天然氣資源基本也是作為西氣東輸。

教育問題:

這是我最想闡述的一個部分,基礎教育我在新疆完成。小學初中我過得比較快樂,沒有內陸的小孩子們從小被放在起跑線上的童年。當時我的同學最多還是漢族人。能上學的少數民族的孩子父母都是有一定知識頭腦的當地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更多的孩子,不上學。做工,再可怕一點,被宗教極端分子拉去聽歪曲教義的古蘭經。長大沒有是非觀成為了恐怖分子這樣,更有甚者,別很多無量的犯罪團伙拐賣到內地做小偷。以暴力傷害為威脅。強迫他們犯罪,然而很多內陸人卻因此決定新疆人本性如此。這裡再次呼籲。

回歸教育,初中的時候國家開始在南疆推行兩基政策,即實行基本九年義務教育和初中教育,當時很多基層幹部老師上山下鄉,去牧民帳篷里,政府貼補讓游閑的孩子們去學校上學。和漢語學校合校。

在南疆,你能接受優質的初中教育就已經很幸運的了。因為南疆的高中,決定大學教育門檻的高中,南疆幾乎沒有。太多的孩子在初中畢業以後就沒了青春,打工的比比皆是。以我為例,國家對新疆教育有一個政策,叫做內地新疆高中班。中考後對全疆優秀學生選拔去內陸城市接受教育。我和年級第二的女生一個去了珠海,我去了江蘇。江蘇的優質教育才使得我現在在985211學校完成碩士學業。而反觀我當時的初中同學,漢族同學沒有一本學校。民族學生直接就已經開始步入社會。依舊在家鄉盤踞,基本沒有再出過新疆。部分和我一樣接受了更高的教育。這些人才回去從政經商,我相信他們一定會成為中堅力量!同時表達對我部分選擇師範專業類的同學的敬意。我有畢業於華東師範,北師大的同學最終都選擇回到家鄉從事教育。不負國家的培養。

沒有教育,無法革新一代人的觀念,無法革新偏遠閉塞地區的想法。這個工作和任務需要大的時間跨度才能完成。

最後說政策:

新疆不穩定,因為人口太少,生產力發展方式品類少。消費需求少,也就沒有崗位要求。無業的人看著有吃有喝的人你說他們會做什麼呢。現在有很多內陸城市和南疆各地形成一幫一互助的方式,比如江西,山東等等。投資蓋樓,基建。所以現在我們那裡的基建很好了。體育館健身房電影院商場什麼都有,但就是沒人。馬路非常寬。高樓大廈住宅區小花園,然而都是空的。

以上。最後貼幾張圖。我愛藍天白雲,我愛上課時眺望窗外的道道雪山。

我們這邊買土耳其那邊的進口貨物超容易


作為南疆人,首先我在鄉下待過。所以我來說一下我自己了解的情況……

問題里題主說為什麼不引進漢族人。我沉默了一會,不知道怎麼吐槽。

我另一個答貼里說過小時候的鄰居就是漢族。我從小時候,上的小學是場部辦的小學,同學都是漢族人。可以說南疆是有很多最起碼三代人居住的漢族,可能沒有北疆那麼多,但還是有的。

至於那個匿名答案,我笑了一會兒,這是小學畢業吧?

我見過父親一去世,就把地賣了,開小商鋪的兒子是漢族人,也見過辛辛苦苦把父親留的地慢慢從10畝變成100畝的漢族人。也見過不想種地去學駕駛,現在在開小巴的維吾爾族,也見過地里的活幹完了,去別人地里幹活賺錢的維族人。

每個民族都有勤勞的人也有懶惰的人,一概偏全只是說明這個人見識淺短至極。

回歸正題,我來說一下。

我上三四年級的時候,紅棗火了,有個人兩百畝地都種了紅棗,當年賺了好幾十萬,後來好多人紛紛跟風,種棉花的改種紅棗,隊里也支持。

幾乎所有人都在種紅棗。

最起碼09年以前一切都是向上走,我姑姑她家的黑李子都是被內地來的商人分完,一年賺個七八萬也是沒問題的。

09年的那件事以後,內地商人都不願意來了,我姑姑家的黑李子只賣了四萬,她是那邊所有果農里賣的不錯的那個,第二年,為了李子不白白爛掉,我姑姑給每個親戚送了很多,我家也是,我們自己吃不完,又給其他親戚送。終於送了不少,結果還是有很多爛掉了。

十分可惜,後面幾年都是如此。

後來,棉花火起來了,到處都是棉花賺了錢。

然後所有人開始種棉花。

隊里開始強制要求種紅棗,我姑姑把十幾年的黑李子樹拔了,開始種紅棗,種了沒幾年,就是上面棉花火了,隊里又要求種棉花。

國家給的政策非常好,但是下面的執行卻是不一樣。

那些幹部,要求什麼作物賺錢,就種什麼,農民的怨聲最多到達市裡,而那些命令都是市裡下的。

不是這些官員陰奉陽違,而是官員想要政績,農民就要做出貢獻,弄好了是官員的政績,在南疆熬個幾年,就可以會去陞官了,弄不好了就是下層幹部的鍋,官員只需要在別的地方做出貢獻,比如反恐,他們可以給下層下無數個命令,下層幹部兢兢業業的做著,直面恐怖分子。

當然,反恐是好事

不過後來又有一個政策,領導值班,但是,大領導不在其中。

所以南疆情況不是你們想的那麼簡單,現在是有多少人是為了政績,有多少人是為了南疆。恐怕,還真說不清楚。

再說對口援助,你們可以搜搜類似的知乎答貼,有多少人是過來撈錢的?

賺完錢就走,窮的人繼續窮。

所以,南疆首要問題是,把教育搞好,培養本地人才,然後對恐怖分子進行打擊。不然,南疆發展真的比較困難的。


我覺得主要原因是地理環境!


南疆的目前首要問題確實是解決缺水,因為實在是缺水。

1.缺水和氣候

三山夾兩盆,春天有大風和沙暴,待過的人都知道,絲毫不誇張,那時候的天氣比橙汁的顏色還黃,這對農業傷害太大,剛播種下去或者剛露頭的苗就給黃沙大風毀了,或者天氣不適合種晚了,乾的出不來,這樣要重新灌溉再種,沒有水就重新深翻土再種。作物中期沒有水,又給乾死了,不死的也減產,或者要收果的時候來場冰雹,或者西伯利亞寒流提早到來也減產,北疆種的早一點,但是冰凍也會影響農牧業,有保險的賠償連投入都無法收回。基本是灌溉,滴灌不普及,成本太高了,土質感覺就像是個漏斗,早上的水,不到晚上就可以滲干,水還沒到地里,就被蒸發掉了,灌溉是不分晝夜的,因為灌溉面積太大,地下水是含鹼的,白天灌溉地下水,滲透,其實那個水也可以灌溉,棉花的抗鹼能力強,其他作物不行,要晚上,白天溫度太高了,地下水灌溉多了對土質不好。

2.引進漢族人,是可行的。南疆今年可能會新增一個師,會從內地遷入一部分人口。有人才能去發展,沒人誰去發展。現在南疆的少數名族種地的少了,要不就是做生意,也有好多出去打工了,去內地或者北疆了,留下來種地的賺不到錢。大多留下來的是漢族人,有的種很多,前幾年開荒的速度比較快,戈壁變良田,要灌溉,要靠化肥才能種出來作物,土壤是很貧瘠的,幾年不種的又荒回去了,缺水,開要發展種不出來,就放著,以後建立工廠什麼的。棉花的價格是下降趨勢,比北疆稍微低一些,地理限制,距離太長,質量原因,北疆種植早。全國經濟大環境的影響,沿海的衣服製藥廠倒閉太多了,價格最高的時候,內地購買棉花的把紡織廠就建在當地,來的人都是來賺錢的,當然也帶動了經濟,城市房地產商人一走,真是人去樓空,人太少,有些城市晚上街上沒幾個人。南疆經濟沒上去,沒人願意呆著搞教育,賺不了錢,也沒人來,人才流失到其他地方了,人少了,也沒商人來賺錢了,帶動不了內地人過來。一暴亂,嚇跑了一些內地的商人和要來旅遊的人,新疆城市還是很安全的,鄉鎮等也很安全的,好多政府部門的人都下鄉了,思想教育。那些個暴亂的大多都是小學文化,要不就是沒上過學的農民,經濟發展不上去,暴亂還是不能夠有效降低,豐衣足食了誰想著去暴亂。新疆的少數民族去內地掙錢也有利於開闊眼界,回去了可以給他們自己宣傳下,人家自己人說,可信度高,暴亂分子小偷賣天價切糕的除外啊!衣食住行有了保障,才有心思去搞教育,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不上去,政府給他們再多福利再好的政策都不能根本解決,有些地方都幫他們建好了房子,他們大多數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有一塊想著花掉2塊,認為讀書沒什麼用,不如種地或者做小生意,就是不存錢,自己也不積極去掙錢,也沒有為子女未來教育考慮,城市裡的少數民族和漢族人想法都類似,讓自己的子女上漢族學校,去外地的最後大多少數民族的學生都會回新疆,根在新疆,內地飲食也不習慣。漢族的學生就不同,也有回去的可能不是很多。北疆經濟良性發展比較好,不缺水,有重工業,旅遊業發展快,有足夠多的漢族,帶動經濟的發展。空談是不行的,先把肚子吃飽。當然吃飽了也不見得就會好,國人近幾年富裕了,素質也沒見提高太多。

3.修建水利,這個也是不錯的建議,南疆缺水,也發洪水,南疆幾年前時不時還發洪水,因為夏季氣溫太高了,雪水化太快了,水利設施不健全,水庫水渠不能抵抗洪水,導致不少農作物。。。辛苦一年都付諸東流。總之大多數地區還是缺水的,天氣太乾熱,一下子就把水蒸發了,水庫水渠距離灌溉區域太長,現在也在水渠兩邊種了樹,水渠表面鋪了水泥板防滲透,兩邊也有電抽水機井,開春時水量不大,也會用機井,而且開荒過多,供大於求了,東家吃了,西家無。也許從昆崙山的引水工程能減輕或者解決缺水,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用。

新疆的建設主要靠政府主導,經濟上也有很多優惠政策,吸引內地投資,促進多產業發展,農業轉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在教育方面藉助內地的師資力量提高教育水平。


自然條件,經濟水平,教育程度,排名不分先後(其實是我不知道先後而已,已經五六年沒去了)。

確實沒去過南疆,在烏魯木齊,鄯善,吐魯番呆過,講道理,那裡的維族人,哈族人,和回族漢族相處的真的很好,而且他們真的是十分質樸、簡單又乾淨的,可惜呢,語言不通。

大部分非新疆地區小孩的雙語教學都是普通話和英語,新疆小孩的雙語教學是維語和普通話,北疆經濟條件比南疆好很多,一些比較好的兵團學校或者不分民族的學校里一些非漢族小孩的普通話還跟得上,成績還算ok,但這畢竟是少數啊,09年高考考數學題稍微有點難,考場里好多維族學生做了兩道選擇題就趴著睡覺了,他們根本就沒有這個意識,教育和學習能為他們帶來什麼他們是完全不知道的,烏魯木齊尚且如此,更別提經濟發展更差,非漢人更多的南疆了,九年義務教育都成問題,烏市街頭上都有輟學的非漢族小孩們持刀搶劫呢。

還有一點想說的是,我也曾去過很多地方,見過其他民族,真心覺得漢族人民特別勤勞,勇敢,能吃苦,能忍耐。烏魯木齊也沒什麼水,風也大,蔬菜特別不好長,但我嬸母和一個小區的其他漢族阿姨,都在自家院子里拿塑料布擋風擋沙種活了青菜,但認識的維族哈族阿姨們是不會的,她們也很勤勞,但此處是個比較級的問題吧,相比於漢人,她們更隨遇而安得過且過一點(此處不希望與任何人爭辯,意識形態分歧無需辯論,自重)

所以哪種生活方式更好,哪種文化更好我無法判斷,但確實與政治沒有什麼關係,新疆窮,窮在教育,窮在經濟,南疆可能自然條件更加惡劣,只給物質上的幫扶是沒有用的,參考大涼山。


基本上我認為南疆就是指的南疆三地州,喀什、和田、克州吧,這三個地區也是最典型的少數民族聚集地,其中克州是柯爾克孜族自治州,60%是維吾爾族;喀什與和田主要人口都是維吾爾族,兩地維吾爾族人口都超過90%。

同屬南疆的差異很大,有的縣人口3萬,有的縣人口60萬,有的鄉鎮人口近8萬,有的鄉鎮人口不足千人。同樣是窮,喀什的人均生產總值比和田高80%吧。克州小一些,人均估計也比和田高60%。

我所在的縣大概是南疆最差的幾個縣之一,水資源缺乏無比,農牧民的耕地(林地)很少,人均不到2畝,就這樣灌溉還不能滿足,大量的是戈壁和山地。(這有承包幾百畝地的漢族,不要笑話維族,維族也有承包幾百畝地的,可是承包幾百畝地也是需要原始資本的,甚至還需要人脈)

和田距離庫爾勒火車(地理上也是南疆)1400公里,距離烏魯木齊1900公里,搞清楚這個概念,江西到上海都沒有這麼遠,才800公里。

缺少二三產業,大量的農村富餘勞動力無法轉化,很多鄉鎮一級毫無二三產業可言,農村城鎮化在南疆根本無法施展,這也是落後的最基本原因。掙不到錢-無力消費-沒有投資-產業落後-掙不到錢,反正就是這樣。

那些期望人人成為養殖大戶,種植大戶的鍵盤俠歡迎來南疆指導工作。


新疆未來看好,但別指望會成為深圳那樣,畢竟中國只有一個深圳,世界各國深圳這樣的城市也沒幾個。

喀什是個特區,但能和深圳比嗎?全國批的特區多了去了,汕頭,廈門等等,發展的好的也就深圳,喀什也發展不到哪去,掛個特區帽子,以為真能成深圳那樣?玩笑了。深圳背靠香港,自然環境優越,海濱城市,高科技企業,加工類企業,港口優勢,喀什有什麼?

喀什我去過3次,南疆去過幾個月。新疆工作6,7年,走遍新疆。真的,南疆自然環境太差了,有的地方根本就不適合人類居住。從缺少水源乾涸的羅布泊,看看現在留下的很多荒涼古城,再到塔克拉瑪干沙漠,遮天蔽日,和田沙塵暴頻發,就像世界末日。然後就是這樣一個地方,人口爆炸,某教就是這樣,鼓勵多生,國家也給政策,對比下建國的某族人口,在對比下現在的人口。人口指數級增長。
  
  

然而自然環境承載差,自然養活不了這麼多人,就業機會少,所以吧,沒有工作,又吃不好飯的人,該干點什麼呢?再看看喀什的地緣條件,處在多國的包圍,然後周圍都是某教國家,KB襲擊家常便飯,周圍國家都是人口大國。現在kb分子滲透,國家投入巨大成本,取得了很大效果,但是根滅那可不是簡單的事。
  
  

再看看民族問題,其實現在國內好多所謂民族來歷,就是學習蘇聯模式,識別發明的,搞什麼民族自治區,然而看看現在蘇聯,解體了。看看蘇聯的車臣各種kb活動。新疆不是某個族的,而是中國的,從漢朝開始就有大量內地人去懇邊,勞軍,唐朝最盛。然而從漢朝開始靜略新疆,新疆漢族就是一部悲歡離合史。
  
  

再說說現在新疆的各民族關係,看起來,表面還是風平浪靜,實際上,暗流涌動。新疆的地緣註定了各種勢力角力。就從民國開始說起,沙俄蘇聯影響很大,現在國內也不怎麼提「3區」,「伊塔」了,再到現在土雞,沙特對新疆滲透,有那麼些少數人,對民族團結就是敵意的,他們妄想他們的野心。當然大部分人是認同中國概念的。

以前對宗教,放鬆警惕,現在開始管控,這樣很好,中國是世俗化國家,不是宗教國家,任何宗教挑戰國家權威,都得狠狠打擊。現在學習里就有專門的民族團結課,效果還是慢慢來吧,相信未來會好起來的。
  
  

然而現在還有一個問題,可能大家不太重視,那就是漢族其實犧牲很大,但是收穫有很多不公平,比如上學補助,種地補助,蓋房補助,低保民額,考學,就業,司法判決,等等。國家法律是怎麼說的民族關係?太多的優惠,一味的偏袒,並不是真真的解決之道。
  
  

新疆地域大,資源相對人口多,自然環境較差,地緣複雜,註定了新疆絕對發展不成發達地區,現在新疆平均收入還是不錯,不過中央補貼太多。好多人,可能會提到中巴友誼帶,提到瓜達爾港,再提到霍爾果斯口岸,這些港口經濟,更多的是通道作用,會對地方經濟有刺激,但也別想的作用對地方有多大。
  
  

總之,未來的新疆,要轉換思路,少數民族也得嚴格計劃生育,科學合理建設水利,鐵路,公路等基礎建設,強化中國民族觀念,強化中國國家概念,模糊民族觀念。發展教育,管控打擊極端思想,國家來解經釋意。琢磨試驗轉移內地企業,做高科技農業,目前新疆1/3上市公司與農業有關。

新疆未來我是看好,相信國家,相信黨。


懶!你懂嘛?

不是所有的民族都叫漢族!

你給錢補貼,漢族人去做生意,某族人就給你當零花花掉。

你給種子,建水壩,漢族人發揮特長種地,某族人給你把種子當糧食吃掉…


主要的原因是人力資本不足與基礎設施投入不足。

跟缺不缺水沒關係。


就南疆那個自然條件,搞成無人區涵養生態才是墜吼的。我覺得在這件事情上,天朝zf辦的不比美國當年鎮壓印第安人更露臉。美國現在最窮的地方有一類就是印第安人的保留地,比較典型的就是達科他,亞利桑那這種地方的保留地,這些地方的自然環境跟南疆差不多糟糕,但是依然有不少印第安人待在保留地裡面受窮,因為他們的生活狀態基本上是跟美國主流社會與世隔絕的,離開自己那一畝三分地根本沒法在別的地方活下去。天朝雖然沒像當年美國人那樣愣把少數民族往條件惡劣的地區趕,但是現在對南疆這種地區的扶助方式和美國搞保留地,把這些異族圈起來沒有區別。當然zf不說我也知道,真正治本的辦法在這裡也是行不通的,那就是把這裡的居民遷到內地進行融合。差不多十年前搞過一回,後果大家都看到了,現在誰都不敢再提這件事了,為今之計只能把南疆少數民族當寵物養著了。


本人維族寫一些自己的感受吧,經常聽到家人說和田人怎麼怎麼不好,喀什人怎麼怎麼差,雖然是同胞但有些時候覺得,真的挺有違和感,直到那次我在西域大學(和諧)的院子里吃著蒙古酸奶,迎面走過來一個同胞,說,哎!咖啡樂!,我真的想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 就因為我吃蒙古酸奶? 南部西域是維吾爾文化的發源地,和田古稱于闐,喀什更是見證當地諸民族突厥化的古城,王公貴族數不勝數,但是回頭卻發現,現在維吾爾人里比較富有的卻是被眾多西域史學家稱為塔蘭奇的伊犁維吾爾人,由此我想到現在世界公認的高智商民族猶太人的歷史,一個苦難的民族,在歐洲貌似被限制只能做商業,古代更是埃及人的奴隸? 等等,再看看被眾多天朝人調侃的河南,是不是覺得似曾相識,往南? 可以的,繼續適用,某族分為黑白兩個大部,黑多為王公貴族,白多為平民奴隸階級,但是在講求人人平等,奮鬥致富的21世紀,白部卻比黑部發展的更好,……………………也許基因真的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畢竟王公貴族的後代絕大部分都會被「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或者「盡失禮樂」嗎。


第一個原因 缺水 - 2016年 我們小隊種了50畝多地甜瓜西瓜 因缺水今年澆了一遍水 水最大的西瓜直徑不到20cm 這麼小的東西人家一分錢都不要,甜瓜都曬爛了我們家種的1畝地 投了500多塊錢 不但本錢都要不回來反而白乾了一年, 第二個原因收入低農副產品 市場價格低-因多多的開荒地原因自然草場幾乎沒有在羊圈裡 育肥 算一下就地道500元的羔羊 養了1年會吃掉500元的飼料拿到市場 能賣到1300左右 利潤就 300元 如果 一戶肥育10頭綿羊一年能收入3000塊錢 這個等於公務員的半個月的工資 本來就養不起自己農民 自然就會宰掉賣掉政府給的綿羊。 第三個原因不斷地下跌棉花花價格更使這個靠種棉花來維持的家庭的經濟窘迫拮据-在南疆種一畝棉花一般需要1300元左右一畝棉花能收 350公斤 市場價格加上國家補貼一公斤6塊 這麼算的話 350*6=210 0 減去本錢1300 利潤是700 但是 2015年我們村的農民因自然災害 一畝棉花收200公斤棉花 想一想200*6=1200 減去本錢1300塊錢 利潤是負100 種10畝棉花的農民 辛辛苦苦的 勞動一年賠本了1000塊錢 白乾了一年 。 有人還說 南疆人懶惰 站在南疆人的立場 想一想 一家人 辛辛苦苦 勞動一年 得不到一分錢的工費 虧損了1000元 。你們家 這麼 虧 連續3年我看看你們怎麼窮的。 他么是英雄 全國棉花的 90%是新疆生產的 全國棉花的50%是由各族 樸實,善良,熱情,大方的南疆人生產的 他們虧了那麼多付出不少的代價為國家提供優質的棉花保持市場棉花價格的平穩貢獻著一份力量。


哪個陸上邊境地區是富的?


「為什麼XXX地方窮」這種問題,本身就是耍流氓。因為窮從來不是問題,如何變富才是問題。

一塊沒有人的土地,人均GDP是0;

有人來到了,開始種地,養牛,人均GDP是3000人民幣;

有人來到了,做了手工業,人均GDP是6000人民幣;

有人來到了,做了重工業,開始鍊鋼煉鐵,開化工廠,人均GDP是9000人民幣;

有人來到了,拉上網線成立互聯網公司,寫程序賣廣告,人均GDP是20000人民幣;

有人來到了,成立了Fintech,現金嘩嘩的,人均GDP是200000人民幣。

一塊地方,生活著什麼人,做著什麼事情,決定了這個地方的人是不是富裕。明明就是一群種地放牛的,你偏偏指著這些人問我他們的工資為什麼沒有Google的程序員高,問這個地區為什麼窮,那就是因為他們自己本來就是種地養牛的啊!

一遇到這種問題,就會有人扯到醫療條件差、教育水平低、醫保覆蓋差、這個地方總共才幾所大學、年輕人都不願意留在這裡這些亂七八糟的表面理由。如果南疆成為了中國矽谷,這些還是問題嗎?是GDP低導致了這些問題,還是這些問題導致了GDP低?很多人真的是本末倒置。

科技金融服務行業不發達,產業落後,生產力低下,人均創造財富能力很低,這就是南疆,以及全中國、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窮的全部原因。


因為有點見識地人都走出來了

留下的真的是走不出來。

而去的人都只是短暫的

這點和現在的東北人口外流很像

此外想糾正一個觀點就是

南疆之所以發展不起來是因為生育過多。

人永遠都不會是阻礙經濟發展的阻力!!!

日本要是能有南疆的出生率,安培做夢都夢笑死,普京當局估計也不會再出台限制同性戀的法律政策。

即使和西北面的哈薩克比較,出生率也遠遠低於哈薩克。可是哈薩克就這麼生,也沒見人家經濟落後,別說甩南疆了,就是甩中國大陸平均水平也一條街呢吧?

其實制約經濟發展的是人口素質和地理位置。

所以要想富,先修路。興教育。辦學堂。


信教,欺壓婦女,導致婦女成為生育機器,引發人口膨脹,環境超載。

懶惰,求神拜鬼的多,幹活的少。自然不可能富裕。


推薦閱讀:

非法腦洞:為啥人販子不去涼山這種地方拐賣孩子出來?
社會底層脫離赤貧的難度有多大?
智商極其高,而家境卻極其貧寒的人的人生會怎樣?
當別人嘲笑你窮時你該怎麼回答?

TAG:經濟 | 社會 | 新疆 | 南疆 | 貧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