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德國崛起的那些年,英國在幹什麼?

換句話說,19世紀後半葉,英國在其巔峰期在做什麼?

從1850年代克里米亞戰爭之後,英國就沒有干預過歐洲戰爭。從普丹戰爭開始,當時可能還排老四的普魯士僅7年就打敗了老三(奧)和老二(法)。假想今天如果中國南服台灣,東定日本,北懾俄國,那美國肯定早早就出手了。為什麼英國在德國剛成型的年代沒有干預或制裁德國呢?讓德國坐大反而間接導致一戰帶來巨大的損失和英帝國的衰落。

關於此問題我的一些細節疑惑:

軍事層面。海軍英國當然無敵。陸軍,英國作為老大,從1866年後膛槍大顯神威到1871年德國成立,這5年應該足以追上軍事發明了吧?

法理層面。有黑爾戈蘭這種爭議領土,找借口應該不難。而且在普魯士和丹麥的糾紛中英國出面調停未果,那麼這也算日後扶持丹麥收復失地的理由吧?

威信層面。英國作為老大卻允許1878年在柏林舉行巴爾幹問題會議,這難道不是反而助長新生德國的威望么?


時間線放長一點,18世紀打出第二百年戰爭的英國在維也納體系確立後,在歐洲也就只打了一場克里米亞戰爭。

梅特涅一手促成的神聖同盟維護穩定的能力非常強,英國逐漸認為自己沒有必要干涉歐陸內政了。

而且,當時的有識之士已經預見到,未來真正重要的歐陸大國是俄國,如果這個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能跟它一較高下,那可能是大洋彼岸的美國。

所以英國在歐洲最重要的目標,其實是防止俄國擴張到打破歐洲均勢的地步。

眼光放遠一點,不要局限於歐洲,整個19世紀的世界政治格局基本都是英俄大博弈。

英國在19世紀初就認為俄國會威脅到它在印度的殖民統治。但當時英俄要攜手對付拿破崙,所以這一時期的博弈主要是間諜和商人,沒有發展為實際戰爭。

1838年開始,兩國在中亞到西亞再到東歐的一長串戰線上發動了一系列戰爭,雖然這些戰爭不一定是英俄兩國直接作戰,但其主要目的都是控制當地緩衝地帶的國家。

這些戰爭包括:

1838年,俄國-波斯VS阿富汗,英國VS阿富汗(第一次英阿戰爭),到1842年,英國撤出喀布爾,雙方都未達成戰略目標。

1853年,為防止俄國控制土耳其海峽,英法發動克里米亞戰爭。

1856年,俄國鼓動波斯進攻阿富汗,威脅印度。英國隨即對波斯宣戰,迫其停戰。

1857年,印度發生大起義,英國在中亞擴張勢頭有所收縮。

1865年,俄國控制塔什干。

同年,俄國支持阿古柏在新疆獨立,英國隨即通過奧斯曼帝國試圖控制阿古柏政權。英俄都獲得了在該國的大量權利,直到左宗棠將其消滅。

1868年,俄國控制撒馬兒罕。

1878年,俄國向阿富汗再度派出使節團,英國也要求阿富汗接受英國的使節團。被拒絕後,英國發動第二次英阿戰爭。英國軍隊同樣遭到慘敗,但控制了阿富汗的外交權。

1881年,英俄逼迫波斯簽訂條約,波斯喪失大量領土。

1885年,英俄在阿姆河畔發生軍事對峙。

1904年,波斯發生立憲革命,俄國借口「保護僑民」,派兵干涉,波斯革命失敗。

1907年,為聯手對抗德國,兩國簽訂協議,暫停對中亞和西亞的瓜分。

其實只要看一看18世紀七年戰爭之後英國在印度的版圖擴張速度,再看看美國獨立後英國的損失,你就會發現,19世紀英國極少干涉歐陸政局的重要原因,是英國已經從一個歐洲大國轉型成了世界級別的大殖民帝國。它在南亞有一塊可以跟半個歐洲相比的極其富饒的殖民地,所以它考慮的主要事務早已從歐洲轉向了從地中海到印度這一條長線上的龐大地區(還有埃及,上面那個列表沒列出來)。

英國確實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德國統一的影響,但這個低估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英國當時把眼光放在了更重要的事情上。而且,即使德國統一後,俾斯麥也非常清楚德國沒有能挑戰英國的力量。所以英國人以為歐洲均勢能保持平衡。

但是英國人低估了熊孩子威廉二世熊的程度,低估了外交政策民主化的可怕效應,也低估了全球殖民地爭取民族獨立的渴望。

其實如果讓我來評價,大英帝國崩潰並不始於一戰,而是始於1899年的第二次布爾戰爭。

這次戰爭是英國在南非殖民地的土著布爾人與大英帝國之間的戰爭,這場戰爭里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因素。

布爾戰爭得到了德國的支持,如同美國獨立戰爭得到了法國的支持。但德國當時支持力度有限,不像法國又給錢又給兵又給統帥。

布爾戰爭過程中,布爾人發明了游擊隊戰術,跟美國在越戰時的狀況非常類似。

英國為了鎮壓布爾戰爭,在當地實行堅壁清野策略,建立集中營,殺死大量布爾人,與二戰時期的日本和德國類似。

英國婦女霍布豪斯在了解到集中營存在後,將真相發至國內媒體,引發歐洲輿論大動蕩,各國紛紛指責英國的反人道行為——60年後,我們又在越南戰爭中目睹了類似事件。P.S:當時歐洲人對英國的態度比現在歐洲人對美國的態度有血性多了。

布爾戰爭後,英國成立南非聯邦,也就是今天南非的前身。後來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

最後放個地圖炮。今天中國國關學界的歐洲中心論比歐洲人還嚴重,一談國際關係史研究,基本就是歐洲研究。實際上,理解了大博弈,就可以理解冷戰時期美蘇爭霸的大部分地緣政治衝突和今天中東北非的基本政治格局。理解大英帝國的崩潰,也就可以理解美國在二戰後的全球擴張以及6、70年代後的全球收縮。而這些都要求對東歐、中亞、西亞、南亞、北非的大量地區性研究。

不了解世界,何談改變世界格局。


最高票的回答講得不錯,我想補充一下:
比起一個逐漸崛起和強大的普魯士,大勢所趨下即將走向統一的德意志,英國更害怕重新崛起的法國和染指歐洲的俄國。

首先糾正題主的兩個個看法。

首先,題主看待這類歷史問題有點馬後炮或是說主觀了,我們先理性分析下當時的國際形勢:

在連番的改革後俄國作為歐洲幾大強國之一是英法奧等國最忌憚的對手,其整體實力並不遜於法普奧,而且這個時候沙俄自身內部社會結構的問題並沒有表現得這麼嚴重,在中亞和遠東的瘋狂擴張和爭奪殖民地讓幾大強國很難忽視它的存在。

法國在拿破崙戰爭後元氣大傷,在經濟和殖民地規模以及工業產值上遠遠落後於英國,但還是歐陸上一支不容小覷的力量。法國從來沒有忘記拿破崙帝國的榮光,並且一直追求於重現這種普世性的歐洲帝國(參考查理曼和拿破崙),48年拿破崙三世當上第二共和國總統,52年稱帝,而且同時大肆尋找主動的外交政策和擴張的可能性(越南,鴉片戰爭),53年與英國結盟加入克里木戰爭抑制俄國擴張。法國的底氣可能不足,但是想要重新成為大國的野心還是相當明顯的。這點當然被英國這個百年宿敵看在眼裡,實際上,英國自百年戰爭開始就從來沒有放鬆過對法國的壓制,英國骨子裡極其害怕一個過於強大的勢力出現在歐洲版圖上(這也是英國想方設法維持歐陸均勢的原因),而縱觀歷史,法國在每個時代都是最有可能成為這個勢力的國家。在19世紀中葉英法多次結盟,並不代表沒有互相戒備,只是這個時候俄國的問題相比法國更迫在眉睫而已,而且對抗俄國的同時英國需要一個有力的助手。英國從來就沒有放鬆對法國的監視和壓制,認為法國永遠是他潛在的對手(可笑的是,沒人能想到拿破崙三世毫無骨氣,竟然帶著150萬法軍在色當投降)。

再說奧地利,拿破崙戰爭同樣使其元氣大傷,神聖羅馬帝國的滅亡使得奧地利在德意志的影響力大不如前,這是梅特涅等人使盡渾身解數也沒法挽回的。本質上奧地利還是一個封建國家,雖說自身條件不錯,陸軍有一戰之力,殖民地和海上力量和其他諸強相比還是太過於可憐,這個式微的帝國必須想辦法挽回頹勢,也正因此奧地利在參與歐洲事務上還是比較積極的,它希望以此提升自己在歐洲衰敗的威望和影響力,後來成立奧匈帝國也是為了一個道理。奧不那麼強力,也是無法忽視的一支力量。

最後,來說說德意志,德意志民族統一的呼聲在19世紀的中後期達到了最高潮,北方有普魯士,南方是各邦聯,這個各國都是看在眼裡的。普魯士是塊硬骨頭,英國打起來沒有好處。海軍力量和殖民地數量遠落後於英國,構不成威脅,而且英國需要一個能在歐洲腹地牽製法國的國家,普在拿破崙戰爭中還是英國的盟友,英國幾乎沒有任何理由向這個國家,向德意志開戰。

說到重點了:我們絕對不要以後人的眼光拷問前人。沒有人能想到德意志統一後力量上升得如此之快,以至於不到50年這個幾乎沒有殖民地的國家挑起了世界大戰;也沒人能想到統一對整個歐洲格局產生的影響遠比他們想像的大,以至於英國在19世紀的末必須開始嚴肅地考慮限制德國。英國在德意志統一完成前很有可能過分低估了這個新國家的生命力以及以後所能造成的威脅。 這個是我說的題主有點馬後炮的地方。前面講了歐洲當時的整體格局,你也可以發現,從表面上來看,對比普魯士,法俄,甚至是奧,對英國能造成的威脅明顯更大,而且普魯士和英國的關係向來比較健康,英國沒有任何理由向它開戰。

再來簡單說說後膛槍的問題,19世紀大部分國家之間的戰爭核心原因都是政治經濟因素了。在某一種武器上的優勢不足以成為發起一場戰爭的理由。以5年這樣的時間來談論技術趕超什麼的也沒有意義,這些思維方式都是當代歷史書籍灌輸給我們的,當時的人們是不會將某種技術的出現以否當成是否開戰的考慮因素的。至於1878年的柏林會議,我個人的理解是英國對新生德國的一種示好,而且多出來一個在非洲和遠東能幫助自己抑制俄國擴張的國家對英國實際是有利的,這個時候英國應該還沒有意識到德國的危險,這個地方我研究不多所以簡答下,歡迎指正。

簡而言之,英國不會預知未來,不可能看見統一的德意志對自己是這麼危險,而且英國開戰的成本實在太大了,自己的陸軍並沒有太大優勢而且損失了自己的一個盟友,同時也給了法俄一個聯手對付自己的借口。

再說說題主提到的英國的衰弱的問題。我和 @小屋住不下的看法相同,大英帝國真正的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是布爾戰爭。布爾人人口總數只有三萬,英國當時在南非和這樣一個民族鬥爭了三年,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精力,期間死傷的人數竟然高於布爾人人口總數。集中營更導致英國的國際聲望大受打擊。這樣一場本來是微不足道的戰爭放大了大英帝國的問題,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當時歐洲各國對英國的看法,英國擴張殖民地的代價太大了,在擴張到某一程度後她必須停下來轉為維持現在的狀態。歐洲越發複雜和瘋狂的狀況也迫使英國回歸歐洲。

另外,將一個國家的衰弱完全歸咎於某個事件,某個國家是沒有意義的,英國在自己最強勢的巔峰仍然沒有解決自己固有的問題(比如農業問題,金融重心不在本國,殖民地的維護費用高,本身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就落後於德國,教育等),不論如何,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帝國總會崩塌的。正如德意志的統一,一切都是歷史的必然。


簡單說一下,我們都知道英國一直奉行著光榮孤立的外交政策,因此它並不在意自己是不是歐洲的老大,相較而言更關心自己是不是地球的老大,也就是說,有誰想動它的殖民地。至於歐陸,誰當了老大,那英國就會聯合老二老三去噁心老大,老大不聽話就叫小弟抽他丫的,抽不動了再自己上場。這已經是相當老的梗了。而要當歐洲老大這種事情,一直都是法國夢寐以求的事情。所以嘛,英國的政策就比較好理解了,只要普魯士或者德國能夠在英國能認可的範圍內。而德國/普魯士為了打壓世仇法國,也自然需要與英國眉來眼去的。最起碼與法國爆發矛盾,乃至戰爭時,英國不能在後面捅刀子。

比如是這樣的,

亞瑟:「哦,我們的老夏爾同學,聽說您最近過得不錯呀~」

弗朗西斯 拿破崙三世:「還好啦,還好啦,只要你丫別給我添堵,呵呵」

亞瑟:「對了,我最近認了一個新朋友,咱們來認識下,來,吉爾貝特,認識一下這位大哥……咦,你們之前有打過交道嗎?那咱們就更要好好相處了,啊哈哈哈哈哈~」

【以上均為我不負責任各種腦補YY~】

實際上呢,俾斯麥的外交手腕不要太高超,各方面關係都能處理的相當好。


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回答基本已經涵蓋了需要的回答。實際上有一點也需要,德國的崛起是伴隨著法蘭西第二帝國的衰落甚至滅亡的

實際上第一次接觸德國崛起這個話題是我高中時候讀《大國崛起》的時候,俾斯麥高超的外交藝術令人敬佩不已,尤其是與法蘭西拙略的外交計量相比。以下引用內容全部摘自百度百科。

1863年,波蘭起義發生。拿破崙公開支持波蘭人的意願,但完全沒有法蘭西帝國軍事支持,反而僅僅招來俄國的憤恨。

1863年,拿破崙曾經考慮過干預美國南北戰爭,但最後放棄計劃,把焦點轉向美國南鄰墨西哥。該年,法國軍隊佔領墨西哥城,並擁立奧地利哈布斯堡成員馬克西米連大公為帝,建立墨西哥第二帝國。但是,南北戰爭在1865年就結束。由於美國明確表示會幹預墨西哥問題,甚至向墨西哥的共和派提供軍備,故此拿破崙放棄了馬西米連諾。1867年,孤軍作戰的馬西米連諾被捕,最後被槍斃。奧地利皇室自然深感怨恨。

然而,法國的形勢因普魯士在德國稱雄而變差。1866年,普魯士在普奧戰爭取勝,統一了德國北方諸邦。法國在德之影響力消失。1865年,拿破崙三世與普魯士宰相俾斯麥在比亞里茨達成協定。對方模糊地保證如若法國在戰爭中保持中立而普魯士取勝,普方將讓法國得到德國西部領土。結果,普魯士是取勝了,但法國一無所得,反而多了一個強鄰。

拿破崙未能取得萊茵河地區的領土,在戰爭後企圖願望成真。他向普魯士要求得到原本俾斯麥承諾給出的領土,或是盧森堡,甚至加上比利時。俾斯麥把他的提議公開,結果令拿破崙出醜。1867年,盧森堡在包括法國之內的數個歐陸國家保證下,獲得中立的地位。拿破崙一無所得,反而令法國更形孤立。

英國人離岸平衡的歐陸政策,首先針對的就是自認為「歐洲憲兵」的沙俄以及法蘭西第二帝國,在這個大方向下,一個新崛起的普魯士,必然能夠成為制衡法俄的一股新的力量,所以英國願意選擇沉默。

必須得說,法國突然的崩潰和德國崛起後的力量是英國所沒有想到的,前者使得普魯士順利統一了德意志南部以及洛林和阿爾薩斯。

不過諷刺的是通過民族主義統一的德意志試圖妄想通過精確地外交平衡達到統一後的和平,尤其是還有威廉二世這麼個皇帝。


一是從七年戰爭到反法同盟長久的革命友誼,以及拿破崙三世的對英國威脅要大得多…至於德國成立後俾斯麥還是抱著英國大腿的啊,那時候英國也忙著殖民,威廉二世才改變了這一切的…


所以1914英國看不下去了,挑起了刺殺事件啊。覺得前面對德國太放縱了。

就如同前面幾位說的,19世界末英國的主要對手是俄國,主要眼光是亞洲,普魯士雖然在壯大,但主要是考慮到平衡原因英國沒有動作。

但是20世紀出,德國開始打土耳其伊拉克的主意,相當與直接挑戰英國了,所以英國一手炮製了刺殺事件


推薦閱讀:

中世紀歐洲的性壓抑到了怎樣的程度?
為什麼被伊斯蘭教統治七百餘年的伊比利亞半島能夠徹底清除其影響?
歷史上的紅色高棉政權是否真的如宣傳的那樣邪惡野蠻呢?
奧古斯都以後的四個皇帝能不能歸結為三個暴君加一個傻子?
如果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不獨立,英國是世界最強的國家嗎?

TAG:國際政治 | 歐洲歷史 | 世界歷史 | 英國歷史 | 德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