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帝國如果當年攻克了維也納,歷史進程會如何發展?

中歐伊斯蘭化?神聖羅馬帝國提前滅亡?基督教世界被伊斯蘭世界徹底包圍?


這是個大腦洞問題,歷史假設問題本來沒有什麼意義,但是不妨礙我們暢想。另外看到很多人說不會有什麼變化,對此表示不同意。

首先題主應該確認一下自己說的是哪一次維也納之圍,我想樓主說的是蘇萊曼大帝1529年的那一次,但是在1683年,奧斯曼帝國同樣也曾兵臨維也納城下。

1529年的維也納之圍

1529年維也納之圍的時候,是著名的哈布斯堡皇帝查理五世在位時期,圖中綠色區域是查理五世1547年時候掌控的疆域,和1529年維也納之圍時候大致差不多。

可以看出整個哈布斯堡零零碎碎的疆域正好把法國和德意志北部諸侯給包圍起來了,而奧斯曼帝國在東南方威脅這哈布斯堡。而在整個查理五世統治期間,和法國、德意志北部諸侯以及奧斯曼帝國的關係都非常差。

  • 法國方面,查理五世在和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打一場持續了數十年的戰爭,就是義大利戰爭。義大利戰爭期間,查理五世一直處於優勢地位,最後也獲得了勝利,最後簽訂的《卡托-康布雷齊和約》中承認了哈布斯堡王朝在義大利的影響力。
  • 德意志北部諸侯方面,和查理五世的分歧在宗教方面。查理五世是忠實的天主教信徒,而大部分德意志北部諸侯國是新教路德宗的信徒。在維也納之圍之後不久,這些諸侯就聚到一起結成了保衛新教的施馬爾卡爾登聯盟。不久後聯盟和皇帝之間就發生了戰爭。最後的結果是皇帝妥協了,簽訂了《奧格斯堡條約》,保證了新教諸侯們的利益。
  • 奧斯曼帝國方面,基督徒碰上穆斯林,半個歐洲的主人碰上東地中海新貴,能和平相處才是怪事。從1526年摩哈赤戰役開始,兩個巨人就開始了長達數個世紀的敵視,在1571年勒班陀海戰之前,哈布斯堡王朝總體處於劣勢。在對抗查理五世的時候,法國和奧斯曼帝國是同盟關係,事實上沒有奧斯曼帝國在東邊牽制皇帝,法國會被打的更慘。

以上是正常情況下的歷史,下面就開始大開腦洞了。

如果1529年維也納之圍,穆斯林順利入主哈布斯堡的東方中心維也納,歷史會如何發展:

1.最簡單的情況,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已經強弩之末了,偉大的皇帝大手一揮,歐洲其他地方的軍隊迅速集結,擺出三百年前十字軍的架勢將異教徒趕出維也納,歷史還是原來一樣

2.偉大的哈布斯堡面對法國和奧斯曼的東西夾擊,不會尋求外交手段只知道蠻幹,那麼結果肯定是越戰越弱。統治者越弱,找事兒的就會越多。剛平息不久的農民戰爭很可能會死灰復燃,新教諸侯可能會提前幾年就結成聯盟落井下石。多重打擊下,哈布斯堡王朝很有可能會提前三百年退出歷史舞台,最好的情況也就是保留個西班牙。而之後數百年的歐洲歷史,將會是法國和俄國聯合對抗奧斯曼帝國的故事。

3.皇帝緊急和法國談和轉而對付奧斯曼,這種情況概率最大,原因如下:

  • 法國和奧斯曼帝國結盟在30年代,29年雙方還未接觸,法國和奧斯曼帝國還不是戰友。
  • 法國和哈布斯堡畢竟都是信天主教的,異教徒入侵的話如果羅馬教皇開口,法國不好不賣面子。而在1527年羅馬之劫之後,教皇就幾乎沒敢反抗過皇帝。
  • 在義大利戰爭中,法國原本就處於劣勢。

皇帝沒有了法國的牽制,此時又沒有施馬爾卡爾登聯盟和他鬧彆扭,用盡全力和奧斯曼帝國全力一搏,究竟結果如何?

不好說,憑感覺應該是皇帝的贏面大,此處歡迎拍磚。

如果皇帝輸了,情況大致和上面差不多,最後的結果是法國俄國聯合對抗奧斯曼。

如果皇帝贏了,哈布斯堡必然也大傷元氣,法國和德意志新教諸侯會坐收漁翁之利,法國也許會提前一百年享受偉大的太陽王時期,新教諸侯也許不用經歷慘烈的三十年戰爭就完成了宗教和解甚至德國統一。在整個近代史上,法國會成為英國,德國會成為法國,而英國將會在歐洲列強中墊底。

那麼我們可能會譴責英國發動法西斯戰爭,可能會和法國談判香港回歸,可能現在整個美國說法語。試問維也納之圍戰爭結果改變對歷史的影響怎麼可能不大?

我認為,不管是哪種情況,如果維也納之圍奧斯曼帝國贏了,那麼最大的贏家是法國

(居然寫了這麼多,感覺也是醉了,不過還是挺爽的,要是改天有時間再更新一下1683年維也納之圍結果逆轉的腦洞大開結果)


並不會有太大改變。

先上一張東歐地形圖

看看地勢就明白了,奧地利這個國家大部分都位於阿爾卑斯山脈的群峰之間,東邊的匈牙利是萬馬奔騰的平原,維也納處在奧地利東北部,阿爾卑斯山和匈牙利平原的交界地帶,從西向東進攻很容易,從東向西進攻很困難。

1526年以後奧斯曼土耳其滅了匈牙利王國,跟哈布斯堡奧地利瓜分了匈牙利。之后土耳其圍攻維也納,其實是拔掉奧地利威脅匈牙利的一個據點,緩解它對匈牙利的威脅,而不是意在西進阿爾卑斯山。

打個比方,維也納之於匈牙利,如同我們的幽雲十六州之於華北平原。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沒能打下維也納,短期來看是因為維也納本身加強了堡壘的修築,奧斯曼土耳其供給不便;長期來看,最大原因在於海洋航線和貿易中心從地中海轉移到了大西洋,導致東地中海沿岸所有國家都在相對衰落。

中歐伊斯蘭化也基本是個不太可能的任務。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不是游牧帝國,沒有大規模屠殺當地平民然後進行掠奪的習慣。而伊斯蘭教又是個教義相對比較粗糙的宗教。伊斯蘭教同化能力強只針對文明程度比較低的游牧民族,在那些當地已經建立起比較發達文明的農耕民族中,伊斯蘭教往往做不到同化本地已有的其它宗教信徒。莫卧兒帝國的伊斯蘭教跟印度教組織過好幾次大辯經,被印度教徒辯得體無完膚;匈牙利被土耳其打下來幾百年,主體信仰還是天主教。


我就知道一個重要轉變,奧地利第二國歌——綠色多瑙河


圖拉真皇帝當年征服了美索不達米亞,難道就解決了中東邊患?


不會,維也納只是奧地利的首都,不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所以被打下來以後只會導致神羅換皇帝或者奧地利遷都。在這種情況下基督教世界一定會反攻,畢竟當時奧斯曼的戰線太長了。


推薦閱讀:

如果宋教仁沒有死的話,民初歷史該如何發展呢?
如何把大學宿舍裝修成奧斯曼風格?
十月革命爆發時當時的北洋政府怎麼看待這場革命和新生的蘇維埃政權?
假如劉備在取漢中以後,完全放棄荊州,全力北伐(就像諸葛亮後期做的那樣),會不會是不一樣的形勢?
喜歡給人扣一頂愛國賊或小粉紅的帽子是怎樣一種心理?

TAG:歷史 | 維也納 | 奧斯曼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