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從營養方面進行討論,現代的「精確「農業是否優於古代的「模糊」農業?

其實我是想比較一下古代農業和現代的精準農業。

先說一下現代農業,整個農業發展越來越趨向於精細化,比如對土壤進行精確的化學元素檢測以補充不足的營養素,精確控制溫度、水分等等。

而在古代(或傳統農業),人們只是宏觀的(模糊的)控制農業生產,如通過有機肥等方式增加土壤肥力,模糊灌溉等等。

這兩種方式中,現代農業強調精細化,但是必須承認的是,我們的認識還是不足的,舉例而言,由於這幾十年的化肥農業,造成的土壤板結、水質污染問題,以及對微量元素認識不足,導致農作物缺乏微量元素,從而對身體健康不利(記得之前看過一個研究課題,研究化肥與癌症的關係)即我們的認識永遠是不足的,無論如何精細,都不能包含整體。而傳統農業只是從宏觀層面把握農作物的健康,肥料來源為有機肥(可以看做是一種循環),水分和溫度控制都不精確,但是感覺上(抱歉,只能憑感覺),這種方式更能夠保障植物營養的全面。

由於不是本人專業,以上僅為愚見,希望有專業人士能夠分析一下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在保障植物營養上的優劣,如果能有其它方面的討論,則更好,洗耳恭聽。


謝邀~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比較古代農業和現代的精準農業就像比較中醫和西醫孰優孰劣一樣。

這裡並不是在詆毀傳統農業或中醫所做出過的貢獻,只是有時候當我們無法理解一種現象的時候,更傾向於用一種不可知論來解釋,而不是通過科學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假如有機肥料中確實含有植物生長必須的某種因子,我們是否可以通過同等施用有機肥料和化肥的條件下,比較植物出現了哪方面的生長優劣或是營養元素髮生哪些改變?如果這種差異不顯著,我們則不能說有機肥料比化肥對植物生長更有利。如果差異顯著,那麼我們是否能夠從有機肥料中分離出這種化學物質,甚至人工合成這種物質,然後添加到化肥中,不斷改良化肥,最終讓化肥和有機肥料對植物的生長作用不顯著為止。

最近在基因農業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農田裡的大數據,比較詳細的介紹了現代精準農業的應用以及潛在價值,希望對你有幫助。

羅德尼?席林(Rodney Schilling)是美國伊利諾伊州的一個農場主,他和父親二人經營著1300英畝(約7900畝)田地。他的父親已經83歲了,地里的活兒全靠席林自己上陣,即便在農忙時節,他也不用僱工,最好的幫手是農場里的那幾台農業機械。

跟國內常見的農業機械比,這些機器高大得多,一台噴葯機完全張開「臂膀」,翼展達36米。更重要的是,這些「大傢伙」還很有「頭腦」——駕駛室里配備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和自動駕駛系統。即使在下田作業時,席林也遠沒有傳統農民那麼辛苦,只要他願意,完全可以坐在駕駛座上,一邊喝著咖啡,一邊用平板電腦瀏覽新聞,機器會按照設定的路線工作,施肥、打葯完全自動化,哪些地方打過,哪些地方沒打,絕對不會搞混,GPS上都顯示得清清楚楚。

大多數時候,席林會把平板電腦帶在身邊,內置的APP軟體會提醒他何時適宜下地查看,該打葯或是該施肥了,以及提供實時的和未來幾天的天氣數據。

在美國,像席林這樣「勞作」的農場主越來越多。農業生產模式正在從機械化向信息化轉變,以精準為特徵的農業,正在讓種植變得更加容易。

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中國的新疆、東北等地也正吹起精準農業的微風。不過在全國範圍內,龐大的、分散的小農生產方式,以及農民在種植管理上的頑固程度,會讓精準農業這一註定顛覆傳統農業的新概念知易行難。

大數據進田

席林對農場的土地情況了如指掌,他甚至聘請了專業服務公司,在田地中,每4英畝設1個取樣點,做土壤的分析測試。完成後,席林得到一份書面報告,除了給出各個地塊詳細的土壤成分數據,還有種植不同作物時所需要的肥料、水分以及未來產量等數據。據此,他可以精確安排農場的生產計劃。

隨著種植活動,土壤的成分是動態變化的。因此,每過三年,席林會重新做一次土壤分析,每次要花費5000多美元。不過,由於精確數據意味著幾乎最高的投入產出比,席林還是很樂意花這筆錢的。

在席林的平板電腦里,安裝了Climate Corporation的氣象數據軟體。他把農場的坐標和相關信息通過軟體上傳,即可獲得農場範圍內的實時天氣信息,如溫度、濕度、風力、雨水等,這些信息可以幫助他判斷每個地塊的播種、收穫、耕作時間。

事實上,從生產規劃、種植前準備、種植期管理,直到採收,席林每年要做40多項決策。這些決策大多環環相扣,如果哪一步選錯了,那就不得不忍受減產的後果。

影響作物生長的因素有很多,土壤、氣候、水分、品種、病蟲害和雜草等,作物產量是這些因素的綜合結果。因此,在現代農業領域,農民光憑經驗做出決策已遠遠不夠,需要依靠科學、概率和專業分析得出優化決策。孟山都公司亞洲區企業事務部總監高勇博士告訴《財經》記者,長期以來,人類收集了海量的農業相關數據,包括氣候、土壤、病蟲害爆發、產量和密度之間的相關性,以及農產品的市場價格等。如果把這些數據整合起來,通過模擬分析,就能給農民提供決策上的幫助。

國際種業巨頭們已經看到了這步棋,紛紛投入巨資,將產品研發線延伸至大數據支持下的農業決策領域。孟山都近兩年分別以2.5億美元收購Precision Planting公司,9.3億美元併購Climate Corporation公司。

Climate Corporation是兩名Google工程師在2006年創辦,他們想通過歷年的氣候數據來提供更加精確的小範圍氣象預測。基本模式是運用遙感和其他測繪技術,將美國的土地都「描繪」下來,並在其上疊加一切可用的氣候信息。然後,依靠大數據分析結果向農民出售農作物保險服務。

孟山都是世界頭號種子商,擁有全球最大的種質資源和海量的產量數據,這些數據與Climate Corporation的資料庫結合,就會得到一張信息豐富的美國地圖,農民可以在上面查詢本農場所處的區域,了解種植什麼種子、什麼條件下長勢最好,以及很多實用信息。2014年,這套精準種植系統開始在美國的四個農業州推廣。

另一種業巨頭杜邦先鋒公司也已推出類似產品,該公司的種子部門和農場機械製造商約翰迪爾聯手,給農民提供種子和化肥方面的指導。今年5月,杜邦先鋒公司與愛科集團合作,將自家的農場決策服務平台與愛科設備中的數據和農場管理信息進行無縫對接,從而幫助農民提高產量和利潤。

大數據可以幫助農民進行更好的決策,農作物產量也有所提高,遺憾的是,握在農民手中上千年積累的經驗和技藝變得不再重要了,農民本身的核心競爭力正在消失。而且,農民們也擔心自家農場的詳細數據可能會被出售,或者泄露給競爭對手。

可持續發展智庫千年研究所所長漢斯?赫倫(Hans Herren)就對種業巨頭進入數據領域感到擔憂,他們控制的數據越多,對農民的控制就越強,農場主們將由企業主淪落成為巨頭們的勞工。這種擔心在任何領域都有,大公司搶佔市場的行為總會被認為是威脅,尤其是在數據領域。不過,人們總是忘了巨頭們也不是獨立存在的,在任何國家都要遵從一個國家的法規和政府的管理。

智能化農機

大數據讓農民開始用移動設備管理農場,可以掌握實時的土壤濕度、環境溫度和作物狀況等信息,大幅度提高了管理的精確性。然而,再好的決策,也需要硬體設備去實施。

其實,精準農業的概念和設想,最早由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經10年後才進入生產應用,彼時技術和設備的儲備已基本具備。

Precusion Planting專門製造與精準農業配套的設備。這些設備可以固定在大馬力拖拉機後部,同步運行的播種機和其他設備上。以播種為例,經過數據載入,它們能夠根據天氣的變化進行不同深度、不同間距以及不同品種的播種活動。

在大田中,即使相隔兩三米遠的兩塊土地,土壤的水分含量、營養情況、農作物的生長情況都可能不相同。過去幾千年中,農民並不區分這種差異,會把同樣的品種以等間距播種下去。如今,精準農業顛覆了這一傳統,在肥力高的地方密植,在肥力低的地方稀植,還可以更換種子品種。這些作業都是隨著播種機的行進,自動完成的。僅此一項改變,即可給玉米帶來每公頃300公斤-600公斤的增產。

精準農業下的農業機械必須是智能化的,通常安裝有衛星導航系統、自動駕駛系統、計算機設備,以及必要的感測器,這樣才能「理解」大數據分析軟體給出的信息,並準確地執行。

智能化的農業機械也大大提高了作業質量,單粒播比率可以提高到99%。農民可以實時監控播種機的準確率,如果出現大面積異常,可以馬上停機,檢查糾正播種機。以前,如果播種機出了毛病,農民很難立即發現,而只能接受損失。

理想情況下,播下的種子應在地里有同樣的深度,如果種得深了,種子出苗晚,不利於競爭陽光和養分;淺了,則抗倒伏性不好。現在,智能化的農機可根據土地的鬆軟程度,自動調節播種動作,以便所有種子處於同樣的深度。

通過全流程的精打細算,精準農業可以極大地節約化肥、水、農藥等投入,把各種原料的使用量控制在非常準確的程度,讓農業經營像工業流程一樣連續地進行,從而實現規模化經營。

中國慢熱

由於初始投資太高,農民又認為沒有節約成本,儘管農業界十分看好,精準農業卻沒有像十年前預計的發展那麼快。比如,精準農業體系在歐洲就沒有真正進入推廣階段,在英國,幾乎一半農場沒有採用任何精準農業技術。

在中國推行精準農業,還存在地塊太小的問題。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汪懋華向《財經》記者分析,在新疆和黑龍江有大規模農業,比較適用;但其他省份以小農業為主,要推行精準農業技術,困難不小。

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即開始精準農業的應用研究,先後在北京、上海、新疆、黑龍江等13個地實現了大面積示範應用。自2005年起,農業部還啟動了測土配方施肥項目,並在全國2000多個縣進行試點,累計投入經費近50億元。並建成了一套「測土配方施肥專家系統」,能根據每個地塊土壤、作物品種等相關信息生成肥料配方,指導當地農民購肥施用。

農業部相關數據顯示,施用個性化配方肥後,各種作物產量平均提高4%—7%,節省施肥成本約30%。但普及這一系統,需要實時更新數據,因為土壤中各種元素的含量會不斷變化,一次測土數據不能長期適用。

在新疆,棉花播種的效益尤其明顯。使用衛星導航和自動駕駛技術,在同一地塊、同一台播種機播種的條件下,畝株數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了690株,畝產量增加17公斤,每畝增收138元。而且,衛星導航技術在黑夜也無礙,可全天候不間斷工作。

新疆地區每年都有棉花受災、需要重新播種的情況,面積均達到20%以上,2014年災害重播面積超過30%。使用衛星導航和自動駕駛技術幫助災後重播,作業精度高,接茬精度可控制在2-3厘米,以昌吉市為例,由於種植精度的提升,畝均棉花株數可增加3%以上。況且接茬準確,補種的棉花就能很好地嵌入原有的棉田,不會七扭八歪,利於機械採收,這是人工駕駛拖拉機播種無法做到的。

「凡是體驗過自動作業方式的,就不會再接受人工操作機械的方式。」新疆農機局總工裴新民告訴《財經》記者。

儘管效益明顯,但精準農業在進入中國10餘年後仍未打開局面。多年來,國內農業的提升重點是向機械化邁進,自動化和智能化的要求相對沒那麼緊迫。截至目前,新疆地區只有500餘台具有衛星導航和自動駕駛功能的農機,主要用於播種和收穫。

和歐洲農民顧慮高成本一樣,中國農民根本支付不起前期的高投入。在美國的席林做一次土壤分析要花費5000多美元,約合3萬多人民幣,對於年收入僅萬元、只擁有幾畝地的中國農民而言,這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按通常慣例,基礎數據等一般是國家設立支持項目,目前農業部的示範項目還遠遠不夠。

不過,裴新民認為,現在已到了推廣衛星導航技術和自動駕駛的最好時機。因為,勞動力成本的壓力越來越高。在新疆,一台大型采棉機駕駛員的月工資已達3萬元以上,精量播種拖拉機駕駛員月工資在1.5萬元以上。採用自動作業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效率更高,作業質量也有保證。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也確實在行動,到2015年,其農業綜合機械化作業水平將達到93%。在此基礎上,通過在現有機具上加裝衛星導航和自動駕駛系統,困難會小很多。新疆農墾科學院機械裝備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學庚也認為,精準農業技術中應用最廣泛、最明顯的就是這兩項技術,未來3-5年將逐步推開。

根據陳學庚的預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播種面積近900萬畝,玉米、番茄、甜菜等中耕作物面積400餘萬畝。按照每1200畝配備一台作業機組,衛星導航自動駕駛系統需求量將超過10000套。整個新疆中耕作物面積超過兵團兩倍,僅自動駕駛系統一項總需求量在30000套。

精準農業事關每一寸田地,其推廣可能還要經曆日求寸進的過程。汪懋華認為,其發展取決於:技術裝備價格下降和機器是否容易安裝和維護;保護性耕作是否得到廣泛推廣;機械燃料、肥料和服務價格所佔的比重。可以效仿美國實施精準農業的經驗,根據需要、經濟、實用的原則進行,不必一次性有把所有的技術都全套應用。只選對的,不選貴的。

現在,當席林忙不過來的時候,他的父親仍然會駕駛大型拖拉機去農田。科技讓人的能力得以延展。(註:作者為《財經》雜誌記者,該版本與《財經》雜誌版本略有出入)

來源:賀濤


這個題目無法得到結論,看營養價值,在不同的角度觀察,結果不同,另外從不同的受眾來談,更是千變萬化。如果僅從常查的幾個指標來檢測,又可能與人們內心所需要的營養價值不相同。

另外,現代的「精確」農業並不存在,首先植物需水的精準數量測量都尚存在於我個人這裡,植物需肥的數量測量更是方法都還在萌芽狀態,更不能談精準施肥了,再說就是我國前些年掠奪式農業生產,土壤已經被植物折騰得有許多方面已不是原來的性質了,還有就是環境一天一個式樣,所以,現在「精準」農業只是文字元號成份居多。

人們所需的農產品,是與現代農業生產目標不太一致的農產品,現代農業把產量作為第一追求目標,而人們所需的是營養價值,這二點要統一是需要技術和觀念更新,還有一點就是要防止農藥廠家給人們洗腦的結果還在繼續發揮作用。


推薦閱讀:

現代農業發展前景怎麼樣?
蔬菜大棚的田的壟多寬多高 ?
最近有台灣人來推銷一種叫木蘭果的水果,是騙子么?
農業有自然壟斷的特性嗎?
土地流轉開始進入大眾視野,農業的崛起還有多久?

TAG:農業 | 現代農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