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自由可得,但不可失而復得」這句話?


先把完整的文本貼上來:只有在一個民族是野蠻的時候,它才能使自己自由,可是當政治精力衰竭時,它就不再能如此了。那時候,憂患可以毀滅它,而革命卻不能恢復它;而且一旦它的枷鎖被打碎之後,它就會分崩離析而不復存在。自此而後,它就只需要一個主人而不是需要一個解放者了。自由的人民啊,請你們記住這條定理:『人們可以爭取自由,但卻永遠不能恢復自由。「

——————盧梭《社會契約論》

個人理解,盧梭提出的觀點是很理想化的,自由不是能夠憑藉著幾本書就能夠從外面移植過來,而是通過從野蠻的自然狀態到文明時期的不斷培養,內化為群體中共同認同的價值與他們所踐行的共同準則。而這種自由一旦降臨到」政治精力衰竭「的民族,人們對於如何參與政治或是漠不關心,或是手足無措,那麼人們心中就會或多或少地隱藏一種希望被統治的依賴情緒,即便革命敲碎了這種統治本身,使人民獲得了身體上的自由,但這種外在統治的陰影永遠不會散去。(參見1949—1976年的中國)我覺得,盧梭這段話是在警示當時的法國人民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自由與權利,不要屈服於法國的君主統治,因為一旦屈服了後成為了君主的附庸,沒有獨立的自由精神,那麼就會「一日為奴,終生為奴」。再要想回到之前的自由狀態就難上加難了。我覺得這段話對今天的中國仍然有警示作用

補充一段馬基雅維利《李維史綱》的話

」一個習慣於在君主之下過活的民族,如果意外地變得自由,它們就很難於保持自己的自由。「

」一個腐化了的民族,在恢復了他們的自由之後而要保持自己的自由,就會遇到世上的一切困難。」


當人嘗到了不自由的甜頭了以後,誰還會想要自由呢?

「自由和充分飽餐地上的麵包是二者不可兼得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馬佐夫兄弟》


就是你放學回家一個人,你媽讓你寫作業你跑去看水兵月,結果從此以後你媽溜號回家盯你寫作業


說的好,按這個說法,印度被英國殖民統治了一百多年,現在的印度肯定不自由了,所以印度現在不是個民主自由的國家。印度人需要一個主子。


看起來是因為盧梭讀書太少而想得太多。


我不是從政治的角度來理解這個問題的,而是從個人。這是德國電影《別人的生活》中的一段台詞,是講東德如何對付「反動藝術家」的。不可失而復得,大概就是對失去自由那段過去的恐懼吧。


推薦閱讀:

人人網網友對陸遙遙的離世有何感言?
如何看待香港的網路自由?
我們的選擇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嗎?是自由的嗎?
秦時明月空山鳥語中,為什麼墨鴉改變了立場並最後拚死保護白鳳?

TAG:哲學 | 自由 | 政治學 | 盧梭Jean-JacquesRoussea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