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Q&A形式和文章形式,特點或者利弊各在哪裡?

為什麼我嘗試用QA來寫稿子,卻被認為天然比完整的文章形式low……在微信這種新媒體上,為了短時間抓住眼球,是否QA更好?


作為很愛寫人物專訪的我,談一下咯!

先說一下我的觀點:在微信這種自媒體平台,QA形式一定會輸給文章形式!

首先,文章形式在「外貌」上比QA形式更吸引人。用文章形式,你可以根據採訪內容,結構安排,人物性格等因素來為文章裝點上各種吸引人的大題目小題目。很多人會被這些題目吸引既而讀文章。但QA形式通篇對話,人看一眼找不著重點或是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就很難接著看了。

其次,文章形式在「內容」上也會比QA形式更吸引人。用文章形式來寫人物,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採訪,將人物個性特徵所作所為精挑細選,揪出最具亮點的幾個部分進行寫作。讓讀者看到這個人的獨特之處。我認為寫人物一定要寫出亮點寫出人物個性:這個人能力很強,工作出色,這個人對自己喜愛的事物很執著很堅持,或是這個人智商超群等等…總有很多故事和經歷支撐著他們的這些亮點之處,要挖掘出這些,然後表現出來。但若用QA形式,在採訪內容上全盤托出,沒有重點,讀者讀完後可能無法產生深切的體會,或是強烈的共鳴。

你說在微信上哪種好?毫無疑問文章形式好了。微信這種自媒體,大家都是什麼時候用呢?閑暇時。那麼試問誰願意在閑暇時,在想放鬆大腦時去讀一篇通篇對話,找不著興趣點,讀完還得自己總結這篇文章到底說了個啥的QA文章?信息裂變的時代,面對大量紛繁複雜的信息,大多數人在瀏覽時並不願做過多思考,所以你就把思考好的結果提供給他們吧。

個人見解,供參考。


反對@張媛的答案

QA格式和文章格式各有各的優缺點,所以各有各的適用範圍,直截了當地認為某種形式一定會打倒另一種,這是一個很詭異的想法。

並且說真的,文章形式是傳統,QA是網路媒體發展之後的新產物,目前形勢是,前者在慢慢萎縮,後者正在發展。

人物專訪有不同的分類,這裡暫將它們分為「功能類」和「故事類」。

假如你是一個記者編輯,你對挖掘機操作大賽全國總冠軍進行了專訪,打算出一期《我的挖掘機之路》,介紹他的成長過程,講述他與挖掘機的故事,這時用文章形式明顯是更好的。

你可以像寫故事一樣寫一篇報道。文章比QA更系統,讀者可以將情節的跌宕起伏體會得更連貫。

同樣是挖掘機大賽全國總冠軍,同樣是人物專訪,但是你需要做一個技術性的稿子。

你需要問他:

1.挖掘機操作員體重會不會與挖掘機輕量化衝突?

2.挖掘機柴油濾芯經常性堵塞如何解決?

3.挖掘機迴轉馬達故障如何解決?

4.柴油霧化不好導致發動機冒白煙如何解決?

這種形式的人物專訪,寫成文章真的好嗎?首先會流失掉一大部分「太長不看」的讀者,其次會流失一大部分因為沒一眼找到感興趣內容的讀者。

而講它寫成QA,內容條例以及重點一眼可以看出。

尤其題主強調了微信。

讀書的人也許是真的有耐心有心情讀完長長的文章,但是微信公眾號用戶的愛大多是始於標題,終於「掃一眼」的。

不信的話回憶一下你上一次打開微信公眾號,認真從頭到尾讀了幾篇?

微信公眾號的受眾更樂意去接受碎片化、簡單明了的信息。由此,也是QA更適用。


推薦閱讀:

採訪明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如何看待練習生們應對一些媒體採訪的情況?
在街頭採訪的時候如何讓被訪者在心理上更願意接受採訪?(比如說提問的方式上面的改變)?
如何有條理地查有被採訪者的資料?
世界上你最想採訪的三個活人是誰?理由是什麼?

TAG:媒體 | 新聞 | 採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