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見的是蔡桓公還是齊桓公?

一是《扁鵲見蔡桓公》選自《韓非子·喻老》,說的是蔡桓公
二是《東周列國志》或者《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說的是齊桓公。


@三種不同的紅色 循著大v的足跡來此處作答:

《韓非子新校注》:

顧炎武曰:蔡桓侯與魯桓公同時,與扁鵲相去幾二百歲

顧廣圻曰:史記列傳、新序作齊桓公。

松皋圓曰:文選七發注、養生論注引做晉桓公,曰:「史記』扁鵲療趙簡子,東過齊,見桓侯『束晳曰:「齊桓在簡子前二百歲,小白後,齊無桓公,田和子有桓侯午,去簡子首末相距二百八年,史記自為舛錯。」臣瓚曰:「魏桓公」新序曰:「扁鵲見晉桓侯。」韋昭曰:「魏無桓侯。」然此桓侯不知何國人。」

按李善辨之未悉。晉世家:「烈侯卒,子孝公立。」索隱曰:「紀年以孝公為桓公,故韓子有晉桓公。」

校注甚明,此蔡桓公齊桓公均誤,當時晉桓公


各種古籍主要有三種說法:齊桓公、蔡桓公、晉桓公,文中桓公又稱桓侯。

扁鵲故事裡出現的歷史人物跨度極大,例如秦穆公、趙簡子、秦武王等,前後不能相顧。這些歷史人物多是較為著名之人,這幾個桓公,自然是齊桓公名氣較大,所以這個故事最初很可能是攀附扁鵲給齊桓公看病。至於為什麼又會寫成蔡桓公、晉桓公,最大的可能是隸書體「齊」、「蔡」、「晉」字形容易混淆。特別是「齊」、「蔡」。春秋戰國古文「齊」、「蔡」字形差距很大,混淆可能性不大,所以這種混淆應該是出現在漢代之後的傳抄過程中。

PS:所謂田齊君主可稱蔡侯的說並無根據。上蔡在田齊桓公的時候早就是楚國領地,稍微想想也不可能是齊國都城。


蔡桓公就是齊桓公啊,齊桓公田午,國都在上蔡,所以又叫蔡桓公,這兩篇文章說的是一個人。

不知道題主是不是以為蔡桓公就是蔡國的國君,這是不可能的,蔡國是侯爵,國君只能稱為蔡桓侯。


扁鵲從春秋到戰國幾百年里都散見他的事迹,很難考證。這位仁兄可能有好幾位都說不定呢。

比如他很著名的一件事例: 救活了「死去」的虢國太子。晉獻公假途伐虢可是春秋早期的事啊。虢國在春秋早期就被滅了。但是,再看戰國策里,到了戰國時代,扁鵲還在給秦武王看病呢。

至於扁鵲給蔡桓公治病,我個人傾向於不是真實的事情。戰國諸子生編故事的情況很常見了,重點在於論述自己的觀點。

反正對於這件事不用太在意細節。

至於史記,在很多地方司馬遷也不比我們現在的歷史學家高明多少了。這個只是他的一家之言,做不得證據。

至於《東周列國志》,就更沒節操了。它都能把東漢的事情寫到裡面去╮(╯▽╰)╭


《韓非子·喻老》有「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因桓公午曾遷都上蔡(今河南上蔡),所以按當時的習慣又稱齊國為蔡國(蔡國原為姬姓封國,當時已經滅亡),所以齊桓公又稱蔡桓公。魏惠王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而又稱梁惠王,韓哀侯滅鄭國後遷都於鄭(今河南新鄭)而韓國又稱鄭國,這些都是同樣的例子。 ——《中文維基百科 田午》條目


●都別爭了,扁鵲見的是我●


齊國有兩位齊桓公,一位是九合諸侯的那位,另一位是(田)齊桓公。史書中為了區別這兩個齊桓公,一般把(田)齊桓公稱為齊桓侯。就像宋國也有兩個宋桓公,人們就把後一個宋桓公叫做宋桓侯。

齊桓公、蔡桓公、齊桓侯三人中,我個人還是傾向於扁鵲見的是齊桓侯,因為蔡桓公與齊桓公的年代太早,諸子百家還沒有興盛起來,而扁鵲的所作所為,很有一種「諸子」的風範,感覺像是春秋末戰國初的人。。。

另外看見本題有人回答晉桓公的,按照年代我覺得這個也有可能。。。


唔…………齊桓公不是最後被兒子爭位餓死在宮殿了嗎…………根據課文看三見之後桓公就病死了…………所以不是齊桓公…………


史記原文是「扁鵲過齊,齊桓侯客之。」


推薦閱讀:

當義大利人如何看待斯巴達克斯?
高加米拉戰役真的是因為大流士怯戰導致波斯軍一敗塗地嗎?
歷史上有類似於埃莉諾羅斯福這樣的女性嗎?缺失愛情親情,轉而將熱情投身到國家和女性事業當中的女性。?
戰國白起被君主流放中途殺死,不科學啊,有隱情嗎?還是白起非死不可,為什麼?
古代帝王有屠戮功臣的習慣,那為什麼人們還要爭相去做功臣呢?

TAG:歷史人物 | 歷史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