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Tao Chen 設計的這款中文哥特體怎麼樣?

這兩天在網上偶然看到,有些字還蠻喜歡的,不知道大家怎麼看?

=========================================================

我找了下能找到的背景說明:

摘錄

1.來自豆瓣小組

陳燾

謝謝大家的支持和關心 已經簽約給漢儀了 正如大家所說 有些字的辨識度還是有些問題的 也正努力的調整 明年最終改好的版本將於大家見面 希望大家能喜歡

2. 來自找字網新聞關於漢儀新字體簽約發布會文章的其中一段

在會議的第二時段,來自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負責人陳嶸先生、法國NOVA品牌策劃與設計有限公司的藝術總監陳燾先生、大連民族學院設計學院講師戰國棟先生逐一與大家分享了他們即將與漢儀公司合作創作的新人文宋(暫定名)、哥特漢(暫定名)、瑞意宋(暫定名)三款字體的創作理念,並表達了投身字體設計,支持行業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

總結:應該會作為漢儀的新字體,對於字體的定位我覺得就像大家所說的那樣,更偏向美術字,或者類似日本デザイン字體。不過在辨認度上還不夠高,字形也不夠統一,存在諸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謝邀

blackletter書法相關的了解不是很多。但我稍微看了幾個樣本後再來看看這個字體就覺得彆扭的地方好像不少。不敢說這樣就不好,只是和傳統的blackletter有所不同的

先說單個字

  • 首先是用筆的角度很不一致,比如「哥」字,橫的角度和其他的明顯不同,「漢」字更是大部分筆畫都角度不一樣。「漢」字老實說我覺得就是不夠好看,尤其它的襯線基本做成是有點曲度的,看上去就更加扭來扭曲的。再看看「特」字右下一短橫,我覺得可能作者故意這麼弄的,大概有什麼特別想法
  • 有些筆畫粗細變化比較微妙,像「特」右下的豎鉤的勾,這種在blackletter里沒怎麼見過
  • 粗細雙線並列的運用有點奇怪。很多是不符合實際書寫效果的,像「特」右下的「寸」的豎的起筆;像「哥」右上的豎更是奇怪了,而且這個我覺得明顯不太好看。感覺作者單純吧雙線當做裝飾性元素加進來的緣故
  • 有些漢字組件設計的是不錯且有意思,但也有很多組件我覺得看著不夠好,還有改善空間。「傳」右半就特不好看……
  • 「行」字怎麼左右分那麼開……會讓人誤讀的
  • ……(字有點多我就不細說了,反正小字也看不清)

再說整體

  • 字高、字面、字寬都各不相同,字多點的話排起來會輝度極不均勻。不過也沒人會拿這個拍正文就是了
  • 用作標題字體的話細節缺點又會暴露,有點尷尬

說了這些,不過也不能排除作者參考的英文字體本身就比較特殊的可能性

最後說說這個設計本身

  • 用西文的blackletter風格去寫漢字本身算不上多創新(模仿這事本身沒創新,而且玩東西結合的人老實說還不少),與其說設計個新字體,更接近給一個英文字體配上漢字字元。

  • 不是拼筆畫的,每個字都這樣做過來工作量還是不少的,辛苦了。

  • 當然這個字體至少確實要表達的東西表達出來了,但還不是很充分;我覺得哥特體原本的氣質還有三四分沒表現出來,不論整齊度還是華麗度都明顯不夠,目前給我的感覺是只在「筆」上做了文章,很多組件讓人覺得生搬硬套/不三不四,還有改善空間。個人建議,可以更大膽點,並在方向性上再適當做一些統一

  • 斜筆寫漢字容易給人一種「馬克筆寫字」的俗的印象,要用西方筆寫出優雅的漢字還是有難度的,所以雖然說了很多不足之處,並不是說作者水平就不好了。這個作品是一個有意思的嘗試

btw日本也有一款哥特風的字體「ドラミン」,和這個風格不一樣的哥特漢字,有興趣可以看下


謝邀。

這是該設計師個人發揮的美術字,但不可以說是字體。

字體的定義是:風格統一的一套文字設計。漢字設計來說,「風格統一」意指結構、筆劃粗細、筆劃設計有劃一標準。例如結構外張/內收;筆劃粗細大(宋體)或沒粗細(黑體);筆劃的橫直統一等。

驟眼看,特、行、字、同四字的直勾已經不同款式;工跟業的底部橫劃斜起,但程的底部一劃卻又橫,在的底部一劃則與工字完全相反方向。其他的不用說下去。

若這套美術字是設計師自己喜歡的作品,我們得要尊重,也不能評論甚麼,因為它並不在規範之列內。


我再補充一些。

準確地說,哥特字體(Gothic Script)的範圍很大,看看蒂姆?波頓的電影海報,片名字體都屬於哥特字體的範疇。這種英文字體風格叫 Blackletter 更適合。

Blackletter 有著強烈的向上感和裝飾感,豎向筆畫得到空前強調,橫、半圓、撇、捺這些筆畫的設計都是為了服務豎:E、M、R、Q 可以看出。這種風格在英文里裝飾感很好,因為英文字母簡單,設計起來相對不難。但把這種強烈的豎向風格搬到中文裡就註定不易了。中文的筆畫結構更複雜,而且筆畫間的協調配合很重要,沒有哪個筆畫是最重要的,因為書法上,每筆都有每筆的作用。我們書寫按照筆順,就是為了整體的穩定和諧。

這個字體將 Blackletter 風格生硬地搬到中文裡,造型新穎,風格強烈,但也會東倒西歪,有些難以辨認。如果題主真的很喜歡這強烈風格,我建議不要大段使用,幾個單字用起來還可以接受。

相比之下,我覺得用宋體筆畫來表現英文字母就好一些:纖宋體英文。


除了上面已有的評論,感覺筆畫粗連筆多導致字的結構過於緊湊,這樣的話稍微複雜一點的漢字會很難寫出來吧。更不用說諸多繁體字了。


看用途,不過呢我們做logo時候如果真的出於主題需要這種風格,都是美術自己畫的幾個字來用,這個字體真心只適合做做logo和海報標題或者美術元素,但每個字的哥特感又不夠,估計至少我不會考慮購買,要是免費發布會用來做demo演示


哥特體的出現給了設計師更多的靈感


推薦閱讀:

用哥特體/平尖黑體寫的俄文是什麼樣的呱?
為何iOS9的繁體中文環境下簡體「慘」字的右邊是「叄」而非「參」?
為什麼現在很多網站新建或者改版,字體都不是宋體了?
如何在電腦或手機的系統/瀏覽器上同時正確顯示 Unicode 的多語種文字?是否有單一字體能夠解決問題?
普通屏幕筆記本安裝黑蘋果如何選擇字體才能有完美的顯示效果?

TAG:字體 | 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