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德國都行過哪些善?
柏林牆倒塌已經過去快三十年了,主流輿論中卻仍然充斥著冷戰宣傳中東德真真假假的累累惡行,想聽一聽不一樣的聲音。
援助中國,比如華北製藥廠的抗生素生產,挽救了大量中國人的生命,同時促進了中國本土抗生素的普及和降價!!!
功不可沒。
同時還包括其他大量援助項目。東歐也和蘇聯一起支援了中國。
中國與東歐各國也先後簽訂成套設備建設項目116項,單項設備88項。隨著執行這些項目而來的蘇聯和東歐專家大批增加,到50年代末,蘇聯和東歐各國到中國工作的技術專家共達1.6萬多人(大部分為蘇聯專家)。
「一五」期間,中蘇雙方共簽訂了244個工業援助項目協定和11個非工業項目協定。在這255個項目中,13個屬重複計算,10個經雙方同意撤消,63個在1957年底建成,其餘169個留待第二個五年計劃時期繼續建設或對原協議做出修改。經與蘇方協商,中方對這169個項目在「二五」時期的執行方案做出了處理:維持原來協定的規模和進度的28項,縮小規模和推遲建設進度的90項,解除蘇方承擔的設計和設備供應義務的51項 。
蘇聯和東歐援建項目改變了過去70%左右工業集中在沿海的布局 。「156項工程」主要分布在哈爾濱、齊齊哈爾、吉林、長春、瀋陽、撫順、包頭、西安、洛陽、太原、蘭州、成都、武漢、株州等城市 。106個民用工業企業中,有50個設在東北,32個設在中部;44個國防企業有35個布置在中、西部地區,其中21個安排在川陝兩省。之所以這樣安排布局,主要是考慮到了以下因素:(1)就資源。冶金化工企業安排在礦產資源和能源充足的地區;機械工業安排在原材料產地附近。(2)有利於改變經濟落後地區面貌。(3)軍事上的需要。
關於蘇聯援華項目(或企業)的數量,統計範圍不同,得到的數據也不相同。按照中國論著,在整個50年代,蘇聯援建和提供成套設備的項目共計304項,包括1958年和1959年商定的項目 。而蘇聯論著做了更寬的統計,得到了一個比較大的數字:1950—1959年蘇聯幫助中國新建、改建和擴建了400多個工業企業、車間和其他項目,其中有100個國防項目 。海茵茨希的說法是,1950—1959年蘇聯援建近300個工業企業和其他設施,其中1/3屬於軍事部門 。根據岡察連柯引用蘇聯的統計數據,戰後蘇聯援助中國建設265個企業,建成投產的有256個,其中243個是工業企業;蘇聯提供的全部設備的約50%用於建造軍工項目 。
50年代前期,蘇聯方面成功地組織了成套設備的設計、製造和向中國供貨。在「大躍進」初期,蘇聯幾乎所有經濟區都接受了生產中國訂貨的任務。有上百個設計機構承擔了中國的設計工作,數以千計的工業企業為中國製造訂貨。
1958年9月,蘇聯部長會議通過了一項關於1959—1965年蘇聯向援建和計劃援建的海外企業提供設備及材料的輸出量的決定。按照這個決定,蘇聯將為在華援建企業提供機器設備和材料,其輸出量分別是:1958年6.5億盧布,1959年11.6億盧布,1960年10.82億盧布,1961年6.72億盧布,1962年3.42億盧布,1963年1.57億盧布,1964年0.19億盧布。
工業是技術的主要載體。為了建設蘇聯援華的工業項目,蘇方機構和人員參加了地質勘測、廠址選擇,搜集基礎資料,確定企業的設計任務書,進行各個階段的設計,提供機器設備,指導建築施工、設備安裝和調試,提供產品設計和技術資料,培養技術管理骨幹,直到中方人員掌握生產技術等。中方重視在各個環節向蘇聯學習,使得科研、設計、生產工藝和設備製造等方面的能力隨著設備和技術的引進、消化而逐步提高。這樣,蘇聯工業技術就大規模地轉移到了中國。
(一) 生產工藝和成套設備
蘇聯和東歐國家首先是提供了廠礦的設計,特別是工藝設計和相關機器設備設計、建築設計等。他們的工程設計院和對口企業承擔了援華項目的方案擬訂和論證、工程設計、圖紙和資料準備等。
表3 50年代從蘇聯東歐引進設備概況表
設備來源 設備類型 數量(項) 建成或基本建成(項) 廢止合同(項) 繼續建設(項)
蘇 聯 成套設備 304 149 89 66
蘇 聯 單獨車間或裝置 64 29 35 ——
東 歐 成套設備 116 108 8 ——
東 歐 單 機 88 81 7 ——
當代中國的基本建設》提供的統計數字是:1950—1959年引進蘇聯技術設備投資76.9億舊盧布(摺合人民幣73億元),引進東歐技術設備投資30.8億舊盧布(摺合人民幣29.3億元) 。
如果將所有進出口貨物加起來算的話,50年代蘇聯對華出口總量的95%是設備、黑色金屬、交通工具和石油產品,其中包括各種精密儀器、鋼材、稀有金屬、鐵合金、電訊電工器材、醫療器材、石油、化工原料、棉花、糖等物資,並以成套設備為主。由於製造業落後,中國每年必須從蘇聯和東歐進口大量的機器設備和其他工業產品。
到1966年,中蘇科技合作委員會開了15次會,蘇方向中方提供的資料達6536種。據1957年的中方統計,當時中方已經得到了3646種資料(表4)。 表4 1949—1957年中蘇兩國交換技術資料統計表 交換的技術資料 蘇聯給中國的(套) 中國給蘇聯的(套) 基本建設設計 751 1 機器設備製造圖紙 2207 28 工藝過程說明 688 55 總 計 3646 84
中國方面後來是這樣描述的:「到一九五九年,中國從蘇聯和東歐各國獲得了4000多項技術資料。蘇聯提供的主要是冶煉、選礦、石油、機車製造和發電等建設工程的設計資料;製造水輪機、金屬切削機床等的工藝圖紙;生產優質鋼材、真空儀器等工業產品的工藝資料。東歐各國提供的主要是工業、衛生、林業、農業等方面的技術資料。這些資料對提高中國工農業的技術水平和新產品的生產有著重大的意義。而且,在相互提供技術資料時,採取的是互相支援的優惠辦法,不按專利對待,僅僅收取複製資料的成本費用。」
1963年7月14日,蘇共中央給中共中央的論戰複信中說,蘇方幫助中國建設了198個工業企業和其他項目,向中國提供了1400多份大型企業的設計資料,培養了數以千計的中國專家和工人。該信強調,當時還在對中國的88個工業企業和項目給予技術援助 。《蘇中關係》一書指出,在10年多一點的時間裡,蘇聯實際上無償送給中國24000套科技資料,其中有1400個大型企業的設計圖 。
蘇聯技術成功地向中國轉移的關鍵因素之一,是技術人才和技術管理人才的成長。在中國和蘇聯的學校、科研院所、設計機構、企業等部門,一些青年技術人員得到了培養鍛煉。然而,高級技術人才還是滿足不了實際需要。同時,工業企業的基層幹部過弱。比如,西安的兩個航空附件廠,1957年各有職工5000名左右,裝備著現代化的設備。但是兩個廠的廠長雖然經過多年戰爭的鍛煉,但都只是小學畢業,工作上感到吃力。而工廠黨委書記一般比廠長還要弱一些 。
東歐的國家援建的目116項
民主德國援建的有:華北無線電器材聯合廠,就是現在的798藝術特區那片、北京電報大樓的鐘塔和部分通信設備。北京605廠。
羅馬尼亞和蘇聯提供的:北京有線電廠(738廠)、電子動力廠。還有北京焦化廠。
東歐國家儀錶、無線電零件等產品設計和製造技術。
表3 50年代從蘇聯東歐引進設備概況表
設備來源 設備類型 數量 建成或基本建成 廢止合同 繼續建設(項)
蘇 聯 成套設備 304 149 89 66
蘇 聯 單獨車間或裝置 64 29 35 ——
東 歐 成套設備 116 108 8 ——
東 歐 單 機 88 81 7 ——
。《當代中國的基本建設》提供的統計數字是:1950—1959年引進蘇聯技術設備投資76.9億舊盧布(摺合人民幣73億元),引進東歐技術設備投資30.8億舊盧布(摺合人民幣29.3億元) 。
如果將所有進出口貨物加起來算的話,50年代蘇聯對華出口總量的95%是設備、黑色金屬、交通工具和石油產品,其中包括各種精密儀器、鋼材、稀有金屬、鐵合金、電訊電工器材、醫療器材、石油、化工原料、棉花、糖等物資,並以成套設備為主。由於製造業落後,中國每年必須從蘇聯和東歐進口大量的機器設備和其他工業產品。
中國方面後來是這樣描述的:「到一九五九年,中國從蘇聯和東歐各國獲得了4000多項技術資料。蘇聯提供的主要是冶煉、選礦、石油、機車製造和發電等建設工程的設計資料;製造水輪機、金屬切削機床等的工藝圖紙;生產優質鋼材、真空儀器等工業產品的工藝資料。東歐各國提供的主要是工業、衛生、林業、農業等方面的技術資料。這些資料對提高中國工農業的技術水平和新產品的生產有著重大的意義。而且,在相互提供技術資料時,採取的是互相支援的優惠辦法,不按專利對待,僅僅收取複製資料的成本費用。」
表2中國從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技術引進情況
國別 成套設備項目 合計完成和基本完成 撤銷 單項設備 合計完成和基本完成 撤銷
民德 39 37 2 15 14 1
捷克 32 29 3 32 26 6
波蘭 24 22 2 7 7 —
羅馬尼亞 9 9 — 12 12 —
匈牙利 10 9 1 16 16 —
保加利亞 2 2 — 6 6 —
總計 116 108 8 88 81 7
資料來源:當代中國叢書編委會:《當代中國的基本建設(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53頁。
1956年,中國與民主德國、波蘭、捷克、匈牙利分別簽訂《關於加強科技合作和互相提供援助的協定》。在20世紀50年代,中國從東歐引進成套設備116項,完成和基本完成108項;引進單項設備88項,完成和基本完成81項。
1952年9月,中國技術進出口總公司(簡稱中技公司,英文縮寫CNTIC)成立,著名的156項成套設備全部由中技公司引進。1952年至1960年中技公司技術引進總額達41.7251億美元,1954年到1960年中技公司技術出口總額為19.437萬元人民幣。
20世紀50年代,中國政府派往蘇聯和東歐的留學生和技術工人共有2萬多人。同時,許多外國專家來華工作,幫助新中國進行經濟建設。「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聘請蘇聯專家10,800多人,聘請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專家1500人。」[9]
在1989年民主德國革命里統一社會黨最後選擇了解散警察、軍隊與史塔西,放棄鎮壓人民,而是選擇開始改革,與人民對話,最後與西德合併,完成了和平的統一。
提高了中國的田徑體育成績。
在二砂工作的東德人,曾經是鄭州西郊一道別樣的風景。
先後有67位專家和他們的48位家屬長期在鄭州生活,二砂為他們蓋了專家樓,修了游泳池和網球場。這時西郊已經建起了幾所大中專學校,到了周末,學生們不愛去「市裡」了,他們喜歡去看東德人打網球,去看舞會上東德女孩紅色的布拉吉飄揚。
過慣了苦日子、並且還在過苦日子的中國人,馬上發現東德人的不同了:他們設計的廠房和辦公用房都是「超豪華」的!二砂原企管辦主任余志堅說,當時中國正提倡「勤儉節約」,廠里認為東德人設計的建築標準太高,一層建築,沒負荷也沒震動,不需要把柱子下去幾米深!
但東德人堅持。他們認為砂輪廠在戰爭中會成為破壞的首要目標,希特勒進攻蘇聯,第一批轟炸目標就有砂輪廠:砂輪是機械工業的「牙齒」,破壞了砂輪廠是對軍工企業的重大打擊。爭論的結果是東德人佔了上風。二砂的廠房、生產工藝、產品質量最終都是按照東德標準來的,後來這個企業能成為中國砂輪行業的「龍頭老大」,或許跟這樣的建廠標準不無關係。中方在爭論中也不是一無所獲,原本設計得「特彆氣派」的辦公樓,被建得簡易了。但就這樣,二砂的辦公樓在當時的鄭州也是「超豪華」的,有屋頂花園,還有餐廳、電影院,後來「大屋頂」受批判,二砂辦公樓上的屋頂花園等被去掉。
余志堅說,儘管雙方有分歧,但那時大家對東德專家還是很佩服的,對他們也發自內心地尊敬。他們待人熱情,工作認真負責,什麼東西都手把手地教,還時常辦培訓班講課。那些專家跟中國技術人員和工人一起幹活,進行指導和監督,質量方面要求很嚴格。
陳福恆告訴記者,東德人的責任心很強,工作認真,五六十年代的工人夠勤快了,還經常被他們批評:「太懶了!交代三天了怎麼還沒幹?!」
二砂的《廠志》記載,當時東德專家提出的書面建議就達2978條,對保證工程質量、節約建廠投資都起了很大作用。土建專家西蒙與中國技術人員一起,試製成功30跨度的鋼筋混凝土屋架,節約了大量的鋼材;原設計要把廠區表層土挖去30厘米,但有專家現場查看後,認為這裡的土地從未施過化肥,無酸性,不必挖除,節省了土建費用、加快了工程進度。
或許就因為當初對二砂的這份真誠和這種責任感,多年以後,那些年已老邁的德國專家,仍對二砂有著一份特殊的情感。
當時東德專家在鄭州也生活得很愉快,他們感受到了鄭州人的熱情和友好。他們每年有一個月的假期,可以去旅遊。克魯克納迷戀上了壯闊的長江,陳福恆陪著他從武漢坐船去上海,他一路興奮不已,回來時堅持坐船逆水而上。
1959年7月,第一屆畢業生分配到全國七大砂輪廠及鄭州三磨所。1960年第二屆畢業生主要分配到鄭州第二砂輪廠,1961年第三屆畢業生也分配到全國各地。這三屆畢業生成為我國砂輪製造廠的主要技術人員。先後參加了各省砂輪廠的籌建並負責技術工作。特別是分配到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的畢業生,參與了中國第一顆人造金剛石合成研究工作。第一屆畢業生程春先發明了我國第一個金剛石鋸片,被行業稱為「鋸片大王」,榮獲國家「五一」勞動獎章並被評為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校友院興國教授成為我國著名的金剛石微粉專家,黃祥芬高工一直是我國金剛石及製品國家標準方面的制訂專家。組織參加了國家金剛石方面的系列標準制訂工作。
798藝術區發展沿革
時段
大事記
1951年
中央提出在北京大山子地區建設工廠,生產無線電電子元件,周恩來批示與東德協商援建。
1954年
東德援建專家與蘇聯專家抵達北京。
1957年
建成投產,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薄一波親自為工廠開工典禮剪綵。
1958年
黨的八大二次會議通過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掀起「大躍進」高潮,工廠響應號召舉行遊行和誓師大會。
1964年
根據第四機械工業部有關文件,原廠定名為798廠,形成上萬個品種的電子元器件產品體系。
20世紀90年代
798廠由以生產為中心的車間到分廠制承包經營,再到股份制改造。
2000年
798等單位整合重組為北京七星華電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部分房產被閑置了下來。為了使這部分房產得到充分地利用,七星集團將這些廠房陸續進行了出租。
2002年
隋建國、劉索拉、於凡等藝術家開始進駐798,建立工作室。
2003年
美國人羅伯特在798開設八藝時區書店。
2005年
798成為北京政府首批授牌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之一,到該年,共有一百多位藝術家和三百多家私營藝術機構進駐798藝術區。
798藝術區(ArtDist)位於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街道大山子地區,故又稱大山子藝術區(英文簡稱DAD-Dashanzi Art District),原為原國營798廠等電子工業的老廠區所在地。如今798已經引起了國內外媒體和大眾的廣泛關注,成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標。
此區域西起酒仙橋路,東至酒仙橋東路、北起酒仙橋北路,南至將台路,面積60多萬平方米,因當代藝術和798生活方式聞名於世。藝術區的名字是由北京國營電子工業老廠區的名稱沿用而來。在798藝術區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798共識,因此,798也指這一藝術區引申出的一種文化概念,以及LOFT這種時尚的居住與工作方式,簡稱798生活方式或798方式。
北京798藝術區所在的地方,是新中國「一五」期間建設的「北京華北無線電聯合器材廠」,即718聯合廠。718聯合廠是由周恩來總理親自批准,王錚部長指揮籌建,前蘇聯、民主德國援助建立起來的。
1952年,聯合廠在京郊毫無工業基礎的酒仙橋地區籌建,1954年開始土建施工,1957年10月國家領導參於了開工典禮並宣布開工生產。[1] 其速度之快在建國初期是罕見的,它凝聚著老一代領導及建設者的辛勤勞動。在酒仙橋地區,與718聯合廠同時籌建的還有774廠、738廠,這三個廠的建成,不但改變了酒仙橋地區的面貌,而且在中國電子工業史上形成了大發展的開頭,這一先頭作用永遠載入了中國電子工業發展的史冊。718聯合廠建成後對國家的經濟建設,特別是對電子工業的建設、國防建設、通信工業的發展做出過卓越的貢獻。
1964年4月,四機部撤消718聯合廠建制,成立部直屬的706廠、707廠、718廠、797廠、798廠及751廠。
718聯合廠是國家「一五」期間156個重點項目之一,是社會主義陣營對中國的援建項目之一。由於在這個陣營中電子工業的領先地位,東德被賦予了建設聯合廠的重任。當時,東德副總理厄斯納親自挂帥,利用全東德的技術、專家和設備生產線,完成了這項工程。因為東德不存在同等規模的工廠,所以厄斯納組織了東德44個院所與工廠的權威專家成立一個718聯合廠工程後援小組,最後集全東德的電子工業力量,包括技術、專家、設備生產線完成了這項帶有烏托邦理想的盛大工程。718聯合廠的首任廠長李瑞在回憶文章里說:「我看過德國20多個廠,其中沒有單獨一廠具有如此規模的。據我所知,在蘇聯和社會主義其他陣營的國家中,此類規模的工廠也實屬罕見。
2000年12月,原700廠、706廠、707廠、718廠、797廠、798廠等六家單位整合重組為北京七星華電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七星集團是北京市及電子城園區最早一批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由於對原六廠資產進行了重新整合,一部分房產被閑置了下來。為了使這部分房產得到充分地利用,七星集團將這些廠房陸續進行了出租。
2002年2月,美國人羅伯特租下了這裡120平方米的回民食堂,改造成前店後公司的模樣。羅伯特是做中國藝術網站的,一些經常與他交往的人也先後看中了這裡寬敞的空間和低廉的租金,紛紛租下一些廠房作為工作室或展示空間。「798」藝術家群體的「雪球」就這樣滾了起來。由於部分廠房屬於典型的現代主義包豪斯風格,整個廠區規劃有序,建築風格獨特,吸引了許多藝術家前來工作定居,慢慢形成了今天的798藝術區。
代號為「005工程」的北京電報大樓由中國建築設計師林樂義主持設計,在蘇聯、民主德國的援助下,工程於1956年4月21日開工,1958年9月21日竣工。
主要通信設備由當時的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引進,塔鍾及其相關部分的設計、製造和安裝,得到了當時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專家的幫助。電報大樓啟用時,當時的郵電部長朱學范親臨剪綵。
在「一五」期間,北京玻璃工人在黨的領導下積極生產,主人翁精神得到極大發揚。在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中,協助政府實施對私人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把130多戶小廠組合成四個公私合營玻璃廠;在生產上爭創一流,積極從國外進口先進設備,完善對舊設備的改造;在「趕超先進」強烈意識驅使下,玻璃行業與祖國一同成長。到1957年底,北京市玻璃廠有職工 1653人,工業總產值598.9萬元;擁有12座熔爐、3台手工制瓶機,年產玻璃3400噸。
北京市玻璃廠在廠長肖秧的領導下,不滿足現狀,立足本廠,放眼祖國發展需求,審時度勢,大膽提出採用國外先進技術建新廠的設想。當年9月建新廠計劃任務書上報,12月6日得到市人民政府地方工業局批複。即著手籌備有關事宜,肖秧和賈循德同志先期赴東德考察,後續派出全套各工序12名同志撲東德學習玻璃製造先進技術,從此開始了建立現代化新玻璃廠的征程。
1958年由民主德國援建的北京市玻璃廠新廠在東郊建成,是當時亞洲最具規模玻璃工業企業。新廠的建成為北京玻璃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投資2500餘萬元,佔地31.53萬平米,為解決原料運輸,院內鋪設總長為981.6米的鐵路專用線,廠里裝備了由民主德國引進的包括配料系統、池爐座、坩堝爐、室式退火爐、丹那式水平拉管機、制瓶機、刻度機、手研磨機、外圓磨床等近90台先進生產設施。使北京市玻璃廠的機械化程度提高60%。新廠建設大大改善了生產環境,無論是生產工藝、還是生產能力、產品質量、均居全國首位,時稱「亞洲一流」。 《北京日報》報道說,「新建北京市玻璃廠開始試車,……隨後陸續建成了六零三廠、六零五廠,朝陽區九龍山西大望路21號後來發展成為北京玻璃總廠、玻璃集團公司本部所在地,成為北京玻璃工業的神經中樞。
羅馬尼亞和蘇聯提供的:北京有線電廠(738廠)、電子動力廠。還有北京焦化廠。
西安儀錶廠創立於1954年,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156 項重點工程後續項目中由原民主德國援建的新中國第一個大型儀錶廠,1960年正式投產。是國內最大的綜合性工業自動化儀錶與裝置製造企業之一。
華北製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最大的製藥企業,位於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公司的前身華北製藥廠是中國 "一五"計劃期間的重點建設項目,由前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工程中的抗生素廠、澱粉廠和前民主德國引進的藥用玻璃廠組成,1953年6月開始籌建,總投資7588萬元,1958年6月全部投產。
在前蘇聯援建的156個項目中,第一機械工業部有21項,原民主德國也援建了我們2個項目,另引進捷克斯洛伐克製造技術自行設計了上海三大動力設備廠,這就是上海鍋爐廠、上海汽輪機廠、上海電機廠。
前民主德國、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等6國援助我國的工業建設項目為68項;另有一說法為計劃援建108項,「一五」開建64項,1957年建成27項。
李志寧《大工業與中國》:第三章 大工業經濟體系終於覆蓋中華大地
北京的798就是東德援建的 中國電子工業的開端 那些廠房真是不惜血本,建築質量很棒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