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果兔子在努力奔跑,烏龜該怎麼辦?


謝邀。

爭取活得比它久。


蟹妖~

我首先猜測題主想問問題類似於,那些天資聰明的人都在努力,那麼資質平平的人到底要怎麼生存。

那麼這個問題問的太大了,我一瞬間想起來好多,語無倫次的,那就寫點自己的感想吧,就不抖機靈了。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這樣,無數的兔子都在努力奔跑,但是好在世界足夠仁慈,給烏龜留下了足夠的生存空間,而且實際上烏龜和兔子都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因為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烏龜只有兔子,那麼兔子當中跑的稍微慢一些的,就會被當作烏龜,只有跑得快的那些,才有資格繼續做兔子。

而且另一件好事就是,在生活里,目標不是一維的,而是多維的,說白了就是成功的概念並非只有一個,可以獲得成功的途徑以及最後的終點,在客觀上也不是唯一的,而是極為多樣化的。其實所有活在世界上的人最終的追求都是自我價值的實現,對於自我價值的認定,生活在社會中的人會受到普世價值觀的影響,比如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認為獲得財富權力聲望是好事,但是實際上又不那麼絕對。有得必有失是真理,但是又不能過分的強調,就好像萬萬不能告訴窮人不要設法致富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因為獲得財富會有獲得財富的煩惱一樣,但是反過來,確實是烏龜有烏龜的生活,兔子有兔子的生活。

這些真的都是難以說明白的問題,因為人人生而平等這句真理到目前為止還僅僅停留在人格層面,現在的社會甚至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都尚且做不到,而如果在跨階層時強調,又好像是在意淫。這種事情想多了總是讓人變得悲觀,就好象我就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我也許靠個人奮鬥,有那麼一線希望將自己變成馬雲,但是就算是馬雲,也沒有嘗試過真正趙家人的生活,換句話說,就算你是一隻跑的很快的兔子,也會有那麼一些兔子永遠跑在你的前面,過著天方夜譚般的生活,相對於那些兔子,落在身後的就都是烏龜,那麼烏龜就該放棄奔跑了嗎。

其實並不是,誰都知道自我定位的重要性,其實實現自我就是到達終點,至於終點的位置不同,人與人的起點都不同,誰又有資格嘲笑誰。兔子奔向草原,烏龜奔向池塘,也許有那麼一段路互相重合,就好象這二位在賽跑,但是最終他們到達的終點,一定不是同樣的。

所以我的觀點是,大家都努力生活就行,別去羨慕別人家的生活,也別輕易評判。

但是如果智力正常,起點比較大眾,沒有生在不適合人類居住的一輩子走不出的荒漠大山中,沒有因為地理或者文化的因素與文明世界有所阻隔,這樣一隻烏龜,如果根本沒跑倒也罷了,如果真的認認真真奔跑多年,仍然混跡於社會最底層,那也許真得想想自身的問題,懷疑一下人生了,除此之外,真別想那麼多。


不比誰跑的快,比誰活的久


烏龜應該開車,老司機開車咯。。。。


烏龜找個小動保讓小動保去終點放生它,小動保會跑的比誰都快


若你是烏龜,何必一定要跟兔子賽跑?

先問問自己,我跑過所有烏龜了嗎。


沒有人在任何方面都是烏龜,換句話說任何人總會有兔子的一面。你要做的是找到你兔子的一面,把它發揮到極致。於是你就成了烏龜們眼中的兔子。


烏龜可以選擇傍上一個人。

他可以有車有房有獵槍。

只要烏龜長得可愛就好。


請教香港記者


我應該說謝邀嗎……話說為什麼要叫我……

如果這個比賽一定要進行,那就努力跑吧。我想在原來的龜兔賽跑版本里,烏龜也並不知道兔子會半路睡覺吧……他不也是努力跑著嗎……其實烏龜也明白,輸是必然的,贏是偶然的。

哪怕因為物種的原因一定會輸,烏龜已經接受了這個挑戰,就一定要進行到底呀……況且烏龜輸了,那是理所當然的,贏了才是大新聞。

在現實中,可能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景,自己是那隻烏龜,而其他兔子「比你厲害還比你努力」。這種情況,也並不是你不努力的理由對吧。我也有當烏龜的時候,這時我一般會唯物的看待結果,唯心的看待自己的努力和收穫。這樣就不會因為很可能來臨的失敗而放棄努力,也不會在失敗真的來臨時過於氣餒和自責。

其實我自己吧,一般什麼對我,對我們的未來有好處,我信什麼(導致我現在有點過於理想主義了:/)。題主只加了哲學標籤,估計是想獲得這方面的答案吧。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微小的幫助,並且期待其他更好的答案能幫到您:)


烏龜就該努力游泳啊,烏龜付出百分之200的努力去奔跑都不如付出百分之20努力的兔子跑得快,不如去游泳,找自己適合做的事情嘛


關烏龜什麼事呢?烏龜是烏龜,兔子是兔子 對吧。


烏龜應該抄水路!!!


安心在池塘里吃泥巴就好。


如果兔子在努力奔跑的話,那烏龜去努力游泳不就好了


烏龜找准目標,估算好自己的風險控制能力。(比如從老虎洞里穿過去)。

然而,為什麼烏龜不去找烏龜賽跑呢?為什麼烏龜不找蝸牛賽跑呢?為什麼烏龜要跑呢?


關烏龜個鳥事啊!

兔子是兔子,烏龜是烏龜;兔子有兔生,烏龜有龜生;兔子跑得快,兔子不吃烏龜,故兔子跑得快與烏龜有何干?


推薦閱讀:

邏輯學中「外延」與「內涵」是什麼意思?
人的一生該怎樣度過?
在不危害他人和社會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有權自由選擇生活方式而不受指責嗎?
為什麼道教文化的精髓發揚不廣?
讀現代科學出現以前/初期的哲學作品怎麼能拋開自己受到的自然科學教育的影響?

TAG: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