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削是比貧困更不能容忍的嗎?

剝削是貧困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全部。什麼時候可以容忍剝削,什麼時候又要消滅剝削?


兩者都不能容忍。貧困是剝削必然產生的結果,剝削則是貧困的原因。轉載一篇能解釋的比窩清晰的多的文章。。。

 財富與勞動相分離是資本和勞動進行交換的必要規律,這種分離就是工人的絕對貧困。馬克思指出:「工人的絕對貧困……無非是說,勞動能力是工人唯一能出售的商品,工人只是作為勞動能力與物質的、實際的財富相對立。」 絕對貧困是指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勞動與財富的分離,即勞動者被剝奪了包括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在內的一切物的財富,而勞動與生產資料的分離是勞動者的生活資料被剝奪的根源所在。絕對貧困指工人所處的除了擁有自身的勞動能力以外,其他一無所有的狀況。馬克思認為,無產階級的絕對貧困表現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基本階級的對抗關係。「被剝奪了勞動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勞動能力是絕對貧困本身。」 勞動能力由於被剝奪了勞動資料即被剝奪了通過勞動佔有自然因素所需的物的條件,它也就被剝奪了生活資料。

  所以,僅僅考察生活質量範圍的貧困狀態,而忽視生產資料佔有上的貧困狀態,這既不符合馬克思關於絕對貧困的原意,也不符合馬克思一貫的立場和分析方法,更不符合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現實。從無產階級的勞動從屬於資本這一前提出發,只要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無產階級的勞動從屬於資本,那麼絕對貧困就一直會存在。絕對貧困是一般性規律,但該規律的表現形式是具體的、多樣的。「絕對」一詞一般是講無條件的意思,指不受任何限制。這裡的絕對貧困其實也是有條件的,即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制度框架之下。在資本主義制度條件下,無產階級貧困化是絕對的,它是一切客體都完全被剝奪的勞動的可能性。

  馬克思曾經指出:「不管工人的報酬高低如何,工人的狀況必然隨著資本的積累而日趨惡化。」 這句話經常作為闡釋馬克思關於絕對貧困的觀點而被引用。但是,這句話似乎是不可理解的,為什麼報酬高時也必然隨著資本積累而日趨惡化呢?在馬克思看來,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是價值增值過程和生產關係再生鞏固過程的統一。馬克思在這句話的前面曾說:「一切生產剩餘價值的方法同時就是積累的方法,而積累的每一次擴大又反過來成為發展這些方法的手段。」 生產剩餘價值的方法無非是使用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方法和延長勞動日或提高勞動強度的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方法,也就是加強剝削從而獲取更多剩餘價值的方法。工人的報酬即使提高了,勞動者對於資本的隸屬關係進一步加深,並逐步從「形式上的隸屬」發展到「實質上的隸屬」。

  馬克思在《剩餘價值理論》一書中評價李嘉圖時指出:「他更應該理解,僅僅以剩餘價值為目的的即以生產群眾的相對貧困為基礎的生產形式,絕不能象他一再說明的那樣,是財富生產的絕對形式。」 從馬克思的這句話來看,工人的相對貧困是指在以剩餘價值為目的的資本主義生產的條件下,工人必須把自己創造的價值的一部分無償地交付給資本家佔有。馬克思所說的相對貧困是從以剩餘價值為目的的生產所決定的分配關係的角度考察的。資本主義生產是「以剩餘價值為目的即以生產者群眾的相對貧困為基礎的。」

  在馬克思關於無產階級貧困化的理論中,絕對貧困與相對貧困並不是位於同一層次上的兩個相對立的概念。絕對貧困是指工人除了擁有自身的勞動能力以外,並不佔有其他生產資料;而相對貧困是指資本家無償佔有工人在剩餘勞動時間中創造的價值,而工人只得到他的勞動力的價值。絕對貧困與相對貧困之間的關係,就是生產和分配之間的關係。生產決定分配。生產出來的產品構成了分配的客觀對象,它決定了分配的內容。同時,在生產過程中,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結合方式決定了收入分配的特定形式。「有了這種本來構成生產的一個要素的分配,產品的分配自然也就確定了。」

  在馬克思看來,生產與分配兩者——而不僅僅只有分配——都具有歷史性。生產性的分配推動再生產的正常運行。絕對貧困指向的是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而相對貧困指向的是資本主義的分配關係。前者決定了後者,生產資料上的一無所有決定了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被無償佔有,絕對貧困是相對貧困的根源;後者反過來強化了前者,資本家無償佔有剩餘價值的分配,結果進一步加深了勞動力與財富的分離,相對貧困是絕對貧困的積累和再生。

……

 從1950-1990年,美國的利潤份額(利潤額在國民收入總額中所佔的比重)年均下降率為1.9%,從1950年的24%下降到1990年的12%。除了1961-1964年和1982-1985年這兩個時期之外,利潤份額一直在下降。相反,工資份額在戰後時期相對穩定,工資份額從1953年的57%攀升到1970年的61%,而後緩慢下降,至1990年時工資所佔份額為60%。 但是,利潤率和利潤份額的下降並不意味著利潤總額的下降。「在衰退和復甦時期,根據通貨膨脹而調整的資本收入增長了32.2%,而真實補償(工資與福利收益)卻只有1.2%。這樣,自2001年第一季度以來,公司部門真實收入增長的主體(84.6%)是資本收入。」

  從2001-2004年,當上一個經濟周期結束、衰退開始以來,美國的公司利潤增長了62.2%。在戰後以來所經歷的其他復甦期的同一時點,這一數據的平均值只不過是13.9%。而勞動補償總額(薪水與僱員福利的總和)僅增長了2.8%,遠遠低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歷史平均記錄值9.9%。 美國非工業工人的真實小時工資在1972年達到頂峰,而在2006年跌落至1967年的水平。工資和薪水支出佔GDP的比重從1970年的53%下降到2006年的46%。

  收入與財富的不平等不斷擴大,這會產生出資本主義長久以來未能解決的難題:積累的過程取決於工資的不斷降低,而它最終卻要依賴以工資為基礎的消費來支持經濟增長和投資。依靠國內借債消費的刺激來解決由收入差距擴大所造成的過剩危機,成為推動美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之一。對那些位於中等收入水平的家庭來說,債務負擔已經達到了1995-2004年間的最高水平。自1995年以來,這類家庭的借貸服務支出占其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提高了4個百分點,比其他收入集團要高出20%。最高收入水平的家庭債務負擔自然是最低的,不及可支配收入的10%。

  所有這一切都表明了家庭債務分布的階級性,經濟壓力更多地是由低收入階層、工人階級家庭來承擔的。激增的家庭債務負擔為拖欠和破產打下了鋪墊。低收入群體的債務負擔,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相對貧困的一種新的表現形式。美國居民消費債務占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已經從1975年的62%上升到2005年的127.2%,增長了兩倍多。 尤其是2005年的數據已經超過了100%,這表明即使不追加任何新的消費,消費債務就已經超出了可支配收入能夠支付的範圍。如果繼續借債,以債償債,那麼消費債務與可支配收入之間的缺口可能會越來越大。

  美國經濟中的總體私人債務從1970年佔GDP的110%增加到2007年佔GDP的293%(包括公眾持有的政府債務在內的債務總計從1970年佔GDP的150%增加到2007年佔GDP的346%)。周期性信用危機使得金融動蕩越來越明顯。債務的增長如同毒癮一樣,為了得到相同的刺激效果,人們需要越來越多的毒品,而主體的身體狀況卻在緩慢惡化。在20世紀70年代,每新增1美元的債務就能使美國的GDP增加60美分,而在21世紀的頭十年里這一數據下降到20美分。

  但是,剩餘價值已經不僅僅為資本家階級一方獨佔了,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除了利潤分享制之外,當代發達國家剩餘價值分配關係的變化,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知識和才幹作為複雜勞動的獨立形態獲得了一部分剩餘價值,如經理股票期權制等。第二,剩餘價值的一部分轉化為企業的法人財產,不再屬於哪一個個人,其支配和使用都服從於出資者的整體意志和利益。這部分轉化為法人財產的剩餘價值更具有較多的社會佔有性質。第三,國家以社會利益代表者的身份佔有的剩餘價值越來越多。

  國家稅收既有來自勞動者,也有來自資本家剩餘價值的,這為政府履行社會職能提供了經濟條件。而這一部分國家佔有的剩餘價值中有一部分通過轉移支付的方式轉讓給社會所有,保障了普通勞動者的利益,有利於社會公平的實現。這些情況從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資本和勞動的關係,提高了工人的物質生活水平。部分剩餘價值以各種形式對勞動者的返還,為勞動者獲得勞動的物質條件提供了可能。教育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勞動素質和勞動層次的提升,使勞動者有可能憑藉人力資本的積累而實現階級流動。這兩種情況都有利於打破少數有產者對資本的壟斷。勞動有可能直接成為資本——勞動力資本,可能直接支配物質資本,這種趨勢為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歷史必然性提供了新的佐證。

  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無產階級的貧困從經濟因素的貧困逐漸轉向非經濟因素的貧困,如人格的不健全、人性的異化、階級意識的喪失以及各種心理危機的存在等,其中最主要的表現形態就是人對資本的全面依賴。資本在世界範圍內同勞動的對立,無產階級不僅在形式上局部地、而且從實質上在全世界範圍內全面依賴於資本。伴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球擴張,馬克思所說的絕對貧困和相對貧困也經歷了一個全球化的過程。在全球化進程中,資本流向世界,而利潤流向西方。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勞動者不再擁有他們的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除了自己的勞動力以外一無所有。

  在當代,一國範圍內的貧困和全球性貧困都與過去生產力水平落後時期的貧困不同,它是生產力獲得高度發展後的富裕社會中的貧困。這種富裕中的貧困問題被認為是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最勤勞的工人階層的飢餓痛苦和富人建立在資本主義積累基礎上的粗野的或高雅的奢侈浪費之間的內在聯繫,只有當人們認識了經濟規律時才能揭露出來。」 在過去、現在或將來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只要存在勞動者和生產資料之間的分離,那麼馬克思所說的絕對貧困和相對貧困就必將存在。

——胡瑩. 當代資本主義社會還存在「絕對貧困」嗎?[J].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11(6):76-82.


首先要認識到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剝削是在資本主義社會導致貧困的根本原因

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 經濟繁榮 人類把蛋糕做大了 總體生活水平提高 順帶把中下層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拉高了 那時候鬥爭意識薄弱的人們就可以容忍剝削 生產過剩 工廠企業裁員 物價飛漲 人民購買力不足 人們都活不下去的時候就想消滅剝削


自由競爭導致勝利和淘汰,競爭不過的企業可以被淘汰,競爭不過的人不能淘汰,還得讓他們「自由」著,久而久之競勝的人少了,被淘汰的人多了,剝削也就變得越打露骨,越發不可容忍,革命便近了。除非把整個社會弄得像大清、晚明和古印度一樣,國家每戰必敗,社會一盤散沙,人民醉生夢死,倒是防止革命的不二法門。


推薦閱讀:

台灣有沒有共產黨?可不可以建立台灣共產党參與台灣選舉?
在中國共產主義者可以加入什麼組織團體?
鐮刀鎚頭標誌是如何誕生的?有什麼含義?
到底什麼是剝削?
小白領(尤其是剛畢業掙得還不少學生)的階級算什麼?

TAG:社會主義建設 | 馬克思主義 | 共產主義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