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項目實現職業化和市場化可能要面臨哪些困難?

劉國梁最近的發言表示,「雙軌制」是當前狀況(舉國體制+職業化),乒乓球將來目標是真正全面的職業化。。

為什麼美國職業體育的路子對我們借鑒性不高?要想實現乒乓球職業化市場化可能會面臨什麼困難呢?


全篇扯淡,還有放飛自我的跑題。

國家隊運營:中央財政買單,央企國企還有器材商贊助,沒毛病,繼續保持。

市場化——消費

職業化——造星

------------------------------------------------

市場化

購買服務:球館打球、技術輔導、付費觀看比賽等等

購買器材:球拍、球、球衣、球鞋、周邊

目前乒乓球市場規模和產值都不大。即使奧運後這波圈粉,少數迷妹可能買了冠名球拍、還有追比賽、買雜誌等等,其實並未使乒乓球產業增加收益。怎麼能增加收益呢?首先必須有一定數量的,打球並喜歡看比賽的乒乓球愛好者來支撐;其次這些愛好者中要有一定比例願意花錢

但乒乓球運動的門檻很低,對場地、器材要求又不高。為了健身打打球,在小區乒乓球台穿普通運動鞋,買個不太貴的球拍也照樣可以打。付費看比賽?就目前這偏僻的比賽地點,落後的現場設施,乏味的解說、滯速卡頓的畫面,有人願意看已是謝天謝地,還想賣上價,那是天方夜譚。

*插一段(跑題),我覺得乒乓球比賽至少要有3個機位,現場至少要有2個大屏幕。比如東面觀眾對著的大屏幕播放西側機位的實時畫面,西面觀眾對著的大屏幕播放東側機位的實時畫面;還有一個從上方拍攝的機位兼具鷹眼功能,用於判斷爭議球,更重要的是給觀眾展示精綵球的弧線以及旋轉。精綵球可在2個屏幕同時播出,原速(機位1)、慢速(機位2)、超慢速(機位3)各來一次。

要賺錢呢,要能提供多樣化、差異化的選擇。也就是面向運動健身群體、技術愛好者器材發燒友、狂熱追星族等等以及兼具多種需求的不同消費者,能提供不同的服務和商品。有需求就有市場,但需求怎麼來的?這又需要職業化,需要造星。

------------------------------------------------

職業化

因為乒乓球之前體育賽事除了奧運會我只關注過喬丹時代的NBA,就以NBA舉例吧。當然NBA是非常成功的案例,從它的性質應該拿乒超來比,但乒超?恩,還是瞎比吧。

1.聯賽:籃球是5vs5,乒超也是打團體賽。其實可以熱血,但只有幾個豪門有戲,缺少懸念。現在的乒超沒有盈利途徑,幾乎是贊助商用愛發電;也沒有類似選秀的機制可以讓弱隊鹹魚翻身。

2.全明星賽:乒乓球曾經有直橫大戰、大王者杯,現在沒有了。就算曾經有,直橫大戰就打一場團體賽,大王者杯就是打個淘汰賽,有意思嗎?有懸念嗎?

3.扣籃大賽,就算對應花式乒乓吧,只在交流活動上進行表演,沒有「賽」。

一直以來,乒乓球比賽形式十分單調、僵化。為什麼單調僵化?因為只追求世界冠軍

*插一段,乒乓球比賽可以這樣搞嗎?(繼續放飛)

1.花式乒乓大賽:可以採取評委打分

1.1 分為單人表演賽和雙人表演賽;

1.2 可以設置規定動作、自選動作;

單人表演規定動作——擊中指定目標,落入指定位置、拐出指定弧線等等

雙人表演規定動作——轉圈、超遠對拉等等(上桌還是列為自選吧XD

1.3 我覺得單人花式乒乓必須包含反彈要素,至少彈一次,也可以要求必須通過發球實現。

(如果純粹擊球直線打中目標,不經反彈也沒有弧線,不能體現乒乓的特徵。)

2.全明星對抗賽:國家一隊+世界前50有資格報名

2.1 根據報名情況,確定最終參賽名單,只能10人或20人;每組必須包含一個削球(或直拍)、一個左手、三個不限;10人蔘賽則世界排名最高的2人不能在同一隊;20人蔘賽則世界排名最高的4人必須各帶一隊;

2.2 分組後有30分鐘交流時間,每組選出一個主將(主將為1號,其他隊員分列2-5號),兩個雙打組合;比如A隊雙打1是25、雙打2是34,B隊雙打1是24、雙打2是35,報給裁判;此時可串場採訪;

2.3 兩隊交戰

2.3.1 兩方主將互看分組名單,無意見,則按名單順序進行三場比賽;

A雙打1(25) vs B雙打1(34)

A雙打2(24) vs B雙打2(35)

A1 vs B1

2.3.2 兩方主將有任何一方決定大亂斗,則採取大亂斗形式;

裁判從2-5中抽出2個數字,對照手中名單,確定兩隊的雙打1;未抽到的即雙打2;

2.4 雙打比賽3局2勝、單打比賽5局3勝(隨便吧,看時間);三場比賽每局具體比分累加為最終成績,分高者勝利(或晉級)。

因為統計的是每局比分,所以勝負只是一時,不到最後一刻依然不知道結局。(甚至科龍大戰52次中還有4次是負方得分更高。)大亂斗很有趣,以總比分定輸贏也能帶來足夠的刺激和懸念。

跑題完畢,說回造星。不是只有大滿貫、世界冠軍才能成為乒乓明星,有豐富多彩的比賽形式,會促進各種類型明星的產生,就會激發各種類型的需求。職業化和市場化會互相促進,形成良性循環。但無論怎樣嘗試,如果代價是國家隊競技水平的下降,這是絕對無法接受的!萬事開頭難,謹慎選擇,大膽邁步,國球加油!


不請自來 這個將來的目標可能會很遠

中國女網的職業化經過了幾代人的努力才有了當年李娜鄭潔彭帥晏紫單飛的成果 那個時候網管中心的領導提出的條件是單飛要有成績做保障 現在看來是成功的 李娜拿下兩個GS 成為中國最具商業價值的運動員 鄭潔兩次大滿貫四強 單打最高排名前十五 彭帥登頂過女雙世界第一

脫離體制後李娜的成績也印證了她提出單飛時最為強有力的理由:國家隊的教練和訓練不能讓她提高成績

那麼問題來了 以上這些成績 都不能和我國乒乓球運動員的戰績相比較

如果說網球運動員脫離體制是為了提高成績 那麼乒乓球運動員脫離體制很有可能會破壞一直以來的訓練系統 造成成績的下滑 四大滿貫賽場上中國球員輸了球央視解說還幫著找理由呢 萬一真職業化之後丟了斯韋思林杯 無論是否與職業化本身有關 國乒必定遭人詬病

體制內外的運動員所面臨的差異有很多

舉一個例子 球員與教練的關係

舉國體制內球員與教練是師徒關係

職業球員與教練是合作關係 甚至是僱主與僱員的關係 我花錢來請你指導我就是你的老闆 有一天我對你不滿意可以隨時把你炒了 而一些大牌教練也會選擇球員 這個時候 高工資往往比師徒情更好用

中國乒乓球隊的教練 恐怕就很難選擇了 畢竟沒有第二個劉國梁秦志戩肖戰

職業化之後 球員所要面對的不止是如何打球 還有打理團隊 拉商業贊助 畢竟那麼多人都指著一個人發工資

可能外國的乒乓球運動員職業化會更加容易 畢竟有更大的上升空間 而中國乒乓球運動員的職業化 道阻且長

無論如何 祝國乒長虹

知乎首答 亂七八糟地說了點 希望能拋磚引玉


美國職業化道路只對那些有足夠多關注和贊助的項目有用,像乒乓球這種,以目前的那點贊助和獎金,不靠國家養,真是靠自己養自己,還要養教練,陪練,訓練條件,醫療,各種參加比賽的旅途費,是沒戲的,一個公開賽冠軍就幾千刀到2w左右,ATP規定最低級別的網球比賽只要參賽就有4.5w刀獎金。。。本人在美國,長期觀察發現一件有意思的事,在美國乒乓球國家隊基本上都是高中生,一上大學就不打了,因為沒錢途。。而且更扯的是,每次選拔出來的國家隊運動員,連那些在美國當教練的前國內省隊的都打不過…


不請自來。國乒之所以有數量最多的高手,有最優良的年齡層次,有常年霸佔世界前幾名的頂級選手,與舉國體制的功勞是分不開的,這也是劉指導的意思。

舉國體制和職業化的最顯著區別:舉國體制國手不必擔心自己的生活,更確切的說,不必擔心經濟問題,一心一意專註於乒乓球就OK;而職業化例如網球,自己除了訓練,比賽,還要負擔起整個團隊(教練,醫療團隊,營養師等等),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是小「老闆」,各種經濟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當然了,職業化也有好處,像繼科這樣傷病頗多的明星球員,可以自由地,選擇性的參加比賽;請更優秀的康復師來治療傷病等等。

之前也說了,舉國體制內,主力隊員,一隊,二隊,省隊,一層層的,大家的水平是整體提升著的,都在進步,都在儲備人才。職業化里,有次次一輪游的不知名選手,也有拿gs拿到手軟的費天王之類。

舉個不恰當的栗子:舉國體制好像高中,職業化就像大學。高中讓大家的水平整體提升,個別智商高的考上清北之流;而大學不可否認產生了大量學渣,但也有著早已甩開別人的大神們。

另外,網球的比賽獎金是乒乓球難以企及的,如果乒乓球什麼時候也有了網球那樣高的利益誘惑,那場面(手動滑稽)。

說的有點碎,但總的來說,國乒職業化,會伴隨著極大的風險,甚至丟掉幾次大賽的冠軍;也可能讓其他國家打了雞血似的對國乒造成更大衝擊,讓乒乓球這項運動真正地「有懸念」起來,再度回到悉尼奧運會孔令輝決戰老瓦的時代╮(╯▽╰)╭


不請自來。未來幾年我國的多項體育項目都會迎來發展的蜜月期,乒乓球極有可能成為其中之一。為什麼說極有可能呢?這就要從體育項目市場化的本質出發,其實說白了市場化也就是一定程度的去國有化,當然這其中有個度,如何平衡好市場化與國有化的關係,是每個力求發展的體育項目必須面對的問題,項目不同情況不同。

乒乓球作為我國的國球,無疑在過去的數十年間為我們帶來了榮譽贏得了面子啊,乒乓球的興盛雖與我國人民身體條件有著極大的關係,卻也與國家的大力扶持是密不可分的。

正是這種客觀事實造成了乒乓球如今的局面,他是所有項目中的太子,做的好是理所應當,做不好圖惹謾罵。保得住位子的日子是如履薄冰,保不住位子,會有那麼一天,那也得是皇上說的算啊。

當然,可能沒有體制外的圈子,但總有不在圈子裡的人。

不破不立,當是正解。


個人感覺大家是不是有些過度理解劉國梁的話了?結合馬龍的轉發,我覺得意思只是讓乒超聯賽更「職業」一些。

中國乒乓球強大就強大在整個團隊上吧,如果所有人都像李娜那樣單飛,肯定是要完蛋的。什麼地方可以有中國隊那樣水平高、類型多的陪練,有專業的技術分析團隊呢?沒有舉國體制,高水平運動員無法專心打球,而中低水平的運動員會甚至無法進行訓練。


推薦閱讀:

馬龍是不是比張繼科成績更好?張繼科是不是比馬龍更紅?
如何看待2016年里約奧運會之後國乒球迷現狀?以及對國乒未來的影響?
如何看待中国男子乒乓球队夺得 2016 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团冠军?
男乒許昕到底什麼水平?
如何看待2017世乒賽許昕止步四強?

TAG:乒乓球 | 丁寧 | 張繼科 | 馬龍 | 劉詩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