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為什麼科舉制與新式學堂存在矛盾?

例如我們現在的學校教育就相當於新式學堂;我們現代的公務員考試一樣,是由科舉制演變發展過來的,公務員考試基本內容不外乎學校所學知識。我查詢的資料分析的是科舉制是以文章取仕,而新式學堂則學習文史意外的理工知識,所以存在矛盾;但是為什麼不像現代一樣,改革科舉制的考試內容,然後與新式學堂相匹配,達到兩者相互促進的作用;(再比如西漢漢武帝實行獨尊儒術政策時,設立太學學習儒學,建立察舉制以孝、廉取仕。)。實在是想不通為什麼科舉制與新式學堂存在的矛盾的的尖銳之處。


以下內容來自走向共和35集

清末新政一開始,的確和題主想的一樣。在舊的選官制度裡面加入了新學,結果你看新學舊學直接的芥蒂。

袁世凱搞新政,急需技術人才。於是


只要是還存在科舉制,最精英的家庭的成員就不會去念新式學堂,而是繼續走科舉之路;為了引導精英家庭的成員走新式學堂之路,清政府就將學歷與科名掛鉤,標準是:小學——秀才;中學——貢生;高中——舉人;大學——進士。

用這個來彌合新舊學制之間的差距,讓舊學人士可以向新學靠攏。在些制度之下,舊學的人士就可以依據其自身取得的功名或准功名情況來選擇進入新式學堂深造。比如如果過了科舉中的府試,那就可以從小學5年級讀起。如果有秀才功名,就可以直接去讀中學,或者去念當時的法科速成校。或者直接去考各種官職,之前貢生以上才有官職考試,廢科舉以後,放寬到了秀才一級。

還有一點,就是清朝不得不將學歷與科名掛鉤的歷史背景,這就是八國聯軍侵略之後,列強的要求之一,就是禁些諸多地區的科舉考試。1901年6月11日,清廷下詔,停止外僑被「戕害凌虐」的以下45個城鎮文武考試五年:

山西省太原府、忻州、太谷縣、大同府、汾州府、孝義縣、曲沃縣、大寧縣、河津縣、岳陽縣、朔平府、文水縣、壽陽縣、平陽府、長子縣、高平縣、澤州府、隰州、蒲縣、絳州、歸化城、綏遠城;河南省南陽府、河內縣、鄭州、光州、陳州府;浙江省衢州府;直隸省北京順天府、保定府、永清縣、天津府、順德府、望都縣、獲鹿縣、新安縣、通州、武邑縣、景州、濼平縣;東三省盛京、甲子廠、連山、於慶街、北林子、呼蘭城;陝西省寧羌州;江西省鄱陽縣;湖南省衡州府。

如果繼續科舉與學堂兩條線,這就等於封閉了這些地方人民的晉陞之路。殺洋人最多的地方,就代表著他們最愛國,借著將學歷與科名劃一,也是為了給這些地方的讀書人一條路。

之所以從晚清到90年代中期大學擴招以前,學歷和科名(編製)可以進行掛鉤,還這是因為是普及教育之前,大部分人是考不上高中、中專的。在抗戰以前,遼寧這邊一般小地主家庭也就能供孩子念到初小,如果能念到中專,那就是可以進外企了,當年滿鐵的侯補幹部和基層研究員就是中專文憑。至於像奉系招警察,考生通過讀寫考試就能進巡警學校,至於警察教練所,則要求初高小以上的文憑。解放後中專生、大專生是什麼個意義,這些找老人一打聽就明白了。


清末教育改革本來也想遵循循序漸進

1898年的改革廢除八股、加入西學的內容。這次改革歷經波折到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後,改革重啟。

但是先知先覺的人是少數,進入新式學堂入讀的依然很少,特別對於內陸,西風所不及的地方反應更慢,他們還是更願意讀四書五經。畢竟很多人都不想跳出自己的舒適區,況且讀得起書的家族大多是鄉紳,他們都是科舉制度,儒家文化的擁護者。

就這樣,舊式私塾和新式學堂就會爭奪生源,同時爭奪辦學經費,要知道私塾書院都是地主鄉紳自己掏錢的。如果依然上私塾的人多,自己投資辦新式學堂的就少。

想通過摻入理工科、外語來改革科舉,理論上行得通,但是實際上要花很長的時間,面對三千年未有的巨變清朝不能等。

1903年張之洞等上奏《奏請遞減科舉注重學堂折》,主張每科每年減少三分一的錄取額。按計算,中止科舉應該到1916年。但是日俄戰爭爆發,使清朝感覺外部危機更嚴重。

1905年8月31日,袁世凱、趙爾巽、張之洞等聯銜奏請「立停科舉以推廣學校」:「臣等默觀大局,熟察時趨,覺現在危迫情形更甚昔日。竭力振作,實同一刻千金。而科舉一日不停,士人皆有僥倖得第之心,以分其砥礪實修之志。民間更相率觀望,私立學堂者絕少,又斷非公家財力所能普及,學堂決無大興之望。就目前而論,縱使科舉立廢,學堂遍設,亦必須二十餘年後,始得多士之用。強鄰環伺,詎能我待。近數年來,各國盼我維新,勸我變法,每疑我拘牽舊習,譏我首鼠兩端,群懷不信之心,未改輕侮之意。轉瞬日俄和議一定,中國大局益危,斯時必有殊常之舉動,方足化群疑而消積侮。科舉素為外人詬病,學堂最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決然舍其舊而新是謀,則風聲所樹,觀聽一傾,群且刮目相看,推誠相與。而中國士子之留學外洋者亦知進身之路,歸重學堂一途,益將勵志潛修,不為邪說浮言所惑,顯收有用之才俊,隱戢不虛之詭謀。所關甚宏,收效甚巨。」(《會奏立停科舉推廣學校折》)

科舉制度與新式學堂的衝突,這封奏摺也說得清楚了。

日本,德國的教育改革成功,不是單單的改變了考試的內容而是建立了完整的教育體制,從幼兒園到小學到中學大學、研究院。而清朝為了儘快達到同樣的效果,採取了破釜沉舟,斷了各位士子通過科舉走仕途的依賴。之後很多私塾 、書院變成小學,中學...但中國落實義務教育還要等到半個世紀以後。


根本來說當然是利益啦。

儒家思想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本質上是一種治國理念。

歷經各朝各代的演化,在明清時達到頂峰,在中國歷史上,法統(王權)道統(儒家)互相結合互相利用,但是西風東漸,新式學堂顯然和道統沒什麼關係,失去了和法統結合的話語權自然對於儒家是大大不利的,儒家作為當時的利益結合體,是萬萬無法接受的,雖然其中有個別人可能會背叛儒家這個集體,但是對於儒家這個群體而言是不可能容忍的。

另外儒家在兩漢確實成為了官學,但是儒家學者們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董仲舒將原始儒家和神秘主義結合,以天人學說來背書儒教的合法性,用於和王權分享世俗權力,活生生的把一個治國理念變成了神秘主義色彩濃厚的儒教。

然而在兩晉至宋,佛道兩家的興起同樣玩起了結合神秘主義的鬼把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極,完全動搖了儒教+王權的權力分享之路,所以在宋之前,儒釋道三家大搞神秘主義競賽,荒誕之極。

唐以道為尊,唐代宰相多是道家,武后朝又以佛為尊,終唐一代,儒家的存在感是很弱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儒家衛道士韓愈領銜的古文運動提倡復古,復秦漢的古,用以爭奪話語權,這對釋道兩家是巨大的軟肋,因為漢以前根本就沒有這兩家,復古只能去學習儒家文章。

所以不要提新式學堂了,儒家連道家佛家都不能容吶。

到了北宋,王安石變法改革科舉制度,科舉制度始於唐,最初有大大小小50多科,明算科(數學)也是常科之一,數學學的好也是可以做官的,但是到了王安石這裡,一律以經義取士,其他科目皆廢。司馬光廢王安石改革,其它基本都撤銷了,唯獨這個科舉制度改革保留下來了。

至此,儒家完成了對其它任何思想流派(甚至是未來任何可能的威脅)的制度上的防範,其核心就是科舉制度,要做官就要走科舉,走科舉就要學儒家。

所以明清兩代在儒家的統治下,我們開始落後於世界了,然後就開始挨打了。


科舉考試的目的是什麼?科舉考試的目的是為帝國的統治提供人才。你說你一個學物理的、學化學的、學機械製造的人,怎麼為帝國的統治服務?通過科舉考試考取的進士老爺們,在翰林院裡面歷練一下,就可以下放到各部和地方上面去任職,你一個學物理的,是讓你去戶部收稅呢,還是讓你去刑部審案?新式學堂培養出來的科技人才,應該服務於工業和科學研究,而當時中國的工廠有多少?除了洋務運動中創辦的那些外,中國能夠算得上工廠的沒幾家,你叫這些人怎麼安排?沒辦法安排。這是其一。

當時參加科舉考試的人的心態是什麼呢?心態是通過參加科舉考試求取功名利祿。新式學堂學的東西跟科舉考試不配套,讀書人沒辦法通過新式學堂改變自己的境遇,於是紛紛轉攻詩賦策論,對於新式學堂教的那些個玩意不屑一顧,甚至出現了新式學堂已經到了上課時間,老師走進教室,下面缺一個學生都沒有的狀況。這是其二。

當時的讀書人從觀念上還很難接受新式學堂。在他們看來,治國的根本在於禮儀教化,在於孔孟之道,那些個堅船利炮只不過是奇技淫巧罷了。西洋國家之所以能夠戰勝中國,只不過是逞器物之能罷了。設立新式學堂,培養新式人才,是舍其本而逐其末,於公於私都是百害而無一利。這是其三。

增加內容:

題主在恢復中增加了三個問題,第一個是新式學堂並不只是學理科的,文科也有所涉獵,並且儒學也要學習。新式學堂的宗旨是與時俱進,與時代接軌,而不是學一些虛而不實的經義、八股文。第二個是既然科舉制與新式學堂不配套,那麼為什麼不改革科舉制的考試內容,以此與新式學堂的教授內容相匹配呢?為什麼一刀砍,直接將科舉制廢除呢?就像我上面說的,漢武帝建立的察舉制與教育機構相統一一樣。第三個是經濟、政治決定文化,只要你政治制度改變了,文化意識形態也會自然而然的隨之該變。還是拿漢武帝的獨尊儒術政策的例子來說,察舉制以孝、廉為標準錄取,那麼士子就會自然而然地去學習儒學,久而久之儒家在意識形態占統治的地位就會慢慢形成。

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

清末的新式學堂雖有涉及文科方面的內容,但還是以培養自然科學、實用科學和軍事科學方面的人才為主。軍事人才在北洋軍多有任職,但是自然科學和實用科學方面的人才卻沒辦法安排。為什麼會這樣安排呢?因為在當時的知識分子大部分還是認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至於學習儒學,我知道題主想說什麼,題主想說的是這些人就算是不能通過自然科學求得一官半職,好歹也能通過儒學謀個出身,那要是這樣的話,這些人為什麼還要到新式學堂來上學呢?直接參加科舉考試不就得了?

再來回答第二個問題。

改革科舉制度,其實根源不在於改革科舉制度。題主你也知道,現在的公務員考試,其實還是脫胎於當年的科舉考試的。其實改革科舉制度,它的根源還是在改革中國的政治制度。中國的官僚制度,形成和發展都要早於科舉制度,科舉制度不過是為了解決官僚制度中的一些老大難問題而創立的制度。僅僅是改革科舉制度,那就是只修剪樹木的枝葉,而對於樹榦、樹根卻分毫不動。而改革官僚制度,那就是跟整個大清國的官僚階層開戰,而袁世凱這些人本來就是官僚系統的一份子,要他們改革官僚制度,不就是在為自己挖墳墓么?如果僅僅是改革科舉制度而不改革政治制度的話,這些改革終將流於皮毛,不會產生根本性的改變。而廢除科舉制度,得罪的只不過是想要通過科舉制求取功名利祿的讀書人,對於官僚系統本身危害非常小。

再來回答第三個問題。

經濟、政治決定文化,這個說法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我只知道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文化和政治同屬上層建築。文化為政治服務,也被政治影響,卻沒辦法被政治決定。文化的發展,有的時候會早於經濟的發展和政治的發展,有的時候也會落後於經濟和政治的發展。在清末,雖然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已經有了相當的發展,文化也開始向資本主義文化轉變,但其本身卻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改變中國的政治。也就是說,這個時候中國的政治發展進程,是落後於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的。


清代讀書人學習的目的為了是科舉考試以及其帶來的特權(大多數,不絕對),而他們學習的內容則為儒家經典,新事學堂則是現代科學知識。

傳統的讀書人對現代科學知識是有歧視心態的,叫奇淫技巧(隨時間推移抱這個心態的人越來越少)他們最大的矛盾在於科舉的目的——做官,新學堂出來的學生會獲得當官的機會,與此對應的是傳統讀書人的機會就會減少,擠佔了他們的命根子,他們自然會竭力反對。

並非所有的傳統讀書人都能在科舉的道路上一帆風順的,他們在科舉道路無法繼續進行下去的時候(年齡,經濟,心理等很多原因),有很多一部分人去進行一項有意義的工作——老師,大多以蒙學為主,就是教小孩子識字自己基本的儒家知識(背課文為主)魯迅的三味書屋說的應該也是這個。這個並不是免費的,是收取一定費用,實物貨幣都可以。而新試學堂的出現會和他們搶奪生源,直接影響他們的經濟輸入,不反對才是怪事。 (暫時只想到這麼多,隨後在補)


很簡單

就比如你十年寒窗苦讀,刷了十幾本五三模擬,結果在高考前一天告訴你不考了,你什麼心情


儒學反應農耕文化,要求以農為本,杜絕奇技淫巧。

近代西方訓練是適應資本主義精細化管理要求,分類產生各學科。倡導正是奇技淫巧。

舊學堂提供官僚後備軍,同時鎖定識字大軍。

新學堂要為各部門提供各式人才。

新舊從思想意識到人力資源都存在大衝突,解散舊式教育首先是人力資源大解放,其它自行腦補……呵呵


題主你問為什麼不改革科舉制,但是民國的考試院,我們今天的公務員考試就是科舉制的變種啊,外國官僚考核也是靠考試的。如果你把科舉制只視為官僚系統的進入機制,只視為一種考察手段的話,那麼這種考察手段是一直保留下來的,改變的是考察內容。但是科舉制中還攙進了許多其它的東西,比如座師,這就是和舊式官僚系統聯合起來的。而且科舉制的目標明確為做官,但是新式學堂除了培養行政人員外,還要培養技術人員,而在強大的舊學「重道輕術」的背景下,新學能不能潛移默化掉舊學是個問題。以今天的觀點看,新學好,舊學不好,好的能替掉不好的,但是在那個時代,深受舊學影響的人們能否有這個意識是個問題。而且,晚清又沒有義務教育,能接受教育的,往往上幾輩都是科舉制的受益者,舊學的擁護者,他們多大程度上會接受新學,讓孩子接受新式教育也是個問題。當然一步步來,慢慢改革也可以成功,但對於晚清危急存亡之時,他們可能等不了了


今文、古文,都是儒學,北禪、南禪,都是禪宗,你看斗的厲害不?

一個學派成立的,依附在上面相應的人,都是有自身利益。你讓他們放棄利益,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此仇不共戴天。

就算有人願意改投別派,那麼之前付出的精力、財力大都打水漂了。沉沒成本越大者,越不願意改變。


推薦閱讀:

奧斯曼帝國如果當年攻克了維也納,歷史進程會如何發展?
如果宋教仁沒有死的話,民初歷史該如何發展呢?
如何把大學宿舍裝修成奧斯曼風格?
十月革命爆發時當時的北洋政府怎麼看待這場革命和新生的蘇維埃政權?
假如劉備在取漢中以後,完全放棄荊州,全力北伐(就像諸葛亮後期做的那樣),會不會是不一樣的形勢?

TAG:歷史 | 清朝 | 歷史知識 | 歷史學 |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