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尼拔 進軍羅馬會如何?

剛剛看完蠻族崛起,漢尼拔在坎尼會戰屠殺了羅馬八萬精銳。不禁聯想,如果漢尼拔當時乘勝進攻羅馬,不知道羅馬和迦太基的戰爭結果會不會改寫。


他打不動


漢尼拔缺少個劉邦,每次大勝之後,就轉進到了更南方,哥們,你不認識路吧。

吹噓敵人的強大,以警示自己,彰顯勝利者的偉大。

羅馬,英國都是這樣的。

坎尼會戰,按照wiki上的說法,漢尼拔4萬打羅馬軍8萬。

第四次十字軍,十字軍這邊大概約2萬人,打下了君士坦丁堡。

如下圖,正常人在"特拉西美諾湖戰役"後,你有4萬大軍,直接就可以去襲擊羅馬城了。

坎尼真的很遠很遠很遠很遠很遠很遠很遠很遠很遠很遠很遠很遠


嗯,這個問題是幾乎所有人讀到第二次布匿戰爭時會YY的問題。

首先,有一點很明確,如果漢尼拔進軍羅馬,將避免不了一場圍城戰,那又會發生什麼呢?

圍城戰是一種消耗時間和物資的戰爭,漢尼拔帶著十多萬的人馬孤軍深入義大利半島,在客場作戰的情況下,軍需物資和後勤補給都是一個巨大的難題,而羅馬是主場,憑藉著強大的「拉丁同盟」,羅馬可以就地募糧徵兵,這就對漢尼拔大為不利了。在那個攻城炮尚未發明的年代,攻城一方往往需要在城外構築龐大的營地,以對城池形成包圍態勢,一來在戰時藉機尋找薄弱口進行強攻,二來在休戰時也可切斷城內的補給對其進行消耗迫使其投降或自亂陣腳。但這就需要攻城一方能夠首先保證自己的補給。一旦羅馬在義大利各處組建軍隊,作為攻城一方的漢尼拔軍很有可能陷入被城內的防衛和城外的羅馬軍兩面夾攻的境地(非常類似阿萊夏攻防戰時的愷撒),在後勤補給本就艱難的情況下,被夾攻無異於雪上加霜。但如前所述,由於遠離本土西班牙而孤軍深入,漢尼拔並沒有冒這種風險的信心。

另外,綜合其他因素:漢尼拔越過阿爾卑斯山後為達到快速進攻速戰速決的目的,放棄了大量重物,如象群、其中還有攻城器械等;漢尼拔大軍中有大量來自北非的僱傭兵和高盧等地的蠻族,軍隊凝聚力和戰鬥力遠無法與羅馬相比;羅馬在王政時期第六位王塞爾維烏斯時期修建了塞爾維烏斯城牆,起到了保護城池的作用,直到14、15世紀火藥在歐洲出現並廣泛使用前,城牆的作用不容小覷。

作為對比,第三次布匿戰爭時,強大的羅馬在後勤補給充分的情況下,採用海陸兩線圍攻當時只剩一座城池的迦太基,仍用了三年時間。不難想像漢尼拔若要攻下羅馬,會遇到多少險阻。


並不會發生什麼,尤其是時間悖論!

因為漢尼拔進軍過羅馬,歷史還是按照史實進行!

圖片是特奧多爾·蒙森《羅馬史》第三卷:自統一義大利至征服迦太基和希臘諸國


如果漢尼拔能夠僅憑兩三萬人 攻打羅馬的話 並且儘快結束戰鬥的話。那當然會改寫一切 但要這麼做的話 他不用等到坎尼會戰他就可以兵臨城下了 坎尼會戰不過更堅定了對方的戰略以及漢尼拔自己的戰略而已 同時期強如羅馬攻打錫拉庫薩(敘拉古)都耗費了幾年時間 而且要不是機緣巧合 甚至都不一定能攻打下來 阿基米德可是真的證明了學好數學 真可以抵擋千軍萬馬 而漢尼拔去攻打羅馬的話 如果不準備充分以及抓住機會未免過於草率 而羅馬的援軍可是源源不斷的 漢尼拔等同孤軍作戰 相信漢尼拔這樣的軍事天才 他會選擇更充分的戰略和方式吧 削弱羅馬的凝聚力以及羅馬的有生力量為主要


你也要好好想想他為什麼沒有進軍羅馬啊。

當時的羅馬已經在義大利建立起了一個牢不可破的聯盟,即使攻打羅馬的時候其他地區不來援軍,漢尼拔真的攻下了羅馬,你也要明白攻城戰不是一般戰術能解決的,除非用巧計,不然大量人員損失不可避免,而漢尼拔在進入義大利半島後這方面並不寬裕。所以即使成功佔領了羅馬,也終寡不敵眾被趕來支援的盟軍擊敗。所以歷史是不會改寫的。

你可能覺得同盟並不一定那麼可靠,但漢尼拔對時局認識肯定比咱清楚,他覺察到了羅馬聯盟的穩固性,所以採取先將聯盟其他成員逐個擊破,以求離散聯盟,然後再毀滅羅馬的戰略。


遇到堅壁清野,殺死更多羅馬人,然後被羅馬人反擊。灰溜溜的回到家鄉。


推薦閱讀:

如果當初馬奇諾防線延長到大西洋邊上,二戰會如何發展?
加入外國國籍就是不愛國嗎?
二戰時如果日軍不進攻中國,而是用全部兵力打美國,會贏嗎?
張作霖是斯大林下令謀殺的嗎?
民國/北洋軍閥時期哪個省/地區的老百姓最慘?

TAG:歷史 | 美劇 | 戰爭 | 穿越 | 羅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