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極限挑戰連續兩期收視下降?

極限挑戰第五期收視率只有2.0,第六期的收視率更是直接跌破2,變成1.9。這種收拾跌幅的原因是什麼?而且本期野榜數據接近0.7,不明白為何收視連2都不到?


謝邀,其實作為RM的鐵粉,本身對於中國的戶外真人秀看的就不多,對於極挑僅僅看過一兩期,本來就沒什麼發言權,不過既然邀請了,就儘可能的聊一聊吧。

因為對於極限挑戰不是很熟悉,所以我以無挑做類比說明吧,應該能足夠說明問題。

熟悉無限挑戰的人都應該了解無限挑戰的特點:喜歡的人就是真心喜歡,是鐵粉;路人的話很難入坑。我覺得就很說明問題了,在韓國的無限挑戰里,劉在石,朴明秀,鄭俊河;甚至是年齡略小的HAHA,盧洪哲,鄭亨敦這幾位都是在藝能界摸爬滾打了N多年的老兵,他們的藝能能力無可挑剔。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有一個問題就是他們的「套路」基本上是固定的,喜歡他們的人自然會特別喜歡,不喜歡的或者說無所謂的就不可能成為鐵粉。所以在無限挑戰的貼吧置頂帖里永遠都有專門的經典推薦集:喜歡大神的;喜歡明秀翁的;喜歡HAHA的;喜歡大型特輯的;喜歡歌謠祭的;喜歡催淚的有很多。各取所需,也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一個節目沒法征服所有的觀眾。對於答主個人就是特別喜歡無挑的賽艇特輯和摔跤特輯,看的真的心疼他們,比賽的時候也看的淚流滿面,但是讓我入坑,我很謹慎。

回到極限挑戰,雖然極限挑戰似乎不想跟無限挑戰「沾上任何一點關係」,但是無挑的問題在極限挑戰上也都一一印證。

成員們除了張藝興之外都是演員,雖然演員嘛,解放天性是第一課,讓他們玩起來肯定沒問題。從節目效果里看也的確很不錯。但是之前這些成員的粉絲都是演員粉絲,或者說在之前除了羅志祥張藝興之外其餘幾位基本上沒有固定的粉絲群體。現在的銷售講究的都不是你的能力如何,而是你能客戶資源有多少,量大必有質優。這也就是這幾年粉絲電影大行其道的原因,連很多的大導演都不能免俗用小鮮肉來擴充自己的潛在粉絲群體。

為什麼要聊這個,就是因為極限挑戰在開始之前的粉絲基礎不夠紮實,全要憑藉各位成員在節目中的呈現效果來圈粉。而與此同時男人幫在這期間基本沒有其他的作品出現,正常的節奏應該是極限挑戰季播之間推出自己的作品,讓男人幫的兄弟們幫忙站台宣傳。讓你的形象一直停留在網路上,電視上。而不是僅僅在微博上留一個「顏王」的形象。極限挑戰的男人幫們每人在這方面下功夫,畢竟這些人幾乎都不是要憑藉自己粉絲活著的人。在男人幫的演員的份量要比綜藝節目重很多,他們只要保證自己的電視劇電影作品是精品,就不會擔心知名度問題。

再舉個韓國娛樂圈的例子吧:中國的季播節目其實跟泡菜國偶像出專輯的節奏很相像。一個團體出了新專輯之後會到不同的音樂節目去打歌,那個時候他們要考他們的歌曲質量,舞台表現程度來圈粉,並且會上無數的綜藝節目來宣傳自己;而打歌期過了之後他們雖然淡出視野去休息,但是他們在這個時候也會不停的參加節目來繼續活躍。說幾個我比較熟悉的:EXID的HANI在一周偶像當MC,GFRIEND的藝林在THE SHOW當MC。簡而言之是,要憑藉粉絲支撐自己的團體或者節目需要做的都是在播出時段盡全力展現自己節目都好看多精良;休息期仍然要持續讓觀眾保持關注度。泡菜國的團體想紅最基礎就是要常常出現在觀眾的視野中,這是最基本的。

其實說白了問題還是出在了男人幫實在太大牌了,並不是說他們不好管,相反他們很好管。但是他們在演藝圈的地位已經很穩定,不需要通過在極挑里有多出彩的表現來圈粉。所以他們在拍攝過程中儘力,但是戲外他們沒有任何的從屬關係,誰也不欠誰的。

所以節目組其實很艱難,他們只能通過節目的質量來保證收視。一旦節目不好看,收視率馬上就坐過山車。

更何況東方衛視選擇把極限挑戰放在周日黃金檔,而不是在周五跟大兄弟競爭,本身這就是示弱。畢竟周五的黃金檔才是兵家必爭之地(周六的黃金檔大本營霸佔了N多年了,沒辦法)。所有人都在調整心緒準備新一周的工作,跟周五相比就沒有那麼多的人來專門期待。更何況最開始的時候這個節目的粉絲(我說的是節目的粉絲而非個人的粉絲)基礎就不夠紮實,以及他們對待無限挑戰的態度也讓無挑的粉絲直接站在了對立面上。極限挑戰幾乎放棄了所有的節目外吸引粉絲的方式,自己選擇了一條最難最難的路途。

但是我覺得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他們可以一心一意的考慮節目設計,表現效果。這時候是考驗東方衛視製作功底的時候。他們能撐得過收視率低潮,他們以後就會無限光明。當然撐不過的話,就祝他們好運了!

好幾天沒看自己的評論發現我的評論里竟然有人撕逼!我只說版權在中國屬於大多數都是空白地帶,以後法律會完善的。電視劇美劇有版權,綜藝節目也早晚會有,抄不抄襲有法律界定。

最後說一句,觀眾不會管你是不是在努力探索,你做出來的東西不好看,就算你為了節目累到吐血也沒用,也不買賬。最反感稍微抨擊一下就有人找出來說「你知道他們有多努力嗎?」廢話!他們不努力在這一行想活下去?做夢!

綜藝節目里,或者說藝能節目里,甚至是整個娛樂圈裡努力玩命是活下去的最基本因素,不是你可以炫耀的資本,因為比你努力的人多了去了!光憑努力論資排輩的話你不一定有今天的地位!


謝邀,收視率這個我確實不知道同時段節目應該是多少,同類型綜藝基本是多少……我只知道,周日晚上十點,我是沒法守直播的,然而第二天上午的現在,我已經完成二刷了。

這期極挑,客觀來講,確實笑點沒有之前多,但亮點依然在。環節遊戲比較平,不密集,我二刷的時候可以玩手機⊙▽⊙。

但這期主題是這樣的,可能會有些影響。確實男人幫還是聚在一起會好玩一些,有看點一些。


謝邀,這個節目似乎主題是青年人,小學生在周日不看,中來年人也不看,更網紅,這期有一點流水賬,因為旅行耗時長碎片化多,沒有節奏連貫的驚險感。正如一些人所提的追擊戰和推理遊戲少了,但是節目組也確實想出新,並不是什麼模式都會特別精彩的,但是可以保證有這幾人在很幽默,但是收視這個東西真不好說這幾天一直有人鬧收視黑幕,有幾座城市樣本看來很有問題,對於東方衛視可能有點沒達到預期,但是對我們這些粉絲來說無所謂,綜藝收視高的不好看,良心的沒有高收視,這確實是個怪現象,有時候節目質量和收視率沒有決定性關係,收視率因素很複雜


好吧,我就知道有這個問題。。。希望有更加專業的人士來分析吧,作為極限挑戰的死忠粉,看到收視率下降略心塞

我從我個人的角度聊一下看法吧

其實,不可否認,極限挑戰第二季在節目流程上確實較第一季吸引力下降。現在第二季已經有6期了,除了3000步去海南之外,其餘五期都表現為遊戲環節吸引力不夠、遊戲設置無懸念、節目內容過於鬆散。

第一季的內容中,第一期、第二期前半段、爆炸那期、貓鼠遊戲、冰囧都是我很喜歡的,這幾期的統一特點就是遊戲設置比較環環相扣、內容都設置在一個大背景下,再加上幾位MC的精彩表現,使得節目內容很具有可看性。即使是稍微差一些的迷失青島、重慶特輯,我也覺得都很不錯,起碼比今年的第四期的海南行要好,海南那裡除了最後幾個人表演比較搞笑之外,前面那一堆都在弄啥。。。不是我這樣的死忠粉根本看不下去啊

雖然鐵粉們都說節目組啥都不做,6個人坐在那裡嘮嗑我們也能看一整集,可是節目組當真了啊,好吧,粉絲也有一定責任。

節目組第二季的遊戲環節設置真的很弱啊,能不能認真一點設計節目遊戲,比如最新一期的騎行台南,整一集里除了設置了一根繩子綁著倆人,其餘還有啥?這一點橋段只能比得上去年迷失青島的長板短板,那剩下的呢?就靠這一根繩子撐起來整集?唉,恨鐵不成鋼

作為死忠粉我當然還是會繼續整點守候在電視機前,並且在結束後還會去B站二刷,可是也希望節目組能夠加油努力,口碑這麼好的節目,別毀在自己手裡了啊


看完ep11, 我明白了,他們這是在憋大招, 兩記重拳打的國內其他綜藝找不到北。


真的,我實在看不下去了,都是寫什麼回答啊,請問你們看的是綜藝?這麼多綜藝看下來就總結了這麼些玩意?

為什麼下降了,很簡單,因為看雞條的人基本都會有第二選擇,甚至雞條本身就是第二選擇,你節目質量下降了,我自然就不看了,我去看我的外國綜藝去了,這些人的眼光是不會迎合你下降的節目質量的。所以事情就是這麼簡單。至於什麼打壓啊,xx事件啊,不是我能擅自揣測的,不說。

至於節目質量為什麼下降了,也很簡單, 因為雞條的節目組比較成熟,但是沒有成熟到獨自讓雞條轉變到擁有國外綜藝水平的純血國內綜藝的地步,但是轉型和改變恰恰是總要發生的,節目的質量下降也不可避免,只希望雞條能夠儘快度過轉型的難關,或者等待更成熟的時機。


等6.8以後高三黨解放了,

哈哈。


只能說作為學生黨我對不起雞條……因為我只在b站看,宿舍也沒電視⊙▽⊙


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現在來看,許多人已經被打臉


因為到了考試月啊...


節目組太水,要不是幾個MC太會玩,第一季的坎坷就能將節目玩死。

不過別擔心,節目肯定能撐過去的,畢竟天貓下了血本,加上本身的收視也不算差。不過就看節目組的方向和態度什麼時候改變了,到時候擁有默契和單人實力都是國內頂級的綜藝mc團隊,是有機會擺脫並超越你們不想面對的某韓國節目的陰影的。

哦,對了。從節目組發了那個創意撞車的聲明就沒追過了,偶爾看一下。沒機會說我就順便說了,這種事要麼真誠道歉加幾句激勵和賣淚的話,要麼就別回應。你非得嘴硬說自己是無辜的,這不就是央視春晚導演的回復一個德行嗎?


推薦閱讀:

極限挑戰中王迅被拋棄後的心理該是怎麼樣的呢?
如何評價東方衛視《極限挑戰》第三季第十一期?
如果讓孫紅雷帶孩子,會是什麼畫風?

TAG:收視率 | 綜藝 | 極限挑戰綜藝節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