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電影《卡羅爾》在88屆奧斯卡上顆粒無收的原因是因為這是一部描寫女同性戀的電影么?

好像LGBT電影在奧斯卡頒獎禮上從未得過重要獎項?大家覺得是因為電影題材太小眾?還是因為主流媒體仍然沒有接納這個群體?


講道理,不是。

卡羅爾今年提了六項:最佳女主,最佳女配,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配樂。

卡羅爾是一部很優秀的電影,但既不是最優秀的電影,也不是各項提名里最優秀的那一部。一山更比一山高,很合理。

演技方面,拉爾森雖然名氣沒女王大,但在Room里的表演確實極其出色,一方面要歸功於Room的劇情給了人物非常大的張力,另一方面,拉爾森的把控力也表現得一流。

而卡羅爾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很「布蘭切特」的角色:自帶攻的氣場,金髮紅唇,聲線撩人。這個角色對女王而言,屬於實力範圍之內的。另外,女王在卡羅爾的表演里有明顯的用力過度的痕迹,這一點早就在魯妮的對比下很清晰了。所以報奧斯卡的時候,女主界定為女王,我個人還是蠻可惜的。因為魯妮貢獻的這次表演,水準確實高於布蘭切特。

劇本是我最想說的,其實卡羅爾的劇情偏於單薄,缺乏驚喜了。最大的缺陷在於,海因斯想要批判五十年代階級糖衣,卻只舔了一口,想表達那個時期社會對同性之愛的敏感和抵觸,也表現得不過爾爾。

剩下的,我不想寫了,道理都是一樣的啦。

累死了?(???‵‵)?


這部電影就是一部為了拿獎的跟風之作。

壓抑的社會,兩個相愛的女人,最終衝破世俗在一起。

大多數同性戀電影,基本上都跳不出這個類型。很泛濫的一個主題。同心難改,看不見的世界,四角關係,吻我,都是拍的同一個故事。

卡羅爾比起阿黛爾的深刻性,就是一部平庸之作,能入圍都夠給面子了。


各方面都一般 拿獎才奇怪


為什麼有人邀請我,我並不懂這個啊


評的是藝術性,不是話題性。

所謂平權就是同台競爭,願賭服輸。沒有評上正說明了奧斯卡還沒有被平權運動的風潮沖昏頭腦。


是好電影,但不足以拿獎。

所謂的衝破世俗的小群體情感,並不具備太深刻的意義。說白了就是,屬於自己的人生,愛過成啥樣就啥樣,這種事情對某些人來說似乎是人生難以逾越的大山。然而這些對於普羅大眾而言並沒有太深刻的東西。

某些喜歡以某種形式標榜自我的人,在真正經歷過人生苦難錘鍊的人面前,像紙片一樣輕飄飄。

而大部分這種類型的影片,通常會找貌美的演員來演繹這些個糾結小情緒的不痛不癢的故事,以給年輕的觀眾一些打雞血的談資和一些無所事事的中年人消遣罷了。人到了一定年紀,這些情啊愛啊越來越難以觸動靈魂深處的東西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劉德華、梁朝偉等這一代人之後香港演員「後繼無人」的感覺?
如何評價科恩兄弟的電影《米勒的十字路口》?
有沒有和<他是龍>里的龍之歌類似的,人聲吟詠,有儀式感的,空靈的,又有點震撼的音樂?
周星馳作為導演,地位如何評定?
如何評價 2018 電影《迷鎮兇案 Suburbicon》?

TAG:電影 | 同性戀 | 調查類問題 | 女同性戀 | 奧斯卡頒獎典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