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這輝煌的十幾年是怎麼來的?你是怎麼發現的?
研究了一段時間,覺得要是再來一個這樣鋪天蓋地的機會還是抓不住,這麼大的動靜,為什麼到十年後我才覺得是機會呢?當時為什麼看不懂,大神們是通過什麼跡象發現的呢?這麼大事不可能沒預兆的!
謝謝兩位高手的回答,這次一線城市又漲成這樣,我通過實例明白了政策和強大的媒體才是關鍵啊!
需求與政策共同主導的結果,資本在中間起到了最主要的推動作用。
講個故事吧。90年代我有個同學家裡買了商品房,成為全體家長熱議的話題。因為大家都是有單位的,等單位分房子才是正路,買商品房那不是傻嗎?只有沒單位的鄉下人和搞歪門邪道掙了錢的暴發戶才會買商品房,這些沒有單位或者單位效益不好級別不高的人是被鄙視的。後來住房補貼貨幣化了,逐步收緊福利房了,而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還是存在的,於是需求在政策引導下被釋放。這是城市居民產生商品房購買需求的最簡單原因之一。
然後是經濟發展帶來的流動人口產生了落戶需求。這些人手上逐步有錢了,對城市的依賴性也產生了,於是他們需要在城市穩定生活下來。又由於戶籍制度所決定的社會福利分配,不買房是算不上紮根城市的。當然那個年月想靠租房解決落戶問題也不現實,城市原住民的住房需求都無法滿足,哪裡來多餘房屋租給外來人口。這是外來人口產生商品房購買需求的最簡單原因之一。
再就是城市發展後開始擴大面積以及舊城改造。這樣大量的被拆遷居民也被動進入了商品房市場。這個過程是政策與資本做主導的。這是許多低收入階層產生商品房購買需求的最簡單原因之一。(當然其中很多個體未必收入很低,拆遷富現象也存在,但靠拆遷致富在上個世紀末絕對不會是主流,家破人亡倒是很常見。)
基於以上幾個因素(不完全),才有了全民為房瘋狂的現象。之後的發展路線最簡單來說就是:政策主導-資本進入-遊資跟進的循環。政策主導了需求的釋放之後,資本推波助瀾從中獲利,跟上這一班車的普通遊資也從中受益,於是造就了這十幾年的房地產輝煌。
首先推薦一本書:時寒冰說:未來二十年,經濟大趨勢(現實篇) (豆瓣)
這本書里不僅詳細的講述了中國經濟的整體形勢,也單獨拉出一個篇幅講述了房地產對中國的影響,因為講中國經濟,房地產是跳不開的話題。
房地產輝煌的問題其實非常複雜,簡言之大概分成以下幾點脈絡(有興趣點的人去讀一讀上面推薦的書吧,裡面有特別細緻的論述)
1.常規房地產市場中,商品房、公租房、經濟適用房的比例應為1:2:7或1:3:6,大概是這麼個比例分配,幾十年前,中國的房地產策略大概也是這麼規劃的,因為保障性住房的價格遠低於商品房,因此保障性住房會很大程度上抑制整個房地產市場的價格。可以看看西歐、新加坡、日本等國現在的房地產市場比例,大概都是這麼個分配,我們不要只看到其他國家動輒數萬元/數萬美元一平米的樓價,我們更要看到其房地產市場格局中,相當一部分房子根本就不是商品房
2.有那麼一天,商品房的價格看起來很高,那麼如果讓更多的房子都變成商品房,豈不是快哉?於是,經濟適用房的定義被修改了,變成了具備保障性功能的商品房。於是整個房地產市場變天了,實業家發現這個市場2到3年就能賺取製造業10年的利潤,有關部門發現出售土地可以很好的緩解財政問題,更多的社會資源因為這個行業可以「賺快錢」紛紛湧入。特別是人才資源,大量進入房地產行業。
3.當整個社會的資源甚至是政府投資都湧入這個行業的時候,可想而知,怎麼可能不輝煌?但任何事物都會有一個限度,當這個行業吸納的資源達到飽和狀態的時候,當經濟不能持續上行的時候,當銀行的壞賬開始慢慢顯現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這個行業因為過度發展已經成為整個中國經濟的堰塞湖了。
歡迎補充,我只是說了自己理解的一些內容,Tks推薦閱讀:
※2016年,台灣經濟水平到底怎麼樣,相當於大陸哪個省份?
※金本位是什麼意思,是用金子交易嗎?和現在有什麼區別?
※村村通電有必要嗎?
※如何看待2015年8月24、25、26日股票大跌,滬指跌破3000點?
※進口菠蘿,獼猴桃,櫻桃的不規範稱呼是不是已經侵害了中國農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