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賤民」為什麼不反抗?


有反抗呀,96年印度有一部禁片叫作土匪女王,不知道知乎上的人有沒有看過。可以去了解一下賤民的反抗,和他們如何給自己爭奪自尊的方式!

這部影片的主角叫做普蘭戴維,在印地語中戴維的意思是女神,而普蘭是花神。但是戴維的英語拼寫是devi,英語中的意思卻是惡魔。不知道這是她改的姓,還是有一種冥冥中的註定,這個女孩最後確實成為了印度高種姓心中的惡魔。她出生在1963年8月10日印度北方邦的一個種姓為馬拉的賤民家庭,後來因為堂兄搶奪她家的唯一一塊土地,普蘭反抗了堂兄並且罵他竊賊,堂兄惱羞成怒之下,以一頭牛和一台自行車的價格把11歲的普蘭賣給了一個幾百公里外喪偶的中年男人。在婚後因為不堪忍受那個中年男人的家暴,在兩年後普蘭逃回了村莊。同時普蘭繼續努力想要從她的堂兄手中奪回被霸佔的土地,於是以非法佔用為名把堂兄告上了法庭。結果卻因為堂兄賄賂了法官,普蘭打輸了官司,堂兄還不罷休,誣告普蘭盜竊,因此普蘭被抓進了監獄。

在獄中普蘭受盡了折磨,被其他犯人毆打強姦,甚至獄警也參與其中對普蘭毆打強姦,普蘭因為不從還被懲罰扔進了一間滿是老鼠的屋子裡被折磨。獄中的苦難培養了普蘭蔑視權威,勇於反叛的性格。在1980年,普蘭在一個雨夜被兩個土匪綁架到了匪幫,土匪的頭目高種姓巴布看上了普蘭,強姦了她,然後威逼普蘭做她的第二個夫人。巴布本人性格暴虐,時常毆打普蘭,並且還常常在所有土匪面前扒光普蘭的衣服,對其進行羞辱。這種羞辱激起了,和普蘭同屬馬拉種姓的副首領維克拉姆的憤怒,於是在一個夜晚,普蘭和維克拉姆,聯手刺殺了頭目巴布,和他的三個親信。之後維克拉姆掌管了匪幫,普蘭成為了他的妻子。維克拉姆為了幫普蘭出氣,帶領匪幫洗劫了普蘭前任丈夫的村子,同時在所有村民面前,把她的前夫拖出來,讓普蘭痛打了一頓,為了懲罰他毆打普蘭的過錯,警告村子裡其他毆打老婆的男人。

和維克拉姆在一起的時光,是普蘭最快樂的時候,維克拉姆愛她,同時也開闊了普蘭的眼界,他告訴普蘭他們的國家叫做印度,幅員遼闊,遠遠大過眼前的山谷和河流。維克拉姆同時又發現了普蘭聰明果敢的一面,他發覺普蘭有做強盜的潛質,於是維克拉姆決定把普蘭訓練成強盜。白天維克拉姆教導普蘭如何使用步槍射擊,晚上他們出發搶劫村莊,綁架人質勒索贖金。維克拉姆對普蘭很好,事後普蘭在她的自傳《我,普蘭戴維》中回憶維克拉姆是她見過最有擔當,最有魅力的男人,也是唯一尊重她,愛她的人。那個年代的印度也是土匪的黃金年代,為數眾多的低種姓組成匪幫,嘯聚山林。對於為什麼要做土匪,和普蘭同一個時代的一個土匪頭目在接受採訪時說:「對於大多數土匪而言,土地是最重要的:我們為土地而戰,保護它、佔有它,為它生為它死。當然也有人為了復仇,如果法律無法給你公道,那麼就只能自己把握主動權。第三個原因,雖然我不願意承認,但它確實存在,有很多人落為草寇是因為對警察的印象,只有黑暗、暴力、恐懼……」

但是好景不長,幾個月後維克拉姆的朋友,斯里拉姆出獄接任了匪幫頭目,斯里拉姆屬於剎帝利種姓,他把普蘭看作匪幫的公用玩物,因此他對普蘭經常的騷擾和出言不遜,這導致斯里拉姆和維克拉姆關係緊張。同時斯里拉姆極其厭惡低種姓的賤民,他們在搶劫中,斯里拉姆經常會把賤民拖出來毆打,這也引起了普蘭和維克拉姆對他的不滿。不久之後維克拉姆要求分割匪幫,斯里拉姆不同意並且發動了火併,殺死了維克拉姆,同時俘虜了普蘭,他們將普蘭扒光衣服輪姦羞辱了以後,扔在了一個叫做貝麥的剎帝利種姓村子裡。在這個村子裡,整整一個月,普蘭被關押在一個黑色棚子里,綁在柱子上每晚被村民和土匪輪姦到她昏迷不醒。直到一個月後,普蘭和維克拉姆的兩個手下逃了出來,偷偷潛入村子裡,把普蘭救了出來。

經過休息恢復健康以後,普蘭認識了另一個穆斯林匪幫頭目馬斯塔昆,在他的支持下,普蘭找到很多低種姓村民重建了自己的匪幫,這個匪幫大多數成員都是低種姓,他們展開對高種姓的報復,之後普蘭在印度中北部大肆活躍,針對高種姓進行打劫,並且打劫後還要把一部分戰利品分給低種姓貧民,這段時期普蘭的名聲在印度廣為流傳,人們都稱她為土匪女王。

不過普蘭也沒有忘記她曾經的羞辱,在1981年2月普蘭回到貝麥村,他們偽裝成警察,趁村裡正在舉辦婚禮的時候,突襲了村子,把所有人控制住,普蘭要求他們交出當時強姦她的所有犯人,被拒絕後普蘭槍殺了全村24名塔庫爾族男子,並且一把火燒掉了村子,史稱「貝麥村屠殺」,是印度獨立後最大規模的一次屠殺事件,引起了全國轟動。當時的北方邦總理V.P.辛格在貝麥屠殺曝光後辭職。殺人數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因為這是低種姓人殺高種姓人,在印度這是不可容忍的。更何況,頭目是個女人!印度政府決定對普蘭展開追擊,他們懸賞了10萬盧比買普蘭的人頭。但是同時因為普蘭對高種姓和強姦的報復,她也成為了低種姓和印度女人心中的偶像,所以普蘭身穿杜爾嘎女神服裝的玩偶,也在市場上暢銷開來。

在之後軍警對普蘭為期兩年的搜捕中卻一無所獲,普蘭屢屢逃脫軍警的搜捕,不間斷的展開對高種姓的攻擊。使得印度政府在萬般無奈之下,只能決定和普蘭談判求和。1983年2月,普蘭做出了回復,她同意向當局投降,但是提出了幾個條件。第一普蘭說她不信任北方邦警方,堅持只向中央邦警察投降。第二堅持只向聖雄甘地和杜爾嘎女神像,而不是警察放下武器。第三普蘭要求不得判處她死刑,不得關押她的團伙成員超過八年。第四她的弟弟應進入政府工作,她的父親應分得一塊土地,她的所有家人應在警察護送下參加投降儀式。印度英迪拉甘地政府答應了她的所有條件。

之後在強巴爾山谷,普蘭頭扎紅巾,在將近萬名的百姓注視下,向聖雄甘地像和杜爾嘎女神像跪下,然後解下步槍,高舉過頭頂,正式向印度政府投降。普蘭·黛維被指控犯下48樁案件,包括30樁搶劫案和綁架案。但是因為民意的影響,政府不得不將審判延遲了11年,在獄中普蘭因為卵巢囊腫,被獄醫摘除了全部子宮,獄醫在事後透露:「沒有人希望她會生下另一個普蘭。」

在1994年,普蘭假釋出獄,她創立了一個Eklavya Sena組織,旨在教授低種姓大眾怎樣自我保護。同時在1996年普蘭代表社會黨成功當選國會議員,並且在1999年再次當選。這一時間內,她也在兩位外國朋友的幫助下,完成了她的自傳《我,普蘭戴維》。普蘭要求為低種姓窮人爭取利益,主張婦女平等。她成為種姓制度下受害者的代名詞,受到了無數底層民眾的愛戴,迅速成為印度和國際名人。

記者們對她進行了採訪,問道:「能說說被強姦的事情嗎?」普蘭回答:「許多低種姓的婦女都曾受過強姦,很少有人有勇氣、有能力向仇人還擊。你知道我國農村的女人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嗎?我告訴你,你所說的強姦,是她們每天都要遭遇的事,好像窮人家的女兒生來就是富人的玩物。他們會侮辱你,將你視為私有財產。在農村,窮人家是沒有廁所的,你不得不去田地,然後就有人在那裡等著你。」

記者又問道:「你有什麼愉快的回憶嗎?」

普蘭回答:「當我成為土匪,我列出那些欺負過我的人員名單,然後把他們帶到我面前加倍償還時,那一刻我很高興。武器是一種強大的工具,人人都對它產生恐懼。可以說,在當土匪的絕大多數時候,我都是開心的,在處決這些惡人時,我都會在他們面前唱到:『我是殺了你呢,還是放了你呢。』」

記者另一個問題是:「是什麼促使你開始抗爭?」

普蘭的回答是:「憤怒。」

最後記者問道:「如果有來生,你還想做普蘭·黛維嗎?」

普蘭回答:「我寧肯做豬做狗,也不願再做普蘭·黛維。」

但是跟隨社會黨從政的日子,普蘭其實並不愉快。因為社會黨並沒有尊重她的理念,而是把她作為拉攏下層選民的工具,當她的利用價值不大了,就被擱置不理。普蘭因此曾抱怨:「我想為窮人和婦女爭取到一點權利,而他們(社會黨)卻不是這樣。」據印度報紙報道,普蘭因為和社會黨的理念問題有過改換門庭之意,曾和印度國大黨有所接觸,以期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真正為窮人和婦女爭取權益。不過沒過多久,這一切就都中斷了,在2001年普蘭在家門口遇刺身亡,年僅38歲。兇手聲稱是為了貝麥村屠殺而復仇,但是實際上很有可能是政治謀殺。普蘭死後引發了騷亂,憤怒的支持者們在印度北部地區舉行了罷工和集會,並與警方發生嚴重暴力衝突,至少1人死亡,5人受傷。與此同時印度的高種姓對此卻是彈冠相慶,殺死普蘭的兇手因此得到了剎帝利的擁護,剎帝利組織KSASC甚至向兇手致敬,稱他維護了「剎帝利的榮耀,為貝納村被殺害的20個剎帝利復仇」,同時要求印度政府釋放兇手,因為他非凡的勇氣。同時社會黨也利用普蘭遇刺,榨乾了她最後的一點利用價值,他們一邊抗議政府對普蘭的安全措施不到位,另一方面不顧普蘭家人的反對,把普蘭的遺體從新德里空運到選民區火葬,媒體稱道:「這不是為戴維送葬,而是社會黨利用她最後撈一票。」


達利特人當然也有傑出人物,即使遭受了千百年的壓迫和奴役,可是從來就不可能完全阻止天才的誕生,宗教只能壓制,而嚮往光明卻是天性。

但是,他們的反抗的方式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他們沒有造反,而是選擇另外一種宗教。

比如印度那麼多穆斯林,就是大批的達利特改宗。即使是印度穆斯林也有種姓制度,還是比印度教的種姓制度人性化多了。

還有上世紀50年代,著名的「新佛教運動」,由賤民出身的安培德卡爾號召五十萬達利特人集體皈依教義理念眾生平等的佛教,然而他也只能動員一部分賤民,就是他出身的馬哈爾賤民,其他仍然無動於衷,那麼即使改宗佛教,別人依然視為賤民,而且連賤民內部都做不到人人平等呢!

這裡要說到種姓制度是多麼頑固了,印度的穆斯林分種姓也就算了,你們知道賤民達利特都已經是腳底泥了,結果地獄還要分十八層嗎?

賤民內部,也按照種姓制度劃分更細的層次,人人要鄙視比自己更低賤的人群,印度賤民2億,被分割在不同地區,再由不同工種劃分成不同層次,互不往來,變成一個個頑固的小團體,請問哪裡還有力量來反抗整個制度呢?

任何一個層次,都害怕掉進更差勁的層級。

雖然印度大力推動廢除種姓制度,在法律上是不許歧視了,可是陰影無所不在。

舉例啊,印度種姓大學,如婆羅門大學、林洛亞特大學、卡亞斯塔大學等等,這些大學只招收本種姓子弟。有的大學雖不專屬某一種姓,但校中各系則分別由不同的種姓把持,如位於比哈力爾邦首府的有一萬五千名學生的巴特那大學,歷史系、地理系、生物系由卡亞斯塔種姓把持,政治系、哲學系由婆羅門種姓把持,中等種姓則把持商業系和英語系。好笑吧?

還有些人總是用中國的觀點來想印度,為什麼他們不改姓,為什麼他們會不冒稱高種姓,我這裡放幾張圖吧,大家一目了然:

婆羅門美女

剎帝利美女:

吠舍美女

首陀羅美女

達利特美女

達利特人都蒙頭臉,因為他們是「污穢」的,連被看見都不行,只能遮住自己。現在還好多了,能穿新衣服能穿鞋,以前規定他們只能穿死人的衣服,赤腳走路,連吃飯的碗都不許是完整的,必須破個口。。。


有人談到梵化,這裡也說一下,基本上都是中間階層往上爬的,而且這種爬上去的更不願意改變種姓制度了,就像新**人不能容忍高考制度改革一樣。。。

印度社會中就一直存在著一種獨特的社會流動模式一「梵化」。

梵化(Sanskritisation)原義是指用梵文梵語表達,而不用俗語或地方語言表達,周為梵文是具有嚴格語法的正統標準語言,使用梵文就意味著向正統看齊,最後也就引申為遵守吠陀正統,服從婆羅門的精神指導,而且在行為舉止上向婆羅門看齊的意思。在社會流動研究中,「梵化」可以表述為:「指低種姓遵循高種姓特別是婆羅門的生活習俗、宗教儀式和人生信仰,採取高種姓特別是婆羅門的生活方式的過程。」

等級森嚴的種姓制度從理論上杜絕了一切種姓變更的可能性,但在印度現實社會中,印度社會的種姓和亞種姓的數量極其繁多,「一個語言地區大約有200個種姓和2000多個亞種姓。有人估計,全印度共有種姓和亞種姓一萬個」

因此,在印度社會,實際上只有極少數最高種姓和最低種姓能得以公認,而大多數種姓群體的種姓身份則處於不確定狀態,正是這種不確定性的存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就出現並長期存在著種姓變更的可能性,「梵化」正是利用這一契機,給予低種姓在種姓等級的階梯上向上攀爬的機會。「一個種姓的等級地位,往往表現在三個方面,即儀式方面、經濟方面和政治方面。」

對各種姓來說,通常三個方面的地位高低是一致的,高種姓的人一般情況下就會在經濟和政治方面佔有更多的資源和機會,而低種姓在三個方面都會處於劣勢。但有時,三個方面的地位也會出現不一致的情況,低種姓可以通過某些非常規的方式諸如財富積累、宗教運動、「順婚」(即高種姓的男子可以娶比他們低的種姓的女子為妻)等等,提升自己種姓的經濟地位或政治地位,與傳統社會相比較,在英殖民時期和印度獨立以後,低種姓對較高的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的獲得機會可以說是越來越多了,而在他們獲得較好的經濟和政治基礎後,他們往往就會實施「梵化」過程,來提高自己的儀式地位。

  「梵化」的過程通常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變化:

1、職業的變化:種姓制度規定了職業的「潔凈」與否,「凡研究和傳授宗教經典、作宗教儀式,以及從事其他『潔凈』職業者,地位就高;凡從事所謂殘害動、植物生命的職業者,如漁人、獵人、屠夫、榨油等,以及從事接觸污穢東西的職業者,如理髮、接生、洗衣、看守火化場、搬運死牛等,地位則低」因此,進行「梵化」的低種姓就必須變更自己原來所從事「不潔的職業」,改而從事「潔凈的職業」。

2、飲食習慣的變化:種姓制度規定,「不同的種姓有不同的食物。不可混吃,高種姓吃素,包括牛奶、奶製品、米、多種水果蔬菜,即所謂『潔凈食品』,低種姓吃葷,如肉、魚、蛋、洋蔥、辣椒等『不潔食品』」因此進行「梵化」的低種姓就必須丟棄以前吃葷的飲食習慣,像高種姓那樣成為素食者。

3、其它生活習俗的變化。拋棄掉一切低種姓的生活習俗,而接受一切高種姓的生活習俗,「例如低種姓是允許寡婦再嫁、殺牲祭神的,為了「梵化」成高種姓,就必須改為童婚,不許寡婦再嫁,用鮮花祭神等高種姓習俗」同時,因為種姓的名字通常代表著種姓等級的高低,居住在同一個地區內其它人都是知曉的,所以一般在「梵化」過程中,改變種姓的名稱或進行居住地的遷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梵化」的過程註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常常需要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時間才能完成。

「梵化」是一種特殊的社會向上流動的手段和模式,它是低種姓通過後天努力獲得較高的自致性世俗身份以後,轉而尋求獲得先賦性身份提高的過程,總的來說,印度種姓「梵化」有四大特點:

1、「它是一個團體的而不是個人的變化形式」因為種姓不是針對個人的種類劃分,而是一種對社會地位不同的集團的劃分,所以個人是無法脫離整個種姓而獨自「梵化」自己的種姓身份的,必須在同一種姓的所有成員一起實施「梵化」的條件下,個人的種姓身份才能得以改變。

2、「這個過程明顯地是仿效高種姓所建立的生活方式」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梵化」是有確定目標的向上流動過程,其過程就是拋棄一切低種姓的生活方式,全面接受高種姓生活方式的過程,只有全面接受了高種姓的生活方式,才能被世人所承認為高種姓。

3、「它以利用傳統神話、傳說等作為達到新的、更高地位的踏腳石」印度教在印度社會意識形態領域是占絕對統治地位的,種姓制度作為印度教的產物,自然也被視為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制度,作為虔誠的印度教徒,是絕不會公然挑戰種姓制度而宣稱拋棄種姓制度所賦予的種姓身份的,所以為了達到「梵化」種姓身份的合理、合法性,創造出他們原本是某高種姓後代的神話或傳說,就很巧妙地繞開了這一矛盾。

4、「它是以接受整個等級制度為基礎的、僅謀求個別種姓地位的變化,對於處於最底層的表列種姓幾乎是不可能的」「梵化」本身不是對種姓制度的挑戰和更改,正是遵循著種姓制度規則而進行的向上流動,並且其所實施的前提條件是低種姓獲得了較高的經濟和政治地位,才具有了實施「梵化」的物質基礎,表列種姓是屬於種姓制度外的「賤民」階層,處於印度社會的最低層,大量的社會資源都被剝奪,對他們而言,溫飽問題的解決才是生活的重點,這種情況下是無法實施「焚化」的。

種姓制度對印度社會最突出的影響就是造成制度性的社會不平等,廣大低種姓群體不但被預先設定了人生模式,並且還被限制了後天重新選擇生活的權利,在這樣高度不平等的制度壓迫下,印度歷史上低種姓多次以宗教運動形式對以「婆羅門」:為代表的高種姓進行了鬥爭,「這些宗教運動通常作為梵化的工具,並且在它們從低種姓中吸收成員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身份。但是,眾所周知的是,一個宗教運動團體又成為另一個新的種姓。」

「梵化」給予廣大底層低種姓改變一切的希望,使他們產生在經濟、政治、科學教育等各個社會領域裡奮鬥的強烈動機,進而為社會產生更多更好的精英人才。

「梵化」也有助於種姓制度的延續。種姓制度在印度社會之所以能擁有強大的生命力,除了其與印度教相輔相承的關係外,「梵化」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梵化」實際上是種姓制度內部矛盾壓力釋放的手段,它給予了低種姓改變生活的希望,使受壓迫的低種姓放棄對種姓制度的不滿,轉而尋求向高種姓「梵化」的方法。

在印度近代,特別是在獨立後,隨著印度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低種姓的改善經濟和政治地位的機會也相應增多,「許多團體並未把新的經濟機會給他們帶來的財富投於再生產,也未投於他們急需的教育事業,而是投向了傳統取向『梵化」』


首先,你聽說過印度毛派嗎?

其次,你有這樣的誤會也很正常,西方人也曾經這樣看過中國人

紅星照耀中國|西行漫記(斯諾)

二 死亡和捐稅

然而那些餓死的人大多數是在不作任何抗議的情況下死去的。

「他們為什麼不造反?」我這樣的問自己。「為什麼他們不聯成一股大軍,攻打那些向他們徵收苛捐雜稅卻不能讓他們吃飽、強佔他們土地卻不能修復灌溉渠的惡棍壞蛋?為什麼他們不打進去大城市裡去搶那些把他們妻女買去,那些繼續擺三十六道菜的筵席而讓誠實的人挨餓的流氓無賴?為什麼?」

他們的消極無為使我深為迷惑不解。我有一段時間認為。沒有什麼事情會使一個中國人起來鬥爭。

我錯了。中國農民不是消極的;中國農民不是膽小鬼。只要有方法,有組織,有領導,有可行的綱領,有希望——而且有武器,他們是會鬥爭的。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證明了這一點。因此,在上述這種背景下,我們得悉共產黨人在西北特別受人民歡迎,是不應該感到奇怪的,因為那裡的情況對於農民群眾來說同中國其他地方一樣,都沒有根本的改善。


他們有自尊,

他們也覺得這樣很不好,

他們也試過反抗,

反抗的也很有「成效」,

但沒用。

首先,賤民也是人,他們也有喜怒哀樂,也有自尊,也會抱怨,也會憤怒,但很少會報復。

也有很多人,印度的西方的,高級的低級的人在反抗種姓制度,而且確實取得了成效……至少在紙面上,在法律意義上,種姓制度已經在印度很多地區已經不受到法律認可了。

例子就是,很多高級知識分子(醫生、律師、政治家)出身於賤民……然而……在普通國家本該被跪舔的這些精英,在印度,由於賤民出身,卻處處被人欺負。

原因是,

等級出身的思維,

已經被印在了幾乎全印度人的骨子裡,

已經被當成了某種類似傳統文化的東西。

這個種姓歧視的基因有多恐怖呢?

就算是基督教(新教)這種強調眾生平等的宗教,

在印度這片神奇的土地上,

賤民基督徒和婆羅門基督徒也不能夠在同一所教堂里祈禱。

甚至,

就算高等人邀請賤民去,

賤民自己也不會去。

就好像西方人不能理解為什麼中國人再窮也要努力送孩子讀大學,中國人也不能理解為什麼印度賤民們那麼受欺負卻還不造反。

大家可以去B站,有一部專門講印度賤民的紀錄片,裡面介紹了各種堪稱奇葩的對賤民的歧視。


印度人不抵抗歸結於兩個字"平等」。印度社會階級分化嚴重,種姓制度下人與人不平等,這種不平等是因為宗教產生的。

印度教將人分成四個種姓,最高的是宗教貴族,接下來是世俗貴族,然後是平民,最後是奴隸。我發現這種分級倒是與歐洲類似。歐洲中世紀時期社會分層也是如此,最高是宗教貴族教會與教士都富得流油,接下來是世俗貴族王公大臣都世襲權利,接下來是平民,最下是農奴。隨後我查閱歐洲中世紀時期的農民起義,發現這裡的起義少的可憐,且多發生於中世紀末期。其中西歐最大的農民起義發生於14世紀的瓦特泰勒起義。

這次起義有一個細節讓人印象深刻,在沃特泰勒起義的醞釀階段,英國出現了教會改革運動。以約翰鮑爾牧師為代表的羅拉德派對農民起義起了重要作用。他們在傳教中尖銳地抨擊了封建制度的不平等,要求取消徭役、地租、捐稅和財產差別,實行社會各階層的平等。

也就是說在此之前歐洲人根本就不認為人人是應該平等,自己是賤民是合理合法的!!!!!

再看看歐洲的社會變革,首先是文藝復興,接下來是宗教改革,再往下是啟蒙運動,再往後才是工業革命。

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幹了啥事呢?其實就幹了一件事:將「人人平等」這四個字說出來並告訴每一個人。這件事非常難做,前期文藝復興的思想家通過小說藝術品非常隱晦的表達這些概念,宗教改革又將」人「進一步抬高,將」神「進一步降低,使教士的社會地位進一步降低。直到啟蒙運動,伏爾泰才喊出人人平等。

至此歐洲人才開始出現了各式各樣由人民發動的革命或運動。

我們中國人生活在唯物主義宗教社會之下,人人平等是一個深入人心的概念,兩千多年前就有人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甚至中國人心底里容不得別人比自己富,有「均貧富」的理念。在這種條件之下反抗就是自然得了。而印度人歐洲中世紀人受制於「神」的宗教理論中,認為那些神身邊的人(宗教貴族)過的比自己好、比自己富是應該的、是必須的。所以也就沒有反抗的意願。

推薦題主看一個視頻你會發現不平的體系下,有很大的民眾基礎。印度的奇葩種姓制度---不可觸碰者(已補完)

——————————————————————————

有人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只是皇帝輪流做。我想做個對比,以作回應

中國人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印度人卻是「王侯將相就有種也」

印度教中將人的階級歸根於神的創造,請看圖

此圖的意思是神用不同的部位創造了不同的種姓,換句話說都是天生的,王侯將相皆有種也。

以上、結束


我們只要分化賤民。

一部分讓他們參加各種選秀節目,普及電視,看各種明星造星追星,看特色電影特色舞蹈不能自拔。

一部分讓他們宣揚大印度主義,中國人在隔壁造航母,巴巴羊虎視眈眈,大印度很危險,我們要努力為國家犧牲是值得的。

一部分讓他們分化成兩派,一派是魔笛一盤大棋屠中斬巴,人民跟隨魔笛反腐廢鈔未來有希望!一派是印度藥丸民主不徹底還不如中國全方位被中國爆。兩派人天天打嘴炮。

剩下的?剩下還有多少人?反抗?我大印度警察吃乾飯?

魔笛,聽見沒,這麼好的主意,我,出的,打釒


因為印度沒有流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種思想。


因為印度人有極強的宗教信仰,而宗教禁錮了他們的思想,加上百年來形成的社會準則,你就算反抗不僅高種姓的人會鎮壓你,就算同為低種姓的人也會覺得你是個另類來排斥你。他們認為自己之所以低賤是因為上輩子沒做什麼好事,這輩子是來接收懲罰的,甚至有那些極端自殘的苦行僧。而那些高種姓的人上輩子一定都是做了好事或受苦的人。同理他們認為這輩子受苦下輩子能享福,一切都是神的旨意。這和我們XZ沒解放的時候農奴的觀點很像。

除非推翻他們的宗教信仰,重新制定社會法則,以及對他們實行教育才能改變。


不抖機靈,就事論事,粗淺地接觸過一些印度人,了解也比較淺顯:

我一直對宗教有個自己的觀點,那就是在宗教原生態地區、宗教氛圍濃厚的歷史時期、宗教氛圍和影響力極大的地區和國家,該地區、該歷史時期的文化、思想甚至群體、個人的思維邏輯中,宗教扮演著類似於電路中的保險絲的角色。

宗教賦予個人、群體的東西,其實已經融入到血液裡面,他很難意識到它的存在,但是卻影響著一言一行。一旦你要越線,就跳閘斷電,迫使他不去想這個東西,或者想不明白的地方,甚至還沒有想,宗教自動來把這個坑填平了。當他去用邏輯思考的時候,宗教馬上就在後面續上,把邏輯引導向宗教思維上面。比如說他去想,為什麼我是個賤民,為什麼我只能幹最下賤的工作,宗教思維馬上就跳出來說因為這是神的安排,這是神的旨意。因為前提是他接受認可這種關於神的、關於宗教的思想,他也就認可了這種觀點。

-------------------------------------------------------------------------

印度的賤民身份是來源於宗教。

反抗的意識要賤民們意識到不平等,意思到這種不平等存在的不合理、不正確。

但是印度宗教氛圍極重,賤民認可宗教的邏輯,那就是:之所以賤,是神的安排。因此賤民們覺得自己之所以是賤民,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

賤民反過來認可的是這種不平等存在的合理性。

其實不僅僅是印度,某些宗教國家也一樣,我就不說是哪個了。

相反的,我們中國人往往的看法是:都是媽生爹養的,都是兩條胳膊兩天兩腿,憑什麼你能怎樣怎樣,我卻不能怎樣怎樣。這就是因為中國文化里沒有那種類似宗教的先天性的身份、地位屬性。

越落後的地區越是如此,而經濟發達、社會相對開明的地區,也不是特別講究種姓了,有些高低不同種姓的印度人,也能夠做朋友、交往。這事兒也分地區,不是一概而論。

所以你不能用一種文化直接去套另一種文化,然後思考他們怎麼不怎樣怎樣呢?人家想的壓根就不是一回事兒。


種姓制度的職業是世襲的,也就是說除了賤民所有人都是某種程度上的既得利益者,雖然自己沒法往上爬,但是一定程度上也不用擔心別人爬上來搶自己的位置。

社會階層固化是多麼可怕啊。

在一個種姓制度的社會裡,你想要反抗就等於要和整個社會的對抗,不可能贏的。

中國古代之所以農民造反多,而且容易成功,就是因為「有教無類」,知識的泛濫(相對而言)使得造反者有機會組織起來,同時落魄的讀書人也可以提供造反者組織化所需要的知識階層。

其他地方則否。(中世紀綠教的地盤上也有類似的造反行為,雖然規模遠不及我們的)

原因就是知識和文化被特定階層壟斷了,因此造反的傢伙缺乏資源(不窮幹嘛造反),缺乏知識,缺乏足夠的識字的人口來把自己的階層組織起來。

所以反抗成為不可能(這也就是為什麼歐洲的農民起義經常以異端暴動的形式出現,原因無他,無非是因為教士掌握著知識,沒有知識的文盲是沒可能組織起來的)。


印度沒去過,去過菲律賓,感覺在熱帶人走路都無力,根本沒心情戈命


群蟲無首,制度的壓制。想要快速轉變這種情況沒有一位能指點江山的偉人是做不成。


印度種姓制度,可能是對人類社會理解最深刻的制度

任何社會,組織,團體都有種姓,不過不說而已

婆羅門,領導,掌握意識形態和組織。就是企業的管理層,國家的意識形態,領導

剎帝利,就是軍隊,去奪取生存資源,就是國家的軍隊,核心的技術控制,掌握貿易金融渠道。企業的核心技術等等

吠舍,高級工人技工

首陀羅,打雜的低等工人

賤民,不入流的人

請問,哪個國家,社會,團體,企業,沒有這5種人?

只是說,種姓制度不能超越階級,不能往上爬,子孫後代一樣。

結果印度社會變成了世界最和諧的社會,因為沒有想爬了,大家各安天份。

中國因為非常激烈的往上爬的競爭,每次往上爬的都是少數,大部分都是失敗者,結果就大規模的導致社會不和諧。中國的各種人斗人非常激烈,就是因為往上爬,中國曆次農民起義的頭子,比如黃巢,李自成,洪秀全,都是不如意的爬不上去的人。

中國的改朝換代和印度的無比穩定是一個非常好的對比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整個亞洲只有中國人才會這麼想。因為中國人唯物的。


因為印度沒有中國這樣寒冷的冬天。

因為印度有印度教,而中國人不信宗教,進廟只為辦事情。


全世界國家不需要第二個中國。

就算有試圖鬧革命的,也會被國際社會以人權等原因強行制止。


你都說是賤民了,四等人奴性最重,不懂反抗奇怪嗎。所以會被印度鄭府拉去強制結紮!

引用環球時報報道:她們(做手術時)就像牲口一樣被對待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4-11/5200393.html


印度的民主制度其實起了負面作用。

我們的教科書上只寫了四大種姓,其實各種姓內部還有很多亞種姓,並非鐵板一塊。民主選舉的初衷是讓不同階層妥協,然而當對方無論如何都不妥協的時候(例如台灣深藍深綠),最佳策略反而是鞏固基本盤。

對底層來說,本村本姓的人當選,可以方便走後門分撥款佔據公務員職位。法律規定要給賤民留一部分名額(上學公職議員),會給高種姓安排給自家家奴。最終的結果是底層實際上肯定了種姓制度。


最強者並非永遠能保持其主人的地位,除非他將力量化為正義,將服從化為責任。——盧梭


平等,是個「現代」的概念;等級安排,是人類社會的常態。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不是平等,是皇帝輪流作而已。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東華理工大學軟體學院外教pushpa?
為什麼國際體育賽事裡面很少看見印度人?
真實的印度政府真的像媒體所說那樣弱智么?
如何看待印度抵制中國商品?
印度電影真的比中國強嗎?

TAG:印度 | 印度人 | 種姓制度 | 印度現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