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計算機網路方向做得好的老師和實驗室有哪些?

請教一下大家國內計算機網路方向做得好的老師和實驗室。各個人的代表性工作各有哪些?


kai chen 組今年又中了兩篇sigcomm,簡直牛到飛起。

引用評論區白神,17年sigcomm 又加一篇。而且連續三年都有nsdi,放在北美也是一流的lab了。

感覺已是新山頭?


sigcomm相當於幾個mobicom的難度?又相當於幾個infocom的難度?網路口的好苦呀。港科kai chen團隊,確實不容易。

以陳力的文章KARUNA為例,我們實現的是一個數據中心混合流調度系統。數據中心裡各種上層應用產生的數據流對網路帶寬時延等要求各不相同,而前人的研究多數只考慮單一種類流的調度。我們則專註於一個更實際的場景:不同種類的數據流需要共存。這個想法很新穎,實現的過程也很曲折。

2013年初,我們開始做這個項目,部分思想在HotNets』13上就以短文闡述,後來準備了2014年SIGCOMM投稿,文章進入了最後一輪,但最後在Program Committee (PC) meeting上被拒,反饋意見是系統實現不夠充分。因此,我們在後來的工作中注重了設計思想和系統實現的積累,用大量的實驗不僅從宏觀上展示KARUNA整體性能,而且更多的從微觀上剖析其各功能模塊的作用以及對參數的敏感度,站在多個角度分析了該系統設計的優劣性。

經過三年的積累,KARUNA終於得到SIGCOMM』16 PC 的肯定:「堅實的設計和實現」。對於一篇論文來說,三年的時間周期可能讓人望而卻步;對學生和我來說,也是考驗,但最終能發表SIGCOMM的喜悅讓大家覺得再艱苦也值得。

張弘的文章CODA周期相對較短,一年就完成了。CODA著眼於如何從網路系統上驅動大數據應用,其重要貢獻是指出了可感知應用網路調度的下一步研究方向,即在不改動應用的前提下如何挖掘應用層語義進行有效的網路調度,這一點在SIGCOMM』16 PC meeting上得到充分肯定。

但是,CODA也並非一帆風順,曾經歷過一次NSDI』16的投稿失利,究其原因還是我們的系統實現不夠深刻。為此,我們一方面加深對現有大數據處理框架Hadoop/Spark的思想和源碼的理解和摸索,另一方面與工業界(華為、騰訊等)展開密切合作,尤其是我們將CODA的部分思想和功能組件(代號「諸葛弩」)成功地應用到騰訊新開發的大規模分散式機器學**框架之中(點擊文章下方的「閱讀原文」可了解更多),為CODA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研究成果 | 網路系統研究「痛並快樂著」


必須是謝希仁啊


中科院計算所出了兩個牛人,Yi Sun和Gaogang Xie。國內現在SIGCOMM最牛的單位(MSRA除外)就是他們了。


樓主提到的kai chen去年好牛逼,中了兩篇nsdi。不過就是talk講的不怎麼樣https://www.usenix.org/conference/nsdi15/technical-sessions/presentation/hu


個樓主點網站資料吧 FreeBuf.COM | 關注黑客與極客

這個網站學習忘了安全不錯 i春秋-專業的網路安全|信息安全在線學習培訓平台


推薦閱讀:

為了避免爆炸等事故發生,化學實驗室是如何進行安全防護的?
科研狗睡在實驗室是怎樣一種體驗?
實驗室藥劑,DNA測序 是個朝陽行業嗎? 本人生物專業,想進入這個行業做銷售,請高人指點,感激不盡!!
中國賽寶實驗室怎麼樣?
實驗室做實驗沒器具沒設備受打壓是怎樣的體驗?

TAG:計算機 | 實驗室 | 計算機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