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台北故宮的東坡肉這類「肉石」的美感在哪裡,為什麼會這麼珍貴?

最近看看到一個新聞,浙江一對夫婦花12年製作滿漢全席石頭宴,耗資兩千多萬,又想起前陣子看到說台北故宮博物館把東坡肉肉石作為鎮館之寶,然後又看到民間很多收藏家收藏蜜汁雞腿什麼的石頭,很不理解,為什麼石頭像肉就會珍貴,僅僅是因為難得嗎,雖然紅燒肉很誘人,可那是石頭啊,想看紅燒肉可以做真正的紅燒肉來,又吃又看又聞豈不痛快

比如這個台北的東坡肉,百度百科是這麼介紹的「該石產自內蒙古阿拉善。清宮舊藏,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被稱之為鎮館之寶 。東坡肉是在清朝康熙年間供入內府,此奇石是一塊天然的石頭,色澤紋理全是天然形成,看上去完全是一塊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塊,「肉」的肥瘦層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肌理也相當逼真,現它與翠玉白菜、毛公鼎並稱台北故宮的「鎮館三寶」,雖說表皮經過「琥珀燙」方式的輕微染色,但也不失為國寶珍品。它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價值是其它石頭難以望其項背的。有石齡的石友若不知何為「東坡肉」,就好比木匠不知誰是魯班。」

我想問他承載了什麼「歷史文化價值」,美感在哪裡,翡翠通透,白玉溫潤,太湖石之類的也算清奇,放著那麼多的美玉不要,一塊紅燒肉,這算什麼鬼,為什麼會那麼受歡迎,同理那個翠玉白菜也理解不了,

最後,雖然上面有吐槽之語,但是我也清楚,這只是我個人的認知,並不是所有我不理解的就都是可笑的,雖然我看不出來,但是,這種東西肯定也有美感,求箇中高手賜教,認真臉

附圖,台北故宮博物館藏品,東坡肉


台北故宮將「白菜燉肉」(翠玉白菜、肉形石)作為一大宣傳點,更多的是為了迎合大多數普通觀眾的審美情趣,畢竟宋人山水汝窯瓷器這類藏品不是人人都喜聞樂見、易於欣賞的。


需要解釋一下那個所謂的「鎮館三寶」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官方未曾說過有關「鎮館三寶」的事情,這點它們在相關媒體上做過解釋(下次找到會補上鏈接),所謂的鎮館三寶,是民間旅遊業者附會出來的一個噱頭。

再說說東坡肉形石和翠玉白菜,這兩件文物的價值真的不高,首先它們是清代工藝品,僅從年代上,台北故宮比它有價值的就一大堆,另外,翠玉白菜還不是完整的,上面的蟋蟀缺了一條腿,是後人無意磕碰掉的,材料上,這兩件文物的材質都很一般,只不過是因為「像」才拿來加工的而已。也是因為這個「像」,民間非專業的旅遊業者和遊客,才會誇大它的藝術價值。

台北故宮的文物,最珍貴的並非石雕和青銅器,石雕不說了,青銅器雖然有毛公鼎這樣多銘文的「稀珍」,但是同北京故宮是不能比的,原因也很簡單,青銅器的海運太麻煩了……台北故宮真正的「硬貨」,是書畫和汝窯。書畫方面,今年快結束的台北故宮大展「范寬及范寬傳派」,將范寬《溪山行旅圖》拿了出來,這件才算是台北故宮的鎮館之寶之一,另外早春圖、富春山居圖剩山卷、「三希」之一的快雪時晴帖(雖然我個人認為不真,但依舊是國之重寶)、顏公祭侄稿等等等等就不一一具足了。

汝窯方面,當今全球博物館所收藏的汝窯器共67件(也曾聽說是72件,忘了出處了,不考),其中台北故宮21件,北京故宮16件(最近北京故宮有汝窯特展,可去觀看)、上海博物館8件,可見台北故宮在汝窯收藏上的地位,最有名的,是台北故宮的一件汝窯無紋水仙盆,這件是目前所有汝窯器里唯一一件不開片的,故珍貴異常,如果真要說鎮館三寶的話,這件一定是其中之一。

綜上,肉形石和翠玉白菜真的只能算是是台北故宮的三類藏品(我不知台北故宮怎麼給文物評級,按大陸標準,可以定為第三類),讓我思考的是,我們的審美,確實需要擺脫「相」的束縛,才能感受到藝術的內質,真正感人的那部分。

ps:我問一下,我塊肉形石應該沒有被定義為東坡肉吧?東坡肉的肉色更深,像是糖漿色,肥而不膩,口感濃郁……啊啊反正就是顏色不像,這塊的顏色頂多毛氏紅燒肉這樣。(我去打著打著咽口水了……)


這塊肉肉質並不好,沒有達到五花的標準。從脂肪分部與皮上的突起可以看出,實質上是一塊豬奶肉。對於有自我要求的老饕來說,碗里出現一塊豬奶肉是不能接受的敗筆,會毀掉一整餐的進食心情。再者,從色澤上看,這塊肉很不新鮮,至少雪藏了三個月以上。綜上,它出現在博物館裡就已經是一種過譽了。在我看來,沒什麼價值。


我一直不理解為啥台北故宮把東坡肉作為宣傳熱點。

可惜了那麼多繪畫法術,那麼多青銅珍品,那麼多名貴瓷器。


噫…美感一個組成部分就是無概念的愉悅,食物的美味也是一種無概念的愉悅,這點它倆很接近。但是,審美有一個大前提就是「無功利性」或者說「與主體無利害關係」…這種極力模仿食物的東東,和「生存所需」「口腹享受」這樣的功利目的是有密切關聯的…所以…這東西就是逼真,頂多讓人有食慾罷了…觀者不會產生「審美體驗」…我認為…


就是逼真罷了,然後就被誇大了。這個文物大概可以說受觀眾歡迎,但是價值。呵呵


國立故宮博物院就是一群逗B,忘了那個「朕知道了」?


紅燒肉為大俗,玉石為大雅。

二者合一,豈不妙哉?


望著樓上,我只想說「大眾的審美情趣」真可怕。如果你覺得玉白菜、肉形石之類的東西很醜,不要懷疑自己,你只是比某些人眼光高。它們真的很醜,本來就丑。是形狀相似或做工細緻,但這些不能代替審美,形狀再像也丑,做工再好也丑。審美這個東西真是有層次的。價值和審美也沒有必然聯繫。畢竟都是俗人在炒作。


題主,不如我們去破四舊吧


這塊肉型石沒事就偷著樂吧。幸好是在台灣不是德國。 如果在德國早被人肉炸彈炸得毛都不剩了。


看了評論 我也呵呵了 不玩兒奇石 你們不知道 什麼叫真正的美 石頭都有靈氣 你破壞石頭加工出來的石頭 再好也沒有了靈氣 對我們玩兒奇石的人來說一文不值 。形成那樣的一個石頭多難 這是大自然的作品 每個奇石都是獨一無二的 石質再好的石頭產量多了 就沒有價值了


真正的故宮三寶是北宋的三幅水墨畫,上品中的上品。但一般人看起來,就只是黑黑的一片。


我謹以坊間描述的鎮館三寶的說法揣摩下哈,翡翠白菜蘊含的是工藝之美,包含了匠人對一件天然材料的極致雕琢,工藝繁複程度,物件所代表的招財納福寓意的表現,國人遊客想必對耗時費工的藝術品都是沒有抵抗力的。與之相對的肉形石則是大自然的賜予!鬼斧神工不可多得的偶遇!所以格外推崇。

遊客代表著大眾審美,我同意答友的說法,書畫和汝窯才是藝術的極致,真正的鎮館之寶!可是真正能看懂書畫意境,筆法流派,藝術高度,開創性等等內涵,而瓷器凝結的工業燒制,坯土選用,上釉智慧,顏料的提取而煉就的美感的人又有幾何呢?簡單粗暴,拍完照能拿出來裝逼,辨識度高就是好。舉個不恰當的栗子,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罷了。雖然真正的猛虎絕對不少。


讓人流口水的寶貝


民以食為天啊。都是吃貨


據說汪星人看見會直接撲上去


類似用iphone6s plus玫瑰金髮美食拉仇恨。

只是古人的仿菜肴玩物更加現實具體化(實體菜標本),而我們所處的呢這個後現代社會的無數特點之一則是東西被媒介化(真實的美味佳肴被iphone 6s plus 玫瑰金"mediated").


燉得時間長,爛糊…


推薦閱讀:

為什麼博物館裡青銅器古董的銅銹有紅色、紫色等各種鮮艷的色澤?
為什麼周口店是世界遺產中國其他人類遺址就不是呢?
如何評價微博用戶千重山發表的摳下來一個瓦一塊石頭的言論以及眾網友的反應?
當下文物拍賣為何被佳士得和蘇富比這兩大主要拍賣商壟斷?它們的核心競爭力在何處?

TAG:文物 | 台北故宮 |